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思考
新形势下推动科普工作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和前提 ,没有科学普及 ,科技创新就是无源之水 、无本 2 0 1 5 年我国公 民具备科学素质 的比例达到 了 6 . 2 0 %,比 之木 ,建 设创新型 国家就会步履维艰 。要深入学习 《 中 2 0 0 5 年的 1 . 6 %提 高近三倍 ,比 2 0 1 0 年的 3 . 2 7 %提 高了
华人 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 《 全民科 学素质 行动 近 9 0 %,但整体发展不平衡 ,与世 界发达 国家相 比差距
计划纲要 》及习近 平总 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系列讲话 ,加 仍然很大 ,远不能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和建 设创新 型 强对党 中央 、省、市重大科技决策部署的研究与学习 , 国家的需要。 可以说 ,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永远在路上 ,
、
推 动科 普工 作转型 升级 ,就必 须解 放思 想、
奋进争先
敢于向积难问题 “ 亮剑” , 向短板劣势 “ 叫 解放思想是破解 一切难题 的 “ 金钥匙” ,是推动一 革的劲头不能减 , 切工作的 “ 总 阀门”。思想解 放的程度 ,决定科学普及 板” ,自觉戒除 “ 庸 、懒 、 散 、浮、拖”,不眼高手低 、 的力度 、加快发展 的速度 ,科普发展无止境 ,思想解放 好高骛远 , 不虎头蛇尾 、 阶段行为, 不心浮气躁 、 急功近利 , 同样也永无止境 ,需要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 ( 一 )要从思想认识上找问题 科学普及是推 动科技进步 、建设创新 型国家的基础 要脚踏实地 、 久久为功 。 ( 三) 要从工作成效上查短板 据 第九 次 中国公 民科 学素质 抽 样调查 结 果显 示 ,
认识和看待新时期 科学普 及工作 的重要性 ,带头冲破旧 整体 “ 联合作战”转变。要从经 济社会 的发展 中,看科
关于新形势下科协作用的几点思考
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跟党走的政治责任,经得住各 种风浪考验,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 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把广大科技
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 工作者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二、要充分发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牵引器” 作用
实施科学素质纲要,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是一项系统 形成合力。为此,作为科协组织,必须把推动实施科学 素质纲要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在同级党委、 政府领导实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中的参谋助手作用,及 时建议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 听取纲要实施情况汇报,研究政策措施,协调解决机构、 人员、经费等重大问题,并与辖区内所属各级人民政府 签署全民科学素质共建协议,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科学素 质工作。要充分发挥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协调督 导服务职能,研究制定年度计划,健全考核督查机制, 牵头举办大型主题活动,督导各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做 好纲要实施工作,协同推进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 科技教育与培训、社区科普益民、科普信息化、科普产 业助力、科普基础设施、科普人才建设等六大基础工程, 努力实现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既定目标。
们必须把加快推进科普信息化作为当务之急和重之中重。 程,推动制定有利于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措施,积 网、 各级科协官方网、 大众科技网等科普网站的宣传力度, 积极搭建多形式多层次的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工作平台, 科普网站的作用。 要充分发挥广播、 电视等现有覆盖面广、 空间平台建设,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众创空间蓬勃兴起, 提升、 科普大篷车等科普栏目, 传播丰富多彩的科普内容。 打造互联网时代促进创新创业的新平台,努力形成人人 学传播新渠道,使科普提高“粘度”、更加吸引“眼球”, 的良好社会风尚。
五、 要充分发挥服务党政领导科技决策的 “智囊团” 作用
新形势下创新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途径
新形势下创新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途径作者:张树达李建新陈瑞来源:《青年与社会》2015年第02期【摘要】社会科学的普及是繁荣和发展社会科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巨大动力。
新时期,要发挥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必须积极开拓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新途径,提升科学普及工作的时效。
【关键词】社会科学;普及工作;途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繁荣和发展社会科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渠道。
我们要正确认识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地位,探索适应社会科学发展的普及规律,开拓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新途径,为社会发展提供巨大动力。
一、明确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地位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促进社会进步的科学。
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改造世界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环节和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力保证。
党和国家一贯高度重视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高度重视社会科学的普及工作。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社会科学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社会科学普及在生产力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抓好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积极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活动,不仅可以直接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社会科学素质,而且还有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生产力水平的重要举措。
总之,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在推动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发展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新时期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方向(一)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
社会科学的普及有利于塑造和培育人们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推动力量。
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社会科学的普及并没有真正深入人心,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没有得到良好的普及。
2.弱势群体的社会科学普及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
社科联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社科联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汇报人:2023-12-06CATALOGUE 目录•社科联工作总结•社科联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下半年工作计划•社科联工作的创新思路与建议•社科联工作的展望与思考社科联工作总结01目标1完成情况目标2完成情况目标3完成情况工作目标与任务完成情况提高社会科学研究水平,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
组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资助优秀课题,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成功举办了多场学术会议和研讨会。
加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社会科学素养。
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如讲座、展览、社科知识竞赛等,覆盖了广大公众,提高了公众对社会科学知识的了解和认识。
加强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积极推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决策咨询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重点工作1加强社会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研究水平。
成绩通过开展一系列普及活动,提高了公众对社会科学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增强了公众的社会科学素养。
成绩通过实施人才培养计划,支持青年学者开展研究,培养了一批优秀社会科学研究人才。
重点工作3加强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重点工作2加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社会科学素养。
成绩通过推动转化和应用,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决策咨询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重点工作与成绩问题1不足问题3不足问题2不足社会科学研究水平还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
尽管我们已经组织了一些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但与国际和国内一流学者的合作还不够紧密,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
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覆盖面还不够广,需要进一步扩大受众群体。
我们现有的普及活动主要针对城市居民和青少年学生,对农村地区和低收入群体的覆盖还不够,需要进一步扩大受众群体。
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需要更多的合作伙伴和支持者。
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需要更多的合作伙伴和支持者来推动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021社科普及工作总结
2021社科普及工作总结
2021年,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各种形式的社会科学知识传播活动不断丰富,社会科学知识受众不断扩大,社会科学在公众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在这一年里,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们不辞辛劳,积极探索各种新的传播方式和渠道,为社会科学的普及工作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首先,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们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研讨会、展览等活动,向公众传播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科学知识。
他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领域的知识,引导公众了解社会科学的重要性,促进了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播和应用。
其次,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们积极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开展了丰富多彩
的社会科学普及活动。
他们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渠道,向公众传播社会科学知识,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和参与。
通过这些新媒体平台,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们成功地将社会科学知识传播到了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中。
此外,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们还积极与学校、社区、企业等机构合作,开展了
一系列的社会科学普及活动。
他们走进学校,开展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活动;他们走进社区,开展社会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他们走进企业,开展社会科学知识的应用推广活动。
通过这些合作活动,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们成功地将社会科学知识传播到了更多的社会领域中。
总的来说,2021年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取得了不俗成绩的一年。
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们不断探索创新,不断丰富传播形式,不断拓展传播渠道,为社会科学的普及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们会继续努力,为社会科学的普及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理论宣传工作的思考
理论宣传工作必须抢占科技制高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传播技术在理论宣传领域的运用,正在深刻改变着理论宣传的样式和效果。互联网使理论宣传工作趋向互动化、市场化、扁平化和全球化。面对这种形势,我们一方面必须迎难而上,主动作为,下大力研究新技术,掌握新技能,积极抢占理论宣传工作的制高点。另一方面必须积极利用、创新方法、科学管理,更好地在互联网时代占领阵地,把握导向,凝聚起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做好理论宣传必须把握和处理好四个关系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理论与群众的关系。我们党的一切理论都来源于人民群众,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反过来,我们党的理论又要教育人民、引导人民,理论和群众之间存在着一种教学相长、互动提高的关系。从理论创新看,必须把理论植根于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只有不断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才能不断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理论宣传看,必须用最鲜活的理论成果教育引导群众,深入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通俗化、大众化,努力打破理论与群众之间的隔阂,找准理论与群众的结合点。群众掌握了理论,就掌握了自己的命运;理论武装了群众,我们党就赢得了群众。
在工作阵地上,要牢牢把握互联网主导权,进一步提升理论引领水平。要充分认识互联网的媒体属性、高科技属性、意识形态属性,高度重视互联网的理论主导权,提升理论引导水平。网上理论宣传,要立足全球视野,突出中国现实,科学分析面临的形势,用党的先进理论、先进文化整合和引领社会思潮和价值取向。要努力做艰苦细致的工作,细分网上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关注各类人群的利益诉求和精神困惑,更加注重科学、民主、平等、包容,更加注重受众的参与互动和分享体验,提高亲合力和感染力,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的主要阵地。
关于繁荣_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几点思考_卫兴华
收稿日期:20040620作者简介:卫兴华,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4年第6期总第18期江苏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ofJiangsuadministrationinstituteNo.6,2004GeneralNo.18·哲学研究·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几点思考卫兴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872)摘要:近三年来,党中央为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重要指导思想。
为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我们必须首先要做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拓展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领域,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原意。
关键词: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中图分类号:C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860(2004)06000505 近三年来,党中央为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重要指导思想。
新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紧紧抓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相应地,也可以说这20年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既要迎接它,又要紧紧抓住它,从而在理论创新———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方面,做出新的重大成果。
这里仅就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问题说几点意见。
一、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但是在当前的国内外新形势下,要真正贯彻、落实这一精神和方针,需要克服一些不利因素。
第一,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社会主义事业受到了严重挫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落于低潮,这必然会从负面影响到我国意识形态领域。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碰到种种困难,下岗失业工人增多,收入差距扩大,有些地区和城市私有制经济成为主体。
这种经济环境的变化,会使意识形态领域产生分化。
切实强化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之我见
科 普工 作急 需要解 放思 想理 思路 、抓 住机遇 抢发 展 的原 因所在 。
— —
科 普工 作 开展 得 活跃 与死 沉 ,力 度 抓 得大 与 小 ,在很 大 程 度 上取 点 要抓 好三 个层 次 的科 普教 育 :一是 领导 干部 的教 育 。二是 农村 科
— —
加 大投 入 ,加强 科普 队伍 和 网络 建设 。美 国克 林顿 政府 在
《 了国 家利益 发展 科学 》文件 中 明确提 出 :科学 是人 类取 之不 尽 为 的 资源 ,科 学应 是 未来投 入 的重 点 ,科学 的投 入创 造着 建设 未来 的 发展和 社会 全面 进步提 供 强大 的精 神动 力和 智 力支持 ,培 育适 应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民普及科 学 知识 、用科 学知 识武 装 头脑提 出 了 目标 和要 求 。整 个报 认 为应 包括 两个 方面 ,一 是有 形 的投入 ,如资金 、设 备等 ,这是科
告 除第 五部分 集 中论述 了发 展科 学技 术 的战 略 目标 和 总体 要求 外 , 其 它部分 关于 依靠 科技 进步 和提 高科 学文 化素 质方 面 的论述 还 有十 多处 ,份量 之 重是历 次党 代会报 告 中所没 有 的。 程 。在新 的 时期科 普又 赋予 了思 想道 德建 设 、现代 管理 等社 会科 学 内容 。 因此 ,它既 有物 质文 明 的含义 ,也 有精 神文 明的内 涵 ,较 之
过去 狭义 的科 普理解 ,内容更 为广 泛 ,意 义也 更为 深刻 。 经济 发展 和社会 生 活不可 缺 少的一 部分 。但 是纵 观 当前科 普 工作 ,
社科联工作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社科院联工作的经验和心得。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社科院联全体成员,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院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发言。
一、社科院联工作概述社科院联(社会科学联合会)成立于20XX年,是由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学术团体、专家学者等自愿组成的全国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社科院联以“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学者”为宗旨,致力于推动我国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社科院联工作重点1. 学术交流(1)举办各类学术研讨会、论坛,为专家学者提供交流平台,促进学术成果的传播和转化。
(2)组织专家赴基层调研,深入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3)加强与国外社会科学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社会科学走向世界。
2. 学术评价(1)开展学术评价工作,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提供客观、公正的评价。
(2)评选优秀社会科学成果,表彰在社会科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
3. 学术普及(1)举办各类科普讲座、展览,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
(2)编辑出版科普读物,推广社会科学知识。
4. 人才培养(1)举办各类培训班、研修班,提高专家学者和研究生的学术水平。
(2)开展青年学者扶持计划,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5. 政策建议(1)组织专家学者对国家重大政策进行研究和评估,提出合理化建议。
(2)积极参与国家政策制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社科院联工作经验1.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社科院联始终把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学者作为工作宗旨,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2. 注重人才队伍建设社科院联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研修班,提高专家学者和研究生的学术水平。
同时,积极开展青年学者扶持计划,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3. 加强内部管理社科院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新形势下高校科协开展科普工作模式创新
新形势下高校科协开展科普工作模式创新【摘要】我国高校科协在新形势下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本文介绍了高校科协在科普工作中的现状和重要性,并分析了其面临的挑战。
为了推动科普工作的创新,高校科协需要加强与社会的互动,利用新技术手段,开展多样化的科普活动。
文章还探讨了新形势下高校科协的发展趋势,科普工作模式创新的必要性,以及未来科普工作的发展方向。
通过不断创新,高校科协可以更好地服务社会,推动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播。
【关键词】高校科协、科普工作、模式创新、挑战、社会互动、新技术、多样化活动、发展趋势、必要性、发展方向。
1. 引言1.1 我国高校科协的现状我国高校科协是一个由热爱科学和科技的大学生自主组织的团体,旨在促进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
目前,我国高校科协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组织之一,拥有着庞大的会员群体和丰富的科普活动经验。
虽然我国高校科协在科普工作中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些高校科协组织规模庞大,但活动内容单一,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有些高校科协缺乏与社会的有效互动,无法真正将科技知识传播给更广泛的群体。
我国高校科协在开展科普工作中仍需不断创新和进步。
1.2 科普工作的重要性科学普及工作是高校科协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科学普及不仅可以提升广大师生的科学素养和科技意识,也能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通过科普活动,可以增强师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拓展科学视野,激发科学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科学人才的培养和科技人才的输送。
科普工作还能加强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促进科技知识的传播和分享,推动科技文化的普及和发展,提升高校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声誉。
加强高校科协的科学普及工作,提高科普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对于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2. 正文2.1 高校科协面临的挑战高校科协在科普工作中面临着资源不足的挑战。
关于普法工作心得体会总结通用优质范文4篇
关于普法工作心得体会总结通用优质范文4篇普法工作心得体会总结1全国__普法教育,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历史条件下开展的新一轮全民法制宣传教育。
在过去20__年里,全民普法教育在推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正在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法治保障作用。
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普法教育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与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普法教育的薄弱环节还较明显。
如何搞好第五个五年普法教育,我们认为:应当把工作重心放在突破重点、难点和盲点等薄弱环节上,通过攻克薄弱环节来提升__普法教育的质量。
我国的普法教育通过20__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监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普法教育渗透到全社会的各个领域。
但是,全民普法教育期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
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经济转型、企业转制、各种利益关系重新调整,人流、物流、信息流成为各种利益调整的主要特征,社会矛盾比较突出。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开展的普法教育就很难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形势,因而在实施普法教育中就出现了对一些重点对象抓而不紧、对工作难点缺少办法和对盲点部位教育不到位等薄弱环节。
一是领导干部学法抓而不紧。
二是青少年法制教育质量不高。
三是流动人员法制教育难落实。
四是中小私营企业法制教育存在盲点。
五是农村法制教育工作还不到位。
六是对行政区划调整中的法制教育滞后。
用法制提升普法教育质量,普法教育质量不高有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有相关部门责任不明的问题,也有主管部门工作不到位的问题等等,但是从根本上说还是缺乏应有的法制保障。
因此,在推进__普法中,我们应当下大力气建立一套有效的法律保障制度,以提升普法教育质量。
在建立法律保障制度中,我们认为,应构建以下四个保障机制:一要构建普法教育组织保障机制;二要构建普法教育责任机制;三要构建普法教育资源整合机制;四要构建有效的普法教育考评机制。
社科普及工作发言稿范文
社科普及工作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社会科学普及工作。
社会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组织的学科,它对于我们理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错误的理解和认知。
因此,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传播正确的社会科学知识,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社会观念和思维方式。
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不仅仅是一项科学传播工作,它还同时承担着教育和社会改革的责任。
通过普及社会科学知识,我们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让更多的人受益。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多渠道地向公众传播社会科学的知识,包括举办讲座、撰写普及文章、制作科普视频等。
同时,我们也需要借助新媒体和社交平台,将科学知识传播得更广更迅速。
让社会科学知识深入人心,让人们有更多的科学认知,是我们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目标。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为构建一个更加理性和和谐的社会环境共同努力。
谢谢大家!。
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工作总结
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工作总结
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任务,它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社会
科学素养,还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我将对这项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
首先,我们通过举办讲座、展览、培训等形式,向社会大众普及了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社会科学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我们还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等,开展线上知识普及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和参与。
此外,我们还在学校、社区等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科学知识普及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和社区居民受益。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还存在着覆盖
面不够广、深度不够深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其次,我们还需要更加注重社会科学知识的实用性,让人们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工作的机制,加强与各
方合作,扩大宣传渠道,提高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率和质量。
同时,我们还将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开展更多有针对性的社会科学知识普及活动,让更多的人受益。
总的来说,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作,需要我们
不断努力和探索。
只有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才能够让更多的人受益,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希望我们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形势下的科普宣传如何精准发力
新形势下的科普宣传如何精准发力作者:王晨来源:《科技传播》 2017年第9期科学普及是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宣传也日益成为人们获取科学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从2002 年6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实施以来,广大科普工作者积极努力,开拓进取,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特别是科普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等媒体,发挥了科普宣传主力军的作用,功不可没。
但是,科普宣传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离党和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科普知识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特别是科普宣传的方式方法上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克服,科普宣传的实际效果上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作为多年从事科普宣传的实际工作者,笔者对此深有体会。
如何克服和解决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做好科普宣传工作,笔者认为应“五忌”。
一忌“空说教”。
《科普法》明确要求:开展科学普及,应当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
把科普知识照本宣科进行宣传,只能让公众为之束之高阁。
作为科普媒体,应当首先明确服务的目标群体是哪些人,他们愿意接受的方式是什么,需求是什么,要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实现诉求和宣传科普知识的有效对接。
最近几年,山东省科协组织千名科技工作者下基层,面向群众宣传科普知识,又帮助群众科技致富,群众受益拍手称快。
我们在向群众宣传科普知识的时候,要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科普的效果,才会事半功倍,科普宣传的路子一定会越走越宽。
二忌“两张皮”。
我们从科普宣传的多年实践看,科普宣传要达到的效果、科普工作要实现的目标与科普的实际不能很好地契合,科普宣传“两张皮”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科普效果虽然有些是因客观原因造成的,但相当多的是主观因素所致,实事求是,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科学调研的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科普理念不够牢固,从而出现科普宣传中“两张皮”的现象。
我们从实践中也体会到,比如在农村科普宣传中,要减少和杜绝“两张皮”的情况,就一定要着眼市场需求、季节变化、地域不同、需求多样的特点,扣准时间节点,找准需求点,契合接合点。
社科知识普及活动工作总结
社科知识普及活动工作总结
社科知识普及活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社会科学领
域的知识,增强社会科学素养,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社科知识普及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
现在,我将对这些活动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首先,我们在社科知识普及活动中注重了多样性和针对性。
我们通过举办讲座、展览、讨论会等形式,向不同群体的人们传递社科知识。
在活动内容上,我们结合了当下社会热点问题,使得活动更具吸引力和实用性。
这种多样化和针对性的策略,使得我们的活动能够更好地触达到不同层面的人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次,我们在社科知识普及活动中注重了互动和参与。
我们通过设置互动环节、开展问答环节等方式,积极引导参与者参与到活动中来。
在活动中,我们也鼓励参与者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使得活动更富有交流和互动性。
这种互动和参与的方式,不仅增强了参与者的学习体验,也提升了活动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最后,我们在社科知识普及活动中注重了持续性和延续性。
我们不仅仅是举办
一次活动,而是通过连续举办一系列的活动,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
同时,我们也积极与相关机构和团体合作,共同推动社科知识普及工作的开展。
这种持续性和延续性的工作模式,使得我们的活动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综上所述,社科知识普及活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我们在过去的工作中积累了
一定的经验和成绩。
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扬优点,改进不足,不断提升社科知识普及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为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思考作者:郝文斌许兆新张启文卜琳华田丹婷来源:《知与行》2016年第12期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
掌握必备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对人们正确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是极为重要的。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化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与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
这就要求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既要注重发展战略、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的纵深研究,又要关注优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普及推广。
只有将纵向探索与横向普及有机结合起来,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然而,随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纵深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科学横向普及工作的薄弱也逐渐凸显。
一、新形势下我国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必要性田丹婷(以下简称田):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文化惠民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途径。
社会科学具有“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只有通过社科普及,社会科学成果才能跳出学术研究的“象牙塔”,实现其价值转化,为广大群众所认识、理解、接受和掌握。
请您谈一谈,社科普及对广大人民群众有何重要意义?郝文彬(以下简称郝):我认为社科普及工作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社科普及是对广大群众现实需求的直接回应。
如,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人民群众对于健康生活、健康保健及养生有现实需求,社科普及理应回应现实需求,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文化需求提供相关服务。
而从现实状况来看,社科普及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值存在一定差距,尚不能完全回应现实需求——社科普及成果还不够接地气,社科普及的内容与人民关心的、感兴趣的问题往往是不一致的。
第二,社科普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领文明发展的时尚。
现阶段,我国人民群众易受西方消费、大众娱乐等观念的影响,更多地注重物质满足,而忽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如果社科普及积极地倡导生态文明、低碳环保、绿色的生活方式,就很可能会创造一种新的生活风尚。
第三,社会科学普及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影响巨大。
社科普及能够引领青少年树立追求学术、追求科学、追求梦想的精神。
第四,在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社科普及成果对于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具有引领作用。
许兆新(以下简称许):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好在定位到了社科普及的最大受益受众。
关于社科普及对人民群众的意义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我觉得社科普及的重要性,源于人文社会科学对世界发展、文明进步、国家强盛甚至人民生活幸福的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素养水平仍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整体水平。
社科普及应该是个落地的行动计划,通过这个行动计划可以细雨润物般地培养公民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不仅有利于人民群众个人的发展和生活,有利于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也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强盛。
其次,哲学社会科学对人、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远没有发挥出来,对此有意识的人们似乎能看到但也只是繁星点点,更多的人是在黑暗中前行,而社科普及则是希望建立起社会科学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一座桥梁,使更多的人甚至全社会受益。
张启文(以下简称张):研究社会科学普及的意义,要看到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互相依赖关系。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每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及整个社会的发展。
同样,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取决于其成员的素质和发展水平。
这是已被无数历史事实所反复验证的真理。
通过社会科学的普及提高广大社会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完全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逻辑。
当今时代的中国社会欲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大力加强科学的普及,以提高社会公众的素质进而推动全社会的进步。
卜琳华(以下简称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与工业文明迅速发展,在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快速提高的同时,传统的思维模式与价值观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人民参与和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亟待增强,因此,普及社会科学意义重大。
通过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可以有效提升人民群众辨别是非的能力,转变重物质文明轻精神文明的观念,促进科学思维和集体精神的快速形成,进而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人文素养,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主要内容田:综观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
而我国正处于最为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道:“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
”在您看来,新形势下我国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应该着重彰显哪些方面的内容?郝:我认为,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注重彰显传统文化的底蕴。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如何能够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成果“古为今用”,从而彰显时代魅力?我们应学习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成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是要注重推广科学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理念。
现今的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却存在“信息碎片化”现象。
人民群众通过自媒体、手机来掌握信息,而书籍的阅读量却很欠缺,对名著的追求减弱了,纸质媒体的发展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
三是要关注弱势群体,有针对性地提供其所需的精神食粮。
此外,科学普及成果信息量仍有待提升,实现知识性、科学性、信息性、时代性的有机统一。
许:这里的社科普及应该涵盖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人口学、宗教学、心理学等多领域,但我个人认为社科普及工作应基于我国人民群众人文现状、基础和环境,还要考虑到接受程度和文化氛围,以彰显人性真善美相关的人文内容为主。
而传统中华文化是社科普及中的重要内容,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
中国历史上的文化经典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
无论从治国强民、科技文化、世界地位还是后世影响等方面,中华传统文化都有其巨大功劳。
张:从现实推进情况来看,社会科学普及内容的涵盖面要逐步扩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知识和新生事物不断涌现,社会大众对社会科学知识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所以,应该扩大社会科学普及内容的涵盖面,紧跟时事热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卜:我认为,新形势下我国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还必须涵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想文化日趋渗透,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的武装,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年一代就难以分辨形形色色的反科学和伪科学问题。
通过加大治国理政新理念、新实践、新成就的宣传和阐释力度,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有利于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人文与科学素养。
三、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现状田:社会科学普及是一项与时俱进的事业。
从目前情况来看,结合上面的探讨,我国社科普及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社会重视程度不够、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不够、发展不均衡、体制机制不健全、形式比较单一等。
您认为导致以上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哪些?郝: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六点原因:第一,科学普及成果主体,教师、科研人员积极性不高,成果评价中也未将成果普及作为主要方面,在评职、工作量核算等方面都未能给予足够重视,影响主体的积极性。
第二,投入不足。
科学普及需要学术共同体的打造,个人力量很难实现,形成学术团队、基地共同打造,才能发挥作用。
第三,科学普及的环境氛围有待形成。
现阶段对于青少年的家长来说,更多关注成绩而非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都很欠缺。
第四,科学普及的场地不足。
新加坡建设公共图书馆,提供借阅、观摩的空间,为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众在不同区域都设有活动空间,可咨借鉴。
第五,相关报道未能形成合力。
第六,相关政策缺乏连续性、稳定性、一致性,只关注一时,未能对整体形成连续的支持。
许: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一是认识问题。
社科普及工作各方缺乏共识,只有健全机制体制,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完善的保障措施,从人才培养、基础研究、队伍建设、科研形态、环境条件(信息、教材、载体、宣传、制度)等多方面构建起社科普及系统,才能达成预期成效。
二是学科建设不完善。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近几十年的发展普遍存在学科体系不完善、缺少大师、缺少百花齐放的各学科方向带头人和团队、缺少原创性高水平成果、缺少高水平人才培养良好模式。
所以,理论体系不完善、影响力不高。
三是科研发展遭遇瓶颈。
开展高水平深入研究的人数少,又往往散兵游勇,研究工作与实际脱节,尤其缺乏对社会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系统、全面研究,缺少定量的、个案的研究,研究成果产生实际较大社会效应和影响的更是凤毛麟角,广大科研人员飘在空中且都有了惯性。
四是缺乏对社科普及工作的整体认识。
部分科普工作者既不了解如何针对不同群体进行社科知识普及、普及哪些内容,以致于社科普及工作缺乏创新,往往存在以灌输为主、覆盖面相对有限、针对性不强、吸引力不大、技术手段落后、优秀读物较少、物质保障相对薄弱、队伍不足等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健全机制体制,需要基于顶层设计的全面保障和各环节的有序配合。
张:我认为,一是认识错位,公众将科普简单理解为自然科学的知识普及,社会科学被弃置一旁。
科普对于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性,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科普的内容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知识而且包括社会科学知识,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就是对于科普理所当然地包括社会科学知识这一点,长期以来,人们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和关注。
一提到“科普”,人们马上想到的就是自然科学,而社会科学几乎是被遗忘了,“科普”也就成了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
二是缺乏对社科普及工作的理论研究,社科普及方式还停留在较低水平上。
社科理论界对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经济社会、文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国家进行社科知识普及,缺乏理论研究,特别是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如何进行社科知识普及,普及哪些内容等研究不系统、不深入,以致于社科普及工作基本上停留在一般灌输的状态,针对性不强,吸引力不大。
卜:目前普及社科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脱离实际,不够贴近群众,形式比较单一。
我们目前普及社科的方式多是利用专家讲座、图书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介和形式,普及的内容多以学术性为主,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