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验与中国体验理解社会变迁的双重视角
中国制造业碳排放脱钩效应及其分解研究——基于区域与行业层次双重视角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24年第2期 总第229期81中国制造业碳排放脱钩效应及其分解研究———基于区域与行业层次双重视角林伟文1,游建民1,2,张 伟1(1.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2.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2)摘 要:“双碳”战略背景下,推进碳排放脱钩是实现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的必然之举。
在制造业碳排放脱钩研究方面,现有研究更多基于全国层面对制造业整体行业进行碳排放脱钩分析,缺乏分区域、分行业方面的研究,研究视角不够具体。
文章从区域与行业层次双重视角出发,采用Tapio脱钩模型与LMDI、Kaya恒等式融合方法,考察中国制造业碳排放脱钩效应及其分解效应。
研究发现:东、中、西部制造业的碳排放脱钩效应呈现出不同特征,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整体上要好于快速发展阶段;高端和低端制造业相比中端制造业更容易实现碳排放脱钩。
此外,在脱钩效应分解方面,碳排放强度对东、中、西部制造业碳排放脱钩作用总体为正,产出规模为负,产业结构作用方向不明确。
在行业层次视角上,产出规模、产业结构、碳排放强度等因素对中端制造业碳排放脱钩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高端制造业,低端制造业受影响最小。
这一研究结果为制定针对性的制造业降碳措施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制造业;碳排放脱钩;分解效应;双重视角文章编号:2095-5960(2024)02-0081-10;中图分类号:F426,X321;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不仅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而且规模体量已跃居世界第一,增加值由1978年的1475.3亿元增至2020年的26.59万亿元[1],在全球制造业中具有较强竞争力。
但是由于制造业作为高耗能产业,对能源的依赖性较大,伴随着生产规模扩张,制造业能源消耗量快速增加,碳排放量也随之大幅增加,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量分别由2001年的8.32亿吨、1亿吨增加至2020年的27.97亿吨、3亿吨。
科学总结新中国70年历史经验的三个视角
科学总结新中国70年历史经验的三个视角来源:《红旗文稿》2019/05 作者:侯波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70年来,我们不断战胜各种挑战,经受各种考验,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也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总结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人们更好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科学总结新中国70年历史经验,应把握好以下三个视角。
一、既要从各个领域总结经验,又要在宏观层面对基本规律进行归纳毛泽东早在延安时期就说过:对于近百年的中国史,“应先作经济史、政治史、军事史、文化史几个部门的分析的研究,然后才有可能作综合的研究。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2页)同样,在对新中国70年历史经验进行总结时,相关研究机构和学者,有必要从自己所擅长的研究领域,如经济史、政治史、科技史、文化史、社会史等角度,分别进行归纳梳理和科学总结。
例如,在经济发展领域,可以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和制度演变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发展历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农村和农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开展经验总结研究;在科教文卫领域,可以围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历史意义、科技政策的制度变迁、教育和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等开展经验总结研究;在社会发展领域,可以围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就业制度实现从“统包统配”到市场就业的过渡、构建多元化的社会扶贫体系等开展经验总结研究。
以上这些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历史经验问题,可以通过系统分析和对比其他国家的方法,把研究的着力点放在科学揭示微观领域和行业发展的必然性和共性问题上,目的是为了从历史规律中找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效路径。
然而,相对于微观领域的历史经验研究,我们更需要从整个国家的全局性、整体性、宏观性角度,来总结贯穿于各领域各行业的基本规律和共性经验。
冲突与对话:双重视角下的社会阶层互动——《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解读
冲突与对话:双重视角下的社会阶层互动——《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解读刘志刚;孙黎明【摘要】孔飞力将1768年的"叫魂"事件贯穿于整个清帝国统治基础和社会生活结构中,并以此深入细致地勾勒出了该历史事件中下层民众、官僚阶层和皇帝三者之间是以怎样的互动方式处理此类危机事件的.孔飞力所构建的历史研究路径对在冲突与对话的双重视角下解构和探究历史事件的深层因素提供了可靠的学术借鉴和参考价值.【期刊名称】《宜宾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18)002【总页数】7页(P51-57)【关键词】孔飞力;叫魂;社会阶层【作者】刘志刚;孙黎明【作者单位】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07.8美国汉学家孔飞力笔下的《叫魂》讲述一个关于“盛世妖术”的故事,全书共分十章,基本上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至五章可归为第一部分,介绍妖术发生的背景;第六章至八章为第二部分,介绍清剿妖党的全过程;第九至十章为第三部分,是对全书分析的概括与升华性总结,揭示妖术案件背后的历史隐喻和内在意义。
经过了顺治、康熙、雍正三代君王的励精图治并逐渐稳固起来的大清帝国,在弘历一朝达到了政治权力与国家昌盛的顶峰。
然而,在这看似繁华的背后,却有一张妖术的大网在慢慢张开,将大半个中国卷入了一场全民性的歇斯底里。
故事从1768年的浙江德清县城开始,在一片广袤而富饶的桑园中,一种匠人可以通过剪人发辫偷盗灵魂的谣言出现,吠影吠声的谣言来不及止熄,很快传遍了江南市镇的各个角落并继续扩散,从农夫的茅舍到帝王的宫殿均受波及。
百姓们惊慌着找寻对抗妖术、保护自我的办法,大大小小的官员忙于追缉所谓的“妖人”,而掌管大清天下的乾隆则试图弄清楚“叫魂”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阴谋,于是,源源不断的谕旨从宫廷发出。
但最终的结果证明,这只是一场由无端猜疑所引发的“冤冤相报”的丑闻恶剧。
2024年上海市各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汇编:现代文一(16区全)学生版
2024高三一模现代文一汇编【24一模徐汇区】(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第3—7题。
(16分)甲文: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余英时①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创造了两个鲜明而对比的世界:大观园的世界和大观园以外的世界。
作者用各种不同的象征告诉我们这两个世界的分别何在。
譬如说,“清”与“浊”,“情”与“淫”,“假”与“真”以及风月宝鉴的反面与正面。
可以说,这两个世界是贯穿全书的一条最重要的线索。
②如果说大观园是曹雪芹虚构的一个理想世界,会引发读者一个重要疑问 ?其实,“太虚幻境”可以说是梦幻之境,大观园是太虚幻境的人间投影,这两个世界是叠合的。
且看第五回:宝玉随秦可卿“至一所在。
但见朱栏白石,绿树清溪,真是人迹希逢,飞尘不到”。
这个所在其实就是后来的大观园。
怎样证明呢?就风景而言,宝玉随贾政入大观园,行至沁芳亭一带所见之景就是“朱栏白石,绿树清溪”这八个字的放大;就心情而言,小说后续交待:“且说宝玉自进园来,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
”作者再三点醒我们大观园不是现实,而是理想,更准确地说,大观园就是太虚幻境。
③曹雪芹虽然创造了大观园这片理想中的净土,但他深刻地意识到这片净土与现实世界是密切地纠缠在一起的。
作者清楚地叙述了大观园的建造:园子的基址是“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花园起,转至北边”。
再看报道:“先令匠人拆宁府会芳园墙垣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
”大观园的基址主要是由两处旧园合成的宁府的会芳园和贾赦住的荣府旧园。
作者细说大观园的来历是要特别提醒我们,这两所旧园子里面是藏着重要消息的。
什么消息呢?作者在第四十六回专章声讨荣府主人贾赦,详写他要强纳鸳鸯为妾的丑事;再看会芳园,这个舞台发生过多件秽事,其中就有贾瑞贪恋凤姐、殒命相思局的秽事。
④《红楼梦》的理想世界是建筑在肮脏的现实世界基础之上,两个世界形成强烈对比。
大观园里的人物对两个世界的态度能否证实我的观察呢?第二十三回那个落红成阵的春日,黛玉对宝玉说:“撂在水里不好。
试论中国政治的发展路径——基于国家与社会的双重视角
*
收 稿 日 期 : 0 0—0 21 5—0 7 作 者 简 介 : 智 勇 , 读 硕 士 研 究 生 , 事 中 国政 府 与 政 治 研 究 。 王 在 从
4 2
湖 州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第 3 2卷
乡里 的 日常生 活 , 就使基 层社会 享有 相 当的 自治性 。 ]s 通过 基层社 会相 当程度 的 自治 , 这 E(s 2P ) 国家得 到 了无
资 扩张 , 展商业 还 是 为 了生 存 , 发 这就 是 生存 性政 治 的一个 显 著特 征 。二 是 民以食 为天 , 生于 土地 , 食 土地 就 构成 了最 重要 的 生产 资料 , 商业 只能 是“ 而 副业 ” 。一家 人男 耕 女织 , 日出而 作 , 日落 而息 , 构成 了 中 国传 统社 会生 活 的经典 一幕 。三 是农 民是 以土 地 为 生 的 , 直 接靠 农 业 来 谋生 的人 是 粘 在 土 地 上 的 ” I( ) “ , l 7因 lP
要 来 自圆 环 外 部 的 强 大 的 力 量 。
表现 为汲 取性 的政 治 。汲 取性 政 治 的 主要 特点 : 是 无 为 而 治 。正 像 孙 立 平 先 生所 指 出 的 : 统 中 国 的 一 传
国 、 间统 治阶级 和 民众 三层 结 构形成 两 个相互 分立 的 社会 系 统 。两 种 系统 在 结 构 和 功 能上 的 分 化是 相 民 当清 楚 的 , 别是 在 日常 生活 中 , 特 往往 互不 干涉 。皇权 和职 业 官僚 系统 并不 鼓励 甚 至限 制其 下层 官员介 入
此农 民很 容 易养 成一 种保 守 意识 , 土重 迁 。在 这种 境 况下 , 安 经验 总 是 有效 的 , 只 要 环境 不 变 , 有新 的 “ 没
制度赋权、技术赋能与社区能动治理——中同式社区治理的三元里经验及其实践逻辑
2023年11月第6期总第254期理论与改革THEORYANDREFORMNov.,2023No.6(TotalNo.254)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区块链引领社区党建空间发展研究”(20ADJ004)。
作者简介:陈潭,法学博士,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璇,广州大学南方治理研究院学术协理。
【中图分类号】D035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26[2023]06-0129-014 DOI:10.13553/j.cnki.llygg.2023.06.011制度赋权、技术赋能与社区能动治理———中国式社区治理的三元里经验及其实践逻辑陈 潭 刘 璇 摘 要:社区治理情境复杂多变与社区治理能力有待优化的现实张力要求社区治理创新发展,党建引领和数据驱动成为创新和优化社区治理不可或缺的主导力量。
结合既有学理探讨,以广州市三元里社区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制度—技术”框架提炼社区治理的内在逻辑,即制度赋权下的“核心—组织”逻辑和技术赋能下的“多元—行动”逻辑。
从三元里社区的治理实践中发现,通过条块整合、跨界合作、多元参与的组织化治理和数据驱动、算法驱动、需求驱动的粒度化治理,实现了对社区本体、组织群体和居民个体的制度赋权和技术赋能。
在这一过程中,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的制度建构和以数智驱动为核心的技术支持的双重叠加赋能,构建了中国式社区治理实践的未来图景,从而在治理方式、治理结构和治理效能层面实现社区治理智能化、简约化和效能化,促进社区能动治理的生成。
关键词:制度赋权;技术赋能;能动治理;社区治理一、思路与进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由此可见,作为基层治理的工作技术,矛盾调和、民意反馈、权益保障、服务供给和智享服务对于城乡社区发展和基层民生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代中国日常生活维度的意识形态研究》-读书笔记
《当代中国日常生活维度的意识形态研究》读书笔记结构介绍:该书遵循理论、历史、现实三结合原则,从日常生活维度探讨作为观念的意识形态通过什么途径、哪些中间环节、如何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意识形态又如何从日常生活中产生。
基于这样一种思考,在结构上分回顾篇和建设篇两篇,共十三章内容和两个调研报告:回顾篇:回顾篇以日常生活领域意识形态的历史发展为线索,从理论和历史的双重视角,在界定日常生活及其意识形态的概念,意识形态对日常生活作用的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向日常生活回归、苏联日常生活领域的意识形态建设、国外对日常生活领域的意识形态批判、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化的历史五部分内容,回顾了新中国改革开放前(1949-1978)、经济建设为中心(1978-2000)、和谐社会建设期(2000至今)三个阶段主流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建设。
建设篇:建设篇篇分析了当代中国日常生活领域意识形态的状况:取得的经验、成绩,存在的负效应等,日常生活领域的意识形态表征的形态,提出从话语、文化、传播、执政能力等多视角切入,从流行话语和媒介话语中剖析日常生活中的意识形态;从视觉文化、后现代文化及流行歌曲中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意识形态;从大众传播的象征形式中剖析大众如何接受意识形态的过程;从执政能力的建设中,切实实现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
最后对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研究的方法论——深度解释方法,进行评析,提出其方法本身,尤其对象征形式的深度解释,就构成了意识形态的分析。
第一章:日常生活意识形态分析的深度解释学方法主要内容:对日常生活中意识形态的解释,最有效和最有用的办法,就是深度解释学的方法,尤其是对日常生活中象征形式的理解,更需借助于这一方法,才能揭示出象征形式的意义指向,剖析出其蕴含的意识形态蕴意。
理解:对于意识形态的研究需要重点关注其方法论。
深度解释是对意义的解释和和深度剖析,对日常生活中意义的解释和深度剖析,实际上就是对日常生活中意识形态的反思和批判。
从运动式治理到常态治理:基层社会治理转型的中国实践
从运动式治理到常态治理:基层社会治理转型的中国实践作者:潘泽泉任杰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03期[摘要]运动式治理逐渐成为社会转型中社会治理实践的重要分析范式,转型中国秩序重建中的运动式治理的制度环境与实践机制体现为压力型体制下的层级协同机制、锦标赛体制下的政治动员机制、科层官僚制下的行政吸纳机制。
社会转型语境中运动式治理困境体现为“运动式”治理与“科层制”实践的“内卷化”困境、运动式治理行动中的“政策变通”与“共谋行为”以及运动式治理中基于“治理政绩”取向的“治理剧场化”与“剧场政治”困境。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变迁的中国经验逻辑及其现代转型体现了从运动式治理到常态治理、运动式治理到科层运作的双轨协同、多元主体共治下的参与式治理以及行动者互动场域中的基层网络治理转向。
[关键词]运动式治理;常态治理;社会治理转型;中国实践Abstract:Campaign-style governance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analytical paradigm of social governance practice in social transition period.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practical mechanism of campaign-style governance in transitional Chinese society are embodied in the hierarchical coordination mechanism under the pressure-based system, the political mobilization mechanism under the championship system, and the administrative absorption mechanism under the bureaucratic system.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Chinese practice of campaign-style governance and its predicament lie in the dilemma of involution of campaign-style and bureaucracy practice, the policy flexibility and conspiracy behavior, and the governance theatricalization and theatrical politics based on the orientation of governance achievements. Chinese experience logic and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in China reflect the transition from campaign-style governance to conventional governance, which is embodied in the dual-rack coordination between campaign-style governance and bureaucratic operation, participatory governance under muti-subject co-governance and grass-roots network governance in the field of interaction between actors.Key words: campaign-style governance; conventional governance; social governance transition; Chinese practice改革開放后,社会环境日趋多元,社会治理体制转型与国家政治秩序合法性再生产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热点。
河南省通义大联考2023-2024学年8月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通义大联考2023-2024学年8月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学科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是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根据1936年在江苏省吴江县开弦弓村的调查资料编写而成的学术著作。
作者在书中详细地描述了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阐明了江村这一经济体系特定地理环境、与所在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
材料二:我敢于预言费孝通博士的《中国农民的生活》(又名《江村经济》——译注)一书将被认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此书有一些杰出的优点,每一点都标志着一个新的发展。
本书让我们注意的并不是一个小小的微不足道的部落,而是世界上一个最伟大的国家。
作者并不是一个外来人,在异国的土地上猎奇而写作的;本书的内容包含着一个公民对自己的人民进行观察的结果。
这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人在本乡人民中间进行工作的成果。
如果说人贵有自知之明的话,那么,一个民族研究自己民族的人类学当然是最艰巨的,同样,这也是一个实地调查工作者的最珍贵的成就。
此外,此书虽以中国人传统的生活为背景,然而它并不满足于复述静止的过去。
它有意识地紧紧抓住现代生活最难以理解的一面,即传统文化在西方影响下的变迁。
作者在科学研究中勇于抛弃一切学院式的装腔作势,因为他充分认识到,要正确地解决实际困难,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费博士看到了科学的价值在于真正为人类服务。
对此,科学确实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真理能够解决问题,因为真理不是别的而是人对真正的事实和力量的实事求是。
当学者被迫以事实和信念去迎合一个权威的教义的需要时,科学便被出卖了。
在欧洲某些国家里就有这种情况。
费博士是中国的一个年轻爱国者,他不仅充分感觉到中国目前的悲剧,而且还注意到更大的问题:他的伟大祖国,进退维谷,是西方化还是灭亡?既然是一个人类学者,他毕竟懂得,再适应的过程是何等地困难。
双重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双重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背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背景可以追溯至19世纪初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其中《共产党宣言》被认为是其奠基之作。
在这部宣言中,他们首次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并强调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最终目标的必经之路。
随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得到了实践应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理论基础。
此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逐渐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成为全球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在20世纪,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也逐渐得到了世界各国革命者和理论家的重视和研究,形成了独特的学术体系。
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背景,对于掌握其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具有重要意义。
1.2 双重视角下的重要性双重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是一种全新的理论框架,它融合了不同学科和观点的独特视角,对于揭示国家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双重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和解释国家的各种现象和现象。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往往只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而忽视了政治、文化、社会等其他方面的影响。
而双重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强调多视角的交叉分析,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国家发展的全貌。
双重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思考路径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在研究国家问题时,单一视角往往只能提供片面的解释和分析,而双重视角却能够提供更多的思考维度和分析方法,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研究国家发展的道路。
双重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当今世界中具有重要的研究和理论价值,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理论创新,丰富了我们对国家问题的认识,为我们探讨国家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2. 正文2.1 双重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内涵双重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内涵包括对于国家及其角色的深刻理解。
必修上册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专题训练(含解析)
必修上册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专题训练(含解析)一、费孝通《茧(节选)》茧①(节选)费孝通一①1936年的初夏,在一座介于苏州和杭州之间的小镇上,一间丝厂开张了。
大运河从这座新建工厂前面流过,河上航船满载茧袋。
工人们在码头卸下茧袋,将其存放在仓库里。
茧袋不断流进工厂,好似自己在运动。
②突然,茧袋平顺的流动中断了。
张婶的闯入,扰乱了茧袋的运输秩序。
张婶不知所措,她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扰乱工厂的运转。
她忘了自己此时并不在村里,平常在自己的村子里,和劳作中的邻里打招呼是常事。
她眼睁睁地看着面前的茧袋越堆越高,没有反应过来,也没有躲开。
转过头去,这才看到有名年轻男子正盯着她,张婶越加困窘。
她知道可能是出了什么事,而年轻人正等着她解释。
但她舌头打结,不知怎么称呼他。
在老家,她可以叫他“小叔子",可她意识到,此时此地这么称呼他是不妥的。
她突然想到可以叫他“先生”。
“先生,"她说,“我来找我的儿媳的,她在哪儿呢?”③“儿媳"是个多么令人愉悦的鲜活词语啊,工人们听见了张婶说的,笑着,起哄着。
“去那里问问,这儿可没人知道你儿媳在哪儿。
”张婶不太相信自己问错了地方。
这不就是工厂吗,不就是儿媳来上班的地方吗。
没错啊。
她之前已经问过好几个人,他们都说镇上没有其他工厂。
但是,有什么看不见的东西阻碍她进厂子,可她说不清。
她站着,笑话起自己:“我个戆度,宝珠在这个洋工厂里上班,肯定忙得很,不像乡下的女人,缫丝的时候随时都能停下来搭话。
"自责了一番,她冷静了下来。
二④“呜”——“呜"——,航船驶入了村庄,宝珠站在船头。
这是她第一次从工厂回家。
她离开村子时还是初夏,那时荷花开得正盛,而现在却已是隆冬。
对宝珠而言,在她的新世界里,时光飞逝,以至于她几乎快忘记了曾经的乡村生活。
⑤张婶已等了宝珠许久。
宝珠下了船,提着行李,跃向张婶。
张婶想帮她提行李,被宝珠拽住了,她只好叨叨:“好,好,你可回来了。
叙事教学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方法论应用与效果分析
叙事教学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方法论应用与效果分析摘要:随着叙事教学法在历史学科中的普及,其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具体应用成为了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该教学法通过整合历史时代背景、著名人物的生动故事及关键事件的逻辑串联,不仅丰富了教学方式,也使历史学习变得更加引人入胜。
应用叙事教学增强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提升了他们对复杂历史事件和关系的理解力,并有效激发了学习兴趣。
关键词:叙事教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方法论;应用;效果1引言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历史教学面临着如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历史理解深度的双重挑战。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往往被学生认为是枯燥和难以理解的,这主要是因为缺乏与学生经验直接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这种背景下,叙事教学法的引入,为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
这种方法通过故事化的形式,将历史事件和人物以更具吸引力和教育意义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特别是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通过叙事化的方式,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中国近现代的复杂历史进程和深刻的社会变迁。
历史学者和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叙事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思考能力。
因此,探讨叙事教学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应用及其效果,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为历史教学的改革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2叙事教学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方法论应用体现2.1融入时代背景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叙事教学中,融入时代背景是一种关键的方法论应用,这种策略尤为重要,因为它帮助大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的成因和影响。
通过在教学中强调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教师能够提供一个多维度的历史视角,使学生能够将历史知识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增加学习的相关性和实际感受。
例如,在讲解鸦片战争的背景时,不仅介绍战争的直接原因和结果,而且深入分析了当时的国际贸易状况、列强的经济需求、以及中国的社会政治环境。
论赛珍珠小说《大地》中的文化间性书写
关注较少。 因此,中国文化在赛珍珠的观照中发生 着不同的意义,赛珍珠笔下的中西文化互为主体, 双向互动,求同存异,具有明显的文化间性特质。
二、《大地》 的文化间性书写:中西文化 互为主体与求同存异
赛珍珠代表作《 大地》 写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此时她已在中国镇江生活 30 余年,她将在镇江的 真实农村生活的体验与经历融入作品,以农民王龙 一步步战胜天灾,靠种地、买地发家致富为主线,展 现了当时中国农村与农民生活的图景、人与土地的 深厚联结,并以对农民生活史诗般的描述而获得诺 贝尔文学奖。 而后的《 儿子们》、《 分家》 也以土地 为主线,写出了随着时代变迁,如军阀混战、革命、 年轻人留洋归国等,儿孙两代对土地又有了不同看 法,人与土地的关系逐渐疏远、年轻一代的思想在 西学东渐的浪潮下发生改变,但最终仍旧回到土地 上才得到了救赎,这便构成《 大地三部曲》 。
— 63 —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 年第 3 期
第 34 卷第 3 期
们是讨饭的,但我们不是贼!” [5] 并狠狠地教训了儿 子。 因落难而乞讨,但绝不吃偷来之食,既体现着 中国大多数农民贫困的现状,又表现出穷人的基本 的伦理道德,虽然叙述的是中国农民在饥荒时的贫 困交加的生活窘境,但少了西方霸权的审视,映射 出的是不分种族的农民、甚至穷人的生活境遇,从 而使读者看到中国,也看到自己,因此,她的作品传 播极广,“ 可以在坦桑尼 亚、 新 几 内 亚、 印 度 和 哥 伦 比亚等国的村寨和偏僻孤独的农舍里找到。” [6]
赛珍珠在美国出生后三个多月,便随传教士父 母来到中国,在江苏镇江、安徽宿州等地度过了 40 年的时光。 在这期间,她广泛与中国农民接触,学 习儒家文化,阅读中国古典小说,并从中吸取营养, 创作了多部书写中国题材的英文小说,其中 1931 年出版的《 大地》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引发了国际 社会的关注。
化盐入水,以真探艺——读魏微《大老郑的女人》
化盐入水,以真探艺——读魏微《大老郑的女人》摘要:自1985年《日日新》在四川创办以来,“技巧是对一个人真诚的考验”在写作与评论中被认可,“技巧”与“真诚”成为衡量作品价值的纬度之一。
洪子诚在提出“手艺”概念时说到:“开花是灿烂的,可我们要成熟”,其中的成熟便是对生活的深入体察,对文字书写的苦练沉淀,将自己当作“工匠”认真打磨写作“技艺”。
以真诚对待生活,用技艺体现书写与心灵的紧密联系,成为解读文学作品的又一角度。
本文试图从“技艺与真诚”出发,探讨魏微作品《大老郑的女人》中细密体贴的写作技艺,展现作者对生活与时间的真诚体味。
关键词:魏微;形式;内容《青年作家》2019年第一期刊载了著名作家王蒙的一篇对话录,王蒙在文章里谈到文学创作时,说到这样一段话:“我的创作中占主导地位的也是我一贯主张的是:我对任何写作手法或方法都不承担义务。
什么意思呢?用一个粗俗的比喻,就像打乒乓球,既可以打上旋球下旋球,又可以打削球。
也就是说,一切方法、一切流派、一切对风格的追求都是为我所用的。
我并不是为了创造一种风格而写作,而是用什么风格或手法能更好地表达,追求一种与众不同。
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1]文学创作中形式与内容关系的议题,屡屡被人提及,各种观点都成为了老生常谈,不过,我们还是有必要对作家的经验之谈加以重视。
王蒙这段话很容易让人想到美国大诗人庞德一个诗学观点,即“技巧考验真诚”。
面对青年诗人的追问“这30年来,你的兴趣却从形式转到了内容,这种转变有没有什么原则?”庞德回答说:“技巧考验真诚。
如果一件事不需要花上技巧去叙述,它的价值就比较差。
”庞德说:“我想人是以得天独厚的生活为题材的。
我并不懂方法,写什么比怎么写重要得多。
”“写什么比怎么写重要得多”,和巴金老人所说的“把心交给读者”,秉持着同样的文学信念,重视内心蕴含的容量大于作品外在的形式。
一、浅淡地叙述与细致的刻画“修辞以立诚”,首先须丰富心灵的版图,其次是对内心进行打磨,以一定的形式将对外界的感悟耐心精心细心地诉诸笔端。
赛先生:当代中国人文学研究的重要视角——关于李静《赛先生在当代:科技升格与文学转型》
今日批评家我的专业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但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与研究,始终有浓厚的兴趣。
我对当下中国当代文学及其研究,在满怀焦虑的同时,又充满好奇心:在后疫情时代的前所未有的历史大变动中,和我们每个人生存息息相关的文学与研究,在面对危机的同时,又迎来什么新的机遇,拥有哪些“历史再出发”的新的可能性?正是在这样的困惑和期待下,我读到了李静的《赛先生在当代:科技升格与文学转型》,眼睛为之一亮:我欣喜地发现,在年轻一代学者中,还有人在通过回顾“历史”、总结“现状”,来寻求、思考、讨论中国当代文学与研究(背后更有当代中国社会和个人发展)的“未来”之路。
尽管由于时代与知识结构的距离,我对她的论述,还有许多不懂之处,但仍愿意如实写下我的关注与思考。
我想从2022年所写的《商金林学术研究的“现代中国人文史”视野》一文说起。
文章谈及商先生发现的关于鲁迅的一个重要史料:1930年代,日本学者翻译、出版了《大鲁迅全集》,在所拟广告词里给予鲁迅两个重要评价。
一是明确提出,要关注和研究“现实的活的中国”:它对于世界是一个“伟大的谜”;“解开这个谜的唯一钥匙,就是这部《大鲁迅全集》”。
二是对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的研究方法,作出新的概括:不仅研究“从古代到近代支那小说”,也论述了“政治、经济、民族、社会与小说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这就“超越了文学史,达到人文史的顶峰”。
正当我为商老师的新发现兴奋不已时,又注意到,也就在2022年9月,在陈平原老师的倡导下,北京大学成立了“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
我立即敏感到,这绝非偶然。
其所提出的是一个“解开‘现实的活的中国’之‘谜’”的学术使命,以及相应的超越文学史的“人文学”研究视野与方法:它很有可能在21世纪初历史大变动中,为陷于困境的中国文学创作与研究提出了一个新思路,以至新方向。
我因此在文章里响应商金林、陈平原二位的倡议,明确提出要“接着鲁迅往下想,往下写,往下做”,突破“重传统,轻现、当代研究”的学术现状,重振“现、当代中国”的“人文学”研究,认真总结20世纪、21世纪初的中国经验与中国教训,以解析“现实的活的中国之谜”。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写清楚。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区域。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乡土文学的发展关联着乡村社会的变迁。
文学是一种社会文化,它很难对现实社会变革产生直接作用,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
百年来,乡土文学对乡村变革的影响也是这样。
启蒙是乡土文学影响乡村的最主要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思想启蒙。
作家们书写乡村的主要方式是展示乡村的黑暗和愚昧,进而呼唤和激发其觉醒。
这当中并非不包含作家们对乡村的关注和同情,但毫无疑问批判是最基本的主题,且这种批判的重心不是在现实,而是在深层的乡村伦理文化。
思想启蒙之外,政治启蒙也是极为重要的。
20世纪30年代,受西方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出现了乡村破产和“丰收成灾”等现象。
茅盾等左翼作家希望以之为契机,以文学的方式来唤醒农民,呼应现实的革命潮流。
这一时期,作家们在创作中更多展示乡村的现实艰难和疾苦,积极书写那些具有反抗意识的农民,将“躁动”“变革”作为书写的核心。
思想启蒙文学与政治启蒙文学存在一定差别。
如前者的重心在文化,而后者的重心在于现实;前者对乡村社会基本上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而后者对乡村社会的批判是选择性的,其中也包含部分的肯定——对于已经初步觉醒的农民,主要是青年农民,以积极而正面的态度书写其精神和行为。
如茅盾的《春蚕》以及叶紫的《丰收》,前者的叙述基调较为沉重压抑,后者则表现出激情和鼓动的色彩。
启蒙乡土文学之外,另一种影响乡村社会较深的是现实介入型乡土文学,其主要特点是直接书写乡村现实运动,并试图以文学的方式影响和促进这一运动。
现实介入型乡土文学直接深入乡村内部,全面细致地描写乡村现实运动,也较广阔地展现了乡村生活场景;叙述的主要基调不是批判,而是肯定和赞颂;以农民为潜在读者,在文学形式上更为贴近农民的阅读习惯,生活气息相当浓郁。
2024版高考政治《5年高考3年模拟》B版 专题一 社会主义与中国 十年真题
专题一社会主义与中国十年真题1.(2011江苏单科,32,2分)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从3 000美元向10 000美元提升的时期是社会结构平衡难度加大的阶段。
这就要求在该阶段尤其要注重( )A.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B.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矛盾C.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D.变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答案 D2.(2013江苏单科,18,2分,正答率:60.89%)近十年来,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下图所示的这一变化有利于( )①解决市场调节失灵问题②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③优化政府管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④促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D3.(2016江苏单科,31,2分,正答率:38.15%)某地作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正在逐步完成从“确权到人”到“确权到户”的制度转变,从而更好地让集体土地入市流转,使农户更好地分享工业化收益。
这一做法表明( )A.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C.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D.改革的目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答案 C4. (2017天津文综,11,4分)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也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编纂民法典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而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科学整理、修改完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
这表明( )①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有规范和引导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 C5.(2018天津文综,5,4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这是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特别是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做出的重大判断。
基于这一判断,党中央进行重大战略部署,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引领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世纪底层写作的三种人文观照
的不同,其基本价值追求或品位也是迥异的。以安子为代 表 的 “打 工 文 学 ”,主 要 表 现 打 工 一 族 的 奋 斗 历 程 ,说 到 底,是“分享艰难”式的主流意识形态(至少是迎合主流意 识形态)的写作#$ %。而一些号称“底层关怀”的所谓“南方 小说”,正如巴桥所论述的:“‘小姐、发廊’成了其中的关 键词和主要人物……‘底层关怀’这词本身很好,只是现 在被滥用了,而他们的写作,呈现给我们的却是‘外围的 想像,猎奇的态度,粗糙的观察,矫情的故事’……,要命 的是,他们的视角从来都是居高临下的,小姐的身份对他 们 而 言 就 是 小 姐 ,所 谓 悲 悯 ,却 是 一 种 道 德 上 的 虚 伪 姿 态”。这种底层写作实际上是一种低级趣味的把玩与冷漠 的欣赏。当然,也有并不滥用“底层关怀”的底层写作。这 类底层写作我们称之为“人文主义底层写作”。
无疑,它吸收了 “新写实”“零距离”的平视的经验但 摒弃了其 “零度叙事”的冷漠,同时,也借鉴了部分先锋 写作和另类写作的生命存在观照,它让底层的真相更加 坦露,活灵活现于读者面前,底层不再是艰难、苦难、可 怜的标本,不再仅仅是人们同情、怜悯的社会弱者,他们 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一个自成一体的丰富生动的 艺术世界。这种世俗的人文关怀,我们还可从李洱、熊正 良、刘庆邦、陈应松、毕飞宇、荆永明和新写实之后的池 莉的创作中得到更多的感受,《龙凤呈祥》《我们卑微的 灵魂》《到城里去》《望粮山》《北京候鸟》《生活秀》为读者 讲述了一个个叫人唏嘘又令人感动的故事。
# 关键词 % 底层写作;人文主义;启蒙观照;世俗关怀;双重视角 # 中图分类号 % 0&"12 3 # 文献标识码 % 4 # 文章编号 % $""5 6 7$89 : &""5 ; $$ 6 ""3" 6 "7 王文初($!73—),男,湖北钟祥人,孝感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湖北孝感 5<&""")
民族社会工作的双重视角
民族社会工作的双重视角进入新时期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了政府和全社会面前,在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创新民族地区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方面,社会工作应该发挥其积极作用。
本文就民族社会工作的性质,及当前我国民族社会工作的任务和特点做一些初步的讨论,以就教于各方专家。
一、民族社会工作及其性质(一)民族社会工作实践民族社会工作虽然至今还没有成为一个严整的学科,但是民族社会工作的实践却早已开展,并且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如果从社会工作的形成过程的角度来看,那么民族社会工作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比如,19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美国政府实行种族隔离政策,就派社会工作者到印第安人保留地开展工作。
①后来,随着被殖民少数民族的觉醒,在发达国家(如新西兰)也有社会工作者到原住民地区从事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持方面的工作。
20世纪后半期以来,族群概念在学术界比较盛行,原来的民族问题开始以族群问题来指称。
在实践领域,族群社会工作得到了新的发展,其中既包括面对原住民的工作,也包括新移民群体的工作。
这些民族(族群)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帮助落后民族及有困难族群解决经济方面的问题,促进社会适应,保持民族文化,也问接地促进了社会秩序。
我国的民族社会工作源于20世纪20—40年代。
20世纪20年代,西方的社会工作传入我国,燕京大学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成立之初就开设了“种族关系”课程。
1931—1932学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创始人步济斯(Burgess)讲授了“种族关系”课程。
日本侵华致北京沦陷后,燕京大学迁至重庆。
当时的社会学系系主任李安宅认为社会学要发挥实际作用,就要和当地实际结合,他深入华西民族地区开展工作,后来撰写了《边疆社会工作》一书,是我国民族社会工作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工作随着社会学被取消,民族社会工作被纳入广泛的民族工作中。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的发生,使作为灾民重要组成部分的羌族、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群众成为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民族社会工作开始了新的实践。
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变迁的轨迹、逻辑与动阻力机制——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
2021年第11期(总第316期)㊀㊀㊀㊀㊀㊀学㊀习㊀与㊀探㊀索Study&Exploration㊀㊀㊀㊀㊀㊀㊀㊀No.11ꎬ202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Serial.No.316政治发展研究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变迁的轨迹㊁逻辑与动阻力机制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臧雷振1ꎬ2ꎬ潘晨雨3(1.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ꎬ北京100094ꎻ2.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ꎬ北京100871ꎻ3.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ꎬ北京100049)摘㊀要: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ꎬ尤其是新中国成立70余年以来ꎬ中国政府始终将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放在突出位置ꎬ使社会治理体制在发展变革中日益完善ꎬ为中国革命㊁建设㊁改革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强劲的创新动力ꎮ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入推进ꎬ对中国社会治理体制的变迁历程进行系统梳理ꎬ对经验及教训进行全面总结㊁深刻反思ꎬ已经成为亟待研究的议题ꎮ不断深化对这一议题的研究ꎬ不仅有利于分析社会治理体制变迁背后的制度逻辑ꎬ而且有利于深入阐释社会治理体制变迁的动阻力机制ꎬ从而为新时代建设共有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知识储备和理论支持ꎮ关键词:社会治理体制ꎻ历史制度主义ꎻ制度变迁ꎻ动阻力机制中图分类号:D616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2-462X(2021)11-0034-09①㊀学术和官方语境中经历了 社会管理 到 社会治理 的转变ꎬ但所指对象并没有发生变化ꎬ均指对社会维度的引导㊁管理和调控ꎮ故本文统一采用当前更为广泛使用的 社会治理 一词ꎮ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政治学研究方法发展㊁演化与前沿探索研究 (20AZZ002)作者简介:臧雷振ꎬ1985年生ꎬ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㊁博士生导师ꎬ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ꎮ㊀㊀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ꎬ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ꎬ中国社会经历了广泛而深刻的转型过程ꎬ社会治理①体制也随之发生持续性变革ꎬ并在探索实践中不断完善[1]1-2ꎮ中国的社会治理由计划经济时期严格的管控体制ꎬ发展至今已初步建立起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ꎬ取得了巨大历史成就[2]ꎮ党的十八大以来ꎬ中国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治理现实ꎬ如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㊁国际环境日趋复杂㊁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以及累积的技术风险等[3]ꎬ都加剧了当下社会治理难度ꎮ与此同时ꎬ社会治理现代化㊁社会治理创新等关键词不断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中ꎬ社会治理与社会建设逐渐成为新时代党和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ꎮ社会治理体制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ꎬ其变迁将直接影响社会各领域的运行与发展ꎮ过去70余年的实践探索与宝贵经验为更好建设社会治理格局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历史镜鉴ꎬ更为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社会建设成果提供了历史脉络ꎮ从宏观视野来看ꎬ中国社会治理体制经历了 管控 管理 到 治理 的变迁历程ꎬ但是这种局限于宏观历程的考察往往忽视制度变迁的复杂性㊁系统性ꎬ不利于 全景式 把握社会治理体制变迁的全貌ꎮ因此ꎬ运用规范理论框架对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变迁历程进行归纳梳理ꎬ已经成为一个亟待尝试的研究方法ꎮ为此ꎬ本文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对新中国70余年社会治理体制变迁进行系统梳理ꎬ分析制度演进的理论逻辑ꎬ检验制度发展的动力与阻力机制ꎬ进而总结社会治理体制经验ꎬ为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提供对策建议ꎮ43㊀㊀一㊁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有效的分析框架和分析范式是确保研究规范开展的基础ꎬ对中国社会治理体制的变迁分析也不例外ꎮ在已有的研究中ꎬ朱涛㊁陈鹏等学者从历史视角对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变迁进行了描述性分析[4][5]ꎬ并运用规范理论进行综合提炼㊁归纳分析和规律探讨ꎮ但这种探讨尚未充分展开ꎬ相关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ꎮ历史制度主义关注制度本身ꎬ旨在从历史回溯中探究制度变迁背后的规律ꎬ为制度变迁提供具体而详实的理论分析框架ꎮ历史制度主义在中观层面上对制度本身的关注ꎬ链接了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中的微观的 行动者 与社会学制度主义中的宏观的 观念 等概念ꎬ建构了 宏观结构 中观制度 微观行动者 的分析结构ꎮ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要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处于关键时间节点的外部冲击ꎬ社会中的内生行动者基于外部压力推动制度变迁[6][7]ꎻ二是制度变迁是 均衡 断裂 均衡 的过程ꎮ制度在均衡时期不会发生明显变迁ꎬ在关键节点断裂则产生变迁[8]ꎻ三是制度变迁中存在 路径依赖 现象ꎬ即制度变迁的初始条件会很大程度影响后续制度变迁的过程ꎬ使制度变迁所遵循的惯性不断自我强化ꎮ当然ꎬ也有学者指出路径依赖研究过于重视制度的静态稳定性[9]ꎮ但是ꎬ随着学界从早期强调制度变迁的剧变性ꎬ转向当前强调制度变迁的渐进性[10]ꎬ使以路径依赖为视角的相关研究仍具有较强的解释力ꎮ学界对制度变迁动力与阻力的研究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外部来源ꎬ艾肯贝瑞㊁豪尔等学者主张重大的外部冲击导致制度变迁[6][7]ꎮ二是内部来源ꎬ舒尔茨提出的人的经济价值[11]及海杜提出的内部结构性要素[12]ꎬ对行为者的观念㊁行为及其制度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ꎮ三是混合来源ꎬ部分学者综合了内生要素和外部要素提出了制度变迁的混合模型ꎮ马洪尼㊁席伦认为解释制度变迁过程需要整体审视制度的变化和维持过程ꎬ故有必要将行为者㊁结构等内部变量与外部冲击进行综合分析[13]ꎮ程波辉通过 观念 结构 行为 的制度范式分析了社会管理创新的动阻力[14]ꎮ这些研究初步展现出制度变迁动阻力研究中的结构㊁行为者和观念是普遍选择的变量ꎮ因此ꎬ立足于历史制度主义理论和上述文献总结ꎬ本文对社会治理体制变迁逻辑提出了 断裂 均衡 的解释框架ꎬ对制度变迁的动力与阻力机制提出了观念㊁权力结构和行为者等影响变量ꎬ这些共同构成了本文对社会治理体制变迁的分析框架(详见图1所示)ꎮ图1㊀社会治理体制变迁的理论分析框架㊀㊀二㊁中国社会治理体制的变迁历程(1949至今)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范式分析社会治理体制变迁ꎬ首先需要把握社会治理体制的历史发展脉络ꎮ从宏观层面来看ꎬ中国社会治理体制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建设ꎬ到改革开放53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ꎬ直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变迁历程ꎬ本文将以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年份作为时间节点ꎬ对中国社会治理体制进行分段阐述ꎮ1.制度创建时期(1949 1956年)新中国成立之前ꎬ中国的社会治理由国家治理和社会自我治理共同实现ꎮ国家对社会实行全方位的权威专制管理ꎬ但国家权力始终没有到达县以下ꎻ社会自我治理以本土伦理道德纲常为基础ꎬ依靠宗族和地方乡绅实现家长式宗法统治ꎮ新中国成立之后ꎬ在苏联模式的指导下ꎬ中国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社会ꎬ这也标志着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建设的开启ꎮ此时ꎬ 社会治理 虽然没有被明确提出ꎬ但是建立新政权的过程必然存在大量的社会治理实践ꎬ尤其是居委会等基层组织的建立ꎬ使国家管理权力到达基层ꎬ进一步扩大了国家对社会的治理范围ꎮ全面推广革命价值观ꎬ建成革命化的新社会成为这一时期的价值导向[15]ꎮ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㊁毛泽东思想ꎬ强化意识形态ꎬ开展政治运动清理旧社会遗毒等构成了这一时期社会治理的主要内容ꎮ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ꎬ中国不仅以革命的方式迅猛摧毁了旧社会遗留的社会结构ꎬ而且培育了新社会价值观ꎬ建立起国家与社会高度聚合的总体性体制[16]ꎮ2.制度稳定时期(1957 1977年)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ꎬ中共中央以 鼓足干劲㊁力争上游㊁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为总路线ꎬ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经济建设ꎮ经济建设带动了社会建设ꎬ农村成立人民公社㊁城市组建单位和街区ꎮ人民公社㊁单位等组织结构本质上是国家行政权力的延伸ꎬ是政府的附属体ꎬ体现了 政社合一 的特征ꎮ国家通过城市的 街区 和 单位 ㊁农村的 人民公社 来实现社会治理ꎬ形成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匹配的计划型社会治理体制ꎮ由于承袭了上一阶段的革命价值ꎬ广泛动员群众自主参与成为这一时期社会治理的主要特征ꎮ这种计划型社会治理体制极大提升了国家对社会的组织动员能力和对资源的高效整合能力ꎬ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是十分必要的ꎬ但也相应降低了社会的流动性[17]ꎮ3.制度转型时期(1978 1992年)1978年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党的工作重心从 阶级斗争 转向 经济建设 ꎬ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ꎬ建设小康社会㊁追求共同富裕成为价值导向ꎮ为进一步释放社会发展活力ꎬ国家权力日益从社会的具体事务管理中退出ꎬ与计划经济相匹配的社会治理体制逐步变革ꎮ在农村ꎬ人民公社制度逐渐瓦解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落实ꎻ在城市ꎬ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被打破ꎬ城镇单位制逐渐瓦解ꎮ严格的计划体制开始松动ꎬ人员社会流动加速ꎬ这与传统的计划型社会治理体制产生了大量矛盾ꎮ城市中大量流动人口带来了严重社会治安问题ꎮ与此同时ꎬ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治理主体ꎮ1982年宪法确定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法律地位ꎬ城市居民委员会㊁农村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进入制度化发展轨道ꎮ这一时期计划型社会治理体制的全方位松动ꎬ新的社会观念开始萌动ꎬ但政府对社会治理仍具有绝对的支配地位ꎬ体现出过渡型社会治理体制的特征ꎮ4.制度渐进调适时期(1993 2002年)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改革目标ꎬ这一创举宣告了中国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巨变ꎬ市场化机制引入社会领域ꎬ重塑了社会形态ꎬ社会流动性进一步加强ꎬ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匹配的现代社会治理体制开始建立ꎮ市场化改革全面深入地改变了经济结构ꎬ国营企业改头换面㊁多种经济形态相继涌现ꎬ单位办社会的模式逐渐消失ꎮ这种转变也对政府的职能提出了社会保障㊁社会治安㊁行政服务等新要求ꎬ转变政府职能成为当务之急ꎬ社会治理体制实现了功能性再造ꎬ现代社会治理体制雏形初现ꎮ建设 服务型政府 也成为这一时期政府治理社会的重要理念ꎬ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支撑ꎮ民间社会组织不断成长ꎬ国家对社会组织管理日益完善ꎬ双重管理体制确立[18]ꎮ但是ꎬ由于过于强调 市场化 ꎬ导致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现象ꎬ其中住房㊁教育㊁医疗等民生领域的问题最为突出ꎬ正是这些问63题催生了部分民生领域的 社会的反向运动 ꎬ一些公共服务的 去商品化 再分配 议题重新纳入政府议事日程ꎬ社会治理面临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19]ꎮ5.制度逐步完善时期(2003 2012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ꎬ我国经济体制领域的改革势如破竹ꎬ社会治理领域也因之发生深刻的变化ꎮ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 党委领导㊁政府负责㊁社会协同㊁公众参与 的社会治理格局ꎬ改革开始从经济领域深化到社会领域ꎬ社会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ꎮ2005年ꎬ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四个建设 ꎬ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㊁政治建设㊁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ꎬ并强调 四个建设 全面协调发展ꎮ这标志着改革日益触及社会深层领域ꎬ 社会 开始作为独立的领域被剥离出来ꎮ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ꎬ要更加注重社会建设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动建设和谐社会ꎮ自此ꎬ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到国家战略层面ꎬ由中央推动的社会治理创新试点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ꎬ全国各地涌现出大量的社会治理创新实践ꎮ为保障社会建设的顺利推进ꎬ国家在强调社会稳定发展的同时ꎬ确立了以人为本㊁公平公正的价值取向ꎮ6.制度发展创新时期(2013至今)党的十八大以来ꎬ官方文件中更普遍地使用 社会治理 一词ꎬ鲜明地提出了对现代社会治理的战略构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ꎬ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ꎮ国家大力发展社会组织以激发社会活力ꎬ加强城乡社区建设提升公民参与能力ꎬ力求实现 党委领导㊁政府负责㊁社会协同㊁公众参与㊁法治保障 的治理格局[20]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ꎬ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ꎬ这标志着社会治理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ꎮ以人民为中心㊁以民生为根本㊁以美好生活为目标社会治理创新理念ꎬ在实践中表现为脱贫攻坚㊁环境治理㊁应急管理等改善与保障民生的战略举措ꎬ着力于协助人民群众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ꎮ㊀㊀三㊁社会治理体制变迁逻辑历史情境是宏观的社会环境背景ꎬ是制度变迁的底色ꎬ决定了制度变迁的宏观方向和整体逻辑ꎬ为制度生成㊁变迁与稳定提供了结构性动力ꎮ制度在存续状态中嵌入具体历史情境ꎬ就会在其发展的脉络中发现变迁的基本逻辑ꎮ而通过考察社会治理体制的变迁则可以看到其结构性特征ꎬ并根据关键节点与路径依赖勾勒出变迁的样貌形态ꎮ在关键时间节点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是制度变迁的重要契机ꎬ其表现就是旧制度退出㊁新制度产生ꎬ从而改变制度的走向ꎮ制度的自我强化机制使得制度自我维持㊁自我稳定㊁继而进入自我 锁定 的惯性状态ꎮ一旦遇到重大事件打破原有的平衡ꎬ就会再次迎来制度变革的契机ꎬ制度发生重大变革又迎来新的路径依赖的起点ꎬ如此往复循环ꎬ形成持续的 断裂 均衡 循环[8]ꎮ社会治理体制变迁是在宏观历史情境下ꎬ由偶然的关键节点与必然的路径依赖共同作用形成了 断裂 均衡 式制度演变模式(如图2所示)ꎮ以宏观历史情境为背景ꎬ基于时间尺度的制度变迁轨迹ꎬ是由多个关键节点的制度断裂和断裂节点间的制度强化组成ꎬ其构成方式更为细致地展现了图1中社会治理体制变迁的逻辑ꎮ图2㊀社会治理体制的 断裂 均衡 变迁示意图㊀㊀1.制度选择的历史情境历史制度主义在分析制度时强调历史情境的重要性ꎮ例如ꎬ斯坦默认为应当在制度所处的社会㊁政治㊁经济的宏观社会背景中去解释制度[21]ꎮ宏观社会背景既作为前置变量影响制度选择㊁行为者的观念与行为ꎬ又作为制度变迁的目的ꎬ以解决当前社会问题并促进制度变迁ꎮ73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1949 1977)ꎬ以国家管制㊁计划体制为特色的传统社会治理体制ꎬ是历史赋予的必然制度选择ꎬ主要取决于下列宏观社会背景:(1)清理社会遗毒ꎬ彻底改造旧社会ꎮ旧社会经济凋敝ꎬ国民文化水平不高ꎬ黄赌毒恶遍地ꎬ新中国成立后ꎬ为解决这些遗留问题ꎬ在政府主导下实施了扫盲识字班㊁妓女改造㊁肃清烟毒㊁处理流氓黑社会团伙等一系列措施ꎮ(2)建设新政权ꎬ建设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匹配的社会治理体制ꎬ对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行直接调控与高效管理ꎮ(3)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成长起来的领导人怀有深厚的革命思想和革命作风ꎮ从苏联和东欧学成归来的人才ꎬ必然将苏联的社会治理理念引入新中国ꎬ并深刻融入社会治理体制建设ꎮ(4)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ꎮ面对复杂的国外形势ꎬ在 一边倒 外交政策指引下ꎬ中国政府也更倾向于借鉴苏联的社会治理模式ꎮ改革开放以来ꎬ中国社会治理体制逐步由以计划为特点的传统社会治理体制向以 面向社会 为主要特点的现代社会治理体制转变ꎬ这一过程主要取决于下列宏观社会背景:(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ꎮ随着时代的发展ꎬ计划型社会治理体制日益表现出 统得过多㊁管得过死 的弊端ꎬ导致社会发展缓慢㊁缺乏活力ꎮ尤其是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启动ꎬ中国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ꎬ但社会治理体制的发展相对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ꎬ使得社会治理体制亟须改革创新ꎮ(2)国际环境的变化ꎮ随着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ꎬ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ꎬ促使中国在学习其他国家经验的基础上ꎬ逐渐改变计划指令型的社会治理方式ꎮ(3)改革开放前ꎬ中国广大农村生产力低下ꎬ大量知青回城面临失业的窘境ꎬ社会矛盾空前集中ꎬ社会治理工作需要相应地调整ꎮ(4)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日益深化ꎬ政府对社会的管理逐渐放松ꎮ政府开始倡导基层自治㊁培育民间力量ꎮ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变化促进了社会力量的兴起ꎬ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体制改革ꎮ2.制度断裂的关键节点制度变迁过程是 断裂 均衡 的过程ꎬ由关键时间节点和在关键时间节点形成的制度共同构成ꎮ关键时间节点在制度变迁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22]ꎮ关键时间节点往往表现为经济㊁政治等重大事件ꎮ重大事件打破制度原本的平衡形成断裂ꎬ行为者往往会立即采取行动修正旧制度ꎬ催生制度变迁[8]ꎮ基于前文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变迁历史的考察ꎬ可以看到四个关键时间节点:(1)1949年新中国成立ꎬ建立了新政权ꎬ确定了国家的基本性质ꎬ在中国建立了计划指令性的社会治理体制ꎮ这一时期塑造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体制的基本样貌ꎬ以 计划 为中心㊁配合计划经济体制ꎮ(2)1978年改革开放后ꎬ政府转变工作重心ꎬ充分释放市场和社会的活力ꎮ在市场高效率的压力下计划性社会治理体制日益松动ꎬ社会治理部门开始面对复杂的社会新问题ꎬ从而推动了社会治理体制的变革ꎮ总的来看ꎬ这一时期经济建设仍然是主旋律ꎮ(3)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ꎬ促使社会管理体制发生根本性变革ꎮ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ꎬ计划经济体制逐步退出历史舞台ꎬ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深刻改变ꎬ社会治理的内容㊁理念及方式也随之发生变革ꎮ(4)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推进ꎬ共建共治共享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鲜明特色ꎬ党委领导㊁政府负责㊁民主协商㊁社会协同㊁公众参与㊁法治保障㊁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制日益完善ꎬ为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㊁开辟 中国之治 新境界奠定了坚实基础ꎮ上述四个关键节点的前后时期都是制度变迁中的断裂期ꎬ衔接起了整个制度变迁过程ꎮ而在断裂期中间的均衡期ꎬ制度没有发生显著变化ꎮ3.制度强化的路径依赖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表现为过去的制度选择对现在和未来制度变化产生的惯性影响ꎬ制度会维持初始路径并不断自我强化ꎮ纵观70余年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变迁ꎬ制度在变迁中仍然表现出了较强的惯性ꎬ存在着多重路径依赖ꎮ梳理70余年来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变迁的历史过程ꎬ可以看到其中存在三重路径依赖:(1)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制度依赖ꎮ我国传统社会治83理的文化基础主要表现为政府本位的 强政府 思想㊁大一统思想ꎬ并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治理模式ꎮ新中国成立初期ꎬ由于面临极为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发展任务ꎬ人民更期待一个强大的政府运用统一的力量有效整合资源ꎬ这就使得计划性的社会主义集体制度成为必然选择ꎮ(2)社会主义道路的路径依赖ꎮ虽然改革不断深化ꎬ但计划指令性的管理方式并没有立即退出ꎬ而是在某些领域一直延续ꎬ并在市场化改革过渡期间留下了深刻印记ꎮ(3)改革开放后维持社会稳定的路径依赖ꎮ保持社会稳定曾经是改革开放初期维护生产秩序㊁追求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ꎬ在社会矛盾频发的改革过渡时期亦发挥了重要作用ꎬ但随着社会转型ꎬ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ꎬ因此亟须变革传统社会稳定机制ꎬ建立新型韧性稳定ꎮ㊀㊀四㊁制度变迁的动阻力交互作用机制机制是 固定互动规律的因果关系 [23]ꎮ本部分将以 结构 行为者 观念 的框架分析动阻力与制度变迁的因果关系ꎬ回答社会治理体制为什么会变迁㊁怎样变迁以及变迁的动力㊁阻力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ꎮ虽然机制产生于一定的社会条件下ꎬ但它却在不同的历史情境中发挥作用ꎬ制度变迁的动阻力机制也在具体历史情境中发挥作用[24]ꎮ权力结构改变不同行为者之间的利益关系ꎬ催化行为者的行为选择ꎬ权力结构也受到宏观社会观念的影响与制约ꎮ行为者是制度变迁的实现载体ꎬ是制度变迁的动力与阻力的具体体现[25]ꎮ观念既能作为一种宏观社会思潮ꎬ诱发权力关系改变ꎬ也能作用于具体行为者指导其行为ꎮ观念从宏观视角对制度变迁作出解释ꎬ行为者则从微观视角对制度变迁作出解释ꎬ权力结构在制度中链接了宏观观念与微观行动者ꎬ搭建了中观维度解释制度变迁原因的桥梁ꎬ串联起了人与社会结构的关系ꎮ权力结构㊁行为者与观念搭建了多层次的㊁互动的解释框架来分析制度变迁ꎬ属于图1中的制度变迁动阻力机制部分(具体如图3所示)ꎮ图3㊀社会治理体制变迁动阻力机制解释框架图㊀㊀1.权力结构政治行为体之间的权力较量是制度变迁的动力来源之一[26]ꎮ在社会治理体制变迁中ꎬ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㊁要素分配㊁运行路径等是观察制度中权力结构的重要角度ꎮ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ꎬ全能式政府操办了社会的方方面面ꎬ用单位和公社将个体及社会力量纳入政府治理中ꎮ改革开放后ꎬ政治与经济领域的改革为社会悄然松绑ꎬ社会力量开始萌芽ꎮ政府利用分类控制的方法ꎬ以行政力量吸纳社会ꎬ培育可控制的社会力量㊁抑制不可控制的社会力量[27]ꎮ伴随着建设服务型政府等一系列改革的推进ꎬ新时代下政府与社会又在不断融合ꎮ从权力关系来看ꎬ政府与社会的权力关系从始至终都是不对等的ꎮ时至今日ꎬ政府仍然处于主导地位ꎬ但相较于改革开放之前ꎬ社会的地位已9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验与中国体验:理解社会变迁的双重视角周晓虹2012-7-9 18:24:19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6期英文标题:Chinese Experience and Chinese Feeling: A Dual Perspective on Social Transition作者简介:周晓虹,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南京210032)。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那些结构性或制度性的宏观变迁即所谓“中国经验”只是这种变迁的一个侧面,变迁的另一个侧面是中国人民在此背景下发生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方面的微观变化,我们将这种微观变化或精神世界的嬗变称之为“中国体验”。
作为急速社会变迁的一种精神感悟,中国体验具有鲜明的边际性或两极化特征,具体表现为传统与现代的颉颃、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城市与乡村的对峙、东方与西方的冲突,以及积极与消极的共存。
作为对一种独一无二的历史进程的精神感受,中国体验具有相当程度的普世价值:它既能为发展中国家和人民未来的精神嬗变提供借鉴与参照,也能够通过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图式,形成某些有关人类社会行为的一般律则。
关键词:社会变迁/中国经验/中国体验/边际性/独特意义与普世价值尽管人类社会的变迁自古有之,但是变迁成为人类自觉思考的主题如韦斯特伍德谈论社会学所言,却是现代性的产儿①。
熟悉西方社会科学发展历史的人都知道,其内在的主要成就和基本规则大多来自西方自17世纪开始到20世纪为止的那场所谓从传统到现代的大变迁。
说简单一些,变革的路径即其动因分析,就是西方或现代社会科学的全部知识遗产。
正是鉴于变迁及其相关思考与现代社会科学有着这样的天然联系,我们一再指出,应该努力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转换为学术,否则就会像黄万盛所言“无论对中国还是对西方都是巨大的损失”②。
近10年来,围绕上述学术转换,已经有诸多学者一再论及“中国经验”及其意义③,但事实上我们很快就能看到,总结“中国经验”只是这种“转换”的可能路径之一,“转换”的另一路径是关照“中国体验”——即在这个翻天覆地的时代13亿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所经历的巨大的震荡,他们在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模式上的变化。
显然,中国经验和中国体验是我们理解中国社会变迁的双重视角,或者说,中国体验起码在精神层面赋予了中国经验以完整的意义和价值。
一、何谓中国经验?何谓中国体验?“中国经验”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边界清楚的概念,与这一概念具有相似内涵的术语包括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奇迹……而最初的源头则是美国《时代》周刊雷默提出的“北京共识”。
2004年5月,雷默撰写了《北京共识:提供新模式》一文,认为中国的发展模式即所谓“北京共识”具有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试验,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以及循序渐进、积聚能量和具有不对称的工具(如巨额外汇储备)等特点。
这一切,使得“中国的崛起已经通过引进发展和实力的新概念而改变国际秩序”④。
尽管雷默使用“北京共识”的意图非常明显,即用这一概念取代先前的建立在以资本和市场为中心的新自由主义基础之上的“华盛顿共识”,或起码在“华盛顿共识”之外确立另一种发展模式,但受到雷默启发的中国学者却相对谨慎,他们意识到“共识”应该是一种“广泛认可的或一致同意的解决方案”⑤,而中国的一切还远远谈不上是一种定型的并为世人广泛接受的发展道路,因此他们选择使用了“中国模式”来表述与雷默同样的发展内涵。
“中国模式”所可能为人接受的表述是:它“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它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发展战略和治理模式”。
尽管“中国模式”概念的提出本身就无意与“华盛顿共识”等西方社会的发展概念分庭抗礼,但在这一概念的具体使用过程中,还是引起了人们的疑虑。
疑虑者提出,“中国的发展才刚刚起步,‘中国模式’还远未定型,中国将来的发展在许多方面还存在隐性危机”,因此“现在讲‘中国模式’还为时过早”⑥。
虽然“疑虑”未必恰当,对“疑虑”提出批评的也大有人在,并且“中国社会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和转型,已经显示出自己鲜明的特色和特点,显示出在全球的独一无二性,用世界上任何现有的发展模式都难以完全解释得通”⑦,但疑虑确实是促成“中国经验”这一替代性概念产生的基本原因。
在“中国经验”的概念形成和内涵讨论中,人们逐渐将其视为与西方现代化道路不同的新的发展经验的一部分,而其基本的内涵包括:(1)它不仅仅指“成就”,也包括“教训”,包括走过的发展路程的一切特殊经历;(2)它特别指一些因为中国的特定人口规模、社会结构、文化积淀特点而产生的新的发展规则;(3)它是开放的、包容的、实践中的、没有定型并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经验,它尊重其他经验的选择,它不是作为“西方经验”的对立面而建构的,它也不强调自己的普世性,它的存在只是说明统一律与多样性完美结合的可能性⑧。
一句话,我们可以将“中国经验”视为在全球化和社会转型的双重背景下,中国社会近十几年来在宏观的经济与社会结构方面的发展与教训。
如果不刻意寻求这一概念在内涵和特征上的差异性,我们觉得可以在相近的意义上混用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模式或中国奇迹等相似概念。
比较而言,“中国体验”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我们说“中国体验”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并不意味着要用这一概念代替先前的“中国经验”或其他相似概念。
“中国体验”的概念之所以具有新颖性,一方面是指它和“中国经验”一样,也是中国社会这30年的急速变迁的结果,因此先前的社会科学家没有也不可能关注到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另一方面则是指虽然它和“中国经验”一样都是变迁的结果,但和“中国经验”相比,“中国体验”至今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很少有人意识到,在中国社会宏观的经济与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中国人的微观价值观和社会心态同样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嬗变。
中国经验与中国体验作为1978年开始的这场史无前例的社会大变迁及其结果的一体两面,赋予我们这个独特的时代以完整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如果单单总结“中国经验”而忽视“中国体验”,我们就不可能发现在这场涉及13亿人口的现代化过程中,作为现代化之主体的中国人的精神起了何种作用,他们的欲求、愿望和人格在改变中国的同时又发生了何种改变,表现他们喜怒哀乐的社会心态是如何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潮起潮落,最后,他们的精神世界遭遇过现在又在面临何种困窘和茫然?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庞大民族在这场大规模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所经历的精神历练与心理体验,“中国体验”起码应该具备这样一些基本的内涵:第一,“中国体验”不同于中国经验,或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它不是中国社会在最近30年中发生的那些结构性或制度性的宏观变迁,而是中国人民在宏观变迁的背景下发生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方面的微观变化;第二,“中国体验”既包括积极的心理体验,也包括消极的心理体验,前者诸如开放、流动、竞争、进取、平和、包容……后者诸如物欲、拜金、浮躁、冷漠、缺乏诚信、仇富炫富……人格的边际化或社会心态的两极化恰是中国体验的最重要特点,这在相当程度上说明中国体验本身就是变迁的一种精神景观;第三,“中国体验”虽然是一般经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社会都可能出现的人格和社会心理嬗变,但却因为中国特定的人口规模、转型前后的经济与社会结构差异、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全球化的推动以及变迁的速度之快而带有一般的精神嬗变所不具备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社会心理学家对人类精神世界嬗变的研究具有了全新的意义;第四,虽然中国体验具有独特性,但并非就不具备某种程度上的普世意义,也就是说,这一“体验”对其他民族或国家尤其是剧变中的发展中国家可能具有借鉴意义,一部分甚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复制,而反映到社会科学中,即能够像石之瑜所说与“人类普遍性的行为律则相衔接”⑨。
二、边际性:中国体验的基本特征如同中国宏观的社会结构具有鲜明的二元特征一样,转型时期中国人微观的社会心理或社会心态即我们所说的“中国体验”也具有鲜明的边际性。
这种边际性的存在一方面说明“中国体验”是急速的社会变迁的精神感悟,另一方面也构成了我们理解当代中国变迁的一种独特视角。
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具有边际性人格的人被称之为“边际人”(marginal man),或“过渡人”,或“边缘人”。
边际人的概念内涵源自德国社会学家乔治·齐美尔,他不仅在《陌生人》中论述了与边际人十分类似的一种特定的心理和行为模式⑩,而且其本人实际上就长期扮演着一种“异乡人”或“陌生人”的边际角色。
沿着齐美尔的思路,帕克将边际人形象地比喻为文化上的混血儿,他们寄托在两个不同的群体之中,但又不完全属于任何一方,他们的自我概念是矛盾的、不协调的。
用帕克自己的话说,边际人“生活在两个世界中,在这两个世界中,他或多或少都是一个外来者”。
不过,这种边际性,不仅是一种负担,同时也是一种财富。
因为“相对于他的文化背景,他会成为眼界更加开阔,智力更加聪明,具有更加公正和更有理性观点的个人。
‘边际人’相对来说是更为文明的人类”。
“正是在边际人的思想中,由新文化的接触而产生的道德混乱以最显著的形式表现出来。
也正是在边际人的内心——那里正在发生文化的变迁和融合——我们可以最佳地研究文明和进步的过程”(11)。
我们可以将“边际人”划分为两种类型:其一,历时态边际人,又称“过渡人”;其二,共时态边际人,又称“边缘人”(12)。
其实,无论是过渡人还是边缘人都是边际人,其间的区别只是在前者是文化或社会转型的结果,后者是文化交融的产物。
但是,在我们这个时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与外部世界的全球化是一种相伴而生、相互交织的现象:一方面,我们的文化因与外部尤其是西方文化的交融而发生或加快了变化;另一方面,我们的文化因变化和转型更增添了对外部尤其是西方文化吸收的紧迫性和包容性,也使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成为可能。
因此,在整个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各种文化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和文化又常常以比以往的社会快百倍千倍的速度发展的现代社会,边际人确实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转型人格,甚至可以认为,在我们这个时代所有的社会成员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孕育着边际人格的萌芽;而在这一背景或潮流中,因为近30多年来中国发生的社会转型尤为剧烈,中国人人格和社会心理或我们所说的“中国体验”的边际性自然就更为鲜明。
早在1958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D.勒纳就通过对中东地区的现代化过程的研究得出结论:如果一个社会中有许多人都成为“过渡人”或“边际人”时,这个社会就开始由传统走向现代了。
在他和后来的另一位社会学家英克尔斯看来,“现代化主要是一种心灵的状态:进步的期望、成长的倾向以及使自我适应变迁的准备……要走向现代化,就必须在人格上有所调整,即要具有一种‘心灵的流动’及‘移情能力’”(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