河南茶叶出口发展分析及思考
河南信阳毛尖出口SWOT分析
河南信阳毛尖出口SWOT分析在多元化的国际贸易形势下,河南信阳毛尖的出口在产业结构、生产技术、贸易保护等方面呈现新的趋势和变化。
据此,通过SWOT分析法从四个方面对河南信阳毛尖的出口进行分析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可持续发展对策。
标签:信阳毛尖;出口;SWOT河南省信阳市是信阳毛尖的主要产区,历代弘扬着中原茶文化。
信阳毛尖以其悠久的种植历史,喜人的清新茶香,独特的炒制工艺,丰富的价值功能,成为中国与世界接轨的重要媒介。
随着世界贸易的不断发展,身披青袂的信阳毛尖远销海外,以飨宾朋。
据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公布资料:2013年上半年信阳茶叶出口总数为1600吨,出口总额达531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71%、62.8%。
毛尖作为信阳名优特产品,年出口量超过万吨,在国际市场上声名远扬。
被誉为“绿茶之王”的信阳毛尖改变世界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遭遇了各种贸易冲击和摩擦。
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信阳毛尖缺乏原产地保护、贸易信息掌握程度低、茶资源利用不足等问题显现出来,信阳毛尖的出口需要多维的审视和思考,从而突破瓶颈迎接挑战。
1 SWOT分析法简介20世纪80年代初,SWOT分析法被著名的美国旧金山大学行为科学教授韦里克创建。
SWOT分析法又名事态分析法,常常用于企业竞争分析和策略拟定。
SWOT分析模型分别从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四方面对目标客体进行分析。
优势和劣势的分析侧重于目标客体的自身实力与对手在态势上的对比,机遇和威胁则集中在客观因素的迭变及对其可能造成的影响。
通过SWOT分析,可以帮助河南信阳毛尖的出口企业将举措和资源汇集在未来的机遇和自身的强项上,并让往后的可持续发展更加明朗。
2 基于SWOT法对河南信阳毛尖出口的分析2.1 优势(Strengths)2.1.1 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信阳坐鄰淮河,年平均气温约15.1℃,年平均降雨量约1134.7mm。
中国茶叶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国茶叶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中国茶叶作为我国的传统饮品和特色农产品,一直以来都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随着中国茶文化的不断传播和推广,中国茶叶的出口量也在不断增加。
随之而来的是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一系列的贸易壁垒。
本文将对中国茶叶出口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推动中国茶叶的出口贸易,提升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1.出口情况中国茶叶出口量位居世界前列,年出口量持续增长。
据统计,中国茶叶出口量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在30万吨以上,出口金额也保持着稳步增长的态势。
主要出口目的地包括东南亚、欧洲、北美等地区。
2.市场竞争随着国际茶叶市场的开发与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也在增加。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茶叶需面临来自印度、斯里兰卡、越南等茶叶生产国的激烈竞争。
这些国家生产的茶叶在品质、价格和品种方面都对中国茶叶构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3.贸易壁垒中国茶叶出口还面临着各种贸易壁垒的挑战,如进口国的检疫标准、贸易关税、品牌建设等。
国际市场上对茶叶质量、环保、有机认证等方面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对中国茶叶的出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对策分析1.优化产品结构为了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中国茶叶出口企业需要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附加值。
可以适当增加高端茶叶产品的出口比重,提高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还要加大对有机茶叶、绿色茶叶的生产力度,以满足国际市场对健康、环保产品的需求。
2.提升品牌价值中国茶叶企业需要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提升中国茶叶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品牌推广、市场营销等手段,树立中国茶叶的形象和信誉,提升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还可以通过加强文化交流、推广中国茶文化等方式,提升中国茶叶的品牌价值。
3.拓展市场渠道除了传统的贸易方式之外,中国茶叶企业还应积极拓展市场渠道,加大对外贸易的多元化发展。
可以通过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等方式,拓展海外销售渠道,增加中国茶叶的出口量。
还可以积极参与国际茶叶展销会、交易会等活动,增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和合作,开拓市场。
河南省茶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河南省茶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茶叶是中国特有的农产品之一,而河南省也是一个茶叶种植面积较大的区域,尤其是南阳市的叶山茶业发展如火如荼,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使得河南省的茶叶产业经济正在逐渐壮大。
本文将从河南省茶叶产业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战略进行探讨,为茶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一、现状分析河南省的茶叶产业发展资源优势显著,拥有适宜的自然土壤和气候条件,并有悠久的茶文化传统和丰富的茶叶品种。
据统计,河南省茶园面积已达到75.9万亩,年产量超过8万吨,其中南阳市的叶山茶业是较具代表性的生产基地之一。
二、问题分析但是,河南省茶叶产业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茶叶生产水平有待提高,茶农的茶叶种植技能还需要不断加强。
其次,市场营销手段缺乏,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茶叶营销网络和信息平台。
第三,茶业呼声与茶叶品质不能很好地匹配,对高端市场的需求没有得到足够关注。
第四,茶叶产业对于资金和人才的依赖较大,缺乏相应的科技支持和政策扶持。
三、发展战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具体的发展战略,以提高河南省茶叶产业的发展水平。
首先,要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培育一批有实力的茶叶企业,并建立一体化的茶叶产业发展模式。
同时,还需要大力培养茶叶专业人才队伍,以提高茶叶产业人才素质和生产技术水平。
其次,要加强茶叶品牌建设,提高茶叶的品质和档次,挖掘茶文化,打造现代化茶叶营销模式和品牌形象。
此外,还可以建立茶叶交易市场,促进茶叶交流与贸易,拓展茶叶市场。
最后,需要引入优质茶叶企业和茶文化研究机构,以合作共赢的方式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和茶文化的传承。
四、结语总之,河南省茶叶产业的发展前景仍旧广阔,但也需要不断完善,避免出现产销不平衡的情况。
通过科技创新和创新式的市场营销,河南省的茶叶产业将拥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最终实现茶叶经济的发展,提高茶农收入,为茶文化的传承保驾护航,成为让全国人民更好地了解河南,更喜欢河南的美好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河南茶叶产业发展趋势
河南茶叶产业发展趋势河南是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丰富。
近年来,河南茶叶产业发展迅速,茶叶品质不断提升,市场需求也日益增长。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科技创新、品质提升等方面探讨河南茶叶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重要。
同时,随着饮茶文化的普及,中国茶叶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茶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追求。
河南作为茶叶产区,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供各类茶叶产品。
1. 市场多元化需求随着人们对茶叶品质要求的提高,市场对不同品种、不同产地茶叶的需求也增加。
例如,绿茶、红茶、花茶、普洱茶等不同类别的茶叶,以及来自不同地区的名优茶品,都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河南茶叶产区具有丰富的茶叶品种资源,可以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求。
2. 个性化定制需求消费者对于茶叶的需求不再满足于传统的产品,而更加注重茶叶的个性化定制。
比如,按照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定制不同香型、不同口感、不同功效的茶叶产品。
这种个性化定制的需求,不仅可以提升茶叶产品的附加值,也可以增加消费者的满意度。
河南茶叶产区应加大科研力度,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茶叶品种,并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3. 高端消费需求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市场对高端茶叶的需求也在增加。
高端消费者对茶叶品质、工艺和包装要求更高,他们更喜欢品尝稀有、名贵的茶叶。
河南茶叶产区应加强与高端消费市场的联系,开发适应高端消费需求的茶叶产品,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和支持。
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茶叶产业发展的驱动力之一。
河南茶叶产业应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提升茶叶品质和产业效益。
1. 品种改良和优质种植技术通过品种改良,培育出适应河南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茶叶新品种,以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应加强土壤改良、高效施肥等种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茶叶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并确保茶叶的质量。
2. 工艺创新和设备更新茶叶制作技术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
河南信阳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河南信阳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信阳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非常适宜茶树生长。
茶叶作为信阳乃至河南最具特色的农产品之一,已成为信阳市广大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柱产业。
为彻底摸清全市茶叶产业发展状况,为党政领导制定生产发展规划、实施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河南调查总队对信阳市1240个产茶的行政村、1200多个茶场、1.6万多个茶叶种植户、15个茶叶加工和经销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稳步增加1、种植面积快速增长。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信阳茶叶生产发展迅速,茶园面积由解放初期的2万亩发展到今年的66.61万亩,其中:山地茶55.51万亩,占83.3%,当年新增茶园11.70万亩;茶园采摘面积51.59万亩,其中山茶采摘面积43.85万亩,占85.0%。
茶园面积快速扩张的同时,茶叶产量、产值同步增长。
1995~2006年,全市茶叶产量翻三番以上,年均增长15.7%;产值翻四番以上,年均增长29.6%。
截至今年7月底,该市茶叶总产量22156吨,比2006年增长5.7%。
表一 1995-2006年信阳茶叶生产情况单位:万亩、吨、万元2、分布区域相对集中。
信阳茶叶种植主要集中在浉河、光山、商城、固始、新县和罗山6个区县,其中以浉河最多。
6区县面积占全市茶园总面积的94.2%。
表二 2007年信阳各县区茶叶生产情况单位:亩、吨、个3、规模种植发展迅速。
信阳市规模化茶园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该市10个县区均产茶,涉及112个乡镇、1240个行政村,从业人员超百万。
全市现有茶叶种植户14.26万户,户均种植4.67亩,其中:种植20亩及以上的规模户有8215户,占茶叶种植户的5.7%,主要集中在浉河区,有5745户,占全市规模户的70.0%;茶园面积超过300亩的种茶大户300多户;拥有万亩茶园的乡镇12个;集中连片种植在千亩以上的茶园22处;国有茶场和乡村集体茶场及个体茶场1200多个。
河南省茶叶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
是 茶 树无 性 系 良种 种 植 面 积 小 。
现 有 无 性 系 良 种 茶 园 面 积 不 足 2万
h z 仅 占 茶 园 总 面 积 的 2 名, 全 国 平 m. 0 与 均 水 平 相 比相 差 1 以 上 。标 准 化 、 倍 机
械 化 生 产程 度低 , 经济 效益 不 高 。二 是 产 业 化 组织 化程 度 低 。 头 企业 少 、 、 龙 小
到3 0%以 上 , 茶 叶 采 摘 面 积 1 67 0. 万
主办
业 评 为省 级 龙 头 企 业 。全 省 杀 农年种茶人均收入 1 0 多元 , 0 5 主 产 区 信 阳 河 区 杀 农 年 人 均 种 茶 收
入 达 42 0 , 当 地农 民收 入 的 6 。 0元 占 8名 ( ) 在 的 主 要 问题 二 存
茶业 强 省 的 跨 越 。
三 、河 南省 茶 叶产 业 转型 升
级 的工 作重点 和保 障措 施
( ) 作 重点 一 工 1 基 地 提升 、 ・
加 大 新 茶 园建 设 的 合 理 规 划 布 局 。
充 分利 用 豫南 山 区的 自然 资 源和 生 态优
势 , 照产 业化 、 模 化 、 准 化 、 按 规 标 品牌 化 的 要求 , 化布 局 , 优 科学 规 划 , 出重 点 , 突
认 定 为 河 南 省 著 名 商 标 , 个 1 品 牌 被 认 定 为 中 国驰 名 商 标 。
河南 杀 叶 产 业 的 综 合 生产 能力 、 市场 竞
争 力和 影 响 力 。
( ) 体 目标 二 总 到 “ 二 五 ” 未 , 省 茶 园 面积 发 十 期 全 展 到 1 万 h 其 中 , 性 系 良种 茶 园 4 m, 无
河南茶叶营销策略分析
河南茶叶营销策略分析河南茶叶是中国茶叶的主要产地之一,拥有丰富的茶叶资源和悠久的茶叶历史。
在茶叶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对于河南茶叶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市场定位、产品策略、渠道策略和推广策略四个方面进行河南茶叶的营销策略分析。
首先,市场定位是制定营销策略的首要步骤。
河南茶叶企业应明确其目标市场是谁,以及目标市场的需求和偏好是什么。
例如,可以将市场定位为高端市场,追求品质和独特性,或者将市场定位为大众市场,追求价格实惠和通用性。
根据市场定位的不同,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制定相应的产品和营销方案。
其次,产品策略是营销策略中的关键一环。
河南茶叶企业应注重产品的品质和特色。
通过提升茶叶的品质,例如选择优质的茶叶原料、精心制作和保持良好的保存环境等,企业可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口碑。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创新开发具有特色的茶叶产品,例如推出独特的茶叶口味、组合和包装等,以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欲望。
第三,渠道策略是实施营销策略的重要环节。
河南茶叶企业应选择适合自身的销售渠道,例如线下零售店、茶叶专卖店、超市、电商平台等。
在选择销售渠道时,企业应考虑目标市场的特点和消费者的购买习惯,选择能够覆盖目标市场并具有竞争力的渠道。
同时,企业还可以与知名的茶叶连锁店或电商平台合作,扩大产品的销售范围和影响力。
最后,推广策略是将产品推向市场的关键一环。
河南茶叶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推广,例如广告宣传、促销活动、合作推广等。
在广告宣传方面,企业可以选择在主流媒体、户外广告和网络平台等进行推广,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产品认可度。
在促销活动方面,企业可以根据季节、节日等因素推出针对性的促销活动,例如打折促销、礼品赠送等,以吸引消费者的购买兴趣。
同时,与知名的茶叶协会或品牌进行合作推广,也是一种有效的推广策略。
综上所述,河南茶叶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应注重市场定位、产品策略、渠道策略和推广策略的统一和协调,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茶叶产业出口贸易论文.doc
茶叶产业出口贸易论文一、河南茶叶产业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一)出口数量少、货值低。
多年来,河南茶流通体系不健全,经营和交易方式落后,出口依赖浙江等省转口,这使得河南茶产业在出口数量和货值上不仅难以与安徽、福建等产茶大省抗衡,也落后于江西、湖北等省份。
根据国家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公布的数据,2014年1~5月,河南茶叶出口的数量在全国排名第11位,出口货值在全国排名第12位。
(二)品牌创建力度不足。
众所周知,信阳毛尖作为河南信阳当地的著名土特产,和西湖龙井一样,是一个地理标志,是证明商标。
由于地理商标不是某个机构或者个人刻意宣传的结果,而是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原因形成的,所以没有明确的权利主体。
大量经营者共用一个品牌,使得大家都缺乏维护商标声誉的积极性,以致很多低质劣质甚至假冒产品出现,严重影响信阳毛尖的声誉。
目前,信阳毛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基本局限在河南,在外省乃至国外很难见到信阳毛尖的影子。
品牌创建力度不足成为制约河南茶叶出口贸易的一个重要障碍。
(三)绿色贸易壁垒的压力。
近年来,随着全民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茶叶质量安全受到广泛关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不断提高茶叶检测标准。
2008年8月1日起欧盟将对残留在茶叶中的农药硫丹限量从30mg/kg调整为0.01mg/kg,把检测标准提高了3,000倍。
同年9月1日,对出口到欧盟的茶叶检验由原来的100多项增加到200多项。
2011年10月1日起欧盟对我国出口茶叶采取新进境口岸检验措施。
2012年12月20日,欧盟发布法规(2012/1235/EU),调整来自非欧盟国家进口非动物源食品与饲料进境抽查比例,其中涉及我国的茶叶。
日本于2009年5月实施的新《食品卫生法》将设限农药残留由83种增加到约144种。
2013年2月20日起,日本实施新的食品、添加剂等规格标准,对杀虫剂三唑磷的限量由发布前的0.05ppm/kg 修订为0.01ppm/kg,除草剂苄嘧磺隆的限量由发布前0.02ppm/kg修订为0.01ppm/kg。
中国茶叶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国茶叶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中国茶叶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茶叶生产国之一,茶叶出口一直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国茶叶出口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本文将对中国茶叶出口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中国茶叶出口的现状1. 出口规模大但质量不高:中国茶叶出口量居世界前列,但大部分出口茶叶是低价、低质的普通茶叶,高档茶叶的出口比例较低。
2. 产品结构单一:中国茶叶出口产品以绿茶为主,红茶、乌龙茶等其他种类茶叶出口量相对较少。
3. 品牌意识不强:中国茶叶出口缺乏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大部分茶叶以“无商标”或OEM方式进行出口。
4. 缺乏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控制:中国茶叶出口企业普遍存在生产标准不统一、质量控制不严格等问题,导致品质不稳定,难以满足国际市场需求。
二、对策分析1.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推广科学种植、绿色生产等措施,提高茶叶品质,加大高档茶叶的出口力度,提升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 多样化产品结构:加大红茶、乌龙茶等其他茶叶种类的生产和推广力度,提高茶叶出口的多样性,满足国际市场不同需求。
3. 建立知名品牌:加强对茶叶品牌的建设与推广,培育几个具有国际知名度的茶叶品牌,提升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4. 推进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控制:建立茶叶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对茶叶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推动茶叶生产标准化,提高茶叶质量与安全性,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5. 开拓新兴市场:积极寻找新兴市场,如东欧、中东、南美等地的茶叶市场,并制定相应的市场开拓策略,加强与当地茶叶商贸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拓宽中国茶叶出口的渠道。
6. 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加强与茶叶行业协会的合作,通过组织茶叶展会、参加国际茶叶交流活动等方式,提升中国茶叶行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帮助茶叶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三、总结中国茶叶出口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但也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多样化产品结构、建立知名品牌、推进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控制、开拓新兴市场以及加强行业协会建设等措施,可以促进中国茶叶出口的发展,提升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河南省茶叶出口贸易问题与对策
河南省茶叶出口贸易问题与对策作者:朴莲花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年第01期[提要] 河南种茶历史悠久,茶叶产业是河南省的传统产业、特色产业。
然而,河南茶叶在出口贸易方面却存在出口数量少、货值低、品牌创建力度不足、面临绿色贸易壁垒压力等问题。
河南要扩大茶叶出口,应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拓宽出口渠道;加大产品宣传力度,创建国际知名品牌;引用国际先进质量标准,进行绿色生产。
关键词:河南;茶叶;出口贸易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4年11月10日一、河南茶叶产业发展现状河南种茶历史悠久,茶叶产业是河南省的传统产业、特色产业。
河南茶文化底蕴深厚,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就有对河南信阳茶的记载。
唐代陆羽在其所著的《茶经》中把义阳茶列为当时的名茶,而义阳就是现在的信阳。
宋代苏轼也曾有过“淮南茶信阳第一”的评价。
在现代,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传统的大宗出口创汇产品。
近年来,河南省政府对茶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在2011年相继印发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豫政办[2011]44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11]100号)。
在政府的重视支持下,茶叶产区发挥区域优势,实施科技兴茶战略,积极推进茶产业的结构调整,保持了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河南茶叶主产区在信阳。
“十一五”以来,信阳全市每年以20~30万亩发展新茶园,大力开展茶树良种繁育,不断加强茶园管理,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加强宣传推介,开展技术培训。
2013年,信阳茶园面积达210余万亩,茶叶总产量达5.7万吨,产值达到85亿元。
其中,红茶产量674万公斤,产值19.3亿元。
2013年初,信阳市被人民网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茶产地”第一名。
同时,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公布的《2013年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名单》中,河南有6家企业上榜。
关于河南茶叶出口发展分析及思考
河南茶叶出口发展分析及思考一、河南茶叶出口十年来的发展特点河南茶叶出口2005年实现了零的突破,2005-2014年10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特点可概括为“五增”:1、出口总量增长迅速2005年,国家给河南茶叶出口配额仅100吨,经企业争取,当年出口175吨、货值10万美元。
国家2006年取消茶叶出口配额制度后,河南茶叶出口增长较大。
据检验检疫统计,2013年,河南茶叶出口3565.6吨、货值2025.34万美元;2014年1-11月,河南茶叶出口4313.4吨、货值1821.07万美元。
2005-2014年河南茶叶出口情况见下表。
2、出口企业数量明显增加2005年仅有1家企业从事茶叶出口工作。
2014年河南省共有7家生产企业从事茶叶出口工作,企业数量明显增加。
3、出口目标市场明显增多2005年,河南茶叶出口目标市场仅有阿尔及利亚一个市场,2014年,目标市场增加为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俄罗斯、越南、中国香港等17个国家地区,广泛分布于非洲、中东、中亚、东南亚、欧洲等地。
4、出口茶叶品种增多2005年河南出口茶叶品种仅眉茶(绿茶)1种。
2013年出口品种增加了红茶,青茶(紧压茶)、花茶出口也正在积极筹备中。
5、出口茶叶生产地区增多2005年,河南出口茶叶生产仅信阳市平桥区,2014年增加为5个县区:信阳市平桥区、浉河区、光山县,南阳市西峡县,三门峡市湖滨区。
新县、固始县、商城县等县区茶叶出口培育工作也在积极进行中。
二、河南茶叶出口存在的问题1、总量全国占比小,地位不高河南茶叶出口10年来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还是为低水平上的快速增长。
与其它省区横向比较,全国占比较低,地位较低。
2013年,全国茶叶出口32.58万吨,河南仅占1.12%,仍未进入全国茶叶出口前十;与茶叶出口第一省浙江相比,仅为其出口量的1.8%。
2、出口品种单一,出口产品价值低河南茶叶出口目标市场主要为非洲、中东、中亚,出口产品绝大部分为低档绿茶、初级产品,产品价值较低,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较低。
中国茶叶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国茶叶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中国茶叶出口的重要性中国茶叶作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代表,不仅在国内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在国际市场上备受青睐。
中国茶叶的出口不仅可以促进中国茶叶产业的发展和壮大,还可以提升中国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茶叶出口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茶叶出口可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中国茶叶产业是许多农民的主要生计来源,通过出口销售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中国茶叶的出口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许多茶叶产区的经济以种植茶叶为主,通过出口销售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当地就业和产业升级。
中国茶叶的出口还可以增加中国的外汇收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随着国际市场对中国茶叶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国茶叶的出口潜力巨大,有助于扩大国际贸易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1.2 中国茶叶出口现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茶叶产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过去几年里,中国茶叶出口呈现出一些变化和挑战。
一方面,中国茶叶出口规模逐渐扩大,出口额稳步增长。
据统计,中国茶叶出口额在2019年达到了约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近10%。
中国茶叶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等地区,特别是对东盟国家、俄罗斯、美国等的出口量较大。
中国茶叶出口面临诸多挑战,如国际市场竞争力下降、质量安全问题等。
中国茶叶出口的品质和口感一直备受国际客户青睐,但是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茶叶产品竞争的挑战,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市场份额可能会受到影响。
在质量安全方面,部分中国茶叶产品存在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问题,这也成为制约中国茶叶出口的一大障碍。
中国茶叶出口仍面临许多挑战和困难,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问题,提升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 正文2.1 中国茶叶出口面临的挑战中国茶叶出口面临的挑战包括市场竞争激烈、质量标准要求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品牌认知度不足等方面。
随着全球茶叶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茶叶出口面临着来自其他茶叶产国的强大竞争压力,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
河南白茶市场分析
河南白茶市场分析1. 概述河南作为中国茶叶的主要产区之一,其中的白茶市场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河南白茶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竞争格局等方面。
2. 市场规模2.1 市场容量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河南白茶市场在过去几年持续增长,市场容量逐年扩大。
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市场潜力巨大。
2.2 消费群体河南白茶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中高端客群,注重生活品质和养生健康的消费者,他们对白茶的品质和产地有较高要求。
3. 市场发展趋势3.1 消费升级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体验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白茶市场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白茶市场将更加注重产品品质和品牌建设。
3.2 电商渠道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网上购买白茶产品。
白茶生产企业需要加大对电商渠道的开拓,从而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市场份额。
4. 竞争格局4.1 主要竞争对手河南白茶市场的竞争格局相对激烈,主要竞争对手包括省内外知名的茶叶企业。
这些企业拥有成熟的生产技术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是河南白茶市场的主要竞争力量。
4.2 竞争策略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河南白茶生产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升产品质量,调整销售策略。
同时,加强与渠道合作伙伴的合作,共同推动市场的发展。
5. 总结与展望通过对河南白茶市场的分析,可以看出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也存在较大的竞争压力。
只有不断创新、提升产品质量,顺应市场发展潮流,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未来,河南白茶市场仍将保持稳定增长,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白茶产品。
以上是对河南白茶市场的分析,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指导企业在市场中取得更好的发展和竞争优势。
河南整治茶叶市场情况汇报
河南整治茶叶市场情况汇报
近年来,河南省茶叶市场存在一些问题,如假冒伪劣产品泛滥、价格混乱、市
场秩序不规范等,严重影响了茶叶行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整治茶叶市场,我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首先,我们加强了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加大对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有效遏制了假冒伪劣产品的流通。
同时,加强了对茶叶市场的巡查和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不法经营行为,维护了市场秩序。
其次,我们加强了行业自律,推动茶叶行业规范发展。
通过加强行业协会和商
会的组织建设,推动茶叶企业加强自律,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同时,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建立健全行业标准和规范,引导市场合理竞争,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宣传教育,提升消费者的认知水平。
通过举办茶文化节、
茶叶品鉴会等活动,增强了消费者对茶叶的认知和了解,提高了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和消费水平。
同时,加强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机制,及时解决消费者投诉,增强了消费者的信心和信任。
总的来看,河南省茶叶市场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加强行业自律,推动茶叶行业规范发展,提升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全面提升茶叶市场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为茶叶行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河南省茶叶出口贸易问题与对策
省人 民政 府办公 厅关 于进一 步加快茶 产业 发展 的实施 意见》 ( 豫政办 [ 2 0 1 1 ] 1 0 0号) 。在政府 的重视支持下 , 茶 叶产 区发挥 区域优势 , 实施科 技兴茶战略, 积极推进茶产业 的结构调整 , 保 持 了健康持续发展 的良好态势 。 河南茶叶主产区在信 阳。 “ 十一 五” 以来, 信 阳全市每年 以 2 O 一 3 0万亩发展新茶 园, 大力开展茶 树 良种繁育 , 不断加强茶园管理 , 加大新产 品研发力度 , 加强宣
对我 国出口茶 叶采 取新进境 口岸检验 措施 。2 0 1 2年 1 2月 2 O
日, 欧盟 发布法 规 ( 2 O l 2 / 1 2 3 5 / E U ) , 调 整 来 自非 欧 盟 国家 进 口
茶 叶总产量达 5 . 7万吨, 产值达到 8 5亿元 。 其 中, 红茶产量 6 7 4
相 继 印发 了 《 河 南 省人 民政 府 办 公厅 关 于 印发 河 南 省 茶 产 业 发 展规 划 ( 2 0 1 1 - 2 0 2 0年 ) 的通 知》( 豫 政办 1 - 2 0 1 1 1 4 4号 ) 和《 河 南
( 三) 绿 色贸易壁 垒的压力 。近年来 , 随着 全 民食品安全意
阳 当地 的著 名 土 特 产 , 和西湖龙井一样 , 是一个地理标志 , 是 证
、
河 南 茶 叶 产 业 发 展 现 状
河南种茶 历史悠久 , 茶 叶 产 业 是 河 南 省 的传 统 产 业 、 特色
产业 。河南茶文化底蕴深厚, 早在一千 多年前 的唐代 就有对河 南信阳茶 的记载。 唐代 陆羽在其所著 的《 茶经》 中把义阳茶列为 当时 的名茶 , 而义 阳就 是现在 的信 阳。 宋代 苏轼 也曾有i 淮南 茶信 阳第一 ” 的评价 。在现代 , 信 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
河南省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河南省是我国江北地区最大的茶叶产区,是我国“南茶北销”重要的集散地,同时也是我国北部边缘茶区[1-2]。
因主产信阳毛尖而闻名茶界。
一直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把茶产业作为地方区域特色经济大力发展,把茶产业作为山区一项生态、健康、富民产业,出台政策,强化措施,大力扶持,有力推进了河南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和产值持续提高。
茶产业已成为河南省南部以及部分西南部山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精准扶河南省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郑杰1,张杰磊2,冯雨1,吕立哲11.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信阳464000;2.信阳市茶产业发展中心,河南信阳464000摘要:文章从茶叶产区、产业规模、推广品种、茶叶种类、品牌建设和消费市场6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河南省茶产业基本情况,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广本地良种、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加强质量安全等建议,为今后河南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茶产业;良种;质量安全;建议Development Status and Suggestions ofTea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ZHENG Jie1,ZHANG Jielei2,FENG Yu1,LÜLizhe11.Xiny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Xinyang464000,China;2.Xinyang Tea industry Development Center,Xinyang464000,ChinaAbstract: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expounded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ea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from six aspects including tea production area,promoted cultivars,industrial scale,tea types,brand construction and consumer market. 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pointed out,and 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such as promoting local improved cultivars,increas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latform,and strengthening quality safety,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Keywords:tea industry,improved cultivars,quality and safety,suggestions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9)、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82102110325)。
河南省茶叶出口问题研究
河南省茶叶出口问题研究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各国为保护国内相关产业,推行新贸易保护主义,开始采取措施对进口产品进行限制,提高进口产品进入门槛,并以“绿色贸易壁垒”为手段对他国进行制裁,茶叶作为传统产业之一,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以及价格优势,故而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较重要的地位,但是近年来在贸易壁垒的作用下,茶叶出口受到的限制越来愈多,因此本文以茶叶出口为研究对象,分析茶叶出口竞争力,指出茶叶出口现状,分析茶叶出口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茶叶;出口;竞争力ABSTRACT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economy and the deepening of integration, countries have adopted new measures to protect domestic related industries and promote new trade protectionism. They have begun to take measures to restrict imported products and increase the barriers to entry of imported products, and to use "green trade barriers" as a means. In other countries, tea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in Henan Province. It has obvious resource advantages and price advantages. Therefore, it has a more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rade barriers, restrictions on tea exports have been imposed. More and more, this paper takes the tea export of Hena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alyzes the export competitiveness of tea, points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 export,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ea export, and finally proposes corresponding solutions.KEY WORDS Tea; export; competitivenes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引言 (1)2 河南茶叶对外出口现状 (2)2.1 河南茶叶出口规模 (2)2.2 出口市场分析 (4)2.3 茶叶出口竞争力分析 (5)3 河南茶叶对外出口存在的问题 (6)3.1 茶叶出口前存在问题 (6)3.1.1 茶叶品质低,种植环境受污染 (6)3.1.2 同行业内低价竞争严重 (6)3.1.3 规模化程度低,生产较为分散 (6)3.2 出口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7)3.2.1 进口国贸易壁垒限制 (7)3.2.2 缺乏自主品牌,国际竞争力低 (8)3.2.3 茶叶产品出口过于单一,附加值低 (8)4 河南省茶叶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9)4.1 企业对策 (9)4.1.1 加强品牌建设,实现绿色营销 (9)4.1.2 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借鉴国际科研成果 (9)4.1.3 提高品牌意识,实现品牌溢价 (9)4.2 行业对策 (10)4.2.1 积极引导,加快企业建设步伐 (10)4.2.2 整合相关茶叶出口企业,提高产业化水平 (10)4.3 政府对策 (10)4.3.1 建立健全茶叶质量标准化管理 (10)4.3.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快速预警机制 (10)4.3.3 加大对绿色茶叶的支持 (10)4.4.4 培养和吸引高素质人才,改进茶叶技术 (11)结语 (12)谢辞 (15)1 引言作为茶叶发源地,我国具有千年茶叶出口历史,是世界上最大茶业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茶叶出口金额达到5亿美元。
中国茶叶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国茶叶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国茶叶作为国内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品种,在世界茶叶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近年来中国茶叶出口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提升出口表现。
中国茶叶出口面临着品质和安全问题。
虽然中国茶叶的种类繁多,但在出口过程中,一些茶叶可能会受到污染和质量问题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可以加强茶叶种植和生产过程中的监管和管理,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安全。
国际茶叶市场上竞争激烈,中国茶叶在一些高端市场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中国可以通过提高茶叶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定位,加强对市场需求的研究,推出符合不同市场需求的茶叶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
中国茶叶的知名度和宣传力度相对较低,缺乏对国际市场的有效推广。
中国可以加大对茶文化的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国际茶叶展览会和推广活动等方式,增加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中国茶叶出口还面临着贸易壁垒和技术壁垒的限制。
中国可以加强与伙伴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降低贸易壁垒,扩大茶叶出口。
中国还可以提升茶叶产业的技术含量,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提高茶叶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中国茶叶出口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但中国作为茶叶大国,拥有丰富的茶叶资源和悠久的茶文化底蕴。
通过加强质量和安全管理、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大宣传力度和推广、降低贸易壁垒和提高技术含量等方面的努力,中国茶叶出口有望取得更好的发展。
河南茶叶调查报告
河南茶叶调查报告河南茶叶调查报告一、引言河南作为中国的茶叶产区之一,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品种繁多。
近年来,河南茶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茶叶品质也逐渐提升。
为了进一步了解河南茶叶的发展现状和潜力,我们进行了一次茶叶调查。
本报告旨在对河南茶叶产业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二、河南茶叶产业概述1. 茶叶种植面积和品种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河南茶叶种植面积约为XXX亩,主要品种包括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等。
其中,绿茶是河南最主要的茶叶品种,占据了茶叶种植面积的大部分。
2. 茶叶生产工艺河南茶叶生产工艺以手工制作为主,注重传统工艺的保留和传承。
茶叶采摘后,经过摊凉、杀青、揉捻、烘干等环节,最终制成高质量的茶叶产品。
3. 茶叶品质和口感河南茶叶的品质在近年来有了显著提升。
茶叶的外观整齐,色泽鲜艳,香气浓郁。
口感方面,河南茶叶多呈现出清香、鲜爽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三、河南茶叶产业的发展机遇1. 地理位置优势河南位于中国中部,地理位置优越。
得益于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河南茶叶生产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
此外,河南还与周边省份形成了良好的茶叶产销网络,为茶叶的销售提供了便利。
2. 消费升级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茶叶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追求高品质的茶叶产品,对于河南茶叶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
通过提高品质和创新包装,河南茶叶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 旅游与茶文化融合河南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景点。
将茶叶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品尝当地的茶叶。
通过茶文化的传播,不仅可以提升河南茶叶的知名度,还可以为茶叶产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四、河南茶叶产业的挑战和问题1. 品牌建设不足河南茶叶产业整体品牌建设还较为薄弱。
相比于一些有着悠久历史和知名度的茶叶产区,河南茶叶的品牌影响力较小。
因此,如何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河南茶叶的品牌价值,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 茶叶加工技术有待提高虽然河南茶叶的品质有了明显提升,但与一些茶叶产区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茶叶出口发展分析及思考
崔琪刘万峰吕晓飞
一、河南茶叶出口十年来的发展特点
河南茶叶出口2005年实现了零的突破,2005-2014年10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特点可概括为“五增”:
1、出口总量增长迅速
2005年,国家给河南茶叶出口配额仅100吨,经企业争取,当年出口175吨、货值10万美元。
国家2006年取消茶叶出口配额制度后,河南茶叶出口增长较大。
据检验检疫统计,2013年,河南茶叶出口3565.6吨、货值2025.34万美元;2014年1-11月,河南茶叶出口4313.4吨、货值1821.07万美元。
2005-2014年河南茶叶出口情况见下表。
2、出口企业数量明显增加
2005年仅有1家企业从事茶叶出口工作。
2014年河南省共有7家生产企业从事茶叶出口工作,企业数量明显增加。
3、出口目标市场明显增多
2005年,河南茶叶出口目标市场仅有阿尔及利亚一个市场,2014年,目标市场增加为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俄罗斯、越南、中国香港等17个国家地区,广泛分布于非洲、中东、中亚、东南亚、欧洲等地。
4、出口茶叶品种增多
2005年河南出口茶叶品种仅眉茶(绿茶)1种。
2013年出口品种增加了红茶,青茶(紧压茶)、花茶出口也正在积极筹备中。
5、出口茶叶生产地区增多
2005年,河南出口茶叶生产仅信阳市平桥区,2014年增加为5个县区:信阳市平桥区、浉河区、光山县,南阳市西峡县,三门峡市湖滨区。
新县、固始县、商城县等县区茶叶出口培育工作也在积极进行中。
二、河南茶叶出口存在的问题
1、总量全国占比小,地位不高
河南茶叶出口10年来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还是为低水平上的快速增长。
与其它省区横向比较,全国占比较低,地位较低。
2013年,全国茶叶出口32.58万吨,河南仅占
1.12%,仍未进入全国茶叶出口前十;与茶叶出口第一省浙江相比,仅为其出口量的1.8%。
2、出口品种单一,出口产品价值低
河南茶叶出口目标市场主要为非洲、中东、中亚,出口产品绝大部分为低档绿茶、初级产品,产品价值较低,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较低。
在当前国际茶叶贸易中,红碎茶出口量占全球出口总量的80%以上,欧盟、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地区需求量大,而河南目前红茶产品生产出口量少。
3、龙头企业少,出口规模小
河南出口茶叶企业中,龙头企业少,仅有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出口企业规模偏小,无年出口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
出口企业也偏少,发展至今,全省仅7家出口茶叶企业,与河南茶叶整体生产规模不相称。
4、茶叶外贸人才缺乏,国际市场开拓乏力
受制于传统茶叶出口体制影响,河南茶叶外贸长期受制于浙江、湖南等茶叶出口大省,造成河南茶叶外贸人才缺乏,开拓国际市场乏力。
一些茶叶生产企业对国际贸易有畏难情绪,不愿直接参与国际市场,而选择将茶叶销售给出口茶叶企业。
5、夏秋茶利用率低,茶叶出口资源浪费严重
河南省主要茶区重视春茶采摘和名优茶生产,而对夏秋茶的采摘利用重视程度不够,而出口茶叶大量采用的是夏秋
茶原料,茶叶出口资源浪费严重。
三、河南茶叶出口的优势
1、“一带一路”战略给河南茶叶出口良好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给河南茶叶出口带来良好机遇,茶叶对欧盟、俄罗斯、中亚等国家地区的出口将更加便捷顺畅,出口成本降低,对河南茶叶开拓国际市场意义重大。
2、河南茶叶生产规模将不断增大
河南省重视茶叶生产,茶叶生产规模不断增大。
2005年茶园面积仅49.64万亩、产量1.69万吨,2012年茶园面积发展到131.45万亩、产量 5.14万吨,产量占全国的2.87%,2013年仅信阳市茶产量就达到5.7万吨。
河南茶叶生产规模还将不断扩大,《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豫政办〔2011〕44号)规划:到2015年,茶园面积发展到200万亩,茶叶总产量9.6万吨;到2020年,全省茶园面积发展到300万亩,茶叶总产量18.2万吨。
河南茶叶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必将带动河南出口茶叶产业的不断发展。
3、河南茶叶生产资源丰富,内在品质佳
河南省茶区主要分布于大别山区、桐柏山区、伏牛山区和汉水流域,污染和病虫害少,是我国绿茶生产的主要适宜区之一,适宜种茶面积约400万亩。
河南省茶区属高纬度茶
区,茶叶具有水浸出物丰富、耐冲泡等品质特色,特别是影响香气和滋味的芳香物质、氨基酸等含量高,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适中,奠定了生产优质绿茶的良好基础。
豫炒青茶已成为出口眉茶提升品质必不可少的拼配成分。
4、河南茶叶生产企业多,潜在出口队伍大
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茶叶加工企业就达300多家、年加工能力4万吨以上,其中中国茶行业百强企业7家、省级龙头企业11家。
随着河南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茶叶企业开拓国际意识越来越强烈,必将增大出口茶叶队伍,促进河南茶叶出口。
5、茶叶品种增加,出口资源越来越丰富
2010年以来,河南“信阳红”、“函谷红”等红茶品种开发成功,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绿改红”趋势明显,而红茶在国际市场占主流;信阳乌龙茶、紧压茶也相继开发成功。
品种的不断增加,使出口资源越来越丰富,必将带动河南出口茶业的发展。
四、促进河南茶叶出口的思考
1、抓住机遇,提升河南出口茶叶规模
紧紧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良好机遇,在河南茶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积极开发欧盟、俄罗斯、中亚市场,同时注重扩大非洲、中东等河南茶叶出口传统市场,不断提升河南出口茶叶规模。
2、丰富茶叶生产种类,提升资源利用率
充分利用河南丰富的茶叶生产资源,提高夏秋茶的利用水平。
引导茶叶生产企业利用夏秋茶资源生产红茶、乌龙茶、黑茶等茶叶品种,特别是提高国际市场喜爱的红茶的生产规模,提升茶叶资源利用率,提高出口茶叶生产量,以有充足的原料供应国际市场。
3、积极培育茶叶出口企业,增大出口茶叶队伍
积极引导茶叶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做到“国内”、“国际”两条腿走路;满足部分茶叶企业出口的意愿,帮助部分茶叶企业克服对国际贸易的畏难情绪,积极寻找国外优质客户,实现茶叶出口,不断增大出口茶叶队伍。
4、培养茶叶外贸人才,开拓国际市场
积极培养茶叶外贸人才,弥补河南茶叶外贸人才缺乏的不足,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