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结构(公开课)

合集下载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四节图片版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四节图片版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第5页
一个稳定群落中,由于各种群在 群落中含有各自生态位,种群间 能避免直接竞争,从而又确保了 群落稳定。
第6页
群落是一个种群互相作用、生态位分化 种群系统,各种群在它们对群落时间、空间 和资源利用方面,以及互相作用也许类型 方面,都趋向于互相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
因此,由多个种群构成生物群落,要比单 一个群群落更能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维持 长期较高生产力、含有更大稳定性。
4 干扰与群落缺口形成与重新侵占
干扰使得连续群落出现断层(缺口)。 比如:森林中林窗、草原中老鼠频繁活动
形成挖掘小斑块等。 缺口重新恢复或侵占普通有两种形式 (过程)。
(1)抽彩式竞争 (2)小演替
第16页
(1)抽彩式竞争
① 概念 缺口被周围群落任何一个种类侵入 和占有并发展成为优势种,哪个种成为 优势种完全取决于随机原因。
第21页
5 干扰频率对物种多样性影响——
中度干扰假说
即中档程度干扰水平能维持高多样性。 ①在一次干扰后少数先锋种入侵缺口,假如 干扰频繁,则先锋种不能发展到演替中期, 因而多样性较低; ② 假如干扰间隔期很长,使演替过程能发展 到顶极期,多样性也不很高; ③只有中档于扰程度使多样性维持最高水平, 它允许更多物种入侵和定居。
S=cAz
3 岛屿效应
岛屿面积越大,种数越多现象。
第25页
(二)MacArthur平衡说
岛屿上物种数决定于物种迁入和灭亡平衡。 这是一个动态平衡,不断地有物种灭亡,也 不断地由同种或别种迁入而补偿灭亡物种。
依据平衡说,可阐明下列4点:①岛屿上物种 数不随时间而改变;⑦这是一个动态平衡, 即灭亡种不断地被新迁入种所代替;③大岛 比小岛能“供养”更多种;④随岛距大陆距 离由近到远,平衡点种数逐步减少。

群落的结构——公开课课件

群落的结构——公开课课件

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种群种类 优势种群 种间关系 研究池 塘群落 群落的 空间结构 种群位置
群落演替
池塘的范 围和边界
三、群落的物种组成
武夷山
低等植物 高等植物 动物 脊椎动物 840种 2888种 5000余种 475种
西伯利亚
低等植物 670种 高等植物 139种 动物 约1000种
不同群落间种群数量和个体数量 营巢鸟 高等植物 差别很大。
水平结构:是生物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 布不均匀造成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的差异。
1.水平结构的特点: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特征 是具有镶嵌性。 2.导致镶嵌性出现的原因:植物个体在水平方向上 的分布不均匀造成的,从而形成了许多小 群落。 3.分布不均匀的原因:地形、土壤湿度和盐碱度、 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人和动 物的影响等。
A. 共生
B.竞争
C. 寄生
D. 捕食
( 2 ) 采蜜的蜜蜂回巢后便围绕蜂房以跳舞 的方式将发现的蜜源告诉同伙,这种现象在生 物学上称( A ) A.种内互助 B.种内斗争 C.互利共生 D.竞争
3、下例说法正确的是( C ) A· 生长一致的稻田不存在垂直结构 B· 高山长草,低处长大树的现象是垂直结构 C· 只要有生物群落就有一定程度的垂直结构 D· 沙漠上只有极少的生物,不构成生物群落 4、人类在北半球生产和使用农药DDT,却在南 极的磷虾体内发现了DDT。该现象可解释为( A ) A· 全球的生物可看作一个大生物群落 B· 全球的生物可看作一个大种群 C· 人类对南极的资源进行了过度开发 D· 磷虾特别容易吸收农药DDT
小结
(1)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例如,我国北方的森林,主要是由常绿针叶树种 组成,而南方许多森林的主要树种是阔叶乔木 (2)不同群落间种群数量和个体数量差别很大。 例如,在热带森林的生物群落中,植物种群以万 计,无脊椎动物以10万计,脊椎动物种群以千计; 但在冻原和荒漠的生物种群中,种群数量要少得多。 (3)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在生态学上, 用丰富度来描述一个群落中种群数量的多少。

[人教版]《群落的结构》公开课课件2

[人教版]《群落的结构》公开课课件2
体表寄生 量
B 寄生虫
A 宿主(寄主) 体内寄生
A
B
时间
BA
[名师课堂教学][人教版]《群落 的结构 》公开 课课件2 (完整 版PPT)
[名师课堂教学][人教版]《群落 的结构 》公开 课课件2 (完整 版PPT)
4.互利共生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互相依存,彼此有利;如 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如地衣 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
人 [教 名版 师《课群堂落教的学结]构[人》教P版PT]课《件群13落 的结构 》公开 课课件2 (完整 版PPT)
人 [教 名版 师《课群堂落教的学结]构[人》教P版PT]课《件群13落 的结构 》公开 课课件2 (完整 版PPT)
2.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
人 [教 名版 师《课群堂落教的学结]构[人》教P版PT]课《件群13落 的结构 》公开 课课件2 (完整 版PPT)
你多我多,你少我少

B



生物A 生物B
时间
人 [教 名版 师《课群堂落教的学结]构[人》教P版PT]课《件群13落 的结构 》公开 课课件2 (完整 版PPT)
生物因素之间各种关系的图象
人 [教 名版 师《课群堂落教的学结]构[人》教P版PT]课《件群13落 的结构 》公开 课课件2 (完整 版PPT)
其它实例: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白蚁与其体内的鞭毛虫 大肠杆菌与人
[名师课堂教学][人教版]《群落 的结构 》公开 课课件2 (完整 版PPT)
人 [教 名版 师《课群堂落教的学结]构[人》教P版PT]课《件群13落 的结构 》公开 课课件2 (完整 版PPT)
A
人 [教 名版 师《课群堂落教的学结]构[人》教P版PT]课《件群13落 的结构 》公开 课课件2 (完整 版PPT)

中学公开课优质课件精选群落的结构

中学公开课优质课件精选群落的结构

类型二 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
【例题2】 生物群落的结构在垂直方向上
()
A.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有的有分层现象,有的没有分层现象
C.森林中的生物有分层现象,草原上的没有分层现象
D.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解析 该题针对学生对群落垂直结构的认识上的几个误区进 行命题,通过分析。有助于正确理解群落的垂直结构。在垂 直方向上,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就是群落的垂 直结构。如森林植物明显地分成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 地被层;池塘中植物明显地分成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 植物。其实,草原的植物、动物在垂直方向上同样也有明显 的分层现象,如地上、地表、地下都有动物、植物分布。因 此,分层现象是普遍的。
()
A.各种藻类存在竞争关系 B.若没有滨螺,藻类多样性会降低 C.滨螺密度越大,藻类种类数越少 D.滨螺在中等密度时,藻类多样性程度最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群落中的种间关系。由题意知滨螺 与各种藻类的关系为捕食,各种藻类都是自养型的生物,它 们之间争夺空间、阳光和无机离子,应为竞争关系。由图中 可知,藻类种类数随着滨螺密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在滨 螺中等密度时,藻类多样性程度最高。
③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直接影响群落中动物的垂直结构, 动物种类的多少是随植物层次的多少而变化的。如:森林群 落一般比草原群落的动物种类多。
二、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关系 名称
数量坐标图
互利 互生
寄生
能量关系 图
特点
举例
数量上两种生物同 大豆与根瘤菌 时增加,同时减少, 呈现出“同生共死” 的同步性变化
如果分开,则寄生 蛔虫与人;菟
答案 A
类型三 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研究
【例题3】 (2009·江苏高考)科研人员对江苏某地沿海滩

群落的结构(公开课)最给力的精品课件

群落的结构(公开课)最给力的精品课件
人类在北半球生产和使用农药DDT,却在南极的 磷虾体内发现了DDT。该现象可解释为( A ) A· 全球的生物可看作一个大生物群落 B· 全球的生物可看作一个大种群 C· 人类对南极的资源进行了过度开发 D· 磷虾特别容易吸收农药DDT
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类绿色 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从而 使它们能( D) A.有效避免竞争 B.合理利用环境资源 C.提高群落的光合产量 D.以上都正确 关于生物群落的结构,以下不正确的是( C ) A.在垂直方向,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 C.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 D.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
② (3)若3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是___________ 。
(4)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
先增加后减少然后趋于稳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不同 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 D.丰富度越多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
5.寒带针叶林中两个动物种群(N1、N2)的数量变化如 右图所示。据图判断这两个种群的关系是: A.捕食关系,N1为捕食者,N2为被捕食者 B.捕食关系,N2为捕食者,N1为被捕食者
C.竞争关系,N1为竞争中的胜者,N2为败者
D.共生关系,N1、N2彼此依赖,相互有利
6.防治松毛虫常用的方法有招引灰喜鹊和施 放毛虫白僵病菌,灰喜鹊和白僵病菌与松毛 虫的关系依次是 A.竞争和互利共生 B.捕食和寄生 C.捕食和互利共生 D.寄生和捕食
3.水平结构的影响因素: ①地形②土壤湿度和盐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生 物 数 量
生物A —被捕食者
生物B捕食生物A
生物B —捕食者
时间
竞争与捕食作用的结果有何区别?
• 竞争的结果是一方处于优势,另一方处于劣 势,最终灭亡。 • 捕食的结果是两个种群相互制约,两个种群 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生物B 种 群 数 量 种 群 数 生物A 量 时间 生物A 生物B 时间
a
b
本节小结:
一、群落的概念
①同一时间内
②一定区域 ③所有生物
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1、群落的物种组成 2、种间关系 ①竞争 ②捕食
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群落特征:物种的多样性、种间关系、群落结构等。
种群数量 优势种群 种群位置 研究池 塘群落
群落的 空间结构 群落演替 池塘的范 围和边界
种间关系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群落的结构特征:
群落的物种组成
种间关系
群落空间结构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常绿阔叶林 不同的群落如何进行区分?
不同的群落物种的组成是不同的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本节聚焦
1、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上有哪些 差别? 2、种间关系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3、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怎样的?
课前复习
1、种群的三要素
①同一区域 ②同种生物 ③全部个体
2、种群的特征
(1)数量特征 ①种群密度(最基本) ②出生率和死亡率 ③迁入率和迁出率 ④年龄组成 ⑤性别比例 (2)空间特征 ①均匀 ②随机 ③集群
常绿针叶林
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部分物种名录
苦槠、青钩栲
武夷杜鹃
毛杆玉山竹 武夷铁角蕨
新疆北部的常绿针叶林
部分物种名录
西伯利亚红松 西伯利亚冷杉
福建武夷山的常绿阔叶林
西伯利亚云杉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常绿阔叶林
常绿针叶林
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不同的群落物种数目是有差别的的
资料1
1、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当它们 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 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因此 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但是, 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 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 虫处于优势。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 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 了食物来源而灭亡。这就是竞争。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南方
北方群落的丰富度?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苔原
常绿针叶林
从赤道到两极生物种数目(丰富度)如何变化?
气候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愈 长,物种的数目愈多,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
随着海拔的增加,物种的丰富度怎么变化?
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随着水深度的增加,物种的丰富度怎么变化?
雪兔和猞猁相互 制约,它们的种 群数量保持在一 定范围内波动。
猞猁数量
雪兔数量
猞猁数量
雪兔数量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注意: 同种生物的成体以幼体为食, 不是捕食关系,而是种内斗争。 捕食不只是动物之间,动物以 草为食,亦是捕食关系。
捕蝇草
肉食
植食
被捕食者与捕食者之间不同步变化 被捕食者:数量多者或先增加先减少者。 捕食者:数量少者或后增加后减少者。 特点:被捕食者与捕食者相互制约双方的数 量,被捕食者不会被(捕食者)淘汰
1、竞争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大象和狮子 抢夺水源
水稻和稗 子的竞争
特点:生活环境、生活习性越相近的物种间竞 争越激烈。 结果: 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 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竞争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 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果常 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 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 甚至灭亡。
群落的概念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
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包括这个区域内所有生物
判断:下列描述属于群落的是; 1)一个池塘中的鱼类 2)一片森林中的各种植物 3)一片草地 4)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真菌等全部生物
海洋生物群落
鱼类 珊瑚 贝类 甲壳类 海藻 微生物
森林生物群落
乔木 灌木 草本植物 鸟类 蛇 真菌
课 堂 练 习
1.人类在北半球生产和使用农药DDT,却在 南极的磷虾体内发现了DDT。该现象可解 释为( A ) A· 全球的生物可看作一个大生物群落 B· 全球的生物可看作一个大种群 C· 人类对南极的资源进行了过度开发 D· 磷虾特别容易吸收农药DDT
2、(广东2004)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 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 A. 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 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 a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C D. b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生 物 数 量
A C B
生物A
生物B
时间
生 物 数 量
生物B 生物A
时间 ★竞争实力悬殊时
(狮子与野狗)
★竞争实力相当时相互抑制
(牛与羊)
2.9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猞猁 和雪兔种群数量之间存在相关性。 例如,从1845年到1855年间,猞 猁数量的增加导致雪兔减少;而 雪兔的减少,又会造成猞猁减少, 之后雪兔又大量增加。
下图展示了在池塘水面、水中、水底生活的多种生物。
1、这个池塘中有哪些生物?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植食 性鱼、肉食性鱼、微生物等
2、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 量减少,池塘中其他种群的 数量将会出现什么变化?
肉食性鱼 植食性鱼 小型水生动物 浮游动物、植物
农田生物群落
农作物 杂草 昆虫 青蛙 老鼠 细菌
丰富度随水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比较下列各组物种组成的多少?
平原 < 山地
草地 < 林地
两个或多个群落间过渡地带,即群落交错区,
如海陆交界的潮间带、河口湾,森林与草地或农
群落间的过渡地带 > 非过渡地带
田交界的地带,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常常比相邻群
落中多,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两种草履虫单 独培养和混合 培养时种群个 体数量发生动 态变化的原因 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