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 440017-2017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数据存储与输出要求
北斗三代系统的RTK长基线定位技术在光伏管控报警系统中的应用
doi: 10.3969/j.issn.1673-6478.2024.01.003北斗三代系统的RTK长基线定位技术在光伏管控报警系统中的应用贾伟,汪自强,赵棒,李志波(葛洲坝集团交通投资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200)摘要:为辅助交能融合业务板块运维工作快速定位目标光伏组件及相关电力设施,提升光伏组件病害治理水平,提高系统智慧运维能力,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快速定位方法。
采用北斗三代系统的RTK长基线静态定位技术,向光伏电站运维系统及时提供设备预警及报警信息,辅助运维工作快速响应,实现“零火星电站”。
基于北斗三代系统的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eal-time kinematic,RTK)静态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光伏管控系统对光伏板定位模块的要求仅需视距级,在实际应用中定位偏差低于“米”级即能辅助运维人员快速定位报警光伏板。
经过试验,本系统在光伏管控中的应用具有精度高、鲁棒性强及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适宜在交能融合业务板块继续研究推广。
关键词:RTK;高精度;动动定位;惯性导航;基线中图分类号:P2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478(2024)01-0009-04 Application of RTK Long Baseline Positioning Technology Based on Beidou Third-generation System in Photovoltaic Control Alarm SystemJIA Wei, WANG Ziqiang, ZHAO Bang, LI Zhibo(Gezhouba Group Transportation Investment Co., Ltd., Wuhan Hubei 4302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assist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work of ACF business plate to quickly locate the target photovoltaic modules and related power facilities, improve the disease management level of photovoltaic modules, the intellig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ability, a fast positioning method has been designed. The system adopts the RTK long baseline static positioning technology of the Beidou Third-generation System to provide equipment early warning and alarm information to the 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ystem in time, assist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work quickly and corresponding, and achieve "zero Mars power station". The static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RTK based on the Beidou Third-generation System can reach the centimeter level, and the photovoltaic control system only requires the line-of-sight level for the photovoltaic panel positioning module.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he positioning deviation is less than the "meter" level, which can assis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personnel to quickly locate the alarm photovoltaic panel. After test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system in PV management and contro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precision, strong robustness and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which is suitable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promotion in the business segment of AC fusion.Key words: RTK; high precision; dynamic positioning; inertial navigation; baseline收稿日期:2023-08-07作者简介:贾伟(1994-),男,山东济宁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从事新能源业务研究工作。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选址测试与数据质量分析
毕业设计题目: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选址测试与数据质量分析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BachelorEnglish Title:Compass Ground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s Location Test and Data Quality Analysis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nchang, Jiangxi, P.R.China30, 05, 2016作者声明本人以信誉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本人独立撰写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道德、学术规范和其他侵权行为。
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数据、图件、资料均已明确标注出,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为获得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设计(论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毕业设计(论文)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本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归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所有。
特此声明。
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字):签字日期:年月日本人声明:该学位论文是本人指导学生完成的研究成果,已经审阅过论文的全部内容,并能够保证题目、关键词、摘要部分中英文内容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摘要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 CORS) 已经覆盖了我国大部分地区,这极大地拓宽了GNSS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这些基准站大都是基于单一的GPS或GPS/GLONASS,随着我们国家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迅速发展,原有CORS系统的GNSS接收机以及配套软件等设施不能兼容北斗系统。
因此需要将原有的CORS系统升级使它兼容北斗或者建设新的北斗CORS系统,这个也称之为北斗地基增强系统。
(整理)南宁示范区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方案
.................南宁示范区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方案武汉际上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二〇一三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 (1)1.1建设背景 (1)1.2建设意义 (1)1.3 建设原则 (2)1.4 参考标准 (4)1.5 常用术语 (5)第二章项目建设目标 (6)2.1系统建设目标 (6)2.2系统技术指标 (6)第三章项目建设内容 (8)3.1系统总体结构 (8)3.2 系统建设内容 (10)3.3系统管理中心建设 (11)3.4基准站系统建设 (25)第四章项目组织实施 (42)4.1项目组织过程 (42)4.2项目质量管理 (42)4.3项目风险管理 (43)4.4项目实施计划 (44)第五章投资预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项目概述1.1 建设背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缩写BDS,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Galileo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并称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目前,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已经成功发射四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和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其中,北斗-1A已经结束任务),将在系统组网和试验基础上,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该系统完成后,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
较传统的单GPS系统,使用GPS系统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联合定位,对于提高导航定位系统的环境适应性以及精密定位初始化时间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随着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发展,生产定位服务设备的生产商,都将会提供对GPS和北斗系统的支持,以提高定位的精确度。
目前,北斗卫星系统已经对亚太地区实现全覆盖,因此,发展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对于提高现有导航定位稳定性有着极大的帮助。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数据处理中心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2)增加数据处理中心的架构,将组成改成合并为架构,用图来表示架构,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图的中间为核心业务软件的模块;
b)从下到上的关系为:硬件支撑平台、软件支撑平台、核心业务软件;
c)外围:机房。
(3)从5.6到5.11条进行精减,以其标题给出这方面机房建设的内容,并明确按相关标准要求执行,条目精减后相应删除消防等方面具体国家标准的引用;
会后,编制组根据会议意见修改完善了标准材料,又经多次修改,形成了《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数据处理中心技术要求》标准的对外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2019年12月20日,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数据处理中心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35基地技术部、航天工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交通部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中科院空天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定位协会、兵器标准化所、信控集团、千寻等单位的专家和代表,专家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提出了修改意见。会后标准编制组根据会议专家的意见,整理形成了以下标准修改的主要方案:
(1)总体要求;
(2)数据处理中心机房;
(3)硬件支撑平台;
(4)软件支撑平台;
(5)核心业务软件;
(6)信息安全防护平台等。
对以上各项要求内容,编写组力求做到具体化、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以保障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建设的质量。标准初稿的基础上,编制组又进行了一些修改形成了内部标准征求意见稿。
2019年11月,编制组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数据处理中心技术要求》标准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兵器标准化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航天503所、信控集团、千寻位置网公司等单位的13名专家和代表。会议对标准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各方面的修改意见,并明确了以下内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设备组成及技术参数要求
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设备组成及技术参数要求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是电力行业中一种重要的设备,用于提供精准的定位和时间同步服务。
它由多个关键组件组成,并遵循一定的技术参数要求,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应由以下几个主要组件组成:1. 天线系统:基准站的天线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接收和传输性能,能够接收北斗卫星信号,并将传输信号发送给接收设备。
2. 接收设备:接收设备是基准站的核心部件,用于接收来自北斗卫星的信号,对信号进行处理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数据传输给处理器。
3. 处理器:处理器是基准站的控制中心,它能够处理解码后的数据,并将数据发送给其他相关设备,如服务器或通信设备。
4. 数据存储设备:为了记录和存储基准站接收到的数据,一个可靠的数据存储设备是必不可少的。
通常情况下,硬盘或闪存驱动器可以被用作数据存储介质。
5. 电源系统: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应配置可靠的电源系统,以确保设备的持续运行。
电源系统应提供稳定的电流和电压,同时具备过载保护功能。
除了以上组件,还有其他辅助设备,如数据传输线缆、温度控制设备等,以提高基准站的性能和可靠性。
然后,根据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的需求,设备应满足以下技术参数要求:1. 定位精度:基准站应具备高精度的定位能力,通常要求达到厘米级,以满足电力行业对精准定位的需求。
2. 时间同步精度:基准站应提供高精度的时间同步服务,通常要求达到毫秒级,以确保各个设备的时间同步一致。
3. 支持的卫星系统:基准站应支持北斗卫星系统,并能接收足够数量的卫星信号,以提供可靠的定位服务。
4. 抗干扰能力:基准站应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恶劣环境下仍然正常工作,并保持定位和时间同步的精度。
5. 通信能力:基准站应支持各种通信方式,如有线或无线通信,以便将数据传输给其他设备或上级系统。
总结而言,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是一个关键的设备,它由多个关键组件组成,并且需要满足一定的技术参数要求。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入网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2)入网基准站的运维能力要求;
(3)入网基准站的安全保密要求;
(4)入网管理流程;
(5)入网申请及评定步骤;
(6)入网检查及测试要求。
对以上各项要求内容,编写组力求做到具体化、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以保障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建设的质量。标准初稿的基础上,编制组又进行了一些修改形成了内部标准征求意见稿。
1.2
标准编制任务下达后,2019年1月,成立了由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以下简称(兵器标准化所)、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北方信息控制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控集团)、千寻位置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寻)等组成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入网技术要求》编制组。该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具有“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标准”《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入网资格评定要求》BD440016-2017的支撑背景。该标准是在研制过程中,基准站入网技术为标准制定提供了基础,标准制定过程的技术研讨反过来又深化和完善了基准站入网技术内容,形成了标准与基准站入网技术互动支持、相互推动提升的过程,因此,该标准具有充实可靠的技术背景。本次国家标准的编制组的主体成员与重大专项标准《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入网资格评定要求》BD440016-2017的标准编制组成员基本是一致,都是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工程的技术骨干。编制组制定了标准编制工作计划,明确了标准编制依据和原则等,并讨论了标准内容编写框架和主要技术内容。
2019年12月20日,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入网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35基地技术部、航天工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交通部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中科院空天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定位协会、兵器标准化所、信控集团、千寻等单位的专家和代表,专家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提出了修改意见。会后标准编制组根据会议专家的意见,整理形成了以下标准修改的主要方案:
高速公路北斗地基增强基站建设方案
高速公路北斗地基增强基站解决方案二零二二年二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 (1)1.1 项目背景 (1)1.3 建设目标 (1)1.4 建设内容 (1)1.5 站点分布规划 (2)1.6 项目意义 (2)第二章系统总体设计 (3)2.1 总体原则 (3)2.2 技术依据 (3)2.3 技术指标 (4)2.4 系统功能 (5)2.5 系统组成 (5)2.6 系统工作流程 (6)2.7 系统关键技术 (6)2.7.1 虚拟参考站技术 (6)2.7.2参数实时解算播发技术 (7)第三章系统构成 (8)3.1 基准站子系统 (8)3.1.1 站点勘察测试 (8)3.1.2基准站主要设备参数 (8)3.1.3设备安装与调试 (9)3.2 通讯子系统 (10)3.2.1 技术指标 (10)3.2.2 技术设计 (10)3.2.3 数据安全 (11)3.3 数据处理与控制中心子系统 (12)3.3.1 设计原则 (12)3.3.2 系统调试 (12)3.3.3 系统主要软件参数 (13)3.3.4 网络安全防护建设 (15)3.3.5 机房设备配置 (15)3.4 用户应用子系统 (16)3.4.1 用户群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3.4.2 CORS系统应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系统测试与调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系统调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系统测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湖北省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水汽监测数据传输设计
134“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是由国家统一规划建设的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主,兼容其他GNSS系统的地基增强系统,采用的地面参考站间距为50-300km,通过地面通信系统播发导航信号修正量和辅助定位信号,向用户提供厘米级至米级精密导航定位和大众终端辅助增强服务。
卫星导航技术将通信、地理信息、对地观测有效地结合,正逐步发展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也是当前最具有创新性和生命力的新兴信息产业之一。
2013年1月,湖北省北斗地基增强示范系统建设正式启动,该系统是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一部分,也是首个建设的省级示范系统。
项目计划省内建设30个北斗示范站,并开展北斗在测绘、气象、交通运输、航道、城市管理共5个行业的示范应用工作。
我省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是在不影响原有GNSS/Met业务的情况下,在GNSS 天线和接收机之间加设信号分发器,加装北斗接收机(和芯星通UR370)与现有系统并置运行。
因此,数据的采集过程与GNSS/MET 水汽监测系统类似,由中心站收集所有站点数据,并进行实时处理。
目前,系统已进入试运行阶段。
1 数据采集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同GNSS/MET大气水汽监测系统一样,利用全省气象业务通信网络,实现各北斗基站与数据处理中心的数据传输和监控管理,通过业务网或外网实现数据中心的数据产品对用户的分发和共享。
北斗数据收集处理中心由数据处理工作站软硬件组成,定时接收、存储、处理和分析各示范站数据,形成基本产品并提供服务。
数据处理中心由数据处理工作站软硬件组成,中心站软件由武汉大学卫星定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开发提供,实现定时接收、存储、处理各北斗基站数据,形成基本产品并提供服务,实现对北斗基站的远程监控管理。
湖北省气象局建设一条至武汉大学卫星定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数据传输通信链路,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
2 采集数据格式分析目前我省接收的北斗原始数据由中心站实时处理为气象观测所需的RINEX格式数据,包括观测文件(O文件)、北斗星历文件(C文件)、GLONASS星历文件(G文件)、GPS星历文件(N文件)。
高速铁路北斗地基增强系统试验网建设
高速铁路北斗地基增强系统试验网建设
袁宝文
【期刊名称】《铁道通信信号》
【年(卷),期】2015(0)11
【摘要】地基增强系统(GBAS)将卫星定位、计算机网络、数字通信等技术多方位结合,可以满足高速铁路对安全监测水平和运营管理效率的要求.首先介绍卫星定位地基增强系统与技术,结合高速铁路特点提出了高速铁路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组成,以及建设试验网基准站站址要求及注意事项.
【总页数】3页(P55-57)
【作者】袁宝文
【作者单位】通号通信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100070 北京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国网山东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方案及应用
2.西宁市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及可用性分析
3.广东电网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方案及应用分析
4.甘肃省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方法研究
5.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建设技术规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设备组成及技术参数要求
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设备组成及技术参数要求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北斗系统在我国的广泛应用和发展,电力行业也开始逐步引入北斗技术,以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定位服务系统,能够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服务,适用于电力设备监测、作业定位、应急救援等领域。
而基准站是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其组成和技术参数对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基准站设备组成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天线系统:用于接收北斗卫星信号,并进行信号处理和传输。
基准站的天线系统需要具备较高的接收灵敏度和定位精度,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定位精度。
2. 信号处理模块:负责对接收到的北斗卫星信号进行处理和解码,输出定位数据。
信号处理模块需要具备较高的计算性能和稳定性,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 控制系统:用于对基准站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可以实现远程升级、故障诊断和数据查询等功能。
控制系统需要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确保基准站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
5. 供电系统:提供基准站所需的电力供应,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供电系统需要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确保基准站在各种工作环境下的正常运行。
二、技术参数要求1. 定位精度:基准站的定位精度需达到厘米级,以满足电力设备监测和作业定位的需求。
2. 信号接收灵敏度:基准站的天线系统需具备较高的接收灵敏度,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下有效接收北斗卫星信号。
3. 数据传输速率:数据传输模块的传输速率需达到较高水平,以确保定位数据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5. 安全性:基准站设备需要具备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有效防范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等安全威胁。
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设备的组成和技术参数对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严格的技术要求,才能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准确性,为电力行业的发展和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船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接收设备性能标准
2017年第6期 总第170期DOI :10.19423 / ki.31-1561 / u.2017.06.097船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接收设备性能标准林德辉(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上海200011)收稿日期:2017-11-09作者简介:林德辉(1941-),男,研究员。
研究方向:船舶电气标准(含规则、规范)。
1 GPS 与BD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由美国于1970 年建设,其前身是一套专为美军研制的定位系统,出于军用考量,为防止敌方通过定位信号截获美军位置,定位系统被设定为单向传输(即 GPS 接收机只接受卫星信号,而不向外发射信号),这一特性也为 GPS 面向民用领域奠定了基础[1]。
打开 GPS,地球上空的卫星在几分钟之内就会锁定你的位置,并告诉你行进的速度、所处位置的海拔高度……。
现在,世界上可以提供精确定位的全球导航系统共有四种:美国的 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BDS)。
目前美国的 GPS 最为成熟,覆盖面也最广。
GPS 由空间、地面监控和用户三部分组成(参见图1):(1)空间部分,由24 颗GPS 卫星(包括 21 颗工作卫星和 3 颗备用卫星)组成;(2)地面监控部分,由 1 个主控站、3 个注入站和5 个监控站组成;(3)用户部分,即 GPS 接收机,主要作用是从GPS 卫星接收信号,并利用传来的信号计算用户的三维位置及时间[1]。
24 颗卫星均匀分布在 6 个轨道平面上(即每个平面上 4 颗卫星),各个轨道面均设定为特定的角度。
卫星导航地基增强技术趋势及特点分析
卫星导航地基增强技术趋势及特点分析一、背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 N S S(G l o b a 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总称。
包括美国的GP S、俄罗斯的GLONASS、中国的北斗系统(BDS)和欧盟的GALILEO系统。
从目前各系统的发展情况来看,GNSS系统可以采用单频伪距定位的方式为用户提供米级定位服务并能满足多数一般性用户的定位需要。
但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行业用户(如工程测量、地质形变监测、精准农业等)需要高精度(厘米级、分米级)的导航定位服务。
卫星导航地基增强系统是在一定地理范围内提供高精度差分定位服务的重要技术手段。
它基于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技术,通过在一定区域内布设一定数量的地面参考站对卫星导航信号进行长期连续观测,并采用观测数据对卫星导航信号进行误差建模和修正,生成高精度差分改正数并播发给区域内的相关用户,从而辅助用户实现高精度差分定位。
由于地基增强系统采用双多频的载波相位观测量,并且具有较大服务覆盖范围(一般为省级或市级),从而能够提供更加精准的导航定位服务。
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不断推进,覆盖全国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正不断建设和完善,这些地基增强系统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为主,兼容其他GNSS系统的地基增强系统,为拓展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范围和领域,提升北斗系统运行服务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运行原理GNS S卫星导航地基增强系统是一种提供高精度导航定位差分服务的基础性时空系统。
该系统通过部署建设GNSS地面基准站网和数据处理中心,为区域内用户播放高精度导航差分信息,从而满足相关用户对于实时的米级、亚米级、厘米级和事后的毫米级定位的需求。
地基增强系统一般包括基准站网、数据处理与服务中心、通信网络系统和用户终端等部分。
1. 基准站网基准站网是地基增强系统的重要组成+高书亮图1 StarLink卫星在轨分布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全天候采集卫星导航观测数据,将采集和预处理后的观测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和服务中心,支持系统解算生成相关的差分改正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数据 存储和输出要求
Data storing and exporting requirements for reference station of BDS ground-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
2017-05-09 发布
2017-06-01 实施
表 2 监测站数据采样率
数据类型 原始观测数据
站点信息 定位结果 差分数据产品
采样率 1s
一次性记录,变更时更新 1s
按接收的差分数据产品频率存储
6.2.3 区域基准站
6.2.3.1 按天存储文件,文件的起止时间为:北斗时(BDT)0 时 0 分 0 秒~23 时 59 分 59 秒。 6.2.3.2 数据采样率见表 3。 6.2.3.3 数据存储能力应大于 30 天。 6.2.3.4 数据存储的卫星截止高度角应不大于 10°。
BD 440017-2017
目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及定义 ........................................................................ 1 4 缩略语 ............................................................................ 1 5 数据分类 .......................................................................... 2
表 1 框架基准站数据采样率
数据类型 原始观测数据
站点信息 气象数据
采样率 1s
一次性记录,变更时更新 10s
6.2.2 监测站
6.2.2.1 24 小时数据文件的起止时间为:北斗时(BDT)0 时 0 分 0 秒~23 时 59 分 59 秒。 6.2.2.2 数据采样率见表 2。 6.2.2.3 数据存储能力应大于 30 天。
5.1 存储数据 ...................................................................... 2 5.2 输出数据 ...................................................................... 2 6 数据存储 .......................................................................... 2 6.1 数据存储内容 .................................................................. 2 6.2 数据存储配置 .................................................................. 3 6.3 数据存储格式 .................................................................. 3 7 数据输出 .......................................................................... 4 7.1 通信协议 ...................................................................... 4 7.2 输出内容 ...................................................................... 4 7.3 输出频度 ...................................................................... 5 7.4 输出格式 ...................................................................... 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基准站数据存储及传输 BINEX 文件格式 .............................. 7
BD 110001-2015 北斗卫星导航术语 BD 410001-2015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接收机数据自主交换格式 BD 410003-2015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接收机差分数据格式(二) BD 440018-2017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于中国移动通信网数据播发接口规范
5.2 输出数据 基准站的输出数据一般包括:接收卫星信号的原始观测数据及接收机状态信息、站点信息、气象仪
输出的数据、机柜监控单元的状态信息等。
6 数据存储
6.1 数据存储内容 6.1.1 框架基准站
框架基准站的存储数据主要为:BDS(B1/B2/B3)、GPS(L1/L2/L5)、GLONASS(L1/L2)等导 航系统的原始观测数据、站点信息、气象数据。这些数据分别包括:
I
BD 440017-2017
前言
为适应我国卫星导航发展对标准的需要,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制定北斗专项标 准,推荐有关方面参考采用。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方信息控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信 息中心、武汉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清太、麦绿波、张国林、张勤熙、徐晓飞、高文昀、张家宏、汪 灏、胡献 景、楼益栋。
a) 原始观测数据:包括码伪距、信噪比、载波相位值、多普勒频移、卫星广播星历等; b) 站点信息:包括站名、坐标、天线信息等; c) 气象数据:包括气象仪的温度、湿度、气压数据、采集时间等。 6.1.2 监测站 框架基准站的存储数据主要为:BDS(B1/B2/B3)、GPS(L1/L2/L5)、GLONASS(L1/L2)等导 航系统的原始观测数据、站点信息、定位结果、差分数据产品。这些数据分别包括: a) 原始观测数据:包括码伪距、信噪比、载波相位值、多普勒频移、卫星广播星历等; b) 站点信息:包括站名、坐标、天线信息等; c) 定位结果:包括单频伪距差分、双频载波相位差分、单频载波相位差分定位结果等; d) 差分数据产品:包括广域增强数据产品、区域差分数据产品等。 6.1.3 区域基准站 框架基准站的存储数据主要为:BDS(B1/B2/B3)、GPS(L1/L2/L5)、GLONASS(L1/L2)等导 航系统的原始观测数据、站点信息。这些数据分别包括: a) 原始观测数据:包括码伪距、信噪比、载波相位值、多普勒频移、卫星广播星历等; b) 站点信息:包括站名、坐标、天线信息等。
表 3 区域基准站数据采样率
数据类型 原始观测数据
站点信息
采样率 1s
一次性记录,变更时更新
6.3 数据存储格式
3
BD 440017-2017
6.3.1 文件格式
6.3.1.1 框架基准站中数据文件应按照原始二进制数据或 RINEX、BINEX 格式等进行存储,数据交换采 用 RINEX 或 BINEX 格式。 6.3.1.2 监测站中数据文件宜按照原始二进制数据流进行存储。 6.3.1.3 区域基准站数据文件应与框架基准站保持一致。
MARKER NAME
MARKER TYPE
SYS / # / OBS TYPES TIME OF FIRST OBS PGM / RUN BY /DATE PGM / RUN BY /DATE
要求 版本号/M 生成当前文件的程序名/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使用北斗时 选用八字符表示,其中第一位表示属性,“K”为框架基准站,“Q”为区 域基准站,第二、三位为基准站所在省(直辖市)份区域码,第四、五、 六、七位为基准站所在县区域码,最后一位数字为同一区域建站顺序号, 如海南琼中框架 1 号站代码为 K4690301 JIYANDUN:基岩墩 WUDINGDUN:屋顶墩 TUCENGDUN:土层墩 应至少包含以下 4 种类型:C =伪距;L = 载波相位;D = 多普勒;S = 信 号强度 观测值中包含北斗观测值时,使用北斗时;不包含北斗观测值时,使用 UTC 或其他 生成当前文件的程序名/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使用北斗时 生成当前文件的程序名/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使用北斗时I源自IBD 440017-2017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数据存储和输出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的数据分类、数据存储、数据输出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以下简称基准站)与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国家数据综合处理 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6.3.2 RINEX 格式
数据存储格式应按BD 410001-2015执行,包括3种文件类型: a) 观测数据文件; b) 导航数据文件; c) 气象数据文件。 RINEX的应用要求见表4。
表 4 RINEX 应用要求
文件类型
观测数据文件
导航数据文件 气象数据文件
记录类型 RINEX VERSION /TYPE PGM / RUN BY /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