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试重点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实战演练
教育学原理,章节测试 第三章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一般发展”的理论的提出者是()A.维果茨基B.赞可夫C.皮亚杰D.埃里克森【解析】B 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
继维果茨基之后,苏联又ー著名心理学家赞可夫卓有成效地研了“教学与发展”这一课题。
他把这种发展称作“一般发展”。
2.由于遗传环境和教育因素的不同,同一年龄段的儿童在不同的方面的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解析】D 教育要适应并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由于遗传环境和教育因素的不同,青少年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这种差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指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在同一方面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各不相同;其二,同一年龄段的儿童在不同的方面的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
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对人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是()A.遗传B.环境C.教育D.成熟【解析】B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环境影响人,主要是通过社会环境实现的。
我国古代,有所谓“性相近,习相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有“孟母三迁”故事,这说明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4.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发展顺序依次为()A.前运算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B.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D.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解析】B 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时期:感觉运动时期、前运算时期、具体运算时期和形式运算时期。
5.对人的身心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可能性的是()A.科技B.教育C.环境D.遗传【解析】D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只限于提供物质的前提,提供发展的可能性,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6.我国古代,有所谓“性相近,习相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这说明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了_____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解析】B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学习题集3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人的身心发展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 主观性B 普遍性C 基础性D能动性2.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的是( )。
A 外铄论B 内发论C 环境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3. 我国古代“内发论”代表人物是( )。
A 孔子B 荀子C 孟子D老子4.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的是( )。
A外铄论 B 内发论 C 遗传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5.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孔子B 荀子C 孟子D老子6.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 )的典型代表。
A外铄论 B 内发论 C 遗传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7.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人不同于动物的( )。
A特殊性 B 社会性 C 创造性D自觉性8.“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D互补性9.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D互补性10.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反映。
A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D差异性11.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高峰:在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
这些现象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D差异性12.心理学家提出关键期或最佳期概念的依据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D差异性13.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D互补性14.教育教学中搞“一刀切”、“齐步走”,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同步练习题: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含答案)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一、填空题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____中实现的.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3、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____在____中相互作用的结果.4、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和个体实践活动等.5、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____或____.6、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____的时期.7、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____.二、名词解释1、人的身心发展2、内发论3、外铄论4、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三、选择题1、历史上流传的"狼孩"的故事说明,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A、起决定作用B、不起决定作用C、不起作用D、决定人的发展方向2、"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对人的重要影响.A、教育B、环境C、遗传D、家庭教育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4、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A、现实性B、必然性C、可能性D、方向性5、俗语"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6、对正常发育的学生来说,遗传素质对他的身心发展().A、不起决定作用B、起导向作用C、起决定作用D、起一般作用7、儿童身心发展的()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8、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遗传素质B、教育C、环境D、个人的主观能动性9、心理断乳期是指().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10、危险期主要指().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四、简述题1、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2、简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3、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参考答案:第三章教育与个人发展一、填空题1、社会实践2、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3、外部环境个体活动4、遗传素质、成熟、环境5、"危险期"、"心理断乳期"6、成熟7、多种可能二、名词解释1、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2、内发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3、外铄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4、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三、选择题1-5:BBACD6-10:AABCC四、简答题1、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答:(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2、简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答:(1)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2)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4)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5)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3、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答:(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胫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教育学考试重点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教育学考试重点提示: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重点提示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学考试,本章的内容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出现,也经常出论述题。
本章的考查重点是:(1)人的发展概念;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的概念;各种偏激观点(如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及言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2)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
(4)学会用素质教育的理论分析当前学校教育的问题。
考纲链接1.个体身心发展: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的变化过程。
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3.关于身心发展动因的理论:(1)内发论代表人物。
中国的孟子;奥地利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美国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2)外铄论代表人物。
中国的荀子;美国的华生;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不平衡性。
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给予合适的教育。
(2)顺序性。
教育活动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
(3)阶段性。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
(4)个别差异性。
因材施教。
(5)互补性。
注重培养受教育者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5.遗传或称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
6.遗传的意义:(1)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但也不能夸大。
XX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实战演练: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XX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实战演练: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_______是教育的直接目的。
2.人的身心进展的特殊性:(1)人的身心进展是在_______过程中实现的。
(2)人的身心进展具有_______。
3.人的心理进展是人的进展的重要内容,包含_______与_______两个方面的进展。
4.个体身心进展的动因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个体身心进展遵循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与_______性等通常规律。
6.内发论者通常强调人的身心进展的力量要紧源于_______,身心进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_______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_______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进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进展的决定作用。
7.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进展要紧依靠_______,诸如环境的刺激与要求、他人的影响与学校的教育等。
中国古代代表人物是_______。
英国哲学家洛克的“_______”是一个典型代表。
另一个典型代表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_______,他甚至说: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他能够任意把他们训练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类类型的人。
8.瑞士心理学家_______的发生认识论认为,个体认知进展依次经历了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进展过程。
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进展是_______的结果。
10.关于身心进展的动因问题,要紧存在着内发论、_______、_______等不一致的解释。
11.个体身心进展的通常规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揭示了个体认知进展的通常规律,即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进展的特征。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答案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答案一、填空题1、人的发展的内容包括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发展三方面。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以下规律: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发展的不均衡性、发展的互补性。
3、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单项选择题1、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整齐划一的方法,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B )A.人不平衡性B.阶段性C.顺序性D.差异性2、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D )。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稳定性D.个别差异性3、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 D )的特点。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4、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B )。
A.顺序性且不平衡性B.不平衡性C.稳定性D.个别差异性5、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B )。
A 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6、“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B )。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7、人们的生活经验证明,人们由于长期进行某一方面的训练,就可以使脑的某一方面反应能力提高,如印染工人可以比一般人具有较强的颜色鉴别能力,酿酒老工人具有敏锐的鉴别酒质的能力,这种现象说明(D )。
A、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B、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C、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D、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8、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D )。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9、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说“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教育学》章节练习题 第三章
《教育学》章节练习题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 A )。
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认识活动D、实践活动2、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B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3、遗传因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D )。
A、现实性B、必然性C、方向性D、可能性4、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D )的特点。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5、下列哪一种做法不利于教育发挥促进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 C )A、教育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B、教育始终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C、教育始终要顺应儿童的成熟,反映儿童已有的发展D教育过程中始终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6、与学生主体性内涵不一致的特点是( B )A、自主性B、长期性C、主动性D、创造性7、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C )A、遗传素质B、家庭环境C、学校教育D、社会人文地理条件8、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求,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发展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 A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D、白板说9、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是( C )A、荀子B、孔子C、孟子D、老子10、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 B )。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D、平衡论11、主张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因素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属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 D )观点。
A、内发论B、白板说C、外铄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12、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D )。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章节考点三: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章节考点三:教育与个人的发展(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章节考点三:教育与个人的发展一、个体身心的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个体身心的发展,个性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教育。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三四章重点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①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②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⑴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
⑵外铄论(环境决定论)。
代表人物荀子、洛克(著名的‚白板说‛)、华生。
⑶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论)。
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①顺序性②阶段性③不平衡性④互补性⑤个别差异性第二节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1.影响个体省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⑴遗传。
意义: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②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③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⑵成熟。
在教育学中,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
其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⑶环境。
影响:①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③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的反应是能动的。
⑷学校教育。
作用: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⑸个体能动性。
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个体能动性的第一层次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
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
第三节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1.人的价值的含义。
所谓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2.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内蒙古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章节重点(第三章)
内蒙古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章节重点(第三章)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第一节人的身心发展概述1、人的本质及其教育学意义人的本质: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有的质的规定性,是人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原因的根据。
人与其他事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体现:(1)人是认识和实践、社会和历史的主体。
(2)人是自我认识和自我改造的客体。
(3)人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意义:确立正确的人的本质观,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正确理解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也有助于准确地把握师生关系。
2、试述人的特点及其对教育的要求?(1) 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要求)教育培养人不能脱离社会关系,必须依据社会关系的需要并在社会关系中进行。
同时,教育也要重视人的自然性,要按照人的发展规律进行教育。
(2) 人是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
(要求)教育必须充分考虑人的主观能动性,既要把学生看成教育活动的客体,更要把学生看成教育活动的主体;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又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3) 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要求)一方面要坚持统一的教育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坚持在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挥个人特长。
3、什么是人的身心发展?包括哪些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何?含义: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变化过程。
包括方面: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
身体的发展包括肌体的发育和体质的增强;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和意识两方面的发展。
它们之间的关系:(1)人的身心发展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身体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的发展不仅寓于身体发展之中,而且随着身体的发展而发展。
(2)同样,认识、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过程和特征,也总是制约着身体的正常发展。
因此,教育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必须是促进人的身心的和谐发展。
4、试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 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要求教育工作者要秩序渐进地做好教育工作。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练习及答案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练习及答案一、选择题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一般性B.特殊性C.主观性D.客观性2.人具有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人还有认识和改造自己的能力,人教育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人,具有规划自己的未来和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条件的能力。
由此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一般性B.能动性C.主观性D.客观性3.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原因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饮水相互作用D.白板说4.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是。
A.荀子B.孔子C.孟子D.老子5.下列不是“内发论”的代表人物。
A.弗洛伊德B.威尔逊C.格赛尔D.洛克6.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属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观点。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D.性善论7.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中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持外铄论观点。
A.荀子B.孔子C.孟子D.老子8.持“白板说”观点的是。
A.弗洛伊德B.威尔逊C.格赛尔D.洛克9.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D.平衡论10.主张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因素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属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观点。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D.白板说1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解释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
即按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顺序发展的特征,表明个体身心发展一般规律的。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12.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13.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在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
《教育学》章节练习题第三章
《教育学》章节练习题第三章《教育学》章节练习题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 A )。
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认识活动D、实践活动2、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B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3、遗传因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D )。
A、现实性B、必然性C、方向性D、可能性4、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D )的特点。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5、下列哪一种做法不利于教育发挥促进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 C )A、教育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B、教育始终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C、教育始终要顺应儿童的成熟,反映儿童已有的发展D教育过程中始终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6、与学生主体性内涵不一致的特点是( B )A、自主性B、长期性C、主动性D、创造性7、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C )A、遗传素质B、家庭环境C、学校教育D、社会人文地理条件8、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求,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发展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 A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D、白板说9、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是( C )A、荀子B、孔子C、孟子D、老子10、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 B )。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D、平衡论11、主张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因素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属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 D )观点。
A、内发论B、白板说C、外铄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12、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D )。
小学教育学章节热点考题: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二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A.遗传素质B.环境C.个体主观能动性D.教育2.教育的直接目的是()A.促进人的身心发展B.培育“四有”新人C.促进社会的发展D.培养人的生存能力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句话反映了()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学校教育D.个体因素4.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A.人自身的内在需要B.社会环境的要求C.教育要求的内化D.个体的理想和目标5.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它是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A.劳动B.潜能C.知识D.意识6.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7.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A.威尔逊B.格塞尔C.华生D.洛克8.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A.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B.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D.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二、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1.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________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2.________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3.________国心理学家认为人的道德认知遵循前世俗水平、世俗水平、后世俗水平。
4.衡量一个人是否得到了正常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准就是看他的发展水平是否同相一致。
三、简单题1.如何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2.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是什么?四、论述题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有什么作用?[page]一、单项选择题1.【精析】C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测试试卷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测试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种因素可以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带来影响?A. 生理遗传因素B. 社会文化因素C. 情感因素D. 偶然因素答案:B2.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如果家庭、学校及社会等环境能够与个体做到良性互动,则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的。
这就是指:A. 环境塑造论B. 环境决定论C. 双向互动学说D. 生物心理学学说答案:C3.以下哪项表述是正确的?A. 家庭环境是人一生中最短暂的环境B. 家庭环境的影响只体现在个体成长的前期C. 家庭环境对个体的发展影响是累加的D. 家庭环境与个体的发展无关答案:C4.关于教育与个人发展的关系,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 教育对个体的健康、身心、思维、社会、道德、心灵等方面的发展均具有促进作用B. 个体的发展对教育的发展同样具有重大意义C. 教育是人类历史上最为主流的教育形式D. 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答案:C二、判断题1.人类的知觉、情感和思维等心理表现都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
(T / F)答案:T2.个体的心理特点与生理差异无关。
(T / F)答案:F3.个体的行为、品质和心理特征都是后天形成的。
(T / F)答案:F4.个体的发展是由内外两个方面相互作用而构成的。
(T / F)答案:T三、问答题1.家庭环境对个体的发展有哪些影响?(至少回答两点)答:家庭环境对个体的发展有以下影响:–家庭环境是个体生活的第一个和最重要的环境,也是个体人格和行为发展上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家庭的赤诚、和睦、团结、责任、关爱等情感与态度对个体的成长具有积极作用。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社会适应性和心理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家庭对个体人格的形成、人格特点的培养和塑造、道德观念的培养以及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环境塑造论与生物心理学学说有什么区别?答:环境塑造论和生物心理学学说都是关于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的理论。
但它们强调的方面有所不同。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8.遗传的意义: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②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③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遗传决定论者把遗传看做是决定人发展的唯一因素,他们认为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作用只在于延迟或加速遗传能力的实现。
4.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中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是荀子,外国代表是洛克和华生。
5.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6.(论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教育如何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①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教育要做到循序渐进。②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分阶段进行教育。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③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要抓关键期。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则在青春发展期;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如在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在心里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反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④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互补性告诉我们,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却是隐现的,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⑤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要因材施教。个体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与人地发展练习题(较全)
练习题库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一、名词解释1、人的发展——参考答案: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其身心发生的连续不断的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2、遗传素质——参考答案:遗传素质是指生物的亲代能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后代的现象,包括有机体的构造、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3、环境——参考答案:环境是指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产生影响的外部客观世界。
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4、主体因素——参考答案:主体因素主要是指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它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环境和自我的能力和活动。
5、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参考答案: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身心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个体身心的发展是具有一定顺序的,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向发展。
二、填空题1、人的发展包括和的发展。
2、人的心理的发展包括和。
3、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4、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可以概括为、、、、。
5.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是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6. 所谓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于形成的时期。
7.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上的特点。
8.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
9.美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胎儿的发育大部分是由基因制约的,这种由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就是。
10.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
11.所谓,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12.个性亦称,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立性。
13.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14.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称为是。
15. 人的身心发展是在过程中实现的。
16. 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是外铄论的一个典型的代表。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与个体发展练习题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与个体发展练习题第三章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一、选择题: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泥,与之俱黑”反映出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是()a、环境b、成熟c、遗传d、个体实践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以下哪一规律同意了教育工作必须因材施教?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3.对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起至a、前提促进作用b、同意促进作用c、促进作用d、导向促进作用4.心理学家称作“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出现在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5.儿童发展整体来看,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个别差异性d.阶段性6.儿童身心发展存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就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充分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7.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认识活动d实践活动8.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有()。
a遗传素质就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b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更多了可能将c遗传素质同意了人的发展d遗传素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随增龄而在总体上呈减弱趋势。
9.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a消极被动地拒绝接受教育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存有选择性c不无迁就地拒绝接受教育d无声地拒绝接受教育10.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存有()a顺序性与阶段性b特殊认识过程c发展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11.成熟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a.格塞尔b.杜威c.华生d.霍尔12.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a.格塞尔b.杜威c.华生d.霍尔13.“师者,所以布道、communicate、答疑也”出自于()a.《学记》b.《师说道》c.《论语》d.《春秋》14.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个体的身体和心理机能和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称为()a.发展b.成长c.成熟d.生长15.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到:“给我一打身心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定的环境,使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以借款,任一挑选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女性主义、嗜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沦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小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考试重点提示:第三章教育及个人的发展重点提示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学考试,本章的内容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出现,也经常出论述题。
本章的考查重点是:(1)人的发展概念;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的概念;各种偏激观点(如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及言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2)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
(4)学会用素质教育的理论分析当前学校教育的问题。
考纲链接1.个体身心发展: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的变化过程。
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3.关于身心发展动因的理论:(1)内发论代表人物。
中国的孟子;奥地利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美国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2)外铄论代表人物。
中国的荀子;美国的华生;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及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不平衡性。
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给予合适的教育。
(2)顺序性。
教育活动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
(3)阶段性。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
(4)个别差异性。
因材施教。
(5)互补性。
注重培养受教育者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5.遗传或称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
6.遗传的意义:(1)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但也不能夸大。
7.成熟: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8.环境:(1)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9.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个体在及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因素。
(1)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
(2)个体的心理活动。
(3)社会实践活动。
10.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1)对人的价值的发现。
不仅教给人知识和技能,还要教会人们驾驭知识和技能。
(2)对人潜力的发掘。
充分认识学生的潜能存在的事实及价值,尽可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
(3)对人的力量的发挥。
要力图使人的身心发展得到协调,尽可能获得真正全面的发展。
(4)对人的个性的发展。
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11.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1)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及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对个体的发展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12.少年期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增强。
13.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
14.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是人生定向时期,个性定型时期,个体准备投入社会生活向正式投人社会生活转变时期。
15.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帮助青年正确处理个体及社会的关系,提高青年自我调节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能力。
16.学校教育及作用:(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②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教育效果较好;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2)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①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③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④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实战演练: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人的身心发展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主观性B.普遍性C.基础性D.能动性2.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3.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的是()。
A.外铄论B.内发论C.环境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4.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
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认识活动D.实践活动5.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及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6.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
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这是()。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7.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旬子C.孟子D.老子8.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A.现实性B.必然性C.方向性D.可能性9.下列说法中,对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一观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B.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是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的C.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D.教育的发展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好的教育一定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10.下列哪一种做法不利于教育发挥促进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
A.教育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B.教育始终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C.教育始终要顺应儿童的成熟,反映儿童已有的发展D.教育过程中始终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11.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A.并不重要的时期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C.没有效果的时期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12.小学生的思维()。
A.正处于具体思维及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B.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C.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13.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荀子C.孟子D.老子14.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要坚持()。
A.全面发展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统一要求15.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的典型代表。
A.外铄论B.内发论C.遗传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16.对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起()。
A.前提作用B.决定作用C.促进作用D.导向作用17.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素质B.家庭环境C.学校教育D.社会人文地理条件18.强调入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D.白板说19.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D.平衡论20.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A.儿童期B.少年期C.青年期D.幼儿期21.在历史上持“遗传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
A.洛克B.华生C.柏拉图D.施泰伦22.在历史上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
A.柏拉图和霍尔B.柏拉图和华生C.霍尔和洛克D.洛克和华生23.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人不同于动物的()。
A.特殊性B.社会性C.创造性D.自觉性24.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
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25.“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26.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因素B.社会环境C.教育活动D.自然环境27.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28.儿童主体发展的源泉是()。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体活动29.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遗传素质B.个体主观能动性C.环境D.教育30.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
A.互补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31.狼孩的故事说明了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32.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这说明()。
A.教育要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B.教育要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C.教育要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D.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33.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34.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霍尔B.华生C.泰勒D.格塞尔35.教育教学中搞“一刀切”、“齐步走”,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阶段性D.互补性36.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教育必须做到()。
A.长善救失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教学相长37.人的身心发展速度在其整个发展进程中,呈现出加速及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这体现的是()。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38.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A.现实性B.必然性C.方向性D.可能性39.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导致()。
A.社会本位论B.环境决定论C.遗传决定论D.教育万能论40.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还不成熟。
A.感知能力B.注意能力C.记忆能力D.思维能力41.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的特征进行。
A.顺序性B.互补性C.阶段性D.不平衡性42.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最根本动因的学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