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的方法(超全)

合集下载

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与技巧

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与技巧

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与技巧一、依据语法结构在断句时,首先要分析句子的结构,找出主语、谓语、宾语等语法成分,并根据这些成分进行断句。

例如,“其一人/去倦怠/来而/犹侍立不去”中,“其一人”为主语,“去倦怠”为谓语,“来而/犹侍立不去”为宾语,应在“去倦怠”后断开,以明确主语和谓语的关系。

二、依据字词意义在断句时,要关注句子中词语的意义和作用,根据词语的含义和功能进行断句。

例如,“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中,“食不饱力不足”是一个意群,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应该在此处断开。

三、依据修辞手法断句时,可以借助古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顶真等,通过这些修辞手法的特点进行断句。

例如,“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中,“物有本末”与“事有始终”是两个对偶句,应该在“终”后断开。

四、依据句间逻辑在断句时,可以借助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进行断句。

例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两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应该在此处断开。

五、依据古文韵律古文讲究韵律,可以通过古文的韵律特点来进行断句。

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白日依山尽”与“黄河入海流”是两个对仗的句子,应该在“流”后断开。

六、对比现代文翻译在进行文言文断句时,可以对比现代文的翻译来进行断句。

例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中,“吾生也有涯”翻译为“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也无涯”翻译为“而知识是无限的”,因此应在“涯”后断开。

七、结合上下文语境在进行文言文断句时,要结合上下文语境来进行断句。

例如,“见山不见水/庸才也/见水不见山/庸奴也”中,“见山不见水”与“见水不见山”是两个对应的句子,应该根据上下文语境在“水”后断开。

八、综合运用多种技巧在进行文言文断句时,要综合运用多种技巧来进行断句。

例如,“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何夜无月”与“何处无竹柏”是两个对应的句子,应该根据上下文语境在“月”后断开;同时,“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与前两句是转折关系,因此应在“者耳”后断开。

文言文断句口诀——手把手教你学断句(全面)

文言文断句口诀——手把手教你学断句(全面)

文言文断句口诀——手把手教你学断句一、什么叫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

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二、方法指津请大家先记住下面的口诀: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章法内容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反复练。

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

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

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一遍两遍、一晃而过也不行。

我们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

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2.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给一段文章加标点,往往有易有难。

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法。

比如让我们给画线句子断句,也就暗示了画线部分前后可以断开,这就为我们理解文段内容和断句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我们也可以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如下面讲到的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

文言文之断句(经典优秀版)

文言文之断句(经典优秀版)

文言文之断句(经典优秀版)文言文之断句(经典优秀版)一、断句的概念和意义1.1 断句的定义断句是指在文言文写作中,将一段话分成若干个较短的句子,以便于表达思想,提高语言的清晰度和表达的准确性。

1.2 断句的意义断句在文言文中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作者的思路,阅读更加流畅。

同时,通过断句可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二、断句的基本原则2.1 遵循语法的要求断句时应遵循语法的规定,即按照句法结构和成分的关系,将一个完整的句子分成若干个分句。

2.2 重点突出、信息分明在断句时,应着重突出句子中的重要信息,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句子的意思。

2.3 按照逻辑关系进行断句断句时应考虑句子中各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将具有相同逻辑关系的成分划分在一起,便于理解句子的整体意义。

三、断句的具体方法3.1 断主谓宾结构主谓宾结构是文言文中最基本的句子结构之一,断句时可以将主语、谓语和宾语分开,使句子结构更加清晰。

3.2 断状中谓结构状中谓结构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子结构之一,断句时可以将状语从谓语中分离出来,以突出状语的修饰作用。

3.3 断表语中主结构表语中主结构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子结构之一,断句时可以将表语从主句中分离出来,以突出表语的说明作用。

3.4 断并列结构并列结构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子结构之一,断句时应将并列的分句分开,以突出各个分句之间的并列关系。

3.5 断长句中的标点长句是文言文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句式,为了使句子更加清晰,断句时可以根据长句中的标点符号进行划分。

四、断句的注意事项4.1 注意整体意义断句时应注意整个句子的意思,不仅仅看局部成分的关系,以免影响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4.2 注意避免过长或过短断句时应注意各个分句的长度,避免出现过短或过长的分句,影响阅读的连贯性。

4.3 注意避免断句过多断句时应适度,尽量避免过多的分句,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

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相关的示例句子、断句练习题等。

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与技巧指导(附练习)

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与技巧指导(附练习)

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与技巧指导(附练习)在写作文言文时,正确的断句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和表达的效果。

下面给出一些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和技巧,并附带一些练习,帮助您提高断句的能力。

1. 主谓断句法:根据句子的主谓关系来断句。

通常将主语和谓语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断句单元。

例:吾闻友人善鼓琴。

练习:参军者多爱国。

2. 宾语断句法:根据句子的动宾关系来断句。

将动词和宾语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断句单元。

例:君子爱民。

练习:明月皎皎。

3. 状语断句法:根据句子的状语关系来断句。

将状语和谓语宾语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断句单元。

例:于是乐师陈词而宫商。

练习:以后人闻之大无伤。

4. 承载断句法:根据句子中的承载成分来断句。

将承载成分和相应的宾语或状语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断句单元。

例:人生贵有所为甘有所不为。

练习:士为之。

5. 对仗断句法:根据句子中的对仗关系来断句。

对仗是指句子中的词语或短语在结构和意义上相对应。

例:射者克而使我射者息。

练习:春风吹又生。

6. 偏正断句法:根据句子中的偏正关系来断句。

偏正是指表示修饰、说明、限定等关系的短语或从句。

例:故颇有知古之称。

练习:严冬坚冰。

7. 并列断句法:根据句子中的并列关系来断句。

并列是指句子中两个或多个相同性质的成分并列在一起。

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练习: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8. 插入断句法:根据句子中的插入成分来断句。

插入是指在句子中插入修饰、补充或解释的语句,通常用逗号隔开。

例:吾愿斯摩以陪吾游。

练习:和风生,将进酒。

通过不断练习和多读优秀的文言文作品,可以提高断句的能力。

同时要注意语序和词性的理解,才能准确判断句子的结构和意义,做到恰当地断句。

文言文断句的四大方法

文言文断句的四大方法

文言文断句的四大方法展开全文一、文言文断句的四大方法1.据顶真,进行断句。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

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确定句读。

2.据名词(或代词),进行断句。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3.据虚词,进行断句。

“夫、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

4.据对话,进行断句。

对话、引语是古文断句的又一重要依据。

对话、引语常用“曰”、“谓”、“云”、“语”、“道”、“白”、“对”、“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二、文言文翻译的四大步骤第一步:联系语境明大意。

联系具体语境,把握句子大意,写出主干,抓住基本分。

第二步:字句落实莫疏漏。

注意重要实词、虚词,看清语法现象,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明确特殊句式如省略、倒装、固定句式等。

第三步:翻译句子要得法。

文言文“六字翻译法”:留、替、补、删、移、猜。

“留”,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替”,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补出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移”,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猜”,指文言句中多义实词、带修辞的句子,要根据上下文灵活猜测处理。

第四步:隐性失分要避免。

回顾原文,检查是否符合语境——“看”;再读一遍,保证句子准确通顺——“念”;誊上卷子,字迹清楚端正无误——“写”。

重点难点题型测试1.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文言文断句的具体方法

文言文断句的具体方法

文言文断句具体方法一、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

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

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1)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

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

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

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

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2)疑问代词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

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3)指示代词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我们把这一步工作总结为标名(代)词,定主宾。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例:1、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2、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师。

3、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4、(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

文言文断句方法大全

文言文断句方法大全

文言文断句方法大全
1.标点断句法:根据句子中的标点符号,将句子分为若干个完整的句子。

2.主谓断句法:根据句子的主谓结构,将句子分为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

3.并列断句法:将句子中的并列成分分开,将句子分为多个平行结构的句子。

4.陈述句断句法:将句子中的陈述句部分分开,将句子分为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的句子。

5.从句断句法:将句子中的从句部分分开,将句子分为一个主句和一个从句的句子。

6.分号断句法:根据句子中的分号,将句子分为两个独立但相关的句子。

7.连词断句法:根据句子中的连词,将句子分为两个主谓结构相对独立的句子。

8.并列分号断句法:根据句子中的并列结构和分号,将句子分为多个并列结构的句子。

9.表语断句法:根据句子的表语结构,将句子分为主语和表语两部分的句子。

10.先行词断句法:根据句子中的先行词,将句子分为一个主句和一个定语从句的句子。

六大技巧搞定文言文断句:方法详解+案例分析

六大技巧搞定文言文断句:方法详解+案例分析

六大技巧搞定文言文断句:方法详解+案例分析O1利用对话标志断句1.解析文言文常以“曰”“云”“言”为标志写人物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最易被发现,因为这里涉及到一些表示对话的标志性字词,如“曰、云、言"。

但在这里我们需注意两点:一是对话中又有对话的情况,二是文中省略说话人和"日”字的情况。

2.案例分析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分析:这一段中,有表对话的标志性词"日",但中间有两句省略了说话人和"曰",就要特别注意了。

答案: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日/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02借助文言虚词断句1.解析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它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常见可以帮助断句的虚词如下:①【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嗟夫、嗟乎、呜呼”表示感叹,前后都要断开。

②【句尾语气词】“者、也、矣、兮、焉、耳、而已”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或判断句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

其后面一般要断开。

③【疑问语气词】“何、曷、盍、胡、安、奚、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一般在词前断句,也有在词后断句)④【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如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是以、无论、岂、岂非”等词,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完整版)文言文断句技巧汇总

(完整版)文言文断句技巧汇总

【解析】
在选段中, “匡庐即庐山 ”、 “香炉峰 ”、“遗爱寺 ”、“太原 ”、 “峰腋寺 ”都是地名, “草堂 ”是常用的
名词, “元和十一年 ”是年号, “白乐天 ”是白居易的字,知道这些,对正确断句是很有益处的。
(句中划线词均为专用词,有年号时间、地名、人名及事物名。)
三、看虚词,找位置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 “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札句之旧体,
一、读文段,通文意 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遍
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 地方断开来。
具体来说,就是走 “四步路 ”: (1)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此时切勿动手标点,如一遍读完不能理解,可连续读 上二至三遍,直至理解。 (2)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 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3)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 点。 (4)通读全文,进行检查,对个别疑难之处,可根据上下文给以推断。 【例】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 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 事不谐矣 这样,我们对上文经过通读,就能了解文意及层次。本文是讲湖阳公主新寡,帝为他物色丈夫之 事。主要分两层:一是 “微观 ”湖阳公主之意,了解女方的意向;二是询问宋弘,了解男方的态度。基 本上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后,便可按照从大到小,逐层、逐句标点。 【答案】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 “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 ”帝曰: “方且图 之。”后弘被引见, 帝令主坐屏风后, 因谓弘曰: “谚言:‘贵易交, 富易妻 ’,人情乎? ”弘曰:“臣闻 ‘贫 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 ”帝顾谓主曰: “事不谐矣。 ” 【例】(北京)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 5 分)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①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②其马将胡骏马 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③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 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④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⑤故福之为祸祸 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我们经过通读,就能了解文意及层次:该段文字讲述了 “近塞上之人 ”(塞翁)失马、得马和儿子 堕马的事,告诉人们不要孤立地、静止地看待 “得”与“失 ”。“好事 ”与“坏事 ”,“福”与 “祸”,在一定条 件下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基本上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后, 断句时,就可抓住 “失马 —— 得马 —— 儿子堕马 ”这一发展过程,抓住人们的看法和 “塞翁 ”的态度,去逐层、逐句点断。

文言文断句方法大全

文言文断句方法大全

文言文断句方法大全一、故事引入以前,有一位阔少爷,常希望找个漂亮妻子。

天,他收到媒人寄来的提亲信,并描述那女子的样貌﹕“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

阔少爷认为自己将会娶到一位“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

”的美人,非常高兴。

拜堂之日,阔少爷发现其妻属丑女,便找媒人算帐。

媒人说﹕“我没有说谎,早就告诉你,这女子‘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

”是你自己断错句,怎可怪我呢?什么是断句呢?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

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二、考点解读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断句不超过6处)(3分)魏舒身长八尺二寸,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泽∕每猎大获∕为后将军钟毓长史∕毓与参佐射戏∕舒常为坐画筹。

后值朋人少,以舒充数,于是发无不中,加举措闲雅,殆尽其妙。

(选自《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有删改)【译文】魏舒身高八尺二寸,不善于和常人交往,年轻的时候擅长射箭,如山林或野外打猎,常常收获很多,后来担任将军钟毓的长史官,钟毓常常和部将参佐们玩射箭游戏,魏舒在旁边给他们计分。

后来有一次参加的人不够,就让魏舒充数,结果魏舒百发百中,加上他对于射箭的言辞恰如其分,极尽射箭的精妙。

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也是考察文言文的传统方式。

重庆卷已经把断句作为必考专题,所选语段不长,有故事性或分析评论,可能涉及文史哲知识;断句三分,一般六处,对选文的整体或者部分进行断句,只用斜线(/)断开,不加标点。

三、方法指津(一)基本方法:通读全文,把握文意。

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

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

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文言文断句六大方法及例句

文言文断句六大方法及例句

文言文断句六大方法及例句今天,众所周知,文言文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而且它仍然被广泛地使用。

然而,由于文言文的特殊性,没有语言的界限,它往往有很高的难度。

因此,学习文言文的学生至关重要的是要熟悉文言文的断句方法。

总的来说,文言文断句有6种主要方法,它们分别是“以逗号停顿法”、“以句号停顿法”、“以冒号停顿法”、“以问号停顿法”、“以顿号停顿法”和“以叹号停顿法”。

下面我们将分别讨论它们,并且提供一些实例:1. 以逗号停顿法:用逗号来分隔句子,分隔句子时必须注意,在逗号前的句子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在逗号后的句子也必须是完整的句子。

例如:“今日,乘舟而行乃是乐,更见山水之秀丽”。

2. 以句号停顿法:用句号来分隔两个句子,在句号前的句子必须是完整的句子,在句号后的句子也必须是完整的句子。

例如:“极乐之处,乘舟而行乃是乐;无边之境,更见山水之秀丽。

”3. 以冒号停顿法:用冒号来分隔句子,凡是在冒号前的句子,都必须是完整的句子,冒号后的句子可以不完整,但也可以是完整的句子。

例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 以问号停顿法:用问号来分隔句子,问号前的句子必须是完整的句子,问号后面的句子可以不完整,也可以是完整的句子,但要注意句子的语气必须是疑问的。

例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5. 以顿号停顿法:用顿号来分隔句子,此外,顿号前后的句子可以不完整,但是往往会表达出不同的意思。

例如:“天地之间,苍茫无尽;星辰之间,浩渺无垠”。

6. 以叹号停顿法:用叹号来分隔句子,叹号前的句子可以不完整,也可以是完整的句子,但叹号后的句子必须表达出在感叹的语气。

例如:“先祖历尽千辛万苦:可是现在,却是国泰民安。

”以上就是文言文断句的六种方法的介绍,以及各种方法的例句介绍。

学习文言文的学生,以上提供的六种断句方法一定要掌握,熟练归纳,才能运用到正确的地方,提高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速度,同时提高文言文阅读技巧,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完整版)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及练习题

(完整版)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及练习题

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一、断句的思路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文意,因此断句前不要急于答题,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地方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断句时还要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等。

二、断句的基本方法1.弄通文意,定句读通读全文,明确文章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

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词翻译出来,以理解文段大意。

例1、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限划8处)春,二月,曹操攻黎阳,与袁谭、袁尚战于城下,谭、尚败走,还邺。

诸将欲乘胜攻之,郭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今权力相侔各有党与急之则相保缓之则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

”操曰:“善!”五月,操还许,留其将贾信屯黎阳。

(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四》,有删改) 解析:这段文字的断句,限定了划断的数量,目的是防止断碎、断破。

可从人物入手,结合文言重要实词“爱”“适”“侔”“急”“缓”“待”“击”“定”等在语句中的作用,逐一切分。

答案: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今权力相侔/各有党与/急之则相保/缓之则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参考译文:春季,二月,曹操进攻黎阳,与袁谭、袁尚在黎阳城下大战,袁谭、袁尚败走,退回邺城。

曹军各将领想要乘胜攻打邺城,郭嘉说:“袁绍(生前)喜欢这两个儿子,没能决定让谁做继承人。

如今,他们权力相当,各有党羽辅佐。

局势危急,就相互援救;局势稍有缓和,就会争权夺利。

不如向南进攻荆州来等待他们兄弟变乱,变乱发生后,再攻打他们,可以一举平定。

”曹操说:“好!”五月,曹操回到许都,留部将贾信驻守黎阳。

2.察对话,定句读文言文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

文言文中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省略主语。

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以此明辨句读。

文言文断句的方法

文言文断句的方法

4.据对话,进行断句。
• 对话,引语:常用“曰”、“谓”、 “云”、“道”、“白”、“对”、 “言”为标志。(遇到对话时,可根据 这一特点确定句读,同时要注意根据上 下文判断出问者和答者)
5.据语法结构进行断句。
• 文言文中有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有 时难以断定,而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出 主谓宾时,则容易解决。(也就是说, 在进行断句时,可抓住文言文词性的组 合特点,抓名(代),找主干,确定该 如何断句。)
• (因为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 明或议论的对象,一般作句子的主语和 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 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3.据虚词,进行断句。
• 发语词:夫、盖、凡、窃、请、敬等等 (常用在句首)
• 连词:以、于、为、而、则等等(常用在 句中)
• 语气词:也、矣、欤、焉句。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 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 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根据这个特 点,我们可以确定句读。
2.据名词(或代词),进行断句。

在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名词 和代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 器物名,植物名,动物名,时间等。

文言断句法则

文言断句法则

文言断句是文言文阅读和理解的重要技能之一,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文言断句法则:
1.找名词(代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的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
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2.找顶真,定句读。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

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
在后一句又做了主语。

根据这个特点,可以断出句读。

3.依总分,定句读。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

4.把握原则。

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根据语意
停顿,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

5.注意停顿。

主谓之间要停顿,动宾 动补)之间要停顿;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要停
顿;发语词和关联词之间要停顿;古今异义词之间要停顿。

除了以上五个基本法则外,还可以根据文言文语法中的一些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为……所……”等来帮助断句。

同时,也可以利用对偶、排比、顶针等修辞手法来辅助断句。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先从整体上把握文段的大意,然后再从微观上逐句进行断句。

如果遇到难以断句的地方,可以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和语法结构来进行推断。

总之,文言断句需要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多加练习才能掌握。

文言文断句技巧口诀

文言文断句技巧口诀

文言文断句技巧口诀
以下是 6 条文言文断句技巧口诀及例子:
口诀一:“主谓动宾要分清,句子结构看得明。

”例如:“吾爱读书”,“吾”是主语,“爱读”是谓语,“书”是宾语,一下子就能断清楚啦!
口诀二:“名词代词常为首,找准它们不会愁。

”像“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就是这里的名词呀,从这开始断句,没错的!
口诀三:“曰云言后常断开,对话自然现出来。

”比如“孔子曰”“公曰”这里肯定得断开呀,这句话不就清晰了!
口诀四:“关联词前多留意,前后意思有关联。

”像“虽然”“然则”之类的前面,就是一个断句点嘛,就像“虽然吾今日疲惫,然则仍坚持读书”。

口诀五:“排比句式看整齐,节奏韵律藏玄机。

”像“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种有规律的,断句不是轻松加愉快嘛!
口诀六:“修辞之处细思量,特殊句式有方向。

”比如“何陋之有”这样的倒装句,就得特别注意断句啦!
总之,掌握了这些口诀,文言文断句就不再那么头疼啦,多练习肯定能熟练起来的!。

文言文断句详细版

文言文断句详细版

文言文断句详细版文言文断句是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重要技能之一。

它就像是为一篇没有标点的文言文加上合适的停顿和标点符号,让我们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下面就来详细说一说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和要点。

首先,我们要明白断句的重要性。

如果不能正确断句,就可能误解文言文的意思,甚至得出完全错误的结论。

想象一下,把一句话断错了地方,原本的意思可能就面目全非啦。

那么,怎样才能做好断句呢?这里有几个关键的方法。

其一,要了解古代的语法规则。

古代汉语的语法和现代汉语有不少差异。

比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特殊的句式。

熟悉这些语法结构,就能帮助我们判断句子的成分和停顿。

其二,关注虚词。

像“之”“乎”“者”“也”“矣”“焉”等等,这些虚词往往在断句时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比如,“者”字,在句中多表示停顿;“也”字,常用于句末,表示判断或陈述。

其三,留意对称结构。

古人行文常常讲究对仗工整,比如一些排比句、对偶句。

通过发现这些对称的结构,我们可以较为准确地进行断句。

其四,理解文意是关键。

要通读全文,对文章的大致内容有个整体把握。

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来判断何处应该断句。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看看怎么运用这些方法。

比如这一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这里的“夫”是发语词,通常在句首,所以应该在“夫”后断句。

“也”字表判断,在其后断句。

再根据文意,“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是三个依次递进的表述,中间也应该断句。

所以正确的断句是:“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看这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矣”在句末,表陈述,应在此断句。

“不如”是一个常用的转折词,前面应该断句。

所以断句为:“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除了这些方法,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有时候,同一个虚词在不同的句子中作用可能不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不能看到“之”就盲目断句,得结合上下文判断。

而且,断句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需要反复推敲和琢磨。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断句方法+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断句方法+课件

文言断句方法
【典题例析】 01. 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而效之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 国事皆决子之。子之三年,燕国大乱,百姓恫怨。10. 文中画波浪线的 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 打“√”。子之A南面B行王事C而哙老D不听E政F顾为臣G国事H皆决I子 之
文言断句方法
【重中之重:关注教材,回归教材】 文言文阅读模块考察的知识点基本没变化,出题和课文联系更趋紧密, 备考要注重课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迁移应用。高考文言文考查的每一个 知识点几乎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影子,因此复习首先要立足于课本,做好 课内知识的积累、梳理与运用。
文言断句方法
【温馨提醒】 【文言断句· 涂字母】 【基础知识】 1.扣名词和代词。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和宾语。如果作主语,那么 它的前面就可能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也可能断句。可先找 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 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尔、汝(女)、公、卿、君、若(、其、 彼、此、之等。“或”(“有的人”“有人”)也可做主语。
文言断句方法
【答案】CFG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子之西向南称王,处 理国事。而燕王哙因年老不能处理政事,反而做了臣子。国家大事一概 由子之决断。“子之南面行王事”中“行王事”是谓语,句意完整,在 其后断开,也可以根据“而”字短句,“而”表转折,与后面联系紧密 ,应在“而”前断开,即在C处断开。“而哙老不听政”主谓结构,后 面断开,即在F处断开。“国事皆决子之”中“国事”作主语,在其前 断开,即在G处断开。综上,在CFG处断开。
文言断句方法
【答案】CEG (每答对一处1分;答错不扣分;答案超过三处,不给分 。) 【断句】韩非子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 【句意】韩非的书里记载说“孔子认为赵襄子奖赏得好’,引用孔子的 话来为自己的观点张本,然后非难孔子的说法,(韩非书里说的和孔子的 意思)怎么会有不同呢?

文言文断句口诀及翻译

文言文断句口诀及翻译

文言文,古汉语,文法深,断句难。

欲求解,口诀传,遵循规,无遗言。

一、看标点,易断句。

凡有标点,皆可断处,句读之间,一目了然。

二、找虚词,断句端。

虚词常作,句中停顿,若遇助词,必断无疑。

三、视实词,定断点。

实词之间,意义相连,若断此处,意义难全。

四、句式同,断句同。

四字为句,两句为一,六字为句,三句为联。

五、语序正,断无差。

文言文序,先主后宾,断句于此,不失其义。

六、韵脚对,断无错。

韵文断句,韵脚为据,韵脚对应,断句无误。

七、对仗句,断句同。

对仗之句,断法相同,若断此处,对仗不合。

八、疑问句,断句显。

疑问之句,句末问号,断句于此,疑问明确。

九、感叹句,断句长。

感叹之句,句末感叹,断句于此,感叹强烈。

十、省略句,断句巧。

省略之句,意犹未尽,断句巧妙,意蕴深远。

翻译如下:文言文,是古代汉语,文法深奥,断句困难。

想要解开其中的奥秘,这里有口诀传授,遵循这些规则,不会有遗漏。

一、看标点,易断句。

只要有标点符号的地方,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地方,句读之间的分隔,一目了然。

二、找虚词,断句端。

虚词经常作为句中的停顿,如果遇到助词,必定要在这里断句。

三、视实词,定断点。

实词之间,意义相连,如果在这里断句,会导致意义不完整。

四、句式同,断句同。

四字一句,两句一组,六字一句,三句一联。

五、语序正,断无差。

文言文的语序,主语在前,宾语在后,断句于此,意思不会出错。

六、韵脚对,断无错。

韵文断句,以韵脚为依据,韵脚对应的地方,断句不会有错。

七、对仗句,断句同。

对仗的句子,断句的方法相同,如果在这里断句,对仗就会不协调。

八、疑问句,断句显。

疑问句的句子,句末有问号,断句于此,疑问就会显得明确。

九、感叹句,断句长。

感叹句的句子,句末有感叹号,断句于此,感叹就会显得强烈。

十、省略句,断句巧。

省略的句子,意思还没有表达完,断句要巧妙,才能表达出深远的含义。

古文划分断句的方法

古文划分断句的方法

古文划分断句的方法
一、找名词(或代词)。

名词和代词就像队伍里的小队长呢。

比如说“吾”“汝”“之”这些代词,还有像“山”“水”“人”这样的名词。

它们常常是句子的主语或者宾语。

要是看到这些词儿呀,就可以在它们前面或者后面考虑断句啦。

就像“吾/欲之南海”,“吾”是主语,在它后面断开就很合理呢。

二、看虚词。

虚词可是断句的小帮手哦。

像“者”“也”“乎”“矣”“焉”这些。

“者”“也”常常是表示判断或者句末的语气词。

比如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乎”有时候表示疑问,像“君将哀而生之乎”,在“乎”前面断句就很顺溜啦。

三、利用对话标志。

要是古文中有“曰”“云”这些字,那可就简单啦。

一般来说,“曰”“云”后面就是说话的内容啦,就在这个字后面断开。

就像“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四、根据句子结构。

古文中的句子也有主谓宾这些结构哦。

要是能分清这个,断句就更容易啦。

比如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予”是主语,“尝求”是谓语,“古仁人之心”是宾语,在主谓之间断开就很合适。

宝子们,断句这事儿呀,得多读古文才能更熟练。

刚开始可能会有点懵,但是练着练着就会发现其中的乐趣啦。

就像玩游戏闯关一样,每成功断好一个句子就像过了一关呢。

加油哦,宝子们,相信你们都能成为古文断句小能手 。

文言文断句技巧顺口溜

文言文断句技巧顺口溜

文言文断句技巧顺口溜文言文写作多句式,巧妙运用可得大招;宾语、状语、各种修饰,别忘了提在断句前。

一、主谓宾结构断句主谓宾一定激动人,断句时须分开来行;主要名词成或宾语成,断句时点着要当心。

例句1: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主谓)。

例句2:宾主句颠倒过来念(宾主)。

注意:* 主谓宾分三个部分,断句时要仔细琢磨;* 宾主结构要搞明白,断句不能弄错了调。

二、主系表断句主系表最重要,断句要依顺序分;主语名词是关键,连系动词紧相随。

例句1:人生自古谁无死(主系)。

例句2:陋室铭(序文)。

注意:* 主语连系动词要结合,断句且需一起区分;* 主谓提到先别马虎,主系表要时刻小心。

三、主谓状断句主谓状结合巧安排,断句时状语也重要;状语成分要随意放,断句时需带过来。

例句1:握奇计的方式置之度外(主谓状)。

例句2:去吾社拜黎王(主谓状)。

注意:* 断句时状语要考虑,后面带着别掉包;* 主谓提到状语句,断句需一并分发。

四、假设条件断句假设条件难拗口,断句要将其分解;如果与若非要记心,断句时用不要疑。

例句1:友邦与本朝通,若非友邦可(主谓宾条件)。

例句2:若非聚集惟贫贱,而与宾客是何伦(假设条件)。

注意:* 假设条件要小心呀,断句时需提前划;* 如果与若非需明确,否则文意掌握不够。

五、动宾状断句动宾状合在一起,断句时多个一并看;动词宾语要分清楚,状语位置别搞糊涂。

例句1:尔阳虽亡,后友其来(主动宾状)。

例句2:传为名句,耳熟能详(被动宾状)。

注意:* 动宾状在句中写,断句时考虑周到;* 宾语前后别扭曲,状语顺序分得到。

六、主谓宾补断句主谓宾补难遣散,断句时需一起喊;补语出现要引起,标点符号别忘在前。

例句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主谓宾补)。

例句2:道由白首,诗由倒屣(主谓宾补)。

注意:* 主谓宾补断句时,须连在一起谨记心;* 补语出现不容忽,标点符号别落后。

七、偏正状断句偏正状句写一串,断句时要做切断;偏正句要分清楚,状语需带在前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文言文断句的方法
学习目标
1、在例析过程中学习并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2、在解题训练中逐步形成文言文断句能力。

要点提示
(一)文言断句的基本概念。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例:夔一足也
(二)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
1.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

2.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

3.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

【断句具体方法】
一、实词断句法。

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

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

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⑴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

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

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

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
“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
“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

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⑵疑问代词
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

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⑶指示代词
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我们把这一步工作总结为标名(代)词,定主宾。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二、虚词断句法。

①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
②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
③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
④有些复音虚词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

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

⑤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⑥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例子】
1、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
三、对话标志断句法。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

【例】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四、语序句式断句法.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①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等特殊句式。

“……者,……也”是典型判断句式;
“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
②倒装句的语序最值得注意。

③其他的一些固定格式。

“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

例: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五、修辞方法断句法。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比如:
①顶真: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例】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例】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②对称:
例: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③反复:
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这几句在文章中间隔反复出现,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

【例】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另外】文言文中的文史知识,包括人物的名、字、号、谥号、年号、地名、官名等。

了解这些知识对文言文的断句也会有帮助。

【例】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

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自择齐三万户。

”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

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六、总分关系断句法。

依据总分关系可以比较方便地进行断句。

【例】
1、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七、再回首,细检验——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要求,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

如果内容不合情理,就有可能点错。

【例】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

(《资治通鉴》卷十六)
这段话中,虽然每句话本身都讲得通,但“争投水死者十余万”一句有悖情理:营垒崩溃,打了败仗,弃甲逃命的兵士,为什么“争投水死”呢?他们争着投水,是为了活命,而不是自杀。

因此,正确的标点,应在“争投水”后加上一个逗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