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问题意识,善于发现、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立问题意识,善于发现、解决问题
作者:刘保全
来源:《新闻爱好者》2013年第02期
【摘要】在新闻采写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常挂在记者(通讯员)嘴边的词,许多同志从走上新闻工作之路的第一天起,就在为践行这些词而努力,然而干了几年、几十年后,还在念叨这几个词。这几个词为什么如此重要?怎样践行好这几个词而采写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来呢?第22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基本技巧和方法。
【关键词】问题意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2013年1月4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在讲话中指出:“要树立问题意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积极推进问题的解决,集聚推动发展的正能量。”什么是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说:“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既然有问题,你总得赞成一方面,反对另一方面,就得把问题提出来。”可见,这里所指的问题,并不是单纯指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而是主要指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许许多多需要解决的矛盾。
翻开现在的报纸,经验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工作研究、记者述评、调查报告、采访札记等非事件新闻,读者之所以反应平淡,有的看完标题后就不愿再看内容了,其主要原因,就是报道没有问题意识,没有发现解决问题。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
一是抓的问题不是一碰就响的问题。我们的报道,如果不是反映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和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读者自然就不会关注。搞新闻的人常说,新闻就得碰响生活中绷得最紧的那根弦,指的就是要抓一碰就响的问题。
二是抓的问题指导性不强。工作中的问题,有具体业务问题,也有与业务工作相关的思想性、服务性问题。报纸上的新闻,不是相关的业务简报和文件,而是人们工作生活的指南。如果抓的是一些工作动态、生产过程、会议消息、一般性的领导人的活动等,读者自然就不感兴趣。
三是抓的问题不具有普遍意义。现实生活中,会有许多问题,一个问题该不该抓,关键要看它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只有抓住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报道才会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
有没有树立问题意识,能否发现解决问题,是衡量记者(通讯员)业务水平高低、基本功扎不扎实的主要标准之一,也是记者(通讯员)能否采写出佳作的基础。
一位多次参加过“中国新闻奖”评奖的评委对笔者说:“在评选得奖新闻时,常常把报道发现解决的问题是否准、新、深,作为评选的重要条件之一。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只要问题发现解决得准、新、深,即使文字写得稍逊色一点,仍然可以得奖。”针对这一点,笔者翻阅了
第22届部分“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觉得这些新闻佳作在发现解决问题方面,有如下几方面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发现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也是人民的喉舌,人民群众有什么要求和愿望,都愿向新闻媒体反映。记者(通讯员)有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就是要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的吃、穿、住、行,油、盐、柴、米,看起来是一些“小事”,实际上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新闻媒体只有经常报道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才能保持同群众的紧密联系,也才能充分发挥舆论工具的作用。如改革分配不公、市场物价不稳、贪污腐败严重、看病难看病贵、行业不正之风,交通、住房、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问题,都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新闻媒体如果经常报道这方面的情况、信息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进展情况,必然会受到读者的关注。第22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的《采访作风,新闻生命之所系》(评论二等奖作品)、《学校大摆“鸿门宴”家长无奈献礼,石嘴山市八中如此庆祝教师节》(通讯二等奖作品)、《永远不要算计工人》(通讯二等奖作品)、《787死魂灵混进广东新农保》(消息三等奖作品)、《网络不是谣言传播器》(评论三等奖作品)等,都是这方面的成功之作。
——发现解决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这类问题,不是偶尔发生的,也不是个别的,是具有事物发展动向的问题。有的是新生事物的萌芽,有的是一种倾向的先兆,当前新闻媒体还没有报道过,领导人的讲话和有关文件上暂时还找不到答案,一部分人对此还持有不同看法,等等。记者(通讯员)及时把这些问题反映到新闻媒体上来,就能起到扶持新生事物生长、抑制不良倾向蔓延的作用。消息一等奖作品《就业局长“潜伏”打工探扬州用工》,反映的就是具有时代感的重大倾向性问题。2011年初,“节后用工荒”席卷全国,而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难转移矛盾突出,这成为社会焦点中的难点。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诞生了就业局长“潜伏”打工的故事。故事主人公陈家顺秉持为官之道——“当干部就是为群众打工”,吃过“民工饭”更懂“民工难”。这一典型扣动人心,生动展示了新时期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扬州日报》率先报道“潜伏局长”打工的故事后,引发了全国近百家媒体的跟踪报道热潮。《人民日报》报道的题目是《云南“卧底”局长陈家顺5次“潜伏”访民生》,新华社报道的题目是《走近“卧底局长”陈家顺》,央视《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栏目连续5天追踪报道,陈家顺以“潜伏局长”、“卧底局长”、“民工局长”而享誉全国。云南省委原书记白恩培在当年8月的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号召向陈家顺学习。2012年4月25日,云南省委在昆明举行陈家顺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授予他“直接联系群众的好干部”荣誉称号。可见,报道由于主题鲜活,贴近实际,发现解决了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发挥了很好的新闻舆论的导向作用。
——发现解决“热点问题”。所谓“热点问题”,就是人们议论纷纷的问题。一张不关注社会热点的报纸必定遭大众的冷落,一个胸中无“热点”的记者,也是敬业精神差、责任心不强的记者。记者在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的时候,应特别注意捕捉那些人们议论纷纷的问题,对其深入调查研究。人们对哪个问题议论纷纷,你就去抓哪个问题,抓住它进行报道,就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以消息三等奖作品《同仁一日》一稿为例,报道针对医患关系矛盾突出的社会热点问题,记者深入一线扎实采访。记者一行四人来到同仁医院后,分头深入门诊、病房、手术室、重症监护室、食堂等岗位,历时一整天,边体验边采访,然后连夜撰写,并经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