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K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遗传易感性
强直性脊柱炎基因学研究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基因学研究进展摘要:我国对于强直性脊柱炎基因学已经具有几十年的研究历史,强直性脊柱炎目前是一种常见的高度可遗传的慢性炎性疾病,会对患者的脊柱造成侵犯,并且会累积到外周关节、骶髂关节等。
真对于强直性脊柱炎进行的治疗;当前主要是采用药物、康复理疗以及手术等治疗方式,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利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因为其病情进展缓慢,所以被患者容易忽略,导致病情逐步向着更严重的程度发展,从而演变为关节功能丧失,活动严重受限甚至致残失去自主生活能力。
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与环境和遗传等因素具有直接的联系,其中基因学的遗传因素在强直性脊柱炎的发展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本研究主要针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基因学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基因学;研究进展强直性脊柱炎在我国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脊柱关节病,它主要是以患者的骶髂关节以及脊柱附属关节等组织出现炎症性病变,并且强直性脊柱炎还是一种自身的免疫性疾病。
强制性脊柱炎因为自身具有发病时间较长、早期无明显、病程进展缓慢的一种组织性病变,所以,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相对比较的困难,所以通常利用影像学观察到患者相关组织的病变之后,并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已经是处于疾病的中后期阶段,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患者的中轴脊柱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并且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群体主要是青壮年群体,并且男性的发病率要高于女性,而且此种疾病的发病早期所出现的身体不适症状也会极其容易被患者忽略,这也导致强直性脊柱炎的致残率居高不下,所以,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十分的重要。
由于当前的病因还尚不明确,但是其发病因素与环境和基因等具有直接的关系。
但是基因具有多态性,下面将对强直性脊柱炎的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一、内质网氨基肽酶-1基因这种基因是属于属于氨基肽酶M1,并且可以在抗原加工中具有良好的作用,主要作用是在递呈至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的抗原肽进行加工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出作用。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对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易感性和临床病变程度的影响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对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易感性和临床病变程度的影响韩星海;陈蕊雯;段世伟;杨波;蔡青;林懿;孙树汉【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05(009)022【摘要】BACKGROUND: The associat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α) gene polymorphisms with the onset and development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 has been the focus of studies on AS in the field of genetics.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ssociation of the polymophisms of TNF-α promoter gene at positions-308 and -238 with AS susceptibility and clinical pathological changes.DESIGN: A case-control study.SETTING:The Rheumatic Immunology Department of Changhai Hospital of th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f Chinese PLA.PARTICIPANTS: Totally, 108 AS patients were recruited from Rheumatic Immunology Department of Changhai Hospital,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f Chinese PLA from January 1999 to December 2003 ,they had no kinship. The ratio of men to women was 5.3: 1. They aged from 13 to 71 (30-± 12) years old, and AS was divided into Ⅰ- Ⅳ radiographic stages according to the sacro-iliac joint damage. A total of 100 healthy control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the blood donators(Shanghai Hospital) who were aged from 19 -56 (33 ±9) years old, and the ratio of men to women was 4.9: 1. Informed consent was obtained from all the subjects.ti-coagulated with EDTA.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 amplific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the TNF-α promoter region was made and the sequence of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roducts was examined and displayed by Chromas 1.62 softcorresponding radiographic stage of sacro-iliac joint damage was asses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gene polymorphisms on AS.MAIN OUTCOME MEASURES: DNA direct sequencing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238 and -308 allele phenotypes for investigating the association with clinical presentations.G and -238G/A allele was 98.1% (106 cases) and1. 9% (2 cases) respectively in AS group and 95.0% (95 cases) and 5.0% (5 cases) respecquency of TNF-α promoter gene at positions -308. 1.1(G/G) and - 308.1.2(G/A) alleles was 82.4% (89 cases) and 17.6% (192 cases) respectively in AS group, which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ompared respectively with 85.0% (85 cases) and 14.0% (14 cases) of the control of sacro-iliac joint damage and the frequency of TNF-α promoter gene at the position of - 308 (G/G) and(G/A): AS patients with(G/G) phenotype who were confirmed of radiographic stage Ⅰ, Ⅱ, Ⅲ, and Ⅳ were observed in3/35/40/11cases,compared with (G/A) phenotype of 1/12/6/0 case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GMH = 4.77, P <0.05 ).CONCLUSION: Our data suggest that the polymorphisms of TNF-α promoter gene at positions of - 238 and - 308 allele has no association with AS susceptibility, but the polymorphisms of TNF - α promoter gene at the position of -308 might exert great influence on AS according to the radiographic stage of sacro-iliac joint damage.%背景: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发生与发展的关系是近年强直性脊柱炎遗传学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启动子-238和-308位点多态性对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易感性和病变程度的影响.设计:病例-对照观察.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风湿免疫科.对象:随机选择1999-01/2003-12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08例,各对象间均无血缘关系.男女比为5.3:1;年龄13~71(30±12)岁,根据骶髂关节破坏程度X射线片评估为Ⅰ~Ⅳ级.另从解放军上海血站(长海医院)随机选取100名健康献血者作为对照,年龄19~56(33±9)岁,男女比为4.9:1,参与者均知情同意.方法:每例参与者取外周血,加乙二胺四乙酸A抗凝后进行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启动子的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和纯化;对聚合酶链反应产物测序,并用Chromas 1.62软件展示分析DNA测序结果.②以X射线骶髂关节片分级和肿瘤坏死因子α-308位点(G/C)和(G/A)的对应值评估其对疾病程度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以DNA直接测序法对-238和-308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分析基因类型与疾病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①肿瘤坏死因子α-238G/G基因型和-238G/A 基因型:强直性脊柱炎组有106例(98.1%)和2例(1.9%),正常对照组有95例(95.0%)和5例(5.0%),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②肿瘤坏死因子α-308.1.1(G/G)基因型和-308.1.2(G/A)基因型:强直性脊柱炎组有89例(82.4%)和19例(17.6%),正常对照组中有85例(85.0%)和14例(14.0%).两组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③根据骶髂关节X射线分级判定疾病严重程度与肿瘤坏死因子α-308位点G/G和G/A基因型之间的关系:强直性脊柱炎患者X射线片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时,(G/G)型为3/35/40/11例,(G/A)型为1/12/6/0例.两组差异比较意义显著(x2GMH=4 77,P<0.05).结论:在观察对象中未发现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启动子-238和-308位点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易感性相关,但根据骶髂关节损害程度X射线分级说明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启动子-308位点的多态性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严重程度有影响.【总页数】3页(P252-254)【作者】韩星海;陈蕊雯;段世伟;杨波;蔡青;林懿;孙树汉【作者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风湿免疫科,上海市,200433;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医学遗传学教研室,上海市,200433;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营养研究所,上海市,200031;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风湿免疫科,上海市,200433;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风湿免疫科,上海市,200433;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医学遗传学教研室,上海市,200433;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医学遗传学教研室,上海市,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IL-10基因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易感性的关系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J], 沈凤;李德中2.前列腺干细胞抗原基因和磷脂酶CE1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的易感性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J], 卢燕;刘丽凤;曾莎;芦莉;陶惠敏3.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和病程进展的影响 [J], 范琳;李瑜元;周永健;聂玉强4.白细胞介素-23受体基因多态性对强直性脊柱炎易感性的影响 [J], 陈真;苏松森;林玲;陈小青;周明宣5.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易感性和临床表现型的影响 [J], 杨波;陈蕊雯;段世伟;韩星海;蔡青;林懿;孙树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胶质瘤病人遗传易感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
脑胶质瘤病人遗传易感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徐保锋;张雅卓;罗毅男;李庆国;杨东【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06(010)011【摘要】目的筛查与脑胶质瘤发病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一步寻找胶质瘤易感基因.方法收集入院脑胶质瘤病人的血液.应用PCR扩增的方法对肿瘤相关的基因的特定片段进行扩增.利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筛查.双向DNA直接测序,在GENBANK进行对比找到突变的碱基,并进行分析.结果变性高效液相色谱筛查后表明,在HLA-DMA基因中检测到了已知杂和性突变,并发现新的突变,HLA-DMA4EC杂合性缺失突变.结论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筛查基因的SNPs方面显示了其快速、高通量和准确的特点.HLA-DMA基因第4号外显子第111位碱基缺失突变是一个新的SNP,可能是胶质母细胞瘤的易感突变之一.【总页数】4页(P1331-1334)【作者】徐保锋;张雅卓;罗毅男;李庆国;杨东【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长春130021;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长春130021;天津环湖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易感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进展 [J], 张学慧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J], 杨国宗(综述);杨丽阳(审校)3.心房颤动患者遗传易感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进展 [J], 班努·库肯(综述);木胡牙提(审校)4.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易感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新进展及应用 [J], 熊安;姚麒;余晶波5.炎症性肠病易感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J], 曾骏成;岑俊威;周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得了强直性脊椎炎会遗传吗
得了强直性脊椎炎会遗传吗
因为强直性脊椎炎常常多并发于年轻人,那么很多人就会想知道强直性脊椎炎会遗传吗?遗传的话,几率是多大呢?一系列现实的问题,因为现在讲究的是优生优育,下面我就为大家讲一讲强直性脊椎炎这个疾病的特点,以及是否真的遗传的问题,希望想了解该方面知识的朋友可以借鉴一下。
强直性脊椎炎的病因至今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发病机制也不是特别明确,难以有确切有效的预防措施。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血清反应阴性,病因不明的常见关节疾病。
至于是不是遗传病还没有定论,但是90%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是有遗传因素的。
所以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与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疾病。
研究表明强直性脊柱炎与HLA-B27 的关系及为密切,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与HLA-B27有直接关系,即强直性脊柱炎与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关性最强。
HLA-B27阳性者中80%并不发生强直性脊柱炎,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有10%为HLA-B27阴性。
故HLA-B27阳性不一定发生强直性脊柱炎,HLA-B27阴性也不一定不发生强直性脊柱炎,更不能认为HLA-B27阳性就是强直性脊柱炎。
对于很多人想知道强直性脊椎炎会遗传吗这个疾病具体的遗传情况,就目前我们的医疗条件来说,无法做出准确答复,但是确实有一定关系,是否百分之百遗传或者有何规律?我们的答复是不明确。
所以,我们无法用一句话简单概括强直性脊椎炎遗传性方面的问题。
15532105_河北地区汉族人TLR2基因多态性与结核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组研究对象 的 样 本 中,随 机 抽 取 5% 的 样 本 对 研 究
位点进行复检,结果符合 率 为 100% ,说 明 实 验 室 控
制结果符合预期。
2 个位点的扩增引物设计:
r
s
5743708 位 点 的 上
游引物 的 序 列 为 5
2017-09-12;[修回日期]
2017-10-20
[基金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1020140085)
[作者简介]孙红梅(
1982- ),女,河北邢台人,河北省胸科医院
主管技师,医学硕士,从事临床检验学研究。
* 通讯作者。E-ma
i
l:
15633037120@163.
c
om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i
nc
e.
yo
[
]
Ke
r
d
s t
ube
r
cu
l
os
i
s;po
l
r
i
sm,s
i
ng
l
enuc
l
eo
t
i
de;To
l
l
l
i
ker
e
c
ep
t
o
r2
ymo
ph
ywo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影响
公共卫生的疾病
。大多数感染结核菌者可被自
[
1-2]
身免疫系统清除而 自 愈,表 明 宿 主 遗 传 因 素 的 变 化
候选基因多态性与肿瘤遗传易感性的分析
候选基因多态性与肿瘤遗传易感性的分析
佚名
【期刊名称】《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年(卷),期】2008(12)4
【摘要】据JAMA[2008,299(20):2423-2436]报道,美国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研究人员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几种肿瘤遗传易感性相关的候选基因呈多态性,近三分之一的突变类型同肿瘤遗传易感性相关,其中是很多编码代谢相关的酶类。
【总页数】1页(P289-289)
【关键词】肿瘤遗传易感性;基因多态性;候选基因;Fred;统计分析;研究人员;突变类型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101;R541.4
【相关文献】
1.鼠双微体同源基因2 SNP309多态性与亚洲人群消化道肿瘤遗传易感性研究的Meta分析 [J], 马文叶;董颖;陈志强;王冠华;田超永;王燕蓉;杨文君
2.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胸主动脉夹层的遗传易感性分析 [J], 贡鸣;刘欧;王晓龙;刘愚勇;郑铁;李海洋;张宏家
3.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胸主动脉夹层的遗传易感性分析 [J], 贡鸣;刘欧;王晓龙;刘愚勇;郑铁;李海洋;张宏家
4.TGF-β1基因多态性与头颈部肿瘤遗传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 [J], 屈艳丽;于洪;温凤云;刘航宇;李季;孙小虎;王欢;贾宏莹
5.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rs1617640多态性与国人肾上腺肿瘤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J], 何永欢;朱欧奇;曹滨;陶湘炜;张雨生;丁勇;居小兵;刘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强直性脊柱炎易感基因的相关研究进展
摘 要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具有高度遗传性的慢性炎症性疾病。HLA-B27基因被 认为是与 AS相关性最强的易感基因,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除 HLA-B27基因外,包括内质网氨基肽酶 1基因、白细胞介素 23/白细胞介素 17炎症轴相关基因、肿瘤坏死因子 α基因、白细胞介素 1基因、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在内的多种基因 均与 AS的易感性有关。目前所发现的易感基因与 AS关联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仍须开展更多高质量、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
的这种强相关并不能解释 AS所有的遗传度,尽管有 密。体外研究 ERAP1及其变异的肽酶活性的研究发
高达 90%的 AS患者 HLA-B27为阳性,但是仅有 8%的 HLA-B27阳性人群最终会发展为 AS[14],同
现,rs30187和 rs17482078的保护性变异与肽酶功能 降低 40%相关,而 rs10050860没有效果,这可能表明
通讯作者:全仁夫 Email:quanrenfu@126.com
是 AS的保护基因。在这些亚型当中,B2702、B2704、 B2705与 AS具有最强的相关性[7]。HLA-B27基因 多态性在世界范围内是不同的,其中 B2702多见于地 中海人群,B2703主要见于西非黑人,B2705多见于白 人和爱斯基 摩 人,B2706多 见 于 东 南 亚 人 群,而 我 国 以 B2704和 B2705最为常见[8]。
中医正骨 2019年 4月第 31卷第 4期 JTradChinOrthopTrauma,2019,Vol.31,No.4 (总 289)· 49 ·
些二聚体能够介导炎症反应。AS与 HLA-B27基因 rs10050860和 rs17482078之间的连锁不平衡非常紧
吉林人群强直性脊柱炎6号染色体短臂上的HLA区域遗传易感基因定位研究
吉林人群强直性脊柱炎6号染色体短臂上的HLA区域遗传易感基因定位研究王雅文;朱小泉;宋玉国;孙亮;杨泽【期刊名称】《遗传》【年(卷),期】2007(29)7【摘要】为了寻找中国人群中与强直性脊柱炎相关的新的易感基因及其所在位置,在与强直性脊柱炎强连锁的6号染色体短臂上的HLA基因区域内选取11个SNPs 多态位点,通过对中国吉林地区79名AS患者和132名正常对照者进行case-control分析,发现TNT-α-850处TT突变基因型在AS组中的分布高于正常对照组(P=0.027),突变型T等位基因在AS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更为显著(P=0.002).通过多位点之间的连锁不平衡分析发现,LTA基因、TNF-α基因、LST1基因和NCR3基因中的5个SNPs多态位点之间存在连锁不平衡,范围是15 kb,在这5个SNPs多态位点组成的单体型中,TCTTC单体型在AS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分布有显著差异(X2=7.406,P=0.0065),并且该单体型中含有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孙TNF-α-850的突变型等位基因T.提示在LTA、TNF-α、NCR3和LST1这4个基因构成的15 kb范围内可能存在增加AS患病易感性的位点,可能是TNF-α-850c→T突变,也可能是在TNF-α-850附近的其他位点.【总页数】8页(P805-812)【作者】王雅文;朱小泉;宋玉国;孙亮;杨泽【作者单位】北京医院,北京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北京,100730;北华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免疫研究室,吉林,132001;北京医院,北京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北京,100730;北华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免疫研究室,吉林,132001;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北京,100101;北京医院,北京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北京,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相关文献】1.强直性脊柱炎非HLA区域易感基因研究进展 [J], 张立2.中国汉族人群白癜风6q27区域易感基因精细定位研究 [J], 高敏;李增刚;郑晓东;周伏圣;唐先发3.9号染色体短臂上7个STR基因座在基因扫描中的信息表现 [J], 曾朝阳;熊炜;熊芳;沈守荣;李小玲;李伟芳;王蓉;肖炳燚;范松青;黄河;周鸣;李桂源4.水稻第6染色体短臂上株高QTL qPH6-1的精细定位 [J], 鲍钱江;樊叶杨;於卫东;陈忱;范方军;杜景红;庄杰云5.HLA-B27基因亚型与汉族人群强直性脊柱炎遗传易感性的研究 [J], Jian-lin Yu;Li-ming Tan;Yong-qing Jiang;Qiong Wu;Juan-juan Chen;Hua Li;Yang Wu;Ting-ting Zeng;Yong-jian Tian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强直性脊柱炎全基因组扫描易感基因研究的Meta分析_孙红胜
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Q2007c09);山东省卫生厅资助基金(2007az014)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济南250021通讯作者:张源潮,电子信箱:qryang720@ 论 著强直性脊柱炎全基因组扫描易感基因研究的Meta分析孙红胜,杨清锐,夏光涛,胡乃文,张源潮文章编号:1005-2194(2008)12-1031-03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志码:A摘要:目的 通过强直性脊柱炎(AS)全基因组扫描研究,进一步确定AS遗传易感基因的染色体区域定位。
方法 2007年12月于山东省立医院图书馆检索分析已发表的有关AS和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pA)的全基因扫描文献结果,采用全基因组扫描研究的Meta分析(GS MA)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4项AS全基因组扫描研究共纳入479个家系1151例AS患者,GS MA结果显示5个区域最可能含有AS的易感位点,分别是6p2213-p2111、6p ter-p2213、17p ter-p12、2p12-q2211和5q34-qter。
5项AS和SpA全基因组扫描研究共纳入544个家系1331例AS和SpA患者,GS MA结果发现6p2213-p21和16q2311-qter2个区域最可能含有AS的易感位点。
结论 GS MA显示6p2213-p2111是AS显著连锁区域,6p ter-p2213、17p ter-p12、2p12-q2211、5q34-qter和16q2311-qter是AS的连锁区域。
关键词:脊柱炎,强直性;全基因组扫描;M eta分析Ankylosi n g spondylitis suscepti b ility loc i def i n ed by geno m e2search M et a2ana lysis. SUN Hong2sheng,YAN G Q ing2rui,X I A Guang2tao,HU N ai2w en,ZHAN G Yuan2chao.D epart m ent of Rheum atology,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Shangdong U niversity,J inan250021,ChinaAbstract:O bjecti ve T 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re is any consistent evidence of linkage acr oss multi p le studies,and t o i2 dentify novelAS suscep tibility l oci by using GS MA method.M ethods Genome2searchM eta2analysis(GS MA)method was app lied t o genome scans of AS and s pondyl oarthr opathy(SpA)t o assess evidence f or linkage acr oss studies.Results Four AS genome scans including479fa m ilies with1151affected individuals were used.Suggesting these B I N S most likely con2 tain AS2linked l oci;B I N S6p2213-p2111,6p ter-p2213,17p ter-p12,2p12-q2211and5q34-qter.Four AS genome scans and one S pA scan including544fa m ilies with1,331affected individuals were used.The GS MA p r oduced genome2 wide evidence f or linkage on bin6p2213-p21and16q2311-qter.Conclusi on This GS MA added the evidence of the HLA l oci as the greatest suscep tibility fact or t o AS and shows evidences of chr omos ome6,17p,2,5q and16q as non2HLA suscep tibility l oci.Keywords:s pondylitis,ankyl osing;genome scan;Meta analysis 强直性脊柱炎(ankyl osing s pondylitis,AS)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和脊柱小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多基因复杂性疾病人群发病率约为013%。
强直性脊柱炎遗传吗-有遗传性
强直性脊柱炎遗传吗?有遗传性
强直性脊柱炎精神疾病是有着一定的遗传性的,但是这种疾病的遗传并没有规律,可能是隔代遗传,也可能是几代遗传,所以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
中医认为,强直性脊柱炎主要是脊柱部位受累。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骨生髓,脊又为督脉所过,所以该病与肾和督脉有密切关系,也就是说与先天秉赋直接有关。
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是遗传病吗专家调查发现,在每个家族中都是存在个别的患者,即在一个家族中常有2个以上的成员发生强直性脊柱炎。
家族第―代亲属中,发生强直性脊柱炎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高出20~40倍。
孪生子女中,另―个患病的可能性超过50%,可见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遗传病。
强直性脊柱炎遗传发病没有一定的规律性,有的隔代遗传,有的几代遗传,有的在一代人中几人先后发病。
家族患病率大约在4-5%。
临床表现,此病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多,如果生育的是女性,患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性就很小,如果生育的是男性,很容易被遗传。
以上是对强直性脊柱炎是遗传病吗的解说,由此可见该病遗传,亲人中如果存在患病者,自己要特别警惕,一旦身体出现异常,要注意早期检查,早期治疗。
祝大家早日恢复健康!。
骨关节疾病的遗传多态性与易感性研究
骨关节疾病的遗传多态性与易感性研究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骨关节疾病是一类常见的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TYK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云南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TYK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云南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TYK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云南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研究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自身免疫反应为基础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已知与基因、环境及免疫系统失调等因素有关。
其中,TYK2基因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被认为与SLE的发病密切相关。
近年来,TYK2基因多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研究发现,其中rs34536443、rs2304256、rs280519、rs12720356等多个SNP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性显著。
但至今,TYK2基因SNP与SLE的发病关系仍不甚明确。
本研究旨在探讨TYK2基因SNP与云南汉族SLE患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为SLE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新的分子生物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选择选择2015年至2019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云南汉族SLE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80例。
同时,选择8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
2. DNA提取及TYK2基因SNP筛查采用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受试者外周血白细胞DNA,通过PCR扩增后进行目标SNP的筛查及分型。
3. 实验数据分析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算每个SNP的基因频率,比较受试者与对照组之间的基因型分布及基因频率差异。
同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YK2基因SNP与SLE患病的相关性。
三、研究进度及预期结果本研究拟于2020年1月开始实验,预计于2021年10月完成实验及数据分析。
预期结果为:发现TYK2基因SNP与云南汉族SLE患病风险存在相关性,为SLE发病机制提供新的认识和治疗靶点。
白介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骨关节炎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白介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骨关节炎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陈文祥(综述);赵建宁;包倪荣(审校)
【期刊名称】《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年(卷),期】2016(036)011
【摘要】骨性关节炎是骨科常见的致残致畸性疾病,其具体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阐明。
年龄、性别、肥胖、既往关节损伤、关节的过度使用及基因因素可能与骨性关节炎发病风险有关。
近年来白介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骨性关节炎发病风险间的研究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希望从基因层面进一步探讨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关于白介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骨性关节炎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总页数】5页(P1878-1882)
【作者】陈文祥(综述);赵建宁;包倪荣(审校)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金陵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骨科,南京210002;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金陵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骨科,南京 210002;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金陵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骨科,南京 21000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白介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骨关节炎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J], 陈文祥;赵建宁;包倪荣;
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J], 王若阳;冯楠楠;林虹燕
3.LT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J], 王洪玲(综述);卢仁泉;郭
林(审校)
4.XPC、XPG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肿瘤遗传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J], 李龙嫚;余红平
5.DNA修复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和膀胱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J], 罗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STAT2,STAT3,IL12RB2,JAK2基因与强直性脊柱炎患病风险的关联研究
STAT2,STAT3,IL12RB2,JAK2基因与强直性脊柱炎患病风险的关联研究张玉荣;杨泽;张建佚;周林;宋玉国;张吉林;朱小泉;杨帆;黄慈波;霍正浩【期刊名称】《中国老年保健医学》【年(卷),期】2011(009)005【摘要】目的探索STAT2基因(rs2066808,C;rs2066807,G),STAT3基因(rs744166,C),IL12RB2基因(rs3790567,A;rs3790568,A)和JAK2基因(rs10758669,A)与强直性脊柱炎(AS)的关系,及6个SNP位点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方法通过对吉林汉族人群的48名患者与55名正常人收集的血液DNA,进行基因分型,建立基因型数据库,采用遗传学非参数分析方法,进行病例-对照分析和单纯病例分析各基因与中国人群AS患病风险的关联.采用SHEsis软件进行单倍型分析.应用MDR方法进行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分析.结果(①STAT2基因(rs2066808,C;rs2066807,G),STAT3基因( rs744166,C),IL12RB2基因(rs3790567,A;rs3790568,A)和JAK2基因(rs10758669,A)与强直性脊柱炎(AS)关联分析显示各基因的风险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1L12RB2基因上rs3790567,rs3790568的单倍型分析,分析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esacl>0.05).③STAT2基因(rs2066808,C;rs2066807,G),STAT3基因(rs744166,C),IL12RB2基因(rs3790567,A;rs3790568,A)和JAK2基因(rs10758669,A)的6个多态性位点的交互作用表明,最佳模型包含了rs2066808,rs3790567,rs744166,rs107586669这4个位点,模型的P<0.0001,交叉验证一致性为10/10,检验样本的准确度为0.7032,结果提示STAT2,STAT3,IL12RB2和JAK2基因之间可能存在基因-基因交互作用.节点图说明STAT3基因与JAK2基因之间距离更短,有最强的协同作用.结论STAT2基因(rs2066808,C;rs2066807,G),STAT3基因(rs744166,C),IL12RB2基因(rs3790567,A;rs3790568,A)和JAK2基因(rs10758669,A)与强直性脊柱炎(AS)关联分析显示各基因的风险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四个基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总页数】4页(P7-10)【作者】张玉荣;杨泽;张建佚;周林;宋玉国;张吉林;朱小泉;杨帆;黄慈波;霍正浩【作者单位】卫生部北京医院,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100730;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学院,750004;卫生部北京医院,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100730;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学院,750004;卫生部北京医院,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100730;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学院,750004;北华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免疫研究,132001;北华大学分子生物学教研室,132001;卫生部北京医院,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100730;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学院,750004;卫生部北京医院,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100730;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学院,750004【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IL12B基因多态性与宁夏人群强直性脊柱炎患病风险的新关联 [J], 周林;张建佚;刘英;朱小泉;张毓洪;杨芝红;杨宝珍;霍正浩;杨泽2.IL23R基因多态性与北京人群强直性脊柱炎患病风险的关联性研究 [J], 周林;赖蓓;黄慈波;朱小泉;许晓东;霍正浩;杨泽3.SOX9基因下调JAK2/STAT3信号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及降低免疫逃逸相关因子表达的研究 [J], 刘贵廷;杨柳4.抑制食管癌STC-1基因表达对食管癌细胞凋亡、IL-1β和TNF-α表达及JAK2/STAT3信号的影响研究 [J], 卜秀梅;王文刚;李辉;郑瑾5.Nrf2基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和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 [J], 刘庆;卢蓉;郝莉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