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中粳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关于长江中下游中稻育插秧技术意见

关于长江中下游中稻育插秧技术意见

关于长江中下游中稻育插秧技术意见关于长江中下游中稻育插秧技术意见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稻种植面积大、单产水平高,是我国水稻重要产区。

当前,“立夏”已过,长江中下游中稻已陆续开始播种育秧。

但4月初以来,该区强降雨天气多,影响秧田准备、适期育秧和培育壮秧。

针对当前气象条件和生产实际,特提出长江中下游中稻育插秧技术意见。

一、适期播种,稀播匀播。

根据季节安排、茬口衔接、品种生育期,适时播种育秧,可从4月下旬持续到5月下旬。

由于今年雨水多,秧田应选择地势较高、不易受涝的田块。

要按照大田面积、品种类型、移栽方式,计算好秧床面积、秧盘数量,确保育足秧足苗。

对于人工插秧,可采用旱育秧或湿润育秧,秧田、大田比分别为1︰20和1︰10。

对于机插秧,杂交中籼稻每亩秧盘20-25盘,每盘播干种70-90克;常规粳稻每亩秧盘30-35盘,每盘播干种100-120克。

无论是秧床育秧还是秧盘育秧,都要做到稀播、匀播,为培育壮秧奠定基础。

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推广工厂化大棚育秧,坚持旱育旱管。

直播稻要匀播,推广机械精量条(穴)播种。

二、水肥调控,培育壮秧。

保温保湿,确保快出芽、齐出苗。

田间秧盘育苗采取田沟有水、苗床湿润。

常规育秧出苗前湿润灌溉,出苗后浅湿灌溉。

工厂化盘育秧按技术规程操作,一般用专用育秧基质,无需施肥。

田间盘育秧多采用田泥加壮秧剂,移栽前施适量送嫁肥。

苗床育秧(常规育秧)亩施20-25公斤复合肥作基肥,在耙田或耘田时使用;秧苗二叶一心期,亩施3-4公斤尿素作断奶肥;插秧前3-4天,亩施5公斤尿素作起身肥。

若秧龄较长,可喷施多效唑控制苗高。

三、精细整地,提高质量。

无论是机插秧,还是人工插秧、抛秧或直播稻田,大田整地质量要做到田平、泥软、肥匀。

特别是前茬秸秆全量还田的,要粉碎、抛撒均匀、翻埋入土。

全田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田面“整洁”,无杂草杂物,无浮渣等,表土上细下粗,上烂下实。

水田整平后需适度沉实,沙质土沉实1天左右,壤土沉实1-2天,粘土沉实2-3天,待泥浆沉淀、表土软硬适中、作业时不陷机时,保持薄水机插。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分析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分析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分析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量一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课题。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是指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对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旨在帮助农民科学栽培水稻,提高产量和品质。

一、土壤选择和改良水稻对土壤的要求比较严格,一般来说,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进行水稻的栽培效果会更好。

在土壤改良方面,首先要保证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肥、深翻耕地等方法改善土壤结构。

在农业生产中要避免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以免造成土壤污染,破坏土壤生态环境。

二、适时播种水稻的生长期较长,为了提高产量和品质,要利用好每一个生长阶段。

适时播种是保证水稻正常生长和发育的关键。

一般来说,南方地区水稻的适播期在4月上中旬,北方地区适播期在5月上中旬。

在播种时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水稻品种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避免遭受自然灾害的影响。

三、科学施肥水稻是一个高产作物,因此施肥是保证水稻高产的重要环节。

根据水稻的生长特点和生长阶段分别施用氮、磷、钾等肥料,保证水稻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

还可以通过土壤测试,科学调配配方肥,以达到肥料充分利用的效果。

四、合理灌溉水稻是一种水田作物,对水分的需求比较大。

在水稻的生长期要合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在旱季和干旱地区要加强灌溉管理,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要注意避免过度灌溉,以免造成土壤水盐积累,影响水稻的生长。

五、病虫害防治水稻生长期间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影响产量和品质。

要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等措施,增强水稻的抗病虫能力。

要定期进行田间观察,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六、定期田间管理水稻生长期间需要进行定期的田间管理工作,如松土除草、病虫害防治、修整秧田等。

这些管理工作可以保证水稻充分吸收养分,保证生长发育顺利。

也可以减少杂草的影响,保护水稻的生长。

水稻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同时保护生态环境,需要采用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

下面将介绍几种水稻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

一、合理施肥技术合理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技术。

正确的施肥方法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损失和污染。

在不同土地类型的水稻田中,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水稻品种、气候条件和地形等条件,确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具体说来,应根据不同发育阶段的水稻需求,采取分步施肥、减量施肥和控制施肥等方法,以实现适度施肥、增产增收和环保的目标。

二、浅耕深耕交替技术浅耕深耕交替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水稻高产技术。

该技术将水稻田中的作物残体和农家肥料、有机肥等有机物质深入土壤中,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增加土壤活性炭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与传统的深耕、平耕和浅耕技术相比,浅耕深耕交替技术可以减少耕作次数,降低机械损失和能耗,并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三、新品种和高效栽培技术新品种和高效栽培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

目前,国内外有多个优良水稻品种,如越优84、早稻52、吉林优1、超级稻等,已经通过气候适应性、抗病虫性、优质性、高产性等方面的研究改良,已经广泛应用于水稻生产。

同时,高效栽培技术也在逐渐推广,如中稻早衰栽培技术、双季稻高产技术、直播水稻栽培技术等,都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四、生态系统保护技术生态系统保护技术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技术。

在生态系统保护技术方面,应引入种间轮作、套种、杂交等技术,增加土地的生产力,提高耕作方式的效益。

例如,在水稻田中可以引种蔬菜、水果、禽畜等,进行良性循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综上所述,水稻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是提高水稻产能和质量的关键所在。

应根据不同的生产条件,结合实际实施上述技术,以提高水稻产量、质量和效益,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要点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要点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要点水稻是我们国家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提高水稻产量是提高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

下面将介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要点。

一、良种选用良种的选用是决定水稻高产的第一步,选用良好的种子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减少营养失衡等情况。

选用的种子应该有以下要求:1. 品种优良:选用的品种需具有丰产、耐病、耐逆性等特点,如杂交水稻降低了水稻生长期,延迟衰老及重穗低在田间多年展现出优越的产量表现。

2. 一致性好:选用的种子应该外观一致,杂质少,色泽均匀,长势相当,平均水分灰分和脂肪酸的含量均衡。

3. 纯度高:选用的种子应该有较高的纯度,即杂质率、水分率、不完善甘粕率、不完整颗粒率等都应该比较低。

4. 生长势强:选用的种子应该生长势强,有抗促生剂、抗早衰剂、抗病抗虫的性能。

二、良田造就1. 土壤选择:水稻生长的土壤要求肥沃、疏松、透气、排水好,选择土壤要求不含盐碱,不含毒性元素,同时要保持土壤湿润度。

种植前应该根据水稻品种的特点和土地地理位置来选用稻田及配合种植。

2. 土壤改良:针对土壤肥力的不足,可以进行有机肥膜铺盖等措施,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水稻产量。

3. 排灌工程:针对水稻生长要求湿润度和排水好的特点,应该建立并维护好排灌工程,保证水稻正常生长。

三、肥水管理1. 施肥:水稻是一种高营养作物,施肥应该充分考虑水稻种类和生长期特点,循序渐进地施肥,一般分基肥、追肥、微量元素三个阶段。

应该注意施肥条件和肥料遵循科学合理、安全节约的原则,避免肥料浪费和会引起环境污染的不当施肥。

2. 浇水:水稻的水分需求很大,需要在田间遵循节约用水原则,循序渐进地浇水,学会掌握水分快慢、水力满足程度、田间水流量等因素,避免浪费和不适当浇水。

四、深耕细作1. 深翻耕作:水稻生长期不宜移植和靠拍,应该在选好田地后进行深翻耕作。

这样能增加土壤透气性,培养良好的微生物和物理性质,保证水分和肥力供给,同时也减少土地污染和提高水稻品质。

长江中下游地区常规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长江中下游地区常规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地 区可参 照本规 程执行 。
1 适用 品种
14~ . . 15倍 , 穗率 7 %左 右 。 成 0
2 4 叶 面 积 动 态 指 标 .
剑叶 露尖至 抽穗 封 行 , 面积 指 数 为 6~6 5 叶 .,
选用 耐肥抗 倒 、 分蘖 力 中等 、 大 粒 多 、 穗 千粒 重 较高、 抗病 性较 强 、 品质 优 良的高 产稳 产 优 良品种 ,
3 育苗技 术
3 1 秧 田准备
选择 排灌分 开 , 运秧 方便 , 于操作 管理 的 田块 便 作育秧 田。
3 2 膜 盘准备 .
产量 60k/6 m 5 g67 以上 。以 武粳 1 例 , 5为 产
量 构成 为有效 穗 数 2 O万/ 6 m , 穗 1 0粒 , 实 67 每 3 结
最 适合作 床土 的一是菜 园土 , 二
是秋 耕 、 翻 、 冬 春耖 的 稻 田土 。取 耕作 层 表层 土 , 粉 碎过筛 , 粒径 要求 不得大 于 5mm, 中 2~ m 粒 其 4m 径达 6 % 以上 。粉碎 时土垡 过 干 , 碎后 土壤 粒 径 0 粉 太小 , 团粒结 构被 破坏 , 种 后 透气 性 差 , 播 易造 成 闷 种烂 芽 。土壤 过湿 则增加 粉碎难 度 。
为 农 业 机械 设 计 与农 机化 管 理 。 E—ma :y e na .d .n i rh@ ju e ua 。 l
高含量复合肥 2 g67 连续旋耕 2~ 5k/6 m , 3次后取 表层的熟化土壤过筛 , 过筛后每 10k 细土拌 1k 0 g g
壮秧 营养 剂 。或 在 5月上 旬 每 10k 土 加 2 % 0 g床 5
如 武粳 1 、 5 武香粳 1 、 4 武运粳 7号 、 稻 9号 、宁粳 盐 、 1 、15等 早 、 号 20 中熟 单季晚粳 稻 。

常规粳稻武运粳31号在桐城市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常规粳稻武运粳31号在桐城市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常规粳稻武运粳31号在桐城市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1. 引言1.1 桐城市种植常规粳稻武运粳31号的背景桐城市位于安徽省东部,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水充足,土壤肥沃,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常规粳稻武运粳31号是该地区广泛种植的一种优良水稻品种。

这个品种具有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应性广、产量稳定等特点,受到当地农民的青睐。

桐城市种植常规粳稻武运粳31号已有多年历史,经过多年的改良和培育,该品种逐渐适应了当地的生长环境和种植特点,成为当地农民争相种植的主要水稻品种之一。

由于其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常规粳稻武运粳31号在桐城市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成为当地水稻种植的重要品种。

桐城市种植常规粳稻武运粳31号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还能够增加粮食生产,保障当地粮食安全。

该品种在桐城市的种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相信常规粳稻武运粳31号在桐城市的种植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1.2 种植需求的重要性种植需求是指种植粳稻武运粳31号的背后驱动力,也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种植需求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种植需求直接影响粳稻的产量和质量。

对于粳稻武运粳31号这一优质品种来说,种植需求的满足可以提高生长环境和生产条件,从而促进粳稻的茁壮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种植需求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经济收益。

种植粳稻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都需要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只有种植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农民的投入才会得到有效的回报,从而增加经济收入。

种植需求也与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

科学合理的种植需求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种植需求的重要性在于能够直接影响粳稻的产量和质量、农民的经济收益以及农田生态环境的保护。

只有充分重视种植需求,全面细致地管理粳稻的种植过程,才能实现高产高效的种植目标。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栽培技术直接影响着水稻产量和品质。

下面介绍一些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1. 种植适宜品种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是水稻高产的关键。

种植适宜品种可大大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选择品质高、适应性强、产量稳定的品种,尽量避免选择病虫害抗性差的品种。

2. 合理施肥施肥对于水稻高产至关重要,要根据土壤肥力科学施肥。

种植前要充分施足基肥,一般底肥掺入基肥中,大田出苗后再进行施肥,喜光、喜肥、耐瘠的品种施肥期要充分,充满。

一般在育秧期施肥可把缺肥、缺营养弱株补充起来,肥料尽量用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3. 合理密植适当的密植水稻可以使水稻数量增加,景气度强,减少秧穗量损失,有效提高单位面积的收益。

但密植不能过密,会导致种子个头小、穗粒松散、光合效益差、病虫害增多等现象,降低水稻产量。

4. 除草除刈水稻生长过程中必须进行除草、除刈,保障植株生长。

及时除草、除刈可以有效避免竞争营养的情况,减少杂草对水稻的侵害,使水稻光合效率提高,提高水稻产量。

5. 病虫害防治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病虫害是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

为了保障水稻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必须要对病虫害进行预防和治疗。

水稻生长期间可使用合理的杀虫剂、杀菌剂进行预防和治疗。

采用良种、良土、良肥等传统农业种植方法并兼之“养土”“养根”“养菌”等现代农业技术也是非常有效的防治措施。

6. 管理水水是水稻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确的管理水可以不仅节约水资源,还可以提高水稻生长效率。

在水稻的整个生长过程中,要严格掌握灌浇水的时间、水量和灌水周期,以保障作物需要的水分。

同时,在施肥过程中,也要进行浇水,以提高施肥效果,增加水稻的干存量。

7. 合理收获水稻收获时,要采取合理的方法和技术,以保证粮食产量和品质。

收割秋稻时,要选用干晾或烘晒的方法,保持水分在13%左右,提高稻子的品质。

同时,还要注意规范收割,减少碾损、烟化等情况的发生,以减少粮食质量损失。

《大田作物栽培》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大田作物栽培》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大田作物栽培》试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可以进行混作的是()。

A、玉米马铃薯B、玉米绿豆C、玉米高粱D、玉米小麦正确答案:B2、一般玉米穗期中耕的次数是()A、2次B、3次C、1次D、4次正确答案:A3、对玉米产量贡献最大的叶片是()A、棒三叶B、中上部叶C、上部叶D、下部叶正确答案:A4、小麦一生中有两个吸氮高峰:分蘖至越冬始期和()A、越冬期B、拔节至孕穗开花期C、苗期D、孕穗到成熟期正确答案:B5、棉花的现蕾是指()A、棉蕾长到1Cm大小B、棉蕾长到3Cm大小C、棉蕾长到1mm大小D、棉蕾长到3mm大小正确答案:D6、世界农业和栽培植物最早、最大的起源中心为()A、中国起源中心B、近东起源中心C、中亚起源中心D、印度起源中心正确答案:A7、玉米争取粒重的主要时期是()A、拔节期B、大喇叭口期C、穗期D、花粒期正确答案:D8、玉米主攻目标为促叶、壮秆、争取穗多、穗大的时期为()A、成熟期B、穗期C、花粒期D、苗期正确答案:B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稻分蘖期田间管理的是()A、查苗补苗B、早施分蘖肥C、深水灌溉D、适时晒田正确答案:C10、决定水稻品种生育期长短的因素不包括()A、感温性B、感光性C、抗逆性D、基本营养生长性正确答案:C11、目前玉米子粒产量潜力最高的类型是()。

A、半马齿型B、马齿型C、硬粒型D、甜质型正确答案:B12、下列种植的玉米中,生育期最长的是()A、夏种早熟玉米B、夏种晚熟玉米C、春种中熟玉米D、春种晚熟玉米正确答案:D13、小麦在光照阶段接受日长反应的器官为()A、干种子B、生长点C、叶片D、幼穗正确答案:C14、小麦对磷吸收最多的时期是()A、出苗期B、分蘖期C、孕穗到成熟期D、拔节期正确答案:C15、下列关于小麦高产技术的措施中,正确的是()A、分蘖成穗型,应采用精量播种栽培模式B、主茎与分蘖成穗并重型,应掌握主茎成穗约占60%左右C、主茎成穗型,应适当早播D、主茎与分乘成穗并重型,冬前单株分蘖5--8个正确答案:A16、棉花需肥、需水最多的时期是()A、苗期B、吐絮期C、蕾期D、花铃期正确答案:D17、玉米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胚根鞘伸出一条根,称为()A、节根B、支持根C、气生根D、胚根正确答案:D18、小麦一天种开花有两个高峰期,一个是上午9点--11点,二是下午()时。

水稻丰产优质高效协同栽培技术

水稻丰产优质高效协同栽培技术

水稻丰产优质高效协同栽培技术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遭受土地资源的限制、气候变化和病虫害的威胁等各种因素,水稻产量和质量始终面临巨大挑战。

为了解决水稻丰产、优质和高效种植的问题,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和创新,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水稻丰产优质高效协同栽培技术。

一、科学选种挑选适应当地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优质水稻品种是丰产的基础。

科学家根据不同地区的温度、湿度和日照情况,选择适合生长的水稻品种。

其中,优质水稻品种具有抗病虫害、耐倒伏和产量高等特点,在推广种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合理施肥科学合理的施肥是实现水稻丰产的重要环节。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水稻生长阶段的不同需求,科学家们制定了健康、绿色的施肥方案。

通常采用有机肥和化肥结合的方式,既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又能满足水稻的养分需要,并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合理浇水科学的灌溉方式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水稻生长的需求和土壤湿度状况,科学家们提出了适合不同区域的灌溉技术。

例如,在干旱地区,可以采用滴灌和喷灌技术,减少水分的损失;在湿润地区,可以采用渠道灌溉和交替淹水灌溉等方式,提高土壤湿度。

四、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限制水稻丰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科学家们研发了一系列的农药和生物防治方法。

同时,通过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如草药浸泡、轮作休耕、适时摘除病虫害植株等,可以有效地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五、适时田间管理科学的田间管理是实现水稻丰产的重要保障。

包括适时的翻耕、杂草清除、制订合理的密植方案等。

此外,在水稻抽穗期和灌浆期,及时对水稻进行追肥、打顶、穴育等措施,有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六、节能减耗节能减耗也是实现水稻高效种植的一项重要工作。

科学家们提倡利用太阳能和生物能源作为水稻种植的动力,同时推广使用高效农业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等技术手段,减少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水稻丰产优质高效协同栽培技术是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水稻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要想实现水稻的高产,除了选用优良的种子和品种外,我们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栽培技术措施。

下面,本文将介绍几项重要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一、科学施肥施肥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正确的施肥方法可以大大增加水稻的产量。

根据不同的生长期,水稻的施肥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水稻的生长期可以根据时间划分为出土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

在出土期和拔节期,可以采用底肥和追肥相结合的方法,增加土壤肥力。

孕穗期和抽穗期是水稻的灌浆期前的重要时期,此时适当的施氮肥可以促进水稻的穗粒形成,增加产量。

而在灌浆期,水稻需要更多的磷钾肥,这样可以增加水稻的沉积量,提高稻谷的重量,达到高产的目的。

二、科学排水水稻是喜欢水的作物,但是过多地水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在栽培水稻时应采取科学排水的方法。

排水主要分为中耕排水和水口排水两种方式。

中耕排水是指在孕穗期和抽穗期前对田间进行轻微的深翻,以便排出积水。

水口排水是指在水稻丰水的时期,及时开口放水,保证积水不淤滞,从而避免水稻根部出现缺氧现象。

科学排水可以有效地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发育,为高产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

三、合理密植水稻密植是指在一定的土地面积内,种植更多的水稻植株,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

但是密植太多也会对水稻产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密植应该合理掌握。

在一定的肥料和生长条件下,选择适当的品种和植株密度,加强水稻间的竞争关系,既防止了杂草的生长,又可以促进稻穗的生长发育,达到增产的目的。

四、科学防治病虫害病虫害是水稻高产的重要阻碍因素。

因此,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科学预防和有效防治病虫害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也可以选择适量的农药喷洒等方法进行防治。

在选择农药时,应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扩散情况,选择适当的防治措施和农药,以避免使用过多农药,影响环境和人体健康。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农民种植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现代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这为农民增加了收益,提高了经济效益。

下面是一些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供农民参考。

1. 合理施肥水稻是一种肥料需求量较大的农作物,施肥对其产量和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施肥上,要根据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等因素合理配比肥料,科学施肥。

一般而言,水稻的生长期分为生长初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五个阶段。

因此,在不同阶段应根据需求量适时、适量施钾、氮、磷等肥料。

2. 精细管理在水稻高产栽培中,精细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农民可以采用分层施肥、集中浇水、适时采摘等精细管理措施,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土壤调节、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确保水稻生长环境的优良。

3. 种子选优种子是水稻高产栽培的关键,种子选优可以大大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优质种子可以保证水稻在不利环境下的生长能力,同时,还可以保证水稻的抗性和耐性,减少病虫害的侵袭。

4. 种植密度管理水稻种植密度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种植密度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

在种植密度上,要结合气候、土质、水源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从而达到高产的效果。

5. 合理灌溉灌溉对水稻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不同生长期的水稻,要根据其生长需要及土壤保水能力等因素进行灌溉。

同时,还需注意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次数,使灌溉达到最优效果。

6. 病虫害防治防病虫害是水稻高产栽培的保障之一。

要了解和掌握水稻病虫害的生态、症状及其防治方法,采用综合防治方法,尽量减少病虫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1.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第一章水稻常规栽培技术第一节品种的选择及育秧一、品种选择(一)选用良种的意义优良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的特征特性,在相同的栽培技术和生产条件下更容易获得高产,加工后整精米率较高,蒸煮后口感好,市场售价也高,农民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选种要求应选择籽粒饱满、无杂质、发芽率高的种子,以保证种子发芽整齐,出芽粗壮。

(三)适合于我市种植的新品种近年来,在我市表现较好的早稻新品种有:两优287、两优42、鄂早18等;中稻:扬两优6号、丰两优香一号、Q优6号、新两优6号、培两优3076、天优8号、D优202、培两优1108、珞优8号、鄂中5号、鉴真2号等;双季晚稻:中9优288、金优38、鄂粳杂3号、鄂晚17等;一季晚稻:天两优616、黄华占等。

二、育秧前准备(一)晒种晒种能增强种子的通透性和吸水能力,增加种子活性,提2高发芽势,一般能使发芽势率提高2%-5%,尤其对成熟度不够充分的种子作用更明显。

通常在播种前5-7天选晴天进行晒种,晴热天晒1-2天即可,晒后注意防潮。

(二)选种选种是为了清除秕谷、草籽,选出饱满、整齐、纯净的种子,以培育壮秧和减少杂草,一般经风选、筛选后,再用15%的盐水选种,选后冲洗干净。

目前,市场上所购精包装稻种一般不用选种。

(三)消毒水稻的一些病虫害如稻瘟病、恶苗病、白叶枯病都是通过种子带病传播的。

种子消毒的常见方法有:(1)种衣剂拌种或包衣,可以防治恶苗病、稻瘟病、干线虫病和地下害虫以及防鸟鼠等;(2)石灰水浸种:用1%的石灰水清夜浸种,浸种时不要破坏水面上的石灰膜,同时,水深要高出种子3厘米以上;(3)强氯精浸种:先将种子预浸12-24小时,然后用250-300倍的强氯精液浸种12小时,清水洗净后继续浸种或催芽;(4)恶苗灵浸种:用35%的恶苗灵250倍液浸种24小时以上。

消毒后的稻种要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催芽,以免影响发芽。

(四)浸种浸种目的是使种子吸足水分,以利于萌发,水稻种子一般要吸到自身重的25-40%的水量才能发芽,因此,一定要使种子浸到足够的时间使种子吸足水分。

超级杂交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超级杂交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超级杂交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一、超级稻亩产900千克超高产栽培模式1.基本情况基地选择海拔300~500米,气候温和,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6.0℃,年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无霜期270天左右;土壤有机质含量35克/千克左右,p H为5.5~6.5;土壤土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较强,排灌设施齐全,生态条件较好。

根据产量要求,穗粒结构设计为:有效穗数每公顷240万穗左右,平均每穗总粒数280粒,结实率90%,千粒重27克左右。

高产栽培技术方案均围绕如何提高以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相应的水肥调控。

2.育秧移栽一般4月中旬开始浸种,浸种前进行晒种、选种、种子消毒处理,人为创造良好的发芽条件,使稻谷发芽“快、齐、匀、壮”。

催好芽的芽谷采用水育秧方式育秧。

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耕作层深厚,土质肥沃的田块作秧田。

秧田翻耕后施好底肥,每公顷秧田施用45%(15—15—15)复合肥600千克,氯化钾112.5千克作底肥,过2~3天再平整秧厢播种。

每公顷秧田播种量112.5千克,每公顷大田用种量15千克左右,均播稀播,培育壮秧。

秧苗2叶1心时施好“断奶肥”,每公顷用尿素60千克,保证秧苗能顺利从自养时期过渡到异养时期。

移栽前3~4天,每公顷施用尿素105千克作“送嫁肥”,为移栽后大田的早生快发打下基础。

秧田期防虫一次,移栽前一天喷施一次长效农药,使秧苗带药下田,有效减轻了大田前期的病虫害。

移栽前对大田进行精细耕整,用中型翻耕机将稻田深耕至20~25厘米,再耙平,做到3厘米水层不现泥。

根据产量指标,插植规格采用宽窄行,宽行40厘米,窄行23.3厘米,株距20厘米,即每公顷栽插15.8万蔸,宽行设置为东西行向,用专用划行器划行移栽,有利于中后期通风透光。

移栽时浅插,分蘖节入泥2~3厘米,因为浅插是早发、多发低位分蘖,保证足苗大穗的必要前提,同时做到不多蔸、不漏蔸,移栽后4天左右如有死苗,尽快补全。

3.合理施肥目标产量为13.5吨/公顷,每吨稻谷需氮量约为18千克,总需氮量约13.5×18=243千克/公顷纯氮。

优质高产多抗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常优3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优质高产多抗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常优3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优质高产多抗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常优3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常优3号(又名常优00-8)系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

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5036)。

该品种的不育系一武运粳7号A于2005年9月获得国家品种权证书(证书号:CNA20010203.6)。

常优3号宜在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湖北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晚粳稻推广种植。

1 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

在长江中下游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48.1天,比对照秀水63早熟0.6天。

株型适中,地上部伸长节间6~7个,主茎总叶18~19片,剑叶挺直,长势繁茂,成熟期转色好。

株高108.2cm,茎秆粗壮,具有弹性,耐肥抗倒性强。

每亩有效穗数16~18万穗,穗长18.6cm,每穗总粒数160~170粒,结实率85.3%,易脱粒,千粒重27~28g。

2 品种主要优点2.1 熟期适宜太湖稻区作一季种植,一般5月中下旬播种,9月上旬齐穗,10月下旬成熟,全生育期163天左右,适合太湖稻区及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粳区种植。

2.2 产量高2002年参加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粳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0.4kg,比对照秀水63增产5.26% (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575.29kg,比对照秀水63增产8.99%(极显著)。

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9.15kg,比对照秀水63增产10.34%,居试验第一位。

2.3 米质优该组合米质优,经南方稻区单季晚粳组国家品种试验2002~2003年统一取样送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糙米率84.4%,粗米率76.4%,整精米率72.5%,粒长4.9mm,长宽比1.7,垩白粒率28%,垩白度3.5%,透明度1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76mm,直链淀粉16.1%,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各地品尝,米饭适口性佳。

2.4 抗性强据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2000~2001年抗性鉴定结果:常成3号接种稻瘟病6个生理小种,除对ZBl生理小种为中感外,对其余5个生理小种反应型均为0级;对白叶枯病4个生理小种,表现为抗至中抗;抗纹枯病(反应型为R)。

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中后期田管技术措施

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中后期田管技术措施

CATALOGUE
目录

早稻中后期生长发育特点•早稻中后期田管技术措施
•早稻中后期田管注意事项•案例分析与应用
早稻生长发育特点
03
02
01
早稻中后期生长特点
早稻中后期病虫害特点
病害类型
早稻中后期常见的虫害包括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这些虫害会对早稻生长和产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虫害类型
防治措施
平衡施肥
通过合理搭配氮、磷、钾等肥料元素,实现早稻营养元素的
平衡吸收。

合理施肥
根据早稻的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确定施肥的种类和数量,以促进早稻的生长和发育。

适时施肥
根据早稻生长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施肥时间,以充分发
挥肥效。

施肥技术
灌溉技术
病虫害防治技术
及时防治
选用低毒农药
预防为主
关注天气预报预防极端天气
关注天气变化
加强田间管理
案例一:施肥技术应用实例
总结词
合理灌溉,促进生长详细描述
在早稻的生长过程中,合理灌溉是非常重要的。

早稻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但是水分过多也会对其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灌溉技术的关键是掌握好灌溉量和时机。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灌溉技术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式:首先,喷灌是一种常用的灌溉方式,可以通过喷头将水均匀地喷洒到田间;其次,滴灌是一种节水的灌溉方式,可以通过管道将水缓慢地输送到田间;最后,淹灌是一种传统的灌溉方式,可以通过淹没田地来提供足够的水分。

案例二:灌溉技术应用实例
案例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实例。

推荐-水稻技术管理措施 双季晚稻高产栽培技术 双季稻在长江中下游水稻 精品

推荐-水稻技术管理措施 双季晚稻高产栽培技术 双季稻在长江中下游水稻  精品

水稻技术管理措施双季晚稻高产栽培技术双季稻在长江中下游水稻生产中占重要地位,双季晚稻生产常因品种和播期选择不当、秧苗质量较差、栽插密度不足、肥水管理不合理及病虫害防治不及时,产量不高不稳,要实现双季晚稻高产,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品种选择。

根据早稻茬口选择适宜长江中下游不同地区适宜生育期的高产晚稻品种,如天优华占、钱优0506、甬优8号、淦鑫688、中优161等。

2.适期播种、培育壮秧。

根据早稻茬口和晚稻品种生育期,一般在6月中下旬播种。

亩用种量1.25~1.5公斤,采用湿润育秧或塑盘育秧,湿润育秧的秧田与本田比例以1∶7~8为宜;塑盘育秧,每亩大田需备足434孔秧盘55~60片。

秧田搭拱盖遮阳网,防雨、防晒、防鸟。

秧田适量施基肥,3叶期亩施尿素4~6公斤作分蘖肥,移栽前2~3天每亩施尿素7~10公斤左右作送嫁肥。

在1叶1心期喷多效唑,每亩150~200克,对水产75公斤,以达到控长促蘖效果。

2叶1心前保持样板湿润,以后灌浅水。

秧田病虫管理应加强稻蓟马等的防治,移栽前1~2天选择防治螟虫等农药喷施,做到秧苗带药下田。

3.合理密植、保证穗数。

早稻收获后及时移栽,尽可能在7月25日前栽插。

整地时做到田平、泥绒、水浅。

起苗时尽可能少损伤秧苗。

手插采用(22~25)×(15~17)厘米左右宽行窄株种植,每亩大田栽插1.6~2.0万丛,杂交稻每丛栽2苗,常规稻每丛栽3苗左右,浅插匀植。

抛栽提倡点抛,每亩大田抛足2.0~2.2万丛。

4.精确施肥、好气灌溉。

本田期按亩用纯氮12~14公斤,过磷酸钙20~30公斤,氯化钾10~15公斤施用。

氮肥按照基肥、分蘖肥和穗肥三次施用,比例分别为50%、30%、20%;磷肥全部作基施,钾肥分基肥和穗肥各50%施用。

如果晚稻由于生长期间温度偏低生育期推迟,在始穗至抽穗期,每亩可用0.5~1.0克“920”加200克磷酸二氢钾对水50公斤喷施,以达到抽穗整齐,减轻“寒露风”影响和增粒增重的目的。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需要采用一些高产栽培技术。

本文将介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

一、选优良品种选用优良品种是提高水稻产量的关键。

优良品种具有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等特点。

在选择品种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水源等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品种。

二、合理施肥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因此合理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

在施肥时,应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期的需要,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同时,还应注意施肥的时间和方法,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

三、科学管理水田水稻是水生作物,因此科学管理水田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

在管理水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水田的水分,避免干旱和涝灾。

2.及时除草,保持水田的通风透气性。

3.合理控制水田的水位,避免过深或过浅。

4.及时排除水田中的杂质和废弃物,保持水田的清洁。

四、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

在密植时,应根据品种、土壤和气候等条件,合理控制植株的密度。

一般来说,每亩水稻的植株数应在1.5万-2.5万之间。

五、适时灌溉适时灌溉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

在灌溉时,应根据土壤和气候等条件,合理控制灌溉的时间和量。

一般来说,水稻的灌溉量应在每亩5000-7000立方米之间。

六、合理防治病虫害病虫害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防治病虫害时,应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同时,还应注意防治的时机和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七、及时收割及时收割是保证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

在收割时,应根据水稻的生长期和品种特点,选择适当的收割时间和方法。

同时,还应注意收割后的处理和储存,避免损失和污染。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包括选优良品种、合理施肥、科学管理水田、合理密植、适时灌溉、合理防治病虫害和及时收割等。

只有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才能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满足人民对粮食的需求。

优质早熟中粳稻新品种连粳 15号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早熟中粳稻新品种连粳 15号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早熟中粳稻新品种连粳 15号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一、引言稻米是中国人主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物,而中粳稻更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稻米品种之一。

传统中粳稻栽培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效益低等问题。

为了提高中粳稻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适应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趋势,科学家们不断努力研发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并成功培育出了优质早熟中粳稻新品种连粳 15号。

二、连粳 15号的品种特点连粳 15号是一种优质早熟中粳稻新品种,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品种特点:1. 早熟性:连粳 15号是一种早熟品种,生长期短,一般为110天左右,适应于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栽培。

2. 适应性强:连粳 15号具有抗逆性强、耐旱抗倒伏、产量稳定等特点,适应性广泛。

3. 籽粒优质:连粳 15号的米粒颗粒饱满,米色白亮,口感好,适合加工成各种米饭、米粉等食品。

4. 抗病虫害:连粳 15号对水稻常见的病虫害具有一定的抗性,能够减少农药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连粳 15号是一种具有早熟性、适应性强、籽粒优质、抗病虫害的中粳稻品种。

三、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为了充分发挥连粳 15号中粳稻品种的优势,科学家们总结出了一套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处理:选用肥沃的土壤,进行深松耕作,提高土壤通气性和肥力。

2. 播种管理:采用整地整苗、机械插秧、密植等技术,保证稻苗整齐划一、密度适中。

3. 田间管理:采用全程机械化管理技术,包括施肥、中耕、杀草、施药等作业,减少人工劳动。

4. 灌溉排水:采用滴灌、喷灌等现代化灌溉技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同时进行合理排水,防止水稻发生积水。

5. 收获技术:采用全自动收割机收割,减少人工劳动,提高收割效率,降低成本。

通过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中粳稻生产的效率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四、示范推广效果为了验证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的效果,科学家们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示范推广。

1. 产量提高:通过采用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种植连粳 15号,产量明显提高了20%以上。

粳稻栽培技术要点主要有哪些-

粳稻栽培技术要点主要有哪些-

粳稻栽培技术要点主要有哪些?根据粳稻的特性,在种植技术上,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合理布局,安排在水源充足的田块种植目前大部分地区用的粳稻品种都属感光类型,需要日光从长变短,才能抽穗开花,加之后期灌浆成熟比籼稻缓慢,不论是作一季还是作双季稻,生育期都比同季别籼稻的要长。

二、适时播插,培育壮秧作一季晚稻种植,应在5月下旬播种,6月中下旬插,秧龄25~30天。

作双季晚种植,6月20~23日播种,7月20~25日移栽,适宜秧龄30~35天。

采取“稀、肥、化控育秧法”,切实培育带蘖壮秧。

三、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目前应用的一些粳稻品种都属矮秆紧凑型品种,宜适当密植。

作一季晚种植,一般插秧株行距16.6厘米x20厘米,每穴4~5苗(含分蘖苗);作双晚插秧株行距13.3厘米X16.6厘米,每穴5~6苗(含分蘖苗)。

要求浅插竖插,不插“弯兜”秧;插当天秧苗,不插隔夜秧。

四、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粳稻耐肥抗倒性强,需肥量比同季别的籼稻多一些,且对磷、钾肥敏感,作双晚前期在高温条件下,叶片上出现锈红色斑点,这是缺钾的表现。

因此氮、磷、钾应配合施用,特别要增施钾肥。

中等肥力田,每亩产量500千克以上,应施纯氮13~14千克,氮、磷、钾比例为1:0.5:1。

氮肥的70%作基肥、25%作分蘖肥追施、5%作粒肥;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50%作基肥、50%在晒田复水后追下。

五、防治病虫目前应用的粳稻品种,都易感恶苗病(又称高脚线苗病)和干尖线虫病(又称小叶病),此二病都属种子带病,浸种时必须用线菌清或恶线清等菌虫兼杀型药剂浸种消毒,防效可达95%以上。

强氯精浸种只能防恶苗病,不能防线虫病。

还要及时防治其他病虫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中下游中粳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1)旱育秧、稀播壮秧及软盘育秧。

旱育秧播种量一般为90~120克/平方米,稀播壮秧一般为20~30千克/亩,机插软盘育秧为400克/平方米;根据品种生育特性安排适宜播种期和移栽期,秧龄控制在30~35天。

(2)宽行窄株手工移栽或机插。

栽培密度为20~25丛/平方米,行距在30厘米左右,一般双本插。

(3)好气灌溉,促根促蘖。

在整个水稻生长期间,除水分敏感期和用药施肥时采用浅水灌溉外,一般以无水层或湿润灌溉为主,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活力。

采用多次轻搁田,以控制高峰苗。

生育后期采用干湿交替,以协调根系对水、气的需求,直至成熟。

(4)精确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一般亩施纯氮15~17千克,氧化钾10~12千克,五氧化二磷5~6千克。

其中基肥应占总氮肥量的50%~60%,分蘖肥占总氮肥量的30%左右,其余作为穗肥。

要求施适当比例的有机肥,一般亩施50千克饼肥或750~1000千克农家肥或秸秆还田。

(5)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秧田期间重点防治稻蓟马,秧苗带药下田;大田期重点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及条纹叶枯病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