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弊大于利一辩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辩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同学以及对方辩友: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方的观点是:三峡大坝的弊端远大于其利处。
众所周知,我国三峡大坝于1994年正式动工,坝体高达185米,它的建造目的集中在防洪、发电和航运等方面。
作为目前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它的修建,引发了上至政府高官下至普通百姓,甚至国外人士的广泛关注。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方人士对于三峡大坝的修建从来都是针砭不一。
对方一辩已经阐述了诸多好处,而我方从不否认这些利端,但是其弊端远大于其利处。
首先,我想提醒对方辩友的是三峡大坝的防洪功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如意,如果上游发水,三峡可以蓄水,但是中下游强降雨的话,这种直接的作用就不明显。
而且上游蓄水库区泥沙淤积,三峡库区的高涨水位将是悬在两湖人民头上的一颗定时炸弹。
进而是它引以为傲的蓄水通航。
虽然从理论上说,河道深了,通航条件好了,会增加通航能力,但由于长时间大雾弥漫,实际通航能力,并不像我们当初想得那样如意。
三峡水库蓄水后,三峡大坝阻碍长江航运的畅通。
三峡水库蓄水后,三峡两线五级船闸的通过能力马上得到饱和,运行的实践证明,三峡两线五级船闸的单向通过能力不可能达到每年五千万吨,最多只能保证单向通过能力每年三千万吨左右。
目前长江货运需要用机械翻坝来协助完成。
原计划在1997年完工的升船机至今未见踪影,客轮过船闸的平均时间为七小时,乘客难以接受,造成长江客运和三峡旅游事业的萎缩。
而后最重要的是三峡大坝引起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第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由于水库的调节作用,三峡水库工程改变了河流的水文状态,如水位、流量、含沙量、蒸发量、水温等等。
水位的上升带来了淹没危及淹没区的物种安全。
如:中华鲟等珍稀物种,因大坝阻挡,不能回游,生存受到巨大影响,长江的生物链已受到巨大破坏。
中华鲟、白鲟都明显受到冲击,产量锐减。
第二.山体滑坡及淤泥的隐患
三峡库区很多地区的地层主要是土层,结构松散,在持续的暴雨影响下,土层会因为吸水而发胀,容易发生山体滑坡。
近几年,三峡库区发生过一些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问题,如2007年夏季湖北巴东县清太坪镇的山体滑坡,2007年冬季湖北巴东县野山关镇的岩崩,2009年夏季湖北省兴山县高阳镇的山体滑坡,这三起事件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泥沙淤积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长江每年要携带5亿立方米的泥沙进入三峡,但其中大部分都无法排出去,水库因此将出现淤塞,三峡大坝进而有可能垮塌。
工程师在大坝底部设计了23道闸门用于在汛期冲走泥沙。
但事实是泥沙淤积的速度高过了蓄水;大坝两侧山体严重滑坡,大量泥沙淤积于大坝内,大坝的蓄水能力与日剧减,抗洪能力也变成了笑话,下游数千万人危如累卵。
第三.水污染方面
由于江水被大坝阻拦,农业残留物、生活及工业污染物无法顺流而下排入大海,而是倒灌回水库,使得库区水体的污染不断加重,并导致库区的长江支流出现“水华”现象。
这与政府所说的二类水质要求甚远。
第四.文化遗产和移民方面
在三峡地区,在这块土地上曾存在灿烂的文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
三峡库区蓄水后,长江沿岸的千年古镇人文遗失,如涪陵白鹤梁、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奉节白帝。
尤其是那些方言和地方戏曲无法再发展传承,如川江号子几乎绝迹。
而且还迫使库区500w农民搬迁到人口更加密集的沿江坡地上,他们一方面要靠着比以前更少的土地勉强维生,一方面还要面临日益加重的土地侵蚀和塌方事故的致命威胁。
综上所诉,我们可以明晰得出结论,也就是今天我方坚持的观点:三峡大坝的修建功在当代,但利不在千秋,我方认为三峡项目的社会和生态成本过高。
从长远来看,他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它的益处,不符合当今可持续发展观的主流观点,三峡工程的其弊远大于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