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异质性、所有制结构与生产性服务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樊文静(1982-),女,河南周口人,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服务经济、

服务贸易、跨境电子商务;肖文(1952-),女,上海人,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应用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国际经济、服务经济。

*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体系构建研究”(14NDJC033YB ),项目负责人:樊文静;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经济服务化发展悖论测度和基于中间需求的演化机理研究”(LQ16G030014),项目负责人:樊文静。

《经济问题探索》2016年第1期

企业异质性、所有制结构与生产性服务需求

*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樊文静1

,肖

2

(1.杭州师范大学,杭州311121; 2.浙江大学,杭州310058)

摘要:生产性服务投入的增加有助于制造业企业利润水平和差异化竞争力的提升,探讨制造业企业生

产性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其服务化水平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企业微观视角出发,讨论了制造业企业规模、所有制、生产效率等企业异质性特征对其服务需求的影响机理,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606099个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认为: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性服务与企业规模存在显著的倒“U ”型关系;因组织结构和经营目标的差异,在控制了制造业企业规模之后,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各类生产性服务投入水平都高于国有企业,且外资企业的各类生产性服务投入水平最高;生产效率越高的企业在生产中、后期的服务投入比重较高,而前期生产性服务投入较低。

关键词:企业异质性;所有制结构;生产性服务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层次的提升,发达国家制造业企业的服务投入比重越来越高。IBM 、Dell 、GE 、Nike 等一大批制造业企业向服务企业转型,2011年,IBM 的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82.1%,服务业务的税前利润占总利润的92.9%(黄群慧和霍景东,2013)[1],通过增加生产性服务投入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已成为发达国家制造业企业长

期生存的必经途径(Neely ,2008)[2]

。受经济发展阶

段和产业结构特征的影响,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性服务投入比重较低,制造业的发展仍以资源消耗型投入为主,制造业企业的服务需求严重不足。基于生产性服务投入在制造业企业利润和竞争力提升方面的重要性,研究影响制造业企业服务投入的原因对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一、相关研究综述

发达国家制造业企业生产性服务投入增加或制造企业服务化的现象由来已久,早期关于这一现象的讨

论主要集中在分工、专业化等宏观方面(Walker ,

1985;Francois ,1990)

[3][4]

,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生产过程复杂化和生产体系专业化所导致的分工深化和服务外部化。近些年来,很多大型的制造业企业通过增加服务投入向“制造-服务”企业转型,学界开始从更为微观的层面对制造业企业增加服务投入的原因进行剖析。

Dennis and Kambil (2003)[5]的研究发现,在很多制造行业的生产成本中,纯粹的制造业成本已不足20%,产前、产中、销售、售后的服务成本则超过80%。通用电气年度报告数据显示,近几年服务业收入已经占公司总收入的2/3以上;以生产计算机而闻名的IBM 现在是信息技术服务业的领先企业,目前,技术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等收入占IBM 收入的比重已经从1994年的26%提高到2011年的82.1%(黄群慧和霍景东,2013)。

对于制造业企业服务投入比重增加的原因,现有

4

71

文献主要从需求多样化、分工理论、价值链、成本收益等角度进行分析。Coffey and Bailly(1992)[6]的研究提出,服务和产品的创新与差异化趋势使得研发、设计、广告、营销渠道等变得越来越重要。Olivaand Kallenberg(2003)[7]认为,服务具有难以模仿的特点,因而,生产性服务要素投入的增加能够为企业提供持续的竞争优势。Neely(2008)则提出,在发达国家,制造业企业长期生存的途径是向价值链两端的高端生产性服务攀升,创造出更成熟的产品和服务。周大鹏(2010)[8]认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对制造业服务投入增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知识经济下,产品的价值越来越取决于品牌或与产品功能有关的服务投入。刘继国、李江帆(2007)[9]对制造业服务投入增加的原因进行了总结,认为满足消费者需求、创造竞争优势、增加经济收益、改善环境绩效是制造业企业服务投入增加的主要动力。

针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和制造业企业服务投入较低的现象,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宏观和行业层面进行了分析和实证。江小涓和李辉(2004)[10]认为,经济体制、全球分工中的定位、服务意识、政策等是影响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原因;程大中(2008)[11]更为直接地提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水平较低源于社会诚信、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则的约束;汪德华等(2008)[12]的研究证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特征决定了其发展更依赖于外部契约执行环境,因此,外部法制水平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性服务投入,进而制约服务业发展;吕政等(2006)[13]认为,我国以承接加工装配业务为主的贸易模式割裂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之间的产业关联,产业链向两端服务业增值部分的延伸被抑制,江静和刘志彪(2010)[14]、樊文静(2013)[15]的实证研究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制造业产业层次低、加工贸易模式等因素导致的需求不足确实是制约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对于我国制造业服务投入较低的原因,黄群慧和霍景东(2013)认为,制造企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服务化的战略认识不足、核心能力缺失等是主要因素。

综上,相关研究基本都认可“我国制造业服务需求不足是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原因”这一观点,而对于影响制造业服务需求因素的探讨却主要集中在宏观和产业层面,很少从制造业企业自身特征出发去考虑其生产性服务投入不足的原因,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对影响制造业企业生产性服务投入的微观因素及其影响机理进行探讨,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企业层面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为政府政策的制定和企业要素投入决策提供参考。

二、制造业企业异质性对其生产性服务投入的影响机理

制造业企业对生产性服务需求的增加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最根本的来源。传统分工理论认为,制造业企业生产性服务需求的扩大源于分工深化导致的产品生产链延长和生产迂回程度上升(程大中,2006)[16],因此,信息技术的进步、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产品复杂度的提升等导致分工深化的因素成为西方学者讨论的重点。随着研究的细化和企业微观数据可得性的上升,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企业自身特征对其市场行为的影响。借鉴新贸易理论对企业异质性的研究(Melitz,2003;Yeaple,2005等)[17][18],结合我国产业发展阶段和制造业自身特征,我们主要从企业规模、所有制、劳动生产率等方面讨论企业异质性对其生产性服务需求的影响。

制造业企业规模与其对生产性服务需求的关系较为明确,一般来说,随着制造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其生产过程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对具有协调、控制等各种功能的生产性服务需求也相应增加。在Francois (1990)将生产性服务的联接与协调作用进行形式化的模型中,生产性服务的相对重要性主要取决于企业生产规模,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就业份额表示的生产性服务的相对重要性在增加。同时,规模越大的制造业企业,其内部服务投入的规模化效应越明显,因此,更有可能因成本优势对外提供服务,特别是对同一行业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研发、技术支持、销售渠道、售后等各类服务。目前很多制造业领域领头企业向价值链两端延伸的案例是对这一观点的证明:IBM从计算机制造商向全球服务、软件、金融服务商转型,GE的业务收入以商务融资、消费者金融、技术服务为主,国外主要电梯制造企业将电梯的经营重点从电梯的制造转向安装、维修服务以及旧梯改造业务等。因此,规模越大的制造业企业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程度越高,也越有能力增加生产性服务的投入比重。

制造业企业所有制对其生产性服务需求的影响主要源于不同类型企业组织结构和经营目标的差异。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目标会影响其资源配置方式,所有制差异导致不同类型制造企业在要素投入比重上的差异。国有企业规模较大,以集权式组织结构为主,代理人问题突出,国有企业的制度安排导致了其目标

5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