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室洁净区沉降菌测试记录表
沉降菌测试方法..
沉降菌测试方法1、把ф90m m×15mm硼硅酸玻璃培养皿包在报纸里,放入恒温烤箱中加热至180℃后,干烤2小时。
2、取X克培养基放入X克蒸馏水,放入高压消毒锅中加热溶化,冷至45℃时,在无菌操作要求下将培养基注入培养皿,每皿约15ml。
3、待琼脂凝固后,将培养基平皿倒置于33℃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若培养基平皿上确无菌落生长,即可采样用。
制备好培养皿宜在2—8℃环境中保存。
4、采样时,一般在100级层流罩中放置3个培养皿,在100000级,10000级按面积大小一般放2个培养皿。
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基表面暴露0.5小时,再将培养皿盖上后倒置于恒温培养箱33℃培养,时间不小于48小时,采样点位置离地0.8m—1.5m左右。
5、将培养皿举起用肉眼直接计数,用记号笔点记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是否遗漏,若培养皿上有2个或2个以上菌落重叠,分辨时仍以2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不要漏计培养皿边缘生长菌落,并注意细菌菌落与培养基沉淀物区别。
6、沉降菌测试前,被测洁净室已消毒。
被测洁净室温湿度须达到规定要求,静压差、换气次数、空气流速必须控制在规定值内,测试状态有静态和动态两种,测试状态选择须符合生产要求,并在报告中注明测试状态。
7、测试人员必须穿戴符合环境洁净度级别工作服,静态测试时,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2人。
测试时间对单向流100级净化房间及层流工作台,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10min后开始,对非单向流,100000级以上净化房间,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30min 后开始。
8、平均菌落数计算:M 1+M 2+M 3 平均菌落数=.........21nMnM M ++ n —培养皿总数 M 1—1号培养皿菌落数 M 2—2号培养皿菌落数 M n —n 号培养皿菌落数用平均菌落数判断洁净空气中微生物。
洁净室内平均菌落数必须低于所选定的评定标准,(100级≤1个;10000级≤3个;100000级≤10个)。
药企洁净区沉降菌测定操作规程
范围:各生产车间、化验室。
责任人:质控部检验员。
正文:1 标准依据:ISO14644-1,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 微生物监测的标准:为评估无菌生产的微生物状况,应对微生物进行动态监测,监测方法有沉降菌法、定量空气浮游菌采样法和表面取样法(如:棉签擦拭法和接触碟法)等。
动态取样应避免对洁净区造成不良影响,对表面和操作人员的监测,应在关键操作完成后进行。
在正常的生产操作监测外,可在系统验证、清洁或消毒等操作完成后增加微生物监测。
2.1 微生物监测的动态标准洁净区微生物监测的动态标准如下:(2)单个沉降碟的暴露时间可以少于4小时,同一位置可使用多个沉降碟连续进行监测并累积计数。
3 测试方法3.1 方法概述本测试方法采用沉降法,即通过自然沉降原理收集在空气中的生物粒子于培养基平皿,经若干时间,在适宜的条件下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进行计数,以平板培养皿中的菌落数来判定洁净环境内的活微生物数,并以此来评定洁净室(区)的洁净度。
3.2 所用的仪器和设备3.2.1 高压消毒锅使用时应严格按照仪器标准操作维修保养规程。
3.2.2 恒温培养箱定期对培养箱进行检定。
3.2.3 培养皿一般采用 90mm×15mm的硼硅酸玻璃培养皿。
3.2.4 培养基普通肉汤琼脂培养基或其他药典认可的培养基。
其配制方法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3.3 测试步骤3.3.1 采样方法将已制备好的培养皿按4.4.1的要求放置,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基表面暴露0.5h,再将培养皿盖盖上后倒置。
3.3.2 培养3.3.2.1 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3.3.2.2 在30℃~35℃培养箱中培养,时间不少于48h。
3.3.2.3 每批培养基应有对照试验,检验培养基本身是否污染。
可每批选定3只培养皿作对照培养。
3.3.3 菌落计数3.3.3.1 用肉眼直接计数,标记或在菌落计数器上点计,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不得遗漏。
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
一种工作台或者与之类似的一个封闭围挡工作区其特点是自身能够供给经过过滤的空气或气体,如垂直层流罩、水平层流罩、垂直层流洁净工作台、水平层流洁净工作台、自净器等。
4.3.3 洁净度
洁净环境内单位体积空气中含大于或等于某一粒径的悬浮粒子的允许统计数。
4.3.4菌落
细菌培养后,由一个或几个细菌繁殖而形成的细菌集落,简称CFU。通常用个数表示。
4.5.4 沉降菌计数
4.5.4.1 采样点数目及其布置
4.5.4.1.1 最少采样点数目
沉降法的最少采样点数可按表1确定。
表1 最少采样点数目
面 积m2
洁 净 度 级 别
100
10000
100000
<10
2~3
2
2
≥10~<20
4
2
2
≥20~<40
8
2
2
≥40~<100
16
4
2
≥100~<200
40
4.3.8 非单向流(曾称为乱流)
具有多通路循环特性或气流方向不平行的,不满足单向流定义的气流。
4.3.9 静态测试
洁净室(区)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已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工艺设备已安装,洁净室(区)内没有生产人员的情况下进行的测试。
4.3.10 动态测试
洁净室(区)已处于正常生产状态下进行的测试。
4.4 测试方法
10
3
≥200~<400
80
20
6
≥400~<1000
160
40Βιβλιοθήκη 13≥1000~<2000
400
100
32
2000
800
200
63
洁净区沉降菌检测报告
监测车间
洁净车间
监测状态
静态
监测日期
报告日期
技术要求
微生物最大允许数
静压差Pa
监测条件
沉降菌/皿
温度
(℃)
相对湿度(%)
不同级别洁净室(区)及洁净室(区)与非洁净室(区)之间》5与室外大气》10
微生物关键操作点
□100级
《1cfu/皿
18-28
45-65
□10000级
《3cfu/皿
□100000级
《10cfu/皿
测试依据
YY0033-2000《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
监测结果
评定级别
所属区域
采样点数
测试次数
温度(℃)
湿度(%)
评定标准
平均菌落数
结果判定
无菌室百级工作台
《1cfu/皿
□合格□不合格
微生物室百级工作台
□合格□不合格
阳性菌室百级工作台
□合格□不合格
无菌室
《3cfu/皿
□合格□不合格
微生物室
□合格□不合格
阳性菌室
□合格□不合格
一更衣室
《10cfu/皿
□合格□不合格
二更衣室
□合格□不合格
缓冲区
□合格□不合格
洁具间
□合格□不合格
工器具清洗间
□合格□不合格
洗衣房
□合格□不合格
挤出车间
□合格□格
车间一
□合格□不合格
车间二
□合格□不合格
内包间
□合格□不合格
检测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室内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检测
室内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检测
微生物检测方法有空气悬浮微生物法和沉降微生物法两种,采样后的基片(或平皿)经过恒温箱内37℃、48h的培养生成菌落后进行计数。
使用的采样器皿和培养液必须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采样点可均匀布置或取代表性地域布置。
悬浮微生物发采用离心式、狭缝式和针孔式等碰击式采样器,采样时间应根据空气中微生物浓度来决定,采样点数可与测定空气洁净度测点数相同。
各种采样器应该按仪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使用。
沉降微生物法,应采用直径为90mm培养皿,在采样点上沉降30min后进行采样,培养皿最少采样数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制药厂洁净室(包括生物洁净室)室内浮游菌和沉降菌测试,也可采用按协议确定的采样方案。
用培养皿测定沉降菌,用碰撞式采样器或过滤采样器测定浮游菌,还应遵守以下规定:
1.采样装置采样前的准备及采样后的处理,均应在设有高效空气过滤器排风的
负压实验室进行操作,该实验室的温度应为22 ±2 ℃;相对湿度应为50% ±10%;
2.采样仪器应消毒灭菌;
3.采样器选择应审核其精度和效率,并有合格证书;
4.采样装置的排气不应污染洁净室;
5.沉降皿个数及采样点、培养基及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执
行;
6.浮游菌采样器的采样率宜大于100L/min;
7.碰撞培养基的空气速度应小于20m/s。
摘自《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洁净室沉降菌检测原始记录表
主要 仪器 设备
检验 步骤 计算 公式
名称 高压蒸汽灭菌器 电热恒温培养箱 电热恒温培养箱
生化培养箱
型号 LDZF-75KB-Ⅱ
DH-360AB DH-420A SPL-250
编号
1016A1-001
1011A1-001 1001A1-001 1018A1-001
将送检样品置于__36___℃的培养箱内培养__24___ h 后计数。
菌落总数
CFU
/
皿
平皿菌落数之和CFU
平皿个数
主要培养基 及试剂
培养基名称 TSA 琼脂 营养琼脂 沙氏琼脂
批号 /
××× ×××
序号
样品编号
各平皿菌落数(CFU/皿) 12345678
平均菌落总数(CFU/皿)
1
×××-001
00000000
0
2
×××-002
24232443
3
3
×××-003
15435644
4
4
空白
00000000
0
生产厂家 /
××× ×××
备注
测定人: 第 页共 页
复核人:
审核人: 2023 年 月 日执行
表格编号:
××技术有限公司
沉降菌测定原23___年____月____日 测定日期:_2023_年__月__日~__月__日
分析项目:沉降菌(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
环境条件:____25____℃,RH___47_____%
方法依据:GB/T16294-2010GB50073-2013GB50457-2019GB50591-2010GB50333-2013GB51110-2015其它____________
沉降菌检测
微生物检测一、沉降菌:用标准提及的方法收集到的活微生物粒子,通过专用的培养基,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繁殖到可见的菌落数。
二、测试方法:采用沉降法,即通过自然沉降原理收集在空气中的生物粒子于培养基平皿(一般多采用90mm直径硼硅酸玻璃培养皿,俗称沉降碟),经若干时间,在适宜的条件下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数进行计数,以平板培养皿中的菌落数来判定洁净环境内的活微生物数,并以此来评定洁净室的洁净度。
三、采集的沉降菌为静态检测。
四、所需物料:(1)90mm培养皿:72个;(2)棉拭子:10个;五、沉降菌检测步骤:1、检测布点:生物安全柜(6个);水平层流台(6个);调配间(8个);一更(3个);二更(3个);清洗间(3个);2、通常的检测应在风机开启至少30min以上,紫外线照射30min,关闭紫外灯后开始采样。
3、将培养皿按采样点布置逐个放置,从内向外放置,摆放距离地面不低于60cm,培养皿暴露时间不得少于30min,不得大于4h。
操作台调配间一更/二更/清洗4、全部采样结束后,将二批杨敏倒置放置,随后送至检验科进行培养(2小时内送检);每批均应有培养基对照实验,检验培养基本身是否污染,可每批做对照实验,与采样皿同法操作但不需暴露采样。
5、注意事项:(1)布置采样点时,至少应尽量避免尘粒较集中的回风口,采样时,测试人员应站在采样口的下风侧,并尽量减少走动;(2)采样前应仔细检查每个培养皿的质量,如发现变质、破损或污染的应剔除;(3)采样时摆放顺序为从里向外,净化台-调配间-二更-清洗间-一更。
回收培养皿时顺序相反。
(4)从检验科取来的培养皿不用时应在冷藏柜(2-8℃)保存。
(5)净化台沉降菌检测可轮流做,不必每个净化台都做检测;(6)二更和调配间均为万级,可轮流做检测;一更和清洗间为十万级,也可轮流做检测。
6、结果测定:(1)每个测点的沉降菌平均菌落数必须低于所选定评定标准的界限;(2)在静态测试时,若某测点的沉降菌平均菌落数超过评定标准,则应重新采样两次,两次结果均为合格才能判为符合;(3)洁净室沉降技术要求:洁净室沉降菌技术要求六、物体表面检测项目:1、物体表面检测:对静配中心洁净区内的各物体表面(操作台面、门把手、传递窗、大小推车、洁净服等)存在的病原微生物进行监控,达到规定标准,以保证所调配的输液质量。
沉降菌检测表
间D15
D级
<100(CFU皿)
检验人:复核人:
'、菌卄
洛区、^数域\
平皿
级别
评定标准
结果
1
2
3
4
平均数
前室D16
D级
<100(CFU皿)
粉碎过筛间
D17
D级
<100(CFU皿)
中间站D18
D级
<100
(CFU皿)
洁具间D19
D级
<100(CFU皿)
中检室D20
D级
<100(CFU皿)
洁净走道
沉降菌检测记录
报告编号:
检测状态:
检测日期:
:\菌落数区、数域、、
平皿
级别
评定标准
结果
1
2
3
4
平均数
女洗手脱外
衣间D01
D级
<100(CFU皿)
男洗手脱外
衣间D02
D级
<100(Βιβλιοθήκη FU皿)女穿洁净衣室D03
D级
<100(CFU皿)
男穿洁净衣
室D04
D级
<100(CFU皿)
缓冲室D05
D级
<100(CFU皿)
D级
<100(CFU皿)
结论:按
检验人:
结晶过滤
D06
D级
<100(CFU皿)
干燥间D07
D级
<100(CFU皿)
混合室D08
D级
<100(CFU皿)
器具清洗间
D09
D级
<100(CFU皿)
洁净区沉降菌监SOP和检测记录
8、培养基表面暴露0.5小时后,收集培养皿,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30-35℃培养48小时,每批培养基应有对照试验,每批可选定3只培养皿做对照培养,其中2只培养皿做阳性对照,1只培养皿做阴性对照。
9、达到规定的培养时间后,菌落数用肉眼直接计数、标记或在菌落计数器上点计,并用5-10倍放大镜检查,有否遗漏。
测试单位
测试依据
测试状态
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培养基
培养温度
检测日期
静压差
报告日期
平面
菌落数
区域
1
2
3
4
平均数
级别
备注
测定标准:
结论:
检验者:
复核者:
WM/QMS2-06-27
12、注意事项
(1)测试用具要作灭菌处理,以确保测试的可靠性、正确性。
(2)防止人为对样本的污染。
(3)采样时应仔细检查每个培养皿的质量,如发现变质、破损或污染的应剔除。
(4)一般采用透射光于培养皿背面或正面仔细观察,应注意培养皿边缘生长的菌落,并注意菌落与培养基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物的区别。
洁净室沉降菌检测记录
检验编号
责任者:质量部、车间相关人员。
程序:
1、质量保证室根据洁净区(室)的验证结果,建立洁净区(室)的日常监测计划,依计划和生产需要填写洁净区(室)环境监测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经质量部负责人批准后,下发中心化验室和车间。
2、中心化验室接通知后,与车间讨论确定具体监测时间,安排好监测工作,确保监测工作如期完成,如不能按期完成监测,应由室主任填写“分析/评价延迟报告书”,经质量部负责人批准后,予以重新安排。
5、在监测前,对被监测洁净区(室)消毒。
沉降菌测试原始记录
微生物检验室沉降菌测试原始记录评定标准十万级w 10CFU 皿;万级w 3CFU 皿;百级w 1CFU 皿RSB60-00°C采样点图示 见附图:报告日期 _________结 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者 ____________ 复核者 ___________________RSB64-00固体制剂车间沉降菌测试原始记录(2)编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试依据SPG108-01环境温度________________ °C培养基批号__________________ 测试单位 ______________ 测试状态 ______________ 相对湿度% _____________培养温度 ______________采样点图示 见附图:评定标准:十万级w 10CFU皿;万级w 3CFU皿;百级w 1CFU皿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者_________________ 复核者______________RSB63-00 固体制剂车间沉降菌测试原始记录(1 )评定标准: 十万级w 10CFU/皿; 万级w 3CFU/皿; 百级w 1CFU/皿 结 论 检验者 复核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RSB61-00原料车间沉降菌测试原始记录编 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试单位 ________________ 测试依据SPG108-01 测试状态 _______________环境温度 _______________ ° C 相对湿度% ______________ 培养基批号 _________________ 培养温度 _________________ °C 静压差 ___________________ 检测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 报告采样点图示 见附图:日期评定标准:十万级w 10CFU/皿;万级w 3CFU/皿;百级w 1CFU/皿检验者复核者RSB62-00 原料车间沉降菌测试原始记录评定标准:十万级w 10CFU皿;万级w 3CFU皿;百级w 1CFU皿结论检验者复核者____________________RSB61-01 原料车间沉降菌测试原始记录编号测试单位测试依据SPG108-01 测试状态环境温度°C相对湿度% 培养基批号培养温度静压差检测日期采样点图示见附图:报告日期 _________评定标准:十万级w 10CFU/皿;万级w 3CFU/皿;百级w 1CFU/皿结论________________ 检验_______________ 复核者_______________。
沉降菌监测记录
沉降菌监测记录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沉降菌监测记录编码:SOR-QC-03
一、前期准备:
1、器皿灭菌:将已洗涤干净的培养皿(9cm),置于160℃干热灭菌4h备用。
2、培养基平皿的制备:
(1)平皿的制备:将制备好的培养基冷至约40℃,在无菌操作要求下将培养基注入培养皿每皿约15ml,同一方向旋转平皿,置净化工作台上待凝。
(2)将凝固后平皿倒置于培养箱中30℃-3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h,若培养基平皿上确无菌落生长,即可供采样用。
二、采集样品:
(1)将已制备好的培养皿,按洁净室沉降菌采样点布置图的要求放置,打开
培养皿盖,使培养基表面暴露30分钟,再将培养皿盖盖上后倒置。
(2)对照试验:每批培养基选定3个培养皿作对照培养,检验培养基本身是
否污染。
(3)培养: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平皿倒置于培养箱中按规定条件培养。
三、检测结果:
见附表:
附表1固体车间
附表2
液体车间
附表3
栓剂车间
附表4
提取理车间
附表5
质检中心
取样间。
沉降菌测试原始记录
RSB60-00 微生物检验室沉降菌测试原始记录测试依据SPG108-01 测试状态环境温度°C 相对湿度%培养基批号培养温度°C静压差检测日期报告日期评定标准十万级≤10CFU/皿;万级≤3CFU/皿;百级≤1CFU/皿结论检验者复核者RSB64-00 固体制剂车间沉降菌测试原始记录(2)测试依据SPG108-01 测试状态环境温度°C 相对湿度%培养基批号培养温度°C静压差检测日期报告日期评定标准:十万级≤10CFU/皿;万级≤3CFU/皿;百级≤1CFU/皿结论检验者复核者RSB63-00 固体制剂车间沉降菌测试原始记录(1)测试依据SPG108-01 测试状态环境温度°C 相对湿度%培养基批号培养温度°C静压差检测日期报告日期评定标准:十万级≤10CFU/皿;万级≤3CFU/皿;百级≤1CFU/皿结论检验者复核者RSB61-00 原料车间沉降菌测试原始记录测试依据SPG108-01 测试状态环境温度°C 相对湿度%培养基批号培养温度°C静压差检测日期报告日期评定标准:十万级≤10CFU/皿;万级≤3CFU/皿;百级≤1CFU/皿结论检验者复核者RSB62-00 原料车间沉降菌测试原始记录测试依据SPG108-01 测试状态环境温度°C 相对湿度%培养基批号培养温度°C静压差检测日期报告日期评定标准:十万级≤10CFU/皿;万级≤3CFU/皿;百级≤1CFU/皿结论检验者复核者RSB61-01原料车间沉降菌测试原始记录编 号 测试单位 测试依据 SPG108-01 测试状态 环境温度 °C 相对湿度% 培养基批号 培养温度 °C静 压 差 检测日期 报告日期评定标准: 十万级≤10CFU/皿; 万级≤3CFU/皿; 百级≤1CFU/皿 结 论 检 验 者 复核者。
检验室洁净区沉降菌测试记录表
检验室洁净区沉降菌测试记录表1次/季
测试依据
GB/T16294-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卫生部《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制定
测试状态
□静态□动态
其他测试合格Βιβλιοθήκη 况温湿度:压差:换气次数:
操作方法
1、采用平板暴露法:将姨酪大豆胨琼脂平板(9cm直径)按检测点中间直线的1/4和3/4布放,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基表暴露30分钟后,将培养基皿盖上后倒置.
2、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培养箱中培养。
3、在30℃—35℃培养箱中培养,时间不少于48小时。
4、每批培养基应有对照试验,检验培养基本身是否污染。每批选定3只培养基作空白对照培养。
检测点分布及编号
阳性对照室二更
S1
S2
阴性对照室二更
S9
S10
微生物限度室
S17
S18
阴性对照
阳性手消间
S3
S4
阴性手消间
S11
S12
微生物限度室工作台
S19
S20
阳性对照室
S5
S6
无菌室
S13
S14
1#
2#
3#
生物安全柜
S7
S8
无菌室工作台
S15
S16
洁净度级别
300,000级
100,000级
10,000级
100级
判定标准
-----
≤10个/皿
≤3个/皿
≤1个/皿
培养温度
℃
培养时间
月日时至月日时
测试点名称
阳性对照室二更
阳性手消间
车间洁净区沉降菌检测操作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1.1质量检验人员按规定对车间洁净区沉降菌定期进行检验,按下表1确定好采样点数,每个采样点需做2个培养皿。
表1 采样点数洁净室是指房间面积。
1.2每点培养皿数见下表(2)1.4沉降菌测试规程1.4.1测试人员:测试人员必须穿戴符含该环境级别的工作服,静态测试时,室内人员不得多于3人。
1.4.2测试方法1.4.2.1所用的主要仪器和设备高压消毒锅、恒温培养箱、培养皿1.4.2.2培养基普通肉汤琼脂培养基。
1.4.3采样方法-将己制备好的培养皿按规定的采样点的要求放置,打开培养皿,使培养基表面暴露0.5小时,再将培养皿盖上后倒置。
1.4.4培养1.4.4.1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1.4.4.2在37℃培养箱中培养,时间不少于48h。
1.4.4.3每批培养基应有对照试验,检验培养基基本身量分否污染,可每批选定3只培养皿作对照培养。
1.4.5菌落计数1.4.5.1用肉眼直接计数,标一记或在菌落器上点计,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是否遗漏。
1.4.5.2若培养皿上有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以2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
1.4.6结果计算1.4.6.1用计数方法得出各个培养皿的菌落数。
1.4.6.2平均菌落数的计算平均菌落数M= (M1+M2十M3+Mn) /nM:平均菌落数M1: 1号培养皿菌落数M2: 2号培养皿菌落数Mn: n号培养皿菌落数n:培养皿总数1.4.7结果评定:用平菌落数判定。
1.4.7.1洁净室(区)内的平菌落数必须低于所选定的评定标准。
1.4.7.2若某洁净室(区)内的平菌落数超过评定标准,则必须对此区域先进行消毒,然后重新采样两次,测试结果均须合格。
洁净室(区)空气洁净度级别表。
洁净区沉降菌检测记录
洁净区沉降菌检测记录
编号:
房间名称
房间面积
洁净级别
测试状态
检测日期
报告日期
测试依据
培养基名称
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
配制日期
培养温度
35℃
培养时间
天
采样点数目及编号
每点培养皿数
(个)
每点培养皿
菌落总数
平均菌落数
(个/皿)
评价标准
(个/皿)
数目
编号
结果评价
检测人
复核人
洁净区沉降菌检测记录
编号:
房间名称
房间面积
洁净级别
测试状态
检测日期
报告日期
测试依据
培养基名称
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
配制日期
培养温度
35℃
培养时间
天
采样点数目及编号
每点培养皿数
(个)
每点培养皿
菌落总数
平均菌落数
(个/皿)Biblioteka 评价标准(个/皿)数目
编号
结果评价
检测人
复核人
超净工作台沉降菌检测记录
嘉兴康谷医用材料有限公司 QMR-086-00
检测人
复核人
生效日期:2016年05月18日
KANGGU
无菌室
微生物限度室 1 2 3
无菌室
123
结果计 算:
平均菌落 数 M(个/ 皿) =
M1+ M2+. ..… Mn
n
456
456
M-平均 菌落 数
M11号 培养 皿菌 落数
M22号 培养 皿菌 落M数nnn号-培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微生物限度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无菌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微生物限度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无菌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超净工作台沉降菌检测记录
7 8 9 10 11 12 13 14 7 8 9 10 11 12 13 14-086-00
生效日期:2016年05月18日
无菌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微生物限度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无菌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微生物限度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无菌室
KANGGU
超净工作台沉降菌检测记录
洁净度级
别:100
级测
试状态:
静态
检测依
洁净区环境监测管理规定(含表格)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洁净区是药品生产及药品微生物检测的重要场所,为确保药品生产及检测环境符合要求,因此需要对洁净区(室)、层流工作台环境进行定期监测。
2.适用范围:适用于洁净区(室)、层流工作台环境的监测。
3.职责:质量管理部QA、QC以及生产人员对本规定的实施负责。
4.内容:4.1 区域划分: D级,口服液体和口服固体制剂的暴露工序区域;C级,主要用于物料微生物检测背景区域;A级,微生物检测暴露操作区域;4.2 监测项目:尘埃粒子数、微生物、温度、相对湿度、换气次数、压差、照度;沉降菌测试按国家标准GB/T 16294-2010执行,浮游菌测试按国家标准GB/T 16293-2010执3000LX,其他工作区域不低于300LX。
行;灯检区照度应在2000~4.4 监测状态:压差、温、湿度的监测应动态测试,换气次数、尘埃粒子和微生物在静态条件下测试;照度每班需检查灯管是否完整,如发现灯管损坏或更坏需仪器检测。
4.5 洁净区空调系统,在非生产班次时,空调系统作值班运行,使室内保持正压并防止结露;4.6 各项指标监测工具、标准、监测点及监测周期见表1;4.7 空气洁净度超过标准时的纠正措施4.7.1 当空气洁净度中的悬浮粒子数量超过规定的标准时,由质量部联合设备部查明原因,如果换气次数和风速均正常,则可通过进行洁净环境重新清洁,按要求净化至少半小时,依法测定,应符合规定;如属过滤器问题,由设备部对初效、中效过滤器进行处理或更换高效过滤器;4.7.2 当微生物数量超标时,则必须对此区域进行重新进行清洁,然后重新监测,测试结果应符合规定。
4.7.3 若仍旧不符合规定,则彻底调查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经过重新监测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或生产。
4.7.4 若相对湿度及压差不符合要求,由设备部对空气净化系统进行调整,确保符合规定要求。
4.8 当生产间断10天以上,必须在生产前对洁净室进行清洁消毒,并监测悬浮粒子及微生物,应符合规定。
沉降菌检测报告
检验依据
SOP/ZL/005/01
测试状态
静态
检测日期
2015.5.13
报告日期
2015.5.15
房间名称
级别
测定值
标准
结论
暂存间
万级
1
≤3个/皿
合格
称量配制间
万级
2
≤3个/皿
合格
中控室
万级
1
≤3个/皿
合格
灌装间
万级
2
பைடு நூலகம்≤3个/皿
合格
车间
万级
1
≤3个/皿
合格
洁具间
万级
1
≤3个/皿
合格
器具间
万级
1
≤3个/皿
合格
洗衣间
万级
1
≤3个/皿
合格
气闸间
万级
2
≤3个/皿
合格
结论:依据国家标准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测试方法GB/T 16294-2010检测和SOP/ZL/005/01 洁净区沉降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检测,结果符合规定。
检测人: 复核人: 批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