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文献综述
浅谈我国城市公共交通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道路交通发展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对城市而言,公共交通发展直接影响着城市规划的方向。
本文在综合分析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城市公共交通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应措施。
关键词: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规划1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现状随着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一步加快,我国城市交通发展面临的问题很严峻。
虽然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但仍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与使用私家车,其主要原因在于:1.1公共交通方式过于单一目前,城市公共交通方式主要包括公共汽电车、出租车、地铁等,公共交通方式过于单一,居民出行选择较少,难以满足其出行需求。
同时,除一些大城市有地铁及有轨电车外,多数城市居民仍以公共汽车、电动车、自行车、步行作为主要出行方式。
这种单一型公共出行模式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出行,造成出行时间过长,公共交通运输效率低下。
1.2公交出行速度过低,服务水平差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个别城市的公共汽电车在高峰期其出行速度仅有5km/h左右,严重影响了公交车辆的准点率,公交服务能力降低,其时效性难以保证。
这就使得一些居民选择其他交通方式,如自行车、电动车、步行等,导致公交吸引力降低,不利于城市交通的长效发展。
此外,随着城市人口进一步增多,会增加城市公交的出行压力,导致其服务水平下降,影响人们的乘车积极性。
1.3公交线路选择及站点设置缺乏合理性公交车作为居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为居民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
但目前从总体来看,城市公交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城市主干道公交路线过于集中,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公交路线选择与公交站点设置缺乏合理性,乘客换乘难度较大,影响了城市道路的正常通行;城市公交线路网密度较低,乘客换乘及候车时间过长,不利于城市公交的持续稳定发展。
2城市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需要。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300字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1)对城市交通拥堵产生原因的研究Bull(2001)认为,城市公交系统的吸引力下降容易导致交通出现拥堵问题。
在不少城市,公交系统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途径。
这主要是公交系统可以节约公共交通资源,以有限的资源满足公众的交通需要。
为此,公交系统的吸引力下降容易导致人们选择其他交通公交,例如公众选择自驾车作为交通公交。
另外,Bruno. A(2008)还补充认为,公交的吸引力还影响人们对政府治理城市交通的信心。
公交系统水平常常被人们视为政府管理交通的能力的表现。
为此,低下的公交发展水平容易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消极的影响[2]。
David F(1995)认为城市交通拥堵产生原因主要为部分公民的交通意识没有得到有效提高,这给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带来一定的制约作用。
Dublin (2002)认为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不能够仅仅依靠交通法规。
法规随着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对公民的交通行为进行规范。
但是,单纯的法律强制却不能发挥完全的作用。
毕竟,交通法规无法完全对公众的交通行为进行全范围的限制和规范。
这需要交通道德意识的补充[4]。
Fries(1992)指出,良好的交通意识可以提升公众的自律能力,自觉性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规范。
但是,由于公共交通意识教育的缺失,公民的交通道德意识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
低水平的公共交通意识导致部分公民没有认真遵守交通法规,导致交通的混乱。
另外,低水平的公共交通意识还影响了行政政策的执行。
一些公众由于缺乏良好的公共意识,没有严格执行政府颁发的交通措施。
这导致措施的效用大打折扣,影响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3]。
Leblan(2006)提出,数量庞大的自驾车无疑给城市的交通管理带来沉重的压力,导致城市交通出现了拥堵。
相对于其他出行方式,自驾车这种方式占有更大的公共交通资源,严重降低了道路的使用效率。
政府难以通过对自驾车的管理以实现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
交通文献综述范文(精选)
交通文献综述范文(精选)引言:交通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汽车拥有量的增加,交通拥堵、交通安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学者对交通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对近年来的交通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一、交通拥堵问题交通拥堵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许多学者在交通拥堵问题上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例如,张三等人(2024)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交通拥堵预测方法,通过分析历史交通数据,预测未来交通拥堵情况。
李四等人(2024)则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交通拥堵解决方案,通过智能化交通信号控制和出行路线推荐等手段,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二、交通安全问题交通安全是交通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许多学者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机理和防范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
王五等人(2024)通过分析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交通事故预测模型,可以提前预测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从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赵六等人(2024)则研究了交通事故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分析交通事故的空间分布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信息的交通安全管理方案。
三、交通环境污染问题随着汽车拥有量的增加,交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许多学者对交通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刘七等人(2024)通过分析交通尾气排放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尾气排放模型的交通环境污染预测方法,可以预测交通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孙八等人(2024)则研究了城市交通规划对交通环境污染的影响,通过优化交通规划,减少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改善交通环境质量。
结论:交通领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交通流理论、交通规划、交通控制等多个方面。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交通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对近年来的交通文献进行了综述,主要涵盖了交通拥堵问题、交通安全问题和交通环境污染问题。
交通运输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交通运输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交通运输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发展和运行起着关键性的支持和影响。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交通运输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庞大,需要更高效、可持续和智能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对交通运输领域的一些重要文献进行综述,探讨当前研究的热点和挑战。
一、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与演化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多元化、复杂且动态的系统,它包括各种交通模式、设施和服务。
过去几十年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增长,交通运输系统经历了从传统的单一运输模式到综合交通网络的演化。
文献综述了这一演化过程,探讨了新兴的交通运输概念和技术,如智能交通系统、共享交通和电动车辆等,以应对交通拥堵、碳排放和能源效率等问题。
二、交通需求与出行行为研究了解交通需求和出行行为对于规划和管理交通运输系统至关重要。
本节综述了相关的文献,包括交通需求的建模方法、出行模式的选择和旅行时间的预测等。
这些研究为交通规划者和决策者提供了指导,以优化交通网络和服务,并提高用户的出行体验。
三、可持续交通运输的实现在全球范围内,减少交通运输对环境和社会的负面影响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节综述了一些关于可持续交通运输的文献,包括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交通方式、减少尾气排放和增加交通系统的能源效率等。
这些研究提供了实现可持续交通运输的策略和方法,为政策制定者和业界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四、交通运输的智能化与数字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正朝着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本节综述了一些关于智能交通系统、无人驾驶技术和交通网络的数字化改造等方面的文献。
这些新技术和应用将改变人们对交通运输的认知和使用方式,并对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
五、跨界与一带一路交通运输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合作和发展的机遇,特别是在交通运输领域。
本节综述了一些关于一带一路相关的交通运输发展文献,包括跨国铁路、海运合作和物流通道的建设等。
这些研究为跨界合作和交通互联互通提供了框架和实践经验,以促进区域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可持续性评价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可持续性评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国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作为城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中,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需要考虑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三个方面——经济、环境、社会——出发,探讨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可持续性评价。
经济方面的可持续性评价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经济可持续性,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指标:投入产出比、运营成本、控制运营风险能力和对城市经济的贡献。
投入产出比可以反映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投资效果,也可以评价城市公共交通的整体质量,即取得的交通效益是否与投入相匹配。
运营成本则是反映城市公共交通经营的成本水平,包括人工、能源消耗和交通设施等方面的成本。
在当前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是BRT快速公交系统,这是因为其采用了分道独行的运输模式,有效地减少了通行时间和拥挤问题,同时也降低了使用费用,因而受到市民和政府的广泛好评。
控制运营风险能力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考量因素,就以新冠肺炎的爆发为例,公共交通系统一度关闭,导致人们的出行受限,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受到很大的困扰。
因此,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风险控制能力,是保障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环境方面的可持续性评价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环境可持续性,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指标:能源消耗、污染排放、土地利用和生态保护。
能源消耗是环境可持续性的重要考量因素,因为能源消耗的多少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对空气质量和环境保护的影响程度有着紧密的联系。
并且,城市公共交通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因而节能减排的意义非常大。
目前,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如采用电动车或混合动力车,优化车流,控制车速等。
同时,也在大力发展公共自行车,逐步减少机动车的使用,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从生态保护的角度看,注重绿化建设和生态保护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同时也能增加居民的生活质量。
低碳交通-文献综述
“‘低碳交通’下的城市公共交通——以南京为例”文献综述080102129周子凌1 低碳交通兴起沿革交通领域、建筑领域和工业领域是三个温室气体高排放的领域,和其他领域相比交通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呈快速上升趋势。
过去的十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增加了13%,而源自交通工具的碳排放增长率却达 2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交通运输业也处于高速发展期。
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交通工具温室气体排放的快速增长会削弱其他领域的减排努力,使整体减排目标难以实现。
[1]2009 年 12 月,我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到 2020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 2005 年下降40% ~45% 。
低碳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发展低碳经济和建设低碳社会由此拉开了帷幕。
交通排放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中城市交通排放占很大比例。
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油品消耗占全社会油品消耗的 33%,其中,道路交通工具所消耗的车用燃油约占 70%。
据建设部统计,目前我国交通能耗已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0% ,如不加以控制,将达到 30% ,超过工业能耗[2]。
2007 年我国城市内客货运输部门,即货车、公共汽车和私人汽车 3 项运输的能耗占交通运输总能耗的 40%[3][4]。
可见,城市交通低碳化是我国实现低碳目标和建设低碳社会的必要步骤和重要内容。
“低碳交通”概念提出至今,有关科研机构、规划部门、运营单位都把目光投向低碳交通,认为低碳交通是改善城市环境的有效措施,也分别从规划层面、措施层面、运营层面等不同角度论述了低碳交通的内涵,但对低碳交通还没有形成全面的系统性的认识。
2 低碳交通内涵及体系建设2.1低碳交通内涵解析低碳交通是低碳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低碳发展方向下体现在交通领域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
纵观国内有关低碳交通文献的论述,绝大部分交通学者从出行方式上把低碳交通归结为公共交通以及与之接驳的慢行交通;城市规划学者主要从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互通关系上论证土地功能分布对交通排放量的影响;也有学者从能源利用上把新能源汽车归为其中,新能源不仅可以应用于私人汽车,也可以应用在公共汽车的改良换代,但这只是部分的描述了低碳交通的涵义。
国内外公交车的文献综述
国内外公交车的文献综述公交车是城市交通中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之一,既能减少交通拥堵,又能减少尾气排放,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国内外公交车的发展和应用进行综述。
一、国内公交车的发展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公交车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公交车数量逐年增长,公交车客运量也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
同时,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公交车的政策扶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减免税费等方式,鼓励城市更新和提升公交车队。
此外,我国还在不断推进新能源公交车的推广应用,以减少尾气排放和能源消耗。
二、国内公交车的技术创新在公交车技术方面,我国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首先是公交车车辆制造技术的提升,包括车辆结构设计、用材等方面的改进,使得公交车更加安全、舒适和环保。
其次是智能公交系统的应用,通过GPS定位、智能调度等技术手段,提高了公交车队的运行效率,减少了乘客的等待时间。
另外,我国还在推进公交车与城市交通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提升了公交系统的整体效能。
三、国外公交车的发展经验国外公交车的发展经验也值得借鉴。
例如,英国的伦敦市采取了交通优先政策,通过设置专用公交道、提供高效公交服务等措施,鼓励市民使用公交车出行。
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市则实施了一项全面的公交车改革计划,提供了更多的公交车线路和车辆,进一步改善了城市的交通状况。
此外,一些发达国家还注重公交车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通过建设交通枢纽和提供无缝换乘服务,促进了不同交通方式的有机结合。
四、公交车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城市交通需求的不断变化,公交车未来发展的趋势也在逐渐明朗。
首先,新能源公交车将成为主流。
随着电动车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电动公交车将取代传统燃油车成为主流。
其次,智能化和自动驾驶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公交车,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再次,公交车与共享出行模式的融合将推动公交系统的进一步发展,通过与共享单车、出租车等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现状及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现状及可持续性发展研究摘要: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不可或缺的主要部分,保障了城市的正常运作,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但从我国城市公交现状看,不少问题制约了其发展。
本文通过对一些文献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我国公共交通系统的问题并提出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及措施。
关键词: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公共交通系统优化;公共交通发展问题1绪论1.1研究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日益加重,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
因此,城市公共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焦点。
1.2研究目的及意义城市公共交通的可持续化,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便捷舒适、安全快速、低污染的交通方式,不仅能够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问题,同时也是城市实施科学化管理的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2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2.1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概述2.1.1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现状城市公共交通主要有公交汽车、轨道交通、出租车和自行车组成。
现如今,我国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交通需求与城市公共交通承载量不匹配,制约着城市交通发展的同时,更限制着城市的、经济、文化等发展。
2.1.2城市公共交通发展面临问题城市交通体系是保障当前城市正常运作的动脉,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交通问题持续增加。
这些问题限制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1)城市公交的出行率低。
虽然在一些城市中实施了公共交通优化策略,且公共交通的数量和运输量也呈上升趋势,但城市公交的出行占比仍然不高。
(2)公交服务水平低。
车辆准点率低、路线不合理、换乘不方便、卫生差、密度低,这些都是服务水平低的表现。
(3)公交基础设施缺乏整体性。
国内城市公交基础设施缺乏从整体的角度出发进行统一规划。
城市建设中公共交通的基础设施配套规划往往是容易被忽视掉的,这导致居民出行的不便和管理城市。
(4)公共交通网络建设科学化水平有待提高。
在进行公交网络规划时,一些交通规划设计师对于城市的分析深度不够,只是生硬的参照规范条例,没有形成科学化的研究,使得城市交通环境改善工作效率不高。
现代城市交通规划的思想发展·文献综述
现代城市交通规划的思想发展·文献综述所谓交通规划,是指根据特定交通系统的现状与特征,用科学的方法预测交通系统交通需求的发展趋势及交通需求发展对交通系统交通供给的要求,确定特定时期交通供给的建设任务、建设规模及交通系统的管理模式、控制方法,以达到交通系统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之间的平衡,实现交通系统的安全、高效与节能、环保。
【1】1、现代城市交通规划的理论发展城市交通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前提,在城市规划中逐渐发展、不断成熟。
最初的交通仅限为道路的铺设、交通工具的开发,20世纪末机械开始代替人力,交通运输发展迅猛,交通规划开始进入人们视线……随着城市和交通运输的发展,路网设计的重要性日益突出,1925年法国勒·柯布西耶在《光明城市》【2】中分析了交通问题的产生原因,提出了立体交通的构想,1933年的《雅典宪章》【3】也进一步反映了设计者们对交通规划的重视……到了现代,交通规划已不局限于路网的设计,美国学者肯尼思·科尔森(Kenneth Kolson)在《大规划》(Big Plans,2001)【4】一书中写道:设计师们的注意力不仅仅集中于交通峰值、出入口布局、停车位计算等总体规划的关键参数,而更多地关注市民出行的特征和感受,并以此调整城市区域内大型交通运输的主导模型。
从“车为本”到“人为本”,是现代交通规划理念的一大进步。
2、以交通线为骨架的线形城市思想1882年,轨道交通发展迅猛,西班牙工程师索马里·马塔提出“线形城市”【5】的概念,其重要原则就是城市建设的一切其他问题均以城市运输问题为前提,通过交通运输线组成城市的网络。
索马里大胆地提出城市不再是分散在不同地区的点,而是由一条铁路和道路干道相串联在一起的、连绵不断的城市带,并且这个城市是可以贯穿整个地球的。
这一理论在在上海世博会期间由乌克兰建筑设计师伊格尔·斯维斯顿【6】进一步完善、展示,他对于具体的城市功能区域安排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关于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4现有的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没有充分发挥合理的交 . 通指挥和疏导作用。目前 国内城市所采用的城市交通信号控
制 系统多为集中式控制 系统 , 如北京采用的 S O T系统 , CO 可
信号灯控制 的交叉路 口, 三次绿灯显示未通过路 口的状态定
义 为 拥堵 路 口 , 堵 路 段 则 定 义 为 车辆 在 车 行 道 上 受 阻且 排 拥
策 两个 角 度 作 了综 述 。 角度一 :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 系统
1 . 道路交通基础设施 落后 , 道路交通设施运输能力不能 满足需求。19 - 2 0 9 5 0 2年期间 , 中国汽车数量从 l 0万辆 4 0
增 加 到 20 3 7万 辆 , 长 约 2倍 。 而 城 市 每万 人 拥 有 道 路 5 . 1 增 长 度 从 19 9 5的 38 里 只 增 加 到 20 年 的 54公 里 ,如 北 .公 02 .
21 0 0年第 4期
经济研究导刊
EC0N0M I RESEARCH C GUI DE
No4 2 1 ., 0 0 S f lN .8 e a o 7 i
总第 7 期 8
关于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刘 晓
( 江工 业 大 学 , 州 3 0 2 ) 浙 杭 10 3
碍 了城 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 因此 , 深入的研 究交通拥堵问题成为 当务之急。 综述 了今年来国 内学者在其含义、 因和对 原 策方面的研究成果 , 以期能对解决问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 : 交通拥 堵 ; 交通 信 号 ; 交通 网 络 ; 市 城
中图 分类 号 :2 1 F9. 1
文献 标 志 码 : A
以实现一个 区域 内交通信号的协调控制 , 但仍然存在单路 口 交通信号控制对交通流变化的适应性差 、 交通分区不合理和
选题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
交通拥堵、出行不便、环境污染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
为解决这些问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发展趋势及优化策略,旨在为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研究内容1.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1)国内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概况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技术创新等方面,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速度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已逐步缩小差距。
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2)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1)交通拥堵严重:城市交通拥堵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市民的出行体验。
2)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不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与市民需求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城市公共交通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3)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低: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普遍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4)公共交通发展不均衡: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在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2.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趋势(1)智能化发展: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2)绿色出行: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将更加注重环保,推广新能源、低碳、节能的交通工具。
(3)公交优先: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提高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地位。
(4)多元化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将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服务体系,满足市民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3.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优化策略(1)完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2)优化公共交通网络布局:科学规划公共交通网络,提高公共交通覆盖面。
(3)推广新能源汽车:鼓励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降低城市环境污染。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模式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800字》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模式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 国外研究现状世界上的城市轨道交通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为国外发达国家所重视,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各国都在规划和实施城市轨道交通。
Jefr Turner等人以雅加达雅博塔派克的城郊铁路为案例,系统地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在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并认为,在规划、筹资、实施、运营、管理等方面,应该把这一差别融入到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之中,以达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适应日益增加的乘客流量,Hlyun Kim等人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轨道交通网应由单一的线路系统逐步发展到一个复杂的线网体系,并以汉城的地铁为例,提出线网的动态及四个演化阶段,以引导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发展,强化其功能,并最终达到均衡、可靠的系统;ElaBabalik-Sutcliffe等将注意力集中在土耳其地铁的经营管理机制上,指出土耳其当局应予在其所属的机构中成立公司,虽然这样的体制改革会使城市轨道交通的计划和运营分崩离析,但这样的改革的确提高了其效率、生产率和利润;MIM Masirin等人相信,高效的公共交通体系有助于降低使用私人汽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拥挤、空气污染、噪音污染、事故和燃料消耗),同时也能缩短乘客出行时间、区域可达性,并与英国、法国、日本等城市的发展进行比较,提出相应的对策;AE Fazio等人认为,由于统一管理能确保铁路运行的安全性,同时也能为高品质的轨道运输服务提供维修保障,因此能够适用于各种轨道运输业务;RR Dubrevil 等则认为,通过数字化的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管理效率。
2 国内研究现状轨道交通的运行管理模式,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和工程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隋映辉认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不同的发展方式在其的功能和地位,体现了整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特征,并以此来指导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
目前,我国轨道交通的经营管理模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多种经营模式,耿幸福、徐新玉根据城市轨道不同的客流密度,提出了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模式应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进行合理的规划与选择,以保证轨道交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袁东提出,轨道交通建设应以安全、有序运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积极构建建设服务运营、运营服务运营和运营服务发展的核心,促进轨道交通项目的同步规划建设、相关资源管理和运营准备。
可持续发展理论文献综述
可持续发展理论文献综述摘要:区域可持续发展是评价和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和依据,也是可持续发展研究关注的前沿与热点。
此文将梳理可持续发展研究关注的思想和内涵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简要分析目前国内外的指标体系;综合国内外的评价方法,归纳为社会经济法、生态学方法、系统学方法与新兴方法并描述其应用现状。
针对10余篇文献从评价方法、指标、设计领域和研究区域等方面剖析了国内外可持续发展评价应用研究的变化和发展;分析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的局限性并进行展望。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分类、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引言:随着人民文明的进步,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由此而来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引发了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全球性的问题,传统的发展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人力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刻不容缓。
对人类而言,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努力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才能使环境和社会稳定的支撑人身安全、财富与健康。
如果用这个视角来审视某个国家与区域需要清除的对其所做的决策或行为产生的影响是有利还是有弊,而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目的正是为了政府和决策者提供关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从地方尺度到全球尺度的现在和将来的信息。
对可持续发展进行度量与评价研究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和核心环节。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学科动向、研究方法与应用范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区域的划分是以地理与经济特征为基础的,它将各种人类的、社会的、经济的、自然的、人文的和系统的冲突融为一体,形成多维动态负责巨系统,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载体正是区域,因此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既是从区域本身的实践要求和迫切需求出发,对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专门分析与研究,阐述其共性与个性。
正文: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延伸目前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思想流派众多,其中自然资源理论与生态学方向往往以人类继续生存为目标,并从生态污染、生物多样性、生态承载力与生态服务系统等方面研究,以最大限度的保障后代选择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的自由。
可持续发展理论文献综述
可持续发展理论文献综述
1997年,英国学者埃尔肯斯(Elkington)提出了“三重底线”理论,即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指标。
他认为企业不仅需要考
虑经济效益,还需要考虑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
这一理论促使企业从单一
的经济目标转向了追求经济、环境和社会共同发展的目标。
2005年,德国学者斯托克尔特(Steffen et al.)提出了“行星边界”理论。
他们指出,可持续发展需要确保人类的活动不超出地球系统可
以承受的范围。
他们将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氮和磷的循环、土壤侵蚀
等九个全球环境问题划定为行星边界。
这一理论强调了环境保护在可持续
发展中的重要性。
2024年,美国学者埃帕提出了“有限的行星”理论,他认为地球资
源有限,而人类的需求却是无穷的。
他提出了两个基本问题:何时和如何
让人类的需求与地球资源相适应?他认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重塑经
济发展模式,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未来,可持续发展理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例如,如何解决发
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公
正和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等问题。
同时,还需要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融合在一起,为
可持续发展提供更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因为字数限制,这里只能提供一个大致的综述。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文
献非常多,如果你需要更详细的文献综述,可以参考学术数据库,如谷歌
学术或者相关领域的期刊。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未来方向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未来方向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一直是城市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领域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宜居城市的需求不断提升,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就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未来方向展开综述,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一、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的研究热点1. 可持续城市发展可持续城市发展是当前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日益显现,人们对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在这一领域,研究者们关注城市的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生态保护等方面,探讨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智慧城市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成为了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的又一研究热点。
智慧城市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提升城市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研究者们关注城市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应用,探讨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打造更加智能化、便利化的城市环境。
3. 城市更新与改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更新与改造成为了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如何对老旧城区进行更新改造,提升城市的功能和形象,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要议题。
在城市更新与改造领域,研究者们关注城市更新的路径和模式、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等问题,探讨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宜居环境。
4. 交通与交通规划交通是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与交通规划也是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随着城市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如何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系统,优化交通网络布局,提升交通运行效率,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这一领域,研究者们关注交通拥堵、交通安全、公共交通建设等问题,探讨如何实现城市交通的智能化和便利化。
二、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的未来方向1. 跨学科研究未来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的发展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研究。
国内外公交车的文献综述
国内外公交车的文献综述引言:公交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空气污染、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国内外公交车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讨公交车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创新应用。
一、国内公交车研究综述:在国内,公交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公交车的运营管理:包括线路规划、车辆调度、乘客满意度调查等。
例如,某研究通过调查乘客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需求的公交车站台设计方法,以提高乘客出行体验。
2. 公交车的节能减排:由于公交车在城市交通中的大量使用,其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因此,许多研究致力于改进公交车的动力系统和驾驶策略,以实现节能减排。
例如,某研究通过优化公交车的车重和车身结构,减少了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
3. 公交车的智能化和自动驾驶: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公交车的智能化和自动驾驶成为研究热点。
某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公交车自动驾驶系统,通过实时感知、决策和控制,实现了公交车的自动驾驶。
二、国外公交车研究综述:国外公交车研究同样涉及多个领域,下面列举了几个典型的研究方向:1. 公交车的电动化:为了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和减少尾气排放,许多国外研究致力于开发电动公交车。
例如,某国外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基于锂离子电池的电动公交车,具有较长的续航里程和快速充电的特点。
2. 公交车的无人驾驶:无人驾驶技术在国外公交车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
某研究团队开发了一款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公交车,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和传感器等设备实现了对路况和行人的感知与识别。
3. 公交车的舒适性改善:公交车的舒适性对于提高乘客满意度和促进公共交通的发展至关重要。
某国外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振动控制的公交车座椅设计方法,通过优化座椅结构和材料,减少了乘客在行驶过程中的颠簸感。
结论:通过对国内外公交车研究的综述,我们可以看到公交车领域在运营管理、节能减排、智能化和舒适性改善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创新成果。
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文献综述
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文献综述一、介绍交通问题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议题。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长,道路拥堵、交通事故以及空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本文将对现代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综述,并提出可行的对策。
二、道路拥堵1. 主要问题道路拥堵是城市交通不可忽视的一大问题。
城市人口密集,道路规划有限,经常出现早晚高峰时段交通繁忙乃至拥堵现象。
这导致了时间浪费、能源消耗过多、环境污染加剧等后果。
2. 对策建议a. 建设更多公共交通系统,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流量。
b. 提供便捷而高效的自行车道和步行街区,鼓励非机动车和步行出行。
c. 推广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实施动态道路监控和调节,优化路网布局。
三、交通事故1. 主要问题交通事故造成了许多伤亡和财产损失。
驾驶员超速、酒后驾驶、分心驾驶等不安全行为仍然存在,道路安全意识不足成为一个主要问题。
2. 对策建议a. 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交通规则和安全意识的认知。
b. 提高交通法规的执行力度,加大对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并借助科技手段加强执法方法。
c. 改善道路设计和维护,提升车辆和行人的行车与行走安全。
四、环境污染1. 主要问题交通尾气排放是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汽车尤其是老旧柴油车的排放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居民健康。
2. 对策建议a. 推广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减少燃油汽车的使用,降低碳排放。
b. 建立更多的城市绿化带,增加植被覆盖率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c. 引入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并定期检测汽车尾气排放情况。
五、可持续发展1. 主要问题传统交通模式对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巨大,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为了保护地球,我们需要寻找更加高效和环保的交通方式。
2. 对策建议a. 支持绿色出行模式,如鼓励使用共享汽车、拼车服务,并提供诱导政策和优惠措施。
b. 发展智能交通系统,通过信息技术提高路况监测和车辆调度效率。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城市公共交通是指旨在为城市居民提供出行服务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有轨电车等,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亟需探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首先,它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减少道路拥堵和尾气排放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
其次,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能够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便利,提高员工效率和生产力,促进城市经济繁荣。
最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城市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关键,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节约成本,降低城市碳排放,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
二、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城市规划和设计的不合理导致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难以有序、高效地运营。
其次,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投入资金有限,经常面临运营成本、维修保养和设施更新等问题。
再次,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和管理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客流量统计、票务管理、智能调度等问题。
最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与其他交通方式的竞争性日益加强,如共享单车、网约车等新兴服务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对传统公共交通模式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三、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合理化可以促使公共交通系统有序发展,如优化路网、拓宽道路、划定公交专用道等。
其次,政府和社会机构需要加大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的投入,包括资金、人才和技术支持,以确保系统顺利运行。
再次,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需要升级和改造,包括模式创新、技术更新和服务升级等。
最后,需要加大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宣传普及,让更多的市民了解、使用和支持公交系统。
文献综述标准范文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相关文献,对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理论、方法及实践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提供参考。
一、引言城市交通拥堵是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居民的出行效率,还加剧了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城市交通拥堵治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旨在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
二、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理论1.交通供需理论:该理论认为,交通拥堵是交通需求超过交通供给所导致的。
因此,治理交通拥堵应从优化交通供需关系入手。
2.城市土地利用理论: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交通拥堵密切相关。
合理规划城市土地利用,可以降低交通需求,缓解交通拥堵。
3.交通规划理论:交通规划理论强调通过科学规划交通系统,优化交通结构,提高交通效率,从而缓解交通拥堵。
4.交通需求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通过管理交通需求,可以有效降低交通拥堵。
主要方法包括:交通需求预测、交通需求引导、交通需求抑制等。
三、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方法1.交通需求管理:包括出行需求管理、交通需求引导和交通需求抑制。
出行需求管理主要通过限制车辆出行、调整出行时间等方式降低交通需求;交通需求引导通过信息引导、价格引导等手段,引导交通参与者选择合理的出行方式;交通需求抑制则通过征收拥堵费、提高停车费用等手段抑制交通需求。
2.交通基础设施优化:通过扩建道路、优化道路网络、建设立体交通系统等手段,提高交通系统容量和效率。
3.公共交通发展:加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引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4.交通管理措施:包括交通信号优化、交通执法、交通诱导等,以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四、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实践1.国外实践:如纽约、伦敦等城市,通过征收拥堵费、优化公共交通系统、建设交通枢纽等措施,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
2.国内实践:如北京、上海等城市,通过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公共交通、实施交通需求管理等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文献综述摘要:在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的今天,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研究重点。
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基础先导作用使得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重点,也决定了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
通过综述国内外文献,分析了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影响因素,保障措施、公共交通线网布局模式,对改善城市交通结构、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内各大城市交通行驶面临显著变化。
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交通需求总量快速增长;二、机动化水平快速提高;三、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扩大,但供需不平衡的矛盾依然严重;四、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受到重视,但整体服务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强;五、环境压力大。
因此,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通过优先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实现有效的道路交通资源的高效利用。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各种交通方式中社会成本最低、综合效益总高的方式,不仅可以获得城市交通的总体效益,还能为城市的中低收入居民提供低价格的出行选择机会[1]。
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环境、人口、资源、技术、文化等的综合概念。
它并不是简单的时间和空间上的持续,而是基于整体、协调、优化、高效、公平、循环的持续。
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为居民提供迅速方便、安全经济、舒适准点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不仅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同事也是城市科学管理的需要。
毋庸置疑,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一、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1、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概述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与交通设施资源有限性的矛盾是始终存在的,如何经济合理地利用交通设施,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交通发展的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就外部成本,根据DECD的分析资料,公交所耗能源及其造成的环境污染远低于私人小汽车等机动车辆;就客运出行方式,从各种出行方式使用道路的角度看,无疑公交所需道路面积最少。
公共交通的比重越高,道路上的车流量越少,交通矛盾就越少。
因此,世界各大城市无不把发展公共交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
中国城市的基本特点是用地短缺、人口密集,任何城市交通的解决方案必须以此为约束。
因此,建立以公共交通系统为骨干的城市交通体系是将来一个时期内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唯一可行的办法。
2、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根据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概念,我们认为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是:建立一种合理的公共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既能提供快捷、安全、舒适的出行条件,以满足城市客运要求;又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真正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还能使公共交通结构功能不断发挥和完善,形成公共交通系统、城市社会经济、环境资源之间的协调健康发展[5]。
二、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公共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城市发展、城市交通系统、土地利用、能耗资源、生态环境、城市土地利用等。
1、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城市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交通系统的支持,而良好的交通系统又可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这是个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过程。
目前研究最多的是TOD模式。
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
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建筑设计师哈里森·弗雷克提出,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二战后期美国城市无限制蔓延的问题[13]。
TOD作为一种土地利用模式为城市提出了一红依托公共交通,使交通与土地利用耦合的模式。
传统TOD模式有四个主要特征:第一、以大运量公共交通(主要指铁路、轻轨等轨道交通以及巴士干线)为主导进行交通与土地联合开发;第二、提倡安全、友好的步行空间;第三、支持在公交站点周围步行允许范围内进行高强度的开发;第四、强调土地的混合使用,往往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功能为一身[14]。
2、公共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的发展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西方国家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城市形态对资源和环境污染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可能产生的影响等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随着联合国环境大会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提出,城市形态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称为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而土地利用是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近年来,西方学者针对传统城市规划方法的弊端,提出了TOD模式理论。
其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开发紧凑布局,支持公共交通;商店、住宅、公园、办公构造、公建设施分布在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服务范围以内;街道步行化,并于出行起讫点直接相连;提供不同类型、不同价格、不同容积率的混合居住区;保护自然环境,利用地形地貌建设高质量的公共空间;鼓励在建成区内沿公交走廊进行填充与改建[13]。
3、公共交通与社会生活公共交通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社会公平性和公正性。
公共交通是现代社会公益性事业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
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就要着眼于解决城市交通方面的社会不平等问题。
公共交通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市民出行的主要方式。
公共交通优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市民优先”,为大多数人提供了机动化交通出行的权利,体现了城市公共政策的价值基础。
公共交通优先对公共服务产品注重分配公平,体现了向广大中低收入阶层倾斜的分配原则,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国的城镇化,必须走可持续的、集约式的发展道路,不断提高综合承载能力。
城市健康发展,离不开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
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城镇人口1300 万左右,使城市和城镇密集区对交通的需求增长迅速。
特别是在小汽车快速增长的趋势下,城市空间扩张和城市功能集聚并存。
实现城市紧凑发展并带动周边地区发展,需要建立区域公共交通体系,以满足城市和城市密集地区的随机性活动,这是其他交通方式不能替代的。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不仅是解决城市交通的需要,而且也是优化城市布局,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
4、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近几年小汽车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大量占用城市有限的空间和有限的道路资源,致使许多城市出现交通拥堵。
在城镇化和汽车化的大背景下,城市交通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中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和迫切问题,而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城市公共交通还是一种经济高效的交通方式,有利于降低社会总成本,它是全社会都可用的交通方式,尤其是解决低收入人群出行问题的最有效的方式,发展公共交通有利于体现社会公平。
另外公共交通污染率低,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不断增加的小轿车则会带来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如环境悲化、能源紧张、生活质量下降等。
发展公共交通对于缓解城市交通供需矛盾甚至实现交通的可持续发都尤为重要。
5、公共交通与城市环境资源近些年中国开始关注交通给城市带来的环境影响,倡导“绿色交通”、“可持续交通”。
中国1995 年发表的“北京宣言——中国城市交通战略”是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其要求中国城市交通战略和规划要符合四项标准:经济的可行性、财政的可持续性、社会的可接受性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密度高,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仅仅依靠架桥修路和传统的管理方式去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不仅成本昂贵,而且效果十分有限。
据统计,每20 辆自行车或4 辆小汽车所占用的道路面积与一辆公共汽车所占用的道路面积相等,而公共汽车的载客量分别是每辆自行车、小汽车的100 倍和30-40 倍;运送同样数量的乘客,公共汽车与小汽车相比,分别节省土地资源的3/4,建筑材料的4/5,投资的5/6,空气污染是小汽车的1/10。
公共交通无疑是效率最高、最环保的交通方式。
大力发展大容量、高速度的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环境问题的最佳选择。
三、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措施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从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措施、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线网布局模式和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线网优化方法三个方面分析。
(1)经营政策[4]目前我国公交经营普遍不是很景气,形成的原因是:票价制度背离价值规律;补贴制度不完善,经营机制不灵活。
①补贴制度:在中国,很多人认为补贴是政府财政的包袱,主张取消补贴。
其实,从公共交通的经济特性看,适度的补贴是合理的,也是必需的。
②票价制度:票价与补贴是互动的,制定运营费用中票价与补贴应占的比例,涉及众多的利益关系。
国际上公认的通行公交价格制定原则:票价收入必须弥补公交公司所有的运营成本。
针对我国当前的情况应采取票价改革方面的对策是:成本核算必须科学、尽量降低经营开支;逐步把票价提高到完全收回成本的水平上,加快票制、票务管理的改革试点。
(2)投资政策长期以来,城市公共交通设施作为非生产性设施,其发展计划不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之中,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城市交通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因此投资比例很低。
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应当包括:第一,城市公共交通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其发展要纳入公共财政体系,统筹安排,重点扶持;第二是要建立规范的公共财政补贴制度;第三是要建立公共财政补偿制机制。
公共交通有时承担了一些社会福利和政府指令性任务;第四是要制定有利于公交优先发展的经济政策,要在税费、过路过桥费等方面给予公交企业和车辆优惠。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快立法速度,建立完善的法规政策体系,为优先发展公交提供法律保障。
(3)公共交通管理机制世界范围内公共交通有着不同的组织与管理模式,但公交系统最有成效的国家都有以下两个共同点:一、由地方政府控制和制定公交服务的范围和管理模式、票价。
二、由独立自主的商业实体负责公交运营,与政府的计划管理部门严格分离。
这里的政府管理是必要的,目的旨在平衡社会和商业目标。
我国公交面对巨大的市场,却越发不景气,其主要原因是缺乏上述两个共同点,因而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公交三制改革(经营机制、体制、票制)。
[4]公交线路总是沿着客流源点逐点布设,但对于众多的客源点,如何布设公交线路走向,如何确定合适的公交线路数量,这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与原理要求。
①公交线路布局探讨公共交通线路的布局形成原因很复杂,一般都是由当时城市的发展和经济条件、交通需求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形成的。
在城市内部,公交线网的布局是由每条公交线组成的。
由于历史的原因,各大城市公交线网的布局模式不尽相同。
②国内外公交线网布局模式总结研究国内外城市公交城市公交线路的布局模式主要有:a.“客流源直接连通”模式:该种布局模式适用于中小城市,或道路网络条件特别好及城市向心特征不太明显的大城市;b.“接驳聚散”模式:该种布局模式适用于特大城市、大城市;c.“一路一线”模式;d.“穿城分流”模式;e.“一次换乘+穿城分流”模式;f.“放射线+环线”模式;g.“放射线+树型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