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试验指导书(学生用)修改
建筑结构试验指导书(新)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结构实验》实验指导书编者:苏何先赖正聪专业:学号:姓名:土木工程学院2018年10月实验守则1.实验应严格按步骤进行,安装、接线完毕后,要仔细检查,经教师复查后才能接通电源。
要如实的记录实验条件和数据。
2.实验完毕需经教师检查仪器、工具和实验数据后才能离开实验室。
3.注意安全用电,遇到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并报告教师处理。
4.要保持实验室安静和整洁,严禁乱扔纸屑,杂物及吸烟等。
5.私人器材(除文具用品外)不得带进实验室,实验室仪器和器材也不得擅自带出。
6.学生对仪器和实验设备应爱护和谨慎使用,对于不听从教师指导和违反操作规程以致损坏仪器、工具和元器件者应检查原因,按规定进行赔偿。
实验注意事项结构实验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即用实验的方法去验证设计理论和结构鉴定等问题。
当然,实验方法是建立在很多理论基础上的,如相似理论,光学、电学、弹塑性力学等。
因此,掌握实验理论是结构实验课的一个方面。
但是实验性的实践环节无疑是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通过实践,掌握各种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因此,结构实验技术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为了能够顺利的完成实验,要求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首先,应认真预习本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骤,熟悉所使用的仪器和仪表的构造和操作规则。
另外,实验小组成员应分工明确、协调工作,准备好必要的表格。
二、正式实验在进行正式实验前,要注意各测量装置是否处于工作状态,仪表、试件安装是否稳妥,由指导教师检查后,方可进行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进行工作,决不允许草率了事,私自拆动仪器和其它设备。
实验完毕,应清理好设备。
归还所借用的仪器和工具。
实验原始数据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指导教师、一份留作小组作为实验报告依据。
三、实验报告的书写实验报告是实验者最后交出的实验成果,是实验资料的总结,实验者必须独立完成报告所要求的各项内容。
一般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实验报告一律使用昆明理工大学报告用纸;2、实验名称、日期、地点、条件和实验人员;3、实验目的、实验所用设备、仪器、仪表、并注明型号和精度等;4、实验方法及步骤,扼要说明实验原理及如何进行实验;5、实验数据应记录在表格中,整理实验原始数据必须注意有效位数的运算法则,不能虚构精度;6、实验结果,在实验中除根据实测数据进行整理计算结果外,一般还采用图表和曲线表达实验结果;7、结论。
建筑结构材料实验周指导书

试验要求一、认真学习试验指导书,了解试验目的、所需仪器,熟悉实验要领、实验步骤。
二、试验前教师检查予习情况,检查合格者方可进行试验。
三、试验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擅自更改试验方法。
四、认真、如实填写试验数据,独立完成试验报告。
五、试验结束后将仪器设备洗刷干净,摆放如初。
实验一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性能测试实验一、实验内容:1. 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 大流动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 混凝土拌合物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4. 混凝土标准试块的成型和养护。
5. 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测定。
6. 混凝土动弹模及抗冻性能测定。
二、实验目的:1.掌握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依据和性能的测试方法,。
2.了解混凝土各组分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三、实验条件及要求1. 设备: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震动台、液压万能试验机等。
2. 材料:水泥、碎石、河砂、水等。
要求:分组合作,根据设计要求及材料指标设计配合比,按标准要求进行试验。
注意试验安全。
四、实验方案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所学知识,并根据要求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
五、实验实施步骤(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二)、.配制强度的确定=+=σ645.1,,k cu o cu f f1、 水灰比计算=⋅⋅+⋅=ceb a o cu ce a f f f C W ααα, 2、 用水量确定=w m3、 水泥用量确定==CW m m w c 4、 砂率的确定=⨯+=%100Gs s p m m m S 5、 砂、石用量的计算体积法:100010,,=++++αρρρρGo G s o s w w c cm m m m质量法:h o G s w c m m m m ,ρ=+++ (三)、混凝土试拌、和易性测定及配合比调整混凝土实测表观密度 容器容积容器空质量装满混凝土后质量-=h o ,ρ= (kg/m 3) 试验过程中记录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1、 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个方面。
建筑构造与结构实验指导书

建筑构造与结构实验指导书张扬汉编制漳州师范学院二〇一〇年二月前言建筑构造与结构是园林专业一门理论知识与实践性并重的专业基础课课,实验(设计)是建筑构造与结构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通过对建筑构造与结构相关理论的实践,从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并具有建筑构造设计的综合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巩固和训练学生绘制建筑工程图的技能,以及运用到自己建筑设计实践中去的能力。
本课程实验每人为一组进行,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实验(设计)内容。
本实验指导是由张扬汉编写。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提出宝贵意见。
目录实验一墙身构造节点设计实验二楼梯构造设计实验三园林挡土墙设计实验一墙身构造节点设计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墙身构造节点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深度,掌握墙身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学会熟练查阅相关建筑规范、图集等资料。
2、熟悉相关建筑制图规范,能识读一般的建筑施工图, 掌握建筑细部构造节点图样。
初步具备绘制建筑施工图的一定能力。
二、建议做法提供建筑的平面图、剖面图及必要的资料和条件,要求按指定位置设计墙身节点并画出详图。
三、内容与要求1、内容:墙身节点:包括散水或明沟、勒脚、窗台、墙身防潮层、过梁或圈梁、地坪层和楼板层及内外墙装修(可选做),。
2、要求:比例:1:10或1:20 。
完成图纸1~2张。
四、参考图样实验二楼梯构造设计一、目的与要求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学生完成设计以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了解楼梯构造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深度,掌握楼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学会熟练查阅相关建筑规范、图集等资料。
2、熟悉相关建筑制图规范,能识读一般的建筑施工图, 掌握建筑细部构造节点图样。
初步具备绘制建筑施工图的一定能力。
二、建议做法按提供的楼梯间尺寸和使用要求,决定楼梯尺寸和构造,并画出楼梯图。
三、内容与要求1、平面图(3个)1:50 。
2、剖面图1:50 。
3、节点详图(1~3个)。
四、设计步骤(1)根据建筑物的类别和楼梯在平面中的位置,确定楼梯的形式。
建筑结构试验 15级实验指导书(给学生)

建筑结构实验15级实验指导书试验四电阻应变片灵敏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验证变截面等强度试验2、掌握用等强度梁标定灵敏度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设备1、静态电阻应变仪2、等强度梁3、材料力学多功能实验台 三、实验原理1、电阻应变测量原理电阻应变测试方法是用电阻应变片测定构件的表面应变,再根据应变—应力关系(即电阻-应变效应)确定构件表面应力状态的一种实验应力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是以粘贴在被测构件表面上的电阻应变片作为传感元件,当构件变形时,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值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利用电阻应变仪将此电阻值的变化测定出来,并换算成应变值或输出与此应变值成正比的电压(或电流)信号,由记录仪记录下来,就可得到所测定的应变或应力。
2、测量电路原理通过在试件上粘贴电阻应变片,可以将试件的应变转换为应变片的电阻变化,但是通常这种电阻变化是很小的。
为了便于测量,需将应变片的电阻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信号,再通过电子放大器将信号放大,然后由指示仪或记录仪指示出应变值。
这一任务是由电阻应变仪来完成的。
而电阻应变仪中电桥的作用是将应变片的电阻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信号。
3、电桥电路的基本特性a )在一定的应变范围内,电桥的输出电压与各桥臂电阻的变化率或相应的应变片所感受的(轴向)应变成线性关系;U ∆RR ∆)(n εb )各桥臂电阻的变化率或相应的应变片所感受的应变对电桥输出电压的变化的影响是线形叠加的,其叠加方式为: 相邻桥臂异号, 相对桥臂同号。
充分利用电桥的这一特性不仅可以提高应变测量的灵敏度及精度,而且可以解决温度补偿等问题。
c)温度补偿片温度的变化对测量应变有着一定的影响,消除温度变化的影响可采用以下方法。
实测时,把粘贴在受载荷构件上的应变片作为R1,以相同的应变片粘贴在材料和温度都与构件相同的补偿块上,作为R2,以R1和R2组成测量电桥的半桥,电桥的另外两臂R3和R4为测试仪内部的标准电阻,则可以消除温度影响。
建筑结构试验指导书(新)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指导书编者:苏何先赖正聪专业:学号:姓名:土木工程学院2013年10月实验守则1.实验应严格按步骤进行,安装、接线完毕后,要仔细检查,经教师复查后才能接通电源。
要如实的记录实验条件和数据。
2.实验完毕需经教师检查仪器、工具和实验数据后才能离开实验室。
3.注意安全用电,遇到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并报告教师处理。
4.要保持实验室安静和整洁,严禁乱扔纸屑,杂物及吸烟等。
5.私人器材(除文具用品外)不得带进实验室,实验室仪器和器材也不得擅自带出。
6.学生对仪器和实验设备应爱护和谨慎使用,对于不听从教师指导和违反操作规程以致损坏仪器、工具和元器件者应检查原因,按规定进行赔偿。
试验注意事项结构试验是一门试验性科学,即用实验的方法去验证设计理论和结构鉴定等问题。
当然,实验方法是建立在很多理论基础上的,如相似理论,光学、电学、弹塑性力学等。
因此,掌握实验理论是结构试验课的一个方面。
但是实验性的实践环节无疑是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通过实践,掌握各种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因此,结构实验技术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为了能够顺利的完成实验,要求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首先,应认真预习本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骤,熟悉所使用的仪器和仪表的构造和操作规则。
另外,实验小组成员应分工明确、协调工作,准备好必要的表格。
二、正式实验在进行正式实验前,要注意各测量装置是否处于工作状态,仪表、试件安装是否稳妥,由指导教师检查后,方可进行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进行工作,决不允许草率了事,私自拆动仪器和其它设备。
实验完毕,应清理好设备。
归还所借用的仪器和工具。
实验原始数据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指导教师、一份留作小组作为实验报告依据。
三、实验报告的书写实验报告是实验者最后交出的实验成果,是实验资料的总结,实验者必须独立完成报告所要求的各项内容。
一般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实验报告一律使用昆明理工大学报告用纸;2、实验名称、日期、地点、条件和实验人员;3、实验目的、实验所用设备、仪器、仪表、并注明型号和精度等;4、实验方法及步骤,扼要说明实验原理及如何进行实验;5、实验数据应记录在表格中,整理实验原始数据必须注意有效位数的运算法则,不能虚构精度;6、实验结果,在实验中除根据实测数据进行整理计算结果外,一般还采用图表和曲线表达实验结果;7、结论。
[整理]08建筑构造实训指导书
![[整理]08建筑构造实训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c9dcdb7b0b4e767f5acfcefa.png)
建筑构造实训指导书及习题校院:重庆文理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年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实训指导书一、实训项目多层单元住宅建筑设计。
二、设计条件1、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
2、平面形式:为一梯四户,并有两种不同户型。
3、面积指标:平均每套建筑面积60~160㎡/套。
4、居室面积:大居室12~15㎡、中居室8~11㎡,小居室8~11㎡。
要求每套住宅居室大小搭配恰当。
厨房和卫生间均为每户单独使用,并设置阳台。
5、层数及层高:建筑层数按六层设计,层高自定,一般可选用2.8m或2.9m,3m。
6、北方地区墙厚应满足相当于370mm砖墙的热工条件,南方地区满足相当于240mm砖墙的热工条件。
三、设计内容1、建筑单元标准层平面图1个比例1:1002、建筑单元组合立面图2个比例1:1003、建筑单元剖面图2个比例1:1004、建筑施工首页图一份四、绘制要求1、采用2号带图框图纸;2、制图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房屋建筑制图标准;3、设计合理,构造正确,图面布局协调,整洁美观,线型分明,标注完整准确无误,字体工整,图例正确。
五、设计具体要求实训1 多层单元住宅建筑户型图设计(3学时)实训目的:掌握多层单元住宅建筑户型图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实训步骤:1、2人一组设计构思多层单元住宅建筑户型方案,按施工图深度要求进行。
2、绘制建筑平面户型图草图。
3、与指导老师交流方案的可行性。
实训2 多层单元住宅建筑平面图绘制(3学时)实训目的:掌握多层单元住宅建筑平面图绘制步骤和方法。
实训步骤:1、按以下平面图内容完善平面图。
2、与指导老师交流平面图的规范性。
3、上墨线。
4、CAD制图。
平面图内容:(1)比例(2)图名(3)定位轴线(4)图例及代号、编号窗:C1、 C2 或 C-1、 C-2等;门:M1、 M2 或 M-1、M-2等;同一规格的门或窗均各编一个号,以便统计列门窗表。
(5)尺寸标注尺寸标注包括三道尺寸(总尺寸、定位尺寸、细部尺寸)。
建筑结构作业指导书

建筑结构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建筑结构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决定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建筑结构作业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建筑结构设计和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作业要求1. 理解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 掌握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 能够进行简单的结构计算,包括荷载计算和结构分析;4. 能够利用结构设计软件进行建筑结构分析与优化。
三、作业内容1. 学习资料学生需阅读教材、课堂笔记以及相关参考资料,理解建筑结构的原理和设计方法。
2. 独立思考学生应该通过深入思考和研究,掌握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要素,包括建筑荷载、结构受力、结构构件等。
3. 设计练习学生需要完成一系列的建筑结构设计练习,包括但不限于建筑荷载的计算、结构受力分析、梁、柱、框架等结构构件的设计。
4. 结构计算学生需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结构计算,包括确定设计荷载、分析结构受力、计算构件尺寸和材料强度等。
5. 结构优化学生可以利用结构设计软件进行建筑结构分析与优化,通过模拟和实验,寻找最经济、最合理的结构解决方案。
四、作业提交要求1. 作业报告学生需要按要求编写作业报告,详细记录设计过程、计算结果和优化方案。
2. 标准格式作业报告须使用标准的建筑结构设计报告格式,包括封面、目录、引言、设计说明、计算结果、结论等。
3. 清晰可读学生需保证作业报告的图表、公式等内容清晰可读,以便于评阅和理解。
五、评分标准1. 理解与实践能力:学生对建筑结构设计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及在实践中的能力;2. 结构计算与分析:学生的结构计算和分析的准确性和合理性;3. 结构优化与创新:学生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优化和创新能力;4. 作业报告:学生的作业报告格式、组织结构和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六、参考资料1. 《结构力学》, 雷家宝,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2. 《现代结构分析与设计》, 姜礼尚,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3. 《结构设计指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建筑结构试验》指导书

《建筑结构试验》指导书济南大学土建学院张锡增彭亚萍张玉敏林明强编2006.8目录试验注意事项----------------------------------------------------------------- --------------------------2 工程结构常见试验设备、仪器-----------------------------------------------------------------------3 工程结构常见试验仪器的使用-----------------------------------------------------------------------3 试验一常用机械式量测仪表的构造与使用-----------------------------------------------------13 试验二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和应变片在电桥中的接桥方法------------------------------14 试验三砼梁试件的设计与试验准备---------------------------------------------------------------17 试验四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试验---------------------------------------------------------------------18试验注意事项掌握一般结构试验方法和试验技能,是从事土建各类工作专业人员应该具有最基本能力之一。
为了顺利完成试验,应注意以下事项。
1、试验准备工作:试验前,应预习本次试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骤。
预见一下本次试验的过程和可能的结果。
熟悉所用试验仪表、试验设备的一般构造、工作原理和操作规则、注意事项等。
试验一般分小组进行,小组成员必须明确分工,协作完成。
2、试验:试验前:要安装调试仪表、设备、试件等,安装是否稳妥、安全(要预见可能的不安全因素),记录表格是否齐全,提请指导教师检查认可后,方可开始试验。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指导与报告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指导与试验报告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学期试验注意事项学生到实验室做试验,为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试验目的,应做到以下几点:一、试验前作好准备工作1、预习试验指导书,明确试验目的,了解试验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2、预习与试验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其他有关参考资料。
3、对试验中所用到的仪器、设备,应先从课本上熟悉和了解。
4、应清楚地知道所做试验的观测内容、所需记录的项目及数据处理的方法,事先准备好记录表格等。
二、严格遵守试验室的规章制度1、进入实验室,必须严肃认真,保持安静。
2、爱护仪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非本试验所用的仪器及设备不准随意动用。
4、试验完毕后,应将所用仪器设备擦拭干净,恢复到原来正常状态。
5、所用的仪器及设备,须经指导老师清点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三、认真做好试验1、认真听取教师讲解。
2、试验前检查清点试验用仪器、仪表、器材等设备。
3、应竖立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细致地按试验要求和步骤进行试验。
4、对电测或贵重的仪器设备,在接线或布置完成时,应经教师检查通过后,方可开始试验。
5、试验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试验现象,随时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汇报;试验时注意采取防护措施,确保人身、仪器及设备的安全。
6、认真记录试验量测数据,记录仪器型号、精度、量程,以及试件的有关参数;若试验结果与环境温(湿)度有关,还应记录试验时的温度和湿度。
原始数据不得随意修改。
7、试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实践性环节之一。
试验时,根据试验内容,在试验小组中可进行适当分工,但每个学生都应自己动手,相互交流,完成试验各个环节。
四、认真写好试验报告试验报告是对试验成果的总结,通过认真书写试验报告,可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报告必须独立完成,要求书写整洁、内容清楚,要有分析和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
一般试验报告应具有以下内容:1、试验名称、试验日期、试验者及同组成员;2、试验目的;3、试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4、仪器及设备名称、型号、精度、量程等;5、试验数据及其处理(包括所有原始数据、计算公式、运算数据、最终结果及误差分析等);试验数据及其运算整理,最好能以表格形式列出,注明测量单位,试验结果最好用曲线形式给出或给出经验公式;6、讨论;根据试验结果及试验现象,结合基本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讨论,提出相应的见解。
建筑结构试验指导书

《建筑结构试验》试验指导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结构试验室试验注意事项为了确保试验顺利进行,达到预定目的,应做到以下几点:一、做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试验指导书,明确本次实验目的、方法、步骤和试验注意事项。
2、预习与本次试验有关的基本原理和其他参考资料等。
3、对试验中所用的仪器、设备,试验前应有一定的了解和熟悉。
4、必须清楚的知道本次试验所须记录的项目和数据处理方法,事先作好记录表格等准备工作。
二、遵守试验室的规章制度1、严肃认真、保持安静。
2、爱护仪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非本试验所用设备及仪器切勿随意动用。
4、试验完毕后,应将仪器设备擦拭干净,并恢复到原来正常状态。
三、认真作好试验1、认真听取老师讲解。
2、清点有关试验用设备、仪表和器材。
3、应有严格的科学作风,认真细致的按照要求的试验方法和步骤进行。
4、对于带电或贵重的试验设备和仪器,在边接和布置完成时,应经教师检查通过后,方可开始试验。
5、试验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试验现象,随时进行分析,若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试验过程还应注意采取防护措施,确保人身、仪器和设备安全。
6、记录下全部所需测量数据,以及仪器型号、精度、量程,试件的尺寸、材料标号、保护层厚度、钢筋含量和规格等,如果试验结果与温度有关还应记录温度、湿度。
原始数据不得任意修改。
7、教学试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试验小组中虽有一定的分工,但每个学生都必须自己动手,相互交流,完成全部试环节。
8、如学生希望观察一些与本试验有关的其他现象,或用其他方案进行试验,在完成本试验规定项目后,经教师同意可以进行。
四、写好试验报告试验报告,是试验的总结,通过对它的书写,可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需独立完成。
报告要求整洁清楚,要有分析和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
一般试验报告应具有下列内容:1、试验名称,试验目的,试验者及同组人员。
2、试验目的。
3、试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步骤。
4、设备及仪器型号、精度、量程等。
建筑结构试验指导书(1)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指导书试验一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与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一、试验目的(1)掌握电阻应变片的选用原则和方法。
(2)学习常温用电阻应变片粘贴技术。
(3)熟悉静态电阻应变仪的操作规程。
(4)掌握静态电阻应变仪单点测量与多点测量的基本原理。
(5)学会电阻应变片作半桥及全桥测量的接线方法。
(6)验证电桥的桥路特性,测取不同接桥方式的桥路桥臂的灵敏系数。
二、试验设备及器材(1)等强度梁一根。
(2)万用表。
(3)粘结剂(502快干胶及305型AB胶、丙酮等)。
(4)常温用电阻应变片。
(5)电烙铁、镊子、放大镜及其他工具。
(6)测量导线若干。
(7)加载砝码。
(8)静态电阻应变仪及预调平衡箱。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1)电阻应变片的粘贴。
①检查、分选电阻应变片——用放大镜剔除丝栅有形状缺陷,片内有气泡、霉斑、锈点等缺陷的应变片。
用万用表测量各应变片电阻值,进行电阻值选配。
同一测区用片的电阻值相差不得超过仪器可调平的允许范围。
②试件测点表面准备——用砂纸等工具除去试件待测表面漆层、电镀层、锈斑、污垢覆盖层,划出测点定位线,然后用0#砂纸磨平,再打成与测量方向成45°交叉的条纹,最后用棉球蘸丙酮沿一方向擦拭干净。
③贴片——使用502快干胶,要掌握时机,左手捏住应变片引线,右手上胶,胶水应均而薄(多用反而不好)。
待一分钟左右,当胶水发黏时,校正方向贴好,再垫上玻璃纸(最好用聚乙烯类非极性塑料薄膜),用手指稍加滚压即可。
用环氧树脂胶贴片时,先需在待测面上涂一薄层胶液,将应变片放上,轻轻校正方向,然后盖上一张玻璃纸,用手指朝一个方向滚压应变片,挤出气泡和过量的胶液,保证胶层尽可能地薄而均匀,而在应变片周围应有胶液溢出效果才好。
贴片后垫上橡皮等,用重物或夹具加压,压力为0.05~0.1MPa,24小时固化后方可进行贴片的质量检查。
1-试件;2-电阻应变片;3-温度补偿片;4-引线图1-1 电阻应变片粘贴示意图④固化——快干胶和环氧树脂胶均靠自然干燥让溶剂挥发而固化。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指导书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教学指导书及实验报告姓名:专业:班级:学号: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工程结构试验中心2015年9月再编实验注意事项为达到实验目的、使实验顺利进行、强化实验效果,应注意以下事项:1、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1)安全第一,进入实验室不得穿着露趾凉鞋、背心、短裤或裙子等;未经许可不得进入与教学实验无关区域;注意用电安全;注意加载过程的安全防护;2)不迟到、不早退,保持实验室的安静与整洁;3)爱护仪器设备,严格执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2、认真做好实验前的预习,包括以下几方面:1)本实验指导书相关内容;2)教材相关内容;3)实验报告相关内容。
3、认真做好实验工作1)认真听取指导老师的讲解和演示;遇到不了解的情况及时提问;2)明确分工,团结合作,认真细致地按“实验指导书”进行实验;3)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检查仪器设备、试验装置以及测试系统是,确保安全可靠;4)随时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在数据处理阶段考虑其影响;5)原始数据应完整、清晰,不得涂改;6)同组实验人员应在充分交流记录数据后,分别填写在各自的“实验报告”上,并相互校对确认;7)将仪器设备恢复原状、清理场地,在指导老师许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4、认真完成实验报告1)实验报告要求做到实验数据齐全,曲线图表清晰,分析讨论确切,结论正确;2)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同组成员可以共同讨论和交流,但不得相互抄袭图表、分析和结论;3)注意有效数字的修约;4)对实验过程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目录实验指导书:实验一电阻应变计、电阻应变仪、百分表和电测位移传感器的使用⋅⋅⋅⋅⋅⋅⋅⋅⋅⋅⋅⋅⋅⋅⋅⋅⋅⋅⋅⋅⋅⋅⋅⋅⋅⋅⋅⋅⋅⋅⋅⋅⋅⋅⋅⋅⋅ 2 实验二6m钢桁架静力试验⋅⋅⋅⋅⋅⋅⋅⋅⋅⋅⋅⋅⋅⋅⋅⋅⋅⋅⋅⋅⋅⋅⋅⋅⋅⋅⋅⋅⋅⋅⋅⋅⋅⋅⋅⋅⋅⋅⋅⋅⋅⋅⋅⋅⋅⋅⋅⋅⋅⋅⋅⋅⋅⋅⋅⋅⋅⋅⋅⋅⋅⋅⋅⋅⋅⋅⋅⋅⋅⋅⋅⋅⋅⋅⋅⋅⋅⋅⋅⋅⋅⋅⋅⋅⋅⋅⋅⋅⋅⋅⋅⋅⋅⋅⋅⋅⋅⋅⋅⋅⋅⋅⋅⋅ 9 实验报告:实验一电阻应变计、电阻应变仪、百分表和电测位移传感器的使用⋅⋅⋅⋅⋅⋅⋅⋅⋅⋅⋅⋅⋅⋅⋅⋅⋅⋅⋅⋅⋅⋅⋅⋅⋅⋅⋅⋅⋅⋅⋅⋅⋅⋅⋅⋅⋅ 13 实验二6m钢桁架静力试验⋅⋅⋅⋅⋅⋅⋅⋅⋅⋅⋅⋅⋅⋅⋅⋅⋅⋅⋅⋅⋅⋅⋅⋅⋅⋅⋅⋅⋅⋅⋅⋅⋅⋅⋅⋅⋅⋅⋅⋅⋅⋅⋅⋅⋅⋅⋅⋅⋅⋅⋅⋅⋅⋅⋅⋅⋅⋅⋅⋅⋅⋅⋅⋅⋅⋅⋅⋅⋅⋅⋅⋅⋅⋅⋅⋅⋅⋅⋅⋅⋅⋅⋅⋅⋅⋅⋅⋅⋅⋅⋅⋅⋅⋅⋅⋅⋅⋅⋅⋅⋅⋅⋅⋅ 19实验一 电阻应变计、电阻应变仪、百分表和电测位移传感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了解电阻应变计、电阻应变仪、百分表和电测位移传感器的构造;2、 通过等强度梁的加载实验,掌握电阻应变计、电阻应变仪、百分表和电测位移传感器的使用方法;3、 了解机械测量和电测测量的特点;4、 了解应变测试中不同电桥接法以及相应的桥臂特性;5、 掌握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构试验(检测)》实验指导书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结构试验(检测)》实验指导书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2007年7月学生实验守则1、实验前应认真按教师布置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要求,掌握实验内容、方法和步骤。
2、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经指导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各种现象,记录实验数据,不能马虎的抄袭。
实验完毕必须整理好本组实验仪器,并经指导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验收后,方可离开。
实验后,认真分析实验结果,正确处理数据,细心制作图表,做好实验报告。
不符合要求者,应重做。
3、实验室内必须保持安静,不准高声喧哗打闹,不准抽烟,随地吐痰,乱抛纸屑杂物,不准做与实验无关的事。
不准穿背心、裤衩、拖鞋(除规定须换专业拖鞋外)或赤脚进入实验室。
4、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操作规程。
注意人身和设备安全。
5、爱护国家财物。
节约水电和药品器材,不得动用他组的仪器、工具材料。
凡损坏仪器、工具者应检查原因,填写报损单,并依照管理办法赔偿损失。
前言建筑结构试验(检测)是建筑结构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理论和实验的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检测鉴定与加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的需要,完成一般建筑结构的可靠性检测鉴定与加固设计,并通过一系列实验活动得到初步的实践训练。
因此,除了课堂试验理论教学之外,试验课是重要教学环节之一。
通过实验,能更好地掌握试验理论和方法,巩固和充实课堂教学效果,培养试验技能,为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科学研究和结构检验打下基础。
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试验课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1、试验前认真预习指导书和课本有关内容,同时应复习其它已学有关课程的有关章节,充分了解各个试验的目的要求、试验原理、方法和步骤,并进行一些必要的理论计算。
一些控制值的计算工作,试验前必须做好。
2、较大的小组试验,应选出一名小组长,负责组织和指挥整个试验过程,直至全组试验报告都上交后卸任,小组各成员必须服从小组长和指导教师的指挥,要明确分工,协调工作,不得擅离各自的岗位。
《建筑结构实验》指导书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指导书中国地质大学土木工程系目录实验一网架结构静载实验 (1)实验二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实验 (7)实验三钢框架动载实验 (11)实验四混凝土强度及缺陷的非破损检测 (14)实验五预应力空心板鉴定性实验 (16)附录一DH3815静态应变测量系统操作指南 (21)附录二DHDAS动态测量系统操作指南 (25)实验一网架结构静载实验一、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应变片的选用原则和方法。
2、学习常温用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学习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
3、掌握电阻应变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接桥方法。
4、了解结构实验的加载方法,网架杆件轴力和线位移的测量方法。
通过对理论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的比较分析,验证理论计算的正确性,并分析对比之间的差异及原因。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1、试件网架网格700×700,网架尺寸2800mm×4200mm×95mm,杆件均为Ф42×3,见图1-1。
2,主要仪表及用途(1)DH3815静态电阻应变仪:测量应变值。
(2)机电百分表:测线位移。
(3)应变计:测量杆件应变。
(4)万用表:检测各测点阻值。
3、加载设备液压同步加载系统。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一)贴片l、用放大镜检查、分选应变片,剔除丝栅有形状缺陷,片内有气泡、霉斑、锈点等缺陷的应变片。
用电桥测量各应变片电阻值,选择电阻值差在±0.5%欧姆内的应变片20枚供粘贴用。
2、测量选取及表面处理:选取杆件中间区段的截面,贴片部位应在形心主轴上。
先用砂纸磨平后,划出定位线,再用棉球醮丙酮擦洗干净。
3、贴片:每组选择1/4网架的部分杆件个贴应变计一片,布置图见图1-2。
使用502快干胶贴片要掌握时机,一手拿502瓶上胶,一手捏住应变片引出线,在应变片基底底面涂一层胶,应涂得薄而均匀,校正方向贴好,再用塑料薄膜盖在应变片上,用手指按应变片挤出多余的胶,约一分钟后轻轻掀开薄膜,检查有无气泡,翘曲、脱胶等现象,否则应重贴。
建筑结构试验课程-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书

3
编号 构件 测区 1
1 2 3 4 5 6 7 8 9 10 测试面状态 测试角度 α。
测试
回弹法检测原始记录表
表1
回弹值Ni
碳化深度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Rm
L(mm)
侧面、上表面、底面、风干、潮润、光洁、粗糙 水平 向上 向下
要求同学,通过非破坏性的静荷载试验,验证哪一种计算简图更符合桁架杆件的实际 受力情况。
Ix=342cm4,Iy=23.5cm4,E=2.1×105N/mm2, AsI =14.7cm2, As25 = 4.90cm2
图1
三. 实验步骤及内容
1. 拟定试验计划:主要内容有,试验对象(桁架)的就位——实验室有静力试验台座和 支墩。加载方案的选择——实验室有重力加荷及油压加荷设备,有各种测力计。出平面 的支撑方案——实验室有静力试验台座及各种钢架。观测方案的选择——根据试验目的 确定观测项目,测点的选择和布置以及仪器的选择。 实验室有各种位移计和应变计可供使用。根据上述内容同学各自拟定一种试验计划。
记录
计算
回 弹 仪 测试日期
型号 率定值
备 注 年月日
4
结构或构件名称及编号:
项目
测区号
构件混凝土强度计算表
表2
1
2
3
4
5
6
7
8
9
10
测区平均值
回弹值 N
角度修正值ΔNα 角度修正后
浇注面修正值ΔNs 浇注面修正后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指导与报告

经典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欢迎下载交流。
②挤 压——用一小片塑料薄膜纸盖在应变片上,用手指沿一个方 向滚压,挤出多余胶水,胶层尽可能薄。 ③加 压——用手指轻轻按压 1~2 分钟,待胶水初步固化,松开手 指;应注意应变片的位置和方向不应滑动。 4、固化处理 分自然干燥和人工固化。本试验此过程略。 5、粘贴质量检查 ①外观检查——借助放大镜肉眼观察;应变片应无气泡、粘贴牢固、 方位准确。 ②阻值检查——用万用电表检查;应变片应无短路或断路,电阻值应 与粘贴前基本相同。 ③绝缘度检查——用兆欧表检查应变片电阻丝与试件之间的绝缘电阻, 它是检验胶层干燥和固化程度的标志, 一般静态应变量测应在 200M以上。 6、导线连接(图 1-1) ①引出线绝缘处理——应变片引出线底下用绝缘胶布贴在试件上,以 保证引出线与试件绝缘,不致形成短路。 ②固定点设置——用胶水将接线端子粘贴在应变片前端附近的试件上。 ③导线焊接——用电烙铁把应变片引出线和导线分别焊接在接线端子 上,焊点应圆滑、丰满、牢固、无虚焊等。 7、防潮及防护处理(图 1-2) 检查应变片粘贴质量合格后,根据环境条件进行防潮、防护处理。可 采用石蜡、硅胶及环氧树脂胶等防潮剂敷盖整个应变片,使应变片与空气 隔离达到防潮目的;必要时加布带绑扎,以防止应变片机械损伤。
1
经典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欢迎下载交流。
和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 一般试验报告应具有以下内容: 1、试验名称、试验日期、试验者及同组成员; 2、试验目的; 3、试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 4、仪器及设备名称、型号、精度、量程等; 5、试验数据及其处理(包括所有原始数据、计算公式、运算数据、最 终结果及误差分析等) ;试验数据及其运算整理,最好能以表格形式列出, 注明测量单位,试验结果最好用曲线形式给出或给出经验公式; 6、 讨论; 根据试验结果及试验现象, 结合基本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讨论, 提出相应的见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结构试验指导书南华大学城市建设学院结构实验室本实验指导书是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及建筑结构试验课程教学而编写的,专供指导学生进行教学实验使用。
本指导书在编写时,注意了以下几点: 1、密切教学实验与理论课程的关系实验内容结合实际,有利于加强理论与实验的有机联系,钢筋混凝土及建筑结构试验是建立在建筑材料、工程力学与结构力学等理论课程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的骨干课程,为此尽力使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和工程检测技术,通过实验达到进一步了解、熟悉掌握的目的。
2、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内容的安排,尽可能地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机测仪器到电测仪器,由手工操作到自动检测,使学生通过教学实验全过程,学会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并独立写出实验报告。
3、注意基本操作和实验技能的训练。
通过教学实验,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性能,对于最基本的实验技能,将在不同实验中得到反复运用、多次实验的机会。
4、加强实验报告的编写能力。
每个实验结束后,由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根据实验目的要求分析讨论,对实验结果作出结论,学生可以参考本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图表,正确全面的编写实验报告,以巩固和扩大理论教学知识。
由于水平有限,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希望读者提出批评指正。
编者 2004.5目录1、实验一电阻应变计在电桥中的接桥方法及应变的测定 (2)2、实验二机械式量测仪表及电测仪表的使用 (10)3、实验三结构的静荷载试验一六米钢桁架试验 (15)4、实验四悬臂梁动力特性的测定 (22)实验注意事项为了达到实验目的,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学生应做到以下几点:1、学生在实验前必须认真做好实验前的预习,明确实验目的、方法和步骤,对本次实验所用的仪器设备有一定的了解。
2、实验必须在老师和实验人员指导下进行。
要自觉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3、实验时要注意安全,爱护仪器设备,严格按照仪器设备操作规程进行使用操作,节约材料。
如不按操作规程或不听从指导而造成机器、仪器、设备、工具、元件等损坏者,按有关规定进行赔偿。
4、认真做好试验工作,专心听取老师在实验前的讲解和演示,认真仔细地按照实验指导的要求进行试验。
5、明确分工,按照测读记录把数据正确填入记录表格中,包括测点编号、仪器型号、试件的几何尺寸等各种参量,原始数据必须书写清晰,原始数据不得随意涂改。
6、认真填写实验报告,通过报告的全过程的填写,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试验报告要求做到试验数据齐全,图表清晰,结论正确。
实验一、电阻应变计在电桥中的接桥法及应变的测定一、实验目的:l、掌握在静载荷作用下,使用静态电阻应变仪进行单点与多点应变的测量方法。
2、学会电阻应变片的半桥、全桥接法。
3、验证电桥的桥路特性,测取不同接桥方式时的桥路桥臂灵敏系数。
二、实验设备、仪备:1、等强度梁、加载砝码。
’2、静态电阻应变仪、螺丝刀、预调平衡箱。
3、电阻应变片:在等强度梁轴向上、下表面各粘贴2枚。
横向上下表面各粘贴一枚,在补偿块上粘贴2枚,具体见下图2-1。
三、实验原理与方法电阻应变仪电桥输出△U与各桥臂4应变片的指示应变ε有下列关系:△U=uK(εⅠ—εⅡ+εⅢ—εⅣ)/4其中:K为应变片的灵敏系数,u为电桥桥压,εⅠ、εⅡ、εⅢ、εⅣ分别为各桥臂应变片的应变。
1、半桥接法:(参看图2-2)a、如应变片R1(上表面,受拉应变εⅠ)与温度补偿片R1接成半桥,另外半桥为应变,仪内部固定桥臂电阻,则输出只有应变εⅠb、如果上表面应变—片 R1 (受拉应变εⅠ)与梁下表面应变片R2(受应变ε2)接成半桥,则输出为εⅠ-ε2=2εⅠ(∵ε2=-εⅠ)。
c、如应变片R l与横向应变片R5接成半桥,另外半桥为应变仪内部固定桥臂电阻,则输出为εⅠ-ε5=εⅠ(-με1) =(1+μ) εⅠ。
d、在应变片R l与R3接成半桥,另外半桥为应变仪内部固定桥臂电阻,εⅠ-ε5=εⅠ-εⅠ=0=(∵ε5=εⅠ)。
2、全桥接法:(参看图2--3)a、如应变片R1和R3(上表面、受拉应变)与R2和R4(下表面、受压应变)接成全桥,则输出为εⅠ-ε2+ε3+ε4=4εⅠ。
(∵ε5=εⅠε2=ε4=-ε。
Ⅰ)b、如应变片R1和R2与横向应变片R5、R6接成全桥,则输出为:εⅠ-ε2+ε6-ε5=2(1+μ)εⅠ(∵ε5=-εⅠε5=-με 1 ε6=με1)。
c 、 在应变片R 1和R 2与温度补偿片R 7、R 8接成全桥、则输出为:2εⅠd 、 如应变片R 1和R 2与R 3、R 4接成全桥、则输出为:εⅠ+ε2-ε3-ε4=0 (∵ε2=-εⅠε2=ε1ε4=-ε1)。
四、实验步骤: 1、分别按图2—3所示各种接法,接成桥路。
2、将应变仪调零,加砝码20N ,测量指示应变,记录于表2—1,再加砝码20N ,测量指示应变,记录于表2—1,重复3次,进行数据处理,检查ε仪与应5变值的倍数。
3、配预调平衡箱进行多点测量。
将等强度梁上所贴的六个应变测点接到预调平衡箱上作半桥测量,用温度补偿块上的补偿片R7或R8补偿温度影响,仪器各点调平后,加砝码20N,读取各点应变数值记录于表2—2,再加砖码20N,读各点应变,记录于表2—2,重复三次。
五、试验数据分析:1、整理各种接桥方法的实验数据 (表2--1,2—2)2、讨论应变片各种接桥方法的优缺点和使用条件。
3、试根据表2—2的应变数值,计算该等强度梁材料的泊松比μ。
7表2-18实验二、机械式量测仪表及电测仪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认识结构静载试验用的各种机械式量测仪表、电测仪表,了解它们的构造、性能,并学习安装的技术和使用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l、等强度梁、静态电阻应变仪、杠杆引伸仪、螺丝刀。
2、百分表、电子位移计、游标卡尺、钢尺、磁性表架。
三、实验内容:用等强度梁上粘贴的电阻应变计,并安装杠杆引伸仪、百分表,然后在等强度梁端施加砝码,测量其某一截面上的应变及梁端挠度值,并和理论值比较。
四、实验步骤:l、用游标卡尺及钢尺、量测等强度梁的几何尺寸(包括等强度梁的总长L,根部宽度b,平均厚度h等,详见图3—1)并记录在表3—1中。
2、用磁性表架在距梁端X1(设在100mm)的截面上安装百分表(注意百分表安装时应给表一预压量,并且表面应严格垂直于梁表面),在距梁端X2处(设为200mm)的截面上安装杠杆引伸仪(杠杆引伸仪活动刀口向着梁悬臂端),把应变片(编号为1)接到应变仪上。
3、在梁端逐级施加砝码(每级加20N),量测等强度梁在相应荷载作用下各被测截面的应变值及位移值(挠度值),共加两级载荷,即 20N、40N分别将各级读数记录于表3—2中,(电测应变值、机测应变值、机测位移值)。
4加、卸载三次(即重复步骤3共3次),从而得到三组读数值。
再分别取这三组读数值的平均值作为该等强度梁在相应荷载下的应变值(电测值飞机测值)、位移值(机测值)。
5、卸下杠杆引伸仪、应变片的接线、百分表(磁性表架不动)再在原磁性表架上安装电子位移计,并把导线接在应变仪上重复步骤3,所不同的这次仅测电测位移。
6、重复步骤4得到等强度梁在相应荷载作用下的电测位移值。
7、计算等强度梁在X1=100mm处的挠度值,X2=200mm处的应变值,再与实验实测值进行比较(比较时,用P=40N时的值)列表于3—3。
五、理论计算:l、等强度梁几何尺及物理参数:其中:L —等强度梁的总长度。
b 一等强度梁的根部宽度。
b x1一被测挠度截面的宽度 。
b x2一被测应变截面的宽度。
h —等强度梁的平均厚度。
X 1一被测挠度截面到加载点的距离。
X 2一被测应变截面到加载点的距离。
等强度梁材料的弹性模量及泊松比 E =2.O ×l05Mpa μ=0.285 2、梁截面的应力计算:2666222222bhPL h b PX h b PX W Mx x ====χσ 3、等强度梁挠度计算:211)(2L X EJ PLf x --= 距悬臂端X 1截面的挠度 EJPL f 230-= 悬臂端挠度2、杠杆引伸仪的应变计算:L ZK VL Z ∆=∆=ε 其中:△Z 一两次标度读数差 K —实际标度分度值L 一杠杆引伸仪的标距 V —杠杆引伸仪的放大率 六、试验数据分析:1、 整理数据(表3-1、3-2)103、试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并加以讨论。
实验三、结构的静荷载试验一六米钢桁架试验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认识结构静荷试验用的各种仪器、设备,了解它们的构造、性能,并学习其安装和使用的方法。
2、熟悉结构静荷载试验的全部过程。
3、学习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的分析整理。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l、试件——六米钢桁架。
2、荷载设备——液压千斤顶\测力传感器、电子秤、油泵、加荷架。
3、测位移的仪器设备——百分表、电子位移计及磁性表架。
4、测应变的仪器——杠杆引伸仪,静态电阻应变仪及预调平衡箱。
5、电子倾仪,X—Y函数记录仪,数据采集系统。
三、实验内容:1、六米钢桁架就位于固定的刚性支座上,并在上弦节点B、D点处安装加载设备,施加载荷,利用荷重传感器和电子秤测量加载的数值。
2、在六米钢桁架下弦各节点:F、G、H、K点安装电子位移传感器,测量各节点的挠度,在上弦A、E正点安装位移传感器测量支座在各级载荷下的挠度,由此,便可得到钢桁架受载后,消除支座刚性位移的挠度曲线。
3、用电子倾角仪或位移计测量上弦杆AB及DE的转角,并对其值进行比较。
4、用电阻应变片和杠杆引伸仪测量桁架各杆件的内力,且电阻应变片和杠杆引伸仪应布置在每一杆件中间载面的重心上,具体位置见下图:15四、实验步骤l、六米钢桁架就位于固定的刚性支座上,在上弦节点B点及D点处安装加荷架及加载设备。
2、检查试件——即六米钢桁架,并按桁架测点布置图,在相应的测点安装各种仪器、仪表(电阻应变片已预先贴好,焊好导线,故只要将各测点的应变片导线连至应变仪预调平衡箱,即可进行测量)。
3、对六米钢桁架进行预载试验,先加载荷P=3KN,练习各种仪表的测读,并检查设备、试件、仪表,看其工作是否正常,然后卸去载荷。
4、在预载试验中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排除,确实无问题,进行正式试验。
5、所有仪表调零,并记录初读数。
6、正式试验,用液压千斤顶加载,每个加载点的最大荷载为P= 15KN,分5级加载,每级加3KN,每次加载后,荷载读数稳定3分钟再进行各测点仪表的测读。
7、满载后,分两级卸载(即6KN;0)并相应记录读数。
8、正式试验重复两次,两次试验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最后试验结果。
五、理论计算:1、二桁架杆件的内力计算:2、桁架下弦节点的挠度计算: 计算公式:∑=EAN L N f p i其中:Np ——结构(桁架杆件)在实际荷载作用下所产生的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