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上册教案_第7课 第2课时爱在家人间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 《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教案
第2课时爱在家人间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亲人对自己的爱心和抚育,体味亲情;学会和父母进行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传递爱知识目标知道亲情对自己的意义;理解亲人之间爱的碰撞;掌握应对爱的碰撞的方法能力目标用体验法感受亲情的存在;讲述生活中爱的碰撞的具体事例,掌握和父母沟通的技巧【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体味亲情教学难点:沟通传递爱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表达了慈母什么样的情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又表达了游子什么样的情感?2.播放视频——《我对妈妈的情感变化》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体味亲情1.割舍不断的情感资料:里约奥运赛场上的亲情如影:画面一:美国选手克丽斯廷·阿姆斯特朗(左)在夺得里约奥运会女子公路自行车个人计时赛冠军后和儿子相拥而泣。
画面二:家人在安慰刚刚输掉比赛的阿根廷队女排球员阿科斯塔(左)。
(1)看到了奥运赛场上“亲情如影”,关于“亲情之爱”,你有什么样的感悟?提示:亲情之爱表现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奥运赛场夺冠后,在亲人面前,有人掩饰不住无尽的喜悦,有人纵情泪水。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2)翻翻自己和家人的照片,选择你最喜欢的几张,说说你的感受。
2.亲情碰撞(教材P77)设计意图:通过亲情碰撞活动,让学生了解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亲情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深入体会亲情的存在。
(1)共同完成:要求学生在课外与家人按要求共同完成“亲情三碰”活动形式并进行记录。
(2)展示分享:学生在课堂上对记录结果进行展示与分享。
教师总结: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同,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甚至因此否认亲情的存在。
3.闹钟没有妈妈的味道(教材P78)设计意图:选用生活中真实的小故事,关照再婚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爱在家人间》教案
课题名称:第七课第二框爱在家人间
课时:1
【教学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中小事体味亲情。
2.避免爱的碰撞,通过沟通传递爱。
【教学重、难点】
避免爱的碰撞,通过沟通传递爱。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练习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教学准备】:
教材、多媒体、教辅资料(百分导学)。
【教学过程】
1、出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阅读课文。
2、先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督促。
①完成《百分导学》P课前预习部分,组内交流答案。
(6分钟)
②演练单项选择题。
3、后教:合作探究,突破重点和难点。
(15分钟)
核对单项选择答案,错题重点讲解。
课件配套讲解重难点知识。
如:为什么会产生爱的碰撞;如何与父母沟通。
4、巩固记忆。
(10分钟)
知识点一:
为什么会产生爱的碰撞?
①自我意识增强;
②进入初中开始审视父母、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
③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如何与父母沟通?
①爱是需要呵护的,主动学习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
②如果发生冲突,我们要选择尽量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自关系;
③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
5、当堂训练,及时反馈。
(9分钟)
独立完成分析说明题。
6、作业布置。
复习本课知识,并提前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后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爱在家人间》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爱在家人间》教案一. 教材分析《爱在家人间》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节课,主要围绕家庭关系和亲情展开。
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和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爱,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家庭关系,努力维护家庭和谐。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独立思考和探索自我,对家庭关系和亲情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
但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家庭环境、个人性格等原因,对家庭关系和亲情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课堂引导和讨论,进一步感受家庭的爱,培养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爱,培养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2.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家庭关系,努力维护家庭和谐。
3.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和支持。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爱,培养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2.难点: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家庭关系,努力维护家庭和谐。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爱,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情感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增进学生对家庭关系和亲情的理解。
4.角色扮演: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案例材料:准备相关家庭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小组讨论题目:提前准备小组讨论的主题和问题。
3.情感分享引导:准备情感分享的引导语,帮助学生打开心扉,分享家庭故事。
4.角色扮演剧本:准备角色扮演的剧本,包括家庭成员的角色和互动情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家庭视频,引起学生对家庭关系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爱在家人间》。
2.呈现(15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爱。
部编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第2课时《爱在家人间》说课稿
部编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第2课时《爱在家人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爱在家人间》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课以家庭关系为主题,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庭关系中的亲情、爱情、友情等不同类型的爱,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教材内容丰富,案例真实生动,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对家庭关系产生好奇和关注。
他们在生活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但同时也可能面临家庭矛盾和困扰。
因此,他们对家庭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问题,如亲子关系紧张、兄弟姐妹间的矛盾等,需要教师关注并进行针对性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家庭关系中不同类型的爱,如亲情、爱情、友情等;能够分析和解决家庭矛盾和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正确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增强对家庭关系的理解和尊重。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家庭关系中不同类型的爱,如亲情、爱情、友情等。
2.难点:学生能够分析和解决家庭矛盾和问题,培养正确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讨论题目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家庭关系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家庭关系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提供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家庭关系中的爱,如亲情、爱情、友情等。
3.讨论与交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家庭经历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矛盾和问题。
4.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家庭矛盾和问题,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道德与法治(部编)七年级上 7.2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编)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二框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二框爱在家人间【设计意图】本课的课程内容主要是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试“逆反”心理。
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视频《一碗蛋炒饭》设置情景,并将该情景贯穿整个课堂始终,对情景材料的深入挖掘运用使整个课堂具有连贯性。
采用综合性的教学形式,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多维度观察、多途径探究,进行综合分析;采用辨析式学习过程的价值引领,强调通过情景分析、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深化理解,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认识,在探究活动中加深情感认同。
导入时学生观看视频,引导学生明白家人之间有爱、有亲情。
重在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家人亲情、父母之爱,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重新体味亲情,进而引出正文的学习。
本框的学习共设置了四个环节:环节一:体味亲情通过对视频《一碗蛋炒饭》的与母亲相处的画面展示,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再小组活动例举出亲情之爱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得出亲情始终是我们割舍不断的情感的结论。
环节二:爱的碰撞增加新的情景,音乐《我想更懂你》的节选,母子争吵及母亲内心独白引发学生思考亲子冲突的原因,同时结合视频《一碗蛋炒饭》争吵片段分析亲子冲突的原因。
环节三:沟通传递爱展示视频《一碗蛋炒饭》片段及《我想更懂你》母亲独白歌词,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体悟、分析、判断,寻求正确的沟通方法。
再通过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模拟情景学以致用,融入传统文化“孝”,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无法选择父母的相貌、性格、贫富,也无法选择父母对待我们的态度和教育方式,我们可以尝试接纳、理解父母。
环节四:爱的表达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已经了解亲情是一种割舍不断的情感,亲情之爱需要呵护与沟通,借此契机直白的表达出对父母的爱,以达到一个情感的升华,增进与家人的情感的目的。
【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第七课的第二框。
其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在集体中成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爱在家人间》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家庭关系、家庭结构以及家庭中爱的表现。
本课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是家庭幸福的基石。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家庭中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以及如何在家庭中表达爱意。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对家庭关系和情感有更深入的思考。
他们可能对家庭中的矛盾和问题有自己的看法,但可能缺乏系统的家庭观念和爱的表达方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从自己的经历出发,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表达爱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家庭关系、家庭结构以及家庭中爱的表现。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学会表达爱意,增进与家人的沟通和理解。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家庭的热爱和责任感,积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家庭关系、家庭结构以及家庭中爱的表现。
2.难点:如何表达爱意,增进与家人的沟通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家庭中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2.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家庭经历和感受,增进对家庭的理解。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家庭成员,模拟家庭情境,学会表达爱意和沟通。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教学资源:相关案例、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家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分享他们对家庭的认识和感受。
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阅读并分析案例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爱的表现。
引导学生思考家庭中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以及这些关系对家庭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经历和感受。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2《爱在家人间》极品教案
课题:《爱在家人间》部编七年级上《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1.3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
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亲情前奏曲:体味亲情“,体会父母抚养我们付出的辛劳,珍惜与父母间的亲情。
认识到建立和谐亲子关系、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的重要性,树立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
2.通过“亲情变奏曲:爱的冲突”,知道亲子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理解亲子冲突的原因。
明白亲子冲突需要通过双方的互动沟通来解决。
3.通过“亲情圆舞曲:沟通传递爱”,正确对待亲子间的“碰撞”,学会运用沟通的技能和智慧与父母有效沟通,学会用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如何化解与父母的冲突难点: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及危害教学方法:启发式、体验参与、主题穿线等教学准备:教师研读教材,搜集典型案例、制作教学课件;学生预习教材,回忆与父母相处的点滴瞬间,排练小品。
教学过程:第一乐章:亲情前奏曲——体味亲情师: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地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下面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我们的同龄人伊凡的亲情故事。
体味亲情——伊凡的亲情故事伊凡从小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中,有爷爷奶奶的疼爱,爸爸妈妈的百般呵护。
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亲情是润物的细雨,滋润着人的心田; 亲情是一缕阳光,让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觉到温暖;亲情是一泓清泉,让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清澈澄洁。
亲情是父亲不经意间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深情的拥抱,亲情是人间最为牵挂的情.....亲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每一个人或许对亲情都有着自己的诠释。
”提出问题:看了伊凡对于亲情的感悟,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你对亲情是如何诠释的?学生全班交流分享感受。
教师总结: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同,有的温馨和睦,有的磕磕绊绊,有的内敛深沉,有的自然随和......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甚至因此否认亲情的存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爱在家人间》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章,主要讲述家庭关系、家庭和谐以及如何在家人间表达爱。
本章节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在家庭中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独立思考,对家庭关系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因为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对家庭关系产生矛盾,对家人的关爱存在误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家庭关系,理解家人的关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到家庭和谐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培养学生关爱家人,表达爱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促进家校合作。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在家人间表达爱,培养家庭责任感。
2.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家庭矛盾,理解家人的关爱。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关系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家庭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家庭场景,学会在家人间表达爱。
4.情感教育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理解家人的关爱。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讨论。
2.设计小组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准备角色扮演剧本,让学生参与表演。
4.准备情感教育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家庭关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情感教育视频,让学生感受家庭关爱,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爱在家人间》。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家庭关系的重要性。
让学生认识到家庭和谐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案例中的家庭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培养学生关爱家人,表达爱的能力。
4.巩固(5分钟)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场景,学会在家人间表达爱。
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爱家人,促进家校合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 《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 《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爱在家人间》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体会家庭和谐的重要性,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的情感。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家庭的意义,培养家庭责任感,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接触家庭生活,对家庭有了一定的认知,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家庭的理解仍然比较片面,对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家庭,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知道家庭和谐的重要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家庭责任感,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体会家庭和谐的美好。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家庭和谐的重要性;2.难点:如何培养家庭责任感,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家庭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培养家庭责任感;3.情感体验法:通过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爱。
六. 教学准备2.相关家庭案例;3.情感体验活动材料;4.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组家庭照片,让学生分享自己家庭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爱。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家庭案例,让学生分析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以及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让学生思考如何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培养家庭责任感。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讨论中的收获,总结家庭成员之间的爱。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和谐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为家庭的和谐做出贡献。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七课第二节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
初中学生进入青春期,由于特殊的生理变化、心理特点及学业压力,既需要得到父母的呵护、关注和关爱,享受家庭的亲情,又容易与父母产生矛盾,甚至逆反心理。引导学生协调与父母之间的矛盾,理顺亲子关系,学习与父母沟通交往,是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能力是初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必修课。
3、表现形式变化,亲情不变
二、爱的碰撞
1、我们开始独立,我们依然依赖
2、亲子冲突难以回避
3、亲子冲突的原因及危害
三、沟通传递爱
1、爱是需要呵护的
2、接纳和理解父母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
课题
爱在家人间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
学习
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什么是家庭;
认识家庭在我们成长中的作用;
了解中华文化中“家”的意味。
2、能力目标
明确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知道“孝”是中国家庭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内涵;
能够做到孝亲敬长。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热爱家庭、热爱亲人的道德情感。
重点
如何化解亲子冲突
难点
了解亲情的表现形式,掌握化解亲子冲突的方法和技能。
教材分析
本框重在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家人亲情、父母之爱。教材通过引导学生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试“逆反”心理。第一目“体味亲情”对家庭中的亲情之爱进行分析,亲情割舍不断;第二目“爱的碰撞”主要分析亲子碰撞产生的原因,即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和依赖心理的矛盾显现,这需要亲子双方共同努力,有效化解冲突;第三目“沟通传递爱”重在寻找解决亲子冲突的途径,有效改善家庭中的亲子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2《爱在家人间》优秀教案
7.2 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思路】课标分析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增强,学生与父母产生意见不一或产生矛盾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帮助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学习处理与父母关系的具体方法,不仅是密切亲子关系,也是正确理解自身在家庭中的社会角色的需要。
虽然在家庭生活中形成新型的平等关系,其主要责任在父母,但在法制意识、民主意识日益深入家庭的今天,也不可忽视学生在其中的作用。
另外,帮助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平和的方式与父母沟通,对于家庭文明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都是有积极作用的。
但是,有些同学在学校里和同学、老师的关系相处得不错,在家里和父母却缺少共同的语言。
父母对他的言行看不惯,他对父母的管教也听不进,甚至和父母顶撞,争得不欢而散。
有的虽然不敢当面顶撞父母,但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因此十分冷淡。
这种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不仅给这些同学精神上带来很多苦恼,而且使他们的学习、生活受到了影响。
教材分析《爱在家人间》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
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本课通过“运用你的经验”体验家人间的亲情之爱,进而引导学生感受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通过“探究与分享”活动,说明家人之间爱的表达形式虽然各不相同,却不可否认其存在。
通过“探究与分享”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进入青春期的初中学生与家人之间产生冲突,既有自我独立意识增强与依赖心理之间矛盾的原因,又有代际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的原因。
初中学生需要学习呵护亲情和解决冲突的方法,进而架起代际沟通的桥梁。
学情分析初中生对于“父母”“家庭”的概念并不陌生,但由于他们正处在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的心理发展阶段,普遍存在责任感不强的情况,他们中的很多人会认为在家庭中,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对于在家庭中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而且不懂得珍惜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第7课 第2框 爱在家人间 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二框爱在家人间1.知识目标:知道亲情对自己的意义;理解亲人之间爱的碰撞;掌握应对爱的碰撞的方法。
2.能力目标:用体验法感受亲情的存在;讲述生活中爱的碰撞的具体事例,掌握和父母沟通的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亲人对自己的爱心和抚育,体味亲情;学会和父母进行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传递爱。
正确认识和面对亲情碰撞。
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亲子冲突。
1.教法:情节设置,引导讲解。
2.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带领学生吟诵古诗《游子吟》。
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教师:引导学生赏析《游子吟》,从而导入新课——《爱在家人间》。
(二)自主预习梳理新知1.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__亲情之爱__。
2.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__不尽相同__。
3.作为两代人,我们与父母在__心智__、__学识__、__经历__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亲子冲突有时难以避免。
4.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__感情__,影响家庭的__和睦__。
5.__互动沟通的技巧__和__应对冲突的智慧__,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
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__良好的互动沟通__来解决。
6.如果与父母发生冲突,我们要选择__不伤害父母感情__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体味亲情(一)割舍不断的情感活动一:运用你的经验(教材P76)思考:1.在家庭中,你爱所有的亲人吗?为什么?2.你是因为他们特别爱你,你才爱他们的吗?3.翻翻自己和家人的照片,选择你最喜欢的几张,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各抒己见,交流、讨论、展示。
教师总结: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这份情感的产生,或是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或是因为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操劳,或是因为他们分享了我们的喜悦、分担了我们的忧伤,或是因为他们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影响者,或是因为他们是我们成长的陪伴者和见证者……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2《爱在家人间》教案
7.2 爱在家人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与父母产生冲突的原因,懂得解决与父母冲突的方法和技巧。
2.能力目标:学会在生活中体味亲情,熟练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与父母沟通、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尊重父母,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为家庭付出的主动意识。
【教学重点】如何与父母沟通。
【教学难点】如何与父母沟通。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呈现PPT内容,导入新课]播放韩红《天亮了》歌曲创作故事来源。
学生谈感受。
教师引入课题,并板书。
二、探究新知1. 体味亲情活动一:经验分享——亲情之爱PPT上呈现下面资料内容,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学生观看《有爱就有责任》公益片,认真思考问题。
你爱你的家人吗?为什么?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小组交流分享,达成共识。
推选1名代表准备参加全班的交流。
老师邀请1到2名小组推选出的代表在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多媒体展示内容):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这份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同,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甚至因此否认亲情的存在。
(2)学生说出有关亲情的名言,进一步理解亲情之爱。
(3)教师展示图片,结合洛克菲勒教育孩子的故事,让学生谈感受。
教师总结亲情之爱的不同表现。
(4)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家有爱女》中的亲情。
进一步总结:由于亲人的离开、新成员的出现,我们的家庭结构也会因之改变。
但是,家中的亲情仍在。
2. 爱的碰撞(1)教师播放视频《小别离》。
引导学生思考:朵朵与父母发生了哪些冲突?产生冲突的原因有哪些?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小组交流分享,达成共识。
老师邀请1到2名小组推选出的代表在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多媒体展示内容):进入初中的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和家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亲子之间的碰撞增多了,有时伴着甜蜜,有时出现紧张,甚至发生冲突。
部编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第2课时《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
部编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第2课时《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爱在家人间》主要围绕家庭关系、家庭和谐以及如何与家人沟通等方面展开。
本课时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的重要性,学会与家人有效沟通,处理家庭矛盾,增进家庭和谐。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更加关注自我,对家庭关系有一定的认知,但往往缺乏深度理解和实践经验。
学生可能对家庭矛盾和沟通问题有自己的看法,但如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进家庭和谐,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的重要性。
2.学会与家人有效沟通,处理家庭矛盾,增进家庭和谐。
3.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提升家庭幸福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的重要性,与家人有效沟通的方法。
2.难点:如何处理家庭矛盾,增进家庭和谐。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家庭矛盾和沟通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家庭场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沟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分享: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互评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案例材料:关于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的案例。
3.讨论题目:家庭矛盾和沟通问题。
4.角色扮演道具:家庭场景布置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家庭场景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引出本课时主题《爱在家人间》。
2.呈现(10分钟)呈现案例材料,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的表现,引导学生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家庭矛盾和沟通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第7课 7.2 爱在家人间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反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阅读领悟
拓展知识
升华情感
资料:里约奥运赛场上的亲情如影:
画面一:2016年8月10日,美国选手克丽斯廷·阿姆斯特朗(左)在夺得里约奥运会女子公路自行车个人计时赛冠军后和儿子相拥而泣。
画面二:克丽斯廷(左)和儿子一起展示金牌。
画面三:8月14日,家人在安慰刚刚输掉比赛的阿根廷队女排球员阿科斯塔(左)
画面四:8月15日,意大利选手维维亚尼在夺得场地自行车男子全能赛冠军后喜极而泣奔向看台与家人庆祝。
设问:看过了奥运赛场上“亲情如影”,关于“亲情之爱”,你有什么样的感悟?
引导:亲情之爱表现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生
命之爱、关心之爱、影响之爱、分担之
爱,分享之爱、陪伴见证之爱……
说明:奥运赛场夺冠后,在亲人面前,有人掩
饰不住无尽的喜悦,有人纵情泪水。
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各不相同,有的温馨和睦,有的磕磕绊绊,有的内敛深沉,有的自然随和。亲情的表达方式会变,家庭中成员也可能会变,,但是亲情中爱的内涵永不变化!
就在他快要进房门一刹那,身后传来了母亲的声音:“快考试了,你要好好复习。”瞬间,他已经快要达到顶点的学习热情被这声音浇灭了,他噘着嘴嘟囔着“就冲你这句话,今天我不学了!”
设问:这样的碰撞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你心里的感受是怎样的?
结合案例思考并回答问题
以“案例”为素材,引导学生探讨亲情冲突这一话题
问题引导:如何正确认识亲子冲突?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正处于少年期,是进行德育培养的关键时期,亟待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进行正确引导和有效促进。学生大都有着优越的生活学习条件,容易忽略对亲情的感悟和回馈。而亲情是一个人心理发展过程中首要经历的情感体验,是最基本、最美好的情感,是维系社会稳定发展的纽扣。重视亲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加强亲情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第7课 爱在家人间》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第7课爱在家人间》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爱在家人间》主要讲述了家庭关系、家庭结构以及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到亲情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
本课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增强家庭责任感,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逐渐懂事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他们对家庭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缺乏深入理解和全面认识家庭的重要性。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家庭关系,认识到亲情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家庭关系、家庭结构以及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家庭的热爱,增强家庭责任感,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学会与家人相互关爱、支持和理解,建立和谐的的家庭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家庭关系、家庭结构以及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2.难点: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家庭美德。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家庭关系和亲情之爱。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家庭中的亲情之爱和支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考。
3.情感引导法:通过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对家庭的热爱和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3.教学材料:案例材料、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家庭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
提问学生对家庭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根据教材内容,呈现家庭关系、家庭结构以及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通过案例分析、图片和文字,让学生了解家庭中的亲情关系和支持。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家庭中的亲情之爱和支持的具体例子。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经验和感受,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七课《亲情之爱——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七课《亲情之爱——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亲情之爱——爱在家人间》这一课,旨在让学生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体味亲情之爱,并学会与家人沟通、交往,尽孝在当下。
教材内容通过生动的故事、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家庭的重要性,理解家人的爱,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从家庭中独立出来,开始更多的关注自我,但家庭是他们成长的基础,对他们的影响依然深远。
学生对家庭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缺乏深入的理解和体味。
同时,随着年级的提高,学生的思维逐渐理性,他们开始能够从理性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体味亲情之爱,学会与家人沟通、交往。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家庭的温暖,培养家庭责任感,尽孝在当下。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体味亲情之爱,学会与家人沟通、交往。
2.难点:深刻理解家庭的重要性,体味亲情之爱,培养家庭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
2.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经历,增强对家庭的理解。
3.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家庭情境,让学生学会与家人沟通、交往。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3.教学资源:相关案例、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家庭的照片,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对家庭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分享对家庭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以及对家庭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爱在家人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家庭中亲情的表现形式。
2.知道亲情碰撞是我们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3.认识亲子冲突处理不好的危害。
能力目标
1.领会和感受家庭中的亲情。
2.掌握化解亲子冲突的方法和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家庭中亲情的温暖,树立化解家庭矛盾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亲情的表现形式,掌握化解亲子冲突的方法和技能。
难点
了解亲情形式的变化,明确产生亲子冲突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的课堂活动课件。
学生准备:回忆家庭中温馨的故事或者不愉快的家庭矛盾冲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营造氛围
生活中有很多本来珍贵的东西一旦被我们认为是习以为常的事物,我们就可能不再珍惜和在意。
亲情之爱也是如此,我们从小到大都尽情地享受着家庭中的亲情之爱,以至于我们对这种爱到了熟视无睹的境地。
可见,我们的生活中不乏亲情之爱,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发现这是一种爱,都能领悟到这是一种爱。
你领悟到亲情之爱了吗?
二、课文研讨,问题导读
活动一:体味亲情
1.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1)研读教材第76页正文第一段。
问题引导:
①什么是亲情?
②亲情是怎样产生的?
问题提示:
①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这就是亲情。
②这份情感,或是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或是因为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操劳,或是因为他们分享了我们的喜悦、分担了我们的忧伤,或是因为他们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影响者,或是因为他们是我们成长的陪伴者和见证者……
(2)活动拓展
阅读教材第76页“运用你的经验”的内容,思考:
①在家庭中,你爱所有的亲人吗?为什么?
②你是因为他们特别爱你,你才爱他们的吗?
问题提示:①亲情因多种缘由而产生,亲情有时是双向的,有时也因个人缘由是单项的。
②亲人是否特别爱你,不能作为你是否爱亲人的条件。
2.亲情的表现
(1)研读教材第78页正文第一段。
问题引导:
①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形式相同吗?
②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种亲情吗?
问题提示:
①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有的温馨和睦,有的磕磕绊绊,有的内敛深沉,有的自然随和……
②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甚至因此否认亲情的存在。
(2)活动拓展
阅读教材第78页“阅读感悟”的内容,思考:
这个家庭中有哪些亲情的表现?
问题提示:
从这个家庭中三个成员之间互相关心的角度诉说即可。
3.亲情的变化
研读教材第78页正文第二段。
问题引导:
①家庭结构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②家庭结构的变化会改变亲情的存在吗?
问题提示:
①现实生活中,由于亲人的离开、新成员的出现,我们的家庭结构也会因之改变。
②只要我们用心感悟就会发现,家中的亲情仍在,尽管它的表现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
活动二:爱的碰撞
1.关系微变化
研读教材第79页正文。
问题引导:
①与家人关系发生微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②与家人关系发生微妙变化的表现是什么?
问题提示:
①进入初中的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和家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②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2.亲子碰撞多
研读教材第80页正文。
问题引导:
①亲子之间的碰撞为什么会增多?
②亲子冲突的问题可以回避吗?
问题提示:
①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亲子之间的碰撞增多了,有时伴着甜蜜,有时出现紧张,甚至发生冲突。
②亲子冲突是我们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3.亲子冲突有后果
研读教材第81页正文第一段。
问题引导:
①亲子两代人之间有哪些较大的差异?
②亲子冲突处理不好有什么严重后果?
问题提示:
①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
②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
活动三:沟通传递爱
1.容易忽略的“要事”
研读教材第81页正文第二段。
问题引导:
①我们平时与父母的交往有什么特点?
②这种交往对亲子关系有什么影响?
问题提示:
①我们与父母之间的交往平凡又琐碎,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构成了我们与父母之间最普通的“联结”。
②正因为与父母的相处太平常,我们可能很少认真感受和体会与父母相处的那些瞬间。
2.沟通的技巧和智慧
研读教材第82页正文第一段。
问题引导:
①爱需要呵护吗?
②什么被比喻为“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
③面对亲子冲突,我们应该选择的策略是什么?
问题提示:
①爱是需要呵护的。
②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
③爱在沟通中加深,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
如果与父母发生冲突,我们要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
3.努力去沟通
研读教材第82页正文第二段。
问题引导:
我们应该怎样努力去与父母进行沟通?
问题提示:
作为子女,我们无法选择父母的相貌、性格、贫富,也无法选择父母对待我们的态度和教育我们的方式,但我们可以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
我们可以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三、课堂小结
亲情之爱是主旋律,亲子冲突是插曲,我们应该减少插曲,让插曲为主旋律伴奏。
对此,我们应通过自己的努力,拥抱家庭,拥抱亲人。
板书设计
爱在家人间
活动一:体味亲情
1.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2.亲情的表现
3.亲情的变化
活动二:爱的碰撞
1.关系微变化
2.亲子碰撞多
3.亲子冲突有后果
活动三:沟通传递爱
1.容易忽略的“要事”
2.沟通的技巧和智慧
3.努力去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