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2019推荐的刑法读后心得体会五篇
(心得体会范文)刑法的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范文)刑法的心得体会刑法的心得体会。
在学习刑法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刑法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
刑法是一门规范人们行为的法律学科,它规定了对违法行为的惩罚
和制裁,保护了社会的秩序和公共利益。
通过学习刑法,我对法律
的尊严和权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明白了法律对社会的重要
作用。
刑法的学习让我了解到了罪刑法定的原则,即刑罚必须以法律
规定为准绳,不得随意制定和执行。
这一原则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避免了滥用刑罚的现象。
同时,刑法也规定了对犯罪行为的认
定和证据的要求,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避免了冤假错案的发生。
另外,刑法也规定了对不同犯罪行为的刑罚种类和量刑标准,
保证了对不同犯罪行为的公正惩罚。
通过学习刑法,我明白了刑罚
的目的是惩罚犯罪行为,同时也要起到震慑作用,防止犯罪的发生。
刑法的规定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制约和保障,促进了社会的和
谐稳定。
总的来说,刑法的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也更加明白了刑法对社会的重要作用。
刑法的规定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的秩序和公共利益,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刑法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刑法的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刑法的心得体会范文不论是在刑法理论中还是司法实践中,刑法因果关系都是必须正确解决的重要问题。
以下店铺为你带来学习刑法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学习刑法的心得体会范文篇1经过对刑法分则近两个月的学习,我了解到、体会到更多刑法的乐趣,揣摩到更多属于刑法的真谛。
上学期通过学习刑法总则,开始接触到什么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知道那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设置的对抗犯罪分子的法律,分清了违法与犯罪的根本性区别等。
犯罪是指违反刑事法律并且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对犯罪的定义体现了罪刑法定的思想,犯什么法、量什么刑,都要依据法律——刑法的规定。
刑事责任,基于我的简单理解就是犯罪人应负担的法律责任,负责任就有承担惩罚的义务。
刑罚是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利益的强制性制裁方法。
我是这样理解的:犯罪是特定的行为——是对社会的一种严重的侵害;刑罚是制裁的方法——是国家对犯罪分子的严厉惩罚。
刑罚也是恶,直观的看是“以恶制恶”。
所以“制恶”是不得已的,是为了国家、社会的安定,是为了保护大众的平等的权益不受侵害,所以我们强调刑法面前人人平等。
因为刑罚是“以恶制恶”,于是我们又强调刑罚人道主义,刑罚个别化等等。
读着这一步步从中间向四面八方延伸的法言法语,当时即对刑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这学期的刑法分则学习,让我更清楚的意识到,刑法真正的魅力所在并非那些真实的却曲折离奇的案件,也不是电视剧上那虚构的狗血剧情,而在于刑法在各大部门法之中,唯一一个与犯罪有关,且关系无比密切的法律。
同时,犯罪,作为一个与暴露人性丑恶有关的行为动词,集心理、伦理、医学以及科技等于一身。
更准确的界定如下,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刑法》的心得体会5篇
《刑法》的心得体会5篇a;“人权刑法”是继“国权刑法”、“民权刑法”之后,刑法发展的新阶段。
经过对刑法分则近两个月的学习,我了解到、体会到更多刑法的乐趣,揣摩到更多属于刑法的真谛。
下面就是带来的《刑法》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大家!《刑法》的心得体会1刑法学作为研究刑法的科学,是随着刑法的产生而出现的。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人类对犯罪和刑罚的认识不断深入,积累了大量的刑法文化遗产,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古代刑律十分发达,当时律学主体部分就是研究刑律的学问,也就是现在的刑法学。
例如,我国春秋时期就有所谓刑名之学。
但是,刑法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却是近代才出现的。
一般认为,1764年意大利著名刑法学家贝卡里亚论犯罪和刑罚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刑法学的正式诞生。
此后,经费尔巴哈、龙勃罗梭、菲利、李斯特等人的不断努力,先后出现了刑事古典学派与刑事实证学派,创立和发展了刑法理论体系。
刑法学分为以下类型:规范刑法学,是指以本国的现行刑法为研究对象,主要采取注释方法揭示法条的内容,并加以评注而形成的刑法规范知识体系。
理论刑法学,是指采用思辨方法,对蕴含在法条背后对法条起支撑作用的法理加以阐述而形成的刑法知识体系。
在理论刑法学中,按照其内容又可以分为刑法法理学与刑法哲学。
比较刑法学,是指采用比较方法,研究各国刑法,探求其立法思想和原理的异同,阐述其特征而形成的刑法知识体系。
国际刑法学,是指对国际刑事法律规范进行研究而形成的刑法知识体系。
本书属于规范刑法学,是以我国现行刑法规范为研究对象的。
规范刑法学是刑法学的基础,也是刑法入门的基本知识。
刑法体系:刑法学分为刑法总论和刑法分则。
其中,总论部分主要有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效力范围,犯罪的概念和构成,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正当行为,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共同犯罪,罪数形态,刑事责任,刑罚概说,刑罚的体系和种类,刑罚裁量,刑罚裁量制度,刑罚执行制度,刑罚的消灭。
(心得体会范文)刑法的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范文)刑法的心得体会刑法的心得体会。
在学习刑法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刑法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方面的重要性。
刑法是国家对犯罪行为进行规范和制裁的法律体系,它不仅是对犯罪行为的一种规范,更是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和对公民权益的保护。
刑法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对犯罪行为的惩罚和预防。
通过刑法的规定和制裁,可以有效地阻止犯罪行为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同时,刑法也对犯罪行为给予了相应的惩罚,让犯罪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从而达到对社会的警示和震慑作用。
另外,刑法还规定了对犯罪行为的认定标准和程序,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在刑法的指导下,司法机关可以依法进行犯罪案件的审理和判决,确保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同时,刑法也规定了对犯罪行为的量刑标准,确保了刑罚的公正和合理。
总的来说,刑法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法律工具,它的实施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
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刑法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为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贡献自己的力量。
刑法心得体会500字
刑法心得体会500字篇一:学习刑法的心得体会学习刑法的心得体会经过对刑法分则近两个月的学习,我了解到、体会到更多刑法的乐趣,揣摩到更多属于刑法的真谛。
上学期通过学习刑法总则,开始接触到什么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知道那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设置的对抗犯罪分子的法律,分清了违法与犯罪的根本性区别等。
犯罪是指违反刑事法律并且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对犯罪的定义体现了罪刑法定的思想,犯什么法、量什么刑,都要依据法律——刑法的规定。
刑事责任,基于我的简单理解就是犯罪人应负担的法律责任,负责任就有承担惩罚的义务。
刑罚是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利益的强制性制裁方法。
我是这样理解的:犯罪是特定的行为——是对社会的一种严重的侵害;刑罚是制裁的方法——是国家对犯罪分子的严厉惩罚。
刑罚也是恶,直观的看是“以恶制恶”。
所以“制恶”是不得已的,是为了国家、社会的安定,是为了保护大众的平等的权益不受侵害,所以我们强调刑法面前人人平等。
因为刑罚是“以恶制恶”,于是我们又强调刑罚人道主义,刑罚个别化等等。
读着这一步步从中间向四面八方延伸的法言法语,当时即对刑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这学期的刑法分则学习,让我更清楚的意识到,刑法真正的魅力所在并非那些真实的却曲折离奇的案件,也不是电视剧上那虚构的狗血剧情,而在于刑法在各大部门法之中,唯一一个与犯罪有关,且关系无比密切的法律。
同时,犯罪,作为一个与暴露人性丑恶有关的行为动词,集心理、伦理、医学以及科技等于一身。
更准确的界定如下,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心得体会范文)刑法的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范文)刑法的心得体会刑法的心得体会。
在学习刑法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刑法作为一门法律学科,
不仅仅是一种规范行为的工具,更是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维护者。
刑法不仅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和相应的刑罚,更重要的是通过
对犯罪行为的规制和惩罚,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保护了人民的
生命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
在学习刑法的过程中,我深刻了解到刑法的实质是以人为本,
其目的是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刑法的规定和刑罚都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通过对犯罪行为的惩罚,来威慑犯罪分子,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保障人民的安全和利益。
此外,刑法也规定了对犯罪分子的教育改造和社会帮助,以期
让他们能够重新回归社会,重新融入社会生活,实现自我价值。
刑
法不仅是对犯罪行为的打击,更是对犯罪分子的教育和帮助,为他
们提供改过自新的机会。
通过学习刑法,我深刻了解到刑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不仅
是对犯罪行为的规制和惩罚,更是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维护者。
只有通过刑法的规制和惩罚,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保护人民
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我将继续努力学
习刑法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
人民的利益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2019推荐的刑法读后心得体会五篇
参考2019推荐的刑法读后心得体会五篇学习刑法课程,应通读《简明刑法教程》一书,全面、系统、深入地掌握有关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内容。
应注意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努力做到学习刑法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刑法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刑法心得体会(一)刑法是除民法外又一司法考试里的重头戏,从最近几次考试看来,刑法的分值已略超民法。
相比民法,刑法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少,一些刑法的概念又和我们平时的概念有出入(比如抢夺罪),看起来似乎比民法难。
其实无论司法考试中的哪个部分,都有容易拿到的分数,所以不需要畏难。
刑法总则和分则的分值基本上是对半。
刑法的复习——特别是总则的复习——必须认真看法条和教材,两者都要兼顾。
因为刑法的法条规定比较简单背后却蕴藏大量可考知识,比如总则里面第二十条正当防卫的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初学者如果只看以上的法条,很难整理出里面的考点,其实里面包含着“起因、时间、主观、对象、限度”等条件,再结合具体案例,可谓千变万化。
所以仅看法条来复习,是根本不行的,一开始复习刑法应以教材为起点。
在复习到相关概念、法理都具备一定积累的时候,倒是可以多看看法条,熟悉一些记忆型考点,比如:缓刑、假释等。
前面的内容主要针对刑法总则而言,对于分则部分和司法解释,可以多看法条。
司法解释对刑法的补充和修订相当多,而且许多都具有可考性,考察的时候也容易直接考察法条的特殊规定,法理涉及较少。
分则和司法解释的特点是:繁杂,但记忆清晰的话好拿分。
(心得体会范文)刑法的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范文)刑法的心得体会刑法的心得体会。
在学习刑法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刑法是一门重要的法律学科,它不仅仅是对犯罪行为的规范,更是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保护。
通过学习刑法,我认识到了法律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以及法律对于个人行为的规范和约束。
首先,刑法的学习让我了解到了犯罪行为的种类和构成要件,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处罚。
我明白了犯罪行为对于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危害,以及法律对于犯罪行为的严惩和打击。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刑法的人道主义原则,即对于犯罪分子的人权和尊严的保护,以及对于刑罚的限制和规范。
其次,刑法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了法律对于个人行为的规范和约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遵守法律的规定,不仅是为了避免违法行为所带来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更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刑法的学习让我明白了法律对于个人行为的约束是为了保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每个人的合法权益。
总之,刑法的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法律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以及法律对于个人行为的规范和约束。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刑法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贡献自己的
力量。
刑法个人学习心得体会五篇
刑法个人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一在河南省医学会增强法制建设读书学习活动中,我积极、主动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进行了系统学习,通过学习,是我对刑法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是我觉得要不断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法律意识,提升法律修养,不仅要做一名懂法的公民,而且要做一名知法、懂法、遵法的员工,作为医疗事故鉴定及法医临床司法鉴定工作中的一员,更应该学法、用法。
通过学习使我产生了很多想法,下面我将小谈一下对本次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一些基本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及其罪刑关系的法律。
刑法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法律,具有以下特征:公法、刑事法、强行法的特征。
除此之外,刑罚还是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生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法。
具体说,有四个方面,即: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法;保卫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法;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法;维护社会秩序法。
所以,我们对刑法要有一定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个法制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维护自身权利,同时也保护他人权利。
二、我们应该怎么做?1、学会自律、自护。
学法律,就要首先做到知其文、晓其意。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给予处罚。
学习法律还要懂得知其不能而约己,换句话说就是要知法守法。
学了法,还要学会用法,学会用法律条文的规定来保护自己,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应当拿起法律这把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免遭侵害,给予相应的惩罚。
2、做好法律的宣传者。
作为一名跟法律密切相关的医疗工作者,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更应该学好法律知识。
学习刑法条例心得5篇
学习刑法条例心得5篇要培养未成年人的自觉法律意识,首先应组织未成年人系统学习法律,多形式组织未成年人学习新《宪法》、《刑法》、《刑诉法》和《社会治安处罚条例》等法律条文。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学习刑法条例心得5篇,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刑法条例心得1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不能明辨是非,因而选错了道路,让自己后悔一生,尤其是我们青少年。
因此,为了增强我们青少年的学法、普法意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我们学校举行了“法制教育专题报告会”。
为我们作报告的是我校法制教育副校长纪荣利老师。
本次报告会的主题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场及时雨,它让我们清醒地看到自身的不足。
很多案例的发生让我们为那些误入歧途的青少年大为惋惜,在惋惜之余,我们也认识到他们是法律无知者,在法律面前没有“敬畏”之心,只因一时冲动而铸成大错。
纪老师首先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案例:某高级技工学校的学生王某,利用网络传播犯罪方法,从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王某仅仅是一个在校学生,一个未成年人,却犯了罪。
是什么原因让青少年犯罪的呢?纪老师给我们总结了一下,主要是因为不听家长、老师的教诲,法律意识淡薄,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较弱,以至于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偷盗、吸毒、贩毒等,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我们知道了那些与我们年龄相仿的青少年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
我想,根本原因是他们的法律意识淡薄,总认为自己做的是小事,等酿成大错时后悔已经晚了。
在这些案例中,有很多人是因为一时冲动才犯了罪。
犯了罪,一关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更有甚者把自己的一生都毁了。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
在人生的旅途中,青春是最美丽的篇章。
如果这最美好的时间在那失去自由的地方度过,会对自己的人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青少年犯罪,不仅毁了自己,而且会“连累”到自己的家人。
家人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我们这样做,岂不是辜负了他们?就算是为了家人,我们也不能做出这种“荒唐事”来。
刑法学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
刑法学习心得体会刑法学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刑法学习心得体会篇1经过对刑法分则近两个月的学习,我了解到、体会到更多刑法的乐趣,揣摩到更多属于刑法的真谛。
上学期通过学习刑法总则,开始接触到什么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知道那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设置的对抗犯罪分子的法律,分清了违法与犯罪的根本性区别等。
犯罪是指违反刑事法律并且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对犯罪的定义体现了罪刑法定的思想,犯什么法、量什么刑,都要依据法律——刑法的规定。
刑事责任,基于我的简单理解就是犯罪人应负担的法律责任,负责任就有承担惩罚的义务。
刑罚是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利益的强制性制裁方法。
我是这样理解的:犯罪是特定的行为——是对社会的一种严重的侵害;刑罚是制裁的方法——是国家对犯罪分子的严厉惩罚。
刑罚也是恶,直观的看是“以恶制恶”。
所以“制恶”是不得已的,是为了国家、社会的安定,是为了保护大众的平等的权益不受侵害,所以我们强调刑法面前人人平等。
因为刑罚是“以恶制恶”,于是我们又强调刑罚人道主义,刑罚个别化等等。
读着这一步步从中间向四面八方延伸的法言法语,当时即对刑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这学期的刑法分则学习,让我更清楚的意识到,刑法真正的魅力所在并非那些真实的却曲折离奇的案件,也不是电视剧上那虚构的狗血剧情,而在于刑法在各大部门法之中,唯一一个与犯罪有关,且关系无比密切的法律。
同时,犯罪,作为一个与暴露人性丑恶有关的行为动词,集心理、伦理、医学以及科技等于一身。
更准确的界定如下,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学习刑法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刑法心得体会范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那么学习刑法有怎么样的心得体会呢?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学习刑法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用!学习刑法心得体会篇1刑法是除民法外又一司法考试里的重头戏,从最近几次考试看来,刑法的分值已略超民法。
相比民法,刑法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少,一些刑法的概念又和我们平时的概念有出入(比如抢夺罪),看起来似乎比民法难。
其实无论司法考试中的哪个部分,都有容易拿到的分数,所以不需要畏难。
刑法总则和分则的分值基本上是对半。
刑法的复习——特别是总则的复习——必须认真看法条和教材,两者都要兼顾。
因为刑法的法条规定比较简单背后却蕴藏大量可考知识,比如总则里面第二十条正当防卫的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初学者如果只看以上的法条,很难整理出里面的考点,其实里面包含着“起因、时间、主观、对象、限度”等条件,再结合具体案例,可谓千变万化。
所以仅看法条来复习,是根本不行的,一开始复习刑法应以教材为起点。
在复习到相关概念、法理都具备一定积累的时候,倒是可以多看看法条,熟悉一些记忆型考点,比如:缓刑、假释等。
前面的内容主要针对刑法总则而言,对于分则部分和司法解释,可以多看法条。
司法解释对刑法的补充和修订相当多,而且许多都具有可考性,考察的时候也容易直接考察法条的特殊规定,法理涉及较少。
分则和司法解释的特点是:繁杂,但记忆清晰的话好拿分。
以前刑法容易考察一些重点罪名,比如抢劫、盗窃、贪污等,现在的考试趋势是重点罪名要考,同样也考察一些冷僻的罪,所以对分则罪名的复习方法应是重点突破、全面复习,切不可偷懒。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心得5篇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心得5篇学法是重要的必修课程,守法是重要的师德内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护法是重要的基本职责。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心得,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心得1在我国刑法十多年的修正史中,还是首次有这么多罪名受到普通人的广泛关注和社会的自觉传播。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刑法很遥远,只要秉持朴素的善良观念,刑法并不会找上门。
而这次“刑九” 之所以特别引人注目,主要是因为它涉及不少近年来公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上述九种行为,都曾多次制造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许多事情甚至就发生在很多人的身边。
即使不是亲历者,这些行为也早已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构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其实,“民生刑法”在2011年的刑法修正案(八)中已初露端倪,当时最受关注的无疑是“醉驾入刑”。
4年来,这个新罪名已经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彪悍的“酒桌文化”已有改观,还催生了一个新的代驾行业。
更为积极的作用是,交通文明的程度提高了,司机、路人们至少不需要太担心遇上酒驾飞来横祸。
而此次新入罪的九种行为,和当时的“醉驾”一样,同样是当前社会的主要“负能量”。
尤其在网络传播放大效应之下,这些影响无远弗届。
比如每有孩子被拐的消息传出,身为父母的人都会心头一紧。
类似的不安、焦虑,乃至戾气,一旦构成了社会的主要氛围,必然严重影响到每个人的“精神民生”。
“刑九”及时回应了社会上弥漫的种种焦虑感,将“负能量”纳入最严峻的刑法规制之下,可谓最贴近民生的一部刑法修正案。
有好剧本未必能拍出好电影。
对于法律而言,如果说立法相当于写剧本,执法和司法便是从影像上实现剧本的过程。
虽然说“民生刑法”的立意在于消除社会戾气,提振“精神民生”,但假如执法不严,甚至执法异化,执法本身便可能成为更为严重的戾气之源。
此次废除的“嫖宿幼女罪”,某种程度上便是因执法松懈、裁判武断而被“妖魔化”的反例。
因此,“民生刑法”还必须通过“民生执法”才能发挥效果。
《刑法》的心得体会
《刑法》的心得体会《刑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之一,具有重大的社会影响和实用价值。
通过学习《刑法》,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以下是我对《刑法》的心得体会。
首先,刑法是一门基本的法律学科。
刑法是研究犯罪行为和犯罪责任的法律学科,它对维护社会秩序和正义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习《刑法》使我了解到犯罪的本质,掌握了构成犯罪的各种要素和刑罚的适用条件。
通过学习《刑法》,我对我国的刑法制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有助于提高我对法律运作的认知和理解。
其次,刑法是一门有实践性的学科。
学习《刑法》不仅需要理论知识,还需要与实际相结合,关注刑事案件的调查、审判和执行过程。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我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刑法条文的适用和判决的司法原则,增强了我对刑法实践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再次,刑法的学习需要注重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
刑法作为一门法律学科,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
在学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客观、公正地对待犯罪问题,意识到犯罪与个人和社会的密切关联,培养了对犯罪分子的理解和同情心。
同时,学习《刑法》还培养了我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观念,使我懂得遵守法律、避免犯罪的重要性。
最后,刑法的学习需要加强实践操作和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应用。
刑法的学习不仅局限于纸上谈兵,更需要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案例分析、模拟审判等实践操作,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刑法》的知识。
此外,刑法还涉及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需要与这些学科进行综合应用,为我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更全面的思考和分析。
总之,《刑法》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刑法》,我不仅获得了专业知识,还提高了我对法律的认知和理解。
同时,学习《刑法》还培养了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为我将来从事法律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我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发挥《刑法》学习的积极影响,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习刑法心得体会
法学是一门科学学科,所谓科学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这些知识是系统的知识,研究人类生活中的规律及现象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
法律具有社会性、规范性、概念性、目的性、正义性、实用性
一、社会性
法律首先是一种社会规则,如刑法学是研究犯罪学等,民法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财产与人之间的关系。
法学当然也有目的性,在历史上曾不被人注意,特别是德国的概念法学,它们过分注意概念问题,而忽略了目的性。
直到德国着名学者耶林,他本是个概念法学派的学者,到中年时逐渐意识到概念法学派有僵化的缺点,于是写了一本书。
在这本书中,他指出每部法律都是有特定目的的,我们要了解、掌握、运用一门法律,必须先搞清楚它的目的性,我们学习任何一部法律,不能只是搞清它的构成要件、适用范围、法律后果,还要思考这个法律制度、法律规则的目的,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它,如果只讲概念,就会成为概念法学。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对于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具体确定从轻、减轻还是免除处罚,应当根据犯罪轻重,并考虑自首的具体情节。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或者判决确定罪行属同种罪行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如实供述的同种罪行较轻的,一般应当从轻处罚。
学习刑法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刑法心得体会
通过读书活动的学习,让我懂得了一些法律的基本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我们可以利用我们所学的法律知识来维护我们自己和他人的权利。
我们国家很早就开始了关于法律的宣传,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法治在线、今日说法等栏目,让我们更能接近并且了解怎样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可是仅仅这样是远远不够的。
(心得体会范文)刑法的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范文:刑法的心得体会刑法的心得体会在学习刑法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刑法的重要性和作用。
刑法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权益的重要法律工具,它规定了犯罪行为的界限和相应的法律责任。
通过学习刑法,我对犯罪行为的本质和社会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法律的公正性和公平性有了更高的认识。
首先,刑法教会了我如何正确看待犯罪行为。
犯罪行为是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严重侵犯,它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全感和不稳定因素。
通过学习刑法,我了解到犯罪行为的本质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它不仅对受害人造成了伤害,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坚决反对和打击任何形式的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其次,刑法教会了我如何正确理解法律责任。
刑法规定了犯罪行为的法律责任,它要求犯罪分子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通过学习刑法,我了解到法律责任是对犯罪行为的一种惩罚和警示,它旨在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
同时,刑法也规定了法律责任的限度和适用条件,确保了刑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因此,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和尊重法律责任,遵守法律规定,不做违法犯罪的行为。
最后,刑法教会了我如何正确维护自己的权益。
刑法不仅保护了社会的整体利益,也保护了个人的合法权益。
通过学习刑法,我了解到自己的权益是受法律保护的,如果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可以依法维权。
同时,刑法也规定了对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和救济措施,确保了个人权益的得到保护。
因此,我们应该了解自己的权益,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让任何人侵犯自己的合法权益。
通过学习刑法,我对犯罪行为、法律责任和权益保护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刑法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培养。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刑法知识,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为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于刑法学习心得体会_学习心得体会_
关于刑法学习心得体会“人权刑法”是继“国权刑法”、“民权刑法”之后,刑法发展的新阶段。
以下小编为你带来关于刑法学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关于刑法学习心得体会篇1经过对刑法分则近两个月的学习,我了解到、体会到更多刑法的乐趣,揣摩到更多属于刑法的真谛。
上学期通过学习刑法总则,开始接触到什么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知道那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设置的对抗犯罪分子的法律,分清了违法与犯罪的根本性区别等。
犯罪是指违反刑事法律并且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对犯罪的定义体现了罪刑法定的思想,犯什么法、量什么刑,都要依据法律——刑法的规定。
刑事责任,基于我的简单理解就是犯罪人应负担的法律责任,负责任就有承担惩罚的义务。
刑罚是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利益的强制性制裁方法。
我是这样理解的:犯罪是特定的行为——是对社会的一种严重的侵害;刑罚是制裁的方法——是国家对犯罪分子的严厉惩罚。
刑罚也是恶,直观的看是“以恶制恶”。
所以“制恶”是不得已的,是为了国家、社会的安定,是为了保护大众的平等的权益不受侵害,所以我们强调刑法面前人人平等。
因为刑罚是“以恶制恶”,于是我们又强调刑罚人道主义,刑罚个别化等等。
读着这一步步从中间向四面八方延伸的法言法语,当时即对刑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这学期的刑法分则学习,让我更清楚的意识到,刑法真正的魅力所在并非那些真实的却曲折离奇的案件,也不是电视剧上那虚构的狗血剧情,而在于刑法在各大部门法之中,唯一一个与犯罪有关,且关系无比密切的法律。
同时,犯罪,作为一个与暴露人性丑恶有关的行为动词,集心理、伦理、医学以及科技等于一身。
更准确的界定如下,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心得体会范文)刑法的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范文)刑法的心得体会刑法的心得体会。
在学习刑法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刑法作为一门法律学科的
重要性和复杂性。
刑法是规范人们行为的法律规则,它不仅仅是对
犯罪行为的惩罚和制裁,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犯罪行为的规制和惩处,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刑法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了犯罪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犯罪不仅仅
是对个人财产和人身安全的侵害,更是对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的损害。
刑法的存在和实施,旨在通过对犯罪分子的惩罚和制裁,达到
预防犯罪、保护社会安宁的目的。
同时,刑法也教会了我法律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在刑法的规定下,任何人都应当受到平等的对待和公正的裁决。
刑法的实施必须
符合法治原则,不能随意滥用职权或者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总的来说,学习刑法让我对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认识到了法律对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的重要保障作用。
希望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更加注重法律的学习和遵守,做一个合法守法的公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2019推荐的刑法读后心得体会五篇刑法心得体会(一)刑法是除民法外又一司法考试里的重头戏,从最近几次考试看来,刑法的分值已略超民法。
相比民法,刑法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少,一些刑法的概念又和我们平时的概念有出入(比如抢夺罪),看起来似乎比民法难。
其实无论司法考试中的哪个部分,都有容易拿到的分数,所以不需要畏难。
刑法总则和分则的分值基本上是对半。
刑法的复习——特别是总则的复习——必须认真看法条和教材,两者都要兼顾。
因为刑法的法条规定比较简单背后却蕴藏大量可考知识,比如总则里面第二十条正当防卫的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初学者如果只看以上的法条,很难整理出里面的考点,其实里面包含着”起因、时间、主观、对象、限度”等条件,再结合具体案例,可谓千变万化。
所以仅看法条来复习,是根本不行的,一开始复习刑法应以教材为起点。
在复习到相关概念、法理都具备一定积累的时候,倒是可以多看看法条,熟悉一些记忆型考点,比如:缓刑、假释等。
前面的内容主要针对刑法总则而言,对于分则部分和司法解释,可以多看法条。
司法解释对刑法的补充和修订相当多,而且许多都具有可考性,考察的时候也容易直接考察法条的特殊规定,法理涉及较少。
分则和司法解释的特点是:繁杂,但记忆清晰的话好拿分。
以前刑法容易考察一些重点罪名,比如抢劫、盗窃、贪污等,现在的考试趋势是重点罪名要考,同样也考察一些冷僻的罪,所以对分则罪名的复习方法应是重点突破、全面复习,切不可偷懒。
对罪名的复习还要注意一点,一些光看罪名容易误解或者不能直接判断犯罪性质的罪是老师偏爱考察的,比如”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帐薄、财务会计报告罪”,这样的罪名简直是大白话的把犯罪的性质描述出来,一般比较少考察;又如”强迫交易罪”,这样的罪容易和”抢劫罪”、”敲诈勒索罪”的界限混淆,最容易考察。
刑法心得体会(二)通过法律课程的学习,让我懂得了一些法律的基本知识,为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我们可以利用我们所学的法律知识来维护我们自己和他人的权利。
法学是一门科学学科,所谓科学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这些知识是系统的知识,研究人类生活中的规律及现象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
法律具有社会性、规范性、概念性、目的性、正义性、实用性:一、社会性法律首先是一种社会规则,如刑法学是研究犯罪学等,民法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财产与人之间的关系。
法学作为社会科学,具有社会性,它与自然科学是不同的,表现在:1、不可计量、不可检验、不可实验,而自然科学则是可以计量、可以检验、可以实验的。
虽然我们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实践不等于实验,实践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实践而不是做实验,如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到现在我们才认识到新人口论是一种真理,又如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经过一百多年时间最后证明了单一公有制经济行不通。
2、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不可分,研究者的教育水平、生活背景等与研究对象密不可分。
而自然科学,如化学、物理、生物等,其研究对象较少受到研究者的主观影响,而法律的研究结果则较多的受到研究者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如许多的观点,不同的学科认识都有道理,不同的学者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观点。
我认为应独立思考,独立判断。
即不受他人影响,要自己思考,自己作出自己的判断。
在讲到独立判断时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判断标准。
如公平、诚信等皆为生活经验,就是说当法学上的不同意见都有道理时该怎么办呢?除用基本原理外,更重要是要用社会生活经验作为判断标准。
所以对于法律理论现象中的是与非、对与错,可以用社会生活经验来作为判断标准。
只有符合社会生活经验的理论才可能是正确的。
二、规范性既然法律是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因此法学也就有了规范性,它是法学区分于其他学科的特征。
如经济学讲的是效率问题,是效益最大化,而法学家讲的是合法不合法,规范不规范的问题。
因为法律的规范性,每一法律条文都可以分解为构成要件、适用范围、法律效力。
只要我们掌握了它的构成要件、适用范围、法律效果,那么我们对这个法律条文也就掌握了。
法学特别强调的是规范性、逻辑性、体系性。
规范性也就是我们说的可操作性。
如我们将要制定民法典,是要制定一种松散性的呢?还是制成规范性、逻辑性的呢?江平教授说要制定一种开放性的民法典体系。
民法典如何开放呢?我认为一定要有逻辑性和规范性。
三、概念性法学之概念性来源于法律规则。
如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分别为两个概念,欺诈行为又是一个新的概念;再如损害赔偿,直接损害赔偿,人身损害赔偿为三个不同概念,只有掌握了概念才能很好地理解法律规则。
法学说开了就是一套概念体系。
掌握了概念体系我们就可以建立起一套法律思维,就具备了法律人的资格。
因此我们的学习方法就是从概念入手,一定要掌握概念,要理解概念,切记不可死记硬背,先记忆,然后要理解。
如欺诈行为,我们先要弄清什么叫欺诈,才能进一步理解欺诈行为。
这种方法在法律解释上叫文义解释。
文义解释就是指每一个法律条文都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所以要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了才能把握概念之含义。
同时语言文字又有多义性和模糊性。
如法律上所说”产品”与社会生活中所说”产品”就不一致。
所以我们就不能仅*字面意思来理解,应该有多种其他的理解方法。
一个法条就可能有多种理解,因此法律人在现实生活中就大有用武之地。
四、目的性法律是行为规则,是人制定的。
在我国是由人民代表代表人民来制定各项法律的。
既然是人制定的,就一定有目的。
法学当然也有目的性,在历史上曾不被人注意,特别是德国的概念法学,它们过分注意概念问题,而忽略了目的性。
直到德国著名学者耶林,他本是个概念法学派的学者,到中年时逐渐意识到概念法学派有僵化的缺点,于是写了一本书。
在这本书中,他指出每部法律都是有特定目的的,我们要了解、掌握、运用一门法律,必须先搞清楚它的目的性,我们学习任何一部法律,不能只是搞清它的构成要件、适用范围、法律后果,还要思考这个法律制度、法律规则的目的,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它,如果只讲概念,就会成为”概念”法学。
耶林说,光讲”概念”的法学,会成为概念游戏,他说,法律的目的就好像天上的北极星一样。
而法律的目的正像天上的北极星一样,引导我们学习、掌握、运用法律。
对每一个法律制度、规则,我们都从目的入手,这就构成了现在法学上的一种新的法学研究方法——目的解释方法,即解释、运用每一个制度、规则,一定要紧紧扣住立法目的,如果有两种解释,则只有紧扣立法目的的那个解释才正确。
刑法心得体会(三)一、教学探索基于个人教学的体会,以及对一些同仁教学实践的了解,教学上的挑战和困惑可以说是高校教师普遍性的遭遇。
此次培训学习,虽然我对刑法学不熟悉,但从孙国祥教授借助刑法学课程对教学的剖析中,也受益颇多,主要有三点:一是,孙国祥教授特别讲到了教学方法,对刑法学教学中可以使用的方法作了较详细的阐述,比如辩论式的案例计论、撰写学术观点综述的小论文、旁听公审、专题讲座等等。
我所任教的治安学课程,虽然与内容与刑法学不同,但从孙教授予的讲述中,我发现有我值得借鉴的很多东西,孙教授提到的诸多的教学方法,我几乎都可以作个尝试。
二是,孙教授提到了刑法学教学中要处理的几个关系,其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对我触动较大,我所就职的公安类院校近年正逐步转向于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在教学中如何做到理论够用,技能够强,各公安院校都在探索之中。
在这个过程中,尽管有不少教师已有多年的教学经历,但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仍然出现了很多问题,甚至有不少人还走了极端。
孙教授的观点让我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即不能因为强调实践而割裂理论知识的系统化。
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必须讲透,为学生建构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
在此基础上,再强化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三是,孙教授中讲座中多次特别提到教学中必须充分把握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和领悟能力。
我个人认为,这实质上是对”以学生为主导”、”以学生为本”之类教学指导思想的一条践行途径,也是我今后教学中需要贯穿的一个重要理念。
二、教学资源的获取这次培训,在教学资源的利用上,对我的启发较大,除了日常的教材、期刊杂志外,还可以搜集与本学科知识有关的国内外各知名学校的网站,下载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给获取各种教学资源带来了十分便利的条件。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各种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和科研的视野。
只有不断更新、充实教师的知识结构,才可以始终站在本学科发展的前沿。
只有教师个人知识的深厚积淀,才能给课堂带去信息含量高的知识内容,才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形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也才能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目标。
三、精品课程的建设与使用近年来,各校精品课程的建设如火如荼,不少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水准很高,对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极大的助推作用。
如何使这些的成果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从此次培训中,我个人认为目前对此类教学资源还处于”低共享、高成本、交流不足”的状态。
这种状态主要体现为:一是,共享范围极其有限,很多是建设单位内部共享。
使很多同仁既使知道某学校的精品课程,也无法获取其内容。
二是,高成本有限共享,在一定范围内高成本共享,这里的高成本既指需求者,也包括供给者,最终造成运转不良,难以维持。
三是,交流不足。
交流可以解决两个问题,即避免重复性建设和取长补短。
但个人感觉目前在精品课程建设上,同行专业人员交流机会极少,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交流平台,特别是直接的、动态的交流。
当然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国家教育部门的支撑。
两天的培训时间很短,所见所闻在短时间内还无法深度消化,我相信这次培训将对我今后的教学起到一次提升作用。
刑法心得体会(四)经过对刑法分则近两个月的学习,我了解到、体会到更多刑法的乐趣,揣摩到更多属于刑法的真谛。
上学期通过学习刑法总则,开始接触到什么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知道那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设置的对抗犯罪分子的法律,分清了违法与犯罪的根本性区别等。
犯罪是指违反刑事法律并且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对犯罪的定义体现了罪刑法定的思想,犯什么法、量什么刑,都要依据法律——刑法的规定。
刑事责任,基于我的简单理解就是犯罪人应负担的法律责任,负责任就有承担惩罚的义务。
刑罚是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利益的强制性制裁方法。
我是这样理解的:犯罪是特定的行为——是对社会的一种严重的侵害;刑罚是制裁的方法——是国家对犯罪分子的严厉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