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中的物候 (2)
唐代诗人诗中的物候
唐代的作品中常常出现物候现象,如:
1.《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表现了秋季的鸟类迁徙和草木凋零的景象。
2.《江南春》中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描绘了春季的美景和江南水乡的风情。
3.《山行》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表现了秋季的景色和山间的独特风貌。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表现了重阳节的思乡之情和落叶归根的感慨。
5.《山居即事》中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表现了春季的美景和万物生长的生机。
这些唐代诗人的作品中,物候现象是他们表现自然美景和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他们作品具有生动感和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PPT[优秀课件资料]
竺可桢 宛敏渭
春
夏
秋
冬
竺可桢(1890—1974), 浙江绍兴人。中国气象学家、地 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气象事 业奠基人。
正音正字:
卉( huì)勰( xié)瀛 (yíng) 滹沱( Hū tuó )蕃( fān) 瀼( ràng )涪( fú)
你从题目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唐宋诗歌中的内容与物候间有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样 的关系?
❖ 许多唐宋诗歌能够揭示大自然的 本质,反映物候规律。
精读2-7段,找出说明方法,并分 析其作用。
❖ 举例子 列数字 分类别
❖ 作用: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唐宋诗人 作品中的物候现象。
作者举唐宋诗中的咏物诗为例时,为什么 不以时间为序,根据朝代分开来举例呢?
❖3-7 植物的变化昭示的物候知识 ❖8、9 候鸟与物候的关系
❖ 思路清晰
语言:哪些体现了生动性?哪些体现 了准确性?
❖ 1.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以地层学的方法,初步摸清 了地球表面,即地壳里三四十亿年以来的石头历史。
❖ 2.到如今,在物候学上,花木抽青也还是春天的重要 指标之一。
❖ 3.从这一角度看来,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 4“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 5.杏花开了,好像它传语农民赶快耕土;他花开了,
❖ 唐宋诗歌中揭示了一些物候现象 和规律。
速读课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个段落开始 介绍题目中的“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的?此前、后分别写了哪些内容?
❖ 第2自然段
内容概括
❖ 第一部分(1):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引出 说明内容—唐宋大诗人诗中包含着许多物候知识。
❖ 第二部分(2—7):举例说明唐宋诗中揭示出的一 些物候现象和规律。
从古诗词中看物候现象
从古诗词中看物候现象
古人观察自然环境的方式多以诗词创作表达,其中不乏对物候现象的描绘。
物候现象指的是大自然中生物的季节性变化,如花开花落、鸟儿迁徙、虫豸出没等。
以下是一些古诗词中关于物候现象的描写: 1. '花自飘零水自流'——李清照《如梦令》
这句话描绘了春天花开的景象,花瓣像雪花一样在空中飘落,水流也随着花瓣一起流动。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这句话描绘了春天鸟儿唱歌的景象,表示春天来了。
3. '暮春之初,群芳妍媚,阴晴不定'——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句话描绘了春季的气候,时而阴天,时而晴天,花儿们也繁盛美丽。
4. '黄鹂声里斜阳暮,绿水青山人未老'——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这句话描绘了夏季傍晚的景象,黄鹂在树枝上欢快地唱歌,夏天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5.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乐府《秋风辞》
这句话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秋风吹起,白云飘荡,草木逐渐变黄,雁儿开始往南方迁徙。
6.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之涣《登鹳雀楼》
这句话描绘了冬季的景象,人们思乡想家,不得不在异地守岁。
通过古诗词中的描写,我们不难发现,古人对物候现象的观察十分细致,也将这些现象融入到了诗词中,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唐宋诗中的物候、[11页]
1.精读课文,找出文章中运用的说明 方法。
例:1、举例子:白居易的“离离原上 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 吹又生”指出了物候学上的两个重要 规律。 2、分类别:先介绍草木的荣枯变化, 再介绍候鸟的来去分布。
2、熟读课文,理清思路 请用你喜欢的方式反复朗读课文,边读边勾画批注 ①什么是物候?(用文章中的语句回答)
(2)段写唐宋诗人为什么能在诗歌中再现物候现象,就 因为诗人 敏锐地感知景物的变化。 , 以诗歌揭示自然规律 。
(3-5)段自然段举例说明 唐诗宋词中对物候的关注。 (6-7)段自然段举例说明唐宋诗 对候鸟的_关注。
②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三部分(8段)。总写从唐宋诗人所 吟咏的物候中看出物候的一些特点:物 候变化 因地而异,因时而异 ,同时也点出了研 究唐宋诗中物候的意义。
陆游
诗文
物候
《赋得古原草送 1、草木有一年一度的
别》
循环规律
2、循环随物候转变。
“东风已绿瀛州 物候有区域性 草…”
《扶风豪士歌》
“春风又绿江南 岸…”
《临滹沱见蕃使》杨柳是初春的象征;物
《竹枝词》
候的地域性和历史
《出塞》
变迁是分不开的。
《送瘟神》
“西川有杜鹃…” 侯鸟与物候的关系
《鸟啼》
侯鸟与农事的关系
唐宋诗中的物候
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浙 江绍兴人。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 ,中国现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对中国现 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研究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以及 变迁方面,在研究物候学和自然科学史方面 著有论文多篇,对台风、风暴也有研究,。 在研究工作中注意结合生产实际,为农业服 务,著有《竺可桢文集》和《竺可桢日记》 等。
初中语文《唐宋诗中的物候》(共11张)ppt
竺可桢 宛敏渭
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浙江绍兴人。我国近代杰出的科学 家、教育家、竺可桢早处就读于上海澄衷学堂和复旦公学,1909年 入唐山路矿学堂,1910年赴美留学,毕业于伊利诺大学,继入哈佛 大学研究院,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学成归国后,曾在武昌、 南京、天津等地大学任教,1929年起应蔡元培之邀,出任中央研究 院气象研究所所长,为创建中国气象事业立下不朽功绩。1936年起 任浙江大学校长,在国步艰危,颠簸流离之中,他执长浙大十三年, 以"求是"为校训,身为表率,包容兼蓄,教授云集,培育出一大批 精英良才。浙江大学崛起为全国名牌大学,被誉为"东方剑桥",蜚 声中外。新中国建立后,竺可桢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 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在地理学、气象学、自然科学史等多个领域 都有开创性的研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发表著作近300种,主要 有《竺可桢文集》、《竺可桢科普创作选集》等。
1.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2.对于物候的歌吟,唐宋诗人诗有杰出 的成就 。 3.唐宋诗歌中揭示出的一些物候现象 和 规律。 4.唐宋诗人所歌吟的物候中看出物候的 一些特点:物候因地而异,因时而异。Fra bibliotek唐宋诗句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
证明观点
指出物候学规律:芳草的 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 循环是随气候转移的. (2)东风已绿赢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绿象征春天的到来 洛阳三月飞胡沙(李白) 春分又绿江南岸(王安石) (3)漠南春色到滹沱,碧柳青青塞马多。 江上朱楼新雨晴,襄西春水觳纹生 杨柳抽青是春天的代表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共舜尧。 (4)西川又杜鹃,…哀哀叫其间。 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 候鸟来去值得注意。 野人无历日,…苗稚忧草茂。
《唐宋诗中的物候》PPT
说明文文体知识: 一、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二、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
下定义、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列图
表、摹状貌。
说明方法的作用:
本句运用
的说明方法,从而 的说
明了事物的
特点。
三、说明文的语言品析
一般从两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
动或简明平实。
正音正字:
卉(huì )勰( xié)瀛 (yíng )滹沱 ( hū tuó )蕃(fān ) 瀼( ràng )涪(fú )
诗人 白居易
李白 王安石
李益 刘禹锡 王之涣 毛泽东 杜甫
诗文
《赋得古原草送别》
“东风已绿瀛州草……” 《扶风豪士歌》 “春风又绿江南岸……”
《临滹沱见蕃使》 《竹枝词》 《出塞》 《送瘟神》 “西川有杜鹃……”
物候
规律
1、草木有一年一度 物候因地而异,因
的循环规律
时而异。
2、循环随物候转变。
物候有区域性
阅读第二段回答下列问题:
2、作者引明末学者黄宗羲的话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1:他们关心民生疾苦,搜集各地大量的竹枝词、民 歌,又热爱大自然,善于领会鸟语花香的暗示,模拟民 歌、竹枝词编成诗句。
答案2: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道出了诗人为何能掌握大自 然语言,编成诗句。
阅读第三、四、五段回答下列问题
1、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中,我们得到的物候 学知识是? 2、引用李白诗和王安石诗在于说明什么? 3、引用李益诗、刘禹锡诗、王之涣诗在于说明什么?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水槛遣心》)诗 中出现的三种物象,表明了春末夏初梅子黄熟时的节令特点。
黄巢《题菊花》说:“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菊花 凋零,蝴蝶敛迹,虽不着一“秋”字,秋令的阵阵凉意却扑面而 来。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ppt课件
好像它暗示农民赶快种谷子。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ppt课件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ppt课件
❖ “三四十亿年” “到如今”——表示时间上 的限定,“初步”表示程度上的限定, “从这一角度看来”表示范围上的限定 ,说明了不同的自然景物与物候的关系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竺可桢 宛敏渭
春
夏
秋
冬
竺可桢(1890—1974), 浙江绍兴人。中国气象学家、地 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气象事 业奠基人。
正音正字:
卉( huì)勰( xié)瀛 (yíng) 滹沱( Hū tuó )蕃( fān) 瀼( ràng )涪( fú)
你从题目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
6强 调 “ 道 ” 和“人 ”之间 不可分 割、相 互联系 的重要 涵义之 一,是 肯定道 所具有 的各种 意义唯 有通过 人自身 的知和 行、认 识世界 和改变 世界的 过程, 才能呈 现出来 。正如 深山中 的花自 开自落 ,并无 美或不 美的问 题,只 有在人 的审美 活动中 ,它的 审美意 义才得 到呈现 。
唐宋诗歌中的内容与物候间有着怎样 的关系?
❖ 许多唐宋诗歌能够揭示大自然的 本质,反映物候规律。
精读2-7段,找出说明方法,并分 析其作用。
❖ 举例子 列数字 分类别
❖ 作用: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唐宋诗人 作品中的物候现象。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ppt课件
作者举唐宋诗中的咏物诗为例时,为什么 不以时间为序,根据朝代分开来举例呢?
❖
不过,“德”既有跨越时空的通达一 面,往 往又是 与时俱 进、随 地而异 的。能 历久不 衰而长 传的道 德典范 不多, 因“立 德”而 青史留 名的例 子也很 少。加 以中国 历代皇 帝都想 要作之 君作之 师,所 以士人 自然也 多朝立 功立言 的方向 努力。 大体上 ,真能 两者兼 具的读 书人, 重立功 仍胜于 立言。
物候的诗句唐宋
关于物候的诗句唐宋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关于物候的诗句唐宋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关于物候的唐宋古诗宋词“竹外桃花3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早春天气,鸭子最先感知春江水暖,玩耍水中。
(.)“天寒水鸟自相依,10百为群戏落晖。
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1齐飞。
”(秦观《还自广陵》)晚冬季节,水鸟相依,1声冰响,群鸟惊飞。
鸭子与小鸟同是春天的使者。
“黄梅季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到处蛙。
”(赵师秀《水槛遣心》)诗中消失的3种物象,表明白春末夏初梅子黄熟时的节令特点。
黄巢《题菊花》说:“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菊花凋零,蝴蝶敛迹,虽不着1“秋”字,秋令的阵阵凉意却扑面而来。
至于李白的《塞下曲》,则把读者引向另1个世界:“5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5月正值仲夏,在内地早已是百花凋谢之日,而地处西北边塞的天山(祁连山)照旧积雪掩盖,无杨柳与花草,表明在黄河流域海拔超过4千多米的地方,既无夏季又无春秋的特点。
由此不难看出内地跟塞外气候的差异之大。
涉笔物候的古诗中往往会发现前人的农事和军事活动。
如范成大的《4时田园杂兴》:“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这两句写江南晚春乡村的诗,藉蝴蝶入菜花的描述衬托农夫农妇农事劳碌。
再看文同的《早晴至报恩山寺》:“烟开远水双鸥落,日照高林1雉飞。
大麦未收治圃晚,小蚕独卧斫桑稀。
”上联描绘了1幅远山高林、野鸟飞行的生动画图;下联写了春夏之交农夫农妇收麦、整菜、采桑、喂蚕,劳碌不堪的情景,亲切动人。
而卢纶的“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其3)则是写行军打仗:敌人夜逃,雁群惊飞,由此引起我军大将的警惕,遂率领士兵追逐敌骑,充分表现了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
竹枝年月::体裁:类别: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如梦令年月::体裁:类别: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图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唐宋诗歌中的内容与物候间有着怎样 的关系?
❖ 许多唐宋诗歌能够揭示大自然的 本质,反映物候规律。
精读2-7段,找出说明方法,并分 析其作用。
❖ 举例子 列数字 分类别
❖ 作用: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唐宋诗人 作品中的物候现象。
作者举唐宋诗中的咏物诗为例时,为什么 不以时间为序,根据朝代分开来举例呢?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竺可桢 宛敏渭
春
夏
秋
冬
竺可桢(1890—1974), 浙江绍兴人。中国气象学家、地 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气象事 业奠基人。
正音正字:
卉( huì)勰( xié)瀛 (yíng) 滹沱( Hū tuó )蕃( fān) 瀼( ràng )涪( fú)
你从题目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当今社会的确是一个高速发展、竞争激 烈的社 会,是 一个追 求速成 的社会 ,许多 的人都 在赶路 脚步匆 匆,忙 着做着 自己的 事情。 生下来 后,忙 着长大 ,忙着 工作, 忙着打 拼,睁 开眼就 是各种 烦心事 压在心 中:房 子、孩 子、车 子、位 子、票 子……他 们唯恐 落后于 人,唯 恐受人 轻视 ,跟别 人比金 钱、比 地位, 比拥有 ,不停 地奔波 ,你追 我赶, 气喘吁 吁,为 了追求 物质财 富、争 取想得 的名和 利、实 现个人 的理想 ,呈现 在人们 面前的 总是一 副:麻 木的表 情,忙 乱的脚 步,总 以为前 面有一 个巨大 的幸福 在等着 他,为 了早日 抵达目 的地, 日夜高 速奔跑 前行, 生命就 在疲于 的奔忙 中消耗 掉,精 神也在 残酷的 竞争和 快节奏 的生活 中趋于 紧张, 以致麻 木或崩 溃。百 花的争 奇斗艳 ,吸引 不了他 们向前 凝望的 眼神; 婉转悠 扬的歌 声,打 动不了 他们执 着的心 灵;灵 山香气 氤氲, 难以改 变他们 坚毅的 神情; 一路上 风光无 限,停 滞不了 他们奔 忙的身 影,他 们关注 着一些 虚无的 东西, 而忘了 生命的 本质意 义。748219美 文网 人这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既 然沿途 有着绚 美的风 景,我 们又何 必风雨 兼程脚 不停息 ?既然 眼前便 有旖旎 的风情 ,又何 必对未 知的前 方魂牵 梦萦? 生活中 ,其实 我们每 个人都 有目标 ,并且 我们的 奋斗, 都是为 了能离 它更近 。奋斗 努力, 快步走 行,无 可厚非 ,但是 我想, 人生在 路上行 走,本 应该走 走停停 ,该歇 的则歇 一歇, 该停的 则停一 停,在 生活一 直往前 走的同 时,适 时的放 慢脚步 ,看看 你的身 边,看 看你的 周围, 欣赏一 下沿途 的美丽 风景, 也许里 面就有 会你想 要的东 西。不 要为了 追求物 质财富 ,不要 忙于到 达目的 地,只 顾疲于 奔跑, 而错过 了身边 美丽的 风景, 不要让 你已拥 有的很 多东西 在手中 悄悄的 流失, 失去对 它的珍 惜,更 不要怨 天怨地 怨人怨 己,抱 怨自己 的人生 磕磕绊 绊,不 如人意 。要知 道很多 时候, 当在你 盲目地 追求着 你的目 标后, 当你在 怨天怨 地怨人 怨己时 ,回过 头来看 时,可 能会发 现:许 多的美 丽和幸 福,原 来就在 你路途 的景色 里! 人的生命总是有限的,时间也不能停滞 ,但是 我们可 以驻足 。人生 路上, 一路行 走,一 路都是 风景, 路上, 你会遇 到很多 美的人 ,美的 事,美 的景。 不要忘 了经常 抬头凝 视一会 儿蔚蓝 的天空 和飞翔 的鸟儿 ;不要 忘了去 看一看 路边盛 开的花 朵,嗅 嗅花儿 散发出 的香气 。在人 生的风 景里有 春夏秋 冬,会 有不同 景致, 春葱茏 、夏繁 盛、秋 斑斓、 冬纯净 ,都显 得很美 丽,你 大凡可 尽收眼 底。只 不过人 生的风 景画册 里,有 的柔和 ,有的 热烈, 有的凄 美,还 有的悲 壮,只 要你放 慢脚步 ,多看 看沿途 的风景 ,多收 藏些快 乐的心 情,人 生就会 轻松很 多。也 许在你 放松心 境的时 候,你 就能看 见生活 的笑容 。不同 的人生 体验, 才能让 人生多 彩丰富 。如果 太在意 目的地 ,这一 路上, 心中便 会少了 很多乐 趣。在 人生的 旅行中 ,最重 要的不 是结果 ,而是 过程, 也不是 他经历 了什么 ,而是 他以何 种心态 去面对 生活 。 为了在旅途结束时不留下丝毫的遗憾, 请把握 好旅程 中的每 一分钟 。一路 上慢慢 地走, 别忘了 欣赏沿 途的风 景。 作者简介:谈笑在指尖 原名:张 波文章,诗歌多见于省内外报刊和 网络平 台。喜 欢把日 子中的 点点滴 滴写进 文字里 ,抒写 心中之 梦,始 终保持 着乐观 心态, 过好每 一天。 滴写进 文字里 ,雀巢 冰泣淋 裡的一 种,外 面是薄 薄的一 层巧克 ,裡面 是甜甜 的奶油 的一个 心形的 冰棍我 要用 它来纪 念他们 的爱情 。 辉和莉是在网络上认识的,莉比辉大5岁。2000年初 秋的一 天,他 们相识 了,以 后的日 子,他 们相知 了,彼 此以姐 弟相称 。第一 次他给 她写信 是在圣 诞节, 当时仅 仅是一 声祝福 ,是一 张贺卡 后来,他爱上了她,一个让辉用三生 三世都 不能忘 记的女 人。 2001年的2月10日,值得纪念的日子 ,辉告 诉了莉 他心裡 的想法 !因為 莉是从 艰辛中 一路走 来身心 疲惫的 人,深 知道爱 就要付 出什麼 ,她没 有给辉 任何的 天长地 久,任 何的承 诺,苍 白的语 言,无 力的承 诺失去 了它应 有的价 值。也 许,在 那个时 候,他 们的爱 就已经 开始了 ,只是 他不愿 意去瞭 解罢了 。平凡 的书信 来往, 交换彼 此的心 灵得可 笑和无 力,丝 毫都不 能让你 停顿半 步。你 脸上的 微笑, 会让你 在行走 时浑身 增添起 无穷无 尽的力 量;你 脸上的 微笑, 就像是 那照亮 天空的 火炬, 能使你 的眼前 永远闪 耀着光 明与希 望;你 脸上的 微笑, 能催你 不断奋 进向前 ,让你 的生命 里充满 激情与 活力。748219美文网
《唐宋诗中的物候》课件
2、(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头,春江水暖鸭先知。
(物候现象与气候关系密切,物候因时而异。) 3、山中甲子无春夏,四月才开二月花。 (物候因地而异。海拔越高,物候现象来临得越迟。 )
4、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物候因地而异。)
物候有区域性
“春风又绿江南岸…” (物候变化因地而异)
《临滹沱见蕃使》 《竹枝词》
杨柳是初春的象征; 物候有区域性。
《出塞》
(物候变化因地而异)
杜甫 “西川有杜鹃…” 物候变化因地而异
陆游 《鸟啼》
物候变化因时而异
说出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季节或物候特征。
1、(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唐宋诗中的物候
zhú wǎn wèi
竺可桢 宛敏渭
说明文的学习方法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介绍科
学知识,解释事物事理的一种文体。
1、说明的对象
2、说明对象的特点
3、说明方法: 举例子 分类别 列数字
作比较 画图表 下定义 作诠释 打比方 摹状貌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程序顺序
本文是一篇介绍物候知识的说明文。 借唐宋诗歌中的一些诗句,来介绍相关的物候知识。
竺可桢(1890—1974), 浙江上虞人。我国著名的科学 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 和气象学的奠基者。对中国现 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建立和发 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划出文章的主要信息, 整合出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5、说明的语言: 科学性
生动性
(准确、严谨) (生动、形象)
唐诗宋词中的物候 (2)
《唐宋诗中的物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物候的相关知识,领会课文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2、理清课文条理,培养学生获取、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和应用能力。
3、抓住唐宋诗中描写物候特点及规律,对文中的诗作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品味。
【教学重难点】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认识唐宋诗中反映出的物候特点及规律,体会换一个角度读古诗的趣味。
【教学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激趣: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白居易的《赋得古草原送别》,请大家齐背一次。
请同学说说它的意思。
这首诗描写枯死的野草在来年死而复生的顽强。
其实它还反映了物候现象,这是有心人物候学家竺可桢从中发掘出的新的价值,那就是——利用唐宋诗歌来研究和解说物候。
现在让我们来一齐学习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感受其中反映的物候,体会一下换一个角度读古诗的趣味。
二题目解析:“唐宋诗中的物候”说的就是借唐宋诗中的一些诗句,介绍相关的物候知识,所以这是一篇介绍物候知识的说明文。
三、理解主要信息:1、大家认为这篇课文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呢?那就是什么是物候。
课文中有没有现成的句子解释了物候?物候就是谈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
2、这句话非常简单,有没有同学在预习时查找到了对物候比较详尽的解释?(指动植物或非生物受气候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周期性变化现象。
例如植物的萌芽、开花、结果;候鸟的迁徙,某些动物的冬眠;非生物如初霜、初雪、结冰、解冻等。
)四、理清思路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主要介绍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能暗示出一些自然规律,花香鸟语是大自然的语言。
第二部分(第2到第7自然段)。
主要是介绍唐宋诗中揭示出的一些物候现象和一些物候规律。
其中,第2段写唐宋诗人为什么能在诗歌中再现物候现象,就因为诗人能敏锐地感知景物的变化,以诗歌揭示自然规律。
3、4、5自然段举例说明唐宋诗中对植物性物候的关注。
6、7自然段举例说明唐宋诗对候鸟的关注。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
反映物候现象的诗句
反映物候现象的诗句
1.《洛》
(唐代)李峤
九洛韶光媚,三川物候新。
花明丹凤浦,日映玉鸡津。
元礼期仙客,陈王睹丽人。
神龟方锡瑞,绿字重来臻。
2.《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唐代)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3.《元日述怀》
(唐代)卢照邻
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4.《赋得月下闻蛩送别》
(唐代)刘商
物候改秋节,炎凉此夕分。
暗虫声遍草,明月夜无云。
清迥檐外见,凄其篱下闻。
感时兼惜别,羁思自纷纷。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原文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原文
一、课文
我国古代的诗人,一方面关心民生疾苦,一方面又热爱大自然,善能领会鸟语花香的暗示,模拟这种民歌、竹枝词,到唐宋时代,便形成了一种风气。
其中具有物候知识的更是不乏其例。
二、字词注释
1. 物候:生物的周期性现象(如植物的发芽、开花、结实,候鸟的迁徙,某些动物的冬眠等)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也指自然界非生物变化(如初霜、解冻等)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2. 荣枯:草木茂盛与枯萎。
3. 瀛洲:传说中的仙山。
这里泛指水中的洲渚。
4. 紫殿红楼:泛指华丽的宫殿楼阁。
5. 区域:地区范围。
6. 候鸟:随季节不同周期性进行迁徙的鸟类。
7. 杜鹃:鸟名,又名子规。
8. 黄鹂:鸟名,也叫黄莺。
9. 白鹭:鸟名。
10. 历日:历书。
三、思考与练习
1. 唐、宋诗人在诗中体现了哪些物候知识?
- 从白居易的诗中可知芳草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且随气候转移;从李白、王安石的诗中可知花木抽青是春天到来的重要指标且物候有区域性;从杜甫的诗中可知黄鹂和白鹭是春夏之交的候鸟;从陆游的诗中可知不同季节有不同的鸟啼,鸟啼可作为判断季节的依据等。
2. 以课文中的诗句为例,说明物候与诗人情感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竺可桢①我国古代相传有两句诗说道:“花如解语应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但现在看来,石头和花卉虽没有声音和语言,却有它们自己的一套结构组织来表达它们的本质。
自然科学家的任务就在于了解这种本质,使石头和花卉能说出宇宙的秘密。
正如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所指出的那样,杏花开了,好像它传语农民赶快耕土;桃花开了,好像它暗示农民赶快种谷子。
春末夏初布谷鸟来了,农民知道它讲的是什么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从这一角度看来,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重要的是我们要能体会这种暗示,明白这种传语,从而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
②明末的学者黄宗羲说:“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
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
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
”换言之,月、露、风、云、花、鸟乃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从这种语言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质,即自然规律。
而大诗人能掌握这类语言的含意,所以能编为诗歌而传之后世。
③唐白居易十五岁时,曾经写过一首咏芳草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人顾况看到这首诗,大为赏识。
一经顾况的吹嘘,这首诗便被传诵开来。
这四句古诗指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第二是这循环是随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了。
④在温带的人们,经过一个寒冬以后,就希望春天的到来。
但是,春天来临的指标是什么呢?这从许多唐、宋人的诗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李白诗:“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句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据宋洪迈《荣斋续笔》中指出:王荆公写这首诗时,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经推敲后,认为“到”字不合意,改了几次才下了“绿”字。
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统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到如今,在物候学上,花木抽青也还是春天重要指标之一。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读一读,记一记
贾思勰 xié 黄宗羲 xī 瀼西 ràng 縠文 hú
ng 瀛洲yí
花卉huì
譬如 pì 疾苦 jí 称道 chēng 吹嘘xū 参天 cā 相得益彰 zhāng
n
提炼信息
请你根据文中的介绍,给物候下一个定义
物候是一年中月、露、风、云、 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
课文内容梳理
第一段介绍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及人类研 究它们的目的。 第二段说明唐宋大诗人对物候歌咏的杰出 成就及其原因。 第三、四、五段具体说明唐宋诗人诗中植 物所反映的物候知识。 第六、七段说明唐宋诗人诗中候鸟所反映 的物候知识。 第八段总结唐宋诗人所吟咏的物候是因地 而异、因时而异的。
春
夏
秋
冬
(1)表示春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2)表示夏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3)表示秋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4)表示冬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
本文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了唐宋 大诗人诗中的物候现象,诗人的 优美语句让我们陶醉,作者丰富 的科学知识和深厚的文学功底更 让我们敬佩,希望大家多思考, 多积累,做一个爱学习的有心人。
你还知道哪些包含物候现象的诗句? 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动动脑,动动手
仿照课文中作者分析古诗句包 含物候现象的方法,从下面句 子中任选一句,写一段话。
①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②
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竹外桃花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思考: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PPT下载【实用课件】
答案2:重要的是我们要能体会这种暗示,明白这种传语,来理解大 自然,改造大自然。
阅读第二段回答下列问题: 1、唐宋大诗人为什么能对物候的歌咏有 杰出的成就?
2、作者引明末学者黄宗羲的话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1:他们关心民生疾苦,搜集各地大量的竹枝词、民歌,又热爱大自然,善 于领会鸟语花香的暗示,模拟民歌、竹枝词编成诗句。
2、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经 度的差异是第二个因素……
3、在华南丘陵地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 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2、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a.从这一角度看来,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问题在于这种语言是无声的,只有具备科学的头 脑才能系统地听懂它。
b.树木抽青是初春很重要的指标。 c.唐宋诗人对于候鸟,也给以极大注意。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学习目标
一、感知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二、分析举例子、分类别等说明方法在 文中的作用。 三、体会本文语言特点。 四、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竺可桢
竺可桢(1890—1974) 我国现代科学家、教育家的一面旗
帜,气象学界、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 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战士。他一生 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和教育事业,为我 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学识 渊博,在气象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 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达到国际一流水 平。胸襟豁达开阔、治学严谨勤奋、待 人宽厚至诚,堪称“品格和学问的伟 人”。
一、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贾思勰 xié 黄宗羲 xī 瀛洲yíng 瀼西 ràng 縠文hú 花卉huì 譬如 pì 疾苦 jí 称道 chēng 吹嘘xū 参天 cān 相得益彰 zhā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宋诗中的物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物候的相关知识,领会课文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2、理清课文条理,培养学生获取、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和应用能力。
3、抓住唐宋诗中描写物候特点及规律,对文中的诗作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品味。
【教学重难点】
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认识唐宋诗中反映出的物候特点及规律,体会换一个角度读古诗的趣味。
【教学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白居易的《赋得古草原送别》,请大家齐背一次。
请同学说说它的意思。
这首诗描写枯死的野草在来年死而复生的顽强。
其实它还反映了物候现象,这是有心人物候学家竺可桢从中发掘出的新的价值,那就是——利用唐宋诗歌来研究和解说物候。
现在让我们来一齐学习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感受其中反映的物候,体会一下换一个角度读古诗的趣味。
二题目解析:
“唐宋诗中的物候”说的就是借唐宋诗中的一些诗句,介绍相关的物候知识,所以这是一篇介绍物候知识的说明文。
三、理解主要信息:
1、大家认为这篇课文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呢?那就是什么是物候。
课文中有没有现成的句子解释了物
候?物候就是谈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
2、这句话非常简单,有没有同学在预习时查找到了对物候比较详尽的解释?
(指动植物或非生物受气候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周期性变化现象。
例如植物的萌芽、开花、结果;候鸟的迁徙,某些动物的冬眠;非生物如初霜、初雪、结冰、解冻等。
)
四、理清思路
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主要介绍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能暗示出一些自然规律,花香鸟语是大自然的语言。
第二部分(第2到第7自然段)。
主要是介绍唐宋诗中揭示出的一些物候现象和一些物候规律。
其中,第2段写唐宋诗人为什么能在诗歌中再现物候现象,就因为诗人能敏锐地感知景物的变化,以诗歌揭示自然规律。
3、4、5自然段举例说明唐宋诗中对植物性物候的关注。
6、7自然段举例说明唐宋诗对候鸟的关注。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
总写从唐宋诗人所吟咏的物候中看出物候的一些特点:物候变化因地而异,因
时而异,同时也点出了研究唐宋诗歌中物候的意义。
第二课时
一、难点探究:
1. 作者举唐宋诗中的咏物诗为例时,为什么不根据朝代分开来举例呢?以时间为顺序,不更有利于读者理解吗?
作者虽然没有分唐、宋举例,时代界限不清,但文章的思路还是十分清晰。
文章从第3自然段到第7自然段都是以实例来说明唐宋诗中的物候,这几段是以物候为类别说明的,没有把唐代和宋代的诗分开而是将其结合起来,表明他们相似或相同的景物,相同的物候现象。
2. “树木抽青是初春最重要的标志”一段中引用了大量的材料,目的何在?
这就要同学们在读文章时要注意材料之间的关系,关注这些诗句中涉及的地点变化,你会发现树木抽青是随地点变化的,从而表明杨柳抽青因地点不同,在时间上也有早晚。
3. 抽青和绿是相同的,为什么要分两段来写?
第4、5段各有侧重,第四段侧重表达绿就是一种标志,第五段侧重于以杨柳这一事物为例来谈春天到来的早晚。
从第四段到第五段是由面到点,由抽象到具体。
4、了解唐宋诗中反映出的物候特点及规律。
请同学们划出文中的唐宋诗句,概括出它们分别说明了哪些物候特点及规律。
(强调获取、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是阅读说明文必须掌握的能力),了解唐宋诗中反映出的物候特点及规律。
请同学们划出文中的唐宋诗句,概括出它们分别说明了哪些物候特点及规律。
(强调获取、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是阅读说明文必须掌握的能力).说说读读。
(学生不能直接找出来的,就先读一读相应段落学生思考交流(强调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与同学交流)
(1)花木抽青是春天到了的重要标志;(2)花木抽青犹以杨柳为最早,它是初春的标志。
(3)杨柳抽青是初春来临的标志,但抽青时段各异。
(4)四时鸟啼的不同意味着进行不同的农事。
二、体会语言的分寸
结合题三,通过品析关键性的修饰词,,如表状态、表推测、表范围的副词,体会小品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和分寸性,从而体现小品文的科学性。
三、了解诗人与作者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1.作者把唐宋诗句作为研究对象,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物候知识和规律,那么,作为文学家的唐宋诗人为什么能在诗歌中再现物候现象呢?(我们应该到哪一段去找答案?第2段)(齐读第2段)“诗人热爱大自然,善于领会鸟语花香的暗示。
”也就是善于观察、思考。
可见,诗人对待自然虽然用的是文学的眼光,但也具有科学的精神和态度,他们的诗歌创作是来源于生活的,而非闭门造车。
2.课文3—7段中引用的诗句有十多首呢!作者是不是把它们随便的往文章中一堆就完事了呢?这些诗句的排列有没有清晰的条理呢?我们来看看这几段之间有没有内在的逻辑性?3—5段是对植物性物候的关注;6—7段是对动物性物候主要是候鸟的关注.可见,文章虽然充满了浓厚的文学色彩,但是作者却不改他作为科学家一贯严谨的态度,思路非常缜密。
四、拓展练习.请从平时积累的古诗词中找些包含有物候现象或物候规律的诗句举例。
(强化课外积累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