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合集下载

《农业生态学》第八章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学》第八章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绿色革命思潮。这一思潮与行动的重要 内容是通过推广高产新品种(如矮秆小麦、 矮秆水稻、杂交稻等)带动了农业的全面 发展,并形成了“种子+化肥+灌溉”三 架马车一起上的局面。中国与印度被认为 是绿色革命的典范。
3.自然农业思潮。 20世纪70年代西方
出现了替代农业的第一次尝试,即自然农业 思潮。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物农业、 替代农业、再生农业、自然农业、超工业农 业等等,形成了一股在学术界颇有影响的思 潮。
4.各种替代农业:
包括 回归型:自然农业、有机农业 ; 替代型:生态农业、集约农业、立体农 业
持续性农业:低投入持续农业、高效率 持续农业、精久农业等
( 1 )自然农业
五十年代日本的福刚正延开始实践。哲学 : 道教的 “无为思想 ”,方法 :
①不翻耕,靠植物根系、土壤动物和微生物 对土壤进行自然疏松;
第八章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是 21 世纪世界各国正确协调人口、资源、环 境与经济间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是人类 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途径。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把完好的地球交给孩子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概念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 来
可持续农业是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 调整技术和机制变化的方向,以便确 保获得并持续地满足目前和今后世世 代代人们的需要。
因此是一种能够保护和维护土地,水和 动植物资源,不会造成环境退化;同 时在技术上适当可行,经济上有活力, 能够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农业。
三、 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持续农业与与农村发展( SARD )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 :

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实践探索农业,作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在当今时代,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诸多挑战,探索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路径成为当务之急。

可持续农业,简单来说,就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的农业发展模式。

它强调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综合效益。

为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许多地区和农户都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

比如,在土地利用方面,推广轮作和间作的种植方式。

轮作,即按照一定的顺序在同一块土地上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这样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间作则是在同一块土地上同时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通过不同作物的生长特性互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光照条件,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在水资源管理上,一些地方引入了滴灌和喷灌技术,取代了传统的大水漫灌。

滴灌能够将水直接输送到植物的根部,大大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而且,通过精确控制灌溉量和时间,可以更好地满足作物的需水要求,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肥料使用方面,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重视有机肥的应用。

有机肥不仅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还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同时,减少化学肥料的过度使用,降低了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生态农业模式也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实践之一。

比如,“猪沼果”模式,将养猪产生的粪便等废弃物转化为沼气,用于照明和做饭,沼渣和沼液则作为优质的有机肥料用于果园的种植。

这种模式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同时也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农业科技创新在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新型的种子培育技术,使得作物具有更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让农户能够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酸碱度等指标,实现精准农业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性和效率。

在农产品销售环节,发展农业电商平台,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减少了中间环节,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chapter6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

chapter6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

• 6、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三个 效益” )是SARD的综合目标。
• 经济效益即是投入与产出的比率。
• 社会效益指在生态系统中投入一定的劳动后, 生产的各类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 方面的需要程度。
• 生态效益的实质是在合理的劳动投入下,换取 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的最高效 率、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一是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经济系统的良好循 环。
• 我国农产品加工销售滞后,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 与农业生产产值之比在3:1以上,我国只有0.5:1; 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通常是农业总产值的1.5-2.0倍, 而我国食品工业产值还不到农业总产值的1/3。
➢ 二是农业、农村、农民的社会系统的良性循环。
• 在资源方面,包括土壤肥力的稳定或提高,耕地总量 的稳定或保持动态平衡,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农业 所需非再生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生物资源的保护 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
• 对于中国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资源问题 是农业生态可持续问题的主要方面。
• 5、经济良性循环、社会良性循环、自然良性 循环( “三个良性循环” )是SARD的运行 机制。
国际会议上通过了《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登博斯 宣言和行动纲领》,其定义为:“可持续农业是采取 某种方式,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调整技术和机 制变化的方向,以便确保获得并持续地满足目前几代 人和今后世世代代人们的需要。这种(农业、林业和 渔业部门的)持续发展能够保护和维护土地、水和动 植物资源、不会造成环境退化;同时在技术上适当可 行、经济上有活力、能够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农业” 。
• 是指维持农业生产、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所 需要的农村社会环境的良性发展,主要包括人 口数量控制在一定水平、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 农村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农村劳动力以适当 速度不断从农业领域转移出去等。

绿色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绿色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绿色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农业领域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相互关联且对人类的未来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绿色农业的内涵绿色农业涵盖了一系列环保、健康和可持续的农业实践。

从生产方式来看,绿色农业强调减少化学合成肥料、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

传统农业过度依赖这些化学制品,虽然在短期内能够提高产量,但长期来看,却带来了诸多问题。

例如,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土壤板结,降低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保肥能力。

而农药和除草剂的滥用不仅会杀死害虫的天敌,破坏生态平衡,还可能在农产品上残留,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绿色农业倡导使用有机肥料,像农家肥、绿肥等。

农家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各种营养元素,能够缓慢释放养分,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活性。

绿肥则是通过种植特定的植物,然后将其翻耕到土壤中,起到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

生物防治也是绿色农业的重要手段。

利用害虫的天敌,如瓢虫防治蚜虫,寄生蜂防治鳞翅目害虫等,可以在不使用化学农药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害虫数量。

绿色农业还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在绿色农业生产体系下,农产品更加天然、健康,符合现代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高品质的追求。

这种农产品在市场上往往具有更高的附加值,能够为农民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要素农业可持续发展旨在满足当代人对农产品需求的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

这意味着要在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等多方面达到平衡。

在生产方面,要保持农业生产力的稳定和提高。

这不仅仅是追求产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保证生产系统的长期稳定。

例如,合理的轮作制度有助于保持土壤肥力,防止土壤病虫害的积累。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也是提高农业可持续性的关键。

水资源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要素,许多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经济发展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农民需要获得足够的经济回报,才能有动力持续投入到农业生产中。

生态学与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生态学与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生态学与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在当今时代,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对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加,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至关重要的议题。

而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为实现可持续农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可持续农业,简单来说,就是在满足当代人对农产品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

它强调的是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综合平衡。

生态学在可持续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农业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包括农作物、家畜、昆虫、微生物等)和非生物(土壤、气候、水等)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系统。

通过生态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明确这些要素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规律,从而为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提供依据。

以土壤为例,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其中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和动物。

生态学的研究让我们知道,这些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肥力保持和养分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如果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不仅会杀死有益的土壤生物,还会导致土壤板结、酸化和污染,从而影响土壤的质量和农业的可持续性。

其次,生态学为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思路。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和功能发挥的重要保障。

在农业中,种植多种农作物、养殖多种家畜,以及保留农田周边的自然植被和生态廊道,有助于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其抵御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例如,在一块农田中混种不同的农作物,可以利用它们之间的互补作用,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光能的捕获效率。

同时,多样化的农作物也能为害虫的天敌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从而减少害虫的爆发。

再者,生态学原理指导着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水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但在许多地区,水资源短缺成为了限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生态学的方法,如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根据农作物的需水规律进行精准灌溉,可以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八章 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第二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原则和内容
第三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与途径
第一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 需求的发展(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 。
包括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
1.东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①通过增加改善、恢复和保护自然资源方面的投资,减轻对自然资源的 压力,以便能充分安全的利用自然资源。

②加快推进向技术和资金集约型的转变,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 外向型农业,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
③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建立完善的肉、蛋、奶、鱼、果、菜等农产品 生产基地;发展设施农业,搞好沿海大中城市城郊“菜篮子”工程;重 视饲料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但要注意防治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对饮用 水源地和江河、湖泊的污染。 ④加快工业化进程,加强乡镇工业的结构调整、合理布局和防治工业污 染工作,注重农村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⑤通过成立合作社、农民协会等农民组织,举办提高农民生产技能的各 种教育培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专业化生产能力,研究和开展 农业综合管理方法,增强农民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农民获得其他生计的 机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1.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尚不能满足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发展为前提。 • 2.我国人均占有资源少,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把握资源节 约的原则。
• 3.实现生产、经济、生态三个持续性相结合的原则。
• 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把 农业科技作为推动力的原则。 • 5.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把握区域协调发展原则。 • 6.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把握“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 质量”的原则。

农业生态学7.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学7.农业可持续发展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后不久,中国政府就组 织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阐明了70多个行动 方案领域。是世界上首部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
1994年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用 实际行动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十六大报告把“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环境改善,资 源利用效率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 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 目标之一,并对如何实施这一战略进行了论述。
第四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及其建设
一、环境与资源支持系统
环境与资源支持系统 作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和能 量的输入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区域农业发展的 方向和模式,它是农业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坚强后 盾。
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培育与合理利用是实施农业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 际上就是保护农业生产力。
二、可持续农业的基本概念 可持续农业的思想是产生于人类对“石油农业”、 “绿色革命”沉重代价的反思与“替代农业”的实践 之上的。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农 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潮,人们开始将农业功能的思考从 单纯的经济方面扩大到生态和社会,各国纷纷根据各 自的国情开始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实践探索。此后, 可持续农业的研究与发展不断有高潮兴起
5、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1)各国的共同行动
1992年,里约热内卢会议,183个国家。102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与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 性文件,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反 映了关于环境与发展领域合作的全球共识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
1997年,《京都议定书》,对减排温室气体的种类、主要发达国家 的减排时间表和额度作出了具体规定。

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被广泛认为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农业领域,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满足当前农产品需求的同时,保护和改善环境、确保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

本文将探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以及相关的解决方案。

农业生产是人类社会的基石,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物、纤维和能源,还为农民提供收入和就业机会。

然而,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往往带来了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如土壤退化、水资源过度使用和农药残留。

为了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需要得到解决:1. 土壤和水资源保护: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需要实施科学的土壤管理措施,包括合理施肥、轮作制度和保护耕地等。

同时,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通过节水灌溉技术和水资源规划来实现。

2. 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活动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包括农药使用和生境破坏。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农民可以采取生态农业方法,包括有机农业和生态恢复。

3. 农药和化肥使用减少: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不仅对环境有害,还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教育农民关于可持续管理农药和化肥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推广有机农业和秸秆还田等。

4. 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极端天气事件和不稳定的降水模式。

农民需要采取适应性措施,如引入适应性农作物品种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为了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

政府可以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和法规,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和贷款支持。

农民可以选择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并积极参与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保险等组织。

此外,学术界和科研机构可以开展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案,如土壤和水资源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农药和化肥的减少以及气候变化的适应,我们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和环境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可持续农业背景

可持续农业背景

可持续农业背景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以保护环境、保障社会经济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农业发展模式。

它强调在农业生产中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同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可持续农业背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问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常常依赖化学肥料、杀虫剂和除草剂等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对土壤、水源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传统农业还存在大量的土地侵蚀、水资源浪费等问题,使得土地逐渐退化,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2. 社会经济问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往往依赖大规模机械化和高投入,导致农民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同时,由于缺乏科学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许多小规模农民无法有效管理自己的土地和作物,并且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这些问题使得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难以提高。

3. 食品安全问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存在一定风险。

长期摄入过多的农药残留和化学肥料会导致慢性中毒和各种健康问题。

传统农业往往追求产量而忽视品质,导致农产品口感差、营养价值低下,无法满足人们对高质量食品的需求。

4. 气候变化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对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影响。

传统农业面临着干旱、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同时温度升高也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周期和产量。

需要采取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可持续农业应运而生。

它通过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推动绿色、有机、循环经济等理念在农业领域得到应用,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可持续农业的背景和相关措施。

一、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是可持续农业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强调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采用有机肥料替代化学肥料,采用生物防治代替化学农药,通过合理轮作、间作和混作等方式改善土壤质量,并且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通过这些措施,生态农业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提高土壤质量和作物产量。

简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简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简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1.引言1.1 概述农业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资源的有限性,传统的农业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

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和未来农产品需求的同时,保护和提升农业生产环境的能力,提高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

它着重于维持农业生产系统的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平衡。

相对于传统农业模式,农业可持续发展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民的福利。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背景是当前全球资源的短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

人类对土地、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农业化学品的滥用以及大规模农业活动的生态影响都给农业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而且,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和农田面积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探索并倡导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实践。

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能够保障粮食安全。

通过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供应。

其次,农业可持续发展还能够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此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有效保护土壤、水源和生物多样性,为后代子孙留下良好的生态环境。

总之,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它对于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农业可持续发展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所示:文章结构部分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整篇文章的布局和组织方式。

21世纪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1世纪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列为全球发展战略,制定了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行动计划——《21世纪议 程》,使这一战略思想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本次环境与发展大会成了人类改变传统发展模 式和开拓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布伦特兰的可持续发展定义(取自《我们 共同的未来》)“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 危害的发展”。
在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 纲要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实行经济体制和经济 增长方式这两个根本性转变,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 展作为两项基本战略。
提出了“实施这两大战略,对于今后十五年的发展乃 至整个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快科技进 步,优先发展教育,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开发利用资 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 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是鼓励 经济增长
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 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 面进步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是鼓励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必要的,必须通过经济的增长来提高 人类的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
停止发展是消极的,是没有出路的,它不能解决 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根 源是贫困,只有发展,才能摆脱贫困,提高生活 水平,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 态环境
经济和社会发展绝对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 力。

农业生态学 第八章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

农业生态学 第八章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
Choctaw 生态工业园区 • 中国: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
示范园区
丹麦:Kalunborg 生态工业园区
• 该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制 板厂4个厂为核心企业,把一家企业的废弃物 或副产品作为另一家企业的投入或原料,通 过企业间的工业共生和代谢生态群落关系, 建立“纸浆—造纸”、“肥料—水泥”和 “炼钢—肥料—水泥”等工业联合体。
• 主张:低投入、不施化肥、农药、小型 农业。
3、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几种思潮
• 农业现代化思潮 • 绿色革命思潮 • 自然农业思潮 • 可持续农业思潮
三、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农业
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增加粮食生产,妥善解决粮食问题 (2)促进农村综合发展,消除农村贫困
状况 (3)合理利用,保护和改善自然资源,
沼气
加工厂
沼制泥污
制取
液沼
经 济 产 品
水废
乡镇 工业
灌污 水废 预处理
水产养殖 氧化塘 水生生物
沼 气 沼液 气
产 出
渣 畜禽饲养
用生 能活
用回水污
农田

林地 草地

菜地
太阳能
(5)多功能农工联合生产系统
植被恢复及 水土保持生
态工程
生态工业与生态工业园区
• 生态工业:指仿照自然界生态过程物质循环的 方式来规划工业生产系统的一种工业模式。
• 产量:减产 5-10% ,干旱年代则相等或高于, 投入工业辅助能大大降低,收入下降。
(3)生态农业
• 1971年 Acres 杂志提出生态农业思想
• 1981年英国科学家定义为“生态上能自 我维持,低输入的,经济上有生命力的, 目标在于不产生大的和长远的环境方面 和审美方面不可接受的小型农业。这与 中国的生态农业是有明显区别的。

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浅析

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浅析


工业 ” 三废 ” 污染 急 剧向农 村蔓延 。环 境监 测表 明: 在 全 国 7大 水 系中 ,近 一半 的河段 污染 严 重 ,流经 城 市河 段 8 %受到 严重污染 ,2 0 0 m 的河流污染 物超标 ,受 污水 、 参 考 文 献 : 2 50k [] 口克平. 可持 续发展 农业的 的探 讨 ] . 村发展论 丛 , 1 对 农 工业 废弃 物和 城 市垃 圾 危害 的农 田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 1 h ; . 亿 m。 化肥 、农 1 9 ( ) 1 1 9 7。 1 : 4~ 6 药和 农膜 等大 量使 用 带来 了严 重 的农业 污染 ,中国 农药 施 [] 康 晓 光 . 国农 业 持 续 发 展 战 略 研 究报 告 ] . 略 与 管 理 , 2 中 战 用量 每 年 以 1 %的速 度递 增 ,1 9 0 9 5年为 2 . 吨 ,预 计 1 。 ( ) 2 68万 99 8 3 :6 ~6 8。 20 0 0年将 达 3 0万 吨 ,农 药和 化肥 的超 量使 用使 得农 药 残 [] 刘葆金等 . 业产业化 与农业 可持 续发展 ]. 3 农 农村 经济 问题 , 留超 标率 和检 出 率很 高 ,化 肥 的使 用 已使 粮 食增 产 出现 了 1 9 ( 1 : 2 9 7. 1 ) 6~3 。 0 边 际负效 应 。农药 化肥 等 的滥 用不 仅使 土壤 、水 体 和大 量 农产 品受 到污 染 ,导 致不少 农作 物 高产 地区 的农 田生态 平 作 者 简 介 :朱 英 华 ,单 位 : 河 南 省 商 丘 市 科 技 开发 中心 ,性 别 : 女 ,出生年 月:1 8 1籍贯 : 9 11 河南柘城 ,学历 : 本科 ,研 究方 向 衡失 调 ,病 虫害越 治越 多 ,耕地 污染 、水污 染及 农 产 品质 农 业 可持 续 发 展 量下 降等 问题 也 日益 严重起 来 。

农业经济学-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经济学-农业可持续发展
2018/6/1 3

第一节 可持续农业产生的背景
一、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背景
长期以来,人类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是“人 类中心论”,人类以征服者的形象出现,虽 然极大地获得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但 掠夺式地对待自然也导致了经济发展与环境、 资源的尖锐矛盾。20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 可持续发展正是这一矛盾的产物。
2018/6/1 23

我国于1980年代初起正式开始这项工作。
叶谦吉:生态农业就是从系统的思想出发,按
照生态学原理、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
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 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
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简
单地说,就是遵循生态经济学规律进行经营和
绿色生态度假村
2018/6/1
30
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人口战略
资源战略
战略 措施
环境战略
2018/6/1 31
科技战略
2018/6/1
一、人口战略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我国人口数量大、农村人口比重大、文化素 质低,发展可持续农业必须牢牢把握控制人口数 量、提高人口质量的战略方针。 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16 亿,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峰值10亿。 研究表明,我国自然资源最适宜的人口承载 量是8亿,最大承载量是17亿。
管理的集约化农业体系。
2018/6/1 24
二、中国特色生态农业与西方生态 农业的比较
西方的生态农业是在现代农业造成环境污染、资源 短缺、效益下降的背景下,作为一种替代农业模式而产 生的,故他们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 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 接受的小型农业”,他们反对化学物的投入。 而中国的生态农业是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之优点 ,利用生物和自然协调发展起来的农业新模式,在技术 上并不反对化肥、农药的使用,而是强调因地制宜,科 学、合理、高效率地投入,并重视环境生态工程建设, 重视农田生态工程与技术以及信息方面的投入,具有中 国传统农业中有机肥投入和技术密集相结合的特征。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思路
(1)产权管理思路 (2)国家干预思路
三、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技术进步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不可持续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科学技术
落后 ➢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某些技术进步可能产生负效应,不利于农
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进步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但它
生态经济学的基本规律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
➢ 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经济系统是以生 态系统为基础的,人类的经济活动要受到生态系 统的容量的限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所构成的 生态经济系统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如果两个系 统彼此适应,那么就能达到生态经济平衡的结果 ,如果两个系统彼此冲突,那么就可能出现生态 经济失衡的状态;人类社会有可能通过认识生态 经济系统,使自身的经济活动水平保持一个适当 的“度”,以实现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及基本原则
几种有代表性的定义
从自然属性定义: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 力。
从社会属性定义: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 力之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
从经济属性定义:在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 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
传统现代农业的困境给人们带来了一系列启示和思考:
➢ 在处理同自然的关系时,应变征服自然为协调自然,使 农业生产更符合客观规律;
➢ 农业生产必须尽量利用自然机制和可更新资源,尽量保 留自然生态结构和功能,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 机制和自我维持的功能;
➢ 农业生产必须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而且必须始终 以遵循生态规律为基础;
从科技属性定义: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 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工艺方法—尽可能减少能 源和其它自然资源的消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时代人类需求的同时,保护和增强土地、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确保未来世代能够继续获得高质量的食物和农产品的发展方式。

其关注的重点包括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具体概念包括:
1. 高效利用资源:采取可持续的土壤管理、水资源管理、能源利用和投入品使用,以降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程度。

2. 保护生态环境:尊重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减少农业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土地退化和水源污染等。

3. 改善农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提供高营养价值的食物。

4. 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社会公平和公正。

5. 保障粮食安全:确保可持续农业生产模式下的粮食供应充足,可持续满足人类的食物需求。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在保护环境和资源、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农业的长期发展和农村社会经济的繁荣,为未来世代提供可持续的食物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