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遗言及最后的谈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丹遗言及最后的谈话

我了解的“赵丹遗言”赵丹病重后的1980年夏,上影厂派了厂办副主任张万春长驻北京,处理阿丹的医疗及家属生活安排等事项。9月底,张万春来电告急,厂长徐桑楚亲往北京并指派我和第二创作室的总制片主任吴绍炜随行,处理赵丹病中及出现不测时的问题。因此,我对赵丹逝世前后的一些往事十分了解。我们到达北京的当天,就到北京医院探视了赵丹。随后,我们一起到病室外面听取了张万春的情况介绍。离开医院前,徐桑楚厂长吩咐张万春,有什么情况要马上给他汇报。不少事情我是从万春同志的汇报和宗英亲口叙述中了解到的。当时,万春同志的汇报中,最重要的是华国锋主席来探望阿丹的情况。1980年8月1日,华国锋同志来北京医院201病房探望赵丹。华主席走进病室后,向赵丹伸出了手——国家领导人与艺术大师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赵丹忍不住说了:“粉碎‘四人帮’后,还没有拍过一部电影,不好向老百姓交待。”华国锋再次握住赵丹的手安慰他:“养病要紧!”接着,文化部电影局陈荒煤局长也来看望阿丹,并询问阿丹有什么要求,阿丹表示他“有些话想跟乔木谈谈”。由此开始,赵丹将他想跟胡乔木同志说的话讲给宗英听,黄宗英详细地记下了全部谈话内容。当时,《人民日报》辟了一个“改善党对文艺

的领导,把文艺事业搞活”的专栏,阿丹谈话的内容,是冲着这个主题来的。荒煤很快向乔木同志作了汇报,乔木当即作了安排,他与贺敬之同志一起来到北京医院,听取阿丹的意见。阿丹看见两位领导来到面前,感到十分高兴,他得到了向党吐露心声的机会,怎能不兴奋、不激动。黄宗英解释说:“赵丹有些话想跟您说,但他的身子很弱,由我代他说吧。”在得到乔木同志的认可后,宗英就根据笔记本上记下的话向乔木作了详详细细的汇报。谈话进行了好几个钟头,每读完一段,宗英都停下来问阿丹:“是不是这个意思,你还要补充什么?”阿丹点头示意后,宗英再讲下去。阿丹这次谈话的主旨是:“加强和改善党对文艺的领导,是指党对文艺政策的掌握和落实,具体地说,就是党如何坚定不移地贯彻‘双百’方针。”他以一位艺术大师所特有的坦荡胸怀,像对亲人一样地向乔木同志道出自己的喜悦与忧虑。他说:“看到‘改善’与‘搞活’的讨论颇为高兴。”但“积历次政治运动的经验……大折腾、横干涉,直至‘全面专政’往往是在加强党的领导名义下发生的”,为此,他向乔木呼吁“以后可别那样‘加强’了”!并强调说,他“对此有些忧心忡忡”。那天,宗英替阿丹的汇报分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就十分尖锐地提到:“如果党管文艺管得太具体,文艺就没有希望!‘四人帮’管文艺最具体了,演员身上怎样打补丁都要管——管得八亿人民

只剩八台戏,难道不能从反面引起我们(要注意)的教训吗?”乔木曾几次插话,一次说:“很好,很好,让宗英整理出文字来发表吧。”另一次说:“讲得很直率、很好,阿丹在重病中还思考这些大事,真是难得。”根据乔木同志的提议,宗英很快就整理出一份稿子,立马就被《人民日报》取走并发表在10月8日的专栏中。我觉得这是阿丹在经历了五十二载艺术生涯之后,用生命发出的呼吁。两天后的10月10日,阿丹便离开了人间。无论在当时还是今日来看,阿丹是把乔木同志当作可以倾诉的对象,当着一位可以信赖的党的文艺领导者才说出了他思考已久的想

法的。这些想法证明了他是一位站在时代前列的文艺家,在改革开放中党的文艺政策的实践,已经证实了他的呼吁是多么的正确。阿丹就是这样的人——在党的领导人面前,他会掏心掏肺地诉说自己的想法。尽管经过对《武训传》和对《我们夫妇之间》的批判,曾经使他恍惚了一阵,但到了1957年,在《炉边夜话》里,还是怀着无事不可对党言的心情,发表了如何改善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的意见,并因此而受到了“说话不够谨慎”的指责。紧接着的反“右”、“拔白旗”、反“右”倾等针对知识分子的运动,让他不得不有所“收敛”,但他率真而诚挚的“本性难移”,到了1961年的创作会议期间,他虽然作了声明说:“除非毛主席发个牌子,上写‘此人说话不算数’,否则我不讲。”但声明归声明,他

还是憋不住要把内心的想法讲出来,而且不讲则已,一讲就必定淋漓尽致,不打半点埋伏,对如何贯彻“双百”方针,实行艺术为主等问题发表了很精辟的见解。周总理和陈毅元帅都出席了这次会议,听取了阿丹的发言。在他将要离世的时候,他一本初衷,甚至用“管得太具体,文艺没希望”这种极其尖锐的语言,求得乔木及文艺界其他领导同志的重视与思考。

赵丹生命中最后的谈话关于骨灰的处理,是阿丹亲口交代中说得一清二楚的。当时他说:“骨灰一半送日本,葬在聂耳旁边……一半撒在柳州的柑橘树下吧。”阿丹的遗嘱是在10月4日和10月5日的两次谈话中留下来的。我们听了万春与宗英的介绍,看了宗英的亲笔记录。4日清晨5时许,阿丹就醒来了。黄宗英像往常一样坐在病床旁,拉着阿丹的手。阿丹突然问:“阿佐呢?”阿佐是他的小儿子赵佐。宗英告诉他:“刚睡下,你听,打呼噜哩!”阿丹说:“可怜,熬了多少个夜了。他还是孩子,你,也睡一下吧。”宗英说:“听不见,我耳朵不好了。”阿丹摸着宗英的头发说:“妈妈(指宗英)、爸爸(指自己)还是好人啊!”宗英说:“是好人,顶好顶好的人。”阿丹说:“爸爸真诚、质朴,没有曲里拐弯,更不会阴谋诡计。朋友们、同志们喜欢我。尽管我得罪过好多人,过后,他们想想阿丹还是好的。”宗英连连点头。阿丹接着又说:“我们

在一起那么多年是幸福的。夫妻虽有小矛盾,因都想着自己的事业,个性都强,也不会生活,但艺术上是有默契的。对你艺术上(我)是尊敬的。孩子好,家庭是快乐的。”阿丹嘱咐宗英:“办好(我的)画展,(我)一生的画要经过大画家过目挑选。除在京画家朋友外,(再找)亚明、富华、蔡耕、汤漾。(要将)从16岁到现在的作品(都选一些),(可以说明)阿丹也是个画家。把‘天下都乐’放(在画展的)突出位置。人活着或是死了,都不要给别人增添忧愁。艺术家在任何时候(要)给人以美、以真、以幸福。”他又说:“希望能出画刊。问问组织上能不能搞我的艺术生涯五十年?从默片到粉碎‘四人帮’(以后)的试镜头。早期影片《小玲子》、《上海二十四小时》、《时代儿女》都还有可取之处。解放后(拍的片子)最喜欢《李时珍》、《烈火中永生》。后事具体怎么办?(可找)丁峤、金山、(张)光年、老袁(指袁文殊)、(黄)宗江商量。”巧的是,这一天黄镇(时任文化部部长)同志与袁文殊(时任中国电影家协会书记处第一书记)赶了个大早到医院,他们成了阿丹与宗英谈话的见证人。第二天即10月5日早晨,赵丹又一次醒了过来,赵桔告诉他,前一天童大林夫妇来看望他。阿丹说:“一切都拜托他们了。”并且说,不必开追悼会。接着,他再次留下了他的嘱托。对于身后事,阿丹说:“不开追悼会、(丧事)不要(放)哀乐,我喜欢贝多芬、柴可夫斯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