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一年级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一年级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背得可真认真

呀,我们小朋友最喜欢古诗了。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古诗。

2.出示课题,并引导孩子

明白“二首”的意思

3.教学“首”,了解古

文字“首”,并组词。

4.明确本课学习任务:学

习《池上》,板书“池上”

学生读题。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1.提出初读要求。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相机理解借助图片和生

活实际理解“撑小艇”“踪迹”

3.有节奏地朗读古诗:教

师范读,生读。

1.学生自

读古诗,同桌互相

正音。

2.指名学

生读诗,要求读正

确。

3.学生自

由练读,读出诗的

节奏。

指导学生由字到

词,由词到句子读准

字音,读通诗句。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品读第一句诗:小

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1.出示书上插图,用一两

句话说说图画内容。

2.相机学习诗句“小娃撑

小艇,偷采白莲回”。

(1)借助图片明白什么

是“白莲”

(2)利用图片理解和识

记“采”

(3)小娃娃为什么悄悄

地偷偷地去采白莲?感受“偷”

的用意

(4)小娃娃你采了那么

多莲蓬,心情怎么样呀?指导朗

生观察图

学生做

“采”的动作。

学生说想

法再读读诗句。

学生说一

说。

借助图画这一

载体将学生对古诗初

读后的理解呈现出

来。看图说话的过程

就是学生对古诗大意

的初步感知。

引导学生观察

图片,体会孩子的可

爱、纯真与童年的快

乐、自由,更好地感

悟诗中的情趣。

(二)品读第二句诗:不

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借助图片,了解“浮萍”

2.借助两幅图,进行比较,相机理解“浮萍一道开”

3.(1)原来这就是船留下的痕迹呀,这痕迹被谁看到了?可有一个人不知道哦!理解“不解”:不知道。

(2)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娃娃呀?指导朗读第二句诗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

看图,并上台指出

看图比较

学生朗读这首诗。

四、诵读积累。

1.看图或看板书背诵古

诗。

2.多种形式背诵

1.同桌互

背。

2.男女生

背诵古诗。

借助图片和板

书能降低背诵难度,

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

性,比赛背诗激发学

生背诵古诗的兴趣,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首”

和“采”,观察它们所在位置,

说说书写时要特别注意哪个笔

画。

2.教师范写,强调书写难

点。

3.生描红书写

4.教师展评、纠正。

1.学生观

察交流关键笔画

书写要点。

2.学生练

写。

指导学生仔细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

的位置,抓住关键笔

画,将生字写得端正、

美观。

板书设计12.古诗二首

池上

撑小艇

采白莲

不解

一道开

二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二首教案

1古诗二首 教材分析 《古诗二首》编排了两首古诗,它们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了春天。 《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美景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咏柳》是首咏物诗,描写了早春二月的杨柳,借柳树歌咏春天。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春天已有了自己的感受,能较好地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激发课堂教学的情趣,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古诗教学达到魅力无穷、活力四射的境地。所以,在本课的古诗教学中,要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进入到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在读中意会,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建议 学习本课,可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还可先引导学生依据插图来体悟课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再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从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含义,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借助画面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小组合作朗读、想象、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句,背诵古诗。 难点 1.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2.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古诗的配乐曲子,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彩笔及画纸。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莺、拂、堤、柳、醉”5个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村居》,背诵古诗《村居》。 3.理解古诗《村居》,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古诗二首 参考教案 (1)

1 古诗二首 一、教材分析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古诗描写的是春天诗人居住在乡村所看到的迷人景色和儿童放风筝的情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人,景人合一,相映成趣,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咏柳》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这首诗通过写柳树的美好姿态和蓬勃生机来赞美春天,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把看不见的春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巧妙地刻画出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 本文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节奏,初步体会古诗的韵律美;二是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二、教学目标 ⒈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重点指导读出古诗的节奏,初步体会古诗的韵律美。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方法,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春天的美好。 ⒉识记“莺、拂、堤”等11个生字,借助图片识记“莺、堤、丝、绦”;利用字源识记“醉”;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拂、柳、咏、妆、裁、剪”。 ⒊指导书写“诗、村”等8个生字。重点指导横画多的字的书写。 ⒋重点指导学生运用借助图片理解“纸鸢、碧玉、丝绦”等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欣赏,引入新课 ⒈欣赏图片,交流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 ⒉板书诗题,理解诗题。 交流诗题意思: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指导书写“村”字。教师可先引导观察,左右结构,木字旁的第四笔是点,左边木字旁的点和右边“寸”字的点相互避让。师范写指导,学生练写,评价交流。 ⒊简介作者高鼎。 (二)初读古诗,尝试自学 ⒈听老师范读,边听边圈出不认识的字。 ⒉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⒊指导朗读,读好重音。 教师引导学生标画出诗歌的停顿,指导朗读。学生圈画出句末韵母是“ɑn”的字,这些字要读的响亮。学生自由练读,初步体会韵律美。师生合作读,进一步体会节奏与韵律。 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交流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从而初步感知古诗意思。

(完整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1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含义,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借助画面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小组合作朗读、想象、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句,背诵古诗。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莺、拂、堤、柳、醉”5个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村居》,背诵古诗《村居》。 3.理解古诗《村居》,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 二、激趣导入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大家跟随老师一起吧!(板书课题:村居) 四、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学习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2.(出示风筝图)大家瞧,这些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飞得更高吗?(指名认读

生字)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in”。 “堤”的声母是“d”,不是“t”。 3.同学们真不错,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齐读生字) 4.自读古诗,想一想:古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5.小组交流。 五、品悟古诗 (一)学习第1、2句。 出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 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发现的。 2.学生自由读第1、2句。 3.你看到了什么?分组交流。 4.你能把你看到的景物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第1、2句)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5.瞧,早春二月里,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仿佛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里,在春风中轻拂堤岸。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你们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指名读) 6.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生汇报) 7.这么多美妙的感受,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两句诗的。(生齐读第1、2句) (二)学习第3、4句。 出示: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你能读好它吗? 2.自由读这两句古诗。

统编版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教科书分析: 1.课文的两首古诗,分别是唐?白居易的《池上》和宋?杨万里的《小池》。《池上》叙述的是夏日一小童偷摘莲蓬的事情,勾勒了一个可爱的顽童形象;《小池》则描绘夏日的一处由泉眼、流水、树荫、荷叶、蜻蜓构成的小景,富有夏天生活情趣。诗歌语言浅显易懂,朗朗上口,有利于学生诵读理解。 2.课文以两幅中国画分别与诗歌相配,诗画对应,既给予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有利于激发观察说话的兴趣,有利于图文结合了解诗句内容。但是,《池上》的配画可能为突出形象,“浮萍一道开”表现得不够,而且没有“开”;《小池》则未能表现“树荫照水爱晴柔”,以及因构图之故而显得“小池”不小。需要改进并通过PPT显示才有利于教学。 3.虽然这篇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但一篇课文相对而言是一个整体,从优化的角度思考,能整体处理的教学内容,应该整体处理,如识字写字、读准读通课文等。 学情分析: 1.在学习这篇课文前,学生已经通过课文和语文园地,学习了10首古诗了,他们对什么是古诗、对古诗的诵读要求、古诗的背诵和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已有所了解和实践,这是学习的有利条件,应充分利用。 2.由于年代久远,古诗中的单音节词和词语古今义的不同,学生是不容易理解,甚至是不了解的,如“惜”“晴柔”,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策略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感悟小孩顽皮、天真的形象以及小池夏日美景。 3.能正确认读“首”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泉水”等8个词语。

4. 能正确读写“首”等7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认读“首”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泉水”等8个词语,正确读写“首”等7个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感悟小孩顽皮、天真的形象以及小池夏日美景。 教学准备: 教师:“首”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首”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写字、“读一读,记一记”词语的PPT。 学生:每人一套“首”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导入,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导语:同学们,在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之前,我们一起复习以前学过的一些字词。 (一)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和有关的音节拼读。 1. PPT出示有关字词: zònɡ——zhōnɡ niú—lín quán——jiǎo 粽子中国牛羊邻居全是腿脚 两头尖无声采莲树叶 出示任务:正确拼读和认读红色的字以及它组成的词语。 2. 反馈指导:指名拼读或认读读,相机指导。齐拼读或认读。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

1、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散、归、趁”3 个生字,会认3 个生字。 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 板书课题:村居 二、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的学习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 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2、大家瞧,这么多的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飞得更高吗?(指名认读生字)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了“in”。 “趁”是的韵母是“en”,不是“eng”。 3、同学们真不错,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 4、进行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5、互相交流。 6、师针对难字进行指导。 三、品悟古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 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的。 2、学生自由读诗。 3、你看到了什么?生汇报。 4、(小黑板上的诗句)你能把你看到的这些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指 名读文。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5、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 6、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7、这么多美妙的感觉,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一句的。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这么好的春光,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说) 2、村子里的孩子也和大家一样喜欢这美妙的春天吗? 3、板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防纸鸢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学 设计 回乡偶书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学习贺知章写的另一首《回乡偶书》。 2、板书课题、解题。 二、学习《回乡偶书》。 1、简介作者及背景。 那么谁来介绍一下这首的作者? 2、齐读、指名读。思考: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 3、借助课文注释及自学诗句,记下不懂的问题,然后小组讨论。{学生自学讨论} 4、同学们学得真起劲,那么今天我们又学会了一首诗,高不高兴?那么放学回家后把这首诗给父母讲一讲好不好? (1)分角色试练表演。 (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表演。 师:同学今天学的真不错,那么其他同学学了这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 (生谈) 5、小结: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又有淡

淡的忧伤,那么我们能不能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怀着淡淡的忧伤读一读这首诗。 6、指导朗读。(试读、指名读、齐读、试背。) 7、《回乡偶书》描绘了诗人告老返乡不被相认的情景,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诗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试着将《回乡偶书》编成故事,再演一演。 (1)在小组内进行编演 (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演出,师生评议。 8、师模仿“记者”,采访“贺知章”。 9、感情朗读、想象情景。 三、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1。为《回乡偶书》完成一幅诗配画。 2。编故事。反思: 在古诗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手段,孩子们会感到“易”“趣”“活”,课堂上不在是那种没完没了的单调重复的各种习题和可有可无的乏味的回答,学生的视野、思想也不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通过表演,诗中那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寻味的情感,都会深深地印到学生的脑海里。 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学生要表演,首先要熟读课文内容,深入理解课文语言;其次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表演过程。因此,课堂表演能促进学生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课文

统编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二首》名师教案

《古诗二首》名师教案 —、文本教学解读 本课共有两首古诗。《村居》是由晚清诗人高鼎晚年闲居农村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歌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所见到的春天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早春二月的杨柳。诗中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它是美的创造者,裁出了春天。两首古诗都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传达出春天的美好,表达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古诗文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在通读中积累传承,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本课两首古诗都是脍炙人口的咏春诗,语言精巧凝练,情趣盎然,其描绘的画面在春日中处处可见,语用价值很高。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在诵读中感受春天的美好,进而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是本课的教学方向。 本课教学,主要任务有如下四项: 1.识写生字。 本文要求会读的字有11个,要求会写的字有8个,其中“妆、丝、剪”既要求认读,也要求会写。 认读“莺、堤、柳、丝、绦”,可以借助课文插图来随文识字。“莺、堤、柳”3个字可以让学生在图片中找一找这些事物,将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理解。“丝、绦”2个字可以做适当的拓展延伸,出示实物,让学生理解丝绦为何物,加深对“绞丝旁”的认识,然后跟插图中的柳条比一比,发现它们的相似之处,明白这里的“丝绦”是指柳枝。读音上,“莺”是后鼻音“堤”的声母是“d”,“绦”字的读音是“tāo”,学生容易读成“条”的音,要提醒孩子读准确。 认读“拂、醉、味、战、剪”,可以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来理解和读记。这5个字都与动作有关,“拂”可以让孩子模拟动作,加深对“提手旁”的记忆,同时提醒读音是fú不能读成fó。“醉”,《说文解字》析解为“酒卒也”,“酉”似酒坛形,表示酒,“卒”有结束、到底之义,如某人死了说“卒于某年某月某日”。此处意为把整坛酒喝光,没掌控度量,自然醉了,由此可将“醉”视为会意字。有些版本视其为形声字,从酉,卒声,也可参考,“醉”在诗中是指陶醉、沉醉

(完整版)新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二首》教案

1、古诗二首 (1)村居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8个生字,会认11个生字。 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2、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法:创设情景,进行层进式的引导与点拨。 学法: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感悟诗意诗情。 教具准备:朗诵音频、生字卡片。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 二、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的学习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2、大家瞧,这么多的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飞得更高吗?(指名认读生字)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了“in”。 “趁”是的韵母是“en”,不是“eng”。 3、同学们真不错,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 4、进行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5、互相交流。 6、师针对难字进行指导。 三、品悟古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 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的。 2、学生自由读诗。 3、你看到了什么?学生生汇报。 4、(PPT上的诗句)你能把你看到的这些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文。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5、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 6、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7、这么多美妙的感觉,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一句的。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2:古诗二首 池上》 第1套 省一等奖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两首》 《池上》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4个会认生字,1个会写字。 3、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儿童鲜明的形象,体会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二、教学重、难点: 1、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三、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演示文稿。(音乐、图像)四、教学过程:(一)激情趣 1、课件出示白居易简介 2、有一次他到荷塘边游玩,看见荷花池上(板书课题,巧解诗题)发生了一件十分有趣的事,这件事就藏在《池上》这首诗。 (二)多样读诗兴盎然 A、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自由读诗,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并请同桌教你读。 2、课件出示“踪迹”“浮萍”四个会认字,交流识字方法 3、生字宝宝都躲到诗句里去了,你们能不能准确叫出它们的名字? (齐读) B、节奏朗读,喜气洋洋 1、师:光读正确还不算会读,还应该读出诗的节奏来。这首五言绝句要读出什么节奏来呢?听视频朗读,用铅笔在诗上划“/”作记号。 2、根据所画节奏自由诵读 3、师: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出示评价要求 4、师生点评后齐读,师范读(自由读后同桌比赛读,男女比赛读,齐读) 5、师:同学们这样读有趣吗?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 6、师:刚才你们手舞足蹈,摇头晃脑,这样读诗有趣吗?那以后,你们也可以用多种形式,把诗读得有趣一些。(三)创设情景美品诗

师:读着读着,我们就随大诗人白居易来到了美丽的荷塘上,你看,湖面阵阵清风吹来,满池荷花翩翩起舞,诗人陶醉了,突然,有趣的事发生了,他看到了什么? A、学习第一二句诗 1、指名说 2、学习采字,相机品评偷 (1)板书提问:此时你是小娃,心情怎样?预设1:害怕,为什么?生读,师评预设2:激动,为什么?生读 预设3:既高兴又害怕,为什么?生读,学生自评(2)课件展示采字演变过程,书空写采字B、学习第三四句诗 1、师;偷偷地采回美丽的白莲,怎能不高兴呢,可又怕被人发现,只好赶快撑着小船划回来,根本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行踪,猜猜哪个字是“知道”的意思?你看,小船冲开抚平留下了一道长长的痕迹。课件出示图片,形象理解“浮萍一道开。” 2、师:看到这儿,白居易忍不住哈哈大笑,同行的你们,能告诉我为什么笑呢?我来采访一下:请问白先生,为什么笑? 3、师针对板书:被别人发现了,自己还不知道,还在偷着乐呢。这孩子真是——(学生接天真、可爱、调皮……)这就是童真童趣啊,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最后两句。(四)背诵吟诵吐真情 真是一首有趣啊,我们怎能不吟诵吟诵。 (1)看图尝试背,看看谁能记住这首诗?(指名背诵)(2)会背的站起来,咱们配上动作一起背 (3)师生吟唱背(师范唱、学生学唱、学生齐唱由慢到快) (赠品)小学生经典美文阅读 篇一:收藏阳光 阳光可以给我们温暖,照亮我们的心房,对于同学之间,我们应该收藏阳光,这样我们就能时刻拥有灿烂的笑容,但是今天我跟同桌吵架了,我们吵得很凶,最后谁也不理谁了。 晚上躺在床上久久难以入眠,冰凉的雨点重重的砸在玻璃上,马路上,屋顶上…想

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正文: 4、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字卡、词卡、小黑板、收集其它的古诗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两首描写深秋美丽景色的古诗。齐读课题。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

(一)释题 1、读古诗题目(注意重点字音:赠) 2、师简介诗人“苏轼” (二)看图说话 看图,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三)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 1、自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找出诗中生字,注意读音易错字:擎残橙刘 3、自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四)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小组内讨论交流,师点拨。 3、自由组合,与学习伙伴体会读,读完后交流自己的体会,交流后再读。 (五)启发想象,感情朗读,背诵 1、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六)想想、议议 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 (秋天,收获的季节) 三、学习第一首古诗中的生字

1、找出古诗(一)中要求写的生字: 首枝记刘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记字音字形,然后找小伙伴交流是否认识了。 3、指导写字,教师示范写,学生在课堂上写前三个字,教师注意巡视。 四、作业 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首古诗生字,理解词语。 2、读懂《山行》,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 3、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古诗(一)中的生字 2、背诵古诗 二、学习第二首古诗 (一)释题 1、读题 2、简介诗人“杜牧” (二)识记生字字音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1、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4.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读准“莺、拂、堤”等生字。 2.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学准备】: 1.课件。 2.生字卡片。 3.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春天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读“莺、拂、堤、柳、醉”5个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村居》,背诵《村居》。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感受春天的美丽与儿童放飞风筝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走进春天。 春天来了,大自然到处都是美丽的景象。瞧,春天多美呀! 1.欣赏春天的美景图片。(课件) 2.看到这么美的大自然,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有关春天的四字词语呢?

3.古代的许多文人墨客将自己在春天里的所见所想用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记录了下来。今天,老师带大家随着清代诗人高鼎,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 板书课题:村居 二、初读古诗,认写生字。(课件)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做好记号。 2.你认识这些生字吗?谁来接受老师的挑战? 重点指导读“莺、堤”。 3.同学们真聪明,想一想: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4.互相交流。 5.师指导记字方法。 熟字加熟字:村碧童剪。 加偏旁:“寺”加“讠”组成“诗”等。 6.做游戏巩固识字。(课件) 谁要认识这些生字宝宝,这些风筝就会升起来。 7.小朋友读得好,但是想和生字宝宝成为朋友,不仅要认识它们,还要会写它们。 8.指导写字,注意笔顺。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观察教师如何运笔。教师重点强调“村”的写法,强调木字旁中的捺要变成点。(课件) 9.学生练写,老师巡视指导,注意纠正坐姿。 三、品悟古诗,感受春天。 1.让我们随着生字宝宝回到课文,再读读古诗吧! 2.读诗,不光读正确、流利,还要读出节奏,才会读得有滋有味。根据这个节奏,试着读一读。(课件) 读完这首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哪些景色?你是从哪句中读出来的? 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教案

12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首、踪、迹”等生字,会写“首、采、无”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古诗的韵味,培养朗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背诵两首古诗。 难点:了解古诗的大意。 [教学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荷塘图片)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 2.看到那么美的荷塘,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一千多年前,诗人白居易也来到池边,还看见荷花池里发生的关于一个小娃的有趣的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就吟诵了一首诗。(展示:漂亮的荷塘上慢慢走来一位诗人,吟诵出这首诗《池上》) 3.想知道在这个小娃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首古诗。(揭示诗题)1.《池上》这首古诗的作者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二、循序渐进,掌握字词句 1.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自由读《池上》,画出生字娃娃,要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教读生字,教师重点指导“首、踪、萍”等字的读法。 (3)课件出示生字词,采用抽生个别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灵活掌握本课生字。 2.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首”“采”,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字形笔画。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重点指导两个字易写错的部分。 首:下半部分是“自”,共九画,第四画是“短撇”。 采:上半部分的笔顺是“撇、点、点、撇”。 3.生字娃娃告诉老师,它们想和你们一块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都躲到诗句里去了,看大家能不能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齐读古诗)2.给下列汉字注音。 ()首()踪()迹 ()浮()萍3.描一描,写一写。 首 采三、诵读古诗,了解诗意 1.教师范读,学生领读,全班齐读古诗,读通读顺。 2.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是谁在干什么?(引导学生在自读古诗中得到答案) 3.教师解读古诗。 (1)课件出示古诗翻译。 (2)对照翻译,理解词语意思。 撑:撑船,划船。艇:轻小的船。 解:知道,懂得。踪迹:行动留下的痕迹。 浮萍一道开: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3)课件出示每句诗的翻译,让学生找出相应的诗句。 (4)指名学生读诗句翻译,另一名学生朗读诗句。 4.集体讨论: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故事中的“小娃”可爱吗?为什么?

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二首》教学设 计板书设计教案 第一单元 本组教材以“春天”为主题来选编教学内容。《古诗二首》《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从不同角度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时,要继续夯实朗读、识字、写字等学段的基本目标,同时要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一,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我爱阅读”。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1.认识54个生字;会写3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找春天》《古诗二首》。 3.通过品读课文,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所描绘的情境,感受春天的美景以及课文所蕴含的主旨。 4.初步感知课文语言的优美,能积极参与找春天的实践活动,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1.认识54个生字;会写34个字。复习、巩固常用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古诗二首》…………………………………………………………………………………………2课时 2.《找春天》……………………………………………………………………………………………2课时 3.《开满鲜花的小路》…………………………………………………………………………………2课时 4.《邓小平爷爷植树》…………………………………………………………………………………2课时 语文园地一……………………………………………………………………………………………… 2课时 教学本组课文时,要让学生通过充分朗读,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要继续夯实朗读、识字、写字等学段基本目标,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古诗二首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二首(优质教案)教学设计【最新版】

1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准确识读生词,认读轻声。能正确、规范地书写8个生字,听写课后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1.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能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自学古诗。 2.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同学们想一想,你以前会背哪些古诗?谁想起,就请你站起背给大家听。(学生起背) 2.真好!看大家非常爱学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首古诗啊,内容和春天有关系。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清朝有位诗人高鼎特别喜爱春天,他用写诗的形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这首诗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叫《村居》。 3.板书课题,拼读课题,释题: 村:乡村。 居:居住。

村居:在乡村居住。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多媒体出示画面)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黄莺边飞边唧唧地叫,孩子们正在放风筝。)看着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1)学生练读。 (2)指名读,正字音: 注意“妆”是翘舌音,后鼻音,“剪”前鼻音,“醉”、“裁”、“丝”是平舌音,“莺”、“咏”后鼻韵母。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现在你们看看图,再读这首诗,读一句,想一想,你猜猜这首诗是什么意思?把每句诗的意思猜出。猜出后告诉周围的同学,再听听其他同学怎么说。大家互相帮助,把这首诗学好。 (学生自学) 2.学习一、二句: (1)(多媒体出示第一、二句诗的画面)谁说第一句?指名说,大家补充。 (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飞去) (2)学生质疑:我觉得不对,要是“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飞去。”应该是“二月天草长莺飞”呀,这里写的是“草长莺飞二月天”这是怎么回事? (师点拨:这是古诗常用的方法,古人写诗常常不按照正常顺序写,为了押韵,读起朗朗上口。) (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 草长/莺飞/二月天, (4)指名讲第二句,重点理解: 拂、醉(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春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5)指导读: 河堤/杨柳/醉/春烟。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能运用联想和想象,深入诗歌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3、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加强对和平生活的热爱。 4、体会边塞诗的风格,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目的1、2 教学难点:目的3、4及背诵、默写 教学方法:诵读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浩若繁星。在这笔丰厚的文学遗产中,反映战争的作品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中有吟诵边塞风光的(如王维的《使至塞上》),有叙述边关战事的(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有借以倾诉思乡之情的(如范仲淹的《渔家傲》,更有畅谈从军壮志抒发爱国之情的(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那么我们今天来看一看这两首诗歌又是从哪方面来反映战争的? 一、交流资料 乐府诗:乐府,原是古代掌握音乐的官署,汉武帝时规模较大。后来将其演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 二、诵读诗歌,感知诗歌大意 1、诵读:可教师范读、学生诵读、自由散读、全班齐读 2、诗歌大意:

《十五从军征》这首乐府诗描述的是一位少年从征65年后返回故里的情景。一位衣衫褴褛、鬓发全白、手拄拐杖的老人茫然地站在曾经是那么熟悉,而今却家破人亡的,绝望地望着东方……这首诗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三、讨论探究: 1、请同学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所喜欢的诗句,及喜欢的理由。 2、诗歌是怎样揭示出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的?(板书) 3、你是怎样看待战争的? 四、学生小结 五、推荐阅读 xx——xx(一、二) xx——xx词 六、作业背诵默写 板书: 兵役的残酷 无限的凄凉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不尽的悲哀 教后记: 第二课时 导入: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始终有战争在相随,无论是哪一个朝代都有战争的刀痕,印在文学的诗词中,反映战争的作品便不可封盖地长成为一颗艺苑奇葩。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教案

12、古诗二首

新课 教学()分钟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课件出示2) 初读要求: (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逐句检査朗读,随机出示折叠卡片认读“踪迹”“浮 萍”,并正音。 以字带词,加上动作,读好词组“撑小艇”——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小娃撑小艇”。 卡片认读“踪迹——藏踪迹”,“踪”读好平舌——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不解藏踪迹”。 卡片认读“浮萍”,结合浮萍的图片,借助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识记:浮萍是漂浮在水面的一种水草,因此浮是三点水,萍是草字头。——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浮萍一道开”。 把诗句连起来读一读,把整首诗读正确。 教师范读、自由练读,读出诗的节奏。 三、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课件出示3、4)教师分别出示“小娃采莲回”和“浮萍一道开”的图片,让学生找到相应的诗句连一连。并说说这样连的理由。 学习诗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课件出示 5) (1 )边做动作边读诗,理解和识记“采”。 采:(课件出示6)出示字源,看老师演示动作,结合字形知道采字的“爪字头”代表手,采表示用手采摘树木上的果子。 (2)请同学当当小娃来演一演采白莲的动作,感受小 娃偷采白莲时既忐忑又高兴的心情并指导朗读。 学习诗句“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课件出示 7)【设计意图:初读感知,生字的正音,为下面的分析和阅读铺平道路。】 【设计意图:根据图片的意思找到相应的诗句并说明理由,这一设计是为了降低难度,借助图画这一载体,将学生对古诗初读后的理解通过连线的方式呈现出来。说理由的过程就是学生对古诗大意的初步感知。】

板书内容 小娃偷采 池上天真无邪顽皮可爱不解一道开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踪(zōnɡ zhōnɡ) 萍( pín pínɡ) 泉(quán qán) 露( loù lù) 2.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古诗描绘了孩子什么样的形象?() A.胆大 B.愚笨 C.天真 D.活泼 参考答案: 1.踪(zōnɡ) 萍(pínɡ) 泉(quán) 露(lù) 2.《池上》写了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不知隐藏踪迹的顽皮、可爱形象。 3.C、D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能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词语、古诗大意。 2.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具 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分 钟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二首,大家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板书:《小池》)

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设计

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设计 古诗两首 《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时间:三课时。 课时 一、揭示并解释题目,激发兴趣 板书诗题并解释诗题。 【鹳雀楼】旧址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前面可以望见中条山,下面临近黄河。 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楼共三层,是当时文人游览的胜地。此楼北宋时还存在,后来被河水冲毁。题目的意思是登上鹳雀楼。 【作者简介】王之涣,晋阳人,唐代著名诗人。 二、教师范读 教师一边读,一边欣赏插图

三、学生轻声读,要求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 四、指导学习生字 .教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上板书生字,带领学生读音、组词。 .学生书空练习。说说记生字的方法。 教师重点指导: 楼:lóu,读边音。“木”字作偏旁时,捺要写成点。入:rù,独体字,两笔。 注意和“人”区别开。穷:qióng,三拼音,上下结构,写时不要少写宝盖头下面的撇和点。目:ù,全包围结构,要和“日”字区别开。更:gèng,读后鼻音。 独体结构。有7笔。层:céng,读平舌音,后鼻音。 五、课堂练习 .组词: 人日 入目 .在练习本上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齐读课文。 二、初读 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范读

三、理解诗句 学习一、二两行。 指名读一、二两行。 理解意思。 ①出示课文插图。 设置情境:一天傍晚,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这气势多么壮观。 ②答问。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什么? 这是什么时候的太阳?你怎么知道这是傍晚的太阳的? 课文中称傍晚的太阳叫什么?这轮傍晚的太阳就要落下去了,引导学生理解“尽”,指名说说“尽”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尽”就是“完”的意思。 诗人站在鹳雀楼上还看到什么? ③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④看图想象,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行。 [相机板书:景] 学习三、四两行。 谈话。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 指名读三、四两行。 理解。欲:想要。穷:穷尽。千里目:目,眼睛,就是 看到更远的地方。更:再。

12古诗二首教案

12.古诗二首 一、设计说明 《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本课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首、踪、迹”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池上》《小池》两首古诗。 3.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学会想象诗歌中包含的画面。 三、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想象诗歌包含的画面。 四、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教师) 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学生)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师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学生交流)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快乐吗?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课件展示) 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古诗二首》。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引申义,并组词。 (3)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板书诗题。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介绍诗人。 (2)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魔”之称,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一)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教师范读。

《古诗二首》教案

《古诗二首》教案 我这里位同学们推荐一些与明月有关的古诗。 李白《关山月》 苏轼《中秋月》 李商隐《霜月》 白居易《江楼月》…… 同学们,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继续搜集,美美得读一读,也试着为明月写一写诗。 板书设计: 古诗二首 暮江吟鸟鸣涧 残阳 江边美静山中月夜 月夜 《古诗二首》教案2 教学目标: 1、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3、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2、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古诗吧?大家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今天,老师要考考大家,咱们来看图猜古诗、背古诗,怎么样?敢不敢试一试?谁如果猜出了是哪首古诗,就站起来大声背给大家听 2、老师已经感受到同学们对古诗的喜爱之情了。望着一轮明月,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感受。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古诗二首》,来学习两首与明月有关的古诗。(板书题目:鸟鸣涧) 二、新授 1、过渡语:唐代诗人王维描写山水的诗歌很多,尤其对明月情有独钟,他写的《鸟鸣涧》就描绘出了一幅山村月色图,想去看看吗? 2、”鸟鸣涧”是一个地名,为云溪风景之一,品读《鸟鸣涧》,想想古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3、自由发言,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理解诗句意思。 (1)寂静山村,人已入睡,在这样的夜里,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板书:夜静)后来诗人听到了——鸟鸣(板书:鸟鸣),诗人认为是什么使鸟儿受惊了呢?(月亮出来,照亮了大地)诗人没有直接描写月亮,但是却说月亮出来后使鸟儿受到了惊吓,那你认为这月亮是什么样的呢?(肯定分外明亮,板书:月明)你认为这声音破坏了原先那种宁静安逸的意境了吗?(没有,有静有动,反而是更加使诗人陶醉于其中)你认为这样的环境怎么样呢?这时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