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课件 17 古诗三首 PPT精品课件 部编版

合集下载

新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 (共83张PPT)演示课件

新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 (共83张PPT)演示课件
这首诗气势磅礴,要读出雄浑开阔的意境,其中“中断”
加一加:孑+瓜=孤 巾+凡=帆
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的适宜 小组交流:你觉得李白看到这幅美景可能会做些什么?

17 古诗三首
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美 女,一般称其为西施,后人 尊称其“西子”。自幼随母 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 女”。她天生丽质、秀美出 众,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事件:喝酒 地点:西湖上
17 古诗三首
前两句描写了西湖什么天气的 美景?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17 古诗三首
一起解诗意
波光闪动的样子。
水光潋滟晴方好,
诗意:
正。
晴天时,西湖碧波荡
漾,波光粼粼。
晴天:水光潋滟
17 古诗三首
云雾迷茫的样子。
山色空蒙雨亦奇。
诗意:
也。
雨天时,西湖云雾迷
蒙,群山若隐若现。
这首诗在朗读的时候要用轻柔、赞美的语气,读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诗意: 西湖景色的美不胜收。 晴天时,西湖碧波荡漾,波光粼粼。
从前两句你感受到长江的什么气势? 他可能会说:下雨天的西湖朦胧静谧,更美丽!
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 我觉得他会被这壮观的景色所震撼!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liàn yàn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这首诗在朗读的时 候要用轻柔、赞美的 语气,读出对西湖美
淡妆/浓抹/总相宜。
景的喜爱之情。
17 古诗三首
从这首古诗的题目中你了解到 哪些信息?
17 古诗三首
一起解诗题
天气:先晴天后下雨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精美课件(共107张PPT)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精美课件(共107张PPT)

朗读《望天门山》和《饮湖上初晴后 雨》,概括你的朗读感受。
《望天门山》:__壮__美 《饮湖上初晴后雨》:__柔__美
赏西湖之“晴”
水光潋滟晴方好 明媚
波光闪动的样子 想象
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的阳光洒 在西湖上,西湖________。
赏西湖之“雨”
山色空蒙雨亦奇 淡雅
云雾迷茫缥缈的样子 想象
1073年,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曾在西湖饮酒游 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大雨,两种不同 的景致,他都很欣赏,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
交代事件背景
[宋]苏 轼
交代天气变化情况
苏轼 (1037—1101),
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 (zhān),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属四川)人。豪放派词人 代表,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想象
雄伟的天门山被长江从 中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 至此,回旋澎湃。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上句中“断”“开”二字运用极其传神, 山断而江开,可见江水之浩大声势;下句反 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 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
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从中间断开 楚江将天门山劈开
天门中断楚江开
思考:天门山本来就是隔江相对,诗人却把它 想象成是从中间劈开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想象神奇,化静为动,借山势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碧水东流至此回
到这个地方激起回旋
山势阻挡,江水撞击山石,激起回旋,汹 涌澎湃。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yáo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课件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课件

如果 欲把西湖比西子, 比喻
比作
➢ 西湖什么时候是“淡妆”,什么时候是“浓抹”呢?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浓意抹:晴天雨天的风淡景妆都很美。
➢ 诗人为什么对西湖这样赞叹不已呢?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曾经两次在杭州任职,
任职期间,他带领当地人民疏导 了西湖,并筑堤防洪,这条修筑 好的堤坝就成了著名的“苏堤”。 同时他为了保护西湖,还建造了 著名的“三潭印月”。
两岸青山相对出,
突出,出现。
孤帆一片日边来。
驶来。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意:两岸的青山对着突出耸立,
一叶小舟乘风破浪,从日边驶来。
➢ 如果你是李白,当你坐在船上,看到天门山出现在眼 前,离你越来越近,你心情怎样呢?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出”和“来” 写出了李白内心的激 动和惊喜。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liàn yàn
水 光 潋 滟 晴 方 好,

山 色 空 蒙 雨 亦 奇。 欲 把 西 湖mǒ 比 西 子yí, 淡 妆 浓 抹 总 相 宜。
我会认


亦是
你用什么好办法 记住这些生字的呢?
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 后人誉为“诗仙”。
曾学过他的诗作 《静夜思》
《赠汪伦》 《望庐山瀑布》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duàn
中断 断
结构:左右 音序:D 部首:斤 组词:断绝 一刀两断 造句:我与小明中断了联系。
书写指导:左边的竖折,竖 长折短;“米”稍小。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课望天门山《 古诗三首》PPT优秀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课望天门山《  古诗三首》PPT优秀课件
远远望去,洞庭湖如同白银盘,盛 放着像青螺一样的君山。
课后作业
1.完成本课练习。 2.背诵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17.古诗三首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 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万首诗,他的诗 以磅礴雄伟的气势、炽烈奔放的情感、丰富奇丽的想象 、大胆惊人的夸张、清新自然的语言,创造出了瑰丽多 彩的艺术形象,达到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 艺术效果,被称为“诗仙”。
二、背一背,写一写。
望天门山
天门( 中断 )楚江开, 碧水东流( 至此回 )。 两岸青山( 相对出 ), ( 孤帆 )一片日边来。
课后作业
1.本课生字词写2遍,词语解释写2遍。 2.背诵古诗《望天门山》。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17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方法回顾
我们是怎么学习《望天门山》的?
要读好停顿。
可以借助注释、插图,联系 生活的方法来理解诗句。
还可以边读边想象画面。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1037-1101),字子 瞻,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 书法家、画家。有《东坡七集》 《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 世。《饮湖上初晴后雨》是由两 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的 是其中一首。
自读提示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镜未磨遥
yín
pán
tínɡ
银盘庭
(1)望:从远处看。 (2)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3)湖光:湖面的波光。 (4)两:指湖光和秋月。 (5)和:和谐,优美。 (6)潭面:指湖面。
(7)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 (8)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9)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10)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部编版新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精品PPT课件

部编版新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精品PPT课件

宜 组词:相宜 便宜 事不宜迟
字词乐园
会认字
tínɡ
庭 组词:洞庭 庭院 门庭若市
wèi
未 组词:未来 未必 前所未有
字词乐园
会认字

磨 组词:磨面 磨练 磨合
pán
盘 组词:盘子 算盘 托盘
字词乐园
词语解释
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 所以叫楚江。
中断:江水从中间割断两山。 开:劈开。 至此: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出:出现。 日边:天边。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古诗是中华传统文化之林中的一朵奇葩。本课所 选的三首古诗,描绘了长江波涛汹涌的壮观、西湖婀 娜多姿的美妙、月光下洞庭山湖的空灵之美。让我们 在品读古诗中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吧!
资料宝袋
李白:(701一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 誉为“诗仙”。其人爽朗大方, 爱饮酒作诗,喜欢交朋友。
dú yǐn chū jìnɡ
帆饮初镜
字词乐园
会写字
wèi

yáo yín
未磨遥银
pán

字词乐园
易错提示
楚:下面部分是“疋”。 孤:左半部分是“子”,不要写成 “犭”。
字词乐园
点击“笔顺视频”,跟我 一起进行笔顺学习吧!
字词乐园
会认字

亦 组词:人云亦云 亦步亦趋

抹 组词:涂抹 抹黑 门庭若市
资料宝袋
西湖美景
春晓苏堤
雷峰夕照
断桥残雪
曲院风荷
资料宝袋
洞庭湖:湖外有湖,湖中 有山,风景迤逦,景色优美。 在古代曾被称为云梦、九江和 重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 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是中国第 三大湖,仅次于青海湖、鄱阳 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课件(共27张PPT).ppt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课件(共27张PPT).ppt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意思是: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只小船从水天相
接的远处驶来,好似来自天边。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思是: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互为映衬,水面风平浪静,如同一
面没经过打磨的铜镜。
感谢聆听
duàn 笔顺:
字义:①(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②隔绝。
chǔ 笔顺:
字义:①古时指楚国。②清晰,清楚。
zhì 笔顺:
字义:①到。②至于。③极,最。
ɡū 笔顺:
字义:①单独,孤单。②孤儿。
fān 笔顺:
字义:①指帆船。②挂在桅杆上的布篷,利用风力使船前进。
〔天天门门山山〕〕今今安安徽东徽梁东 梁 山与与西西梁梁山山的的合合称。称东。 东 梁山在今今芜芜湖湖市市,,西西梁梁山山 在今马鞍鞍山山市市,,两两山山隔隔江江 相对对,,像像天然天的然门的户 门 户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古诗三首
认识生字
4

1

3
5
7




2
6


望天门山
李白
生平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自 称祖籍陇西成纪(今 甘 肃静宁西南)。他曾被 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作者名片
文学成就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 诗人,最擅长的体裁 是绝句。被后人誉为 “诗仙”,与杜甫并称 为“李杜”。
yǐn 笔顺:
字义:①喝,有时候特指喝酒。②可以喝的东西。
chū 笔顺:
字义:①开始的一段时间。②开始的。③刚开始。
jìnɡ 笔顺:
字义:①镜子。②利用光学原理制成的帮助视力或做光学实 验用的器具,镜片一般用玻璃制成。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课件(21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课件(21张PPT)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 见),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驶来。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互为映衬,水面风平浪静,如一 面没经过打磨的镜子。
课外拓展
有关洞庭湖的诗词
1、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17、古诗三首
李白(701一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 称,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 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 , 有《李太白集》传 世 。 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 , 享年61岁 。 其墓在安徽当涂 , 四川江油 、 湖 北安陆有纪念馆。
第二句写天门山下的江水,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 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束缚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 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迹 。
语段分析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第三句承 接 第一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 。 “出” 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 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 好像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 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 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 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语段分析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这两句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雨时的不同 风景。“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 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课件)(共30张PPT)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课件)(共30张PPT)

i123111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
苏东坡、苏仙,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
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豪放派诗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绩,为“唐宋八 大家”之一,苏轼与父亲苏洵、哥哥苏辙并称“三苏”。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 传》等。
感谢您下载123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123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123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i123111
古诗原文
感谢您下载123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123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123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i123111

CONTENT
03 课堂小结
导 入 新 课 感谢您下载123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123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123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i123111
揭示课题
感谢您下载123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123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123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i123111
杭州这个“人间天堂”里镶嵌着一颗闪亮的明 珠,那就是西湖,今天我们与诗人苏轼一起观 赏西湖风景吧!板书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
感谢您下载123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123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123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17 古诗三首》课堂教学课件PPT公开课

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17 古诗三首》课堂教学课件PPT公开课
mǒ ①涂。②揩 ,擦。③除去。 mò 涂抹 ,泥( nì) 。
mā ①擦。②用手按着并向下移动。
写法 :左窄右宽。右下部 捺画伸展。
写法 :左右书写要紧凑。 “衤”撇、点要小。
• 再读诗歌 ,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①潋滟 :波光闪 动的样子。
②方 :正。 晴天时 ,西湖碧波荡漾 , ③空蒙 :迷茫缥 波光粼粼;雨天时 ,西湖云 缈的样子。 雾迷蒙 ,群山若隐若现。 ④亦 :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背 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
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谢谢观看
Thank You!
李白( 701—762 ),字太 白 ,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誉为
“诗仙”。主要作品有《蜀道 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 留别》等。
自由朗读古诗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 再读诗歌 ,想象画面 ,理解诗句。
①中断 :从中间断开。
②楚江 :长江中下游 部分河段在古代流经 楚地 ,所以叫楚江。 浩荡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劈开 ,一分为二 ,东 流而去的长江水经过天门山时形成回旋的水流。
xiānɡ xi nɡ xiānɡ xiànɡ
mǒ mā
mǒ mā
秋月映照下的洞庭湖 ,湖面风平浪静 ,犹 如一面尚未打磨的镜子。
西湖就像西施一样 ,无论是淡雅妆饰 , 还是盛装打扮 ,都神韵独特。
三、课外积累。
1. 读一读苏轼和李白描写祖国山水的其他 作品。
2. 你有喜欢的某一处风景吗?请你以小短 文的形式展示一下。
u天门山是什么样子的呢?水又是什么样子的?
高大雄伟 ,陡峭险峻
碧绿清澈
u诗中的“断”和“开”让你联想到怎样的 景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课件(共19张PPT).ppt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课件(共19张PPT).ppt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 我们结合诗句想象一下这壮丽的画面。
你看到了一条怎样的长江?
长江水势的浩荡
浩荡的长江水,飞奔而下,把 本来一个整体的天门山冲击成东西 两座山。长江啊,如此的波澜壮阔。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瞧,这就是晴天的西湖。在万里晴空之下, 微风徐徐吹来,温柔地抚摸着游人的脸,灿烂的 阳光洒在宽阔的湖面上。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空蒙:迷茫缥缈的样子。
你仿佛看到什么景象?
雨后的青山,升起了一团团白色的云雾。 它们如轻纱一般,随风飘动,若有若无。此时的 青山如仙境一般。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17 古诗三首
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想象诗中描绘了怎样 的画面该如何做
古诗词的阅读中有一 道常考的题
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展现的画 面。
2.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 面。
3.请你展开想象,把诗中xxx句用生动形 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面对这种题该如何做 1 明确考点
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人为何会把西湖比作“淡妆 浓抹总相宜”的西施呢?
西子:即西施,春秋 时代越国的美女。
西湖之美,何止晴天雨天,一年的春夏秋冬 四季,一日的清晨黄昏,景色各异,美不胜收。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_课件(3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_课件(34张PPT)
湖上,真是 就是诗中写到的“
的阳光照耀在西 。这 ”。
的雨水洒满在西 。这 ”。
引读课文,学习重点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引读课文,学习重点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引读课文,学习重点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 光彩熠熠,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 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风景也是 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 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 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引读课文,学习重点
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引读课文,学习重点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引读课文,学习重点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引读课文,学习重点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引读课文,学习重点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综合练习,运用实践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作业 (1)把三首古诗背诵给家人听 (2)课下阅读《望庐山瀑布》《望岳》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______,________至此回。 ______________,孤帆__________。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PPT优质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PPT优质课件

妙解课文
同学们,请大家认真朗读古 诗,注意生字词的读音,边读边 思考:
这三首古诗分别描绘了怎 样的景色?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 甘肃天水附近)人。李白是继屈 原之后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 人,人称“诗仙”。
资料袋
天门山:
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 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 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 天门由此得名。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自由读一读古诗, 对照注释,说说每 句诗是什么意思。
理解古诗
天门中断楚江开,
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 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 涛的冲击,才撞开了“状元成天才路 门”, 使它中断而成状元为成才路 东西两山。
17 古诗三首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我会认
yì mǒ yí tíng wèi mó pán
亦抹宜庭未磨盘


淡妆浓抹 相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íng
wèi mó
pán
洞庭 镜未磨 银盘
多音字
mǒ(抹粉)
抹 mā(抹布)
例:妈妈在抹( mǒ )粉的时候不小心把
粉撒了一些,她赶紧用抹( mā )布擦掉。
mó(磨炼)
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 中所见的天门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 的立脚点。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 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 从“日边来”上的“一片孤帆”。
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部编版人教版三上三年级语文上册17ppt课件.古诗三首

部编版人教版三上三年级语文上册17ppt课件.古诗三首

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 后来下起了大雨,两种 不同的景致,他都很欣
赏,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资料宝袋
西湖美景
NM
资料宝袋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诗、 词、赋、散文,成就极高, 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 史上罕见的全才。
主要作品: 《念奴娇 · 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 ·丙
主要作品: 《蜀道难》 《 将进酒》 《梦游天姥吟留别》
等。
后人评价: 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徽省和 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 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 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 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 天门由此得名。
NM
重难点解析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 片/ 日边/来。
小结
1. 《望天门山》主要写了什么? 《望天门山》描绘了长江流经天门山时的壮观景 象及作者的内心体验。
NM
板书设计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 山险水急 碧水东流
楚江开
山水相映 至此回
山 河

青山 日出帆来
相对出 以动写静

孤帆 日边来
NM
重难点解析
饮酒
解译诗题
饮湖上初晴后
雨 1703年,苏轼任杭州 通判期间曾在西湖饮酒

jìng
NM
字词乐园
wèi

yáo yín
未磨 遥
pán
NM
字词乐园
楚:下面部分是“疋”。 孤:左半部分是“子”, 不要写成“ 犭”。
NM
字词乐园
yì 亦 组词:人云亦云 亦步亦趋

抹 组词:涂抹 抹黑 门庭若市 yí 宜 组词:相宜 便宜 事不宜迟

部编版语文优质课件三(上)第17课《古诗三首》PPT

部编版语文优质课件三(上)第17课《古诗三首》PPT

我会读

潭面无风镜未磨。

mò mó
他正要到村外的磨坊去磨面。
我知道“磨”字 有两种读音。
我来说说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 梦得,唐朝文学家、哲学家, 有“诗豪”之称。与白居易合 称“刘白”,有《陋室铭》 《竹枝词》《杨柳枝词》《乌 衣巷》等名篇。
一起解诗题
望洞庭
即洞庭湖,位于 今湖南省北部。
yáo
yín
pán
左右结构 独体字 半包围结构 上下结构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yáo
半包围结构,先内 后外。“缶”的第 二横长,在横中线 上。走之的捺要舒 展,托住右上部分。
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运用 “借助注释、联系生活”等方法理解 了诗句的意思,还通过想象领略了西 湖和洞庭湖的美丽景色。
拓展阅读

左窄右宽,“瓜” 的横撇和竖撇要 舒展,捺要写得 直立。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运用“借助注释, 理解诗意,想象画面”的学习方法, 欣赏了李白笔下天门山壮丽的景色。
课堂演练
一、填空。
《望天门山》是 唐 代诗人李白 所作,人们称 他“ 诗仙 ”,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的诗篇, 我知道的还有《望庐山瀑布》《 早发白帝城 》。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读准多音 字

mǒ 浓妆淡抹 mā 抹布 mò 抹墙
一起解诗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事件:喝酒 地点:西湖 天气:先晴天后下雨
一起解诗意
波光闪动的样子。
水光潋滟晴方好,
正。
诗意:晴天时,西湖碧波荡漾,波光粼粼。
一起解诗意
迷茫缥缈的样子。 奇妙、
山色空蒙雨亦奇。 奇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析诗句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想一想:青山不会动,诗人 为什么说它“出”?孤帆怎么 “来”呢?
诗人是站在行驶的小船上来 描写两岸青山的,生动地写出了 青山迎面而来的动态美。
感受“孤”的意境
看到“孤”, 你的脑海中浮现 出一条怎样的船?
孤帆一片日边来。
我仿佛看到在雄伟的天门 山映衬下,宽阔的江面上驶来 一艘小船。
断楚 至帆
翘舌音:楚、至。前鼻音:断、帆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朗读指导
这首诗气势磅礴, 要读出雄浑开阔的意 境,其中“中断” “至此”要重读;后 两句要读出开阔的意 境。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圈出诗中描绘的景物。
望天门山
课堂演练
一、填空。 《望天门山》是 唐 代诗人李白 ,
所作,人称他“诗仙 ”,他写了大 量歌颂祖国河山的诗篇,我知道的还 有《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 》。
二、背一背,写一写。
望天门山
天门( 中断 )楚江开, 碧水东流( 至此回 )。 两岸青山( 相对出 ), ( 孤帆 )一片日边来。
第二课时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liàn yàn
水光/潋滟/晴方好,
méng yì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朗读指导
这首诗在朗读的 时候要用轻柔、赞美 的语气,读出中断 楚江 开 , 碧水 东流至此回 。 两岸青山 相对出 , 孤帆 一片日边来 。
第一课时
看图,读句子,想想诗句。 水势浩浩荡荡经过天门山。
碧水东流至此回。
夕阳西下,孤帆顺江而下。
孤帆一片日边来。
学写字
duàn chǔ zhì gū fān
断 楚至孤帆
指导书写
诵读《望天门山》,回顾学法。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我们是怎么学习《望天门山》的?
读好停顿。 借助注释、插图,联系生活。
想象画面。
今天我们就要运用这种学 习方法来学习另外两首古诗, 去领略西湖和洞庭湖的美丽风 光。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点击图片 欣赏视频
祖国江山美如画,千言万语夸不完。
天门山
洞庭湖
西湖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17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读懂诗题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望/洞庭


洞庭湖
这三首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分别写了哪几处景色?
写景
天门山、西湖、洞庭湖
李 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 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 “李杜”。
“楚、断、帆”左右两部分宽度大约 相等,“至”下面一横最长。
楚 孤帆
把横钩写正确
不要漏掉点
结构梳理
天门中断—楚江开 气势磅礴 碧水东流—至此回 雄伟秀丽
青山—相对出 孤帆—日边来
山水相映
对祖国 山河的 热爱之 情
主题概括
这首诗描绘了波澜壮阔的 长江 从天 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景色,表现了诗 人 宽阔的胸怀 和对祖国山河的 热爱 ,之 情。
读诗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丽日照着江水,一叶轻舟在 江上扬帆而行,驶过临江两岸的 青山翠峰,这是一幅十分惬意和 美好的图景。李白借助这些雄丽 的景色,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 爱,以及自己豁达、宽阔的胸襟。
看到这么美的景色,诗人会是怎样的心情?
我觉得他会被这壮观的 景色所震撼!
我觉得他会吟诗来赞 美这壮丽的景色。
代表作品有《望庐山瀑布》 《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 《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谁对天门山有了解?
我知道是 今安徽东梁山 和西梁山的合 称。
东梁山在今 天的芜湖,西梁 山在今天的马鞍 山,两山隔江而 对,犹如天然的 门户。
一起解诗题
统领全诗
望天门山
读了诗题,我知道了这首诗描写的 是诗人远望天门山的情景。
苏堤春晓
苏轼(1037-1101),字子 瞻,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 书法家、画家。有《东坡七集》 《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 世。《饮湖上初晴后雨》是由两 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的 是其中一首。
一起解诗题
天气:先晴天后下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
事件:喝酒 地点:西湖上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 出停顿。
从“断”和“开”, 我感受到天门山的雄伟 和长江水的奔腾不息、 波澜壮阔。
碧水东流至此回。 “回旋,回转”,
突出了山势险峻和 水流湍急。
描写长江水撞击天门山后漩涡汹涌的景象。
诗意:东流而去的长江水经过天门山 时形成回旋的水流。
齐读前两句诗,读出长江滚滚的气势。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当你读到“天门山”这三个字时,脑海 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天门山上怪石嶙峋,古木参天, 许多檀树生于乱石之中,盘绕崖石之 间,蜿蜒如青龙伏地。
长江奔涌,青山矗立,一只小 船从远方驶来的画面。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 读出停顿。
学写字 一起来把字音读准吧!
duàn chǔ
zhì
fān
互动课堂
前两句描写了西湖什么天气 下的美景?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一起解诗意
波光闪动的样子。
水光潋滟晴方好,
正。
诗意:晴天时,西湖碧波荡漾,波光粼粼。
云雾迷茫的样子。
山色空蒙雨亦奇。
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长 江
天门山
孤零零 的船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长 江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太阳
互动课堂
一起解诗意
指东西两山之 间被水隔开。
开掘,开通。
天门中断楚江开,
诗意:浩荡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劈开, 一分为二。
天门中断楚江开,
“断”是“断裂”的意思,“中断”是从中 间断裂。“开”是分开、断开的意思。
长江水波澜壮阔,汹涌澎湃,以至于连天 门山都像被它劈开一样。
学完了这首诗的前两句后,你有什么收获?
我们借助注释理解了诗句的意思,在 想象中体会到了天门山的雄伟和长江水的 澎湃。
接下来我们试着用“借助 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 的方法来学习后两句诗。
耸出来。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意: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 长江相峙而立,一叶孤舟从日边 而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