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美学:回归身体主体的美学——以西方美学史为例(一)

合集下载

论庄子的身体美学思想

论庄子的身体美学思想

论庄子的身体美学思想【摘要】庄子的身体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庄子以自然的身体为美,是指庄子肯定自然身体本身的美。

庄子以感觉的身体为美,是指庄子注重从身体的感觉和被感觉的身体出发来理解身体。

庄子以完满的身体为美,是指庄子除了重视作为形体的身体,而且重视人的精神。

庄子以自由的身体为美,是指庄子注重身体的自由状态即理想状态。

【关键词】庄子;身体美学;自然;感觉;完满;自由要探讨庄子的身体美学思想,首先要对身体美学作一个大概的认识和阐述。

理查德・舒斯特曼在其著作《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中指出:“‘身体’这个术语所表达的是一种充满生命和情感、感觉灵敏的身体,而不是一个缺乏生命和感觉的、单纯的物质性肉体;而身体美学中的‘审美’具有双重功能:一是强调身体的知觉功能(其具体化的意向性不同于身体/心灵二元论),二是强调其审美的各种运用,既用来使个体自我风格化,又用来欣赏其他自我和事物的审美特性”。

赵文俊提出:“身体美学应在‘灵’与‘肉’的统一中来研究对人的血肉之躯的身体的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

”彭富春认为:“严格意义上的身体美学不只是关于身体的美学,也是从身体出发的美学。

”“从身体出发的美学正是对于身体的身体性的美学思考。

”王晓华指出:“身体美学首要的是指以身体为主体的美学。

”总结以上几位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认为:身体美学是从身体出发来研究身体和与身体相关的审美表现。

《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是说人对身体的原生形态的保持和呵护是对父母的尊重,就是孝。

庄子是先秦时期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著作中对身体也给予了很多关注,那么,这些对身体的关注和描写透射出了庄子怎样的身体美学思想呢?一、以自然的身体为美李泽厚和刘纲纪在《中国美学史》一书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观点:“庄子及其后学以自然无为为美,因此他们从根本上肯定了美与真的一致性,凡美的东西都应该是真实无伪的东西,而不能是虚假做作的东西”。

通过身体来思考 身体美学文集

通过身体来思考 身体美学文集

通过身体来思考:身体美学文集身体美学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它探讨了身体与美学之间的关系。

在这本文集中,我们将探索通过身体来思考的不同角度和主题,展现身体美学的多样性和深度。

第一章:感知世界的肢体语言人类通过肢体语言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和与他人交流。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姿势、面部表情和动作来推断他们内心的状态。

肢体语言不仅在个人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艺术和文化中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艺术家们经常利用肢体语言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性格,而文化则通过肢体语言来传递传统的价值观和信仰。

第二章:身体与身份认同身体不仅是感知世界的工具,也是我们认同自己的方式。

我们的身体形态、肤色、性别等都是我们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的身体语言、服装、饰品等都反映了我们的文化背景、社会地位和个人信仰。

通过深入了解身体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第三章:身体与情感身体是情感的载体,我们的情感状态直接反映在我们的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上。

快乐、悲伤、愤怒等情感都会通过身体来表达。

艺术家们经常利用身体来表现情感,通过舞蹈、戏剧、电影等艺术形式来传达情感。

而身体治疗师则通过身体来帮助人们处理情感问题,通过身体活动来缓解压力和焦虑。

第四章:身体与艺术艺术是一种表达人类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方式。

艺术家们通过身体来探索和表达他们对世界的理解。

舞蹈、戏剧、电影等艺术形式都大量使用了身体语言来传达信息。

艺术家们通过身体的动作、姿势和表情来挑战传统的美学观念,并创造出具有深刻社会和文化意义的作品。

第五章:总结通过这本文集的探索,我们可以看到身体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们的身体不仅是感知世界的工具,也是我们认同自己和表达情感的方式。

在艺术中,身体是重要的表现手段,挑战传统美学观念并传达深刻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深入理解身体与美学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经验的多重层面,并激发我们更全面地思考人类存在的本质。

解读反皮草海报设计

解读反皮草海报设计
动 物 生命 的 蔑 视 。整 个 低 的 位 置 . 意 义 在 于显 现 灵 魂 的美 乃 至理 念 的美 。”] 里 士 多 其 2 1 亚 画 面统 一 在 灰 色 调 中层 德 曾经 说 过 :人 的 美 在 于 灵 魂 .在 于 心灵 ,把 心 灵 称 作 美 是 对 “
次 清 晰 明 了 .人 物 的手
图 5 人 类 是 最 终 的皮 草 》 管 是 文 案 表 述 还 是 图 片 语 言 的 《 不
也 是 人 们 在 生 活 中对 自 己 审 美
化 的欲 望 体 现 在 远古 时 代 人 类 穿 皮 草 是 为 了遮 风 避 雨 . 现 代 而 人 们 买 皮 草 是 为 了 炫 耀 财 富 和 追 求 自我 享 受 的 审 美 ( 俗 来 讲 通
和 活生 生 的 兔 子 在 画 面 中格 外 显 眼 和 突 出 . 让
动 物 掌 握 不 了 自 己 的命 恰 当地 表 达 自己 的立 场 让 “ 类 是 最 终 的皮 草 ” 种 悲 剧 性 的 人 这
运 . 们 只 是人 类 无 止 尽 利 用 的工 具 . 人 类 的交 易 中被 残 忍 杀 它 在
皮 革对 动 物 肉体 和 精 神 尊 重 动 物 生 命 . 重 自己 的灵 魂 。 身 体 是 被 灵 魂 赋 予 生 命 的 , 尊 身
而不 是 虚 无 ; 物 质 的 , 不 是 精 神 的 , 因此 , 不 是 而 “ 它 上 的双 重 伤 害 . 同时 还 体 它 是 存 在 . 讽 刺 了 穿 着 皮 草 的人 对 仅 不 是 审 美 的主 体 .而 是 作 为 审美 客 体 也 在 美 的 阶 梯 中处 于 最
使 画 面 充 满 趣 味 . 体 现 更 了作 者 的 丰 富 想象 力 画

《2024年身体美学的四个问题》范文

《2024年身体美学的四个问题》范文

《身体美学的四个问题》篇一一、引言身体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涵盖了哲学、艺术、文化、医学等多个领域。

它关注的是身体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价值以及如何通过审美来塑造和评价身体。

本文将围绕身体美学的四个主要问题展开讨论,旨在探讨其重要性及意义。

二、问题的提出第一个问题:身体与审美观念的关系是什么?身体作为人类存在的物质基础,其审美观念的形成与文化、社会、历史等因素密切相关。

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身体的审美标准存在差异。

因此,我们需要探讨身体与审美观念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审美来塑造和评价身体。

第二个问题:身体美学的价值取向是什么?身体美学的研究涉及到对身体价值的评价和认同。

不同的文化和社会对于身体的认同和价值有着不同的看法。

因此,我们需要探讨身体美学的价值取向,以及如何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和评价身体的价值。

第三个问题:身体在当代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是什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身体在当代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逐渐发生变化。

我们需要关注身体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问题,如健康、运动、性别等,并探讨身体在这些领域中的角色和地位。

第四个问题:如何通过身体美学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身体美学不仅关注身体的审美价值,还关注如何通过身体美学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需要探讨如何通过身体美学来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问题的分析针对四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第一个问题,我们需要明确身体的审美观念是多元化的,与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我们也需要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观念。

第二个问题,身体美学的价值取向是多元的,包括健康、力量、优雅、和谐等。

这些价值取向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我们应该以包容、平等的心态来理解和评价各种身体美学价值取向。

第三个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身体在当代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愈发重要。

除了生理层面的需求外,身体在心理、社会和道德层面上的需求也逐渐凸显出来。

近年来身体美学研究述论

近年来身体美学研究述论

2007年12月第20卷 第6期阴山学刊YINSHAN ACADEMIC JOURNALDec.2007Vo1.20 No.6近年来身体美学研究述论胡 强(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摘 要:身体美学是目前国际美学界关注的一个前沿问题,介绍到中国后,中国美学研究界结合外来理论资源和自身特殊的学术背景对此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成为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的一个新兴领域。

近四年来,中国美学界的相关研究者们围绕着有关身体美学的西方理论资源和学术观点的译介、身体美学兴起的原因、身体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中西方身体美学史的建构及身体美学研究和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互动等五个方面开展研究,努力推进着身体美学在中国的发展。

关键词:身体美学;研究述论;中国当代美学中图分类号:B83-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869(2007)06-0005-05身体问题是当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指向人的问题的深广领域。

从世界范围来看,关于身体的跨学科研究方兴未艾,哲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文化研究等都把身体作为一个新知领域来加以开拓,已经形成了一批有见解、有深度、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感性学著称的美学,不可能对最具感性品质的身体及其研究无动于衷,身体美学研究应运而生。

美国实用主义美学率先开启了身体美学研究,并影响到了中国美学界的一部分学者对身体美学的关注与探讨,作为当前美学研究中富于挑战性的前沿性论域,身体美学研究的兴起,是近年来中国美学研究领域里的一个重要事件,已经给美学研究以多方面的有益启示。

但身体美学在中国的发展目前还处于一个展开的动态过程中,毋庸讳言它的发展带有不确定性。

综观近四年来国内学术界的身体美学研究,其研究动态大致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有关身体美学的西方理论资源和学术观点的翻译与介绍身体美学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美学家理查德 舒斯特曼提出来的,并在他的代表作 实用主义美学 生活之美,艺术之思 一书中对身体美学作了系统而详细的阐发,北京大学哲学系彭锋博士把这本书翻译成了中文,由商务印书馆于2002年出版,把身体美学这一古老而又新鲜的课题介绍到了中国。

《2024年身体美学的四个问题》范文

《2024年身体美学的四个问题》范文

《身体美学的四个问题》篇一一、引言身体美学,顾名思义,是关于身体美的研究领域。

它涵盖了身体、健康、美学、文化等多个方面,旨在探索人类身体的美学价值。

本文将围绕身体美学的四个核心问题展开讨论,分别是身体美学的定义与内涵、身体美学的历史演变、身体美学的实践应用以及身体美学与健康的关系。

二、身体美学的定义与内涵身体美学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哲学、艺术、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

关于身体美学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

一般来说,身体美学是指通过对身体的观察、感知、理解、表达和塑造,以追求身体的美感和价值。

它不仅关注身体的外观,还关注身体的内在感受和体验。

身体美学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身体美学关注身体的多样性,尊重每个人的身体特征和审美观念;其次,身体美学强调身体的健康和活力,认为健康的身体是美的基础;再次,身体美学关注身体的表达和塑造,认为身体可以通过服饰、化妆、舞蹈、运动等方式进行表达和塑造;最后,身体美学还关注身体的文化内涵,认为身体是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体现。

三、身体美学的历史演变身体美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研究领域,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在古代,人们对身体的审美观念受到文化、宗教、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变迁,身体美学的观念也在不断演变。

在古代文明时期,人们主要关注身体的外观和形态,以体型和线条为美的标准。

到了中世纪时期,人们开始更加注重身体的健康和力量,认为强健的身体才是美的象征。

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身体的多样性和个性化表达,对身体美学的理解和追求也更加多元化。

四、身体美学的实践应用身体美学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

在现实生活中,身体美学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在时尚界,身体美学对服装设计、化妆造型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设计师和化妆师通过观察和理解身体的形态和特征,创造出符合人们审美观念的时尚造型。

其次,在体育界,身体美学对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有着重要的影响。

《2024年身体美学的四个问题》范文

《2024年身体美学的四个问题》范文

《身体美学的四个问题》篇一一、引言身体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涵盖了哲学、艺术、文化、医学等多个领域。

它主要探讨的是身体与审美之间的关系,以及身体在文化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围绕身体美学的四个核心问题展开讨论,以期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二、身体美学的定义与范畴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身体美学的定义和范畴。

身体美学主要研究的是身体的审美价值、表现形式以及在文化和社会中的地位。

它不仅关注身体的外观,还关注身体的感觉、运动和体验。

此外,身体美学还涉及到性别、种族、年龄等因素对身体审美的影响。

三、身体美学的四个核心问题(一)身体的审美标准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身体的审美标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然而,现代社会对于身体的审美标准往往存在一些偏见和刻板印象,如以瘦为美、以白为美等。

这些标准不仅对个体的身体形象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和身体健康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和思考身体的审美标准,倡导多元、包容和健康的审美观念。

(二)身体的表达与自由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身体的表达与自由。

身体作为个体表达自我和情感的重要途径,应该享有充分的自由。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规范、文化传统等因素的限制,个体的身体表达往往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如何为个体提供更多的身体表达空间和自由,以实现个体的自我价值和幸福感。

(三)身体的健康与美第三个问题是关于身体的健康与美。

在许多人看来,健康就是美。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个体的身体健康状况往往不尽如人意。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改善个体的身体健康状况,实现健康与美的统一。

(四)性别与身体美学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性别与身体美学。

性别作为个体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的身体形象和审美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

不同性别在身体审美上存在差异和差异的认同度,这需要我们关注和研究不同性别的身体审美观念及其背后的文化和社会因素。

西方主体论身体美学的诞生踪迹

西方主体论身体美学的诞生踪迹

对于当代美学研究者来说,有个问题不能回避:何者为审美的主体?身体,还是灵魂?答案不外乎三种:(1)审美的主体是身体;(2)审美的主体是灵魂;(3)审美的主体是身体和灵魂的结合。

它们分别对应着主体论身体美学、主体论灵魂美学、二元论美学。

在这三者中,我认为第一种答案成立的可能性最大:如果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那么,人就是实在的身体,所谓灵魂(精神)不过是身体的某种功能。

一、西方主体论身体美学的诞生踪迹1、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主体论灵魂美学占据统治地位。

原始人相信万物都有“灵魂”、“精灵”、“意向”,认为各种形式的灵魂均能感觉和思维。

这种思想逻辑将感觉和思维归结为灵魂的功能。

荷马就已经将心魂(thumos)和肉身区别开来,认为:(1)心魂乃思考的主体;(2)能思的心魂在人生前支配肉身,人死后仍将存在,能够飘行、说话、回忆往事。

史诗是集体意识的记载,因此,荷马的上述说法至少表征了早期古希腊人的主流信念。

这种信念显然延续到了后来的古希腊哲学谱系中。

古希腊首位哲学家泰勒斯把灵魂看作引起运动的东西,毕达哥拉斯学派强调灵魂不朽,肉身不过是灵魂的囚笼。

根据科学史家斯蒂芬·F·梅森的考证,毕达哥拉斯学派的部分传人在科学研究中背离了先前的灵魂主体论思路,发现了身体的主体性:阿尔克迈思(公元前 5 世纪)从动物解的实验中发现把眼睛和脑联系起来的视觉神经,得出了舌头是味觉的器官,脑是神经中枢的结论(大脑作为神经中枢的功能的发现,有力的冲击了灵魂操控身体,肉体只是灵魂控制之下的简单工具这种思想观念);费罗劳修正了灵魂不灭说,认为灵魂与身体的关系,正如谐和乐音与乐器的关系那样,乐音不能离开乐器而独存,灵魂也不能离开身体而独存,它必须随身体的灭亡而消逝,因此灵魂不是不朽的(费劳罗的说法颠覆了灵魂原有的神秘而强大的形象,不仅质疑了灵魂可朽还提出灵魂因身体存在而存在的猜想)。

如果灵魂不过是身体的乐音,那么,人们授给灵魂的一切都应该归还身体:主体性只能是身体的主体性,所谓灵魂的美也属于身体。

美学中“身体”的申辩从身体维度阐释美的渊源问题

美学中“身体”的申辩从身体维度阐释美的渊源问题

美学中“身体”的申辩从身体维度阐释美的渊源问题美学中的“身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它不仅是艺术中最基本的表达对象之一,同时也是我们感觉到美的最直接的手段之一。

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借助身体这一维度更好地理解“美”的渊源问题。

本文将从身体维度的角度来申辩美的渊源问题,并举出5个例子来证明。

身体是感知美的主要手段之一首先,身体本身就是感知美的主要手段之一。

在视觉艺术中,我们会在视网膜中感受到艺术家的构图和色彩;在音乐中,我们会听到不同的音符和声音,这些声音会被视为乐曲的元素;在戏剧中,演员的表演将我们带入戏中,我们会感受到他们的情感和表情。

以上这些例子证明了身体是感知美的主要手段之一,艺术会直接进入人们的身体中,在身体上产生一定的感觉和观感,同时也引发人们关于美的思考。

因此,身体被视为美学的基本维度之一。

艺术对身体的影响其次,艺术对身体也有一定的影响。

艺术家们在创作中会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例如线条、色彩、节奏、音符等等来刺激人们的感官。

这些刺激会引发人们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例如增加心率、释放内啡肽等等。

这些生理和心理变化将直接影响到观看者的感受和情感。

例如,有研究表明,“蓝色”这一颜色会降低人的心率和呼吸,从而产生放松的效果。

因此,一些画家在创作中会选择使用蓝色,以此来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身体对艺术的影响除了艺术对身体的影响外,身体本身也会对艺术产生影响。

身体的感官和动作能力成为了艺术家们表现自己和表达观点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手段。

例如,舞者的舞姿、表演者的动作和表情直接影响到大众的情感反应。

例如,中国书法家张大千因喜欢看戏而被启发,创造出了其独特的“张氏风格”,这种风格就受到“京剧脸谱”和古代中国的传统“修身、齐家、治国”的思想影响而产生。

身体与审美价值取向身体还与美学的价值取向产生了关系。

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身体对美的价值取向也有所差异。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身体被看作是美的象征,而在中国文化中,身体偏向于抽象和精神层面的表达。

身体美学:回归身体主体的美学——以西方美学史为例(一)

身体美学:回归身体主体的美学——以西方美学史为例(一)

身体美学:回归身体主体的美学——以西方美学史为例(一)引言:何为身体美学?二十世纪是身体美学迅速扩张的世纪,人体借助大众传媒的崛起之势跃升为最重要的审美对象,各种有关人体美的文本(文字、影像、音乐、图画)大量涌现。

然而,迄今为止的绝大多数相应话语都仅仅把身体当作审美客体,这至少在逻辑上是不完整的——身体美学作为一个词组有以下可能意义:(1)以身体为审美主体的美学;(2)以身体为审美客体的美学;(3)以身体为审美主体且同时以身体为审美客体的美学。

将身体当作众多审美客体之一并非新鲜的主张,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存在,因此,这种意义上的身体美学的兴起并不意味着真正的美学革命。

在身体成为最重要的审美对象之际,有个问题也变得无法回避:究竟是谁在进行审美?是精神,还是身体?如果是精神,那么,独立的精神存在吗?精神何以会将身体当作最重要的审美对象?当代的自然—人文研究越来越不支持精神独立存在的设想,所谓精神越来越被认作身体的功能/活动;倘若精神不过是身体的功能/活动,那么,审美的主体就只能是身体。

本文所说的身体美学首要地指以身体为主体的美学。

这种意义上的身体美学不是美学的一个学科,而是所有回到了其根基的美学本身。

它的诞生意味着美学在漫长的迷途之后终于回归了身体之根。

以身体为主体的美学迟至十九世纪下半叶才由德国哲学家尼采冲创出来,并且在二十世纪仍未在西方美学中占据主流地位,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

呈现这个复杂的逻辑因缘有助于我们建构真正的身体美学。

一、精神美学的困境与身体美学诞生的逻辑必然性任何审美活动都涉及一个基本问题:谁在审美?西方哲学家中最早对此进行深入思考者是巴门尼德,其名言“能被思维者和能存在者是同一的”(1)的实际上回答了这个问题:既然只有思才与存在同一,那么,审美的主体只能是思即精神。

虽然巴门尼德对美学问题谈论甚少,但他的上述言说却推动着古希腊主流美走向了以精神为审美主体的道路。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美学的代表性人物都继承和发展了巴门尼德原则,因此,古希腊主流美学乃是以精神为言说主体的精神美学。

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大众文化视野中“身体美学”的反思与重构

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大众文化视野中“身体美学”的反思与重构

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大众文化视野中“身体美学”的反思与重构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大众文化视野中“身体美学”的反思与重构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身体美学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身体被视为个人魅力和美学价值的象征,同时也被赋予了实践和功能的重要性。

本文将围绕身体美学展开讨论,试图对当前大众文化视野中的“身体美学”进行反思与重构。

一、身体美学的演变与历史身体美学的核心观念在历史上经历了不断的演变与改变。

从古代至今,身体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被赋予了不同的美学价值。

无论是古代的希腊文化中的健康与力量,还是现代的西方文化中的苗条与性感,身体美学的定义一直在随着社会和文化的演变而改变。

然而,身体美学并非仅仅是对外在形式的追求,它还涉及到对内在品质和态度的影响。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身体与心理之间的关系,并意识到身体的美与健康、自信与幸福之间的密切关联。

二、大众文化视野中的“身体美学”在大众文化中,身体美学往往被理解为追求完美体态和外貌。

媒体的广告和社交网络的影响使得人们日益关注自己的身体形象。

健身潮流、整形手术等进一步加剧了对身体美的追求。

然而,大众文化中的身体美学往往局限于某种标准化的审美观念,让人们迷失在追求各种身体理想的过程中。

对大众文化中的身体美学进行反思,我们需要从更宽泛的视野来审视和重构身体美学的概念。

身体美学不应仅仅局限于外在的形态美,更应该考虑到身体与心理、健康、自我关爱之间的关联。

重构身体美学的概念,应该让人们积极拥抱自己的身体,关注内外的平衡和和谐,追求自身的快乐和幸福。

三、身体美学的实践与挑战实践是身体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论是通过锻炼身体、保持饮食健康,还是通过艺术表现的形式展现身体美,实践是将身体美学转化为现实的必要手段。

然而,身体美学的实践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多元化的身体美学观念出现了各种冲突和碰撞。

不同的文化、社会群体和个体对身体美学的理解和实践存在差异和争议。

《2024年身体美学的四个问题》范文

《2024年身体美学的四个问题》范文

《身体美学的四个问题》篇一一、引言身体美学,顾名思义,是关于身体美的研究领域。

它涵盖了身体形态、健康、运动、着装等多个方面,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而不断演变。

本文将围绕身体美学的四个核心问题展开讨论,以期为读者提供对这一领域的深入理解。

二、身体美学的四个问题1. 身体美学的定义与内涵身体美学是一种综合性、跨学科的学问,它涵盖了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其定义在于研究身体的形态、健康、运动、着装等方面的审美标准,以及这些标准如何影响个体和社会的观念和行为。

身体美学的内涵包括了对身体的尊重、健康、和谐以及个体的自我认同等。

2. 身体美学与健康的关系身体美学与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在追求身体美的过程中,个体需要关注身体的健康状况。

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以及良好的心理状态都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同时,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助于个体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和姿态,从而更好地展现身体美。

3. 身体美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身体美学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

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身体美的标准和审美观念存在差异。

例如,东方文化注重身体的内敛和含蓄,而西方文化则更加强调身体的展现和表达。

此外,社会媒体和网络的发展也影响了人们对身体美的认知和追求。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社会文化对个体身体美学观念的影响,以及个体如何通过身体美学来塑造和表达自己的文化身份。

4. 身体美学与性别平等的关系身体美学与性别平等密切相关。

在传统观念中,男性和女性的身体美标准往往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反映了个体对于性别角色的刻板认知。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个体开始挑战传统的性别角色和审美标准。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如何通过身体美学来促进性别平等,以及如何帮助个体摆脱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实现自我认同和自由表达。

三、结论综上所述,身体美学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问,它涵盖了身体形态、健康、运动、着装等方面的审美标准。

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身体美学的问题,包括其定义与内涵、与健康的关系、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以及与性别平等的关系。

身体西方艺术史的一种视角【多图烧流量】

身体西方艺术史的一种视角【多图烧流量】

身体西方艺术史的一种视角【多图烧流量】一、古希腊艺术:视觉兴起与不朽身躯“在古希腊,在西方历史命运的开始,艺术上升到其所能达到的显露真实的无上高度。

它们使神的存在,使神性与人类命运的对话,得到彰显。

艺术不过就是技艺(T echne)……”那种原初意义上的技艺恰恰正是在敞开的意义上使事物以诗意的方式自我呈现。

在早期的希腊人那里,存在仍然实属完满,主体与客体还未分裂、物性(physis,与aletheia“去蔽”相等同,自身的力量在于敞开)、生活世界都保持着相当的圆融。

但是,海德格尔也意识到了希腊人在对存在生成的参与中,早已蕴含着整个形而上学传统的种子——也即对视觉的强调。

“技艺一词实际上指一种认识方式。

在看的最广阔意义上,认识即意味着已经看到。

”从巴门尼德到柏拉图其理论的依据正在于人可以通过“看”的方式观照完整的宇宙,客体世界在其中被呈现出来。

这样的基本理论基础在很大的程度上构成了古希腊艺术的核心与“身体”的表现方式。

基于视觉强调,使得古希腊人对人的身体带有极为强烈的兴趣。

古希腊语中人(laos)一词与石头(laos)完全一致,他们倾向于将身体与世界看作由相同质料的构成,对世界的观照亦可符合于对身体的观照,反之则亦然。

在希腊宗教中最为核心的一点即是神的“同人同性”,那些以人的身体向人显现的诸神行走于世,告诫着世人用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去展现完美的身体。

古希腊人对于裸体的崇拜又从数生出的比例、度量和和谐中找到人体美的理想法则。

大约在公元五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艺术(特别是雕刻艺术)发生一个飞跃,这场飞跃被称为一次“伟大的觉醒”。

希腊人不再沿用古代埃及人原始、幼稚的观念主义态度,呆板僵硬的“古风式的微笑”逐渐为整一、理性、精确的方式所把握。

他们着力去呈现适度且完美的男性躯体——理想的身体是神性的载体——在竞技、战争、宴饮、性生活乃至道德评价中,英雄的身体成为普遍的欣赏对象,它们一起构成了古希腊艺术“美与善”(kalos kagathos)形式的观念基础。

《2024年身体美学的四个问题》范文

《2024年身体美学的四个问题》范文

《身体美学的四个问题》篇一一、引言身体美学,顾名思义,是关于身体的美学研究,它不仅涉及到个体的身体形态、体态和外观,还涵盖了身体在文化、社会和个体经验中的表达与认知。

在当下社会,身体美学不仅是一种审美标准,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表达。

本文将就身体美学的四个核心问题进行探讨。

二、什么是身体美学?身体美学是关于身体的文化认知、审美体验以及与个体和社会的相互关系。

它涉及到如何看待和理解身体的美学价值,如何表达和呈现身体之美,以及如何将这种审美价值与社会文化相融合。

身体美学是一个多元化的领域,涉及到多个学科交叉的知识,包括哲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

三、身体美学的四个问题1. 身体与审美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人们对身体的审美标准也在不断变化。

如何看待这些变化?身体美学认为,审美标准是多元的,不同文化、不同社会背景、不同个体都有不同的审美标准。

我们应该尊重并包容这些差异,而不是以一种标准来衡量所有人的身体美。

2. 身体健康与美身体健康与美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身体美学认为,健康是身体美的基础。

一个健康的身体通常具有更好的体能、更强的生命力以及更佳的外观。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完美的身材才是美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身体特征和魅力,这也是一种美。

3. 身体的表达与呈现如何通过身体的表达与呈现来传达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身体美学中,身体的表达与呈现是个体对自我认知和社会文化的反映。

通过舞蹈、运动、穿着打扮等方式,个体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审美倾向。

4. 身体的自由与限制身体的自由与限制是什么?在身体美学中,身体的自由是指个体可以自主地选择如何呈现自己的身体。

然而,社会的审美观念、文化传统、性别规范等因素往往对身体的表达产生一定的限制。

如何在这种环境下寻求身体的自由?这是身体美学需要思考的问题。

四、结论总的来说,身体美学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领域,它涉及到身体的认知、审美体验以及与个体和社会的相互关系。

实践身体美学:对生命整体性回归的认知

实践身体美学:对生命整体性回归的认知

实践身体美学:对生命整体性回归的认知作者:宋丽丽来源:《鄱阳湖学刊》2018年第06期[摘要]20世纪末身体美学进入学科建设的视野。

身体美学既是美学批判又是美学建构,它延续了尼采与梅洛-庞蒂的哲学思想,从对神性中心、人类意志中心的反叛与批判,走向将身体作为感觉接受力主体的审美建构。

实践身体美学是身体美学的一个维度,它提出通过身体训练认识自己,实现身体与生命韵律的和谐统一,从心灵到肉体融入到生命整体性之中。

实践身体美学具有生态伦理与简单生活方式的建设向度。

[关键词]实践身体美学;生命整体性;生命美学;生态美学18世纪鲍姆加登(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在创建美学学科时,将美学定义为感觉接受力的科学,并将服务于知识、价值与美好生活作为美学的最终目的。

鲍姆加登强调感觉接受力(如想象力、洞悉力、记忆、表达力以及理解力等)为认知科学提供材料,是将感觉接受力作为知识建构能力提出来,可以说是不小的革命性进步。

他将人自身的真实体验感受看作认识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从神性中心向人性中心转移。

但是在18世纪,知识、价值与美好生活建构的重心指向依旧围绕一神上帝展开,没有完全脱离对神性的寄托和追求。

直到19世纪末,尼采宣称上帝死了,提出回到生命本能和强力意志,也就是肯定生命、肯定人生,才彻底把目光转向人类自身。

20世纪初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在胡塞尔现象学的影响下,发现可以把生命描述成处在自在与自为、意识与物质、自由与自在之间的东西。

换句话说,生命本能既不是精神的也不是物质的,而是思维着的和肉体的同时存在。

将肉体和思维看作不可分割的整体存在,是把人真正放在现实经历的世界里进行认识。

福柯则通过对肉体的操作性感知认识自己。

由两个多世纪美学进程可以看出,美学的研究对象一步一步地从一神上帝走向渴求知识的人,最后走向生命的载体——身体。

一、身体缺席的审美局限20世纪末,舒斯特曼(Richard Shusterman)在检索两个世纪美学发展中,发现身体一直处于缺席的状态。

《2024年身体美学的四个问题》范文

《2024年身体美学的四个问题》范文

《身体美学的四个问题》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的多元化,身体美学成为当代人越来越关注的议题。

身体美学,即对身体的审美价值、健康形态和表现形式的研究,其内涵广泛而深刻。

本文将探讨身体美学的四个问题,旨在引导我们深入理解这一复杂而又重要的领域。

二、什么是身体美学?身体美学是一种探讨身体与美学的关系的学科。

它涉及到如何通过内外在的方式来表现、感知和塑造美感的学问。

它不仅仅关注于身体的外在形态,还关心个体对于自我身体的认识和表达方式,从而让每个人在认知自我与身体的同时,寻找到属于自己独特的美学。

三、身体美学的四个问题1. 身体美学的标准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答案并非一成不变。

身体美学的标准因文化、社会和个人差异而异。

然而,一般来说,健康、匀称、活力等都是普遍认可的身体美学标准。

此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对身体美的定义也在不断演变。

例如,当下社会对多样性和包容性的追求,使得身体美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审美标准,而是更加注重个体差异和自我表达。

2. 如何塑造健康的身体美学观念?塑造健康的身体美学观念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认识到身体美不仅仅是外在形态的展现,更是内在健康和自信的体现。

其次,我们应该关注身体的健康状况,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加强锻炼和运动。

此外,我们还应该学会接纳自己的身体,尊重自己的身体,从而建立起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

3. 身体美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是什么?身体美学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

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会对个体对身体美的认知和追求产生影响。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瘦身被视为美的标准,而在其他文化中则更注重健康和力量。

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身体美学具有社会性和文化性,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身体审美观念,同时也要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寻求个体化的自我表达。

4. 如何在追求身体美学的过程中避免过度追求和负面影响?在追求身体美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适度和平衡。

回归世俗生活现象世界中的身体美学思想--身体美学研究的历史维度

回归世俗生活现象世界中的身体美学思想--身体美学研究的历史维度

回归世俗生活现象世界中的身体美学思想--身体美学研究的历
史维度
曾仲权
【期刊名称】《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5(000)002
【摘要】从身体的维度审视中西美学思想发展史,按照身体和身体思想的发展变化、灵与肉的相互关系,根据灵内涵———神,西方的上帝、理性,中国的伦理实践理性、佛家的空寂之理、道家的大道,可以将中西身体和身体美学思想大致分为神肉崇拜、灵肉和谐、灵肉相分、肉的凸显几个阶段。

由此对中西身体美学思想进行划界,分析出中西身体美学特质及其发展趋势———回归世俗生活现象世界的身体。

【总页数】6页(P101-106)
【作者】曾仲权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 2004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3-06
【相关文献】
1.身体与身体美学--兼论身体写作与身体美化现象 [J], 曹小娟
2.消费文化背景下的身体美学研究--由整形现象说开来 [J], 韩义静;马金科
3.现象身体与文本身体:《弗兰德公路》的身体现象学解读 [J], 张荆芳;肖伟胜
4.现象身体与文本身体:《弗兰德公路》的身体现象学解读 [J], 张荆芳; 肖伟胜
5.人工智能时代的后人类与身体美学——"人工智能时代的身体美学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J], 朱鹏杰; 李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身体的回归:弗朗西斯·培根隐晦的身体与儒家身体美学

身体的回归:弗朗西斯·培根隐晦的身体与儒家身体美学

身体的回归:弗朗西斯培根隐晦的身体与儒家身体美学文洁华;胡笳
【期刊名称】《民族艺术研究》
【年(卷),期】2004(000)003
【摘要】本文分析了现代画家弗朗西斯·培根笔下难以捉摸的身体的表现及所受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同时分析了顾恺之的中国肖像画与儒家身体观的关系,并就中西不同的身体观作了对比和反思.
【总页数】7页(P23-29)
【作者】文洁华;胡笳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561.21
【相关文献】
1.身体美学:回归身体主体的美学--以西方美学史为例 [J], 王晓华
2.回归世俗生活现象世界中的身体美学思想--身体美学研究的历史维度 [J], 曾仲权
3.实践转向与身体美学--身体美学与身体自由和身体整体 [J], 张玉能
4.本源意识的回归与身体意象的呈现——德勒兹论培根艺术的美学诠释 [J], 郝文杰
5.弗朗西斯·培根与卢西安·弗洛伊德:无器官的身体与知觉的身体 [J], 董克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体美学:回归身体主体的美学——以西方美学史为例(一)引言:何为身体美学?二十世纪是身体美学迅速扩张的世纪,人体借助大众传媒的崛起之势跃升为最重要的审美对象,各种有关人体美的文本(文字、影像、音乐、图画)大量涌现。

然而,迄今为止的绝大多数相应话语都仅仅把身体当作审美客体,这至少在逻辑上是不完整的——身体美学作为一个词组有以下可能意义:(1)以身体为审美主体的美学;(2)以身体为审美客体的美学;(3)以身体为审美主体且同时以身体为审美客体的美学。

将身体当作众多审美客体之一并非新鲜的主张,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存在,因此,这种意义上的身体美学的兴起并不意味着真正的美学革命。

在身体成为最重要的审美对象之际,有个问题也变得无法回避:究竟是谁在进行审美?是精神,还是身体?如果是精神,那么,独立的精神存在吗?精神何以会将身体当作最重要的审美对象?当代的自然—人文研究越来越不支持精神独立存在的设想,所谓精神越来越被认作身体的功能/活动;倘若精神不过是身体的功能/活动,那么,审美的主体就只能是身体。

本文所说的身体美学首要地指以身体为主体的美学。

这种意义上的身体美学不是美学的一个学科,而是所有回到了其根基的美学本身。

它的诞生意味着美学在漫长的迷途之后终于回归了身体之根。

以身体为主体的美学迟至十九世纪下半叶才由德国哲学家尼采冲创出来,并且在二十世纪仍未在西方美学中占据主流地位,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

呈现这个复杂的逻辑因缘有助于我们建构真正的身体美学。

一、精神美学的困境与身体美学诞生的逻辑必然性任何审美活动都涉及一个基本问题:谁在审美?西方哲学家中最早对此进行深入思考者是巴门尼德,其名言“能被思维者和能存在者是同一的”(1)的实际上回答了这个问题:既然只有思才与存在同一,那么,审美的主体只能是思即精神。

虽然巴门尼德对美学问题谈论甚少,但他的上述言说却推动着古希腊主流美走向了以精神为审美主体的道路。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美学的代表性人物都继承和发展了巴门尼德原则,因此,古希腊主流美学乃是以精神为言说主体的精神美学。

苏格拉底认为在神为人所创造的各个部分中,灵魂是最重要的。

只有灵魂才能认识神,判定万物是否符合神的意志,所以,灵魂是审美的主体,审美最重要的对象则是灵魂即人的自我和神。

(2)柏拉图同样把人的本质领受为灵魂,以灵魂为审美的主体和最主要的审美对象。

灵魂在肉体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它与肉体的结合是偶然的,并且在与肉体的短暂结合中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灵魂在肉体中的时候是生命之源,提供了呼吸和再生的力量,如果这种力量失败了,如果这种力量失败了,那么,肉体就会衰亡……。

(3)如果灵魂是完善的,羽翼丰满,它就高天飞行,主宰全世界;但若有灵魂失去了羽翼,它就向下落,直到碰上坚硬的东西,由于灵魂具有动力,这个被灵魂附着的肉体看上去就像能自动似的。

这种灵魂和肉体的结合就叫做“生灵”,它可以进一步称作“可朽的”。

(4)肉体是被灵魂赋予生命的,因此,它不仅不是审美的主体,而且作为审美客体也在美的阶梯中处于最低的位置,其意义在于显现灵魂的美乃至理念的美。

人的美在于灵魂,在于心灵,“把心灵称作美是对的,因为我们承认并说心灵所做的工作是美的”。

(5)亚里士多德虽然把个体事物当作第一本体,但却认为事物的本质是形式,最高级的形式是无质料的,是纯粹的思想,因此,他实际上仍把审美的主体领受为精神。

落实到身心关系上,精神不是身体的功能,而是先于身体并且构成身体本质的实体:动物的灵魂(即有生命东西的实体),就是理性实体,是形式,是特定身体的所以是的是。

所以灵魂的部分,或者全部,或者部分,对整个生物是先在的,每一个别也都是如此。

身体和身体的部分后于这种实体,只有组合物才能分解为这些作为质料的部分,实体却不能。

(6)既然如此,那么,何者是审美的真正主体与真正对象,对于亚里士多德而言已经无须多说了。

古希腊哲学家虽然不认为身体是审美的主体和最高客体,但不完全否定身体在美学中的意义。

柏拉图在《克拉底鲁篇》中叙述了古希腊人对身心关系的两种看法:“有些人说肉体是灵魂的坟墓,可以把灵魂看作今生就被埋葬的;还有一种看法说肉体是灵魂的指标,因为身体把灵魂的迹象显示出来。

”(7)应该说,这两种看法在古希腊美学中是共存的,包括柏拉图在内的思想家都不完全否定肉体在审美过程的意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视肉体为灵魂累赘乃至牢狱的观点在古罗马和中世纪的西方越来越占据上风。

古罗马大哲普洛丁就认为人在本性完全在于灵魂,肉体对于心灵的美来说乃是负面价值,心灵只有洗净了来自肉体的污染后才可能显出原来的美:这种心灵既然变成污浊,甘心与许多物质性的东西合在一起,吸收了异己的理念,这样,它就由于混杂了较低级的东西而蜕化了变质了……我们说心灵的丑是由于这种搀杂,这种混淆,这种对肉体和物质的倾向,我们是持之有故的。

同理,只有在清除了由于和肉体结合得太紧而从肉体带来的种种欲望,洗净了因物质化而得来的杂质,还纯抱素之后,它才能抛弃一切从异己的自然的来的丑。

(8)肉体非但不是审美的主体,而且是审美的障碍,是丑的源泉,是必须克服的东西。

此思路为基督教哲学家奥古斯丁所承继,在后者影响深远的《忏悔录》中获得了真诚的回应。

奥古斯丁认为人是多于肉体的:你为何脱离了正路而跟随你的肉体?你应改变方向,使肉体跟随你。

(9)这多于肉体的东西就是灵魂,灵魂是肉体的主体,肉体靠灵魂生活,因而审美的真正承担者只能是灵魂,最美的存在则是人的心灵和上帝。

灵魂如果成功地驾驭肉体,就会逐步上升,直达至美的上帝,反之,则会被肉体所束缚,无法领受上帝作为无限者的美好。

奥古斯丁的思路在中世纪经院哲学中被延续,强化,推广,“灵魂‘统治’,肉体‘服务’,灵魂‘在先’,肉体‘在后’,灵魂‘高级’,肉体‘低级’,灵魂‘第一’,肉体‘第二’,灵魂‘支配’,肉体‘受治’”(10)的二分法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以灵魂为审美主体并贬抑身体的传统基督教美学存在达千年之久。

古希腊罗马和中世纪的西方主流美学将灵魂当作审美的主体,但未对其合法性做出清晰的证明,所以,相应的结论实际上是独断地给出的。

与其说它是真理,毋宁说它是信念。

这种状态在文艺复兴后的西方文化中日益难以为继——现代是理性的时代,任何未经清晰证明的东西都会受到怀疑。

笛卡尔作为现代西方文化的奠基人就认为一切都可以怀疑,新的知识大厦应该建立在不可怀疑的基础上。

他发现:为什么都可以怀疑,但我在怀疑这一点是不可怀疑的,而怀疑是思,因此,所有知识体系不可怀疑的起点是我在思维这个事实;思想是灵魂的功能而非肉体的功能,故,审美等文化活动的主体是灵魂。

肉体的存在可以怀疑,它对于人来说是偶在的。

人的本质是灵魂,灵魂可以没有肉体而存在:“这个我,也就是说我的灵魂,也就是说我之所以为我的那个东西,是完全,真正跟我的肉体有分别的,灵魂可以没有肉体而存在。

”(11)经过如此的推理,笛卡尔就完成了对精神美学的合法性辩护。

这个辩护在他看来是严密的,但他在此后面对一个致命的难题:作为审美主体的灵魂完全不同于肉体乃至整个物质世界,是绝对的内在性(被肉体所关闭的),它有什么权力言说与它不同质的存在?思想为什么具有客观实在性?笛卡尔对此反诘的回答是:灵魂对于世界的总体观念是上帝放进其中的,“上帝在创造我的时候把这个观念放在我心里,就如同工匠把标记刻在他的作品上一样。

”(12)上帝是“无限的、永恒的、常住不变的、不依存于别的东西的、至上明智的、无所不能的、以及我自己和其它的一切东西由之而被创造和产生的实体”(13),它保证着我思的客观实在性。

但是,笛卡尔在进行普遍怀疑时表示上帝本身也可以怀疑,因此,上帝的存在同样需要证明。

笛卡尔证明上帝存在的基本逻辑是:上帝的观念如此完满,不可能不包含存在,“即单从我存在和我心里有一个至上完满的存在体(也就是说上帝),就非常明显地证明了上帝的存在。

”(14)这个推论显然不具有必然性:我有关于完满者的观念不等于完满者存在。

由完满性的观念推论出上帝的存在,是由内在性的观念断言超越性的存在,这种断言只有在上帝的存在被证明后才有合法性(只有上帝方能保证我思言说世界的合法性),而这个断言是断言上帝存在,因此,笛卡尔在此实际上陷入了循环论证的怪圈。

在笛卡尔提出这个证明之时,有人就反驳说:“从我心里有一个比我完满的东西的观念这件事不能得出结论说这个观念比我完满,更不能说这个观念所代表的东西存在。

”(15)如果对上帝的证明并不可靠,那么,笛卡尔以上帝名义说出的一切就仍然是独断,其思想的最终归宿必然是独断论。

从普遍怀疑出发却回到了独断论,笛卡尔困境产生的原因是无法证明思想(内在性)言说外在世界的合法性。

这个困境也是此后一切精神美学的困境。

西方精神美学解决这个困境的方式无非有两个路向: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经验主义所说的经验是向我思显现的经验,也属于内在性范畴。

由于无法证明经验与世界的关系,经验主义者只能在经验之内中绕圈子,他们所说的美不过是内在之精神面对内在之经验时所产生的直觉和判断,故,经验主义美学实际上是内在论美学。

与其说经验主义解决了笛卡尔问题,毋宁说他们回避了笛卡尔困境本身。

理性主义美学则依据各种各样的上帝观念证明我思言说世界的合法性,但是他们对上帝存在的证明本身就是成问题的,因此,他们只是不断地走向独断论而无法解决笛卡尔困境。

精神美学有个共同的假定:“我”是精神实体,审美的主体是灵魂,身体在审美过程中的作用是障碍性的或辅助性的。

在笛卡尔通过普遍怀疑将灵魂内在化以后,这种假定的问题就显现出来:身体可以与外界事物打交道却不是审美的主体,灵魂是审美的主体但不能与外界物体打交道,因此,灵魂对外界事物审美的合法性实际上仅仅存在于信念中。

笛卡尔在承认身体的实在性以后,认为身体与灵魂可以通过一个叫松果腺的中介相联接,灵魂因此可以部分感知外部世界:我在身体上,并且为了身体,感受到我的一切饮食之欲和我的一切情感。

最后我在身体的部分上,而不是在跟它分得开的别的物体的部分上感受到愉快和痛苦。

(16)身体在这里不是感觉的第一主体,感觉的第一主体是“我”即灵魂。

由于身体的感觉会犯错,所以,笛卡尔对之持不信任的态度,随后推出了“灵魂可以没有肉体而存在”。

这种身心观在精神美学中是典型的,它注定了笛卡尔困境在精神美学中是无解的。

要解决笛卡尔困境,就必须恢复身—心关系的本来结构。

如果不是身体属于灵魂,而是灵魂属于身体,那么,所谓的笛卡尔困境就根本不存在。

身体能够与世界打交道,灵魂作为身体的功能—活动设计这交道并将由此而产生的种种关系收留于其中,因此,人完全有权力言说整个世界,对之进行审美和价值评估。

这就是身体美学诞生的逻辑必然性。

身体美学是以身体为主体的美学而不是以身体为最高审美客体的美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