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文化 第五章 秦汉之际的大美气象
中国审美文化史(山东大学公开课)课堂笔记
中国审美文化史课堂笔记学院市场营销0911 陈甜 02第一讲绪论:文明与文化文化: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在协调群体关系,在调节自身情感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地域风格和民族样式。
文化与文明: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
文明的内在价值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得以实现,文化的外在形式借助文明的内在价值而有意义. 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 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 前者是一元的,后者是多元的.如何理解全球化:a.人类文化不断提高其内在文明总量的过程(正面影响);b.人类文明减少其外在的文化差异的过程(负面影响).在全球化前,西方建筑是高尖的,强调个人才能,中国建筑是大的,强调群体协作,全球化后,我们看到了各民族饮食搭配,着装等方面的改变.对文化差异的尊重:1.在不了解一个民族文化前,不要轻易地去否定它: 2.不同的信仰只是一种形式,文化有一种"代偿"功能:反对美国学者亨廷顿(Huntington)在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提出的关于未来人类文明的冲突的观点,认为应是不同文化的冲突而非文明的冲突.第二讲:艺术、审美、文化三题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力:作为生产力主体的劳动者,至少具备智力,体力,审美能力(包括情感和想象能力)三种与生产相关的主体能力。
三种能力的逻辑性展开便成为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性呈现。
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文化也是一种资源第三讲:艺术、审美、文化三题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
终极关怀三种形式:多样化现实世界仪统一之本体存在的哲学承诺,有限的个体生命以无限之价值意义宗教承诺,给异化现实人生一多样化之审美观照艺术承诺。
艺术的价值:伟大的艺术都会存在终极关怀,提高人的思想境界,给人情感的慰藉!中西文化的异同:西方人感性成分分裂的很彻底,感性一方是体育,理性一方是科学,东方是感性和理性,民族结构比较发达!第四讲:儒、释、道在中国艺术史上作用儒在古代是一种职业,有人认为是祈雨者,更多认为是以“相礼”为职业的儒者。
审美文化
《中国审美文化史》网络公选课作业题与期末复习题(以下每讲中第一题为期末复习题,第二题为作业题)一、第一讲绪论:文明与文化1、什么是文明?什么是文化?2、如何理解文明与文化的关系?二、第二讲艺术审美文化三题(上)1、如何理解艺术也是生产力?2、如何理解广告的艺术呈现?三、第三讲艺术审美文化三题(下)1、如何理解审美也是终极关怀?2、如何理解艺术的根本价值?四、第四讲儒释道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作用(上)1、儒的本源是什么?2、如何理解艺术是一种符号语言?五、第五讲儒释道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作用(下)1、如何理解佛家的建构?2、如何理解佛家的缘起说?六、第六讲彩陶绘饰中的生殖意味1、如何理解人面鱼纹的象征含义?2、怎样理解神话传说中的蛋卵意象?七、第七讲商周青铜艺术的审美风尚的变迁1、从商、周人对鬼神态度的变迁谈谈话青铜器艺术风格的变化?2、谈谈你对饕餮形象的理解?八、第八讲秦汉之际的大美景观1、如何理解秦汉之际的以大为美?2、谈谈你对马踏匈奴雕像的理解?九、第九讲自我超越与魏晋风度1、如何理解魏晋风度?2、如何理解魏晋风度与自我超越?十、第十讲儒道释对唐代诗歌的影响1、谈谈儒释道对李白的影响?2、谈谈儒释道对王维的影响?十一、第十一讲宋代的教育与审美文化1、谈谈宋代的教育状况?2、怎么理解宋代的“强”与“弱”?十二、第十二讲元代青花瓷的文化意蕴1、怎么理解元代青花瓷的文化意蕴?2、为什么元代青花瓷的受外国人的青睐?十三、第十三讲明代的文化转型与审美新变1、如何理解明代的审美变新?2、明代的社会特点是什么样的?十四、第十四讲清代的文化集成与审美大观1、为什么说清代是文化大集成的时代?2、如何理解八大山人的画?任课教师:基础部关学智答案一.1 .文明是指人类依靠科学,技术等手段来改造客观世界,通过法律,道德等制度来协调群体关系,借助宗教,艺术等形式来调节自身情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基本需要,视线全面发展所达到的程度。
壮丽:秦汉审美文化的审美理想
壮丽:秦汉审美文化的审美理想周均平【摘要】关于秦汉审美理想学界众说纷纭.相对于先秦"壮朴"、隋唐"壮浑",秦汉审美文化的审美理想或总体性质、风貌应是"壮丽".秦汉审美理想之"壮"具体表征为"大"、"全"、"满"、"溢"及其融合所形成的一种独有的"气势"."丽"特别是其与"壮"相联系,则是秦汉审美理想总体上区别于先秦和隋唐的关键性内容.它得到了秦汉审美文化理论形态的美学思想的确认、感性形态的文学艺术的表现和生活形态的行为风尚的崇尚,并与"壮"不可分割,相互交融.而充沛洋溢的生命精气,粗犷昂扬的时代豪气和丰盈淋漓的宇宙元气则赋予了秦汉"壮丽"审美理想社会历史人生的深厚底蕴.【期刊名称】《河南社会科学》【年(卷),期】2011(019)002【总页数】7页(P166-172)【关键词】秦汉;审美理想;壮丽【作者】周均平【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审美理想是审美意识对最高层次的美的宏观概括,表现为通过长期意象积累而相对稳定地凝聚在观念之中的一种审美精神模式,反映了审美主体对审美最高境界的自觉追求。
它与审美精神、审美性质、审美风格、审美趣尚和审美形态等范畴有着深层的内在的多方面的联系。
就总体来看,壮美是中国古代前期美学或审美文化的审美理想。
然而,除魏晋南北朝大体可归入优美并成为中国古代美学后期优美理想的前奏或序曲外,中国古代社会前期至少包括先秦、秦汉和隋唐(中唐以前)几个大的历史阶段。
既然这些历史时期都属于壮美的历史范畴,那么,它们的总体联系和区别何在?秦汉审美文化的审美理想或总体审美风格、性质、风貌应如何概括?20世纪初,鲁迅先生曾提出“闳放”和“深沉雄大”的看法[1],闻一多先生则作了“凡大为美”或“以大为美”的概括[2]。
秦汉时期的艺术繁荣与审美观赏
秦汉时期的艺术繁荣与审美观赏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在艺术领域也迎来了繁荣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各种艺术形式得以发展和创新,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首先,秦汉时期的艺术繁荣主要表现在宫廷艺术和民间艺术方面。
在这个时期,宫廷艺术以壁画、雕塑和器物为代表,呈现了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
秦始皇陵中的兵马俑就是秦代艺术的杰作,它们的制作精细、栩栩如生,展示了当时的军事力量和文化水平。
而汉代的宫廷艺术则更加注重表现人物形象,如西汉初期的汉武帝陵中的石刻墓道,展示了当时贵族的生活和审美情趣。
除了宫廷艺术,民间艺术在秦汉时期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例如陶器制作,在汉代达到了巅峰,不仅制作工艺精湛,而且形态丰富多样,如汉代竹叶纹陶器、汉代马踏飞燕、汉代赤土范文陶器等都成为了后世民间艺术的重要代表。
此外,秦汉时期的音乐、舞蹈、戏曲等也非常丰富多样,人们通过欣赏和参与这些艺术形式来表达情感和审美追求。
其次,秦汉时期的艺术繁荣与人们的审美观赏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这个时期,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鉴赏水平明显提高。
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观赏,而是开始研究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技法和艺术内涵。
例如,在西汉时期,文人士大夫对书画艺术有着极高的兴趣,并且以此为话题进行交流和鉴赏。
在他们眼中,艺术作品不仅是一种欣赏的对象,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追求。
同时,人们对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欣赏也越来越重视,更加追求艺术的表现力和情感传递。
最后,秦汉时期的艺术繁荣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这个时期的政治稳定和国力强盛为艺术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此外,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社会的物质条件得到了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艺术的追求也更加积极。
同时,秦汉时期的文化互通也促进了艺术的发展。
例如,西汉时期与西域的交流使得文化和艺术形式更加多样化,艺术家们汲取了西域文化的元素,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
中国艺术史3-大美气象——秦汉艺术
• • • • 先秦的理性化与百家争鸣 儒墨之争 :仁爱与兼爱 儒道之争 :爱己与家国天下 儒法之争 :家与国、道德与功利
秦俑汉雕:虚实之韵 古朴深沉, 秦俑汉雕:虚实之韵——古朴深沉, 古朴深沉 健猛有力
秦始皇墓兵马俑:写实 1、高大硕伟、勇武逼人 2、数目众多、场景宏大 3、军阵整齐、雄壮威猛 4、形似为主、写实逼真 • 霍去病墓石雕:写意 1、体积巨大、环境宏阔 2、因势象形、朴拙粗犷 3、神态各异、动感有力 ·马踏匈奴 •
• •
李斯与泰山刻石
• 小篆之祖 • 泰山石刻:斯臣去疾昧死臣请矣臣
思考题
• 秦俑与汉雕的不同特点是什么? • 汉画像主要艺术特点是什么? • 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书法家是谁?
野人搏熊
卧Hale Waihona Puke 与卧牛马踏匈奴汉画像: 汉画像:一体古今
• • 所谓画像石、画像砖,类似于壁画,但它以石、 砖为壁,以雕刻代替笔墨,因此是一种石刻画 。 画像石、画像砖的分布:一是山东、苏北、皖 北、豫东区;二是豫南、鄂北区;三是陕北、 晋西北区;四是四川、重庆、滇北区。但其数 量和艺术成就之最,应属河南、山东、四川 。 汉画像的三大系统:神仙灵异系、历史系统 、 社会生活 汉画像的艺术特点:满、以动显神、以块求力 以块呈韵
中国工艺美术史——秦汉的工艺美术
2021/3/10
32
陶塑
汉代的陶塑,主要是用作明器。有专门的 生产作坊.设专官管理。 在汉代,陶塑的题材更 为扩大,除了战国时期所流行的各种器皿外,还有 用具、建筑、人物、动物等多种。有的形制宏大, 制作精巧。器皿有壶、盘、杯、罐、灯、炉、奁等 。用具有灶、并、船、车等。
2021/3/10
33
2021/3/10
2021/3/10
7
在陶器上艺中,还有久负盛名的秦代砖瓦。秦砖的质地坚硬, 有“铅砖”之称。砖坯用模制成后,还用花模印花进行装饰。常见的 有菱形纹、方格纹、回纹、卷云纹、三角云纹、s纹、圆壁纹、绳纹、 粗布纹等多种。而泰瓦则是以卷云纹为主,变化多样,风格秀丽。
2021/3/10
8
第三节 铜器工艺
2021/3/10
17
在汉代不同历史时期,铜镜又呈现出相应的时代特色。 它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
1、前期,主要是西汉时期。
这一时期,铜镜多用平雕法,镜边较平,镜边简略, 或用弧纹作边饰。铜镜种类有螭形镜、草叶镜、星运镜, 汉武帝后又有日光镜、昭明镜 等。
螭形镜
昭明镜
2021/3/10
18
2、中期,包括西汉末至王莽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是流行规矩镜,其又称规矩四神镜,
秦鼎的造型。腹 浅,矮蹄足,腹间 有—道弦纹。
2021/3/10
4
蒜头瓶和鍪则是秦代具有 浓厚地方艺术特色的品种。蒜头 瓶是在壶的近口处鼓大如蒜头, 通常作六辩形。
鍪是一种锅,扁圆腹,圜底, 敛颈而口沿外张,流畅的曲线轮 廓,造型优美。鍪的肩腹交接处 附有环耳,有的对称,有的一大 一小,有的则仅有—耳,变化多 样。耳上常饰以叶脉纹。
2021/3/10
24
秦汉时期的审美文化
秦汉时期的审美文化从审美文化的角度来看.整个秦汉时期,值得重点研究的对象是:(1)雕塑。
秦代的雕塑,秦始皇兵马桶即其代表。
汉代的雕塑及石刻艺术,朴素大方,典雅厚重,深沉故人,形成了我国民族艺术传统风格的一大特色。
(2)建筑。
秦代的官室建筑巍峨恢宏,汉代的民居庭院和楼塔建筑别具一格。
虽留存的实物不多,但从史籍的记载和文学作品的描绘来看,确是反映了当时的建筑美学思想。
(3)汉赋。
虽对它的形式主义,后人劣有指责;但它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巨丽”之美,那种“苞括宇宙,总览人物”的宏大气魄,却是后世难以企及的。
它在中国艺术的发展史上,第一次鲜明强烈地突出了艺术作为一种自觉的美的创造的特征,不冉只是政治伦理道德的附庸。
汉赋实际L是处在上升时期的积极有为的统治者直观地创造世界的伟大业绩的产物,是对汉帝国的繁荣发展所创造山来的美的世界的再现和赞颂,洋温着宏阔明朗的信心和力量。
(4)书法艺术。
秦代的篆书、汉代的隶书,还有石刻、瓦肖和汉砖上的文字等等,使书法在秦汉时期真正成为一门艺术,具有相当高的班美价值。
特别是随着它法艺术的发展,崔援、赵宣、许慎、蔡岂写下f一些布关书法艺术的论著,表明少国古代美学已突破了涛和乐两个部门,对中国占代美学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美学理论。
在汉代思想家的著作小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莫学理论形态,如《淮南于》、《史记》、《论衡》及《乐记》、《毛诗序》等,都已包含合卞富的理论形态的美学思想,这些都成为这一时期审美文化的重点研究对象。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中国美学史卜的大转折时期,总的特点是政治黑暗而文化尤其是审美文化大繁荣。
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L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见《美学散尔肥77页)文学方面,出现了《水经注》这样以山水为主题的鸿篇户制和清新的山水诗、闭阔诗。
审美文化史选修课答案
[第01讲] 绪论:文明与文化作业:请阐述你如何理解“文明”与“文化”在内容与形式、目的与手段、一元与多元之间的辩证关系。
文明是思考复习题:分析在全球一体化的语境下,多元化文化的优缺点。
中国如何应对在强势文化的冲击优缺点(1)中西合璧(2)西方就是彻底的西方,传统就是彻底的传统[第02讲] 艺术、审美、文化三题(上)作业:为什么“艺术”也是生产力思考题:请谈谈学习“审美文化史”的意义。
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为主旨[第03讲] 艺术、审美、文化三题(下)作业:谈谈艺术审美对“人类终极关怀”的意义思考题:为什么说文化也是一种资源不同地区的文化、不同文化的地区,对我们的生产效率产生影响是不一样的[第04讲] 儒、释、道在中国艺术史上的作用(上)作业:从符号学角度出发,谈谈儒家与道家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它们在中国审美文化史上的特殊意义。
思考题:儒学对中国艺术史的影响体现在那几个方面文化的意义,道德,礼教,仁义[第05讲] 儒、释、道在中国艺术史上的作用(下)作业:阐述佛教在传入中土之后的“重构”努力,及其这种努力对中国古代艺术境界论的独特影响。
佛家的重构: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佛教在产生之初也是以一种批判和解构的姿态出现的,只是其批判和解构的对象不是代表宗法制度的儒家,而是代表种姓制度的婆罗门教。
这种“重构”的努力是多方面的,为了达到劝善惩恶的目的,佛家在追求“涅盘"的同时却又发扬了婆罗门教的轮回思想;为了给轮回的思想提供理论根据,佛家在否认自性的同时却又承认佛性的存在。
影响:如果只承认空而不承认色,就不可能有辉煌的寺庙、优美的佛像、动人的壁画、曼妙的音乐;反之,如果只承认色而不承认空,这些艺术作品也就会流于感官的享受和刺激,从而失去佛教的内涵和意义。
思考题:阐释儒、释、道对中国审美艺术产生了哪些影响,呈现了哪些审美特征影响:儒家从维护文明秩序的角度出发,以建构的方式来装点逻辑化、秩序化、符号化的美学世界;道家从反抗异化现实的目的入手,以解构的方式寻求着一个非逻辑、非秩序、非符号的审美天地;佛家则从人生觉悟的高度出发,以重构的方式创造一种具有深度模式的审美意象。
中国审美文化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中国审美文化史(秦汉魏晋南北朝部分)现在,我们开始讲授中国审美文化史的第二段,秦汉魏晋南北朝部分。
这部分一共有五章,即简史本教材的第五章到第九章。
第五章秦汉之际的“大美”气象第六章东汉时代的“崇实”趣尚第七章魏晋之际的“自我超越”第八章东晋南朝的“心灵感荡”第九章古今南北的融通综合这五章大致涉及的五个历史阶段,一是秦与西汉时期、二是东汉时期,三是三国至西晋时期,四是东晋至南朝宋、齐时期,五是南朝梁陈和北朝后期。
这五章准备分三次讲(第五章,第六七章,第八九章)。
今天讲第五章。
第五章:秦汉之际的“大美”气象㈠解题:所谓秦汉之际,指的是从秦代到西汉这段历史时期。
为什么把这两个时期放在一起?它们的共同点就在于“大一统”,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时的趋势就是要合,把分散的列国合成一个大帝国。
中间虽经历了秦汉异代,楚汉之争,但最终仍归于一统。
秦,完成了“并天下”,汉,实现了“大一统”。
大一统,并不只意味着中央集权,还意味着疆域的广大,文化的合流,人口的众多,国势的强盛,这极大地开拓了人们的视野。
所以,这时的审美文化精神也是向外的,扩张的,大气的,总之就是以大为美。
于是,呈现出的便是大美气象。
注意,这个“大美”不同于上一讲庄子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大美”,那个“大美”更应该称“真之美”,天工的作品,就是大自然,就是天然。
这里所谓“大美气象”,说的是人工所创造的以大为美的作品以及内里所蕴含的高远张大的精神和情怀。
这样,所谓“大美”,具体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从表象层面上说,它表现为审美文化活动或“作品”的场面之大、规模之巨、力度之强、数量之众、造像之高、形势之伟、地域之阔、物色之繁,以及节奏之铿锵、动作之奔放、色彩之强烈、音声之亢扬、语辞之华丽、描述之铺张、气魄之恢弘、情势之雄壮等等,都达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程度。
显然,这是一种外在的、感性的、直观的“大美”。
二是从意蕴层面说,那种外在的、感性的、直观的“大美”,又内在地凝结着秦汉时代特有的审美文化意识和理想,彰显着那个时代人们渴望向外开拓、探问进取、占有万物、征服世界的高远情怀。
秦汉之际的文化繁荣与科技进步
秦汉之际的文化繁荣与科技进步自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中国进入了秦汉时期,这一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与科技进步最为显著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化与科技迎来了蓬勃发展,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文化繁荣秦汉之际,文化繁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首先,在文化的传承与继承方面,秦始皇统一文字为中国的书面语言奠定了基础。
秦朝实行“焚书坑儒”的政策,对古代经典进行了整理、校订和归置,最终编成了《秦汉典的规范化、标准化反映了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
其次,在文化思想的繁荣方面,汉代兴起了许多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派,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
这些学派的兴起,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为后世的思想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而汉朝的文学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著名的《楚辞》、《汉赋》等文学作品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传颂。
此外,在艺术领域,秦汉时期的陶瓷、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也体现出高度的技艺和创造力。
特别是陶瓷制作技术的发展,使得中国的陶瓷制品走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为后来的瓷器制作技术奠定了基础。
二、科技进步在科技方面,秦汉之际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首先,汉代的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和发展。
采用了许多新的种植、养殖和灌溉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其次,在制造业方面,秦汉时期积极发展了冶铁、陶瓷、造纸等行业。
在冶铁方面,秦代就有了铁制农具和铁制武器的广泛使用;而汉代则进一步完善了冶铁技术,生产出了大量的铁器,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生产效率。
陶瓷制造也在秦汉时期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制作出了许多精美的陶瓷器皿,成为中国古代制造业的重要代表之一。
同时,在海上航行和船舶制造方面,中国的科技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汉朝的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海上航运和贸易活动的巅峰,发展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国向世界的开放铺平了道路。
三、文化繁荣与科技进步的影响秦汉之际的文化繁荣与科技进步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美术史-秦汉美术
未央宫是汉长安城的核心建筑群,包 括了前殿、长乐宫、未央宫等建筑, 是当时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秦汉建筑的艺术成就与影响
秦汉建筑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其雄 伟壮观、气势磅礴的建筑风格, 以及丰富的艺术元素和精湛的建
筑技艺。
秦汉建筑的影响深远,不仅对中 国后世的建筑发展产生了重要影 响,也对世界建筑史产生了积极
秦汉陶瓷工艺
青瓷
秦汉时期,青瓷的制作工艺已经相当 成熟,其色泽青绿,质地坚硬。
黑瓷
汉代黑瓷的制作工艺也取得了很大的 进展,其色泽深邃,质地细腻。
釉陶器
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等大型陶器, 表面施有黄、绿、蓝等釉色,显示了 秦代制陶业的发达。
陶塑
秦汉时期的陶塑艺术风格独特,形象 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的影响。
秦汉建筑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统一,为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并对东亚地区的 园林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5
秦汉工艺美术
秦汉铜器工艺
01
02
03
04
秦始皇陵铜车马
秦代青铜器工艺的杰出代表, 展示了秦代在金属加工和机械
制造方面的卓越成就。
铜灯
秦汉时期,铜灯制作精美,设 计巧妙,既具有实用性,又富
秦始皇陵建筑群包括兵马俑、百戏俑、文吏墓等,展现了秦代军事、文化艺术和社 会制度等方面的成就。
秦始皇陵的布局和设计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和天人合一的理念,具 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汉长安城与未央宫
汉长安城是西汉时期的都城,是中国 历史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 都城遗址之一。
汉长安城和未央宫的建筑风格和设计 理念体现了汉代政治、文化和社会发 展的特点,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 表。
【中国美术史--秦汉部分--核心笔记】
【中国美术史--秦汉部分--核心笔记】第一章绘画艺术一、宫殿寺观壁画秦宫车马仪仗壁画,两汉宫殿寺观壁画,东汉明帝“雅好图画”,进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图绘开国功臣的壁画创作-“云台二十八将”。
二、墓室壁画西汉前期: “凿山为室”:梁王墓,南越王墓。
升仙主题:秦始皇陵,巨龙升天图。
西汉后期: 空心砖。
“鸿门宴”:西汉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
东汉前期:内容的重大转折,以死者生前事迹为题材,西汉流行的灵魂升仙内容已经消失) 。
东汉后期:人物画发展新水平,题材内容的多样化,扩展了人物画以外的表现领域,如对野外环境的表现开了山水画之先声。
人物画比较成熟,属吏及瑞兽图。
东汉社会百科全书:内蒙古和林格尔壁画墓。
三、汉代帛画T字形旌幡帛画“高古游丝描”,分三段描绘了天上人间地下的景象。
上端描绘日月升龙及人面蛇身的始祖像,象征天上境界;中段描绘主人出行宴飨等人间生活;下段绘神怪龙蛇大鱼大龟等阴间的生物,其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
汉代绘画中最重要的杰作,体现了西汉绘画所达到的高度水平。
第二章画像石与画像砖(兼具绘画雕刻两种因素)一、汉画像石东汉后期: 武氏石祠是汉代画像石的典型代表,内有“荆轲刺秦王”石刻二、秦汉画像砖(东汉最盛)东汉后期画像砖(四川成都一带出土,艺术造诣最高)第三章书法篆刻艺术一、秦代书法(“书同文”,帛书简书)小篆(官方通行文字,阳陵虎符(错金铭文,李斯)),隶书(民间通用)。
书法家:李斯(小篆的整理者)、赵高、胡毋敬、程邈(隶书的创作者)。
二、汉代书法(隶书最具代表,简牍书帛书)篆书:碑刻(碑额)铜器上的篆书铭文隶书:汉隶,高度成熟的隶书草书(新出现)书法家:史游(隶书草写)、崔瑗杜操(章草,后人称“曹杜”)、张芝(“草圣”)、蔡邕yōng(篆隶,创“飞白书”)。
书法理论:崔瑗《草书势》,东汉蔡邕《大篆赞》和《隶书势》(东汉我国最早的书法理论),赵壹《非草书》(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书法的完整论著),徐慎《说文解字》(东汉我国第一部字典兼文字学专著)三、秦汉篆刻玺印缪篆(隶书的影响下)第四章雕塑艺术(中国雕塑史上的第一高峰)一(1)、墓中陶俑、陶塑秦始皇兵马俑,“世界第八大奇迹”,划时代成就的标志,既承担着守卫陵园的象征职能,又是对秦始皇完成统一中国这一历史功业的纪念。
中国审美文化史笔记山东大学公开课
中国审美文化史笔记山东大学公开课中国审美文化史(山东大学)陈炎教授审美文化和儒佛道1.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力。
后工业时代,具备艺术思想的人会更容易崭露头角。
2.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
作为人情感的一种寄托或发泄的产物。
3.文化也是一种资源。
4.儒家,孔子,在中国艺术史上的作用是建构。
5.道家,老子,在中国艺术史上的作用是解构,无归到自然。
6.佛家,在中国艺术史上的作用也是解构,但解构地更彻底,无色无空之境界。
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孟子的话。
8.杜甫受儒家影响,写的诗文字对仗工整(律诗),因为儒家是用符号化建构的。
9.李白是道家一派的洒脱、道教的狂放。
10.王维,山水田园诗代表。
受佛教影响,母亲是一个佛教徒。
平淡!在有限的时间和时空中去体会无垠的意境。
四大皆空,我也就不存在了。
“读之身世两忘,万念俱寂。
”诗和禅的结合,悟空的境界。
11.陈炎说:“平淡不是没有味道。
”12.杜甫靠勤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李白靠天才,“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王维靠悟性,“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廖群教授1.简狄吞鸟蛋生了殷商人,是关于人由生的一个神话。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姜嫄踩到天帝的大拇指处而怀孕而生周人。
女娲抟土造人。
有一个共同特征,都是卵生。
2.史前史后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有没有文字。
3.殷商崇神尚力,周尊礼尚施。
商率民以事神,杀人来殉葬,野蛮文化的体现。
那个事的神是饕餮。
4.《论语》“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熟不可忍。
”孔子对季平子所说。
四佾舞是士大夫所能欣赏的,六佾舞是诸侯所能欣赏的。
一佾是八个人,八佾舞是由六十四人表演的。
5.殷鉴6殷商野蛮狞厉,周文质彬彬。
7.秦汉之际“大”“多”“全”的审美景观。
西汉的舞蹈崇尚刚性,崇尚力度强。
8.有时候感觉汉朝的风气很不好,着重比大,比如司马相如在《子虚赋》【汉大赋】中就开始比了,楚国的人声称云梦泽八九百里,还只是七泽最小的一个,结果齐国那哥们忍不住了,“听说过齐国的苑囿吗?把八九个云梦泽吞入腹中都不闲堵得慌。
秦汉时期的文化
1、天文历法成就 、
①西汉天文历法成就
太初历
汉武帝时制定的“太初 汉武帝时制定的“ 历”,是我国保存下来 的第一部完整历法, 的第一部完整历法,开 始以正月为岁首对以后 始以正月为岁首对以后 历法有很大影响。 历法有很大影响。
太阳黑子
古书里,记载了公元前 古书里,记载了公元前28 年的一次太阳黑子现象, 年的一次太阳黑子现象,这是 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太阳黑子记 日出黄,有黑气, 录,“日出黄,有黑气,大如 居于中央。 钱,居于中央。”
造纸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 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东汉明帝派使者到西域求佛经, 东汉明帝派使者到西域求佛经,迎来西 域高僧, 域高僧,并在洛阳建成我国最早的佛教 寺院白马寺。 寺院白马寺。后来有僧人在这里翻译佛 东汉末年,佛教在民间流传开来。 经。东汉末年,佛教在民间流传开来。 按照佛教的说法, 按照佛教的说法,人的肉体是要死 亡的,灵魂可以脱离肉体永远存在, 亡的,灵魂可以脱离肉体永远存在,能 够转生来世。 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如果能忍受一切 苦难,虔诚地信佛, 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 因此, 福。因此,佛教很快受到我国封建统治 者的欢迎和扶持。佛教的传播, 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 者的欢迎和扶持。佛教的传播,对中国 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衡的主要成就 :
月食:“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 : 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 光盈,就日则光尽。 光盈,就日则光尽。” 地动仪:制造于132 132年 地动仪:制造于132年,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测定地震 方位的仪器。 方位的仪器。
美与善的统一——秦汉审美文化的重要特征
Unity of Beauty and Virtue-the Important Features of Aesthetic Culture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作者: 周均平
作者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出版物刊名: 管子学刊
页码: 80-86页
主题词: 秦汉审美文化 美与善的统一
摘要:以文道统一,情理统一,人艺统一为基本内容的美善统一,是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在秦汉审美文化中得到了极为充分的富于时代特征的表现.在秦代,它是以极端功利主义的尚用形式表现出来的.在汉代,几乎所有的思想流派都主张审美、文艺服从、服务于政治教化、伦理重塑、人格再造、稳定大一统的主旨,这种强调美善结合、刻意弘道济世,注重政治教化的审美功能观,在汉代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感性形态和生活形态都有显著的表现,成为秦汉审美文化显而易见的特征.。
漫谈秦汉时期的审美意识
“以丽为美”的审美意识特点,体现了秦汉时期(尤其是两汉时期)人们对待生活、生命的基本态度,即将日常生活提高到美的高度,追求绚丽、新奇的审美趣味,彰显出人们对日常生活的热爱之情。
秦汉时期是中华民族政治、文化和艺术逐渐成熟、稳定、定型的历史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
在王怀义新著《中国审美意识通史(秦汉卷)》中,作者以秦汉审美意识的物质载体和文字载体为基础,以形式研究、特质研究和心理研究为方法论基础,对秦汉时期的书法、雕塑、绘画、舞蹈、音乐、诗歌等艺术形式中的审美意识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提炼,重点揭示和分析了秦汉审美意识“以丽为美”的特点,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体现的秦汉先民“乐享生活”的生活态度和生命观念,体现出较为鲜明的当代意识。
秦汉审美意识的核心是“以丽为美”,体现出这一时期人们对生活的热情。
“以丽为美”的审美意识特点,体现了秦汉时期(尤其是两汉时期)人们对待生活、生命的基本态度,即将日常生活提高到美的高度,追求绚丽、新奇的审美趣味,彰显出人们对日常生活的热爱之情。
自1988年4月英国理论家迈克·费瑟斯通所作题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演讲至今,日常生活美学成为现代社会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
在演讲中,他提到,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边界被艺术的亚文化打破,“生活转换为艺术作品”,日常生活被审美化了。
一般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是一个现代问题。
实际上,在中国,华夏先民对待生活的审美态度与国外不太一样,它是人们对自我生活、生命的自觉沉浸、体验和反思的结果,而后者是在审美文化研究的大潮下,应对文学研究“边缘化”,进行文艺学学科建制的重新审视和建构的问题,是被“拿来”使用的。
日常生活审美化理念的到来,在美学研究领域打开了一扇门。
作者认为,在秦汉时代,中国人早已将日常生活搬上了美的舞台,秦汉祖先对日常生活之美有着高度自觉的重视和追求,值得今人学习和反思。
秦汉时期“以丽为美”的审美意识,蕴藏在书法、雕刻、舞蹈、音乐、文学等各种艺术中。
秦汉时期的艺术表现和审美理念
秦汉时期的艺术表现和审美理念自从中国文明进入城市文明时代以来,深刻的文明积淀,优秀的文化传承,以及艺术审美理念的独特演变,都在不断地影响中国的文化艺术。
而在中国文化的漫长历史中,秦汉时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不仅有着强大的政治影响力,而且在艺术领域也有着较为显著的表现。
那么,本文将重点论述秦汉时期的艺术表现和审美理念。
第一部分:秦汉时期的艺术表现1.壁画秦汉时期的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一个独特表现。
它们的内容丰富多彩、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其中以冥界壁画、宫殿壁画最具代表性。
作为宫殿壁画的代表作品有秦汉时期的龙门石窟。
它是中国现存第二大石刻佛教遗址,呈现出优美的造形和卓越的刻画技艺,是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遗产。
2.器物秦汉时期的陶瓷、玉器、金银器等器物在表现手法、内容和色彩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特征。
其中以陶瓷最为突出。
秦汉时期的陶器造型美观、线条流畅、装饰精美,尤其是那些涂红、贴花的器物更是美如画卷,色彩鲜明、绚丽斑斓,把自然万物和人文景观描绘得淋漓尽致。
3.建筑秦汉时期的建筑是中国古代经典建筑的代表之一。
其中宫殿、祠堂、庙宇、陵墓、城池等建筑物都采用和发展了传统的技法,形成了许多新的建筑形式和花样。
特别是秦朝建设了长城,更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充分表现了在形式、技术、功能、防御、美学方面的卓尔不凡的成就。
第二部分:秦汉时期的审美理念1.追求天人合一,崇尚山水秦汉时期的人们崇尚大自然,追求天人合一。
他们相信,人类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审美理念往往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尤其是山水画更是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
秦汉时期山水画中常表现出山川的雄浑,水流的清澈,云雾的变幻,表现出人们对江南丘陵山水的热爱和赞美。
2.注重人性,强调个性秦汉时期的人们注重个性,注重表现个体的特点和风貌。
这种注重人性、强调个性的审美理念和表现手法,体现了人们独立思考的精神和人性的尊重,这种精神和理念充满了人文情怀,发扬起了人性之美。
审美文化 第五章 秦汉之际的大美气象
秦始皇陵一号兵马俑坑正面全景
秦始皇陵一号坑兵马俑
秦始皇陵将军俑
秦始皇陵一号兵马俑坑东端全景
西汉雕塑的代表是纪念性雕塑:霍去病墓冢上的石雕群像。 西汉雕塑的代表是纪念性雕塑:霍去病墓冢上的石雕群像。体积 巨大,环境宏阔;因势象形,朴拙粗犷;神态各异, 巨大,环境宏阔;因势象形,朴拙粗犷;神态各异,富于动感和力 量。
中 国 审美 文 化 史
制作者: 新闻传播学院) 制作者:许丙泉 (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 制作日期: 制作日期:2008年2月18日 年 月 日
秦汉之际的“大美” 第五章 秦汉之际的“大美”气象
从秦汉时代,中华民族走向政治、经济、文化“大一 从秦汉时代,中华民族走向政治、经济、文化“ 的历史。 大一统”是时代的命脉和灵魂。 统”的历史。 “大一统”是时代的命脉和灵魂。它带给这一 时代以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幻想和激情, 时代以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幻想和激情,它给这一时代 确立了文化规则和权威,它也让中国从此围绕着“大一统” 确立了文化规则和权威,它也让中国从此围绕着“大一统” 主题而书写着一代代的“史诗” 主题而书写着一代代的“史诗”。中国因秦汉时代而为世界 所瞩目,世界也从秦汉时代而为中国所认知。 所瞩目,世界也从秦汉时代而为中国所认知。 大一统”时代的到来, “大一统”时代的到来,也使秦汉之际的审美文化迎来 了新的发展契机,生成了新的历史形态。这里所谓秦汉之际, 了新的发展契机,生成了新的历史形态。这里所谓秦汉之际, 主要是指秦代和西汉这一段时期。可以说, 主要是指秦代和西汉这一段时期。可以说,秦汉之际审美文 化形态的最突出特征, 大美”气象。 化形态的最突出特征,就是表现出一种 “大美”气象。这个 大美”气象,从内涵上说,昭示着当时人们渴望向外开拓、 “大美”气象,从内涵上说,昭示着当时人们渴望向外开拓、 探寻进取、占有万物、征服世界的伟大信念和高远情怀;从 探寻进取、占有万物、征服世界的伟大信念和高远情怀; 直观上讲,则感性地显现为一种高大、宏大、博大、 直观上讲,则感性地显现为一种高大、宏大、博大、壮大的 文化气魄和审美景象。 文化气魄和审美景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夸饰”和“藻饰” :夸大、夸张、夸耀的手法,文采华丽的 语辞,增加、强化事物形貌的特征和美。鲁迅说司马相如大赋“益 以玮奇之意,饰以绮丽之辞”,“不师故辙,自摅妙才,广博闳丽,卓 绝汉代”。主观夸张的话语形式表达 “大美”情怀和气魄。
司马相如(前179-前118):字长卿,西汉辞赋家。蜀郡成都人。 《子虚赋》、《上林赋》为代表。描写帝王苑囿之盛,田猎之乐, 极尽铺张夸饰之辞,篇末则寄寓讽谏之意,被人讥为“劝百讽一”。 文采广博宏丽,颇具大美气象,为汉赋代表。
中 国 审美
文 化 史
制作者: 文化传播学院
制作日期:2013年9月1日
第五章 秦汉之际的“大美”气象
秦汉时代中华民族 “大一统” 。带来前所未有的生机、 活力、幻想和激情,确立文化规则和权威,从此围绕“大一 统” 书写一代代“史诗”。中国因秦汉时代而为世界所瞩目, 世界也从秦汉时代而为中国所认知。 秦汉之际指秦代和西汉。 “大美”气象是审美文化最突 出特征 。昭示人们渴望向外开拓、探寻进取、占有万物、征 服世界的伟大信念和高远情怀;显现为一种高大、宏大、博 大、壮大的文化气魄和审美景象。
三个坑总计可达7000件武士俑, 秦始皇陵一号坑兵马俑 战车100乘,马超过1000匹。
最后, 排列布局雄壮威猛,国家 正规军队再现。
秦始皇陵一号兵马俑 坑东端全景
彩绘的秦俑
西汉纪念性雕塑为代 表:霍去病墓石雕群像。 体积巨大,环境宏阔; 因势象形,朴拙粗犷;神 态各异,富于动感和力量 。 “汉人石刻,气魄深 沉雄大”的杰出代表。
1、浑厚、苍凉、高亢、雄壮的“音响效应”
傅毅《舞赋 》:“动朱唇,纡清阳,亢音高歌为乐之方”。大 都以鼓为名,如鞞鼓舞、建鼓舞、鼗鼓舞、盘鼓舞等,还有以铎、 钟、磬、铃、钲等响器为道具的舞蹈,跟鼓配合,构成以打击乐为 主的声响效果。 《汉书· 礼乐志 》:“殷殷钟石羽龠鸣”。班固 《东都赋 》:“钟鼓铿鍧,管弦烨煜”。张衡《东京赋 》:“撞 洪钟,伐灵鼓,旁震八鄙,軯磕隐訇,若疾霆转雷而激迅风也”。 曹植《鞞鼓歌· 大魏篇》有“乐人舞鞞鼓,百官雷抃赞若惊”之叹。
2、 “全景”和“大景”; “夸饰”和“藻饰”
司马相如作赋,旨在“控引天地,错综古今”,在他看来, “赋予家之心,包括宇宙,总览人物”。这与司马迁写《史记》 “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 如出一辙,积极进取,蓬勃向上, 雄视天下,傲倪古今。《上林赋》:“君未睹夫巨丽也,独不闻乎 天子之上林乎?”蕴涵一种豪雄之气,显现一种宏大之象。
游猎出行图案
河南密县打虎亭汉墓
第四节、 “覆天载地”: “大丈夫” 型的人格美
1、“以为大明道之言也” 以“大”为美的观念,呼唤 “大丈夫”型理想人格。《淮 南子》表现时代风气。东汉高诱论其主旨:“讲论道德, 总统仁义,而著此书。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 出入经道。” 包容道、儒,综合各家,“大一统”语境的 理论反映。 高诱:“鸿,大也,烈,明也。以为大明道之言也。”与 老庄之道有别,富于感性、宇宙人生具体内涵:“夫道者, 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 天地,禀授无形。……故植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 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神托于秋毫之末,而大 宇宙之总。”(《原道训》)
2、“大丈夫”
《淮南子》尊崇 “大道”,旨在树立以此“大道”为目标, 奋力征服外部世界,全面拥有现实生活的“人”,时代性 “大美”人格——“大丈夫”:
“是故大丈夫恬然无思,澹然无虑,以天为盖,以 地为舆,四时为马,阴阳为御,乘云陵霄,与造化者 俱。纵志舒节,以驰大区。可以步而步,可以骤而骤。 令雨师洒道,使风伯扫尘;电以为鞭策,雷以为车轮。 上游于霄雿之野,下出于无垠之门,刘览偏照,复守 以全。经营四隅,还反于枢。故以天为盖,则无不覆 也;以地为舆,则无不载也;四时为马,则无不使也; 阴阳为御,则无不备也。……何也?执道要之柄,而 游于无穷之地。”
事功型、实践型“大美”人格。
在不断伸张和拓展中体验“大 乐”: “凡人之所以生者,衣与食 也,今囚之冥室之中,虽养之以 刍豢,衣之以绮绣,不能乐也。 以目之无见,耳之无闻,穿隙穴, 见雨零,则快然而叹之,况开户 发牖,从冥冥见炤炤乎!从冥冥 见炤炤,犹尚肆然而喜,又况出 室坐堂,见日月光乎!见日月光, 旷然而乐,又况登泰山,履石封, 以望八荒,视天都若盖,江河若 带,又况万物在其间者乎!其为 乐岂不大哉!”
野人搏熊 霍去病墓前石雕
卧虎 霍去病墓前石雕
马踏匈奴 霍去病 墓前石雕
第三节、“闳侈鉅衍”:将“广大之言”推向极致的大 赋
散体大赋是文学代表,鲜明体现进取、拓展、认知、占有、 征服、创造的主流文化精神,体现感性、外向、宏阔、繁复、豪 迈、雄奇、巨丽的大美文化理想。 1、“体物”与“叙事” 不在社会讽喻、情感抒发,而是外向、认知,对外部世界的 感性体认、模拟、写实和再现。 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刘勰《文心雕龙· 诠赋》:“写物图貌,蔚似雕画,抑滞必扬 ,言旷无隘。” 司马迁肯定 “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讽谏何异”; 班固否定“竞为侈丽闳衍之词,没其讽喻之义”。
第五章 秦汉之际的“大美”气象
一、 “乐舞寖胜”:奔放健朗的乐舞形态 二、 “究竟雄大”:以“大”为“美”的文化造像 三、“闳侈鉅衍”:将“广大之言”推向极致的大赋 四、“覆天载地”:以“大丈夫”为范型的人格美思 想
第一节、 “乐舞寖胜”:奔放健朗的乐舞形态
《垓下歌 》:“力拨山兮 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 兮奈若何!” 《大风歌 》:“大风起兮 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 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恢弘浩大的审美文化在荆 歌楚舞中拉开帷幕。 《乐府诗集 》:“自汉以 后,乐舞寖胜”。张衡 《东京赋 》:“万舞亦亦, 钟鼓喤喤”。粗犷奔放, 雄肆健朗的壮美文化形态。
建鼓舞 河南南阳汉画石
盘鼓舞 四川大邑汉画石
2、歌舞动作粗犷、劲健、有力
傅毅《舞赋》:“其少进也,若翾若行,若竦若倾,兀动赴度, 指顾应声。罗衣从风,长袖交横,骆驿飞散,飒擖合并。……绰 约闲靡,机迅体轻。……仿佛神动,回翔竦峙” 。
长袖舞 河 南南阳汉画 像石
盘鼓舞 四川大邑汉画石
拳舞 河南南阳汉画像石
《上林赋》: “于是乎离官别宫,弥山跨谷;高廊四注,重坐曲 阁;华榱璧当,辇道纚属,步櫩周流,长途中宿。夷 嵏筑堂,累台增成,岩窔洞房。頫杳眇而无见,仰攀 橑而扪天;奔星更于闺闥,宛虹扡于楯轩。青龙蚴蟉 于东厢,象舆婉僤于西清;灵圄燕于闲馆,偓佺之伦, 暴于南荣;醴泉涌于清室,通川过于中庭。盘石振崖, 嵚岩倚倾,嵯峨磼酺,刻削峥嵘,玫瑰碧琳,珊瑚丛 生,珉玉旁唐,瑸斒文鳞,赤瑕驳荦,杂臿其间,晁 采琬琰,和氏出焉。” 追求以似为工、以博为要、以全为贵、以繁为尚。
茂陵(汉武帝墓) 陕西兴平2、雕塑Leabharlann 格秦汉是雕塑唯一成为主流艺术的
时期,更显珍贵。以明(冥)器和 纪念性雕塑的发展为最突出、最典 型。
首推兵马俑。 首先,陶佣造型高大硕伟、勇武
逼人。一般1.8米,将军佣1.96米, 马约1.7米。 秦始皇陵将军俑
其次,数目多,场景大令人吃惊。1号坑
东西230米,南北62米,深4.5-6.5米,面 秦始皇陵一号兵马 俑坑正面全景 积约14260平方米,估计有陶佣6000件;
秦始皇
秦始皇陵 陕西临潼
汉代同样追求高大堂
皇。《汉旧仪》记载, 天子要达到十二丈,但 又说“武帝坟高二十丈, 明中高一丈七尺,四周 二丈”,“设四同羡门, 容大车六马……” 武帝茂陵东西长430 米,南北宽114米,围 墙厚约6米,坟丘每边 长260米,高46.5米, 巍然壮观。 秦皇 汉武
汉武帝
思考题
1、秦始皇陵兵马俑有那些审美特征?霍去病墓 前石雕的壮美风格表现在那里? 2、怎样认识汉大赋的“夸饰”和“藻饰”这两 个基本特点? 3、《淮南子》所呼唤的理想人格“大丈夫”具 有什么时代精神?
巾舞 河南南阳汉画像石
拂袖舞女俑 陕西西安白家 口汉墓出土
3、 “巨型化”的景观
场面和规模壮美,西汉始盛“角抵百戏”最有代表性。
乐舞百戏 河南南阳
象人斗兕 河南南阳
舞乐杂技 四川大邑
乐舞百戏剧性山东沂南汉墓 画像石
第二节、 “究竟雄大”:以“大”为“美”的文化造像
鲁迅:“遥想汉人多少闳放,新来 的动植物,即毫不拘忌妒,来充装饰 的花纹。……汉唐人虽然也有边患, 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 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 ,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 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 1、陵墓造型:“丘垄高大若山 陵”。《水经注· 渭水》:“秦名天子 冢曰山,汉曰陵”。皇权至上,坟墓 亦比做崇高山陵。秦始皇“初即位, 穿治骊山”, 起名“骊山”,对崇高、 巨大、坚固、持久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