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疫苗的及制作过程
猪瘟疫苗制备
![猪瘟疫苗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d6d33784d0d233d4b14e6951.png)
猪瘟疫苗制备杨兴辉 11级动物检疫3班 11031080881.猪瘟简介猪瘟(Hog Cholera V accines,HCV)是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传染的病毒性传染病。
其发病特征为发病急,高热稽留和细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全身泛发性小点出血,脾梗死。
是一种对猪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被国际兽疫局列为 A 类动物传染病[1]。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传统疫苗接种是控制猪瘟的重要手段。
2.猪瘟疫苗的发展状况1903 年De Sehweinitz 和Dorset 首次证明CSFV 是一种滤过性病毒。
1908 年匈牙利Hutyra Koves 制成猪瘟高免血清后,人们一直用高免血清- 血毒同时肌注来免疫猪群。
但由于高免血清昂贵,获取困难,加之血毒有散毒的危险,因此各国学者在以后的60 年间相继研制出许多灭活疫苗。
20 世纪70 年代,在佐剂和病毒培养技术发展的推动下,人们在研制出较为理想的灭活疫苗的同时,还研制出安全有效的猪瘟弱毒疫苗,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1954 年我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周泰冲等研究者,相继用4 株猪瘟病毒(hogcholera virus,HCV) 分别诱发家兔感染,经过一系列的试验,终于选育出1 株能够适应家兔的HCV,经兔体连续传代适应后发生变异,减弱对猪的致病力,却仍保持很强的免疫原性。
用其制备的疫苗自1956 年开始在全国推广应用,对控制我国猪瘟(HC)的流行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并在国外广泛应用[2]。
1956 年全国推广兔化弱毒疫苗制成湿苗。
1958年研制成功冻干疫苗。
1965 年,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接种牛,并感染牛的脾脏和淋巴结,可用来制造牛体反应苗。
1974 年用乳猪肾细胞培养猪瘟兔化弱毒获得成功,因而可利用大瓶旋转培养猪瘟兔化弱毒,制作冻干苗,对猪有效,但用猪肾同源细胞生产疫苗有带猪瘟强毒的危险性。
1980 年研制成功绵羊肾细胞苗。
1982 年和1985 年又分别研制成功了奶山羊肾细胞苗和犊牛睾丸细胞苗。
猪瘟活疫苗-刘彦龙
![猪瘟活疫苗-刘彦龙](https://img.taocdn.com/s3/m/7e6ac1dfb14e852458fb57c1.png)
病原学
目前已经定位的CSFV蛋白有5种,即 Npro、C、Erns(E0)、E1和E2.它们均由 CSFV的 RNA-ORF5’一端所编码。在结构蛋白丨,最具有免疫防制研究价值的是 EO和E2。
HCV病毒囊膜有55ku和46ku两种糖蛋白,核衣壳则为36ku蛋白质构成。HCV和 同属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基因组序列有高度同源性,抗原兲系密切, 既有血清学亝叉反应,又有亝叉保护作用。
症状及病理
二、剖检病变
猪瘟病毒主要是损伤小血管内皮细胞,引起组织器官出血,对猪瘟有诊断意义, 特别是皮肤、肾脏、淋巴结、脾脏出血。 1、皮肤出血多见在颈部、腹股沟、四肢内侧 2、全身性出血性淋巴结炎表现非常突出。尤以颌下淋巴、腹股沟淋巴、肠系膜淋 巴最为明显。淋巴结肿大呈暗红,切面湿润多汁,隆突,边缘的髓质呈鲜红色或暗 红色,围绕淋巴结丨央皮质并向皮质内伸延,形成"大理石花纹",整丧淋巴结严重 出血时犹如血肿,切面见淋巴组织几乎全部被血液取代。此种变化对猪瘟有一定的 诊断意义。 3、肾脏肿大,色泽变淡,表面散步数量丌等的点状出血,多则密布整丧表面,形 似麻雀蛋外形,故称为"雀蛋肾",切面无论皮质或髓质都可以见得到针尖大至粟粒 大的出血点。
症状及病理
4、脾脏通常不肿大或轻微肿胀,脾脏边缘数量不等的粟粒大至黄豆大暗红 色不正圆形的出血性梗死灶,这又是猪瘟的特征性病变。 5、各粘膜、浆膜和器官的出血也很明显,尤其是泌尿生殖道和呼吸道。膀 胱、喉头部的出血病变在其他传染性疾病所致的败血症过程中比较少见。 类证鉴别: 1、临床上,猪瘟与丹毒、猪肺疫、副伤寒、弓形体有许多类似之处。 2、丹毒:多发于夏天,病程短,抗生素治疗效果显着。 3、猪肺疫:咽喉部急性肿胀,呼吸困难,口流泡沫,咳嗽,皮肤发红, 有少数出血点 4、副伤寒:一般是幼畜病,在阴雨绵绵的季节多发,先便秘后下痢, 眼结膜、胸腹部皮肤呈蓝紫色。解剖时,肠系膜淋巴结显着肿大。 5、弓形虫:呼吸高度困难,磺胺类药物治疗有效,淋巴结肿大并伴发 灶状坏死。
猪瘟疫苗ppt课件
![猪瘟疫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3ba70b647d27284b7351d1.png)
• “精制苗”内控标准≥12000RID/头份
——我国原规程750RID/头份
精制苗特点
• 配苗用2-4收细胞毒液≥ 500000RID/ml
——我国原规程50000RID/ml
• 疫苗病毒含量高,每头份病毒含量≥12000RID
——采用大剂量高度免疫,压制猪瘟强毒的繁殖,减少亚临床感染和 慢性猪瘟的发生,适合猪瘟阳性场猪瘟净化 ——使用对象主要是种猪,种猪经反复免疫抗体水平很高,考虑到疫 苗毒被部分中和后仍能起到理想的免疫效果
猪瘟零免苗的特点
• 先于毒野快速占领免疫靶位,加速抗原递呈,避开母源抗体干扰, 产生较好的免疫力 • 配苗用2-4收细胞毒液≥ 300000RID/ml
——我国原规程50000RID/ml
• 疫苗病毒含量高,每头份病毒含量≥6000RID
• 采用进口原材料、低血清培养和浓缩纯化工艺,每头份疫苗异源 蛋白含量少,大大降低因血清引起的过敏反应 • 配合本公司猪瘟疫苗专用稀释液使用效果更佳
——采用大剂量的高度免疫,压制猪瘟强毒的繁殖
• 猪蓝耳病、猪园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等免疫抑制病的存在,影响猪 瘟疫苗免疫效果
——加大免疫剂量,提高免疫效果
• 仔猪母源抗体较高且可维持至35日龄以上,如在20日龄进行猪瘟活 疫苗首免时,母源抗体可不同程度干扰猪瘟弱毒株在仔猪体内复制, 从而影响免疫效果
猪瘟疫苗
猪瘟疫苗生产历程
• 1956—1957 • 1958—1959 • 1959—1963 • 1964—1971 猪瘟脾淋组织苗(湿苗)(广东省农林水兽医防疫实验室) 猪瘟脾淋组织苗(湿苗)(广东省兽医生物药品厂) 猪瘟脾淋组织冻干苗 猪瘟乳兔组织苗(湿苗)(广东省农业厅农林水科学技术服务站) 猪瘟牛体反应苗(湿苗) 猪瘟乳兔组织苗(湿苗)(广东省兽医生物药品厂) 猪瘟牛体反应苗(湿苗)
猪瘟活疫苗
![猪瘟活疫苗](https://img.taocdn.com/s3/m/fe34dc26ed630b1c59eeb5ee.png)
欧洲国家为消除野猪传播CSFV的危险,提出用口 服疫苗对野猪进行免疫,Chenut G等研究了用C株疫苗 毒经口免疫的效果及可行性,结果表明,C株疫苗毒安全 性高,对野兔、绵羊等多种动物是安全的,用于野猪免 疫是可行的。 Koenig等利用BVDV CP7基因与猪瘟弱毒株E2基因 联合制备口服疫苗,结果表明,所有试验猪在免疫21天 后,均可获得保护.Kaden等人利用C株制备猪瘟口服疫 苗,经本动物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试验猪在免疫后10d, 均可获得保护,免疫保护期长达6~10个月之久. Soos报道以C株在分娩前167~217d口服免疫母猪, 结果所有3周龄及80% 6周龄仔猪中和抗体滴度为 1:40,25% 10周龄仔猪中和抗体滴度达到1:20,所有仔 猪ELISA抗体检测均为阳性。
流行病学
(1)当前猪瘟流行表现为“三多”现象: 即由 a: 初生到两个月龄的仔猪发病死亡多;b: 怀 孕母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等繁殖障碍的病例多; c: 非典型症状,病势缓和,散发性病例多 。 (2)一年四季可发生,一般以春、秋较严重。 急性暴发时,先是几头发病,往往突然死亡。随之 病猪数量上升,多数呈急性经过或死亡,3周后逐 渐趋向低潮,病猪多呈亚急性或慢性,如无继发感 染,1个月左右流行终止。
控制慢性猪瘟、非典型猪瘟、温和型猪瘟有特效
原理:
病毒活载体疫苗
将外源目的基因用重组DNA 技术克隆到活的载体病毒中制备的一种疫 苗, 可直接用这种疫苗经多种途径免疫动物。目前研究最多的是痘病毒。 其他作为候选病毒载体还有腺病毒、 乳多空病毒、 口疮病毒、 禽痘病 毒、 伪狂犬病毒等。 痘苗病毒拥有广泛的宿主范围, 毒性低, 是较早作 为生产基因重组疫苗的载体之一。 研究进展: 伪狂犬病毒是另一个重要的活病毒载体, 外源基因可稳定地插入其DNA。 已证实将CSFV 的E2 基因插入伪狂犬的gX 基因位点, 既不会改变伪狂犬 病毒的细胞或宿主嗜性, 也不会使伪狂犬病毒的毒力发生变化。
猪瘟疫苗的概述及制作过程
![猪瘟疫苗的概述及制作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0680cc3b227916888486d779.png)
1974—1975 猪瘟乳兔组织冻干苗 1976—1981 猪瘟乳猪肾细胞冻干苗 1981—1983 猪瘟乳兔组织冻干苗
1982—1987 猪瘟羊肾细胞冻干苗
1987—2002 猪瘟牛睾丸细胞冻干苗 2002至今 猪瘟牛睾丸细胞冻干苗 猪瘟脾淋组织冻干苗
猪瘟疫苗系列 1.猪瘟细胞苗 (1)普通苗 (2)零免苗 (3)精制苗 (4)政府采购专用苗 2.猪瘟脾淋苗 (1)普通苗 (2)政府采购专用苗
猪瘟精制苗
设计原理
猪瘟野毒持续性感染普遍存在,免疫水平偏低或不均,导致非典型、 慢性猪瘟和隐性感染
——采用大剂量的高度免疫,压制猪瘟强毒的繁殖
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等免疫抑制病的存在,影响猪 瘟疫苗免疫效果
——加大免疫剂量,提高免疫效果
仔猪母源抗体较高且可维持至35日龄以上,如在20日龄进行猪瘟活疫 苗首免时,母源抗体可不同程度干扰猪瘟弱毒株在仔猪体内复制,从 而影响免疫效果
受原材料 影响 推荐免疫 剂量
高
低
较低
低
较高
高
较低
高
低
高
1头份
3-4头份
1
2头
4头份以上
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
母猪: 断奶时注射猪瘟脾淋疫苗1~2头份 或集中统一免疫,一年注射3次,每次注射猪瘟 脾淋疫苗1~2头份,集中统一免疫时,注意配种后 15天内、产前15天内的母猪不注射,15天后加以补 注 公猪: 一年免疫二次,每次注射猪瘟脾淋疫苗1~2头份 后备种猪: 使用前注射猪瘟脾淋疫苗1~2头份。
二、 病毒感染、维持和收获
1.生产用毒种有脾毒和细胞毒,脾毒是用选择定 型热反应兔脾脏冷冻或冻干保存制备的;细胞毒 是将用新鲜脾毒制成0.3%~0.5%的病毒悬液接种 生长良好的牛睾丸细胞或羊肾单层细胞,取二收 、三收的细胞培养液作为生产用毒种。脾毒应选 择兔体反应在36小时之前,同时防止脾毒采集过 程的污染。
教你如何选择猪瘟疫苗
![教你如何选择猪瘟疫苗](https://img.taocdn.com/s3/m/bb3f150176c66137ee0619df.png)
教你如何选择猪瘟疫苗康牧兽药店就市面上的猪瘟疫苗可能大家见到的就不少于两种,比如“细胞苗”、“脾淋苗”、“ST高效苗”、“基因缺失苗”、“猪三联苗”等等。
常常看到会有养户皱着眉头问,到底该怎么选择?要想正确选择,我们就要了解这些疫苗的制做工艺:猪瘟基因缺失苗猪瘟ST高效疫苗猪瘟脾淋苗猪瘟细胞苗生产工艺在制作疫苗过程中,将病原的毒力相关基因删除掉,使成为不带毒力相关基因的基因缺失苗。
猪瘟病毒兔化弱毒株接种于猪睾丸细胞(ST细胞)培养系列,经特殊工艺浓缩后,加适当保护剂,经冷冻真空干燥而成。
用猪瘟病毒兔化弱毒株搁健康成年家兔,收获感染兔脾脏及淋巴结,磨碎制成匀浆,加入稳定剂,经冷冻真空干燥。
猪瘟病毒兔化弱毒株接种犊牛睾丸细胞或羊肾细胞内繁殖,从而收获细胞培养液。
免疫量1头份一只猪大、小猪1头份2头份一只猪仔猪一般3-2头份。
母猪可适当再加大点份量。
特点安全,可靠,免疫原性好。
抗原经高倍浓缩,含量足,免疫原性好,安全。
其单位头份的疫苗内抗原充足,含异源组织较少。
但细菌感染不易控制,投机行为较严重。
临床上不易引起过敏反应,但抗原性差。
看了上面的表格,可能你已略有了解,但又模糊不清。
那么我们就简单通俗讲讲:“基因缺失苗”可以说是制作工艺比较精细、安全、高效,相对来说制作成本就比较高,所以价格也是较高的。
一般而言经济充欲的情况可使用在种公、母猪上,能得到很好的保护。
“ST高效猪瘟疫苗”次之,在加工工艺及抗原浓度、安全性等各方面而言,还是很不错的,同时价格比“基因缺失苗”低些,可以说性价比还是比较合适的。
主要也是用于种猪、母猪较为划算。
“猪瘟脾淋苗”的制作相对前面两种比较“简单粗暴”,但是疫苗内抗原充足。
适合进行仔猪、肉猪免疫。
“猪瘟细胞苗”抗原性比较差,往往要加多多倍剂量进行免疫才得到较好的效果,不过,在仔猪免疫和肉猪免疫时使用也是可以的。
猪瘟疫苗的概述及制作过程
![猪瘟疫苗的概述及制作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25d7ac5852d380eb63946d0d.png)
猪瘟疫苗生产工艺改进的几点考虑
1、使用化学成分明确的细胞培养基 化学成分明确的细胞培养基一方面能提供足够的营养,供细胞生长,同时避免动物来
源成分(如由水解乳蛋白)带来外源病毒(如BVDV)及其抗体的污染。 2、使用低血清细胞培养基,减少血清使用量,提高细胞维持时间 清大天一有适合细胞培养生长的低血清MEM(MD611)细胞培养基,可使血清使用量
2.猪瘟脾淋苗 (1)普通苗 (2)政府采购专用苗
我国猪瘟的流行特点
流行范围广 呈散发流行趋势 发病年龄小,成年猪带毒现象严重 非典型和繁殖障碍型猪瘟增多 免疫失败现象严重 与猪蓝耳病、猪园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链球菌病、
猪肺疫等并发或继发感染
我国猪瘟疫苗的特点
我国的猪瘟疫苗是用中国系猪瘟兔化弱毒 株(简称C株)生产的,它是我国于20世纪 50年代初期,从河北省石家庄地区的患猪瘟 的病猪中分离到的一株猪瘟强毒,称为石 门株(Shimen strain),将该强毒株通过大 耳白兔经历4年多时间,传代至430代,使毒 力减弱成为疫苗株,即C株。
将检验合格的病毒培养液和5%蔗糖脱脂牛奶稳 定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分装,进行冻干。
猪瘟病毒的病毒特征
1、猪瘟病毒(HCV)感染细胞超薄切片的电子显微镜观 察表明,该病毒颗粒在膜结合的胞浆内空胞中装配并成熟 ,然后经胞外释放。
2、56℃处理60分钟或60℃10分钟可灭活细胞培养液中的 HCV。HCV在pH5~10时稳定,pH5.2时最适宜生长,但在 低于pH4或高于pH11时快速灭活。
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
疫苗质量不高 疫苗管理不当 免疫程序不合理 猪群中存在其它免疫抑制病感染 母猪持续感染和仔猪胎盘感染——是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
猪瘟亚临床感染→胎盘感染→母猪繁殖障碍→仔猪带毒 →后备母猪→ 亚临床感染 免疫后过敏反应时有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细胞培养液较多存在外源病毒,尤其是牛病毒性腹泻 病毒(BVDV)会直接造成病毒滴度降低;
3)成熟释放的病毒在维持液中耐受性较差,造成病毒滴 度较低;
4)病毒毒种毒力较低,并在传代过程中弱化。
1974—1975 猪瘟乳兔组织冻干苗 1976—1981 猪瘟乳猪肾细胞冻干苗 1981—1983 猪瘟乳兔组织冻干苗 1982—1987 猪瘟羊肾细胞冻干苗 1987—2002 猪瘟牛睾丸细胞冻干苗 2002至今 猪瘟牛睾丸细胞冻干苗
猪瘟脾淋组织冻干苗
猪瘟疫苗系列
1.猪瘟细胞苗 (1)普通苗 (2)零免苗 (3)精制苗 (4)政府采购专用苗
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
疫苗质量不高 疫苗管理不当 免疫程序不合理 猪群中存在其它免疫抑制病感染 母猪持续感染和仔猪胎盘感染——是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
猪瘟亚临床感染→胎盘感染→母猪繁殖障碍→仔猪带毒 →后备母猪→ 亚临床感染 免疫后过敏反应时有发生
猪瘟疫苗的制作过程
一、细胞培养 1、制苗用细胞 牛睾丸细胞或羊肾细胞。 2、生长培养液 目前的细胞培养液为乳汉(欧)液,或MEM+10%新生
2.猪瘟脾淋苗 (1)普通苗 (2)政府采购专用苗
我国猪瘟的流行特点
流行范围广 呈散发流行趋势 发病年龄小,成年猪带毒现象严重 非典型和繁殖障碍型猪瘟增多 免疫失败现象严重 与猪蓝耳病、猪园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链球菌病、
猪肺疫等并发或继发感染
我国猪瘟疫苗的特点
我国的猪瘟疫苗是用中国系猪瘟兔化弱毒 株(简称C株)生产的,它是我国于20世纪 50年代初期,从河北省石家庄地区的患猪瘟 的病猪中分离到的一株猪瘟强毒,称为石 门株(Shimen strain),将该强毒株通过大 耳白兔经历4年多时间,传代至430代,使毒 力减弱成为疫苗株,即C株。
猪瘟疫苗生产工艺改进的几点考虑
1、使用化学成分明确的细胞培养基 化学成分明确的细胞培养基一方面能提供足够的营养,供细胞生长,同时避免动物来
源成分(如由水解乳蛋白)带来外源病毒(如BVDV)及其抗体的污染。 2、使用低血清细胞培养基,减少血清使用量,提高细胞维持时间 清大天一有适合细胞培养生长的低血清MEM(MD611)细胞培养基,可使血清使用量
(2)培养基和血清的质量可靠、稳定。应确保无外源病毒 、支原体、细菌等污染,无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及 其抗体。用于生产猪瘟细胞苗的牛血清都要事先检测有无 BVDV中和抗体的存在。
(3)制备原代牛睾丸细胞时,防止细胞消化过度。 (4)合适、营养丰富的细胞培养基。丰富的营养成分对细
胞的生长、带毒状态维持和毒价的提高有直接影响。 (5)转瓶的洗涤应遵循严格的清洗程序。转瓶洗涤不干净
,容易导致细胞不贴壁生长。
二、 病毒感染、维持和收获
1.生产用毒种有脾毒和细胞毒,脾毒是用选择定 型热反应兔脾脏冷冻或冻干保存制备的;细胞毒 是将用新鲜脾毒制成0.3%~0.5%的病毒悬液接种 生长良好的牛睾丸细胞或羊肾单层细胞,取二收 、三收的细胞培养液作为生产用毒种。脾毒应选 择兔体反应在36小时之前,同时防止脾毒采集过 程的污染。
牛血清+1%双抗(青/链霉素),pH7.0~7.2左右。 3、维持液 目前的维持液为乳Hale Waihona Puke (欧)液,或MEM+2~5%新生牛
血清+1%双抗(青/链霉素),pH7.4~7.6。
细胞生长良好的几个注意事项
(1)制苗用细胞应选用非猪瘟疫区,无口蹄疫、粘膜病等 传染病地区的1~4日龄健康小公牛或10日龄以内的健康羔 羊。其家H健康生长的
将检验合格的病毒培养液和5%蔗糖脱脂牛奶稳 定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分装,进行冻干。
猪瘟病毒的病毒特征
1、猪瘟病毒(HCV)感染细胞超薄切片的电子显微镜观 察表明,该病毒颗粒在膜结合的胞浆内空胞中装配并成熟 ,然后经胞外释放。
2、56℃处理60分钟或60℃10分钟可灭活细胞培养液中的 HCV。HCV在pH5~10时稳定,pH5.2时最适宜生长,但在 低于pH4或高于pH11时快速灭活。
猪瘟疫苗的概述及制作过程
08动医班 401宿舍
猪瘟疫苗生产历程
1956—1957 猪瘟脾淋组织苗(湿苗) 1958—1959 猪瘟脾淋组织苗(湿苗) 1959—1963 猪瘟脾淋组织冻干苗
1964—1971 猪瘟乳兔组织苗(湿苗) 猪瘟牛体反应苗(湿苗)
1972—1973 猪瘟乳兔组织苗(湿苗) 猪瘟牛体反应苗(湿苗)
C株的特点: ①免疫原性良好,经肌肉注射可产生坚强的免疫
力,并可维持1~2年。 ②免疫力产生快,48小时产生完全免疫力,96小
时产生坚强免疫力。
③安全性高,反应小,各种类型的猪均可使用 , 剂量加大至10~20头份甚至更大无明显不良反应。
④稳定性好,不变异,不散毒,不返祖。C株疫 苗早已是被世界公认的优秀疫苗,并在国内及其 它国家广泛应用获得很高的评价。
3、猪瘟病毒的抗原性和血清学与牛粘膜/病毒性腹泻病毒 (MD/BVDV)密切相关,两者同源性很高,能互相诱导一 定程度的同源病毒抗体,细胞或培养液中若存在牛病毒性 腹泻病毒(BVDV)及其抗体,可与猪瘟病毒发生中和反应 ,造成疫苗生产的失败。
病毒收获液毒价不高的可能原因
如果病毒收获液毒价不高,即病毒家兔感染量(RID)较 低,制成的疫苗易造成免疫失败。猪瘟疫苗生产中毒价不 高的可能原因:
该病毒不产生细胞病变效应(CPE),可连续多次 收液。取已形成良好单层的牛睾丸细胞(或羊肾 细胞),弃去培养液,接种含3%~5%细胞毒种 或0.2%~0.3%脾毒种的维持液。接毒后4或5日第 一次收获换液,以后每4-6日收获换液1次,可 连续12~15收左右,有的厂家可收更多。一般来 说,12~15收前的毒价合格率高,疫苗质量好。 接毒时,细胞生长状态的好坏影响细胞产毒。也 可对细胞带毒分散,分散比率1:4左右,可增加 收次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