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考点及答题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考点及答题策略

陈建香

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叙述故事和描写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式样。

考点一、概括故事情节,实现整体感知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③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情节(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

某一方面。

④分析某个情节在全篇小说中的作用。

答题须知:

1、按记叙文六要素提取关键词,按“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形式组织成完整的语句(材料本身未涉及的除外),万万不能粗枝大叶,丢失了本该有的要素。

2、由于事件的复杂性,我们在概括故事情节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还得注意事件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

3、把握小说情节的典型特点:一波三折;曲折离奇、出人意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4、某个情节在全篇小说中的作用: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对刻画人物的作用,二是对上下文情节的作用,三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考点二、揣摩人物形象

①通过对人物描写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②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答题须知:

1、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2、分析人物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正面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特征、语言、动作、服饰等细致而富有表现力的细节作特写式的描写);侧面描写(从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中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3、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4、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提问示例: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答题示例:女主人很快发现了我的反常行为,她嗅到了屋子里的油烟味。即刻提出了质疑。那时我正站在厨房里陶醉地听着三兄弟的叫声,我已经能够准确地分清他们声音中的微小差异了,有一个不叫我就会心事重重。女主人说,傻瓜蛋,有吸油烟机不用,你有神经病啊?我刚给她干活时,她对我的称呼是四个字——文学青年。这四个字用她地道的北京话发出来,显得无比的恶毒。雇用我三个月后,她叫我的就是这三个字——傻瓜蛋,她说之所以没有解雇我,是因为我看上去不像别的人一样吓她一跳。

我示意她小声一点,低声说,烟囱里有一窝小麻雀,他们是我的兄弟。女主人上上下下地看了我一遍(好像我是个什么怪物),扭身走出了厨房,在门口她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我喜欢这个称呼,虽然它同样恶毒,但我确实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认为做个农民并不可耻。(节选自安勇《烟囱里的兄弟》)

问:文中的“女主人”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并举一例说明。

答:是一个鄙视进城打工农民的城里人形象。如: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或无比的恶毒地将“我”称为“文学青年”“傻瓜蛋”等)

考点三、揣摩文章标题

答题须知

1、从标题表层意思及语境义、引申义或比喻义两方面回答

2、揣摩标题中的修饰限制词的表达效果及其在文中的特殊含义。

3、从贯穿情节、概括主要内容和标题本身形象、生动、简洁等方面回答。

考点四、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对揭示小说的中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常见题型:

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③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答题策略:

环境描写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⑤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⑥、象征和暗示。⑦衬托人物心情⑧交代人物活动环境。⑨深化文章主题。

考点五、挖掘作品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常见题型:

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答题策略:

1、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2、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3、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考点六、写作亮点的鉴赏

1、鉴赏题目:A、以主要内容或主要事件拟题。B 以贯穿全文的线索拟题。C、以有象征意义又暗含中心的的实物为题。《雁阵》D、以主要人物为题E、以特定环境为题

2、鉴赏人称:A、第一人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B|第二人称:便于面对面地交流.便于抒情,加强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C|第三人称:不受时间、空间、生理、心理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事物。

3、鉴赏结构:A文章或段落开头:引起下文,揭示文章中心,突出强调,为后文作铺垫.。B、|文章或段落中间:承上启下,转换话题,线索连接,过渡.。C、文章或段落结尾:总结上文,揭示文章中心,照应文章开头,升华主题。

鉴赏表现手法:A、运用象征能够引起读者联想,加深读者对文章情感和哲理的理解.B、铺垫的作用是引出后文,曲径通幽。。C、衬托或烘托可以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D、抑扬突出强调作者肯定(先抑后扬)或否定(先扬后抑)的态度。E、呼应能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F、伏笔——叙述的一种手法。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出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其作用是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G、悬念——作品使欣赏者所产生的一种关于事件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这种心理活动叫作悬念。其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3、

4、鉴赏情节:A|、曲折跌宕,情节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B、制造悬念,借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5、鉴赏描写方法:A|、外貌描写:体现人物性格的特征,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可以起烘托作用B、心理描写: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C、动作描写: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D、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揭示人物的身分与社会地位预示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反映作品的主题与时代特点。

6、鉴赏语言特色:朴素,华丽,幽默,机智,讽刺,凝练,隽永,委婉含蓄等

考点七:找线索及说说线索的作用

线索分类:⑪以实物为线索(以一个具体的实物贯穿全文,将各种人或事都集中到它的周围,以此来展开故事情节)⑫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⑬以时间顺序为线索。(以时间的推移来组织材料的,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中,作者用“20日夜起”引出主体部分,先写中路军进军情况;用“21日下午5时起”领起第二层,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后用“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即21日)”引出对东路军渡江情况的叙述。)⑭以空间顺序为线索(以地点的转换来安排层次的)⑮以人物为线索(按人物动作行为的变化、思想性格的发展、人生历程的见闻来组织材料。如《孔乙己》中的“我”,就是一个线索人物。孔乙己自命清高,好喝懒做,迂腐麻木,而又心地善良,最后被打折了腿而死去。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反映出来的。

(6)以事件为线索(故事情节通常包括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部分,有些文章事件本身便是线索。如《扁鹊见蔡桓公》,以桓侯的病情发展这一事件为线索贯穿全文,桓侯的病由轻而渐重,到病入膏肓,终至死亡。层次清楚,结构完整。)

寻找依据:依据贯穿全文的关键词,反复出现的关键事物,作者感情的载体。

]线索的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如:《皇帝的新装》爱新装,做新装,试新装,穿新装。《背影》难忘背影,感动背影,惜别背影,怀念背影。

考点八:倒叙、插叙的作用。

倒叙的作用是设置悬念,为下文铺设,吸引读者。

插叙是指作者在叙写主要情节线索时,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插叙的主要作用是使作品内容丰富,充实;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完整。可以明白某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或了解某一事物的来历。使文章结构紧凑。阅读训练

(一)永远的鹤

①太阳渐渐地西斜了,夕阳的余晖洒遍了偌大的一片湿地保护区。水如胭脂,而一小块一小块并不相连的洲土上,萋萋芳草也被染上了一层醉人的嫣红。那些丹顶鹤,或在水边觅食,或在洲土上尽兴地起舞,或振翅高飞,发出一串串清脆的长唳。

②年轻的谭立,一个人在自瞭望竹楼上,整整守望了一天。师傅杜三早饭后,驾着船领东西去了。他要把船划出湿地,三十里水路啊,再泊船上岸,到镇上把生活用品和报纸挑回船上,然后又划回到这里。回来的时候,天就落黑了。

③临走的时候,杜三对谭立说:"你给我睁大眼睛,好好地看住这些鹤,得防着那些盗鹤贼。"

④谭立说:"师傅,我都做了三年护鹤工了,你放心吧,保管一根鹤毛也掉不了。"

⑤谭立就这样守了一天,拿着望远镜看了一天,盗鹤贼连个影子也没有,却让他越看越感到孤单、寂寞。公鹤、母鹤成双成对,互相嬉戏,互相唱和,情意绵绵。而他呢,至今还没有女朋友,整个湿地保护区,除了师傅和他,连个人影儿也没有。

⑥忽然,谭立听见有凄厉的鹤唳声传来,拖得很长,带着颤音。谭立大吃一惊,拿起望远镜仔细地搜索起来。他看到在三百米开外的一片浅浅的水面上,一只母鹤的细腿似乎被什么咬住了,正在拼命地抖翅挣扎;旁边的一只公鹤,焦急地胡乱扑打翅膀。是怎么回事呢?

⑦谭立操起一把木桨,顺着竹楼的梯子飞快地奔到地面,再窜到水边,解开船缆,"咚"地跳上船,然后着力地划起桨来。小船绕过一块一块的小洲,迂回着朝母鹤的方向划去。虽是暮春时分,风凉嗖嗖的,

但不一会儿,谭立的后背就渗出了一层热汗。

⑧小船划到离母鹤大约十米远的地方,水浅得载不动船了。谭立停下船,把鞋、袜、长裤脱下来,

跳到水里,水不深,但很清澄,看得见水底密密匝匝纠结在一起的绒绳般的丝草,像柔软的绿绒毡毯。他突然明白了,肯定是丝草缠住了母鹤的细腿。他一步步朝母鹤靠近。公鹤见有人来,"呼"地飞了起来,

母鹤则拼命挣扎,惊惶地鸣叫……谭立知道,此刻母鹤越挣扎,丝草会缠得越紧。

⑨"怕什么,真不懂事,我是来救你们的!"

⑩水渐渐深了,底下软软的,踩在厚厚的丝草上,脚板心痒痒的,好像被柔软的手指搔着,搔得他一身发软发酥。

⑾终于走到了母鹤的身边。猛地,他感到身子往下沉。水先是没到了膝关节,再往上漫,没到了大腿根,再漫到了腰部,这一切让他猝不及防。他慌了一一沼泽地!他忽挣扎着把身子往上抬,身子却沉重如铁,依旧往下沉去,他挥舞着双手,想抓住什么……惊骇的母鹤尖利地叫着,凄凄哀哀。他冷静下来,伸出手去抚着母鹤的细腿,从上向下伸向鹤的趾爪,果然是被丝草缠了一道又一道,他迅速地扯断那些丝草。母鹤也似乎明白了这个人是来救它的,变得很温驯,眨巴着眼睛感激地望着他。丝草都扯断了,谭立双手托起母鹤的身子,往上使劲一送,母鹤就着力张开翅膀腾空而起。

⑿水,已经淹到谭立的脖子。

⒀他仰起头,公鹤和母鹤哀鸣而飞,围绕着他,一圈又一圈。

⒁他心里突然有了某种冲动,想和鹤说点什么。说点什么呢?鹤又听不懂他的话!他想他可以做一个手势。于是,他高高地举起右手,五个指头并拢,再把并拢的手指弯成一个向上的直角,就像鹤的长喙。"你们懂了吧,我也是一只鹤!"

⒂谭立的身子继续往下沉,水没过了他的头顶,一直没到他右手的肘关节,才似乎落到了实处。水面上留着一截"鹤"的脖子和"鹤"的啄,凝然不动如一座望天的雕塑。

⒃不久,在湿地保护区的门口,出现了一座用不锈钢铸造的雕塑:一只向上高举的手臂,五指并拢弯成鹤喙的形状……

1、小说中的鹤唳之声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并引发了主人公谭立一系列行为,请你认真阅读⑤一⒂段,依次填空,每空4个字。(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