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ppt5 中图版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课件5

本 课 宜林宜牧荒 栏 多种利用前景,发展 分布广泛,沼泽多分布在沟 目 地、沙地、 开 潜力大 谷低地、河流上游等地 关 沼泽湿地
地势 平坦 , 适于大规模 机械化 集中连片 耕作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互动· 探究区
课时1
(2)气候条件适宜,适于多种作物种植。 东北平原大部分属于 温带 湿润半湿润 季风 气候,高 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条件可以满足 一年一熟 作物的 需要。本区南北热量状况不同,作物分布也有差别。 地区 南部 中部 北部 温度带(积温) 暖温带(>3 400 ℃) 中温带 (1 600~3 400 ℃) 寒温带(<1 600 ℃) 作物 冬小麦、棉花、暖温 带水果 春小麦、 大豆、 玉米、 高粱、甜菜、亚麻 春小麦、大豆
课时1
二、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 1.自然资源条件 人均耕地面积大 (1)④ 土地 资源辽阔富饶土壤肥沃,黑土、黑钙土分布广泛 全国宜农荒地⑤ 最多 的地区 (2)气候条件适宜,适于多种作物种植。 (3)林地面积大,森林资源蕴藏量大。 (4)草场资源和⑥ 渔业 资源兼备。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自主· 学习区
课时1
[思维活动] 2.东北地区气候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生长的需 要,与南方地区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相比,相差甚 远,为什么“东北商品粮基地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 重要意义”?
答案 东北地区虽然农作物生长一年一熟,但这里地 广人稀,耕地面积广大,而且土壤肥沃,农业机械化 程度高,所以人均产粮多,粮食的商品率高,对我国 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南方地区由于人口、城市 密集,粮食商品率低。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互动· 探究区
课时1
答案
中图高中地理必修三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PPTppt文档

三、东北地区农业布局
在一个区域内部,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 经济条件都会存在着一定差异,东北地区内 部农业生产条件也有很明显的地域差异,每 个地区的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 产自然条件不同,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使 得东北地区各个区域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也 不尽相同。
思考一:看 右图,找出 东北地区降 水量和气温 分布有什么 特点?
工业
↑ 机
械 工农 促牧 农兴
原 料
↓ 化 牧 工
肥
农业
技术 优势 外向型
农业
交通发达 对外联系方便
经营 规模大
大力发展 绿色农业
开发晚 人口密度低
练习一:
根据所学及材料分析安徽省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
(1)季风性气候区, 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充 足; (2)河流中下游平原 ,地形平坦,耕地面积 广,土壤肥沃; (3)水运、陆运交通 方便,人口众多,劳动 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 等。
森林资源丰富, 为我国三大林 区之首
土地资源丰富 居我国三大平 原之首
高原 :地势平坦,降水较多, 是优质草原牧场
3. 土壤条件
黑土耕层有机质含量为 2.5%~7.5%,全氮含量为 0.15%~0.35%,是我国耕 层有机质含量和氮素含量最 高的土壤。肥沃的耕地集中 连片分布。
3、社会经济条件
产有有利何影响物②?质低的温积可累以,冻提死高害农虫产,品减质少量病
虫害
①春秋两季低温冻害影响作物
不利
生长和收成 ②漫长的冬季需要解决牲畜的
御寒和饲料供应问题
2.地形条件
山环 水绕
2.地形条件
主要 地形
山地
西——大兴安岭 北——小兴安岭
东——长白山地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共26张PPT)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32021/8/3August 3,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32021/8/32021/8/32021/8/3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原因:因过垦滥垦而破坏严重
措施:加强保护;禁垦;退耕还林、还草、还湿
沼泽(湿地)作用:(调蓄水量;涵养水源;调节气候; 净化水体;保护环境;丹顶鹤,天鹅栖息地;沼泽植物资 源)——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过度开垦沼泽的负面效应:(气候变干;河川径流减少; 地下水位下降;土地退化;生态恶化,灾害频发;动植物资源 减少;沼泽环境效益降低 )
水稻——东部山区 的山间河谷、盆地和 辽河、松花江流域的 大型灌区
四、东北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黑土地风光不再 谁伤害了黑土地 仅黑龙江省每年因水土流失就减产粮食20 亿至40亿公斤
1、农业生产比较粗放,耕地破坏严重 2、林地和草地的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 3、开垦沼泽地,破坏了湿地环境 4、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要求, 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B 气候条件的制约
C 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和大农业
D 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的差
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D 2、水稻多种植在(
)
A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
B 松嫩平原
C 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D 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
地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突出特点 3、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突出特点 (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4、为什么松嫩平原的积温比西部的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要高? 松嫩平原比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的海拔低,因而积温高。 5大、兴为安什岭么的大东兴坡安是岭迎的风东坡坡,比所西以坡降和水松量嫩比平西原坡年和降松水嫩量平要原丰要富丰?富。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课件 ppt

健全市场体系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课件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课件
6、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比如,农产品流通
不畅;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滞后,难以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市 场信息等。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课件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课件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课件
4、农业劳动者素质不高。黄冈市农民家庭劳动力中青壮年劳动
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0%以上,且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
5、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主导产业地位不够突出,
农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而且加工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标准化程 度低,带动作用小,覆盖面有限。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课件
1、农业资源短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耕地面积不断
减少。北部山区县市,由于水资源存在严重的季节性和区域性,加上农业用水利 用率普遍偏低导致水资源区域缺水严重。农村能源短缺,农业污染严重,生态环 境脆弱。
2、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靠天
吃饭的格局仍未根本改变。
3、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薄弱。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必修•第3册
------以湖北省黄冈为例
中国地图出版社
SINOMAPS PRESS
黄冈农业的可持续 发展
农业的区 位条件及
分析
黄冈 农业 发展 的资 源优
势
黄冈 农业 发展 出现 的问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课件

16
二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对我国来说意义重大 东北三省以占中国近六分之一的耕地, 提供了 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商品粮 从上世纪末开始中国粮食供求进入“北粮南运”时代
吉林米、龙江猪是京津地区大米和生猪的主要来源
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和生活息息相关, 是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是身边的地理问题
17
三 以东北地区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案例利于学生学习 和课标的落实
展示交流 展示“协议”大字报, 评选最佳“协议” 35
知识整理
形式:每人(组)整理出贴在教室中展出 1大字报: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条件评价表 2图:东北某一农业类型(农作物)理想与实际 分布差异图,图下附分析说明 3大字报: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协议书(谈判结果)
36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8
1994年, 国务院发布《中国21世纪议程——21世纪 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确立了我国实施农业可 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涵盖农村、农业经济和生态 环境三大领域。中国高产农业持续发展的核心, 是以 当代科学技术进步为基础, 以持续增长的生产率、持 续提高与保持土壤肥力、持续协调农村生态环境以及 持续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为目标, 以高产、优质、高 效和农村共同富裕为宗旨, 采用传统精细农艺与现代 科技结合, 现代工业来武装, 现代经营方式来管理, 走 农业集约化持续发展的道路。
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 表达、交流、反思自 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 关注我国环 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 意识, 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4
课标解读
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 人地矛盾出现
二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对我国来说意义重大 东北三省以占中国近六分之一的耕地, 提供了 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商品粮 从上世纪末开始中国粮食供求进入“北粮南运”时代
吉林米、龙江猪是京津地区大米和生猪的主要来源
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和生活息息相关, 是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是身边的地理问题
17
三 以东北地区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案例利于学生学习 和课标的落实
展示交流 展示“协议”大字报, 评选最佳“协议” 35
知识整理
形式:每人(组)整理出贴在教室中展出 1大字报: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条件评价表 2图:东北某一农业类型(农作物)理想与实际 分布差异图,图下附分析说明 3大字报: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协议书(谈判结果)
36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8
1994年, 国务院发布《中国21世纪议程——21世纪 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确立了我国实施农业可 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涵盖农村、农业经济和生态 环境三大领域。中国高产农业持续发展的核心, 是以 当代科学技术进步为基础, 以持续增长的生产率、持 续提高与保持土壤肥力、持续协调农村生态环境以及 持续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为目标, 以高产、优质、高 效和农村共同富裕为宗旨, 采用传统精细农艺与现代 科技结合, 现代工业来武装, 现代经营方式来管理, 走 农业集约化持续发展的道路。
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 表达、交流、反思自 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 关注我国环 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 意识, 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4
课标解读
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 人地矛盾出现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ppt

机械化程度高 科技发达 商品率高
北美黑土带
欧洲黑土带
中国东北黑土带
南美黑土带
读图分析东北地区降水分布规律和干湿状况。
大
小 兴
安
兴
岭
安
长 白
岭
山
脉
东理必修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商品粮基地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关专家担心,再过50年北大 仓将退化成名副其实的“北大荒”
探究活动:东北存在哪些农 业生态环境问题?解决途径
是什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问题
东 北 商 品 粮 基 地 对策
黑土退化 肥力下降
沼泽干涸 湿地破坏 气候变干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
数量 (1995年)
在全国及全区的地位
总面 2000万 占全国耕地的1/5, 积 公顷 占全区土地的16%
人均 面积
0.17公 顷
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
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
光、热 耕地面积广大
土 土壤肥沃 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水分条件好
人文条件
雄厚的农业机械制造业为 现代化农业奠定基础 国家投资量大
加强坡面沟壑治理 植树造林
注意土壤培肥、增施有机质、 草肥、秸杆还田
加强对湿地保护
对未被开发的沼泽停止开发
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发展前景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北美黑土带
欧洲黑土带
中国东北黑土带
南美黑土带
读图分析东北地区降水分布规律和干湿状况。
大
小 兴
安
兴
岭
安
长 白
岭
山
脉
东理必修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商品粮基地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关专家担心,再过50年北大 仓将退化成名副其实的“北大荒”
探究活动:东北存在哪些农 业生态环境问题?解决途径
是什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问题
东 北 商 品 粮 基 地 对策
黑土退化 肥力下降
沼泽干涸 湿地破坏 气候变干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
数量 (1995年)
在全国及全区的地位
总面 2000万 占全国耕地的1/5, 积 公顷 占全区土地的16%
人均 面积
0.17公 顷
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
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
光、热 耕地面积广大
土 土壤肥沃 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水分条件好
人文条件
雄厚的农业机械制造业为 现代化农业奠定基础 国家投资量大
加强坡面沟壑治理 植树造林
注意土壤培肥、增施有机质、 草肥、秸杆还田
加强对湿地保护
对未被开发的沼泽停止开发
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发展前景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教学课件中图版

B.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1996年以来呈快速增长态势
C.灌溉用水量自1998年以来呈减少趋势
D.有效灌溉面积与灌溉用水量同步增长
()
第45页,共75页。
(2)下列有关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利用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A.水土资源丰富 B.耕地资源集中在东部
C.水资源呈现东多西少的特点 D.耕地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短缺
对应的优势农产品的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①——甜菜、水稻、亚麻
B.③——棉花、水稻、油菜
C.④——甘蔗、水稻、甜菜
D.⑦——水稻、亚麻、甜菜
第49页,共75页。
(2)试简要分析①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宜建成哪些商 品农业基地?简述该地区发展商品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及发展方向。
(3)简要分析④和⑥两个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
[答案] (1)BC (2)CD
第47页,共75页。
(2010•烟台模拟)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商 品性农业基地的建设,到目前已经建成若干商品粮基地、 三大商品棉基地和油料、糖料作物基地。读“我国商品粮
基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48页,共75页。
(1)下列关于图中①③④⑦四个著名商品农业基地和与其相
D.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
第29页,共75页。
解析:东北地区平原面积广大,是典型的地广人稀地区,土壤肥沃, 粮食生产商品率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由于水 土流失严重,导致土壤肥力有所下降。该区由于纬度位置较高,热 量相对不足是其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
答案:B
第30页,共75页。
【考纲展示】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 法与途径。
C.灌溉用水量自1998年以来呈减少趋势
D.有效灌溉面积与灌溉用水量同步增长
()
第45页,共75页。
(2)下列有关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利用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A.水土资源丰富 B.耕地资源集中在东部
C.水资源呈现东多西少的特点 D.耕地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短缺
对应的优势农产品的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①——甜菜、水稻、亚麻
B.③——棉花、水稻、油菜
C.④——甘蔗、水稻、甜菜
D.⑦——水稻、亚麻、甜菜
第49页,共75页。
(2)试简要分析①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宜建成哪些商 品农业基地?简述该地区发展商品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及发展方向。
(3)简要分析④和⑥两个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
[答案] (1)BC (2)CD
第47页,共75页。
(2010•烟台模拟)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商 品性农业基地的建设,到目前已经建成若干商品粮基地、 三大商品棉基地和油料、糖料作物基地。读“我国商品粮
基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48页,共75页。
(1)下列关于图中①③④⑦四个著名商品农业基地和与其相
D.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
第29页,共75页。
解析:东北地区平原面积广大,是典型的地广人稀地区,土壤肥沃, 粮食生产商品率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由于水 土流失严重,导致土壤肥力有所下降。该区由于纬度位置较高,热 量相对不足是其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
答案:B
第30页,共75页。
【考纲展示】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 法与途径。
〔中图版〕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教学PPT课件

3 能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让别人听明白
4 能在活动中倾听别人观点,做出一定反应
教学过程
原则:任务驱动、自主探究、主动建构
导入:
• 天津虽然是一个城市化水平很高的地区, 但是也有许多很有特色的农产品,比如小 站稻、蓟县的红果和柿子、渤海的海产品 都在全国有很高的知名度。近些年来,这 些农产品在生产和销售上都面临着各种各 样的问题。如何看待、解决这些问题,是 每一个天津人都应该关注的问题,希望通 过本节的学习,带给大家一些启示。
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召开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 发表了著名的“丹波(DENBOSCH)宣言”。 农业和农村持续发展的要领和定义:“采取某种 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基础的方式,以及实行技术 变革和体制改革,要确保当代人及其后代对农产 品的需求得到了不断满足。这种可持续的发展旨 在保护土地、水和动植物遗传资源,是一种优化 环境、技术应用适当、经济上能维持下去以及社 会能够接受的方式。”
展示交流 展示“协议”大字报,评选最佳“协议”
知识整理
形式:每人(组)整理出贴在教室中展出 1大字报: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条件评价表 2图:东北某一农业类型(农作物)理想与实际 分布差异图,图下附分析说明 3大字报: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协议书(谈判结果)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自然条件 1. 2. 3. ……
自然条件 1. 2. 3. ……
社会经济条件 1. 2. 3. ……
社会经济条件 1. 2. 3. ……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基本思路: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要因地制宜,因此 首先要了解当地的基本条件,及现有基础,并找出 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可行的措施, 并付诸实施。
4 能在活动中倾听别人观点,做出一定反应
教学过程
原则:任务驱动、自主探究、主动建构
导入:
• 天津虽然是一个城市化水平很高的地区, 但是也有许多很有特色的农产品,比如小 站稻、蓟县的红果和柿子、渤海的海产品 都在全国有很高的知名度。近些年来,这 些农产品在生产和销售上都面临着各种各 样的问题。如何看待、解决这些问题,是 每一个天津人都应该关注的问题,希望通 过本节的学习,带给大家一些启示。
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召开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 发表了著名的“丹波(DENBOSCH)宣言”。 农业和农村持续发展的要领和定义:“采取某种 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基础的方式,以及实行技术 变革和体制改革,要确保当代人及其后代对农产 品的需求得到了不断满足。这种可持续的发展旨 在保护土地、水和动植物遗传资源,是一种优化 环境、技术应用适当、经济上能维持下去以及社 会能够接受的方式。”
展示交流 展示“协议”大字报,评选最佳“协议”
知识整理
形式:每人(组)整理出贴在教室中展出 1大字报: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条件评价表 2图:东北某一农业类型(农作物)理想与实际 分布差异图,图下附分析说明 3大字报: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协议书(谈判结果)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自然条件 1. 2. 3. ……
自然条件 1. 2. 3. ……
社会经济条件 1. 2. 3. ……
社会经济条件 1. 2. 3. ……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基本思路: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要因地制宜,因此 首先要了解当地的基本条件,及现有基础,并找出 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可行的措施, 并付诸实施。
中图版地理必修三第3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课件共31张PPT[可修改版ppt]
![中图版地理必修三第3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课件共31张PPT[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a4387e7ba76e58fafbb00320.png)
学会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利弊和布局。
一、东北概况
500N
1、位置、邻国
1200E 1250E 1300E 1350E
我国东北部
450N
约115°E—135°E 约38°N—53°N
400N
2、范围
⑴行政区: ⑵河流: ⑶地形: 山脉: 平原: 丘陵:
【基础梳理】 一、概况 1.位置范围:位于中国的 东北部 ,包括 黑 、 吉 、 辽 三省及_内__蒙__古__自__治__区_______东部。 2.地表特点:___山__环__水__绕__、__沃__野__千__里______。 (1) 西 、 北 、 东 三 面 分 别 为大__兴__安__岭___ 、小兴安岭 和 __长__白__山__脉___,山区森林资源丰富。 (2)中部的 东北 平原:由___三__江_平原、__松__嫩__平原和
⑶布局变化:
市场需求、科技及农 业基础设施等社会经济 条件的发展变化 。
2.社会经济条件:工业部门比较_齐__全___,工业 体系较完整;农业机械工业发展较快, __农__业__机__械__化__水__平___不断提高。 3.农业布局的变化 (1)农田向__东__西___两侧推进,____西__部__草__原__面积 缩小,玉米分布更加广泛,水稻生产面积增大。 (2)城市周围规模不同的__副__食__品___基地大量涌现。
辽河 平原组成;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大,_黑__土___分
布广泛;是中国重要的_商__品__农__业__生__产____基地。
二.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 发展 1、自然资源条件: ⑴土地资源:
类型、数量、 肥力及影响
世界上有三块著名的黑土地: ①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
黑土:松嫩平原东部和北部 ②欧洲第聂伯河畔的乌克兰
一、东北概况
500N
1、位置、邻国
1200E 1250E 1300E 1350E
我国东北部
450N
约115°E—135°E 约38°N—53°N
400N
2、范围
⑴行政区: ⑵河流: ⑶地形: 山脉: 平原: 丘陵:
【基础梳理】 一、概况 1.位置范围:位于中国的 东北部 ,包括 黑 、 吉 、 辽 三省及_内__蒙__古__自__治__区_______东部。 2.地表特点:___山__环__水__绕__、__沃__野__千__里______。 (1) 西 、 北 、 东 三 面 分 别 为大__兴__安__岭___ 、小兴安岭 和 __长__白__山__脉___,山区森林资源丰富。 (2)中部的 东北 平原:由___三__江_平原、__松__嫩__平原和
⑶布局变化:
市场需求、科技及农 业基础设施等社会经济 条件的发展变化 。
2.社会经济条件:工业部门比较_齐__全___,工业 体系较完整;农业机械工业发展较快, __农__业__机__械__化__水__平___不断提高。 3.农业布局的变化 (1)农田向__东__西___两侧推进,____西__部__草__原__面积 缩小,玉米分布更加广泛,水稻生产面积增大。 (2)城市周围规模不同的__副__食__品___基地大量涌现。
辽河 平原组成;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大,_黑__土___分
布广泛;是中国重要的_商__品__农__业__生__产____基地。
二.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 发展 1、自然资源条件: ⑴土地资源:
类型、数量、 肥力及影响
世界上有三块著名的黑土地: ①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
黑土:松嫩平原东部和北部 ②欧洲第聂伯河畔的乌克兰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PPT(优秀课件)5

面影响? 简述湿地对生态 环境的影响。
沼泽 ①河流众多;低平排水不畅;③纬度高,气温 成因 低,蒸发弱;④地下有多年冻土层,不利于
水分下渗。
生态 ①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天然
作用 蓄水池和水源地②对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
沼
生态环境起重要作用;③是鸟类栖息地,沼
泽
泽植物也是重要生物资源。
地 过度 ①引起气候变干;②土壤盐分向表层积聚,
草业经济
畜牧业
当地消费 或出口
•这种农业生 促牧进业产西发部方展畜式对西部
草原环境保护 和促进中、西 部农业发展各 带来哪些好处?
中部粮食 就地转化
形成中西密切 联系的产业链
为什么要推进农业 向产业化发展?
把握考试要求,注重能力培养
表1为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 表,据此回答70—72题。
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分布
农场机械化生产
二、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特点
分布
主要产品
自然条件
耕 松嫩、三江、 玉米、大豆、 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作 辽河平原地区 小麦、水稻 水源充足;但热量不足 业
林 业
大小兴安岭、 木材、鹿茸、 山地丘陵面积广大,湿
长白山地区
人参、苹果、 柞蚕茧
润、半湿润气候,低温 病虫害少,林木生长慢
黑龙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江
人均耕地面积 0.31 0.21 0.10 0.02 0.07 0.05 0.10
/hm2
单位面积谷物 4916 5872 5870 7044 6207 6175 4885
产量/kg·hm2
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机械化和地区专业化水平高,粮食 总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东北地区人口密度较低,人均粮食占有量高
沼泽 ①河流众多;低平排水不畅;③纬度高,气温 成因 低,蒸发弱;④地下有多年冻土层,不利于
水分下渗。
生态 ①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天然
作用 蓄水池和水源地②对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
沼
生态环境起重要作用;③是鸟类栖息地,沼
泽
泽植物也是重要生物资源。
地 过度 ①引起气候变干;②土壤盐分向表层积聚,
草业经济
畜牧业
当地消费 或出口
•这种农业生 促牧进业产西发部方展畜式对西部
草原环境保护 和促进中、西 部农业发展各 带来哪些好处?
中部粮食 就地转化
形成中西密切 联系的产业链
为什么要推进农业 向产业化发展?
把握考试要求,注重能力培养
表1为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 表,据此回答70—72题。
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分布
农场机械化生产
二、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特点
分布
主要产品
自然条件
耕 松嫩、三江、 玉米、大豆、 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作 辽河平原地区 小麦、水稻 水源充足;但热量不足 业
林 业
大小兴安岭、 木材、鹿茸、 山地丘陵面积广大,湿
长白山地区
人参、苹果、 柞蚕茧
润、半湿润气候,低温 病虫害少,林木生长慢
黑龙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江
人均耕地面积 0.31 0.21 0.10 0.02 0.07 0.05 0.10
/hm2
单位面积谷物 4916 5872 5870 7044 6207 6175 4885
产量/kg·hm2
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机械化和地区专业化水平高,粮食 总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东北地区人口密度较低,人均粮食占有量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东北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粮食单位 面积产量较低,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东北平原作物一年一熟 耕作粗放,农田基本建设差,投入低; 春旱、秋涝、低温冷寒等自然灾害,粮食产量普遍低且不稳定。
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突破万亿斤大关,其中松 嫩和三江大平原贡献最大,产粮达900亿斤, 所提供商品粮超过660亿斤。但是辉煌背后却 潜在许多问题。
社 条件 于发展大规模商品农业
会
经 经济 中国的重工业基地,农业机械及农产 济 基础 品加工业发展快,利于农业的现代化
条
件
科技 水平
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农业技术水平 不断提高,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水平提 高
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 畜牧业生产基地。
粮食总产量 商品率
占全国商品粮总量
黑龙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江
人均耕地面积 0.31 0.21 0.10 0.02 0.07 0.05 0.10
/hm2
单位面积谷物 4916 5872 5870 7044 6207 6175 4885
产量/kg·hm2
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机械化和地区专业化水平高,粮食总 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东北地区人口密度较低,人均粮食占有量高
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 基地,三江平原是我国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 生产基地。
具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突出特点。农场规 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已经形成粮食作物地 区专业化生产。
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高粱、谷子 等,经济作物主要有大豆、甜菜、亚麻。
案例 阅读表4.2,结合已有知识,回答问题
3000多万吨/年 60%以上 25%
小试牛刀
• 关于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的优势,叙述正确 的是( )
• A、大部分平原地区土壤是黑钙土,其有机 质含量全国最高
• B、山环水绕,平原相间分布,不利于农业 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 C、可耕荒地多,自然肥力高 • D、人多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高
小试牛刀
• 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 自然条件,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 条件,东北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 )
然 资源 水热条件可以满足一年一熟作物需要
条
水 河流众多,水量比较丰富,含沙量较小,
件 资源 为农业生产提供较为丰富的灌溉水源
生物 森林、草场、渔业资源丰富,为林、 资源 牧、渔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条件
交通条件
社会经济基础
(二)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 地广人稀,利于农业机械化生产,利
• 哎…哎… 嘿…嘿哟 • 我的家在东北 松花江上啊 • 那里有满山遍野大豆高粱 • 在那青山绿水旁 • 门前两棵大白杨 • 齐整整的篱笆院 一间小草房
啊
森林里——名贵木材、榛子、木耳、草莓及各种 水果,曾经看到的狍子…..
草地上——羊、牛遍地,芍药、百合、金针、马 兰花盛开
平原上——黑土沃野,麦浪滚滚,棉花朵朵,大 豆粒粒似珍珠
畜 牧 业
西部高原、平 原西部、山地 草场地区
羊、马、牛 及乳肉产品
有一定草原面积,但低温 时间长,降水少,草类枯 干期长,不利于天然畜牧 业发展。
东北商品粮基地分布
地 区
温 度 带
≥10 ℃ 的积温
作物
南 暖 3600
部 温 ℃ 冬小麦、棉
带
花、
暖温带水果
中 部
中 温 带
1000 ~
3600 ℃
5.河流特点 水资源丰富、灌溉水源充足
为农业提供 哪些条件?
6、生物资源
宜林地区广,森林树种多样,生物资 源丰富。
森林资源
草地沼泽
一、东北地区地理背景
(一)自然背景和自然条件
土地 资源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大,人均 耕地多;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自 气候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春小麦、大 豆、玉米、
高粱、水稻、
甜菜、亚麻
北 部
寒 温 带
1000 ℃
春小麦、 大豆
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我国 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小麦 玉米 水稻 大豆
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
地位
分布
特点 农产 品
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达60 %以上,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4多,对我国 的粮食安全有重要作用。
资料一: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地 在初垦时,黑土层有60~80厘米厚,最 深可达1米,当时人们形容这里的黑土 问题:土地肥 “攥一把能流出油”。然而仅过了50多 力下降的原因 年,这里的黑土层就几乎薄了一半,一 是什么? 些地方只剩下薄薄的一层,颜色也慢慢 由黑变黄,个别地方甚至已成为遍布沙 石的不毛之地。
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分布
农场机械化生产
二、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特点
分布
主要产品
自然条件
耕 松嫩、三江、 玉米、大豆、 平原广阔,黑土肥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作 辽河平原地区 小麦、水稻 水源充足;但热量不足 业
林 业
大小兴安岭、 木材、鹿茸、 山地丘陵面积广大,湿
长白山地区
人参、苹果、 柞蚕茧
润、半湿润气候,低温 病虫害少,林木生长慢
水分条件
热量条件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 度和生产季节等
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西部高原
地势平坦 降水较多 优质草原 牧场
中部和东 北部平原
3.地形特点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三面山地环 绕, 山地内侧为 广阔的大平 原。
高原-----畜牧业 山地-----林业 平 地原 形周森-类围林--型-山资-种地源多植环丰样业绕富为 农业多种经营提 供了条件。
面积: 12.9%
人口: 9.2%
东北地区土地、人口占全国的比重
东北地区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农业经营规模 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①耕地面积大:总面积大,人均耕地多。 ②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地势平坦,集中连片。
4.土壤特点 肥沃: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 有机质含量高;土地生产力水平高
沼泽中——水丰草茂,丹顶鹤向大自然展示着美 丽而修长的身躯
关东山,三件宝,人参、貂皮、鹿茸角
(一)自然背景和自然条件
地理位置
120°
130°
1.地理条件
50°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范围:
包括黑、吉、辽三省 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40°
2.气候特点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而 漫长,夏季温暖多雨而短促。
• ①商品粮基地 ②商品棉基地 ③林业基地 ④畜牧业基地
• A、①②
B、②③
• C、①②③
D、①③④
二、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特点
根据东北地区的地形与气 候条件,你认为应如何布
局农、林、牧业?
试在扩5请生的0东分大°分产优北析,N析实点地近 并以东行。区年 已北北 专面水 扩的地 业稻 展积原区 化种 到不因粮 生断植。食 产
东北平原作物一年一熟 耕作粗放,农田基本建设差,投入低; 春旱、秋涝、低温冷寒等自然灾害,粮食产量普遍低且不稳定。
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突破万亿斤大关,其中松 嫩和三江大平原贡献最大,产粮达900亿斤, 所提供商品粮超过660亿斤。但是辉煌背后却 潜在许多问题。
社 条件 于发展大规模商品农业
会
经 经济 中国的重工业基地,农业机械及农产 济 基础 品加工业发展快,利于农业的现代化
条
件
科技 水平
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农业技术水平 不断提高,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水平提 高
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 畜牧业生产基地。
粮食总产量 商品率
占全国商品粮总量
黑龙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江
人均耕地面积 0.31 0.21 0.10 0.02 0.07 0.05 0.10
/hm2
单位面积谷物 4916 5872 5870 7044 6207 6175 4885
产量/kg·hm2
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机械化和地区专业化水平高,粮食总 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东北地区人口密度较低,人均粮食占有量高
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 基地,三江平原是我国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 生产基地。
具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突出特点。农场规 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已经形成粮食作物地 区专业化生产。
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高粱、谷子 等,经济作物主要有大豆、甜菜、亚麻。
案例 阅读表4.2,结合已有知识,回答问题
3000多万吨/年 60%以上 25%
小试牛刀
• 关于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的优势,叙述正确 的是( )
• A、大部分平原地区土壤是黑钙土,其有机 质含量全国最高
• B、山环水绕,平原相间分布,不利于农业 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 C、可耕荒地多,自然肥力高 • D、人多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高
小试牛刀
• 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 自然条件,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 条件,东北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 )
然 资源 水热条件可以满足一年一熟作物需要
条
水 河流众多,水量比较丰富,含沙量较小,
件 资源 为农业生产提供较为丰富的灌溉水源
生物 森林、草场、渔业资源丰富,为林、 资源 牧、渔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条件
交通条件
社会经济基础
(二)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 地广人稀,利于农业机械化生产,利
• 哎…哎… 嘿…嘿哟 • 我的家在东北 松花江上啊 • 那里有满山遍野大豆高粱 • 在那青山绿水旁 • 门前两棵大白杨 • 齐整整的篱笆院 一间小草房
啊
森林里——名贵木材、榛子、木耳、草莓及各种 水果,曾经看到的狍子…..
草地上——羊、牛遍地,芍药、百合、金针、马 兰花盛开
平原上——黑土沃野,麦浪滚滚,棉花朵朵,大 豆粒粒似珍珠
畜 牧 业
西部高原、平 原西部、山地 草场地区
羊、马、牛 及乳肉产品
有一定草原面积,但低温 时间长,降水少,草类枯 干期长,不利于天然畜牧 业发展。
东北商品粮基地分布
地 区
温 度 带
≥10 ℃ 的积温
作物
南 暖 3600
部 温 ℃ 冬小麦、棉
带
花、
暖温带水果
中 部
中 温 带
1000 ~
3600 ℃
5.河流特点 水资源丰富、灌溉水源充足
为农业提供 哪些条件?
6、生物资源
宜林地区广,森林树种多样,生物资 源丰富。
森林资源
草地沼泽
一、东北地区地理背景
(一)自然背景和自然条件
土地 资源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大,人均 耕地多;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自 气候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春小麦、大 豆、玉米、
高粱、水稻、
甜菜、亚麻
北 部
寒 温 带
1000 ℃
春小麦、 大豆
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我国 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小麦 玉米 水稻 大豆
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
地位
分布
特点 农产 品
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达60 %以上,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4多,对我国 的粮食安全有重要作用。
资料一: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地 在初垦时,黑土层有60~80厘米厚,最 深可达1米,当时人们形容这里的黑土 问题:土地肥 “攥一把能流出油”。然而仅过了50多 力下降的原因 年,这里的黑土层就几乎薄了一半,一 是什么? 些地方只剩下薄薄的一层,颜色也慢慢 由黑变黄,个别地方甚至已成为遍布沙 石的不毛之地。
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分布
农场机械化生产
二、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特点
分布
主要产品
自然条件
耕 松嫩、三江、 玉米、大豆、 平原广阔,黑土肥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作 辽河平原地区 小麦、水稻 水源充足;但热量不足 业
林 业
大小兴安岭、 木材、鹿茸、 山地丘陵面积广大,湿
长白山地区
人参、苹果、 柞蚕茧
润、半湿润气候,低温 病虫害少,林木生长慢
水分条件
热量条件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 度和生产季节等
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西部高原
地势平坦 降水较多 优质草原 牧场
中部和东 北部平原
3.地形特点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三面山地环 绕, 山地内侧为 广阔的大平 原。
高原-----畜牧业 山地-----林业 平 地原 形周森-类围林--型-山资-种地源多植环丰样业绕富为 农业多种经营提 供了条件。
面积: 12.9%
人口: 9.2%
东北地区土地、人口占全国的比重
东北地区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农业经营规模 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①耕地面积大:总面积大,人均耕地多。 ②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地势平坦,集中连片。
4.土壤特点 肥沃: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 有机质含量高;土地生产力水平高
沼泽中——水丰草茂,丹顶鹤向大自然展示着美 丽而修长的身躯
关东山,三件宝,人参、貂皮、鹿茸角
(一)自然背景和自然条件
地理位置
120°
130°
1.地理条件
50°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范围:
包括黑、吉、辽三省 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40°
2.气候特点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而 漫长,夏季温暖多雨而短促。
• ①商品粮基地 ②商品棉基地 ③林业基地 ④畜牧业基地
• A、①②
B、②③
• C、①②③
D、①③④
二、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特点
根据东北地区的地形与气 候条件,你认为应如何布
局农、林、牧业?
试在扩5请生的0东分大°分产优北析,N析实点地近 并以东行。区年 已北北 专面水 扩的地 业稻 展积原区 化种 到不因粮 生断植。食 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