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叙事功能-文档资料
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叙事研究综述
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叙事研究综述1. 引言1.1 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叙事概述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叙事是指通过声音元素来传达情感、推动情节发展以及营造氛围的手段。
声音叙事包括对白、配乐、音效等多种形式,通过这些声音元素的组合和运用,可以让观众在情感和感官上得到更加丰富的体验。
在影视作品中,声音叙事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声音是人们感知外部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叙事可以直接影响观众的情感与认知。
通过声音的表达,可以加深观众对故事和角色的理解,增强影片的情感共鸣,使观众更加沉浸于故事中。
声音叙事在影视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还可以提升作品的视听效果。
声音叙事在影视作品制作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通过对声音叙事的研究和运用,可以提升影视作品的整体质量,使作品更具有影响力和感染力。
1.2 声音叙事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性声音在影视作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传递对话和音乐,更是一种具有情感和意义的叙事形式。
声音的运用可以帮助制片人和导演传达故事情节、角色的感情状态,以及营造氛围和情绪。
在影视作品中,声音通过对音量、音调、音色的调整,可以让观众感受到紧张、悲伤、喜悦等不同情绪。
声音还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引导他们关注重要的细节,提升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声音叙事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增强影视作品的情感表达和视听效果,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感人。
通过声音,观众可以深入地感受到角色的内心世界,与他们产生共鸣。
声音还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发展,从而提升作品的观赏性和吸引力。
声音叙事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
通过对声音叙事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可以进一步提升影视作品的艺术水平,创造更加优秀和具有观赏价值的作品。
2. 正文2.1 声音叙事的分类和特点声音叙事是影视作品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它通过不同的声音元素来传达情感、情节、氛围等信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声音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叙事功能
声音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叙事功能作者:曹宇来源:《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03期摘要:一切视听艺术都是让画面和声音来“说话”的,但在纪录片中,声音不是画面的附件或陪衬,声音和画面是一个整体,画面是信息的一部分,声音则是另外的一部分,声画同等重要。
声音的时间性特质使它具有强大的叙事功能,这也就决定了纪录片声音的叙事性。
关键词:纪录片声音叙事电视声音和电视画面作为电视叙事的两大符号系统,二者的关系在纪录片的创作中一直饱受争议,而关于两者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声音功能的认识上:一种主张以画面为主,声音只是作为陪衬来弥补画面的不足,它强调的是画面的表现力和再现力;另一种则强调解说词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画面只是用来传达解说词的意义,它注重解说词的表意作用和对创作者主观情感的抒发。
以上两种观点虽然各有道理,但是它们都忽略了影像是一种视听形象系统,画面和声音是同时存在的,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都是为了表现主题而存在的,只是在不同的情境下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画面作为直接的信息形态,主要用来传达现场气氛和形象细节。
声音作为间接的信息形态,主要用来表现概念运动,表达抽象的意思和创作者的主观情感。
影像中最震撼、最让人难忘的画面往往不是声音或者画面单独的传达,而是声画共同的作用,即通过视听语言来表达的。
纪录片并不完全依赖声音叙述表现,画面也可以叙述表现,声音亦并不只是承担叙述表现的功能,它也可以描写再现。
与画面的空间特性不同的是,声音具有时间性的特征,它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与时间一起变化,在时间中运动,在时间中叙述。
正是声音的这一时间特性,使其具有了强大的叙事功能,决定了声音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叙事功能。
声音作为电视叙事的符号,最主要的叙事功能就是按照时间或者空间的顺序为我们呈现事物的发展脉络。
而除了讲故事这个最基本的叙事功能外,声音在纪录片的创作中,还承担着一系列其他的功能。
声音可以塑造人物形象,打破平衡,引发人物的行动,推动叙事的发展在纪录片中,介绍人物最常用的形式就是解说词,这种旁白式叙述方式的主要功能就是为受众介绍人物及其事件发展的背景,无论是场外人物的旁白还是场内人物的旁白,往往不经意地透露出人物的性情,介绍人物之间的关系,推动叙事的发展。
浅析声音在纪录片中的应用
第11卷第8期Vol.11 No.893浅析声音在纪录片中的应用——以《美国工厂》为例陈伟兵(河源广播电视台,广东 河源 517000)摘 要:2019年8月,正值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之际,由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参与投资拍摄的Netflix 原创纪录片《美国工厂》轰动全球。
推动这部纪录片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从宏观角度看,恰当的时机、爆炸性的选题、精彩的人物等一应俱全;而微观方面,故事的脉络、叙事的节奏、人物的情感张力处理得非常出色。
但人们通常容易忽视一个重要元素,那就是声音。
看不见摸不着的声音支撑起了《美国工厂》的叙事脉络,成为了这部纪录片真正的骨架,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画面。
关键词:声音;叙事;时空转换;情绪表达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8-0093-02你可以有全世界最好的画面,但如果你不能听到拍摄主题的声音,一切就是停留在表面。
[1]自电子摄录设备采用声画同步录制以来,声音与画面的关系就产生了新的美学意义,两者之间的作用变得不分伯仲。
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在《电影美学》中写道:“声音将不仅仅是画面的产物,它将成为主题,成为动作的源泉和成因。
声音激发动作的作用,丝毫不逊于画面。
”[2]一、通过声音的延伸转换场景2008年12月3日,圣诞节前一天,通用汽车关闭了位于俄亥俄州的代顿工厂,工人纷纷失业。
当地政府出台力度空前的优惠政策吸引新的投资者。
来自中国的玻璃大亨曹德旺看到了机会,2014年,他决心收购代顿工厂,并以此为基础,依托美国汽车城重新打造一个新的玻璃生产基地。
对中国企业来说,跨国投资的挑战是空前的,不仅仅需要面对政治、经济、法律条规的制约,文化上的冲突同样难以估量。
自2014年开始,出生于代顿的纪录片导演史蒂文·伯格纳开始长达4年半的跟踪拍摄。
影片呈现出来的节奏和张力动人心魄,然而实际的拍摄过程,和代顿工厂工人漫长烦琐的工作并无二致。
声音剪辑在影片叙事中的作用——从雅克·贝汉经典纪录片说开去
|RADIO &TV JOURNAL 2018.05切换频率换来的绝对不会是节奏乱掉的切换模式,而是观众喜爱看的能停留在关键人物身上很久的长镜头。
三、《天天把歌唱》《天天把歌唱》的节目形式非常简单,机位设置也是一目了然,每一首歌都是歌手在一个直径3米的舞台正中间站定了唱歌,区别只在于是快歌或是慢歌,是一个歌手或者是一个组合。
整个节目一共八个机位,分别是一二三号机并机位,左右两边各一个摇臂,天顶机位,高角度俯视机位,电动移动轨。
所谓工厂化模式生产,就是导播制定好节目录制规则,不同的歌曲有不同的拍摄方式,但是在正式开始录制时导播不下任何指令,摄像师完全按照定制好的规则进行构图和做镜头。
这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模式,而是从日本引进来的一种歌曲录制方式。
这样的工厂化录制模式听起来会影响节目质量,其实恰恰相反。
这样的录制模式不但不容易因为出错而重录,还会极大地提高录制质量和效率。
一个镜头的好与坏并不只看构图,构图是关键,但前景或者背景才是点睛之笔。
如果构图非常完美,那也只能拿50分,剩下的50分是前景和背景的选取。
在演播室录制的过程中,这背景往往是LED屏幕或者是灯光,而现在说的重点就是灯光,如何让灯光的光线能照顾到全场每一个机位,需要灯光舞美的亲密配合。
在有机位图的基础上灯光如何调试安装灯光的角度都是一门大学问,遇到一个镜头挑不出什么毛病,但就觉得哪里怪怪的不好看,这时候就应该考虑是不是背景的问题了。
在《天天把歌唱》节目中所使用的灯光是一个向后方凹成“>”形排列的灯光阵,其好处是在低角度的正面机位不会因为被灯光直射而使镜头因为吃光而模糊。
而在侧面的其他机位能拍到一个立体式的灯光结构,在增加画面内容的同时也提高了可看性。
同时灯光在随着音乐节奏变化时也更容易在镜头上体现出来。
其次,在高角度机位拍摄的时候这样的布光能使地面被灯光均匀铺满,给舞台提供更多美感,也提高了空镜头的使用频率。
一个演播室的灯光需要顾及摄影机拍摄的位置,这不但是为了给演出的歌手或者嘉宾舞者给光,更多的是要照顾到镜头的背景光,只以二号机为核心调好的灯光只会有一台机能拍出效果,演播室多机位拍摄需要的是每一部机都能拍出好看的背景,电视灯光不仅要照顾现场观众,更多的应该是照顾播出效果,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感受到现场的气氛。
试析纪录片的声音艺术特色及作用
纪录片中的音响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纪录片的真 时代性和地域性。
实感和独特的韵味。纪录片《故宫》之所以受到受众的一
二、纪录片音乐的丰富与韵味
致欢迎,就是因为编导对于音响上的把握尽量做到真实,同
纪录片的音乐可以丰富纪录片的内容,加强纪录片的
时重视音响的艺术表现。为了使受众更好地体会到故宫的 真实性、现场感,表现纪录片的风格和主题。
一,产生的效果自然是使人如临其境。
采用《浏阳河》旋律改编的音乐,充分表达了人们对领袖
2.用有声源音乐增加纪录片的真实性。
的哀悼,描写了人民对领袖的怀念之情。①
在纪录片《英与白》中,导演多次用到录音机里现场 放出的意大利歌曲,随着抒情浪漫的意大利女高音优美动
三、纪录片的人声的特色与表现
纪录片中的人声能够体现纪录片的真实性、地域性,表
面的严谨,尤其是主题音乐,不能什么音乐合适拉过来就 产、生活情景和长城的过去与现在。同期录音可以实时实
用,这是不可取的。过于随意,效果会适得其反。如果纪 地地录到拍摄现场的声场及其变化,捕捉到现场人物的对
录片讲的是60年代的故事,用的有声源音乐却是80年代的 白、气息以及一些动作声响,增强真实感和地域性。
4.用音乐表现纪录片的主题。
慎。在人物感情的深度难以用画面、文字来表现的时候,在
在纪录片《毛泽东》中,音响师很好地运用了歌曲《浏 画面气氛最需要渲染的时候,声音的作用才能够充分凸现,
阳河》作为音乐主题,因为《浏阳河》曲调应该是毛主席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纪录片声音的运用上,还要注意
最喜欢的一首故乡曲。毛泽东是浏阳河边韶山冲里走出来 声音的有效运用,要注意声音运用的节奏,不要过度地运
风格特点《 。故宫》中的音乐创作总体艺术设计是兼民族与 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历史背景。片中的电视节目几乎囊
浅谈音效在影视作品中的叙事性功效
浅谈音效在影视作品中的叙事性功效作者:詹仲恺来源:《大观》2015年第09期摘要:影视作品是一种综合性的视与听的艺术,它在叙事方面的策略、画面、声音之间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画面由于其“天生”的优势,是讲述故事情节的主要力量。
音效它即具体又抽象性,在运用的时候可以更加自由。
通过探究电影声音对叙事情节的建构功能,从而揭示电影声音对电影叙事情节的强大推动意义。
关键词:音效;叙事性功效;影视影视艺术之所以吸引人,视听享受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有了声音的力量影片对环境的交代更丰富了,对角色的塑造更饱满了,对剧情的推进手段上也更丰富了。
观众在这种视听享受下完全沉浸在故事之中,体会着剧情在矛盾冲突下的起起落落,可以说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在故事的讲述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包括了其影片中所有人为的声音,它包括对白、音效、音乐三大类。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抒发情感、展现环境、渲染气氛、强化节奏、推动叙事、强化主题等几个方面。
对白是现代影视作品中重要的表现,其重要包括对话与旁白,是影视作品中除镜头语言外对叙事帮助最大的艺术形式。
通过人们的语言,能帮助人们表达其逻辑思维,然后其音调、音色、顿挫的力度、节奏变化等都使语言文字具有了很丰富的表现力。
音乐的作用自有声电影电视以来就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了影视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突出影片主题带有的情感、对影视作品进行戏剧性夸张、有力的气氛渲染手段、帮助剧情扩展与推进、强化人物形象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音效是指除了对白和音乐外影视作品中物体的物理性接触所发出的声音或按照人们普遍对特定声音的情感认识所创造的声音都是音效。
例如要体现生活味道,可以在镜头中描述人们的生活起居场面,然后在音效上加入做饭时剁菜声音或者鸡鸭鸣叫的声音,即刻就可以创造出身临其境的市井环境,生活味道渲染的十分浓烈,增强了画面的真实感,再比如一些影视作品中激烈的打斗场面,加入兵器碰撞及拳拳到肉的声音,可以使人们对打斗的真实性更加认可,再者还可以帮助刻画人物,搭建观众和角色内心世界沟通的桥梁,例如晚归的男主人希望悄悄的上楼梯,生怕惊动了熟睡中的女主人,缓慢的动作加上楼梯叽叽嘎嘎作响的声音,也给了观众一种小心翼翼又提心吊胆的感觉。
纪录片配音的有声语言表达
纪录片配音的有声语言表达【摘要】纪录片配音是一种在纪录片中运用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声音来表达影片的内容和情感。
本文将探讨纪录片配音的重要性、历史演变、技术要求、对声音演员的要求以及创作过程。
配音在纪录片制作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能够提升纪录片的整体质量,影响观众的观影体验。
本文还将分析纪录片配音在提升纪录片质量方面的作用,对观众体验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将更加深入地了解纪录片配音在纪录片制作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以及其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关键词】纪录片配音,有声语言表达,重要性,历史演变,技术要求,声音演员,创作过程,提升纪录片质量,观众体验,未来发展1. 引言1.1 纪录片配音的有声语言表达纪录片配音是一种重要的有声语言表达方式,通过专业声音演员的录制和表演,为纪录片影像内容增添声音元素。
这种有声语言表达不仅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纪录片中所呈现的内容,还可以提升观众的视听体验,使观众更加沉浸在影片情节中。
纪录片配音的有声语言表达是一种艺术形式,需要声音演员借助声音的力量来传递情感和信息,使观众更深刻地理解纪录片所要传达的主题和内容。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纪录片配音的有声语言表达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为纪录片增色添彩,还可以提升纪录片的质量和影响力。
通过专业的纪录片配音,观众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纪录片所揭示的真实世界,体验到声音带来的愉悦和震撼,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纪录片所传递的信息和情感。
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艺术形式,为纪录片增添了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影片内容。
2. 正文2.1 纪录片配音的重要性纪录片配音在影视制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影片中的内容,增强视听效果,使影片更加具有吸引力和观赏性。
通过配音,可以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纪录片中的人物情感和思想,加深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和感受。
除了增强影片的表现力外,纪录片配音还可以帮助弥补拍摄时的不足,提高影片的整体质量。
声音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叙事功能
有 因 ” 任 何 一 种 现 实 主 义 叙 事 的 基 本 特 是
如法 国 、 日本 、 国 等一 些 国家 在此 方 面 就 美
类 节 目的运 作 规 律 后 , 节 目形 式 、 容 、 在 内
话题 、 内容 、 持 人 等 方 面 把 好 关 : 宾 一 主 嘉 定要 认真核 实真实 身份 . 真 筛选 ; 目 认 节 内容 和 话 题 既要 符合 现 代 人 的 心 理 诉 求 ,
的 叙 事 功 能 , 也 就 决 定 了纪 录 片 声音 的叙 事性 。 这 关 键词 : 录 片 声 音 纪 叙 事
电 视 声 音 和 电视 画 面作 为 电 视 叙 事
表 现概 念 运 动 . 达 抽 象 的 意 思 和 创 作 者 表 的 主 观 情 感 。影 像 中最 震 撼 、 让 人 难 忘 最
许 多 人认 为 , 音 只 是 人 物 形 体 动 作 声 的替 代 品 或 是 补 充 , 只有 在 人 物 形 体 动 作
无 法 表 现 时 才 需 用 声音 来代 替 。 实这 是 其
一
的侧 重 点 不 同 而 已 。 面 作 为 直接 的信 息 画 形 态 .主 要 用 来 传 达 现 场 气 氛 和 形 象 细
的 画 面往 往 不 是 声 音 或 者 画 面 单 独 的 传
达 , 是 声 画 共 同 的 作 用 , 通 过 视 听 语 而 即
这个 最 基 本 的叙 事 功 能外 ,声 音 在 纪 录片 的创 作 中 . 承 担着 一 系列 其 他 的 功能 。 还 声 音 可 以 塑 造 人 物 形 象 。打 破 平 衡 , 引 发 人 物 的行 动 。 动 叙 事 的发 展 推 在 纪 录 片 中 , 绍 人 物最 常用 的 形 式 介 就 是 解 说 词 , 种 旁 白式 叙 述 方 式 的 主 要 这
纪录片配音解说发挥的作用
纪录片配音解说发挥的作用电视纪录片是以电视画面为第一要素的,解说通常都是为画面服务,补充和升华画面的。
一般情况下,解说都是非独立的存在,如果没有画面,解说便是毫无逻辑、整体不成文、没有意义的。
只有个别的电视节目,比如已故去的语言艺术家声音作品的“画配声”节目,是以声音为第一要素的。
在电视纪录片中,如果解说喧宾夺主,电视画面成为解说的陪衬,那么电视的特性便会减弱。
在电视纪录片中,解说发挥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介绍信息在历史文献类纪录片中,很多时候解说起着介绍、阐释信息的作用。
由于画面内容不为观众所熟悉,或者画面难以解释清楚需要表达的内容,解说便以有声语言的形式与观众交流,介绍信息。
例如,纪录片《滇南印记》片段:在这辽阔无垠的地球上,有一个悠久而古老的中华民族,它以中原帝国的文明曾经称雄亚洲数千年。
而就在这个被世界注目的大地深处,在白云的南端,曾经隐蔽着一个神秘的世界。
它被中国帝王视为蛮夷之邦,不毛之地,也曾经是历代犯人的流放去处。
这个被连天的群山锁住了通往外界的神秘世界,却突然间被一个魔鬼般的轰鸣声,打破了寂静和秩序。
伴随这段解说的,是连天的群山和白云的画面。
很显然,画面无法讲述几百年前滇南的情况,解说给了我们确切的信息,并引导画面进入主要内容。
2.解释细节电视纪录片中,解说除了介绍信息以外,还可以对画面给予重点的强调突出,往往这些重点又是观众未曾留心的。
这时的解说比特写画面还要明确。
例如,纪录片《复活的军团》片段:从那里到北方草原,直线距离一千多公里,运粮的队伍要两次穿越太行山,至少三次渡过黄河。
史书上记载,从出发地到目的地,平均每消耗192石粮食才能剩下一石供应军队。
在片中,这段画面是用动画来表现的。
一幅军事地图上,动画运粮小车从都城行进到北方草原,两次途经太行山,三次渡过黄河。
而这些次数,虽然画面可以表现出来,但很难被观众留意。
解说的出现,画龙点睛,将它强调,给人留下了秦国士兵运粮艰辛的深刻印象。
纪录片如何利用声音叙事
纪录片如何利用声音叙事纪录片依靠视觉手段和听觉手段传达信息、表达情感,声音和画面是缺一不可的两个重要部分。
它们共同构成了纪录片表述的情境,只不过在不同的情境中,声画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从毛泽东到莫扎特》以小提琴大师斯坦恩访华为主线,记录了这位音乐家在华授课、观光、演奏的全过程。
导演艾伦·米勒细化声音元素,充分利用声音的叙事功能,在线性的时间轴上构建起一个叙事的声音空间,声音作为重要的叙事元素被安排进纪录片流动的影像时间里。
一纪录片中的人声主要体现在解说词和人物的对话采访上。
解说词是一种非个性化的声音,它可以直接点出人物的心情,介绍人物之间的关系,推动情节发展。
在纪录片中最直接的介绍人物、交代情况的手法都是运用解说词来完成的。
而同期声所记录的人物对话则是个性化的声音,用来展现人物的性格。
1、表达抽象的意义语言表达抽象概念的另一个方面还体现在它可以对其他声音进行概括和总结。
斯坦恩一行在上海音乐学院的交流时有这样一个片段,导演将三个学生练琴的镜头剪辑到一起,学生们所演奏的三首曲目都非常复杂。
这三段音乐被谭抒真校长概括为”学生们追求好高骛远”。
之后,谭校长说道,”斯坦恩是重视音乐多过技巧的”,画面中出现斯坦恩拉琴的片段,乐曲简单舒缓,和学生的演奏形成了鲜明对比。
解说词对纪录片中其他声音的运用起到了解释、统领的作用。
2、串联画面解说词可以将连续的两个镜头串联起来,为它们赋予意义,找到其内在的逻辑联系。
斯坦恩一行来到上海参观孩子们的体育训练,这本是他在华行程中的一部分,依照时间顺序被安排在指导音乐学院的学生之前。
而解说词却以体育训练类比音乐进行转场过渡,”如果把他们的高强度训练和组织性运用到工作中或者是音乐教育中来的话”,镜头跳转,”我们在上海音乐学校发现了同样的情况”。
解说词将看似毫无联系的两组镜头串联在一起,使不同场景自然地实现了空间的转换。
3、复式解说的平衡感本纪录片的解说并不是简单的一个人,斯坦恩作为本片的主体拍摄对象,是连接故事结构最主要的解说者,而钢琴家高勒布和谭校长分别在借琴和上海音乐学院段落中担任解说。
人物纪录片片创作报告【声音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叙事功能】
人物纪录片片创作报告【声音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叙事功能】摘要:一切视听艺术都是让画面和声音来“说话”的,但在纪录片中,声音不是画面的附件或陪衬,声音和画面是一个整体,画面是信息的一部分,声音则是另外的一部分,声画同等重要。
声音的时间性特质使它具有强大的叙事功能,这也就决定了纪录片声音的叙事性。
关键词:纪录片声音叙事电视声音和电视画面作为电视叙事的两大符号系统,二者的关系在纪录片的创作中一直饱受争议,而关于两者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声音功能的认识上:一种主张以画面为主,声音只是作为陪衬来弥补画面的不足,它强调的是画面的表现力和再现力;另一种则强调解说词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画面只是用来传达解说词的意义,它注重解说词的表意作用和对创作者主观情感的抒发。
以上两种观点虽然各有道理,但是它们都忽略了影像是一种视听形象系统,画面和声音是同时存在的,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都是为了表现主题而存在的,只是在不同的情境下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画面作为直接的信息形态,主要用来传达现场气氛和形象细节。
声音作为间接的信息形态,主要用来表现概念运动,表达抽象的意思和创作者的主观情感。
影像中最震撼、最让人难忘的画面往往不是声音或者画面单独的传达,而是声画共同的作用,即通过视听语言来表达的。
纪录片并不完全依赖声音叙述表现,画面也可以叙述表现,声音亦并不只是承担叙述表现的功能,它也可以描写再现。
与画面的空间特性不同的是,声音具有时间性的特征,它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与时间一起变化,在时间中运动,在时间中叙述。
正是声音的这一时间特性,使其具有了强大的叙事功能,决定了声音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叙事功能。
声音作为电视叙事的符号,最主要的叙事功能就是按照时间或者空间的顺序为我们呈现事物的发展脉络。
而除了讲故事这个最基本的叙事功能外,声音在纪录片的创作中,还承担着一系列其他的功能。
声音可以塑造人物形象,打破平衡,引发人物的行动,推动叙事的发展在纪录片中,介绍人物最常用的形式就是解说词,这种旁白式叙述方式的主要功能就是为受众介绍人物及其事件发展的背景,无论是场外人物的旁白还是场内人物的旁白,往往不经意地透露出人物的性情,介绍人物之间的关系,推动叙事的发展。
纪录片中声音对画面的影响力
随着影视艺术的不断发展,声音已 经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同 的声音可以带给人们不同的精神感受, 可以带动内心情感,还可以激发对画面 没有表达出的东西的充分想象。声音的 表现手法中,一方面丰富着了画面本身 的表现力,;另一方面,画面所表现的 主题也因为由于声音的存在而得到升华。 经典纪录片声音之所以令人们记忆深刻, 是因为纪录片声音与纪录片画面达到了 完美结合,这样一来,在人们的主观感 受中,声音和画面的关系就应该是密不 可分的。 那么,声音在纪录片中是随便安排 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纪录片中地 的声音不是导演随意安排的,通常是根 据影片自身记录节奏或者是记录对象发 展的时间顺序加以安排,合理运用。既 然是有规律地安排声音,那么兼顾声音 画面表达内容和观众对影片的理解成了 成为导演必须重视的问题。 人物塑造依赖于声音。首先,纪录 片中的人物语言是声音辅助人物塑造最 直观的表现,人物的社会阅历,、个人 三观等,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从而 辅助人物个性的塑造。其次,在人物性 格发生改变时辅助以音乐,能达到意想 不到的艺术效果如范立欣在“女儿”进 城后性格变化时配的节奏动感多变的电 子音乐。 纪录片自身的叙事节奏同样受到声 音的影响。纪录片发生的每一个场景都 114
▲
纪录片中声音对画面的影响力
席鲁豫
(作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
伴有各种声音,人物个人动作,人物与 人物在场景中的交互活动等,一系列动 作伴随的声音都是服务于叙事节奏的。 此外,纪录片中的声音也承担起补 充叙事背景信息的作用。在叙事中,叙 事背景的交代是非常重要的,叙事背景 中包含的历史人文信息是深化纪录片叙 事主题的前提条件。如果说画面给人以 直接的视觉信息来源,那么声音则是间 接地给人以暗示,例如,《归途列车》 中农民工口中的“生产的东西外国人不 要了,买不起”,广播中的“金融危机” 等,间接暗示了记录背景是 2008 年,声 音带来的暗示性背景信息一下子被观众 所接收到,由此引发背景信息联想,从 而对这部纪录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更 深刻的认识,由此,便弥补了单纯只有 依靠画面所不能表达传递出来的信息, 纪录片叙事背景也因为声音恰到好处的 补充得到得以完受众会受到社会阅历 的限制产生不同的理解,因而必须需要 由声音去进行引导一个方向。,使声音 遵循一定的规律被安排在纪录片中,从 而达到声音和画面的完美结合。 如此一来,纪录片中的声音和画面 密不可分,声音也由此变得对画面独具 影响力。 1 纪录片声音对画面独具影响力的三种 关系 声音和画面的组合就像筷子和碗,
声音在记录片中的传播作用分析
声音在记录片中的传播作用分析作者:刘雨哲来源:《科技传播》2015年第10期摘要在纪录片中,声音是重要的记录方式,良好的声音不但能够提升观众的感受,同时也能帮助观众更好的了解纪录片的内容。
因此,正确理解声音的作用,对提高纪录片的制作质量和满足纪录片的制作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配音;解说;同期声;叙事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9-0086-02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去感受外面真实的世界大多都是通过眼睛去看、耳朵去听这两种感官来配合完成。
因此,在纪录片中除了已经拍摄到的画面之外声音元素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画面与声音的协调配合才能真正带给观众全方位时空的立体感。
另外,纪录片相对于其他各类别的故事片来说,画面构图、布景的美感相对来说比较弱,也没有演员生动形象的表演,因此,我认为,在提高纪录片的观赏性上,声音比其他元素更加重要,同时,声音带给观众的影响和感受也是最直接的,对促进观众正确理解纪录片内容具有重要作用。
相比较于画面来说,更能直接、快速、经济、高效的表达所述故事的情节,进而一步推动情节发展,成为叙事发展的动因,所以,记录表达真实性的方式有很多种,而声音参与叙事,正是其中一种。
现在越来越重要的声音形式,是衬在画面之下的解说词。
而解说词的内容和声音表现,是提高纪录片播出效果的关键要素,对纪录片制作和纪录片的播出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在纪录片《红旗渠》中,声音的作用就比较明显。
在具体介绍中,红旗渠由于诞生环境较为艰苦,其诞生时间正是中国相对困难的时期,并且红旗渠的起止位置较远,达到了1500千米,这种人工的引水渠,已经成为了具有世界意义的奇迹工程,在国际上享受重要声誉。
红旗渠的纪录片为了全景展现其修建过程,整个纪录片几乎是和红旗渠同步拍摄的,拍摄时间跨度较长,达到了10年。
就我的了解,当时中国的经济处于极其困难的条件,所以整个纪录片的基调是有一种弘扬精神的宣传作用在里面的,向听众传达了林县人民在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克服了重重困难解决了林县缺水的问题,为林县的人民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使林县经济得到了有力的促进。
论音乐在纪录片中的运用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Part One
音乐在纪录片 中的作用
Part Two
音乐在纪录片 中的表现形式
Part Three
音乐在纪录片 中的运用技巧
Part Four
音乐在纪录片 中的实际应用 案例
Part Five
音乐在纪录片 中的未来发展
01
音乐与影像的结合:通过音乐与影像的有机结合,使音乐成为纪录片的叙事元素,增强 纪录片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
音乐的选择与编辑:根据纪录片的内容、风格和受众需求,选择适合的音乐并进行编辑, 使音乐与纪录片完美融合,提升观众的视听体验。
音乐的层次感
音乐的节奏感:音乐节奏 与画面节奏的协调,增强 观众的观影体验
通过国际合作 与交流,纪录 片制片方可联 合国际优秀音 乐人共同创作, 提高作品的艺 术水平和影响 力。
国际合作与交 流有助于拓展 纪录片的受众 群体,通过多 国联合推广, 让更多人了解 和欣赏音乐在 纪录片中的运 用。
培养专业人才
音乐学院开设纪录片音乐制作课程,培养专业人才 纪录片制作公司与音乐学院合作,提供实习机会和实践经验 举办纪录片音乐制作比赛,发掘和鼓励优秀音乐人才 政府和社会组织支持纪录片音乐制作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添加标题
音乐在纪录片中可以起到预示的作用,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引导观 众预测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增强观众的观影体验。
刻画人物形象
添加 标题
刻画人物形象:音乐能够通过旋律、节 奏等手段,刻画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内 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生动。
添加 标题
串联情节:音乐在纪录片中可以起到串 联情节的作用,通过音乐的变换,将不 同的场景、情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整 个故事更加流畅。
纪录片声音元素的艺术表现力
纪录片声音元素的艺术表现力作者:姜燕来源:《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2015年第11期纪录片是一种独特的影视艺术形式、它以现实生活的原始内容为基本素材,真实地记录了人类社会生活。
为了再现真实的世界,声音的介入是不可避免的。
从纪录片的发展历史来看,它的创作模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而声音在纪录片中的介入与电影的整体发展一样,是从无到有,最终使声音成为重要的艺术元素、叙事元素、审美要素。
一、纪录片中声音对真实性与表达的影响“纪录片是以现实生活的原始内容为基本素材,真实记录人类社会生活为根本宗旨,真实性和客观性、体验性和思考性是它吸引观众的主要原因……”在纪录片创作中,同期声的使用不仅是纪录片再现真实性的重要手段,也是表达情感、进行故事叙述的重要手段之一。
1. 关于声音与真实性当代纪录片创作观念的变化,使纪录片更加强调纪实性或真实性。
对于真实性的体现,各种体现本质的同期声都是重要的元素——无论是被采访者的现场谈话,还是现场的各种音响。
同时在创作中还会涉及一些非同期声音,包括解说词、无源音乐和音响资料。
比如张同道导演的纪录片《小人国》,创作者在对一个名叫“巴学园”的幼儿园进行跟踪拍摄时,对幼童们充满童真的画面及同期声的运用。
如两岁男童把幼儿园的所有鞋子扔进大垃圾桶中进行探索空间奥秘的实验时,五岁的男孩池亦洋在足球比赛中骂老师时,表现男孩南德与女孩辰辰的友谊时,都是在充分捕捉到了各种有趣的画面的基础上再利用同期声,极生动、真实地传达出了三四岁孩子在幼儿园中的“神秘世界”。
如果不是现场同期声,而是用解说词的方式表现的话,其艺术魅力将被大大削减。
因此,对于声音的艺术表现功能的良好运用需要创作者的重视。
2. 声音设计与诗意性的传达在创作中我们还会涉及一些非同期声音,包括解说词、无源音乐和音响资料。
在创作中,喋喋不休的解说、音乐会使得作品缺乏真实性。
但是如果运用恰当,会增强纪录片的诗意性表达,从而延伸作品的内涵,并使作品呈现出别样的风格。
电影声音对叙事情节的建构功能
158电影声音对叙事情节的建构功能 朱星辰/Text/Zhu Xingchen提要:作为一门综合性视听艺术样式,电影艺术的叙事策略一直与声音和画面关联密切。
画面作为叙事推动的主要力量,体现在剪辑节奏和动作匹配以及一些与事件接点相关的镜头组接上,这是一种具象化的叙事呈现。
声音则由于自身的抽象属性显得比画面在叙事空间中发展得更为自由,让事件本身在时空中较为灵活地向前推动。
本文将集中探讨声音要素对电影叙事情节的建构功能,同时阐述影视声音对叙事情节充分展开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声画关系 声音元素 叙述文本 声音聚焦与好莱坞的叙事风格相对应,在很多欧洲近现代电影中则更希望突出叙述者的痕迹,它们会间歇性地用旁白的方式体现自己的全知视角,进行纯客观的描述,一旦需要对话出现,再通过画面过渡、通过具有指向性的音乐转场等方式让位给台词。
这种叙事形式则会间歇性地将观众从既定的叙事氛围中打断或抽离出来,站在影视叙事之外,与叙事者视角合一。
(二)用语言描写的方式转换电影叙事视点描写通常以插入的形式出现在电影叙事片断中。
插入之前需要声音和画面同时出现提示。
画面的提示即看。
看,需要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光线、角度以及看的原因,这一切由摄影师及剧作提供。
其中,看的原因包括视觉和听觉两大元素。
当具有指示性质的台词或突兀的音响、音乐出现时,人物则将目光聚焦于被看物体,此后可以直接插入描写镜头。
声音的提示即解说。
说,包括独白和旁白,两者可直接对被观测对象进行语言描述,在描述详尽、精细的情况下,叙事内容就是既定了的情节,依照这种既定情节,不论画面以什么样的方式或风格出现,都不会影响观众对叙事事件的知晓程度,这样一来,画面的自由度反而会大大加强。
二、电影叙事中的声音特性(一)声音在电影叙事中存在主、客体地位声音在电影叙事过程中的功能呈现,具有一定的主观成分,伴随着不同的电影叙事接受者。
同样的声音元素,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意义,这是声音自身的主观性,而声音具体能体现多大的叙事功能,则取决于叙事通道的容量,即单位时间或空间内叙事情节所传递的最大信息容量。
音响效果在电视纪录片中的应用.doc
音响效果在电视纪录片中的应用电视纪录片是当前电视观众非常喜爱的一种电视节目类型,具有真实、客观的特点,有的还具有一定时效性。
依据电视声音的分类,纪录片声音同样分为人声、音响、音乐,其中音响具有更为明确的客观存在性,同时还有一定的意义指向性。
本文着重探讨音响效果声在电视纪录片中的使用和创作。
.一、选择声音,还原“如实”的感受“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在这段由百度百科整理的关于纪录片的定义中,出现最多的词语就是―― 真实。
虽然“完全真实而客观”地反映我们生活的世界,从理论上来说可以实现,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论我们选取何种角度,或使用何种景别,只要我们决定了摄像机取景框中的内容,那么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者们就已经将其主观的意志或者倾向性,不由自主地加载到纪录片本应反映的真实中去了。
正因为如此,电视纪录片的“真实与客观”,显然具有“相对性”。
这一点对于电视纪录片的声音创作理念,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与其说“完全真实”地再现现实世界的声音场景,不如说“如实”地还原纪录片镜头中的听觉感受。
假设一个常见的场景,两个人在比较安静的室内谈话。
此时,我们用一支全指向性话筒录音,将这段对话的声音连同环境的声音录制下来。
事后,我们首先询问谈话当事人:谈话时感觉周围环境是否安静?很有可能他们并没有“听到” 谈话以外的环境声音。
接着我们将磁带还音,谈话当事人会听到很多他们意想不到的声音:室外汽车偶尔经过时产生的低频噪声、一两声灰喜鹊的鸣叫声等。
实际上,人耳并不是没有“听到”,而是更愿意选择听到更为有效的声音信息。
“真实的声音”往往只是人们“心中的”真实声音,是基于自己生活经验的一种认同。
利用这种特别的“听觉认知心理特征”,录音师在创作电视纪录片中的声音时,必须具备适当而正确的“选择能力”。
电视纪录片中同期声的叙事功能解说词
电视纪录片中同期声的叙事功能解说词随着电视纪实语言的成熟,同期声已经成为电视纪录片中声音结构的一个重要元素。
在有些纪录片中,同期声甚至成为其全部声音构成。
同期声使用比例的增加将这样一些问题推到理论家与实践者面前:同期声如何参与纪录片的叙事过程?它在多大程度上分担了解说词的叙事任务?同期声叙事的优、劣势何在?以下,本文试论同期声叙事的载体和主要特征。
电视纪录片:非虚构叙事电视纪录片的文本是一种对于现实的观照,它所使用的作为叙述对象的材料是生活事件本身。
虽然它采用的是“纪实”手法,但其文本作为“叙述出来”的结构体,也是讲述者重新安排的结果。
在这个意义上说,电视纪录片也是一定环境和条件下的主体性创造物。
不同的是,相对于一般虚构文学的“伪陈述”,它是一种“真陈述”。
因此,笔者赞成将电视纪录片的叙事方式称之为“非虚构叙事”。
电视纪录片同期声:用语言、音乐和音响叙事同期声是指在拍摄过程中,与画面同步记录下来的和事件相关的人物语言与现场音响。
在电视纪录片中,与画面同步记录可以说是电视纪录片中同期声的最大特征。
同期声是声画关系的一个特例,其声音与画面同步的特征最大程度地满足了电视媒介特性提出的声画一体的要求。
在电视纪录片里,我们把来源于记录者与被记录者的口头语言称之为同期语言,把与事件相关的动作音响、自然音响、环境音响等通称为同期音响,把作为背景出现的歌声及乐声通称为同期音乐。
“语言”的概念既有广义的,又有狭义的,本文对同期声中的“语言”作了狭义上的限定,专指纪录片中被记录者的讲话,或记录者与被记录者之间的直接对话。
讨论同期声的叙事功能,既需要对同期语言和同期音响进行分解研究,又需要对两者进行动态的综合研究。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同期语言在纪录片中担任的角色。
纪录片致力于关注人与历史、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特征。
因而人的语言在纪录片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的语言是以间接的形式——旁白——出现的,即包含在解说词中。
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叙事研究综述
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叙事研究综述【摘要】本文通过对影视作品中声音叙事的研究综述,探讨了声音叙事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分类、技术手法、与视觉叙事的关系以及在不同类型影视作品中的运用。
声音叙事在影视作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可以强化故事情节和情绪表达,还可以引导观众的情感体验。
本文总结了声音叙事对影视作品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希望可以为影视作品声音叙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声音叙事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和价值认识,为影视作品的制作和创作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关键词:声音叙事,影视作品,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作用,分类,技术手法,关系,运用,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声音叙事在影视作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通过声音的表现和传达,在片中承担着诸多重要职能,如引导观众情绪、加强视觉表达、弥补视觉不足等。
由于声音叙事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性较为隐蔽,常常被人们忽略。
对声音叙事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探究影视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过去,对于影视作品中声音叙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声音效果的制作和技术手法的讨论上,较少涉及声音叙事在整个影视作品中的地位和作用。
而随着影视作品的发展和观众口味的不断变化,声音叙事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在这种背景下,对于声音叙事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影视作品的表达方式,进而提高影视作品的质量和影响力。
本文旨在对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叙事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分类、技术手法以及与视觉叙事的关系。
通过对不同类型影视作品中声音叙事的运用进行分析,探讨声音叙事对影视作品的重要性,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影视作品的创作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声音在影视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影视作品中对话和音效的传播工具,更是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
声音叙事通过声音的质地、音色、音量和节奏等方面,传达出情感、氛围、情绪等信息,使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和人物。
电影声音对纪录片影响论文
电影声音对纪录片影响论文电影声音对纪录片影响论文纪录片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电影类型,以事实为基础,记录真实事件或事物的影像作品。
在纪录片的制作过程中,声音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对于影片的表现手法、叙事效果和观众的情感体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电影声音对纪录片影响的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一、声音对于事件叙事的影响纪录片常常记录一些非常具有感染力的事件,如自然灾害、历史事件、社会问题等。
这些事件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情感因素,但要将这些事件呈现给观众,就需要借助声音来强化事件的叙事效果。
声音可以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事件的背景和来龙去脉。
例如,在记录一场自然灾害时,首先可以加入一段背景音乐和文字介绍,来向观众解释灾害的发生原因和影响。
然后,可以用真实的记录片段来展现灾害的全貌,加入现场采访和受灾群众的声音,让观众更加真实地感受到灾害所带来的痛苦和损失。
最后,可以加入一些反思性的声音,提醒观众关注类似灾害的预防和救援问题,进而引起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另外,声音还可以通过音效的选择和处理来影响事件的表现效果。
例如,在记录一场车祸时,可以用刺耳的撞击声和喊叫声来强化事故的严重性,或是用轻柔的钢琴音乐来渲染受害者的悲伤情感,以及强调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二、声音对于情感的体验影响除了事件叙事外,影片的情感体验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声音作为一种情感传达的工具,可以通过配乐、声音效果等方式来引导观众的情感体验。
音乐是影片中最常用的情感工具之一,它可以让观众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影片中所呈现的情感。
例如,在一部纪录片中,如果想让观众更加感动和激励,可以选择一首优美的背景音乐;如果想让观众更加紧张和充满悬疑感,可以选择一些暗示性的音乐或是突兀的音效。
声音效果也是影片中重要的情感工具之一,它可以通过音效的处理来强化影片中所要呈现的情感。
例如,在记录一场战争时,可以用枪声、爆炸声等音效来强调战争所伴随的破坏和灾难;或是在记录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观时,可以用风声、鸟鸣等音效来强化自然景观的美妙和宁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音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叙事功能
电视声音和电视画面作为电视叙事的两大符号系统, 者的
关系在纪录片的创作中一直饱受争议,而关于两者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声音功能的认识上:一种主张以画面为主,声音只是作为陪衬来弥补画面的不足,它强调的是画面的表现力和再现力;
另一种则强调解说词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画面只是用来传达解说词的意义,它注重解说词的表意作用和对创作者主观情感的抒发。
以上两种观点虽然各有道理,但是它们都忽略了影像是一种视听形象系统,画面和声音是同时存在的,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都是为了表现主题而存在的,只是在不同的情境下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画面作为直接的信息形态,主要用来传达现场气氛和形象细节。
声音作为间接的信息形态,主要用来表现概念运动,表达抽象的意思和创作者的主观情感。
影像中最震撼、最
让人难忘的画面往往不是声音或者画面单独的传达,而是声画共
同的作用,即通过视听语言来表达的。
纪录片并不完全依赖声音叙述表现,画面也可以叙述表现,
声音亦并不只是承担叙述表现的功能,它也可以描写再现。
与画面的空间特性不同的是,声音具有时间性的特征,它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与时间一起变化,在时间中运动,在时间中叙述。
正是声音的这一时间特性,使其具有了强大的叙事功能,决定了声音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叙事功能。
声音作为电视叙事的符号, 最主要的叙事功能就是按照时间
或者空间的顺序为我们呈现事物的发展脉络。
而除了讲故事这个最基本的叙事功能外,声音在纪录片的创作中,还承担着一系列其他的功能。
声音可以塑造人物形象,打破平衡,引发人物的行动,推动叙事的发展
在纪录片中,介绍人物最常用的形式就是解说词,这种旁白式叙述方式的主要功能就是为受众介绍人物及其事件发展的背
景,无论是场外人物的旁白还是场内人物的旁白,往往不经意地透露出人物的性情,介绍人物之间的关系,推动叙事的发展。
许多人认为,声音只是人物形体动作的替代品或是补充,只
有在人物形体动作无法表现时才需用声音来代替。
其实这是一种偏见,声音有时比动作更重要,在功能上更能推进叙事。
叙事理
论认为:“事出有因”是任何一种现实主义叙事的基本特征。
录片在塑造人物时,就是通过声音来引发人物的行动, 进而推动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声音可以营造背景,渲染气氛,给人一种真实的空间感
在纪录片的叙事中,事件发生的背景是主题表达的重要元素,也是纪录片叙事的意义所在。
在叙事理论中,背景有两种,
种是以人物行动发生的时空为主的背景,另外一种是用以引起注意、提供叙事背景的社会环境,这两种背景是经常结合在一起的。
在影像片段中,背景的表现一般是通过画面来展现的,例如
屋内、餐馆、汽车内等,但由于画面受到空间的限制,限制了其 对背景的表达, 而声音则正好可以弥补画面的这种不足, 为事件 的发展烘托气氛。
声音也存在相应的空间, 如张凤铸先生所指出的那样, 在远
景中的声音音量较小, 音质也不清晰; 而在特写中的声
背景,能有力地渲染环境气氛,弥补画面的局限,使故事在真实 的环境中展开,从而获得真实感。
声音能够结合画面提供完整的故事情节,融入事件的发展, 起到转换时空的作用
故事并不都是由一个事件构成的,故事可能包含一系列事 件。
现实世界里,事件发生的时间是立体的,同一时间里可能发 生不同的事件,而在叙事中,事件只能一件一件地叙述。
这样, 在故事里, 就存在着事件的安排与组织。
事件的安排遵循一定的 规则:要么按时间顺序连接,即 A 发生之后,B 才发生;要么按
因果关系连接,即因为 A 发生,所以B 发生。
观众有一种收视定
式,他们要从连续发生的事件中, 或事件发生的连续中推论其 的前因后果。
利用了这一习惯, 在故事中艺术性地安排叙事时间, 使故事中的各个事件形成一条因果逻辑链。
在现实世界里, 许多 事件的发生可能纯属偶然,但是在故事里,事件的发生必有其原 因。
由于声音具有连续性的特征, 使得同一声音可以在不同的时 空中延续,可以成为事件发生的动因, 有时甚至可以参与事件的 发展,成为事件的一个构成因素。
纪录片的声音是这条逻辑链上 的链环,它不仅能够叙述完整的事件,还能连接故事中的事件, 提供时空线索,成为转换时空的契机。
在纪录片的历史上,可以将西方纪录片的声音创作大致分为 四种模式:格里尔逊模式、真实电影模式、访问谈话模式和个人 追述模式。
纪录片的声音按照不同的方法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分类
形式,在这里我们把纪录片的声音分为人物声音、 环境声音和音 乐音音 大,音质清晰响亮; 仰角度镜头中的声音音调较高,俯角度镜头 中的声音音调较低。
声音由高而低、 由远而近的运动方式能够表 现出事件的空间感。
显然,这种空间是一种相对空间,不是视觉 范畴中的物质空间, 而是一种听觉空间。
利用各种环境音响创造
音响三部分来详细分析其叙事性。
人物声音。
人物声音作为纪录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解说词、主持人抑或是影像中主人公的话语都可能成为叙事的主角,影视创造的伟大,在于它以视听的方式可以成为真实的媒介, 同时还可组织起自己有形的人格化的叙事中介。
从纪录片有声音后,解说词的运用可谓贯穿了整个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尤其是纪录片介入电视后,解说词的运用更是充分地
发挥了它的叙事性。
纪录片的画面主要表现人物的活动, 空环境和
展示时事件的进程,而人物之间的特定关系,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是画面无法表现的,解说词就承担了这种功能。
无论是客观性地交代背景和结果的解说词还是主观性地揭示内涵和主
题的解说词,它们的出现对画面或是完全配合画面,或者是一定
程度上对画面的超越,来点明画面本身意义的内涵,对画面所传
递的漫无边际的客观信息确定一个大致的意义指向。
对于纪录片整体的叙事起到了贯穿、衔接、深化的作用,是纪录片叙事中不
可缺少的元素。
由于访问谈话模式纪录片的诞生, 纪录片开始表现当事人的
话语,从而使纪录片更加真实。
片中的人物随着事件的发展,不时地向摄像机诉说心里话。
这样的记录方式,能使观众感觉编导与被拍摄对象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客观地记录下了人物真实的行为和心态。
环境声音。
环境声在传统电视理论中是作为“效果”出现的,主要包括同期声和效果声,其叙事功能是不可忽略的。
在同期语言中出现的对白和直接交谈等是以口头语言的形式出现的, 从声源上讲,它不是来源于记录者与被记录者,但却与两者特别是后者有着一定的联系。
这部分口语有选择地进入同期声以后, 也呈现出一定的叙事特征。
纪录片中的效果声,作为声音的一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
“写意”。
它是指声音能表达一定的意境,起到渲染气氛、抒发感情的作用。
效果声写意的形式有夸张效果、闪回效果、对比效果和悬念效果,在纪录片中,夸张效果用得居多。
这些夸张效果都是意味深长、内蕴深邃。
而这种写意的作用也是为了片子的叙事,使纪录片的故事讲得更加精彩、更加吸引人。
除此之外,效果声的转场作用和暗示作用也同时为叙事作铺垫。
音乐音响。
音乐在影视剧中用得很多,纪录片用得相对较少。
但音乐在纪录片中所承载的作用很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
因为纪录片没有演员生动地表演,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在纪录片中的作用似乎更显重要。
尤其是当下更强调纪录片的故事性, 强其可视性和感染力,就能使音乐在纪录片中的功能地位更为凸显。
音乐会给观众带来对节目时空背景和风格的一种立体感觉, 通过对环境气氛的渲染,更容易把观众带进影片的情景之中。
纪录片的叙事结构方面,音乐可以预示事件的变化转折,用一段
音乐加转场画面,预示将要出现紧张、危险、恐怖的情景,可以
预示事件将要向好的方向发展或要向坏的方向发展等; 片中某些段落的解说词已结束,使用画面和音乐可以使情景得到延伸,使观众得到情感的延续和回味。
音乐、音响在写意上独有优势。
最常见的写意音响是采用夸张的手法,把原来听不见的声音放大到听得见,把原来小的声音放得更大,甚至震耳欲聋,或加上延时、混响处理。
在表现过去
式时,不可能拍到当年真实的画面场景,可以通过使用过去的图片、资料、旧物、空镜头等加上与之相对应、吻合的音乐音响, 同样能达到非常好的写意效果。
故事性在纪录片中的运用,可从对故事的组织、叙事方式的情节化和为故事营造的氛围这三方面体现,而作为纪录片表现必备的因素之一的声音也必然随着纪录片形式上的故事化而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叙事性的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