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赏析:善用语言的力量.pdf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河北公务员考试复习已经开始,本文提供一篇优质范文并解读其写作思路与文章结构,考生可收藏学习,用作晨读资料。

善用语言的力量

(评析:动宾结构的标题,简明扼要,标题即为文章的观点。)

生活中,有人喜欢高谈阔论,有人习惯低声细语,有人说话绵里藏针……无论是日常攀谈还是正式发言,语言都可谓交流的工具、思维的载体。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释放智慧与力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评析:开篇以生活中人们不同的语言风格入手,指出语言在日常攀谈和正是发言的作用,贴合实际,切入自然,后紧接引入文章的总论点,要善用语言的力量,回扣标题。)

语言的力量,首在言之成理。“言贵于有物,无物,非言也。”就拿开会发言来说,一个人的讲话之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在事实和逻辑层面无懈可击,有说服力。

(评析:分论点1,先引用古文,强调语言中“理”的力量,然后以日常工作中的开会发言为例,论述了言之成理的重要性。虽然有古文引用+例证分析,但该段分析论证过于单薄,应适当展开论述,增强论证力度。)

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德。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纵观历史长河,誓言“舍身为国”、发出惊人之语者不在少数,他们终能流芳千古,为民族精神注入生动元素。反观那些“两面人”、投机者,纵然信誓旦旦、巧舌如簧,由于没有人格的光亮、缺少修养的支撑,说出来的话自然无法令人信服。

(评析:分论点2,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前者“流芳千古”,后者“无法令人信服”,通过反差对比,论述了“德”对于语言的重要作用。与上段相比,本段论证要充实一些,但缺乏举例论证,还是显得力度不足。)

语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文心雕龙》有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这是行文的典范,又何尝不是语言的真义?话语真情充沛、逻辑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穆青采访焦裕禄事迹时情动于衷、挥洒热泪,多年后,其采访日记上仍依稀可见斑斑泪痕。有了真情的贯注,那么语言和作品就都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时光而历久弥新。

(评析:分论点3,先引用古文,然后紧接反问,接着点明语言中“情”的力量,最后通过穆青采访焦裕禄的例子进行举例论证。与上段相比,本段采用了古文引用+反问+道理+例证,充分论证了“情”在语言中的重要作用。)

反过来看,轻视语言的力量、忽视沟通的艺术,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现实中,有的干部一讲话,群众便皱眉摇头,原因何在?问题就在于这些讲话内容干瘪、细咂无味,要么是脱离实践的空话套话,要么是违背情理的废话假话。譬如,有的乡村动员植树,长篇累牍都是绿化的道理,对大家最关心的树苗供应等现实议题只字不提。再如,发生安全事故,人们最关切的是伤亡情况和救援进展动态,个别地方的新闻发布却大篇幅着墨于“地方领导重视”,缺少事件本身的信息。凡此种种,消解的都是群众的信任。

(评析:本段为反面论证,论述轻视语言的负面效果。以现实中的干部讲话为论述方向,举了“乡村动员植树”和“安全事故处理”两个例子,论证了干部讲话时采用的语言言之无物、避重就轻的现象,点明了其危害:“消解的都是群众的信任”。反面论证单独成段,构式新颖,值得借鉴。)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当然,强调善用语言,也并不是提倡夸夸其谈,更不是否定行动的力量、落实的价值。语言是行动的影子,行动是语言的土壤。挖掘语言的宝藏,品味言语的艺术,有助于更好传递信息、交流意见、沟通情感,也必将推动行之有恒、行之有格、行之有效。从这个角度来说,从真理中汲取营养,在信仰中涵养定力,于情感中激发共鸣,有利于激发语言的力量,最终做到知行合一、言行并举。(共937次)

(评析:结尾段并未草草结束,反而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强调在重视语言的力量的同时注重行动的力量,使得文章的论点更加正确、完善,提升了论证力度。尾句“从真理中汲取营养,在信仰中涵养定力,于情感中激发共鸣”是对文章中三个分论点的再次总结,而“激发语言的力量,最终做到知行合一、言行并举”则是对文章总论点的再次回应。) 【文章小结】

本文以善用语言的力量为议题展开论述,从生活中人们语言特点引出论点,然后从“理”、“德”、“情”三个方面论述了善用语言力量的重要作用,第五段从反面论证了轻视语言力量的危害,尾段进一步深化,从知行合一的角度论述了语言对于行动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巩固了论点。

本文的突出特点一方面在于文章结构的变化,突破了传统的“五段论”,增加了第五段独立成段的反面论证,构式新颖,另一方面在于结尾段的深化论证,从知行合一角度强化了文章的核心观点,这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分论点1和分论点2的论证不充分,分析过于简单,不能做到分析与例证相结合,使得论证力度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