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方法,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生活化情境创设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生活化情境创设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情境创设是指在数学课堂中,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
情境,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知识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他们的主动
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课堂目标设定、案例引入、教学活动设计和评价反
思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课堂目标设定是生活化情境创设的前提。
在课堂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
趣特点,设定适宜的数学学习目标。
在教授面积知识时,可以以街道规划、建筑设计等生
活场景为背景,让学生明确掌握面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案例引入是生活化情境创设的有效手段。
案例引入可以通过真实的生活案例、故事情
节等方式呈现给学生,引发他们的思考和兴趣。
在教授百分比概念时,可以给学生提供某
个商品的原价和打折价,让其计算折扣率,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百分比的实际应用。
教学活动设计是生活化情境创设的重要环节。
活动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
力和合作意识。
在教授平均数时,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内调查同学的身高、体重等数据,
并计算出平均数,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还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解决具体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评价反思是生活化情境创设的必要环节。
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并
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可以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小组讨论等形式,评价学
生的学习成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同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路径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路径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以生活为基础,涵盖道德、心理、法律、国情四方面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该课程内容的设置完全遵循学生的生活逻辑,将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内容来源,旨在通过教育教学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道德;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情境1角色扮演,寓教于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能够让理论知识的学习变得不再枯燥沉闷,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堂不再心生抗拒。
而在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中,角色扮演不失为一种高效手段,能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效果。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基本上都在教室开展,学生在教室学习、思考与吸收知识。
结合这一教学实际情况,教师在进行生活化情境创设时,一定要格外关注小学生的学习体验,而角色扮演作为一种直观化的问题思考方式,能有效引导学生在沉浸情境之余反思自己的思考方式与行为。
当教师将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搬到课堂上,并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表现出来,不但能够吸引学生的关注,引发学生思考,还能调动学生全身感官,使其不自觉地实施行为,这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
2巧用案例,强化德育案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教师可通过对生活案例进行展示、分析与评价,渗透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将学生生活与学习有机结合的效果。
可见,案例教学也是创设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有效路径,教师可以生活案例丰富课堂内容,发挥德育的作用,促使学生对生活形成反思。
在以往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德育工作大多以知识理念“灌输”的方式开展,不易唤起学生的共情,自然无法起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而巧用生活案例创设生活化情境,以学生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提炼出典型案例,用更加“接地气”的语言与方式讲述理论知识,能起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搜集整理有关道德与法治当节课教学内容的案例,以创设生活化情境,并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思考讨论,使学生认识到道德与法治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同时进一步帮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形成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方法与技巧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方法与技巧一、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是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关键。
我们要通过观察、交流和调查,深入了解幼儿的兴趣所在,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需求。
这样,我们才能根据幼儿的特点,创设出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情境。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多媒体资源具有生动、形象、有趣的特点,能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
同时,多媒体资源还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让幼儿更好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我们可以将教学内容融入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在感知、体验、实践中学习。
例如,在教授幼儿认识数字时,可以让幼儿数一数玩具、水果等物品,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注重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将游戏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能有效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
同时,游戏还能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创设互动式的教学情境互动式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我们应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与他们进行充分的互动。
例如,在教授幼儿语言表达时,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活动,让幼儿在互动中提高表达能力。
六、注重情境的延伸与拓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将情境进行延伸与拓展,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和发现。
例如,在教授幼儿自然科学知识时,可以带领幼儿进行户外观察和实践,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和认识自然。
七、注重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学评价与反馈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我们要关注幼儿在教学情境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还要注重幼儿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让他们在评价中不断成长。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幼儿,充分发挥创意,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手段。
如何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如何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让数学走向生活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让教育回归生活是课程改革的主旋律。
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已有知识与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就是指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巧妙地设置问题,创设出能激活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情感,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教学氛围和环境,下面我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浅谈几点做法。
一、还原生活画面,创设问题情境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均来自于生活实际,然而这些生动的内容一旦被列入教材,就成了抽象的概念,如果教师能创造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还原和再创造,将数学知识融合于生活中,勾勒出“生活画面”,就可以帮助学生学好数学。
如在教学《笔算乘法》一课,教材中的例题是“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45千米/小时,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读题、审题、分析题中数量关系,再列式计算,无疑学生提不起兴趣,计算必然不会在心,学习“笔算乘法”正好是“十·一”后的一周,所以我将例题稍加变动,设计为“十·一黄金周,老师们为缓解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利用长假旅游,咱们班的班主任秦老师去了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秦老师乘坐的是普通列车,列车每小时可行145千米,从旬阳出发到济南列车共行驶12小时”,同时大屏幕播放美丽神奇的趵突泉画面,当学生进入我预设的生活画面中,并情不自禁地发出“啧啧”叹声时,我不失时机地向全班同学抛出问题“你有办法知道旬阳距济南的铁路总长吗?”,这时让学生计算“145×12=?”就不是出于教师的主观要求,而是学生的自身需要,这样使数学知识的学习看得见,摸得着,也定然会产生思维的火花。
二、模拟生活经历,创设问题情境在数学教学中,要求教师更多的是配置生活原型,有些问题不能真切地在课堂中展现出来,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经历过,这时教师可通过创造性活动,选择贴进学生生活的实际材料,把问题情境模拟出来,让学生亲自体验。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如何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如何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在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当中,其教学意义应当逐渐加以重视,使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进而则应当在基础的语、数、外三科基础之上,进一步确保德育学习活动的优化开展。
这样一来,通过有效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学习,逐渐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思想品质及道德思想能够朝着正向发展。
本文将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现状及生活化教学情境的积极意义进行分析,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强化保障为学生提供高质量、高效率课堂。
关键词: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情境引言:在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的影响下,使得学生的学习压力与心理压力都会逐渐加重,因此,为了能够确保学生的身体实现健康成长和发展,则需要借助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模式的优化创新。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当中,基于教材的知识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将学习活动与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进行组合。
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理解与分析;另一方面,又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进而确保在实际生活当中能够灵活加以应用,确保德育教学实践意义的落实。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现状分析(一)教学方法相对传统落后在现如今开展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当中,可以发现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课堂当中只是围绕着教材知识点进行讲授,这样一来,由于偏重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并且认知基础、生活经验都相对较为有限,因此,在对理论进行理解和吸收程度较弱。
任课教师若是一味盲目地对于知识点进行讲授灌输,而学生只能不断进行被动地吸收,则枯燥的学习方式便会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求学生被动地对理论知识点进行听取和记忆,然而,却忽视了为其提供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空间,在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影响下,整体的教学价值、教学意义难以得到体现[1]。
(二)教学活动缺乏实际价值结合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对理论知识的重点讲解,便会使得学生在进行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无法体现其教育价值。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策略

标题: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策略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情境创设策略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一、引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真实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情境创设的策略和方法。
二、情境创设的策略1.故事化策略:将课文内容转化为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语文知识。
故事化的情境创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生活化策略:将语文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这样,学生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语文知识,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3.多媒体策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视觉、听觉等多感官的情境。
多媒体技术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角色扮演策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内容。
这样,学生可以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人物形象。
5.竞赛式情境创设:通过组织语文知识竞赛,创设竞争性的情境。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情境创设的方法1.语言描述:教师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
语言描述要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实物展示: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物,创设真实的场景。
实物展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音乐渲染: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创设情感性的情境。
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4.课堂游戏: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堂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语文知识。
课堂游戏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同时要有趣味性和竞争性。
四、案例分析以中学语文教材中《荷塘月色》一文为例,通过故事化策略和多媒体策略创设情境。
生活化教学实践方法(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生活化教学强调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课程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探讨生活化教学实践方法,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二、生活化教学实践方法1. 创设生活情境生活情境是生活化教学的基础。
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下是一些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1)利用多媒体技术:运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开展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生活中的角色,模拟实际场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组织实践活动:结合课程内容,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调查、实验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知识的应用。
2. 拓展生活经验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挖掘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育资源。
以下是一些拓展生活经验的方法:(1)开展课前调查: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兴趣爱好等,为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2)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分享育儿经验,让学生了解家庭生活,培养亲子关系。
(3)组织班级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晚会等,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拓展生活经验。
3. 强化生活应用生活化教学的核心在于将知识应用于生活。
以下是一些强化生活应用的方法:(1)设计生活化作业:布置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开展生活化课程:结合课程内容,开展烹饪、手工、环保等生活化课程,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
(3)组织生活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调查、辩论、公益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 注重情感教育生活化教学不仅关注知识传授,更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
以下是一些注重情感教育的方法:(1)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生活化情境创设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生活化情境创设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但同时也是一个相当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学科。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充分利用生活化情境创设。
本文将从概念、教学方法和实践三个方面来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生活化情境创设。
一、生活化情境的概念所谓生活化情境,就是以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其经验为基础,通过一系列情境创设,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落地,使学生根据所处的情境来理解数学的概念和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思想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提升了学业成绩。
在生活化情境创设方面,数学教师可以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说视觉化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游戏化教学法等。
下面从不同的方法对它们进行阐述。
1.视觉化教学法视觉化教学法是基于图像、图表等视觉材料进行教学,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
在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实际生活中的场景,通过画图、图像、幻灯片等工具,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数学概念和知识,比如说基本几何图形、三角函数、函数图像等。
如教学二次函数时,可以让学生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通过观察图像变化,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特点和变化规律,进而掌握其相关知识和技巧。
2.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在创设生活化情境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数学教师可以把学生分组,对于每组学生,给出一个数学问题,并且在问题的情境中融入到课堂外的生活因素,比如说计算年收益或按照一定标准量化不同的生活事物。
在小组内,每个人都有责任通过合力完成问题的解答,从而加深理解,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游戏化教学法是通过游戏来进行数学教学。
游戏可以在课堂上反复出现,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概念和技能的感性理解,并通过游戏规则的制定、学生之间的协作和竞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教学整式乘法时,可以设计一个数字放置游戏,让学生将数字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运算之后填充到盘子里,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下,深入理解整式乘法的意义。
创设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情境及实践探究

创设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情境及实践探究高中化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而生活化教学情境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动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创设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情境,并结合实践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科学素养。
一、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激发1. 利用身边的事物高中化学课程中,不少知识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关。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如食物、日常用品等,来引发学生的兴趣。
化学反应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化学的奇妙之处。
2. 利用教学资源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实地考察等,把学生带到真实的环境中,让他们直接体验和感受化学知识的应用和意义。
3. 利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在生活化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可以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具体化,更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多媒体技术也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各种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化学知识的生动性和实用性。
1. 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生活化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
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和观察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自体验化学反应过程,从而深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实验教学也可以引发一些不一样的发现和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
2. 项目实践项目实践是生活化教学的另一种形式。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他们根据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设计并实施一个化学项目。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日常生活用品的成分和作用,来理解化学知识。
通过项目实践,学生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生活化教学的另一个重要形式。
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化工厂、实验室等地方,实地观察和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发展。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如何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如何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作者:钱进来源:《山西教育·教学》 2019年第4期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就是将数学教学变得生活化。
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尽可能地贴近生活、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更好地掌握数学相关知识,真正在实际生活情境中懂得数字运算、认识图形,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借助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开展数学导入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导入环节是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关键。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
例如,在进行《元、角、分》这一课教学时,为了能够让小学生更好地认识元、角、分,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出元、角、分纸币或者硬币的照片,让学生直接感受到生活中常见的钱币,使其产生一种全新的感受。
之后,教师再让学生思考一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要买一支铅笔需要多少钱,使用什么单位,以此来进一步发挥生活化情境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
为此,在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意识到多媒体对于生活情境创设的价值。
二、借助趣味问题创设生活情境,激活学生思维相比较于其他课程而言,很多学生都会觉得数学这一门课程较为枯燥。
其实不然,教师如果能够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展开教学,就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有效激活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趣味性问题来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思维能力在生活情境中得以发展。
例如,在进行“9 的倍数”这一问题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将自己的手作为“计算器”,将十个手指从左到右进行编号,分别为1-10,这个时候假设要让学生计算5×9,教师则可以将自己第五根手指弯曲起来,这个时候弯曲的手指左边还剩下4 根手指,而右边则剩下5 根手指,即得到45。
情境教学构建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

情境教学构建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一、情境教学是什么?情境教学是一种基于真实生活情境的教学方法,通过模拟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情境教学强调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从而使得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在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到数学的应用,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1. 创设多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境,比如家庭、校园、社会等。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家庭日常、购物计算、游戏娱乐等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数学知识。
在购物计算的情境中,可以让学生模拟购物时的计算过程,使他们学会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引入探究性教学情境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探究和发现。
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游乐场中寻找图形,或者在日常生活中探究数字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3.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数学生活化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团队合作的任务,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共同探究和合作,通过讨论、合作解决问题。
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还能够拓展他们的思维,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在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比如多媒体教学、虚拟实验、数学游戏等。
利用这些现代技术手段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在游戏化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5. 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情境教学需要充分利用周边环境资源,比如实地考察、户外活动、社会实践等。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出外参观、考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1. 提高学习兴趣2.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情境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创设情境的六种方法

创设情境的六种方法
创设情境的六种方法包括:
1.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提供学生生活中的鲜活、熟悉的事例,让数学走进生活,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2. 运用实物、图画、简笔画,巧设情境。
直观具体的形象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他们从具体的形象中思考抽象的数学问题。
3. 运用多媒体教学,模拟情境。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具体、生活化的特点,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抽象概念具体化,使难理解的问题容易化。
4. 利用问题、故事创设情境。
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往往能诱发学生强烈的思考动机。
在数学教学中抓住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结合数学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5. 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学生自己进入角色或扮演角色,使情境更加直观,有助于学生进入数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6. 动手操作,探究情境。
根据小学生好动的特点,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美,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演示来亲自感受,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告诉我。
如何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境

2013-09教研论坛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使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
一、课堂导入“生活化”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
如,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编儿歌。
出示: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请学生编出无数只青蛙的儿歌。
学生发现应用字母表示青蛙的只数,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编出: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
在本节课中,教师借助了学生耳熟的儿歌,组织了一个续编儿歌的活动,从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能够看出,学生很喜欢这个活动,因为儿歌这种文学形式很容易被小学生所认同,其次续编儿歌又带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所以学生个个跃跃欲试,争着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新知教学“生活化”教师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的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
例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激情导入”:“大家都知道我们平时坐的车辆的轮子是什么形状的吧?”“车轮是圆的。
”“车轮做成其他形状的,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椭圆形的可以吗?”这个时候学生对我提出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这种强烈的认知冲突触发了他们想弄懂其中奥秘的决心。
接下来,他们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研究探讨,明白了“圆”“圆心”“直径”“半径”等相关的概念和性质。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有效实施措施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有效实施措施语文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而语文情境教学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情境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实施情境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有效实施措施。
一、创设生活化的语文情境小学生是处于童年时期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活跃,充满好奇心,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创设具有生活化的语文情境。
这样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而且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在教学中可以讲述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故事,或者通过学生喜欢的动漫、游戏等元素来设计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
二、注重观察与体验在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的观察和体验。
通过观察和体验,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语文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观察自然界的风景来学习诗词,通过体验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来理解作品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激发学生的思维与创造力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还应该重视激发学生的思维与创造力。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和情境,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创造,比如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或者让学生自己创作诗歌、故事等。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
四、结合跨学科教学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还可以结合跨学科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科知识,还可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结合自然、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设计生动有趣的语文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了解其他学科知识,使教学更加全面和丰富。
五、注重情境教学的评价与反思在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和反思。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情境中的表现、听取学生的表达或者设计一些情境测验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小学英语教学:激发兴趣的魔法课堂

小学英语教学:激发兴趣的魔法课堂引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一直是教师们关注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一种以激发兴趣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从而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一、设计趣味性的课堂导入课堂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趣味性的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歌曲、游戏、故事等趣味性的方式导入新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与新课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够拉近英语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更容易产生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拟购物、问路、就医等生活场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练习英语口语。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生活中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所见所闻,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辩论、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英语知识,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围绕某个话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英语听说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辩论赛,让学生通过辩论培养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运用游戏化教学游戏化教学是将游戏元素应用于教学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的一种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英语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英语知识,培养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单词接龙游戏、找不同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等,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掌握英语知识。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技巧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技巧一、创设课堂情境的方法1. 利用语言创设教学情境作为一名教师,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一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运用清晰、生动、幽默、形象的教学语言,可以更好的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记忆深刻,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可以加入生活化元素,以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吸收。
学生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
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并要善于利用语言创设教学情境。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创设教学情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为具体化、形象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来创设教学情境。
比如在学习《咏柳》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春天的景象,展示柳树的图片,播放有关春天的音乐等。
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的内容和情感。
3. 利用游戏创设教学情境小学生具有爱玩的天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利用游戏来创设教学情境。
比如在学习汉字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汉字接龙的小游戏。
又如教师可以利用表演的形式来创设情境,小学生都具有好动、好表演的特点,他们通过自己表演来体会情境,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在学习《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表演,在表演中体会乌鸦的心情、行为等,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创设课堂情境的技巧1. 把握好情境创设“度”的问题情境创设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但是,如果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过于花哨或者过于复杂,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把握好度的问题。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创设教学情境,要注重情境的真实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同时还要注重情境的难易程度和复杂程度。
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课堂生活化论文

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课堂生活化课堂教学作为数学学习的主阵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经历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分析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情况,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课堂成为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桥梁”,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都有所转变。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建立生活与知识的链接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探求新知时,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思维材料,设置生活情境,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知识、技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新知的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创设直观性情境在“图形的旋转”教学中,我制作了有运动效果的多媒体课件,将许多个旋转的现象以直观的运动形象展现在学生的眼前,通过学生的观察,发现不同的运动现象,根据运动的不同分类,识别旋转的位置。
新颖的形式吸引了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现象的运动过程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在观察、猜想、讨论、分类等一系列活动中获得了新知识。
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再现事物的声形,图文并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使用这一手段,收益无疑会更大。
2.创设欣赏性情境欣赏性情境是指在课堂上通过录像或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美,从而引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分析思考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
例如,在学习《时、分的认识》时,师:古时候人们怎么来掌握时间的,谁来介绍一下。
生读收集的资料。
师:下面来欣赏一组古人计时的图片(原始人用太阳和月亮来掌握时间、立竿测日影、日晷、水钟、铜壶滴漏、沙漏等)。
用多媒体形象地展示了古代人们计时的方法,学生边欣赏美丽的图片,边了解了相关数学文化。
在学习《图形分类》时,我组织学生欣赏了许多雄伟的世界著名桥梁的图片,让学生深刻体会了三角形稳定性的特性。
3.创设体验性情境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也可以让学生走进社会,变“小课堂”为“大课堂”;通过学生身临其境的现场体验,变“大课堂”为“小课堂”。
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因此,教师应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科学整合生活认知素材,设计生活化训练任务,有效激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提升学生的综合信息技术素质。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利用多种教法,为学生创设适宜学习情境,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信息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教学情境创设方式众多,教师要有筛选意识,提升教学设计的适用性。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渗入我们的生活,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
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经历和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境,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
例如《编辑文档》一课,教师这样设计课堂导入:“我们生活中离不开文档,如何编辑文档呢?这里有一个现成的文档,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内容-请假条。
大家仔细看一下,这里面的文字有一些问题,如用字错误、重复、遗漏以及标点符号错误等,现在请大家对这篇文档进行修改。
基本操作程序如下——启动Word2003,单击文件,弹出对话框打开,单击请假条,打开之后开始编辑。
”学生依照教师引导,顺利进入文档编辑界面,删除、添加、更换相关文字、标点。
同时,教师深入到学生之中,对学生相关操作进行具体的指导,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
学生顺利完成操作任务,教师开始验收学生学习成果,并给出评价。
请假条是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文档运用,学生经常使用,自然具有很高的认知度。
教师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学习操作顺利展开,课堂教学效果逐渐呈现。
二、整合生活素材,接轨学生认知基础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
因此,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信息技术认知基础展开学情调查,注意收集相关信息资源,通过多重整合优化相关信息,形成重要学习支持力量,使学生学以致用,实现信息技术的认知内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种方法,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情感,进而产生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良好的教学情景场、充分的空间环境可以最大限度给予学生表现自我、展现自我的天地。
情境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英语教学的一大特点,也是重点运用的方式之一。
学生只学习不运用,我们的教学也是失败的。
学生不但要学习,还要会运用,这样,才可以说学生学会了英语。
语言来源于生活,更应运用于生活。
通过设置情境,结合表演,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语言环境中快乐、活泼地学习,从而达到运用的目的,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在《Do the exercise》一课中,教学重点是学习游泳前准备活动的表达方式,为了让学生领会到所学知识就在身边,课前,我带学生到游泳馆游泳,同时录制了一段我们游泳时的录像,制成教学课件,上课时放给学生看,为学生创设一个游泳的情境。
在讲授食物的一课中,由到餐厅就餐的录像设置问题,进行事物单词名称的复习,同时为句型操练设置情境,分别给每一小组发空白菜单,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自己的菜单,然后模拟教师在餐厅的情境,用所学的句型进行实际交流。
这样的情境设计,学生既学习了英语知识,也了解到西方文化,使所学内容在生活中能够运用。
而在教授过马路的句子时,创设的情境是学生每天都会遇到的过马路看红绿灯,通过这一情境,学生学会了英语的表达方式,也了解到过马路时的规则。
创设情境会让学生感觉到所学知识的熟悉,认识到英语就在身边。
教师应充分利用丰富的语言情境,给学生创造运用英语的平台,把英语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相联系,
使语言生活化,课堂生活化。
如在学习水果一课中的“Can I help you?”句型时,事先摆好一张桌子,在上面放些水果,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进行对话和示范。
学生通过真实的情境自然习得语言的表达意图;在练习时,让学生两两结伴购物。
在生活化环境下,课堂成为交际性场所,言语性课堂,具有了真正的交际性质,其效果不仅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更主要的是它能够使学生产生真实的言语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