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智慧农业模式
• 总结词:智慧农业模式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的农业发展模式,通过精准农业、智能农机械等技术手 段,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
• 详细描述:智慧农业模式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信息化。 通过安装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气候等信息,为农民提供精准的种植、施肥、灌溉等决 策支持;通过智能农机械的使用,可以实现自动化播种、施肥、收割等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此外 ,智慧农业模式还注重农业生产的预测与规划,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等方法,预测未来的气候、市场需求 等信息,为农民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案和销售策略。
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 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路
径 • 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创
新 • 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
障
目录
• 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案 例
• 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展 望
01
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定义与内涵
人类对农产品需求的同 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保障农业生态系统 的健康、生产过程的持续性和公平性,促进农业与农村的全 面发展。
休闲观光农业模式
• 总结词:休闲观光农业模式是一种融合休闲旅游和农业生产的农业发展模式, 通过提供观光、休闲、体验等服务,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和文化传承需求 。
• 详细描述:休闲观光农业模式注重农业与休闲旅游的融合发展,通过开发农业 景观、文化资源和特色产品等,吸引城市居民前来观光、休闲和体验。例如, 建设农家乐、民宿等设施,提供餐饮、住宿等服务;开展农事体验活动,让游 客参与农业生产过程;开发特色农产品,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此外,休闲观 光农业模式还注重农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通过传承和弘扬农村传统文化和民 俗风情等特色文化资源,提升农村旅游的吸引力。同时,休闲观光农业模式还 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增加,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完整版)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案
(完整版)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案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案概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以保护环境、提高农场经济效益和改善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农业经营方式。
本方案旨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经济和生态福祉,并确保农业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
目标本方案的主要目标如下:1. 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2. 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农场生产效率。
3. 保护土壤、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4. 支持农民获取可持续的收入和提高生活质量。
方案内容1. 科学耕作和管理技术- 推广有机农业和自然农法,减少化学农药和肥料的使用。
- 培训农民使用节水灌溉技术和土壤保育方法。
- 鼓励农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自然生物控制。
2. 农田水资源管理- 提供农田灌溉系统的技术支持和维护。
-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 促进农田排水系统的规范建设,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3. 土壤保护和改进- 指导农民采取土壤保育措施,如旋耕、覆盖和轮作。
- 提供土壤检测和分析服务,帮助农民了解土壤的营养状况。
- 鼓励有机肥料的使用,增加土壤肥力和有机物含量。
4. 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制定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把关措施。
- 建立食品追溯体系,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可追溯性。
- 提供农产品认证和推广有机认证。
5. 农民培训和技术支持- 提供农民技术培训,包括农业最佳实践和可持续农业技术。
- 支持农民通过数字化技术获取市场信息和销售渠道。
- 建立农民合作社,促进农民之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
6. 农业政策和市场支持- 制定和宣传有利于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
- 提供资金支持和贷款计划,帮助农民提升生产能力。
- 建立农产品市场和供应链,促进农产品销售和市场流通。
结论本方案致力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帮助农民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科学耕作和管理技术、水资源管理、土壤保护和改进、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农民培训和技术支持以及农业政策和市场支持等手段,我们可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为未来的农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时代人类需求的同时,保护和增强土地、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确保未来世代能够继续获得高质量的食物和农产品的发展方式。
其关注的重点包括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具体概念包括:
1. 高效利用资源:采取可持续的土壤管理、水资源管理、能源利用和投入品使用,以降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程度。
2. 保护生态环境:尊重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减少农业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土地退化和水源污染等。
3. 改善农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提供高营养价值的食物。
4. 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社会公平和公正。
5. 保障粮食安全:确保可持续农业生产模式下的粮食供应充足,可持续满足人类的食物需求。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在保护环境和资源、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农业的长期发展和农村社会经济的繁荣,为未来世代提供可持续的食物安全。
第八章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机农业的主要思想:第一自然是重要的资本,不应与自然对立而使自 身陷入困境,应当关心资源有限的问题,注重物质循环利用;第二土壤 是一种生命体,土壤质量影响到农业的长远效益;第三应实行人培土、 土培苗,而不是人培苗的原则;第四奉行生态系统多样化原则,这是取 得生物和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第五增强独立自主能力;第六非物质广 义。 有机农业的主要方法有:第一轮作制;第二耕作方法;第三维持土壤肥 力;第四控制病虫草害
二、农业的历史发展阶段与现代农业发展思潮
是在经历刀耕火种的人与自然的掠夺与被掠夺 关系后,又一次人与自然的大结合。
2、传统农业
我国的传统农业当之无愧地是有机农业的典范,这种传统有机农业一方 面注重精耕细作;另一方面充分用地,积极养地,用养结合,“地力常 新” 近几十年,以传统农业为主要形式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急剧上升,为了 解决生活需求问题,农业资源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土地利用职权强度加 大,耕地扩充到不宜耕作的坡地和草场,大量森林资源被砍伐,不少草 原由于过度放牧而退化等。 为了提高土地生产力和劳动生产力,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传统农业逐 步引入更多的工业辅助能。但当工业辅助能投入增加一定程度时,投能 效果会明显降低。同时,也会产生一些环境问题,如化学元素肥料污染 等。
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及其建设
农业环境与资源支持系统维护与培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恢复与重建已退化的农业环境,控制环境污染,实施废弃物的资源化 利用和农业清洁生产工程,创造健康的农村生态环境 2、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农业生产力 3、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建立农业种质与遗传基因资源库 4、防治水土流失,实施“沃土工程”提高土地生产力 5、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
第十章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现代农业
• 主要形式:机械化集约农业(mechanized intensive agriculture)和石油农业。 • 主要特点: –运用发达的工业能力,向农业大量输入机械、化肥、 燃料、电力等各种形式的工业辅助能。 –土地生产力、劳动生产力及商品生产率都大大提高。 • 消耗能源;用人工过程代替自然过程,用工业办法解决 农业问题 效率: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商品率高 问题:环境破坏、作物品种基因单一化、资源危机、环 境污染
二、石油农业的问题
• 正是由于现代农业的发展,使得在人类历 史上首次解决了温饱难题。 • 从20世纪初到80年代,世界人口增长了2倍, 而同时世界谷物总产增长了2.3倍,农业总 产值增加了2.4倍。
二、石油农业的问题
化石能源的大量的消耗 –从1950年的0.36亿吨增加到1985年的2.6亿吨 石油当量。 –石油储量的不断下降,价格不断上涨,依靠化 石能源的现代农业根本无法长期维持。 –据估计,若世界60亿人均采用美国的食物生产 技术和膳食水平,则目前世界全部的化石能源 只能维持30年。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 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 发展。 2.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自然属性: 即可持续发展是不超 越环境系统再生能力的发展。 (2)社会属性: 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 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 类的生活品质。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第十章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农业的历史发展阶段与现代农业 发展思潮 第三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农业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概念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 1.中国古代的环保思想,我国 2200多年 前,“永续利用”的思想和定期封山育 林的法令。 2.西方: 19世纪对林业和20世纪对渔业 的研究,提出了可再生资源“可持续产 量”问题。 3.近代和现在:
简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简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1.引言1.1 概述农业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资源的有限性,传统的农业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
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和未来农产品需求的同时,保护和提升农业生产环境的能力,提高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
它着重于维持农业生产系统的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平衡。
相对于传统农业模式,农业可持续发展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民的福利。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背景是当前全球资源的短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
人类对土地、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农业化学品的滥用以及大规模农业活动的生态影响都给农业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而且,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和农田面积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探索并倡导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实践。
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能够保障粮食安全。
通过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供应。
其次,农业可持续发展还能够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此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有效保护土壤、水源和生物多样性,为后代子孙留下良好的生态环境。
总之,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它对于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农业可持续发展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所示:文章结构部分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整篇文章的布局和组织方式。
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措施
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措施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资源的日益紧缺,农业可持续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以保护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和促进社会发展为目标的农业经营方式。
为了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本文将从土壤保护、水资源管理、农业生产方式、农业政策和市场以及农民培训等五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
一、土壤保护土壤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其保护至关重要。
为了保护土壤,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利用有机肥料和化肥,降低化肥在土壤中的残留;2. 推广绿肥种植,通过种植一些能够固氮、增加土壤有机质的作物,维持土壤肥力的平衡;3. 实行轮作制度,避免长期连作对土壤的损耗;4.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采取防护措施减少水土流失;5. 促进生物多样性,通过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提高土壤的保护能力。
二、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为了有效管理水资源,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以减少水的浪费;2. 增加水资源的储存,通过建设水库、水井等措施,调节农业用水;3.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减少输送到水体中的农药、化肥和农业废水,保证水的质量;4. 建立农田灌溉用水定量制度,严格管理用水量,防止滥用水资源。
三、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方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方式,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对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依赖;2. 引导农民合理选择农作物的品种,选择对当地气候和土质条件适应性强的作物;3. 提倡农田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4. 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和创新,研发适应性强、高产的新品种和新技术。
四、农业政策和市场农业政策和市场的稳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为了确保农业政策和市场的稳定,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制定合理的农业政策,支持农业技术研究和创新,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2.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和检测;3. 建立健全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提高农产品的销售和流通能力;4. 加强农业保险制度建设,为农民提供风险保障。
如何在农业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何在农业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其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在当今时代,随着人口的增长、资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首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我们必须重视土地的保护和合理规划。
避免过度开垦和滥用耕地,防止土壤侵蚀和沙漠化。
推广轮作、休耕等耕作制度,有助于保持土壤肥力和生态平衡。
同时,加强土壤改良和治理工作,通过施加有机肥料、采用生物防治等方法,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降低对土壤的污染和破坏。
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样不可或缺。
农业是用水大户,然而水资源却日益紧缺。
因此,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势在必行。
例如,滴灌、喷灌等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修建水库、渠道等,保障农业用水的供应和调配。
同时,注重水资源的保护,防止水污染,确保农业用水的质量安全。
科技创新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培育优良的农作物品种和畜禽品种,能够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强农业的抗灾能力。
发展精准农业技术,利用卫星定位、遥感监测等手段,实现对农田的精准施肥、精准灌溉和精准病虫害防治,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推广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此外,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农产品的市场信息流通和农业技术的普及推广。
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比如,发展立体农业,在同一块土地上同时种植多种农作物或养殖多种畜禽,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
再如,推行循环农业,将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将秸秆还田、畜禽粪便制成有机肥料等,实现农业生产的内部循环。
生态农业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加强农业从业者的素质培养。
培养农民的环保意识、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农业技能,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第18章农业可持续发展
18.5 持续农业发展趋势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实现方式: • 农林立体结构循环方式 • 生态家园循环方式
18.5 持续农业发展趋势
秸秆
农作物种植
发酵饲料
沼渣、沼液
畜牧养殖 肉蛋奶
粪便进沼气池 沼气
粮经产品 水产养殖
第18章 农业可持续发展
18.1 18.2 18.3 18.4 18.5
常规现代农业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 持续农业发展趋势
18.1常规现代农业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18.1常规现代农业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1、农业的投入产出比在下降 2、农业对环境的污染与生态的破坏 3、农业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和恶化
发展 (4)环境问题的外部性
2.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思路 (1)产权管理思路 (2)国家干预思路
18.3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4、技术进步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1.农业不可持续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科学技术 落后
2.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3.某些技术进步可能产生负效应,不利于农
业的可持续发展 4.技术进步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但它
→ 1973年秋,由联合国专家组成的一个小组在斯德哥尔 摩召开了人口与环境会议,这个会议形成了一个一般的认 可:发展存在着一个环境上限,导致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是人类忽略了决定这个上限的一些重要因素,以及忽略了 人类需要时间去提高扩大这个上限的技术能力。因此,人 类过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导致了生态的恶化。 → 1984年秋在墨西哥城举行的第二届联合国人口会议明 确指出,在进行决策时必须考虑到人口、资源、环境和发 展的关系,国内及国际上的一切努力都应给予人口和环境 有关的行为以优先权。这样,把人口、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从分离处理进入到了相关处理。 →1987年在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上,布伦特夫人代表该 委员会作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 展的问题。 → 1992年世界环保大会通过的《里约宣言》和《21世纪 议程》,摒弃了传统的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以牺牲环境 质量为代价的发展,选择了与生态系统相协调的经济、社 会发展战略。 → 1994年世界人发大会和1995年社发大会,则更加突出 人口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位置,把谋求人口、环境、资 源、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向新的阶段。
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农业发展
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农业发展农业现代化是指通过科技创新、机械化发展、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提供增值服务,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入水平的一系列综合性改革和发展。
可持续农业发展则是指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前提,在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性和农民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农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
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农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概念,共同推动农业的进步和发展。
农业现代化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而可持续农业发展注重保护和提高农业生态环境,确保农业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科技创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
例如,精确农业是一种基于农业科技创新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遥感和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精准化,使农民能够根据土壤、植被和环境等准确的信息来制定生产计划和决策,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减少使用化肥和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用量,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还促使农产品的加工和流通环节的现代化,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提供增值服务,从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例如,农产品加工业的现代化可以将丰富的农产品转化成更多样的衍生产品,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现代化可以改善农产品的运输、仓储和销售体系,减少农产品的损耗和浪费,提高市场供应的效率和品质。
然而,农业现代化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科技支持,对农民个体的技术要求也较高。
同时,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相对滞后,农产品流通环节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都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其次,农业现代化可能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例如土壤质量的下降和水资源的过度开采。
因此,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必须注重可持续农业发展。
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关键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简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表现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农业生产需求的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不破坏环境,也不影响后代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种发展模式。
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农业发展的主题之一,下面我将就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表现进行简述。
一、资源的合理利用可持续农业发展首先要求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要得到合理的利用。
种植作物要合理选用耕地,重视对土壤和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
对于畜禽养殖业来说,要重视对饲料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二、生态环境的保护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保护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农业生产中要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避免化肥、农药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减少农田和养殖区的土地沙漠化和固定污染。
在生态系统中,农业要避免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三、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可持续农业发展不能仅仅围绕环境保护而停止,更需要考虑到农业生产对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通过技术的创新和改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推动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四、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可持续农业发展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
通过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农产品的损耗,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五、政策的支持与引导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引导在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需要制定出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者积极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引导农业产业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总结: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更是为了人类和整个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在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以及政策的支持与引导下,农业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为未来的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农业生态学》第八章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解析
2200 多年前,“永续利用”的思想和定期 封山育林的法令。 2.西方: 19世纪对林业和20世纪对 渔业的研究,提出了可再生资源“可 持续产量”问题。
3.近代和现在:
(1)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R.卡逊的科 普《寂静的春天》,针对有机农药的无节 制使用会威胁人类生存。 (2)1972年,《增长的极限》:人口- 灾难性的崩溃--“零增长”。 (3)80年代,《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 社会》和《我们共同的未来》--理论研 究的不断深入。 (4)1992年,《21世纪议程》--认 识深化的结晶。
四、中国的可持续行动
1 .李鹏总理参加 1992 年环发大会 2 .1992 年国务院颁布《中国环境与发 展十大对策》 3 .1994 年制定《中国 21 世纪议程》: 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 21 世纪议 程”。 4 .1998年,中国21世纪议程农业行动 计划
第二节 农业的历史发展阶段与现代农业 发展思潮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定义: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
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 足其自身需要的发展。
2.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自然属性: 即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
系统再生能力的发展。
(2)社会属性: 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
统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
(3)经济属性: 当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
本章结束!
源利用率、 养分、水分平衡、水土流失率、 资源更新率、能量产投比
2. 经济发展指标 :土地生产率、劳动
生产率、资金利润率、产值、收入等
3.社会发展指标 :人均食品占有量、劳
动就业 率、失业率、福利水平、寿命等
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村 能源 -风 力发 电
农村能源 -利用地 热养鱼
农村 能源 -太 阳能 教室
农村能源-太阳能电牧栏
农村 能源- 太阳能 温室
农村 能源- 小水电
(4)通过改善各种结构(包括产业结构、 投入结构),在不增加其他投入的情况下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5)通过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综合利 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现废 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农业效益,降低成 本,为农村大量过剩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 就业机会,维护农民积极性;
(6)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林草覆盖 率,减少水土流失和污染,提高农产品的 安全性等。
3、贸—工—农结合模式
立足当地优势,瞄准市场需求 ,发展立体种植及农副产品加工业 ,合理配置农、林、牧、副、渔各 业结构,提高商品率,逐步进人市 场,以贸促工、以工带农、以农养 牧,形成贸工农结合的生态经济系 统。
(三)城郊模式
1、近郊“贸工农”模式
城市为其近郊提供了农副产品市场、 对外贸易及发展乡镇加工业和第三产业的 优势条件,所以,发展以农畜产品加工为 主体的乡镇企业和商业服务性产业,如肉 联加工厂、食品加工厂、奶制品厂等。以 乡镇工业和第三产业为龙头,带动养殖业 、种植业、林果业的发展。
(1)强凋以提高第一性生产力作为活化 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前提,为此不但不排 斥,而且积极应用新技术(包括常规增产 技术)和合理投入;
(2)强凋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 。通过生态规划与生态技术实现扬长避短 和系统优化、“接口”强化,而不仅仅局 限于提高单一作物产量或单一产业;
(3)部分实现稀缺资源的替代和弥补, 一方面充分挖掘系统内部资源潜力,另一 方面高效利用购买性农业投入;
工业 化农业 带来的 染污
(二)替代型农业系统
农业可持续发展解释
农业可持续发展解释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农业经济、社会和环境需求的基础上,保持农业系统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性的发展。
它旨在将农业的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互协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强调对土壤、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通过采取合理的农业耕作方式、水土保持措施和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土壤侵蚀、水污染等问题,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农业可持续发展鼓励采用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药、化肥和水资源的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通过推广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等技术,促进农业与环境的良性互动。
3. 农产品安全和品质:农业可持续发展强调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和安全食品的需求。
通过规范农产品质量检测和认证体系,加强农产品溯源和食品安全管理,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信任度。
4. 农业社会可持续性:农业可持续发展强调在农村社会中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
通过提供良好的农业劳动条件和收入来源,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促进农业和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于实现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农民和农业相关机构应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和推广,为实现可持续的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做出贡献。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农业可持续发展名词解释
农业可持续发展名词解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一种将资源、环境、人类社会三者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社会的综合决策,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从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现代农业。
农业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agriculture)也叫生态农业或农业生态学,其主要研究内容是: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提供足够的食物给世界人口,以及如何改良土壤以减少水分的流失和污染。
也就是说,农业可持续发展关注的是在环境承载能力许可的前提下,农业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间的协调平衡问题。
它包括保护耕地和使土地资源永续利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培育健康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等内容。
自然资源基础:是指维系农业生产的天然物质或自然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热量(光能)、水分、空气、养料等,通常用有机物和矿物质来表示。
自然资源基础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
为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尽量保持和扩大自然资源基础,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并使之成为有效的生产手段。
但不能认为只要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就可持续发展了。
只有人类在生产中改善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才能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农业资源管理或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与非农化相对应的“城市化”,也称“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是密切联系的。
这是因为农村有丰富的剩余劳动力资源,这些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到城市去寻找新的出路,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同时又是乡村人口的转移,农村人口增加了,有利于农业现代化。
另外,城市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必须要有农产品作原料,这样,农业与工业的关系更加紧密,城市化发展的速度必然超过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形成“工业反哺农业”的格局。
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
目前,各国学者针对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索的方向,已从单纯的资源节约转向以农民权益为核心的多功能发展模式。
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
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第一章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概述 (3)1.1 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3)1.2 国内外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现状 (3)1.2.1 国内现状 (3)1.2.2 国际现状 (3)1.3 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4)1.3.1 挑战 (4)1.3.2 机遇 (4)第二章农业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 (4)2.1 土地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 (4)2.2 水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 (5)2.3 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 (5)第三章农业生态建设与保护 (5)3.1 农田生态环境保护 (5)3.1.1 农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6)3.1.2 农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6)3.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6)3.2.1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义 (6)3.2.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措施 (6)3.3 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构建 (6)3.3.1 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概述 (7)3.3.2 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构建措施 (7)第四章农业生产方式创新 (7)4.1 精准农业技术 (7)4.2 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7)4.3 循环农业模式 (8)第五章农业绿色生产标准与认证 (8)5.1 农业绿色生产标准制定 (8)5.2 农业绿色生产认证体系 (8)5.3 农业绿色生产政策支持 (9)第六章农业绿色市场体系建设 (9)6.1 农产品绿色市场培育 (9)6.1.1 市场定位 (9)6.1.2 品质保障 (9)6.1.3 市场营销策略 (9)6.1.4 政策扶持 (10)6.2 农业绿色产业链构建 (10)6.2.1 产业链上游 (10)6.2.2 产业链中游 (10)6.2.3 产业链下游 (10)6.2.4 产业链协同 (10)6.3.1 品牌策划 (10)6.3.2 品牌宣传 (10)6.3.3 品牌营销 (10)6.3.4 品牌保护 (10)第七章农业绿色金融与投资 (11)7.1 农业绿色金融政策 (11)7.1.1 政策目标 (11)7.1.2 政策措施 (11)7.2 农业绿色投资引导 (11)7.2.1 投资方向 (11)7.2.2 投资引导措施 (11)7.3 农业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11)7.3.1 产品类型 (12)7.3.2 产品创新方向 (12)第八章农业绿色政策与法规 (12)8.1 农业绿色政策体系构建 (12)8.2 农业绿色法规制定与实施 (12)8.3 农业绿色政策宣传与监督 (12)第九章农业绿色人才培养与教育 (13)9.1 农业绿色人才培养体系 (13)9.1.1 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13)9.1.2 人才培养模式 (13)9.1.3 人才培养政策与措施 (13)9.2 农业绿色教育普及 (13)9.2.1 教育内容与方法 (13)9.2.2 教育对象与范围 (14)9.2.3 教育政策与措施 (14)9.3 农业绿色技术创新与推广 (14)9.3.1 技术创新方向 (14)9.3.2 技术推广模式 (14)9.3.3 技术推广政策与措施 (14)第十章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评价与监测 (14)10.1 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14)10.1.1 资源利用效率指标 (15)10.1.2 生态环境保护指标 (15)10.1.3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标 (15)10.2 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监测体系 (15)10.2.1 监测内容 (16)10.2.2 监测方法 (16)10.2.3 监测频率 (16)10.2.4 监测数据管理 (16)10.3 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评价与监测政策建议 (16)10.3.1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16)10.3.3 优化政策体系 (16)10.3.4 强化监测评价 (16)10.3.5 推广成功经验 (17)10.3.6 加强国际合作 (17)第一章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概述1.1 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障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基础上,遵循生态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与未来方向
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与未来方向引言在全球人口持续增长、资源紧缺和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传统农业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
过度依赖化肥和农药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还威胁到农业的长期可持续性。
可持续农业因此成为应对这些挑战的重要途径,既能保障粮食安全,又能保护生态环境。
本文将探讨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性、现状及未来方向。
一、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性1. 保障粮食安全随着全球人口预计在2050年达到近百亿,粮食需求将大幅增加。
传统农业依赖于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方式,但这种模式往往忽视了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导致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可持续农业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系统,能够在长期内稳定增加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
2. 保护生态环境传统农业的高强度耕作和化学投入品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了广泛的负面影响。
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污染、水体富营养化以及生物多样性丧失。
而可持续农业倡导减少化学投入,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3. 应对气候变化农业不仅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气候变化的受害者。
可持续农业通过采取碳固存、减少甲烷排放等措施,能够减少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贡献。
此外,可持续农业还通过增加农业系统的韧性,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病虫害等挑战。
二、可持续农业的现状1. 有机农业的发展有机农业是可持续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张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转基因生物等,依靠自然界的循环和系统来维持农业生产。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有机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全球有机农业的耕地面积和市场规模均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2. 农业生态系统的保护可持续农业不仅关注粮食生产,还关注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
通过保护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如土壤肥力、水循环、生物多样性等,可持续农业能够实现生态环境与农业生产的双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本积累能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人力资本积累有利于改善人们的收入分配状况
人力资本的收益率大大高 于物质资本的收益率,使 国民收入中资产所贡献的 份额减少,劳动贡献的份
额增加
人力资本积累的途径较 多,在人群间的分配 要比物质资本或现有
资产的分配更为平等
二、东西方生态农业的比较与中 国生态农业的特征
(一)东西方生态农业的比较
1
2
3
内涵与外延不同
模式与追求目标不同
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 不同
(二)中国生态农业的特征
1.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建立在可更新资源基 础之上,与当地农业环境资源组合相适应。 既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生产,又能保护 增值自然资源,使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调发展
强化农业系统内的 自养、自控功能
节约资源提高 资源利用率
建立经济与生态 良性循环体系
持续 农业
发展农业 循环经济
广泛应用现 代高新技术
3.环境污染往 往具有累积性
4.环境问题的 外部性
(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 环境保护思路
–产权管理
–市场机制 –界定困难 –交易成本
–非合作博弈
–国家干预
–解决市场失灵 –降低效率
–寻租
产权管理与国家干预 的相机抉择
四、技术进步与农业可持续 发展
农业不可持续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科学技术
1.
落后
2.
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3.
某些技术进步可能产生负效应
4.
技术进步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但它
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第四节 中国特色的生态农
业
一、生态农业的提出与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的内 涵
(一)生态农业的提出
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是由美国土 壤学家W·A·Alborecht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 来的,其代表性的定义是由Jacsont和Benolen两 人在1984年作出的解释: “在尽量减少人工管理的条件下进行农业生产,保 护土壤肥力和生物种群的多样性,控制土壤侵蚀, 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减轻环境压力,实现持久性 发展。”
6.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以内部调控为主,外 部调控为辅。重视自我调节作用,采用人 工调节与自然调节相结合的措施,维持系 统的稳定性。
7.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全面规划,兼顾社会 、经济和生态三大效益。
第五节 持续农业发展趋势
一是构建可持 续发展的新模 式,代替石油 农业模式
+
二是高新科技应用 于农业,孕育着新 的农业技术革命, 又为构建模式创造 了条件
4.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是农业持 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在解决生产与消 费之间矛盾的同时,必须处理好生产 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 涵
与基本特征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有机 农业
生态 农业
生物 农业
自然 农业 再生 农业
生物动 力农业
超石油 农业
农业 可持 续发 展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农业生产必须尽量利用自然机制和可更新 资源,尽量保留自然生态结构和功能,充分 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维持的功能 。农业生态系统偏离自然状态的结构和机能 越远,要维持这种人工状态的代价就越大。
3.农业生产必须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 规律,而且必须始终以遵循生态规律 为基础,经济结构必须与生态结构协 调一致,而以保持生态系统结构和生 态平衡为前提条件。
它不仅取决于经济因素,而且取 决于与经济因素有密切联系的非 经济因素,涉及到人口、教育、 自然资源、环境、技术进步和制 度等多种因素。
一、人口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矛盾
–人口增长对资 源、环境及社 会系统的压力
出路
–人力资本积累 与农业可持续 发展
人力资本是体现于人自身上的各种知识、技能 及体力的存量
在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满足 其需要的发展条件下,采用不会耗尽资 源或危害环境的生产方式,实行技术变 革和机制性改革,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 的破坏,维护土地、水、生物、环境不 退化、技术运用适当、经济上可行以及 社会可接受的农业发展战略。
不造成环境退化是指 技术上运用适当是指 希望人类与自然之间、 生态经济系统的合理 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 化并不主要依靠高新 达到和谐相处,建立 技术,而以最为适用、 一种非对抗性、破坏 合理的技术为导向 性关系
4.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循环利用“废物”, 使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增加产品产出 。开展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控制 杂草和病虫害。以农家肥、绿肥等有机肥 为主,合理施用化肥,既要增产,又要提 高经济效益。
5.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充分利用现代的科学 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并且与传统农业 实用技术相结合。
人力资本的提高有利于 农业劳动力脱离农业, 减轻农业人口对自然资
源的压力
二、自然资源与农业可持续 发展
(一)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农业 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
(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 资源利用原则
最低安全标准原则 ;公平性原则
三、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问题的特性
1.环境问题与农业 2.环境问题具有传 可持续发展紧密相 递性 关
经济上可行是指要控 制投入成本,提高经 济效益,避免国家财 政难以维持和农民难 以承受的局面
能够被社会接受则是 指生态环境变化、技 术革新所引起的社会 震荡,应当控制在可 以承受的范围内
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
经济持续性
生态持续性
社会持续性
第三节 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 的主要因素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多要素、 全方位、综合的发展
(一)土壤退化沙漠化现象严重,耕地资源减 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二)水资源减少 (三)森林资源破坏速度加快 (四)生物资源锐减
传统现代农业的困境给人类带来
了一系列的启示和思考
1.在处理同自然的关系时,不能用征服者统 治被征服民族那样的态度来残酷地对待大自 然,而应变征服自然为协调自然,使农业生 产更符合客观规律。
第十八章 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章学习要点
★常规现代农业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中国生态农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持续农业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常规现代农业所面临 的困境与挑战
一、农业的投入产出比在下降 二、农业对环境的污染与生态的破坏 三、农业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和恶化
2.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以一业为主,多业结 合,全面发展。农、林、牧、渔、加工各业 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以实现系统整体 的多功能、高效率。
3.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利用共生相养,合理 配置农业植物、动物、微生物,实行立体 种植、混合喂养、结构合理的立体农业。 使有限的空间、水、土、光、热资源得到 充分利用,达到较高的光能利用率和生物 能转换率。
(二)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的 内涵
生态农业就是从系统的思想出发,按照生态 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运 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 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较高 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 的农业发展模式。
简单地说,就是遵循生态经济学规律进行经 营和管理的集约化农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