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创旋律教学在音乐课堂中的渗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创旋律教学在音乐课堂中的渗透
【摘要】编创旋律属于音乐创作范围内,它在各个单元内都有所涉及,但是
往往在日常教学中音乐创作活动总被束之高阁,无法开展。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
来阐述如何在音乐课堂里渗透编创旋律教学:一、从情境中入手,在入情中生成。
二、从教材内容中入手,在模仿中积累。三、从“音乐要素”中入手,在二度创
作中夯实。
【关键词】编创旋律渗透生成积累夯实提升
编创旋律属于音乐创作范围,它主要培养学生探索、构思、创造旋律的能力。但现实课堂里,教师在课堂中涉及旋律创编的教学非常少。究其原因一来学生识
谱能力薄弱,开展起来比较困难,二来教师本身对编创方面研究的不多,缺乏经验,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平时的音乐课堂中,唱歌课与欣赏课所占的教材内容
比较大,再加上乐器进课堂,课时已经饱和,难已抽出另外的课时进行专门的训练。因此,基于这个问题,本人提出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在每个环节中进
行渗透旋律创编教学,现谈谈多年的认识及实践,以期抛砖引玉。
一、从情境中入手,在入情中生成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出辅助教学的形象场景。它就像看
电影、阅读,有强烈的代入感,并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情境教学能把学生带入与
教材内容相应的氛围中,师生在此情此景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因此创设
情境一直被广泛运用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创设了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让学
生在情境中根据自己的思维和经验即兴编创旋律,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联想与
想象能力,还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情感。
如六年级上册《萤火虫》
师:你们见过萤火虫吗?我们一起去看萤火虫吧
师旁白:夏夜,四周宁静安详,只有听到鸟儿虫鸣,树荫下,草丛边,一只
只可爱的萤火虫提着灯笼飞来了。
生看多媒体课件音画(萤火虫之舞背景音乐)
师:现在萤火虫就在你的身旁,请你们轻轻捧起萤火虫随着我的琴声飞起来。
师钢琴弹奏 35 35 |35 35 |,生手捧萤光球随音高舞动。
师:萤火虫一直往前飞,时而高时而低,请你们为它创作几句旋律,来表现
这样的萤火虫吧!
生进行即兴创编
生1:13 13 | 24 24|35 35|13 13 ||
生2:12 12 |12 12 |34 34 |34 34 ||
上述案例中,学生已经被音乐、画面、还有具有描绘性的语言引入了这个宁
静而又安详的情境中,并在其中感受到了音乐形象,此时老师一指点,学生的创
作思维就能轻易的打开,萤火虫在黑夜里飞行的形象在学生即兴创编中生成。
如二年级上册《卖报歌》
师:假如现在穿越时光隧道,你们变成了旧社会的街头的报童,怎样才能在
最短时间内把报卖完呢?
学生即兴创编出不同节奏的叫卖声。
学生1:卖报. 卖报. |快来买啰. |
学生2:卖报啦. 卖报啦. |卖报啦. 卖报啦.|
师:如果你能边唱边卖,街头的人肯定会被吸引,买报的人一定会很多。
学生开始即兴创编旋律
学生1:66 5 66 5|6 6 3 6 |5 0 |
有的学生为了吸引客人的目光,想到了新疆人卖羊肉串,并在旋律前面加
上了打花舌。
上述案例中叫卖声的创编,使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得到了广泛调动,并找到
了与学习信息的契合点,成为一个很好的倾诉点。就这样,学生的旋律创编思维
在情境中不知不觉的被激发并生成。
二、从教材内容中入手,在模仿中积累
人在牙牙学语时就从模仿中学会说话的,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
会吟,据说小时候的莫扎特也是从模仿中学会创作。音乐教材中的作品大都是具
有一定艺术和思想价值,并经过有关专家精心挑选并严格把关才入选的。在教学
过程中,师从文本中深入细致的解读,挖掘出教材中作曲家常用的简单的作曲技巧,让学生从中感悟,从而为创作积累经验和方法。
(一)重复
重复是作曲技法中的一大类。教材中有很多歌曲都是用重复创作的。重复有
完全重复和部分重复两种。如歌曲《采山》的开头四小节2 5 5 32|12 3 2 0|
2 5 5 32|12
3 2 0|,又如《早上好》的前面四小节都是完全重复。《下蛋了》
3 6 1|2 0|3 6 1|6 0|就是部分重复。歌词全重复,旋律往往也完全重复,
并且很多歌曲通常“1、3乐句完全重复,2、4乐句变化重复”或者“1、2、4句
重复,3句与之对比”,还有些歌曲只是用“同头异尾”写出简单的上下两句或
者“鱼咬尾”等手法展现。
如五年级上册《清晨》
师:请你们随着我的琴声唱一唱第一部分的歌谱,你发现了什么?
生: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的前面是一样,但后面是不一样的。
师:是的,这在乐曲创作中属于同头换尾的创作方法。你们回忆一下,我们
学过的哪些歌曲中也采用了这样的创作方法?
生:…
教师在引领学生分析歌曲的过程中,学生兴奋于自己发现了作曲家这些写作
的小窍门,感觉写一首儿歌并不是一件难事。像这种比较浅显的创作方法在新授
歌曲时,引领学生分析乐句时,通过发现、探索,都可以找到。教师只要常渗透,长此一往,久而久之学生无形中就有编创的能力了。
(二)模进
如四年级上册《幸福拍手歌》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不完整的歌曲,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唱一唱,你有什么发现?
出示55|11 11 11 71|2 - - 55 |22 22 22 12 |3 - - 55 |
生:节奏相同,旋律走向都是上行
师:这首不完整的歌曲你能帮忙唱下去吗?
生:55|11 11 11 71|2 - - 55 |22 22 22 12 |3 - - 55 |33 33 33
23 |4 - - -
师:那老师来收尾吧!
55|11 11 11 71|2 - - 55 |22 22 22 12 |3 - - 55 |33 33 33
23 |4 - - 71 |2 21 75 67 |1 - - - ||
师:现在请你们完整唱一唱
生唱……
师:现在我又把这段旋律变一变?你们仔细听,找一找?
师出示有带附点的原版歌谱,教学顺势展开。
三、从“音乐要素”中入手,在二度创作中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