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营养风险评估表NRS-2002-精选.pdf

新版营养风险评估表NRS-2002-精选.pdf

营养风险评估表NRS-2002

床号___姓名___住院号___诊断___入院日期___

表1:初步筛查

是否

1 BMI<20.5吗?(身高___m;体重___kg)

2 过去三个月内患者体重下降了吗?

3 上周患者饮食摄入减少了吗?

4 患者有严重疾病吗?(疾病诊断___)

是:如果其中一个问题回答“是”,则完成表2中的筛查项目。

否:如果所有问题都回答“否”,则每周重复筛查1次。

表2:最终筛查

营养状态受损分值得分

正常营养状况0

3个月内体重下降>5%或上周食物摄取量比正常需求低25%-50% 1

2个月内体重下降>5%或BMI为18.5-20.5+一般状况受损或上周

2

食物摄取量比正常需求低50%-75%

1个月体重下降>5%(3个月内下降>15%)或BMI<18.5+一般状况

3 受损或上周食物摄取量比正常需求低75%-100%

疾病严重程度(≈营养需求增加量)分值得分

正常营养需求0

髋骨折*慢性疾患患者、特别是急性并发症患者:肝硬化*、

1 COPD*、慢性血液透析、糖尿病、肿瘤患者

腹部大外科手术*脑卒中*重症肺炎、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 2

颅脑损伤*骨髓移植*重症监护患者(APACHE>10) 3

如果年龄≧70岁:在总分基础上加1分

营养风险评分____(营养受损评分+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年龄评分)

营养风险评估表Word版

江苏省中医院

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估 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 营养风险筛查是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推荐使用的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方法。 营养风险筛查方法: 第一步首次营养监测内容 以上任一问题回答“是”则直接进入第二步营养监测。所有问题回答“否”,则每周重复筛查1次。 第二步NRS(2002)总评分包括三个部分的总和,即疾病严重程度评分+营养状态受损评分+年龄评分。 1.NRS(2002)对于疾病严重程度的评分及其定义: (1)1分:慢性疾病患者因出现并发症而住院治疗。患者虚弱但不需要卧床。蛋白质需要量略有增加,但可以通过口服补充剂来弥补; (2)2分:患者需要卧床,如腹部手术后,蛋白质需要量相应增加,但大多数人仍可以通过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得到恢复; (3)3分:患者在加强病房中靠机械通气支持,蛋白质需要量增加而且不能被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所弥补,但是通过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可使蛋白质分解和氮丢失明显减少。 2.NRS(2002)对于营养状况降低的评分及其定义: (1)0分:定义——正常营养状态 (2)轻度(1分):定义——3个月内体重丢失5%或食物摄入为正常需要量的50%-75%。 (3)中度(2分):定义——2个月内体重丢失5%或前一周食物摄入为正常需要量的25%-50%。

(4)重度(3分):定义——1个月内体重丢失5%(3个月内体重下降15%)或BMI<18.5或者前一周食物摄入为正常需要量的0%-25%。 (注:3项问题任一个符合就按其分值,几项都有按照高分值为准) 3.年龄评分: 年龄>70岁为1分,年龄≤70岁为0分 4.评分结果与营养风险的关系: (1)总评分≥3分(或胸水、腹水、水肿且血清蛋白<35g/L者)表明患者有营养不良或有营养风险,即应该使用营养支持。 (2)总评分<3分:每周复查营养评定。以后复查的结果如果≥3分,即进入营养支持程序。

(完整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重点

(完整版)营养与食品 卫生学重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绪论 营养学: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 营养:是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皇帝内经素问》:“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现代营养学分为三个时期:(始于18世纪中叶)。 1.营养学的萌芽与形成期(1785--1945年):1983:提出“蛋白质”;亮氨酸/苏氨酸;1920:“维生素”。 2.营养学的全面发展与成熟期(1945--1985年):公共营养兴起。 3.营养学发展的突破与孕育期(1985年--):植物化学物、分子营养学、新营养学。 第一章营养学基础 营养素(nutrient):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 营养素六大类:水、脂肪、糖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 C、H、O、N占人体96%以上;细胞内液ICF(2/3)、外液ECF(1/3);骨密度(BMD);血液5L。 蛋白质(protein) 必需氨基酸: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8+1:蛋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组氨酸(婴儿)。条件必需氨基酸:半胱氨酸←←蛋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 氨基酸模式: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色氨酸为1)。 完全蛋白质:种类齐全,模式接近,可维持成人健康,也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参考蛋白—鸡蛋蛋白质。 限制氨基酸: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导致其它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造成其营养价值降低,这些相对含量较低的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 蛋白质互补作用:不同食物间相互补充必需氨基酸不足的作用。 蛋白质的功能:1.构成机体组织; 2.构成特殊生理活性物质; 3.供能:1g食物蛋白质在体内产生16.7kJ能量。 小肠:为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场所。 氨基酸池:指存在于人体各组织、器官和体液中的游离氨基酸;氨基酸转运子分为两类:钠依赖型、非钠依赖型。 必要的氮损失(ONL):机体媒体由于皮肤、毛发和黏膜的脱落,妇女的月经失血及肠道菌体死亡排出的约20g以上的蛋白质的损失。 氮平衡:蛋白质的摄入量与排出量之间的关系。零氮平衡、正氮平衡、负氮平衡。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蛋白质的含量(微量凯氏定氮法)、消化率、利用率。 生物价(BV):是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程度的指标。 储留氮 生物价=----------×100 吸收氮 PER:(蛋白质功效比值),是指实验期内,动物平均每摄入1g 蛋白质所增加的体重克数。 氨基酸评分(AAS)、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PDCAAS)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PEM)。成人:RNI为1.16g/(kg·d);占总能量的10%-12%。 脂类(lipids) 脂类包括:脂肪:甘油三酯——甘油和脂肪酸;类脂:磷脂、固醇类等。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期末复习重点】

食品与营养卫生学【期末复习重点】 1、营养:指机体从外界获取食物,经过体内的消化、吸收和(或)代谢后,或参与构建组织器官,或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必需的生物学过程。 2、营养素的定义、种类。 (1)营养素:指为维持机体生存、生长发育和繁殖等一切生命活动和过程,需要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物质。 (2)营养素的种类: ①按照化学性质和生理作用分为: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 ②按照需要量或体内含量分为:常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微量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 3、合理膳食及合理膳食要求。 (1)合理膳食:又称平衡膳食,是指能满足合理营养要求的膳食,避免出现某些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多而引起机体对营养素需要和利用的不平衡。 (2)合理膳食要求:①提供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营养素; ②保证食物安全; ③科学的烹调加工; ④合理的进餐制度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4、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指的是在RDA(每日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 1、生物价:蛋白质生物价是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程度的指标,生物价的值越高,表明其被机体利用的程度越高,最大值为100。 生物价计算公式:生物价=(等于)储留氮÷(除以)吸收氮×(乘以)100% 2、氮平衡:(nitrogen balance)氮平衡,营养学上将摄入蛋白质的量和排出蛋白质的量之间的关系称为氮平衡,分为零氮平衡、正氮平衡、负氮平衡。关系式即:B=I-(U+F+S)。 3.蛋白质功效比值:指用处于生长阶段中的幼年动物(一般用刚断奶的雄性大白鼠),在实验期内,其体重增加(g)和摄入蛋白质的量(g)的比值来反映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指标。 4.蛋白质净利用率:反映食物蛋白质被利用的程度,包括蛋白质的消化和利用两方面。5.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指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其中所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达到较好的比例,从而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 6.必需氨基酸: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

免疫学的临床应用

免疫学的临床应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应用免疫理论来阐明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发展规律;二是应用免疫学原理和技术来诊断和防治疾病。本章内容主要是后者。此外,免疫学不仅应用于传统的传染病中,而且在肿瘤、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器官移植、生殖免疫等中均广泛应用。 免疫学防治是指应用免疫制剂或免疫调节药物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对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特异性免疫的获得方式有自然免疫和人工免疫两种。自然免疫主要指机体感染病原体后建立的特异性免疫,也包括胎儿或新生儿经胎盘或乳汁从母体获得抗体而产生的免疫。人工免疫则是人为地使机体获得免疫,是免疫预防的重要手段,包括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和过继免疫。 人工自动免疫是给机体接种疫苗或类毒素等抗原物质,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国内常将用细菌制作的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称为菌苗,而将用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等制成的生物制品称为疫苗,而国际上把细菌性制剂,病毒性制剂及类毒素统称为疫苗。经人工自动免疫产生的免疫力出现较慢,但免疫力较持久,故临床上多用于预防。人工自动免疫制剂其主要有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类毒素、以及各种新型疫苗。 人工被动免疫是给机体输入抗体等制剂,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输入抗体后立即获得免疫力,但维持时间短,约2~3周,临床上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人工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主要有抗毒素、抗菌血清与抗病毒血清、胎盘球蛋白和血浆丙种球蛋白。 过继免疫治疗是指给患者转输具有在体内继续扩增效应细胞的一种疗法。如给免疫缺陷病患者转输骨髓细胞;给肿瘤患者输入体外激活扩增的特异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或非特异性的LAK细胞等。应用时应考虑供者与受者之间HLA型别是否相同,否则输注的细胞会被迅速清除,或者发生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再如造血干细胞移植:取患者自身或异体骨髓或脐血输入患者,移植物中的多能干细胞可在体内定居、增殖、分化、使患者恢复造血功能和形成免疫力。造血干细胞移植可用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以及某些免疫缺陷病和自身免疫病等。 在医学制剂影响免疫功能的制剂主要有两类:免疫增强剂和免疫仰制剂。免疫增强剂是指通过不同方式,达到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一类免疫治疗药物。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的疾病及免疫缺陷病。免疫增强剂种类很多,按其作用的先决条件可分为三类:一是免疫替代剂,用来代替某些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生物因子的药物。按其作用机制可分为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药物,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的药物,提高体液免疫功能的药物等;按其作用性质又可分为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和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按其来源则可分为细菌性免疫增强剂及非细菌性免疫增强剂。二是免疫恢复剂,能增强被抑制的免疫功能,但对正常免疫功能作用不大。常用的免疫增强剂如: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内毒素、免疫核糖核酸、胸腺素、转移因子、双链聚核苷酸、佐剂等。免疫抑制剂是对机体的免疫反应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能抑制与免疫反应有关细胞的增殖和功能,能降低抗体免疫反应的制剂。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主要有五类:(1)糖皮质激素类,如可的松和强的松、泼尼松龙等;(2)微生物代谢产物,如环孢菌素和藤霉素等;(3)抗代谢物,如硫唑嘌呤和6-巯基嘌呤等;(4)多克隆和单克隆抗淋巴细胞抗体,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和OKT3等;(5)烷化剂类,如环磷酰胺等。 免疫学诊断是指应用免疫学原理和方法对传染病、免疫性疾病等进行和免疫功能进行测定。由于免疫学检测具有高特异性和敏感性,因此常用临床诊断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常用的免疫诊断方法具有体液免疫试验。细胞免疫试验和皮肤试验三种。 抗原抗体反应在体内表现为溶细胞、杀菌、促进吞噬、中和毒素或引起免疫病理损伤等;在体外可出现凝集、沉淀、细胞溶解和补体结合等可见反应。由于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临床上多用血清标本进行试验,故体外的抗原抗体反应曾被称为血清学反应。但随着免疫学

营养与免疫

免疫应激与动物营养 营养与免疫之间的密切关系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动物的营养状况是影响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免疫功能的重要因素。合理的营养管理有利于提高动物对应激和疾病的抵抗力。第二,动物的免疫反应和临床疾病可以改变营养代谢和营养需要模式,必须根据新的营养特点调整营养管理模式才有利于动物健康的恢复。 营养对免疫的影响 蛋白质:蛋白质缺乏时,引起胸腺和脾脏退化,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导致免疫机能下降。蛋白质营养实质上是氨基酸营养,与免疫密切相关的氨基酸主要有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精氨酸以及缬氨酸。 脂肪:脂肪对机体有免疫调节作用,必需脂肪酸缺乏时降低淋巴细胞免疫应答能力,过多时引起广泛的免疫缺陷,造成淋巴组织萎缩,淋巴细胞应答能力下降。 糖:多糖能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一些寡糖也可使免疫机能增强。 维生素:V A参与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缺乏会导致免疫器官损害。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抗感染作用。VD具有刺激单核细胞增殖和活化作用,以及干扰T细胞介导的免疫力。VE可促进免疫细胞增殖,本身具有抗氧化作用,保护免疫组织不受损害。VC具有抗应激、抗感染、抗氧化作用,与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参与合成干扰素,提供免疫力。叶酸缺乏导致淋巴细胞发育受阻,VB6缺乏引起胸腺发育受阻,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核黄素缺乏,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细胞膜受损,免疫力降低。 矿物质:硒能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和免疫球蛋白及抗体的生成。锌缺乏会导致免疫器官萎缩,免疫细胞减少,抗体水平下降。铜参与铜蓝蛋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组成,增强机体免疫力。铁缺乏会使免疫组织受损,免疫机能下降。铬是葡萄糖耐受因子的成分,抗应激。另外锰、钙、镁均对免疫系统有一定的影响。 1 免疫应激对动物采食量的影响厌食是免疫应激期的典型症状之一。 2 免疫应激对养分代谢的影响 2.1 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免疫急性期中,整个机体的蛋白质周转速度提高,氮排出增加,外周蛋白质的分解加快,骨骼肌蛋白的沉积降低,但肝急性期蛋白(Acute-phase protein,ACP)的合成量增加(Johnson,1997)。Jepson等(1986)研究发现,大鼠接受LPS刺激后,其骨骼肌蛋白的降解率增加60%~1 00%,合成率降低52%,而肝ACP的合成率增加22%~35%。Jahoor等(1999)也报道,仔猪接受松油脂刺激后,其骨骼肌蛋白的合成率降低,纤维蛋白原(一种急性期蛋白)的合成率升高。IL-l、IL-6和TNF-α均能介导骨骼肌蛋白的降解。Tayek(1996)发现单独注射TNF后,骨骼肌中几种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耗竭,血浆氨基酸(苯丙氨酸、丙氨酸和色氨酸除外)浓度降低。ACP的合成,也受IL-l、IL-6和TNF的介导(Richards等,1991),其中IL一6能直接刺激肝细胞氨基酸的吸收,而IL -l和TNF-α则主要是通过促进IL-6的产生,来增加ACP的合成。归结前人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当动物处于免疫应激状态时,其体蛋白质合成率下降,而降解率增加主要受4个因素的共同作用:l)免疫应激造成采食量下降,因而供给蛋白质合成所需的氨基酸受限。 2)免疫急性期中,动物骨骼肌的的氨基酸摄入机制受抑,骨骼肌中核糖核酸(RNA)的合成受抑。3)ACP合成和其他免疫相关过程(如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对氨基酸的需要量增加。在猪体内现已发现的ACP主要包括:C一反应蛋白、α-l一酰基糖蛋白(α-l-ACP)和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等。当猪接受免疫刺激时,血清中结合珠蛋白、C一反应蛋白以及α-1-ACP的浓度均升高。研究表明,供ACP合成的氨基酸至少60%来源于骨骼肌。当动物处于免疫急性期时,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肝的血流量和肝中氨基酸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重点汇总

绪论 营养学: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 营养:是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皇帝内经素问》:“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现代营养学分为三个时期:(始于18世纪中叶)。 1.营养学的萌芽与形成期(1785--1945年):1983:提出“蛋白质”;亮氨酸/苏氨酸;1920:“维生素”。 2.营养学的全面发展与成熟期(1945--1985年):公共营养兴起。 3.营养学发展的突破与孕育期(1985年--):植物化学物、分子营养学、新营养学。 第一章营养学基础 营养素(nutrient):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营养素六大类:水、脂肪、糖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 C、H、O、N占人体96%以上;细胞内液ICF(2/3)、外液ECF(1/3);骨密度(BMD);血液5L。 蛋白质(protein) 必需氨基酸: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 8+1:蛋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组氨酸(婴儿)。条件必需氨基酸:半胱氨酸←←蛋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 氨基酸模式: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色氨酸为1)。 完全蛋白质:种类齐全,模式接近,可维持成人健康,也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参考蛋白—鸡蛋蛋白质。 限制氨基酸: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导致其它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造成其营养价值降低,这些相对含量较低的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 蛋白质互补作用:不同食物间相互补充必需氨基酸不足的作用。 蛋白质的功能:1.构成机体组织; 2.构成特殊生理活性物质; 3.供能:1g食物蛋白质在体内产生16.7kJ能量。 小肠:为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场所。 氨基酸池:指存在于人体各组织、器官和体液中的游离氨基酸;氨基酸转运子分为两类:钠依赖型、非钠依赖型。必要的氮损失(ONL):机体媒体由于皮肤、毛发和黏膜的脱落,妇女的月经失血及肠道菌体死亡排出的约20g 以上的蛋白质的损失。 氮平衡:蛋白质的摄入量与排出量之间的关系。零氮平衡、正氮平衡、负氮平衡。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蛋白质的含量(微量凯氏定氮法)、消化率、利用率。 生物价(BV):是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程度的指标。 储留氮 生物价=----------×100 吸收氮 PER:(蛋白质功效比值),是指实验期内,动物平均每摄入1g 蛋白质所增加的体重克数。 氨基酸评分(AAS)、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PDCAAS)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PEM)。成人:RNI为1.16g/(kg·d);占总能量的10%-12%。 脂类(lipids) 脂类包括:脂肪:甘油三酯——甘油和脂肪酸;类脂:磷脂、固醇类等。 甘油三酯及其功能:(体内)1.贮存和提供能量(1g脂肪在体内可产生39.7kJ的能量); 2.维持正常体温; 3.保护机体脏器免受外力伤害; 4.内分泌作用; 5.帮助机体更有效地利用碳水化物和对蛋白质节约作用; 6.构成机体组织; (食物) 7.增加饱腹感;8.改善食物的感官性状;9.提供脂溶性维生素及必需脂肪酸。

改变人生的科学---营养免疫学(陈昭妃)

改变人生的科学---营养免疫学(陈昭妃) 大家好,您知道吗?科学家们已经证实了人类的寿命应该最起码拥有150岁,那为什么现代的人,寿命却只有活到60岁、70岁或80岁呢?其实我们生命还可以再延长1倍的,您想活得更长寿吗?仔细想一想,如何能够为自己再增加50岁的生命,不要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营养免疫学这门科学能够让您从不可能变成可能。 一、趋势的警讯 您曾经想过这个问题吗?人们为何会死亡,是因为年纪大了吗?人们死亡时又有那一张死亡证明书上写着长寿呢?相反的,死亡原因一栏总是写着死于癌症、心脏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可见通常人们都是死于疾病。疾病不仅会缩短生命,它还会降低生活的品质,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如今全世界有10亿人体重超重,其中大概有3亿人患有肥胖症。肥胖症就象一块吸引疾病的磁铁,一旦患上肥胖症就会有得其它至少30种疾病的危险,像癌症、糖尿病和中风等。每年有700万人死于癌症,并有1000万癌症新患者,实际上每30秒

就有一人罹患癌症。每55秒就有一人死于癌症,全球有1600万人死于心脏疾病、1亿7700万人患有糖尿病,到2030年全世界患糖尿病的数量将是现在的2倍,更可悲的是许许多多的孩子得到了成年人的疾病,1760万名5岁以下的儿童体重超重,越来越多的孩子罹患糖尿病和高血脂。如果我们还不采取行动的话,每三个孩子就会有一人会成为糖尿病患者。以上的这些数据中会有您的家人吗? 我有个朋友他完全不怕生病,我问他为什么?他说现在的医生都非常的厉害,药物也非常的先进,今天生病,明天就好了,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如果他说的都是正确的,那我想请问您:为什么会有人死亡呢?为什么不是每一个癌症患者都能够存活下来呢? 药物并不能保证治愈疾病,而且药物还有严重的副作用,有时药物的副作用甚至比疾病更可怕。最近有报道说美国每年有9万8千人死于医疗事故,其中很多的事故都是用药错误。必须注意如今许多的疾病都没有治愈的方法,举例来说:2003年SARS夺去900人的生命,而禽流感的死亡率高达30%。为什么没有方法治疗SARS和禽流感呢?SARS和禽流感病毒都是变

营养风险筛查评分表

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脉管炎伤口治疗中心 营养风险筛查评分表 适用对象:18-90岁,神志清楚者 就诊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2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龄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疾病评分: 列出主要诊断(3个以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患者有以下疾病请在□打“”并参照标准进行评分(如果无下列疾病名称, 小结:疾病评分□0分□1分□2分□3分 (二)营养状态评分: 1.人体测量:要求空腹、单衣、免鞋,身高和体重分别精确至0.1cm、0.1kg 身高_______m 实际体重______kg BMI_____kg/㎡(<18.5,3分) 注:因严重胸水、腹水、水肿者,得不到准确BMI值时,无严重肝肾功能异常 时,用白蛋白代替_________________g/L(<30g/L,3分) 2.体重下降:近期(1-3个月)体重是否下降?(是□,否□);若是,体重 下降__________kg_________% 体重下降>5%在□3个月之内(1分)□2个月之内(2分)□1个月内(3分) 小结:______________分 3.摄食下降:一周内进食量是否减少?(是□,否) 如果减少,较从前减少□25%-50%(1分)□50%-75%(2分) 75%-100%(3分) 小结:_____________分 综合:营养状态受损评分□0分□1分□2分□3分 (注:上述3个指标评分中取1个最高值) (三)年龄评分:≥70岁□1分 <70岁□0分 (四)营养风险总评分:____________分(疾病有关评分+营养受损评分+年龄评分)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一)营养学基础 1.能量:三大产热营养素及产热系数的概念,能量的来源,人体能量消耗的几个方面。基础代谢 及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的概念,基础代谢及体力活动消耗能量的影响因素。不同人群的能量需要量和供给量。产热营养素在膳食总能量中的合理分配比例。能量不平衡的危害,肥胖防治原则。 2.蛋白质食物来源及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评价方法;蛋白质生理功能,蛋白质需要量和供给量, 食物蛋白质的质量评价:食物蛋白质的含量、蛋白质消化率和生物价。蛋白质和氨基酸分类,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的定义。限制氨基酸的概念,蛋白质互补作用。比较动、植物食物蛋白质的含量和质量特点。蛋白质营养不良,蛋白质在供给能量中作用,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及其影响因素。 3.脂肪、磷脂、胆固醇和必需脂肪酸的主要生理功能。脂肪酸的分类,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 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概念,必需脂肪酸的概念。脂类供给量占总热能比例。n-3系与n一6系脂肪酸对人体的作用。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和必需脂肪酸的主要食物来源。 4.碳水化合物的分类和主要生理功能;常见单糖、双糖的名称和特点。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的 食物来源。膳食纤维的定义、种类和主要生理功能。糖类摄入与疾病的关系。 5.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和种类;必需微量元素的概念和种类。混溶钙池的概念。钙、锌、 铁、硒、碘的生理功能、代谢和缺乏症表现,供给量与食物来源;影响膳食中铁、钙、锌吸收的因素,硒、碘的过多症的表现。人体各种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钙、锌、铁、硒、碘缺乏的原因及防治原则。 6.维生素的分类和特性,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的区别,抗氧化维生素的概念;维生素A、 D、E、B1、B2、C、尼克酸、叶酸的理化性质、吸收、代谢及主要生理功能。水溶性维生素负荷 试验方法及结果评价。各类维生素供给量和食物来源。各种维生素缺乏症的临床表现。人体各种维生素的营养状况评价方法;各类维生素缺乏的原因与防治原则。脂溶性维生素过多对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二)植物化学物 1、植物化学物的分类。 2、几种主要植物化学物的生物学作用,主要包括多酚类、黄酮类、硫化物。 3、多酚类、黄酮类、硫化物等几种主要植物化学物结构及类型。 (三)特殊人群的营养 1.孕期营养不良对母体及胎儿的影响。孕妇的营养需要,孕期营养生理特点,孕期正常的体重增长。孕妇的常见营养缺乏症,孕妇的合理膳食原则。 2.乳母膳食中热能、蛋白质、维生素在乳汁中的有效转换率。乳母营养对泌乳量的影响,乳母的营养状况对乳汁中维生素含量的影响,乳母膳食中钙、铁、碘与婴儿营养的关系。乳母的合理

食品免疫学总结

1.免疫:免疫指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self-nonself),对“非己”抗原发生清除、 排斥反应,以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与稳定的生理功能,包括免疫防御功能、免疫监视功能和免疫稳定三大功能。 2.免疫学:研究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理解其对机体有益的防御功能和有害病理作用及其 机制,以发展有效的免疫学措施,实现防病治病的目的。 3.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和组织间周二复始循环过程。 4.免疫细胞:凡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 5.黏膜淋巴系统:是指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淋 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齐冠华淋巴组织,如扁桃体,阑尾,及派氏集合淋巴结等。 6.淋巴细胞归巢: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 免疫器官的特点区域。 7.细胞因子: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经刺激而合成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一类小分子 量可溶性糖蛋白。 8. 9. 10. 11. 12.免疫原性:指抗原分子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抗体及免疫效应细胞) 的性质。 13.半抗原载体现象:小分子物质不具有免疫原性,不能诱导产生免疫应答,但当它们与大 分子物质(载体)连接后,就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这种现象称为半抗原—载体现象。 14.异种抗原:自另一物种的抗原物质如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异种血清和蛋白等。 15.免疫反应性:是指抗原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免疫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的特性。 16.可变区:指轻链和重链中氨基酸序列变化较大的区域。 17.自身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自身组织成分。 18.,植物及微生物组织之间的共同 抗原。 19.超抗原:某些物质具有强大的刺激T细胞活化的能力,此物质称为超抗原。 20.抗原决定簇: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具有特殊立体构型和免疫活性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 殊化学基团。 21.抗原结合价:抗原分子表面能与抗体结合的决定簇总称。 22.半抗原-载体效应:在免疫应答中,不同载体与同样的半抗原连接后具有不同的免疫原性, 只有当初次与再次免疫室,将半抗原结合在相同载体上才能产生抗原抗体的增强效应。 23.共同抗原:带有相同或相似抗原决定簇的抗原。分为类属抗原和异嗜性抗原两类。 24.交叉反应:由共同抗原决定基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分别与两种抗原( 共同抗原) 结合 发生反应,此反应称为交叉反应 25.完全抗原:既具有免疫原性又具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如:细菌、病毒及大多数蛋白质。

营养评价

营养评价 一、住院病人营养风险评估 按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方法对住院病人进行营养风险评分。 (一)NRS-2002营养风险评分标准: 1. 营养状况情况评分 ⑴严重营养状态受损:营养风险3分 1个月内体重丢失>5%,或3个月内体重下降>15%;或近一周食物摄入比正常量减少75%以上;或BMI<16.0,并且一般情况差,如血浆白蛋白<25g/L。 ⑵中度营养状态受损:营养风险2分 一般情况差并2个月体重丢失>5%;或近一周食物摄入比正常量减少50%~75%;或BMI为16.0-16.9。 ⑶轻度营养状态受损:营养风险1分 3个月内体重减少>5%或近一周食物摄入比正常减少25%~50%;或BMI 为17.0-18.4。 ⑷正常营养状态:营养风险0分 营养摄入正常,体重无明显降低。 (注:几项问题任一符合就按其分值,几项都有按照高分值为准) 2.疾病严重程度的评分: ⑴疾病对营养的摄入、吸收、利用和代谢影响严重:营养风险3分 如严重头颅部损伤、骨髓移植、重症监护病人、严重感染、脓毒血症、烧伤面积>50%患者、严重多发伤、脑卒中、急性重症胰腺炎等。 ⑵中度影响:营养风险2分 如腹部大手术、重症肺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严重的炎性肠疾病、肝切除等; ⑶轻度影响:营养风险1分 如有并发症的慢性疾病患者、肝硬化、血液透析、糖尿病、股髋骨骨折、肿瘤患者(放、化疗)等。 (注:几项问题任一符合就按其分值,几项都有按照高分值为准) 3.年龄因素影响的评分: 年龄≥70岁,营养风险明显增加。因此,7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应增加营养风险1分。 4. 营养风险总评分: 总分=疾病严重程度评分+营养状态评分+年龄评分 ㈡NRS-2002营养风险评分意义: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论文

2009级《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论文题目:充分享用蔬菜、水果的营养价值 姓名: 徐国庆 学号: 2009301500172 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09级《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论文

充分享用蔬菜、水果的营养价值 题记: 你是否觉得小白菜总是那么清淡,你是否觉得苦瓜太苦让人难以下咽,你是否总是觉得蔬菜比总是没有肉质食品那样让人谗言欲滴呢,你是否总是吃饭挑三拣四,对自己不喜欢的食物恨之入骨呢,你有爱吃水果的习惯吗?你了解各种水果的作用吗?你知道什么叫健康饮食吗? 关于这篇论文,我想从这三个方面谈论一下: 1,常见蔬菜及其营养价值; 2,常见水果及其营养价值; 3.,如何才能健康饮食。 一:常见蔬菜及其营养价值。 那么什么是蔬菜呢?常见蔬菜有哪些呢? 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饪成为食品的,除了粮食以外的其他植物(多属于草本植物)。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蔬菜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据国际粮农组织1990年统计,人体必需的维生素C的90%、维生素A的60%来自蔬菜。此外,蔬菜中还有多种多样的植物化学物质,是人们公认的对健康有效的成分,如:类胡萝卜素、二丙烯化合物、甲基硫化合物等。目前果蔬中的营养素可以有效预防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多种物质正在被人们研究发现。 常见蔬菜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纤维素、有机酸、芳香物质等营养成分。 常见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例如胡萝卜、白菜、韭菜、甘蓝、菠菜、空心菜、辣椒是胡萝卜素的主要来源,胡萝卜素被人体吸收后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芫荽、马铃薯、金针菇等蔬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1;白菜、菠菜等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2;维生素C在蔬菜中普遍存在,辣椒、芹菜、菜花等蔬菜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常见蔬菜中还含有钾、钙、铁、磷等多种矿物质,豆类蔬菜含钾较多;菠菜、芹菜等含铁质较高,茄子、辣椒等蔬菜含磷质较多;绿叶菜类含有较高的钙质。 常见蔬菜中的糖类和淀粉等碳水化合物可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马铃薯、南瓜和山药等含有丰富的糖类和淀粉。另外,某些常见蔬菜中还含有多种芳香油、有机酸和纤维素等。 从营养角度出发,常见蔬菜的营养价值并不是与价格成正比的。一般来讲,绿叶类蔬菜的营养价值普遍高于根茎类和瓜类蔬菜,豆类的营养价值也很高。绿叶类蔬菜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也是维生素B2的重要来源之一。此外,绿叶类蔬菜含钙、含铁丰富,吸收率也较高。 营养学家通过对多种常见蔬菜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种类蔬菜由于颜色不同,营养功能也有差别,蔬菜的营养价值与颜色密切相关。一般说来,颜色深的营养价值较高,浅的营养价值较低:绿色蔬菜>黄色蔬菜>白色蔬菜。同类蔬菜由于颜色不同,营养价值也不同。例如,黄色胡萝卜比红色胡萝卜营养价值高,其中除含大量胡萝卜素外,还含有具有抑癌作用的黄碱素。另外,同一株菜的不同部位,由于颜色不同,其营养价值也不同。如大葱的葱绿部分比葱白部分营养价值高得多。每100g葱白维生素B1及维生素C的含量不及葱绿部分的一半;颜色较绿的芹菜叶比颜色较浅的芹菜茎含的胡萝卜素多6倍。但食用蔬菜也不能光看颜色吃单一品种或单一部位,因不同蔬菜或蔬菜部位所含的维生素各有侧重,只有食用多种不同颜色的蔬菜或蔬菜部位,才能取长补短、互通有无。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试题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哪种氨基酸对于婴幼儿来说是必需氨基酸() A.精氨酸B.组氨酸 C.丝氨酸D.胱氨酸 2.浮肿型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主要是由于缺乏哪种营养素()A.蛋白质B.热能 C.维生素D.矿物质 3.下列哪种营养素缺乏会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 A.锌B.铁 C.叶酸D.尼克酸 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A.铜B.铁 C.锌D.硒 5.牛奶中含量最低的矿物质是以下哪一种() A.钙B.铁 C.钾D.钠 6.膳食中可促进铁吸收的因素是() A.抗坏血酸B.脂肪酸 C.草酸D.植酸 7.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E D.叶酸 8.食物中长期缺乏维生素B1易引起() A.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B.癞皮病 C.脚气病D.败血病 9.人体所需的一部分尼克酸可由体内哪种氨基酸转化() A.苏氨酸B.赖氨酸 C.色氨酸D.蛋氨酸 10.下面那种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 A.肉类B.奶类 C.水果D.大豆 11.RDA指的是() A.推荐营养素供给量B.适宜摄入量 C.可耐受的高限摄入水平D.估计平均需要量 12.粮谷类食物蛋白质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 A.苯丙氨酸B.蛋氨酸 C.苏氨酸D.赖氨酸 13.消瘦型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主要是由于缺乏哪种营养素:()A.蛋白质B.热能 C.维生素D.矿物质 14.下列哪项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

A.肥胖B.多尿 C.高血压D.佝偻病 15.维生素B2的良好来源是() A.白菜B.菠菜 C.大米D.动物肝脏 16.与老年人容易发生的腰背酸痛有较密切关系的营养素是()A.钠B.钙 C.铜D.维生素A 17.下列哪项不是脂类的营养学意义() A.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B.提供能量 C.构成机体组织和重要物质D.提供必需氨基酸 18.下列哪项不是维生素的特点() A.天然食物组成成分B.维持健康所必需 C.每日需要较多D.维持人体生长 19.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是() A.马铃薯B.梨子 C.小麦D.动物肝脏 20.人体所需的一部分尼克酸可由体内哪种氨基酸转化() A.苏氨酸B.赖氨酸 C.色氨酸D.蛋氨酸 21.下列哪项不是维生素D在人体的缺乏症() A.在成人发生骨软化症B.在儿童发生癞皮病 C.在婴幼儿发生佝偻病D.在老年人可发生骨质疏松症22.婴幼儿常见的营养问题不包括() A.缺铁性贫血B.缺锌所致生长发育迟缓 C.缺乏维生素D所致佝偻病D.缺钙所致骨质软化症 23.老年人发生腰背酸痛时在营养学上首先应考虑的疾病是()A.骨质软化症B.类风湿性关节炎 C.更年期综合征D.骨质疏松症 24.钙的最好来源是() A.小虾皮B.各种瓜子 C.奶及奶制品D.白菜 25.下列有关脂类的说法中哪一项不正确() A.促进必需氨基酸吸收B.胆固醇是合成维生素D的原料C.每克可提供9kcal能量D.可提供脂溶性维生素 26.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营养调查中必测项目的三项指标是()A.坐高、身高、头围B.体重、身高、头围 C.胸围、头围、体重D.体重、身高、皮褶厚度 27.糖尿病患者的理想体重(Kg)计算公式为() A.身高(cm)-100 B.身高(cm)-105 C.身高(cm)-110 D.身高(cm)-115 28.治疗时应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的疾病是()

植物营养素对人体的免疫作用

植物营养素对人体的免疫作用 摘要:植物营养素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等植物来源中,早在20 世纪50 年代 Winter 等人就提出植物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对人类有药理学作用, 然而直到近年人们才发现并开始系统研究植物中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对机体健康促进的作用,如具有抗癌或抗心脑血管病等特性。迄今为止, 估计天然的植物营养素约有6~10万种。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每人每天都在或多或少的摄入植物营养素,就混合膳食者而言, 每天摄入的植物营养素大致为1.5 g; 而对素食者而言可能会更高一些。本文谨就植物营养素的研究与发展作一简介。 关键词:植物营养素、生物学作用、免疫作用 营养免疫学是主要研究营养与免疫系统之间的密切关系。食用健康的食物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而良好的免疫系统能保护人体远离大多数疾病。营养免疫学强调食用天然的完整性食物来达到健康,并不提倡任何经过化学提炼的食品。这门科学的研究范围已超越了维生素、蛋白质等基本生存营养,而是研究如抗氧化剂、植物营养素、多醣体等提高免疫能力的营养。营养免疫学强调“预防胜于治疗”。因为等到生病以后再来治疗,可能已经为时太晚。如果日常生活中为免疫系统提供适当的营养,就能更好发预防疾病。

植物营养素”这一名词出自“植物化学物”,它的本意是指;在植物性食物中除了已经确认的营养素成分以外,一些具有调节人体代谢功能的,有益健康的生物活性物质,但至今尚无一个公认的定义,考虑到社会大众对该名词的可以接受性,笔者认为将其理解成为植物营养素可能更为适宜。 一、植物营养素的分类 1、类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是水果和蔬菜中广泛存在的植物营养素,其主要功能之一是赋植物于红色或黄色。自然界存在的700多种天然类胡萝卜素,但对人体有营养价值的约为40~50种。人血清中含有不同比例的类胡萝卜素,主要有α-和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等。而叶黄素、玉米黄素和β-隐黄素等也有少量存在【1】。在人血清中β-胡萝卜素占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15%~30%。类胡萝卜素中的无氧型和有氧型的差别主要为其对热的稳定性不同,如类胡萝卜素中的β-胡萝卜素是热稳定型的,而叶黄素(主要存在于绿色蔬菜中)则对热敏感。人体每天摄入的类胡萝卜素约为6mg。 2、皂甙 皂甙是一类具有苦味的化合物,它们可与蛋白质和脂类(如胆固醇)形成复合物,在豆科植物中皂甙特别丰富(如大豆、黄豆等)。中国居民平均每日膳食摄入的皂甙差异很大,约为10mg~200mg,甚至更高。由于皂甙具有溶血的特性,所以曾一度被认为对健康有害,但人群试验却未能证实其危害。目前有些国家已将某些种类的皂甙作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重点知识整理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重点 绪论 1.营养学(nutrition science)是指研究机体营养规律以及改善措施的科学,即研究食物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及人体摄取和利用这些成分以维持、促进健康的规律和机制,在此基础上采取具体的、宏观的、社会性措施改善人类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2.新营养学(new nutrition science)是一门研究食品体系、食品和饮品及其营养成分与其他组分和它们在生物体系、社会和环境体系之间及之内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3.营养革命:第一次营养革命:肠外营养;第二次营养革命:肠内营养 第一章营养学基础 1.营养(nutrition):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营养素的整个过程。 2.营养素(nutrient):为维持机体繁殖、生长发育和生存等一切生命活动和过程,需要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物质。 3.营养素分类: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 4.合理膳食(rational diet):又称为平衡膳食(balanced diet),是指能满足合理营养要求的膳食,从食物中摄入的能量和营养素在一个动态过程中,能提供机体一个合适的量,避免出现某些营养素缺乏或过多而引起机体对营养素需要和利用的不平衡。 5.合理膳食要求:①提供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营养素②保证食物安全③科学的烹调加工④合理的进餐制度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6.合理营养(rational nutrition):是指人体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能量和

各种营养素的量及其相互间的比例能满足在不同生理阶段、不同劳动环境及不同劳动强度下的需要,并使机体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 7.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包括: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8.推荐摄入量( 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RNI):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97%~98%)需要量的某种营养素的摄入水平。 9.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EAA):是指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包括9种: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组氨酸 10.条件必需氨基酸(conditionally essential amino acid):半胱氨酸,酪氨酸 11.优质蛋白质: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接近,营养价值较高,不仅可以维持成人的健康,也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蛋白质。包括:蛋、奶、肉、鱼、大豆 12.蛋白质的功能:①人体组织的构成成分②构成体内各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③供给能量④肽类的特殊生理功能: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促进矿物质吸收、降血压、清除自由基 13.1g蛋白质在体内产生约16.7kJ的能量。 14.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蛋白质的含量;蛋白质消化率;蛋白质利用率 15.蛋白质利用率:①生物价(BV):值越高,表明利用程度高②蛋白质净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练习题

绪言 1.何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营养、营养学P1;合理营养P187;营养素P15? 答: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从预防医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类营养、食物与健康关系的科学。 营养:是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生理作用和有益影响。 合理营养:是指通过合理的膳食和科学的烹调加工,向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营养素之间的平衡,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维持人体健 康的营养。 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 2何为食品卫生学?P1 答: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威胁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以保证使用者安全的科学。 第一章营养学基础 3.哪些属于营养素?P15 答:营养素六大类: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水。 4.何为必需氨基酸(EAA)?P19 答:不能在人体内合成或合成的速度远不能适应集体的需要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 5.必需氨基酸有哪些?P19 答:有9种包括缬AA蛋AA,异AA,苯丙AA,亮AA,色AA,苏AA ,赖AA 组AA(携带一本亮色书来组) 6.何为氨基酸模式?P19 答:是指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 7.限制氨基酸?P20 答:某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须氨基酸不但不能满足机体合成蛋白质的需要,还会使其他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造成浪费,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8.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有哪些常用的方法?方法是如何表示的?针对某种食物如何评价其蛋白质的营养价值?1蛋白质含量2蛋白质消化率3 蛋白质利用率(1生物价2蛋白质净利用率3蛋白质功效比值4氨基酸评分) 9.蛋白质互补对人们的膳食有何作用?P20 答:为了提高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人们往往将不同的食物混合食用,使各种蛋白质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相互补偿,可使混合膳食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接近于人体要求的氨基酸模式,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10.蛋白质对人体有哪些营养学意义?P21 答:①参与机体的构成,促进组织的生长; ②参与机体的各种功能、代谢和组织修补; ③产热营养素之一,人体氮元素的主要来源; 11.“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PEM)分几型?每型称谓?有何区别?P25 答: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两型: ⑴消瘦型(干瘦症):由于蛋白质和能量均长期严重缺乏出现的疾病。 ⑵水肿型(加西卡病):是蛋白质严重缺乏而能量供应勉强维持最低需要水平的极度营养不良症。区别:干瘦症:①蛋白质、热能均不足;②明显消瘦,皮下脂肪消失,形似枯干老人; ③生长迟缓,肌肉萎缩; 加西卡病:①蛋白质严重缺乏,热能相对不缺乏;②体重减轻,下肢凹陷性浮肿; ③肝脏肿大、浮肿,血浆白蛋白含量显著降低; 12.蛋白质参考摄入量(占总热能合适的比。成人、儿童、青少年)?P25 答:参考摄入量:可用占膳食总热量的百分率表示,一般蛋白质供热量,成人占膳食总热量10%-12% 较为合适,儿童、青少年则以12%-14%为宜。 13.试述膳食蛋白质的来源。P25 答: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动植性食物中,特别是动物性食物,大豆类食物,粮食作物。蓄,禽,鱼类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6-20%;蛋类11%-14%;鲜奶2.7—3.8%;干豆类20%-24%;大豆40%;谷类6%-10%。 14.试述脂类的生理意义。P30 答:①提供能量和储存能量;②提供必需脂肪酸,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③内分泌作用; ④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人体有保护作用;⑤维持体温正常;⑥其他如增加人体的饱腹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