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一专题1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由元素组成,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 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 电子带负电,绕原子核运动。
3. 元素周期表- 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分为周期和族。
- 周期表示电子能级,族表示最外层电子数。
4.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
- 共价键:两个或多个原子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
5.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原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 反应物和生成物通过化学方程式表示。
-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二、化学计算1.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中所含基本单位(原子、分子、离子等)数量的物理量。
- 单位是摩尔(mol)。
2. 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是一摩尔物质的质量,单位是克/摩尔(g/mol)。
3. 气体定律- 波义耳定律:在恒温条件下,气体体积与压强成反比。
- 查理定律:在恒压条件下,气体体积与温度成正比。
- 阿伏伽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等体积气体含有相同数量的分子。
4. 溶液的浓度- 质量百分浓度: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百分比。
- 体积百分浓度:溶液中溶质体积与溶液总体积的百分比。
- 摩尔浓度:溶液中溶质的量(mol)与溶液体积(L)的比值。
5. 酸碱滴定- 滴定是通过已知浓度的溶液来测定未知浓度溶液浓度的方法。
- 酸碱滴定是利用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进行的滴定。
三、无机化学1. 酸碱理论- 阿伦尼乌斯理论:酸是产生氢离子的物质,碱是产生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 布朗斯特-劳里理论:酸是质子的供体,碱是质子的受体。
2. 盐类的水解- 盐类水解是盐在水中溶解后,离子与水发生反应生成酸或碱的现象。
3.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必修一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摘要:一、化学实验安全1.遵守实验室规则2.了解安全措施二、物理变化和化学性质1.物理变化的例子: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2.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性三、蜡烛燃烧实验1.蜡烛火焰的分层:外焰、中焰、内焰2.火柴梗碳化实验四、胶体的定义和分类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2.胶体的分类: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五、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六、金属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金属的化学性质: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等2.金属的物理性质:密度、溶解性等正文:一、化学实验安全在化学实验中,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要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包括但不限于:穿着实验服、佩戴实验手套、不随意触摸实验物品等。
此外,了解并掌握安全措施也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在进行有毒气体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和化学性质是化学基础知识中的重要部分。
例如,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描述的就是物理变化。
另外,氮气和稀有气体具有稳定性,可以作为保护气,这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
三、蜡烛燃烧实验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为外焰、中焰和内焰三层。
通过火柴梗碳化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火焰各层的温度差异。
这个实验帮助我们理解火焰的结构和温度分布,是化学实验中基础但实用的知识点。
四、胶体的定义和分类胶体是指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
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胶体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如粒子胶、胶体胶等。
胶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业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了解其性质和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胶体。
五、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一种重要类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称为氧化,而获得电子的过程称为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在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掌握其基本概念和实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化学高一必修一复习知识点
化学高一必修一复习知识点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要想学好一门科目一定要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高一化学有哪些知识点是同学们必须掌握的呢?1.化学高一必修一复习知识点篇一物质的鉴别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
检验类型、鉴别:利用不同物质的性质差异,通过实验,将它们区别开来。
鉴定:根据物质的特性,通过实验,检验出该物质的成分,确定它是否是这种物质。
推断:根据已知实验及现象,分析判断,确定被检的是什么物质,并指出可能存在什么,不可能存在什么。
2.化学高一必修一复习知识点篇二氨气及铵盐氨气的性质:无色气体,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且快)1:700体积比。
溶于水发生以下反应使水溶液呈碱性:NH3+H2ONH3•H2ONH4++OH-可作红色喷泉实验。
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是一种弱碱,很不稳定,会分解,受热更不稳定:NH3•H2O===(△)NH3↑+H2O浓氨水易挥发除氨气,有刺激难闻的气味。
氨气能跟酸反应生成铵盐:NH3+HCl==NH4Cl(晶体)氨是重要的化工产品,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铵盐和纯碱都离不开它。
氨气容易液化为液氨,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还可以用作制冷剂。
铵盐的性质:易溶于水(很多化肥都是铵盐),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NH4ClNH3↑+HCl↑NH4HCO3NH3↑+H2O↑+CO2↑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干燥铵盐与和碱固体混合加热)NH4NO3+NaOHNaNO3+H2O+NH3↑2NH4Cl+Ca(OH)2CaCl2+2H2O+2NH3↑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是否收集满。
3.化学高一必修一复习知识点篇三二氧化硅(SiO2)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
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定义1. 物质的组成- 元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不可分割。
-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粒子。
-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2.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
- 共价键:两个或多个原子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电子海”。
3.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单一种类的分子或原子组成的物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二、化学反应1. 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两种或多种物质结合形成新物质的反应。
-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多种物质的反应。
- 置换反应:一种元素与一种化合物反应,取代该化合物中的另一种元素。
- 双置换反应: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形成两种新的化合物。
2. 化学方程式- 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和物质的量关系。
3. 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 能量守恒:能量既不会被创造也不会被消灭,只会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三、化学计量1. 摩尔概念- 摩尔:物质的量单位,1摩尔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6.022 \times 10^{23}$)个粒子。
2. 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 通过物质的摩尔质量(molar mass)计算物质的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3. 气体定律- 波义耳定律:在恒温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与其体积成反比。
- 查理定律:在恒容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与其温度成正比。
- 盖-吕萨克定律:在恒压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与其温度成正比。
四、实验操作与安全1. 实验基本操作- 称量、量取、混合、加热、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2. 实验室安全- 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实验服、安全眼镜、手套等。
- 了解并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
- 熟悉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存储方法。
五、元素周期表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周期:水平排列,表示电子能级。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化学实验安全1. 遵守实验室规则进实验室前,应先预习实验,明确实验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时要听从老师的指导,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了解安全措施危险化学品的存放:易燃、易爆试剂应密封保存,并远离火源;有毒试剂应专柜存放,并有专人保管。
意外事故的处理:如酒精灯不慎打翻着火,用湿布盖灭;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 3% 5%的碳酸氢钠溶液。
3. 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用镊子或药匙取用,液体药品用倾倒法或量筒量取。
物质的加热:给液体加热用试管、烧杯、烧瓶等,给固体加热用坩埚、试管等,加热时要用外焰,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仪器的连接和洗涤:连接仪器时应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洗涤仪器时,洗净的标准是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 过滤适用范围: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混合物。
主要仪器:漏斗、玻璃棒、烧杯。
操作要点: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2. 蒸发适用范围: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液体混合物。
主要仪器: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
操作要点: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3. 蒸馏适用范围: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主要仪器: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锥形瓶、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铁夹)、石棉网。
操作要点: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冷凝水下进上出;加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暴沸。
4. 萃取和分液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
分液: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操作。
主要仪器:分液漏斗、烧杯。
操作要点: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化学高一年级必修一知识点
化学高一年级必修一知识点1.化学高一年级必修一知识点篇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
(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2.化学高一年级必修一知识点篇二物质的分类1、常见的物质分类法是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2、混合物按分散系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中间大小分散质直径大小为1nm—100nm之间,这种分散系处于介稳状态,胶粒带电荷是该分散系较稳定的主要原因。
3、浊液用静置观察法先鉴别出来,溶液和胶体用丁达尔现象鉴别。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垂直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
4、胶体粒子能通过滤纸,不能通过半透膜,所以用半透膜可以分离提纯出胶体,这种方法叫做渗析。
5、在25ml沸水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煮沸至红褐色,即制得Fe(OH)3胶体溶液。
该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阴极移动,从而该极颜色变深,另一极颜色变浅,这种现象叫做电泳。
3.化学高一年级必修一知识点篇三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化学反应,它的基本特征是反应前后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2)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化学在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必修一第一章的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吗?接下来为你整理了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过滤一帖、二低、三靠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体时,除去液体中不溶性固体。
(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蒸发不断搅拌,有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灯,余热蒸发至干,可防过热而迸溅把稀溶液浓缩或把含固态溶质的溶液干,在蒸发皿进行蒸发蒸馏①液体体积②加热方式③温度计水银球位置④冷却的水流方向⑤防液体暴沸利用沸点不同除去液体混合物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蒸馏烧瓶、酒精灯、温度计、冷凝管、接液管、锥形瓶)萃取萃取剂: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② 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③ 要易于挥发。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主要仪器:分液漏斗分液下层的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从上口倒出把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开的操作,与萃取配合使用的过滤器上洗涤沉淀的操作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流完后,重复操作数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用的仪器托盘天平(或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主要步骤:⑴ 计算⑴ 称量(如是液体就用滴定管量取)⑴ 溶解(少量水,搅拌,注意冷却)⑴ 转液(容量瓶要先检漏,玻璃棒引流)⑴ 洗涤(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⑴ 振摇⑴ 定容⑴ 摇匀容量瓶①容量瓶上注明温度和量程。
②容量瓶上只有刻线而无刻度。
①只能配制容量瓶中规定容积的溶液;②不能用容量瓶溶解、稀释或久贮溶液;③容量瓶不能加热,转入瓶中的溶液温度20⑴左右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常见事故的处理事故处理方法酒精及其它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立即用湿布扑盖钠、磷等失火迅速用砂覆盖少量酸(或碱)滴到桌上立即用湿布擦净,再用水冲洗较多量酸(或碱)流到桌上立即用适量NaHCO3溶液(或稀HAC)作用,后用水冲洗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先用抹布擦试,后用水冲洗,再用NaHCO3稀溶液冲洗碱液沾到皮肤上先用较多水冲洗,再用硼酸溶液洗酸、碱溅在眼中立即用水反复冲洗,并不断眨眼苯酚沾到皮肤上用酒精擦洗后用水冲洗白磷沾到皮肤上用CuSO4溶液洗伤口,后用稀KMnO4溶液湿敷溴滴到皮肤上应立即擦去,再用稀酒精等无毒有机溶济洗去,后涂硼酸、凡士林误食重金属盐应立即口服蛋清或生牛奶汞滴落在桌上或地上应立即撒上硫粉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2 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3 标准状况STP 0⑴和1标准大气压下4 阿伏加德罗常数NA 1mol任何物质含的微粒数目都是6.021023个5 摩尔质量M 1mol任何物质质量是在数值上相对质量相等6 气体摩尔体积Vm 1mol任何气体的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为22.4l7 阿伏加德罗定律(由PV=nRT推导出)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有同分子数n1 N1 V1n2 N2 V28 物质的量浓度CB 1L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所表示的浓度CB=nB/V nB=CBV V=nB/CB9 物质的质量m m=Mn n=m/M M=m/n10 标准状况气体体积V V=nVm n=V/Vm Vm=V/n11 物质的粒子数N N=NAn n =N/NA NA=N/n12 物质的量浓度CB与溶质的质量分数=1000 \M13 溶液稀释规律C(浓)V(浓)=C(稀)V(稀)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猜你感爱好的:1.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复习2.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3.高一必修一化学知识点归纳4.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5.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复习。
2024年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2024年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____年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化学基础知识1.1 化学的基本概念1.2 元素与化合物1.3 化学式与化合价1.4 反应方程式与化学计量关系1.5 摩尔与物质的量1.6 溶液第二章:常见元素和化合物2.1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2.2 卤素元素2.3 锂、钠、钾元素2.4 铷、铯元素2.5 钙、锶、钡元素2.6 铝、锌、铁元素2.7 铜、硒、汞元素2.8 碳元素及其化合物2.9 氧元素及其化合物2.10 碳氧化合物2.11 氯元素及其氧化物第三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3.1 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3.2 反应焓、焓变和焓变化3.3 化学反应的速率3.4 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3.5 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3.6 pH值与酸、碱的强弱第四章:化学键和化合物4.1 化学键的类型与共价键的构成4.2 键能与键长4.3 分子构型4.4 单质的分子构型4.5 分子的立体结构4.6 化合物的离子键和共价键4.7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第五章:化学反应动力学5.1 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5.2 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5.3 等温反应速率规律5.4 活化能和反应速率5.5 反应速率与能量变化的关系5.6 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第六章:酸碱与盐6.1 酸碱和酸碱溶液6.2 强酸和弱酸的性质6.3 强碱和弱碱的性质6.4 中和反应6.5 盐的种类和性质第七章:氧化还原反应7.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7.2 氧化剂和还原剂7.3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离方程式7.4 原电池和标准电极电势7.5 蓝色晶体的制备7.6 电解池和电解质第八章:碳的化学8.1 碳的化学性质简介8.2 碳的四价和二价化合物8.3 烃类化合物8.4 醇、酚和醛化合物8.5 羧酸和酯化合物8.6 聚合物及其应用第九章:化学实验9.1 实验室常用试剂和仪器9.2 实验室安全与操作规范9.3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9.4 实验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9.5 实验报告的写作和评阅以上是____年化学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总计约____字。
化学必修一知识点
化学必修一知识点1.物质的分类-纯物质与混合物的区别:纯物质是由相同种类的粒子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类的粒子组成的物质。
-元素与化合物的区别:元素是由相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经过化学反应组成的纯物质。
2.原子结构-电子:带负电荷的基本粒子,存在于原子的能级上。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位于原子的中心。
-质子:带正电荷的基本粒子,决定了原子的元素性质。
-中子:不带电荷的基本粒子,决定了原子的质量。
3.阳离子与阴离子-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由原子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形成。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由原子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形成。
4.化学方程式-反应物与生成物: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产生的新物质称为生成物。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和符号描述化学反应的过程。
-平衡状态: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达到一定数值时,称为化学反应达到平衡。
5.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组成:横行称为周期,竖列称为族。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周期表按着元素的原子数递增排列,相邻元素的性质有一定的相似性。
6.化学键-金属键:金属元素间的化学键,形成电子云。
-阴离子键:金属与非金属元素间的化学键,非金属元素得到电子形成负离子。
-共价键: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学键,共享电子形成分子。
-离子键: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学键,通过阴离子针对阳离子的相互吸引形成。
7.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指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还原:指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会从氧化剂转移给还原剂。
8.酸碱理论-酸:产生H+离子的化合物。
-碱:产生OH-离子的化合物。
-酸碱反应:酸和碱反应会生成盐和水。
酸碱反应也被称为中和反应。
9.盐和离子溶液-盐: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离子溶液:溶解了离子的溶液,通常具有导电性。
10.反应类型-合成反应:两个或多个反应物结合形成一个产物。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引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组成、性质及其变化的科学。
作为高中化学的必修一,本文将总结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的重要知识点。
单元一:物质的组成1. 物质的分类:- 纯物质:由同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具有确定的化学组成和独特的性质。
如氧气、水等。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具有可变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如淡盐水、空气等。
2. 原子与分子:- 原子: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 分子:由一种或多种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电中性粒子。
3.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由具有相同原子数目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分解为更简单的物质。
-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具有确定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单元二:物质的性质1. 相与相变:- 相:指物质具有一定物态状态的形态。
- 相变:物质由一种物态状态变为另一种物态状态的过程,如固体熔化成液体、液体沸腾成气体等。
2. 物质的物理性质:- 包括颜色、硬度、密度、相对分子质量等,可通过物理方法进行观察和测量。
3. 物质的化学性质:- 包括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性质,如燃烧性、氧化性等。
单元三:原子结构与化学键1. 原子结构:-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带正电荷,位于原子的中心。
- 原子壳层:由电子组成,带负电荷。
2. 原子的电子排布:- 电子层:分为K层、L层、M层等,不同层能容纳的电子数目不同。
- 电子的填充顺序:按一定规则填充,满足“半满、从低能级到高能级填充”的原则。
3. 化学键:- 电子轨道重叠,形成电子云区域,原子通过共用电子或转移电子形成化学键。
- 化学键的类型:包括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等。
单元四: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1. 离子与离子的反应:- 通过电子转移形成的化学反应,生成离子产物。
- 阴离子与阳离子之间形成离子晶体,在水中进行电离反应,生成离子方程式。
2.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 反应物和生成物写作离子的化学式,反应过程中,离子的数量要保持平衡。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1.化学的定义和分类: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以及变化的科学。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
2.物质的性质:物质有质量、占有空间和有可观察的性质,如颜色、硬度、熔点、沸点等。
3.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原子、离子和分子组成,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进行改变。
4.原子与分子: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粒子。
5.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其他元素;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物质。
6.化学符号和化学式:化学符号表示元素的简写,如H表示氢;化学式表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种类和数量。
第二章:固体的基本特征和分类1.固体的性质: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力,其分子、原子或离子之间密集排列。
2.固体的分类: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具有有序的、重复的排列结构,具有清晰的晶体面和晶体角;非晶体无规则的排列结构,没有清晰的晶体面和晶体角。
3.晶体的分类:共价晶体、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
共价晶体由共价键连接的原子组成;离子晶体由正、负离子组成;金属晶体由金属原子组成。
第三章:液体的基本特征和分类1.液体的性质: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占有一定的体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液体的分类:溶液、悬浊液和胶体。
溶液是由溶质在溶剂中均匀溶解而成;悬浊液是在溶液中存在大颗粒悬浮物;胶体是由色散相和连续相组成的混合物。
3.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单位质量溶剂在特定温度下溶解最大质量溶质。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包括温度、压强和溶剂性质。
第四章:气体的基本特征和性质1.气体的性质:气体具有较大的可压缩性、扩散性和可容易燃性。
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分子运动自由。
2.气体压强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压强由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碰撞力引起。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P为压强,V为体积,n为物质的物质量,R为气体常数,T为绝对温度。
化学必修一专题一知识点
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知识点)一、物质的分类:其他混合物:如空气;溶液悬浊液:如泥水;分散系浊夜乳浊液:如油+水;胶体:如牛奶、豆浆、血液、云、雾、有尘埃的空气。
金属单质单质非金属单质有机化合物含氧酸强酸一元酸酸二元酸化合物无氧酸弱酸多元酸碱无机化合物盐酸性氧化物气态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晶体:有固定的熔沸点;一定是纯净物。
物质固态非晶状物质: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液态二、外在的特点根本区别: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溶液:均一、稳定、透明;d>10-9m(1nm) 能透过滤纸浊液:不均一、不稳定、久置分层;d<10-7m(100nm) 不能透过滤纸胶体:均一、稳定、不透明或半透明。
1nm<d<100nm 能透过滤纸三、(1)丁达尔效应:鉴定胶体。
胶体的性质(2)吸附性:工业上用吸附性来净水,FeCl3和明矾(KAl(SO4)2)四、影响气体、液体、固体的体积大小的因素:(1)粒子的大小(2)粒子的数量(3)粒子间距影响液体、固体的体积大小的因素:(1)粒子的大小(2)粒子的数量影响气体的体积大小的因素:2)粒子的数量(3)粒子间距注:相同压强和相同的温度下,气体粒子之间的距离相同。
物质纯净物混合物悬浊液的分散质是固体小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是液态小液滴。
分散质五、四大化学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猪头图):六、物质的量的有关知识:名称定义符号单位与物质的量的关系物质的量n mol 物质的量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之间的桥梁,表示的是微观粒子,不能表示宏观物质。
阿伏伽德罗常数0.012kg12C含有的C原子数N A mol-1ANNn=数值上:1N A=6.02×1023=1mol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M g/molMmn=数值上:M=物质的相对分子量区别:相对分子量没有单位摩尔质量有单位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具有的体积Vm L/molVmVn=标准状况(T=0o C或T=273K;P=101kPa)下:Vm=22.4L/mol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有溶质物质的量的多少C mol/LVnc=2H2+O2==2H2O 2H2+O2==2H2O 4 32 36 2 1 24g 32g 36 g 2mol 1mol 2mol 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物质的质量与物质的分子量成正比;物质的量与物质前面的系数成正比。
化学必修一每章总结
化学必修一每章总结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物质的分类以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在学习这一章节时,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根据其组成和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主要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大类。
纯物质又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混合物又可分为均质混合物和非均质混合物。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密度等。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燃烧、腐蚀等。
•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主要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组成和化学性质的情况下发生的变化,如熔化、冻结等。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产生新物质的过程,如燃烧、腐蚀等。
第二章:分子构造与化学键第二章介绍了分子构造与化学键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在学习这一章节时,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分子的概念: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共有电子对形成的一个电中性的结构。
分子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参与单位,不同的分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分子式和分子量:分子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一个分子中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量的组合式。
分子量是一个分子中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用于表示分子的质量大小。
•化学键的形成:化学键是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的一种力的作用,在化学反应中,原子通过共用或转移电子形成化学键。
化学键的种类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第三章: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的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学习这一章节时,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物质的变化。
化学方程式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要素。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方程式中各种原子的数量必须相等,即满足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可以通过调整系数来实现。
•化学计量的计算:化学计量是指利用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式以及其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关系,计算物质的质量和摩尔数。
高一必修一化学知识点第一章
高一必修一知识点第一章知识点一:原子结构1. 原子结构(C )⑴ 原子的组成 核电荷数(Z ) == 核内质子数(Z )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质量数(A )== 质子数(Z )+ 中子数(N )⑵ 区别概念: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的互称;也就是说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
20、从微粒符号中的数字位置推测各种量微粒符号:A Z X ±n ;质子数z 在微粒符号的左下角,质量数A 在微粒符号的左上角,电荷数“n ±”在微粒的右上角,中子数N 用左上角A 与左下角z 求差,电子数用左下角z 与右上角“n ±”求差。
21、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间的可能差值是:2、8、18、32四个数值的加、减组合。
课堂练习1.某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元素原子的( )A .相对原子质量和核电荷数B .电子层数和核内中子数C .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D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2. 下列关于40K 和40Ca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40K 和40Ca 具有相同的中子数B .40K +和40Ca 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 .39K 和40K 互为同素异形体 D .39K 2O 的摩尔质量为94 原 子 核外电子 e = Z3.某元素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其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这元素位于周期( )A .第4周期ⅢA 族B .第4周期ⅦA 族C .第3周期ⅣB 族D .第3周期ⅣA 族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的种类由核外电子数决定B .原子的种类由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共同决定C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两个微粒一定是同种原子D .某元素的原子核内有m 个质子,n 个中子,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 + n5.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原子序数为x ,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A .x +2B .x +4C .x +8D .x +186.某微粒用Z A R n+表示,下列关于该微粒叙述正确的是( )A .质量数=A-nB .所含中子数=A-ZC .所含电子数=Z+nD .所含质子数=A+Z7. 92235U 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界的储量很低。
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物质结构与性质1.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同类原子组成的,如金属铜、非金属氧等。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如水、二氧化碳等。
2. 原子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原子的质子数等于其电子数时是稳定的。
3.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由元素根据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以及其化学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周期表可以分为周期和族,周期表示元素原子价层的数量,族表示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4. 原子量和摩尔质量原子量是指一个元素原子的相对质量,在元素的原子量单位上标注。
摩尔质量是指一个物质样品里的质量,以摩尔为单位。
5. 化学符号和化学方程式化学符号用来表示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图示化表示,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化学反应条件。
6.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是指物质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
反应物是参与反应的物质,生成物是反应过程中形成的物质。
7. 量的关系化学反应中,化学计量法则可以描述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量关系。
化学计量法则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等量反应定律和瓦特定律。
8. 摩尔计算摩尔可以用来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量关系。
摩尔比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处在化学方程式中的摩尔的比例关系。
9.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能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如热能或化学能。
放出能量的反应被称为放热反应,吸收能量的反应被称为吸热反应。
10. 离子的形成和物质的分子结构离子是由失去或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组成的,有正负电荷。
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的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形成的。
11. 元素的周期性变化元素的周期性变化可以通过元素周期表来进行描述和理解。
周期性变化包括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与氧化还原有关的性质等。
12. 元素的化合价化合价是指化合物中一个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时的电荷数目。
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的外层电子数有关。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6篇)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方法适用范围主要仪器注意点实例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
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
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2、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化学高一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
化学高一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1.化学高一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篇一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1)OH-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__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能与__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__,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Br-能与__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__。
(4)I-能与__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__;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I2,使淀粉溶液变蓝。
(5)SO42-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__。
(6)SO32-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7)S2-能与Pb(NO3)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沉淀。
(8)CO32-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__(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9)HCO3-取含HCO3-盐溶液煮沸,放出无色无味CO2气体,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向HCO3-盐酸溶液里加入稀MgSO4溶液,无现象,加热煮沸,有白色沉淀MgCO3生成,同时放出CO2气体。
(10)PO43-含磷酸根的中性溶液,能与AgNO3反应,生成黄色Ag3PO4沉淀,该沉淀溶于__。
(11)NO3-浓溶液或晶体中加入铜片、浓硫酸加热,放出红棕色气体。
2.化学高一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篇二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物质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最重要是从物质的组成上分类
化合物还可以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溶于水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2、化学反应的分类
(1)从形式上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 、 、 、 (2)从是否有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分为 反应和 反应
二、物质的量
1、 :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
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1mol 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结构微粒。
符号: 2、 :实验测定12g 12C 中碳原子的个数。
符号: 。
近似值:6.02×1023 3、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的质量 。
单位: 。
表达式:m M n
=
4、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
在标准状况下,约为 。
5、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物 量(n)物 质的质量(m)
气体 体 积(V)溶解度(S)
微 粒数(N)
A
×V ÷V m
物 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V
6、物质的量浓度
(1)概念:用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溶解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来表示溶液的浓度 (2)表达式: V
N N MV m V n c A ===
(3)单位:
7、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①计算:固体的质量或液体的体积; ②称量:天平称量固体或量筒量取液体;
纯净物 混合物:常见混合物如空气、溶液(如盐酸、稀硫酸、浓硫酸等)
、 碱石灰(即CaO 和NaOH 的混合物)等 化合物 单质
物质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化合物 电解质 酸:HCl 、H 2SO 4、HNO 3、CH 3COOH 、H 2SO 3等 碱:NaOH 、KOH 、Ca (OH )2、Ba (OH )2、Cu (OH )2、Fe (OH )3 NH 3·H 2O 等 盐:NaCl 、K 2SO 4、BaSO 4、AgCl 等 金属氧化物:K 2O 、Na 2O 、CaO 等 水 非电解质 大部分有机物:如蔗糖、酒精、CCl 4等 非金属氧化物:如CO 2、CO 、SO 3、SO 2等 其他:如NH 3
③溶解:在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并冷却;
④移液:冷却到室温时,用玻璃棒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至选定容积的容量瓶中;
⑤洗涤:将烧杯、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液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
⑥定容:加水至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最低点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⑦摇匀: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⑧装瓶:将配置得到的溶液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备用。
必需仪器:天平(称固体质量)或滴定管(量取液体质量),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三、物质的聚集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
决定物质体积的微观因素:微粒的数目、微粒的大小、微粒之间的距离
四、物质的分散系
1、分散系: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物质
2、常见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是以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分类的
溶液:分散质直径<1 纳米(即10-9m);浊液:分散质直径>100纳米
胶体:1 纳米≤分散质直径≤100纳米常见胶体:Fe(OH)3胶体、豆浆、牛奶、雾
3、胶体性质
(1):在光的照射下形成光亮的通道
(2)胶体凝聚沉降:可用做净水剂
五、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六、常见物质的检验
1、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书上27/28页
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电子层从内到外 分别n=1、2、3、4、5、6、7 层,也称为K 、L 、M 、N 、O 、P 、Q 层 (1)、电子排布先排K 层,再由内到外排列;(2)、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 (3)、最外层最多排 个电子(K 层为最外层时,最多排 个)。
3、化合价和得失电子数及最外层电子数关系
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失去电子数; 最低负价=最外层电子数—8= -得到电子数 八、原子组成 1、原子组成
原子不带电:中子不带电,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所以 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2、原子表示方法 A :质量数 Z :质子数N :中子数
A=Z + N 决定元素种类是质子数,确定了质子数就可以确定它是什么元素 3、同位素、核素
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中子数的一种原子称为 :如16O 、 12C 、14C 、1H 、2H 等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称为 如:11H (氕,H )、21H (氘,D )、3
1H (氚、T ) 再比如16O 和18O 12C 和14C 35Cl 和37Cl
4、电子数和质子数关系
原子核 核外电子 中子
质子 电子质量可忽略不计 A Z X
不带电微粒(如原子、分子): 电子数=质子数 带正电微粒即阳离子: 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
带负电微粒即阴离子: 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 文字
【练习】
1、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空气
B、氢气
C、一氧化氮
D、明矾
2、下列物质中所含原子数目最多的是 ( )
A、0.3 mol SO3
B、66 g CO2
C、6.02×1023个NH3分子
D、4℃时18mL的H2O
3、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O2和SO2的( )
A、密度比为2∶1
B、体积比为2∶1
C、分子个数比为1∶2
D、所含原子个数比为1∶1
4、在标准状况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体积最大的是()
A、O2
B、Cl2
C、N2
D、CO2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 L·mol-1
B、1molH 2的质量是1g,它所占的体积是22.4 L·mol-1
C、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 L·mol-1
D、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 L
A、14gN2与32gNO2
B、34gNH3与4gH2
C、2LCO2与2LH2O
D、11.2LCO与0.5molO2
7、右图为农夫山泉矿泉水瓶上的部分说明文字,列出了该饮用天然水的
理化指标。
这里的钙、镁、钾、钠是指()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8、某物质分析知其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此物质是()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一种纯净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9、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C、是否能通过滤纸或半透膜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10、区别AgNO3、Na2CO3、BaCl2三种无色溶液应选用()
A、CaCl2溶液
B、KOH溶液
C、稀HNO3
D、稀HCl
11、在进行过滤操作时,除了使用铁架台、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仪器是()
A、洒精灯
B、托盘天平
C、蒸发皿
D、漏斗
12、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
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⑤④①②③
D、⑤②④①③
13、配制0.1mol/L盐酸溶液500mL,请按操作顺序[⑴、⑵、⑶……]填写在操作前的括号内,并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仪器名称,操作方法或数字。
( )在盛盐酸的烧杯中注入蒸馏水(溶液体积少于500mL),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均匀混合。
( )待稀释的盐酸冷却后,沿玻璃棒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
( )用量筒量取密度为1.19g/cm3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约(取整数)_______mL注入烧杯中。
( )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中。
( )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馏水至液面接近刻度________cm处,改用________加蒸馏水,使溶液__________恰好与刻度线相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