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点、位移和时间

质点、位移和时间
质点、位移和时间

.精品文档.

质点、位移和时间

第一A质点、位移和时间

一、教学任务分析

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学生已在初中学习过有关机械运动、参照物、速度等物理概念,并学习过一些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基本知识,这些都是学习本节内容所必需的。

根据对实例的分析、比较,当实际物体与其运动之间满足一定条件时,可将实际物体简化为一个点,且不影响对问题的研究,从而建立质点模型。

根据实例分析,引人位移的概念。介绍标量和矢量,并通过实例的分析、比较,理解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和联系。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应用比值定义的方法,得出速度定义及计算公式。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速度公式,得出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本节内容是在初中物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匀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特别是其中所应用的一些科学方法,为后续的匀变速运动、牛顿运动定律乃至整个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可以看作质点。

(2)知道矢量和标量,理解位移和路程、时间和时刻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基本特征。

(4)知道应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理解速度的概念。

(5)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的分析和讨论过程,感受比较和分析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通过质点概念的引入过程,感受物理学中建立模型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机械运动与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广泛联,了解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

(2)通过导学部分交通安全热点问题的讨论和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学习,感悟生活中不能违反科学规律,提高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质点、位移、时间和速度概念的建立。

(2)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定义和位移公式。

难点:(1)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和联系。

(2)速度的概念。

四、教学资:

“及时停车”演示装置(课本图1-3 )、课本上的图片、一段交通录像、有关位移和路程、时间和时刻的PPT或动画、有关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PPT或动画。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是:质点、位移、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图片和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比较、推理建立质点、位移、时间,应用比值定义的方法建立速度的概念;进而根据实验结论,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得出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最后通过一些简单的实例,巩固所学的知识,感悟了解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质点、位移、时间的概念和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方法是:以课本图片、演示实验及交通录像创设的情景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比较、推理建立质点、位移、和时间的概念;结合初中所学过的知识,通过演示匀速直线运动的课件以及对实例的讨论、分析、推理,在建立速度的概念的基础上,导出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并通过实例的讨论、分析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位移与路程、时间与时刻的区

别和联系以及速度概念的建立。方法是:通过PPT或动画的

观察,并通过实例的讨论、分析、比较,理解位移和路程以及时间和时刻的区别与联系;结合初中所学过的知识,介绍比值定义的方法,通过对实例的讨论、分析、推理,建立速度的概念。

本设计要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强调物理科学方法的应用,通过对实例进行分析、比较的讨论,归纳得出结论,老师要注意适时启发和“点拨”。

完成本设计的内容约需2课时。

六、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2.教学流程图说明

情景I演示实验,设问1

“及时停车”演示,或让学生动手做一下,通过“设问1”,启发学生从中想到些什么?

活动I观察图片,设问2

在学生仔细观察书上图片的基础上,通过“设问2”,启发学生找出其中蕴含了哪些机械运动的信息以及与物理相关的内容,通过讨论、交流,建立质点模型。

情景II观察1,设问3

观察相关物理课件,通过“设问3”,对实例进行讨论和分析,理解位移和路程、时间和时刻的区别与联系。

情景III 观察2,设问4

演示匀速直线运动的课件,请学生结合初中学过的知识,介

绍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通过“设问4”,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描述这种运动,得出速度的定义及其表达式,进而导出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活动II巩固练习

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工作单”的形式,通过小练习,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对本节课的知识再梳理一遍,巩固所学生知识。

3.教学主要环节

本节课可分为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本环节主要体现物理学习中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科学方法,进站质点模型的过程,并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环节,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讨论和师生交流,得出位移、速度等物理概念,进而推导得出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第二环节,通过对实例的探讨活动巩固所学的知识。

七、教案示例

1.情景引人

通过对生活中相关现象的观察,适当设问启发,采用学生小组讨论的活动形式,引发学生学习机械运动的兴趣。如: (1)观察书上导图及其他几幅照片,讨论其中蕴含了那些有关机械运动的信息?

(2)思考能否判断出汽车的运动方向?

(3)思考为什么大多汽车看不到呢?

(4)想一想,图1-4中P、A、B将局部轨迹放大,再放大,你认为编者的意图是什么?

(5)拓展内容——除了机械运动你还能观察到什么和物理有关的内容?

(6)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讲一讲这个实验中告诉我们大家什么道理?

注: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分小组讨论,然后组织小组交流讨论,老师适时启发、“点拨”。

2.建立质点模型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总结出要研究复杂的机械运动,首先从最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入手,这就需要对实际物体作一个简化处理一一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引入质点模型。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用质点代替原的物体并不影响对问题的研究。

设问:结合质点模型,应怎样理解物理模型?

为了便于研究事物而建立起的一种科学抽象,它对客观事物是一种近似的反映,它突出了事物的主要因素和主要特征,完全忽略了次要因素和次要特征。

设计学生讨论的问题: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找出一些例子判断该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再由老师给出的几个可以看成质点

的实例,以及几个不能被看成质点的实例,然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出物体能看成质点的条件。

举例:(1)平移的桌子可被看成质点;

(2)研究抛出的铅球、手榴弹的运动轨迹时可被看成

质点;

(3)研究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4)研究平直铁轨上行驶的火车的运动快慢时,火车

可被看成质点;

(5)计算火车穿山洞的时间时,火车不能看成质点;

(6)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不能被看成质点。

学生相互交流,老师将他们交流的结果,总结、归纳,

共同得出物体可被看成质点的条件:

(1)物体各部分运动情况相同,即物体上任意一点的

运动可以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

(2)物体各部分运动情况不同(有形变、转动),但这些因素并不影响所研究的问题。

3.描述运动的基本物理量

先介绍矢量和标量,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然后观看课件演示,组织学生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

讨论,分析位移与路程,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

(1)位移和路程

位移:质点的位置变化,是矢量。

路程:质点运动所经历的轨迹长度,是标量。

明确位移和路程的区别,特别要主意位移方向的的判断。

举例说明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2)时间和时刻(先由学生谈谈自己对两个词的理解)

时刻:某一个特定的瞬间,如钟表表针指示的某一位置、时间轴上的某一点等。

时间:前后两时刻之差。

举例让学生判断以下是时间还是时刻:3秒内,第3秒初,第3秒内,前6秒内,5点正,8点一刻,3分钟等。

设计学生讨论的问题:我们一般什么时候关心时间,什么时候关心时刻?

4.匀速直线运动

通过有关匀速直线运动的录像和课件,指导学生结合已学过的知识,思考如何描述这种运动,介绍比值定义的方法,得出速度定义v = St ,进而推出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公式s =

vt 。

设问:高中与初中对速度的定义有什么不同?

教师归纳总结:

初、高中对速度定义的比较

初中: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高中:速度等于质点的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即v = St 。

可以看出,限于初中阶段的学习要求,定义速度时是以物体为研究对象,以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定义速度,着重从大小上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

高中阶段以质点为研究对象,不仅要从大小上反映质点

(物体)运动的快慢,而且要同时反映质点(物体)运动的方向,还要求反映质点(物体)运动的这种属性。因此,在高中阶段采用比值定义的方法定义速度,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物体)说,这个比值是恒定的。这种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希望学生们能熟悉这种方法。

最后结合“点击”栏目,简单介绍一下“速率”的概念,进一步理解匀速直线运动。

5.课堂练习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几道联系生活,且适合学生的实际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以检验本节课学生对于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6 .作业布置略

A、质点、位移和时间1

例 级高一 章节§1.1质点、位移和时 间 教 师 史文 君 1课 时 教材分析 重 点 质点概念的建立;矢量概念的建立难 点 教学目标 知 识能 力 能够说出什么是质点;能够辨别哪些情况可以看成质点;能够 利用坐标系表示位置和位移;能够知道矢量和标量的区别;能够 在时间轴上找到时间与时刻 过 程方 法 通过对插图的分析,体会物理模型对于物理研究的重要地位;情 感态 度价 值观 通过对路程与位移,时间与时刻的比较体会物理研究的严谨态 度;通过对GPS的了解,能够感受到物理的地位和价值 教法教具

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 上海是一座美丽的大都市,尤其是上海的晚上更是璀璨诱人。下面请同学们看一幅照片(图1—4)首先我先来解释一下这张照片是怎么来的……接着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片,你能从里面得到哪些信息呢? a)五条红线中哪条车辆多? b)车辆是否在做直线运动? c)哪条车道汽车运动较快? d)能否估算汽车的速度? e)可否判断汽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f)为什么只有光没有车? g)为什么能从静止的照片中立即判断光带所表示的物体在运动 h)为什么远处的白线亮近处的白线暗? i)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为什么图中的光线不是直的呢? j)如果加快暴光时间情况会变成什么样呢? 从大家的回答中我们找出一些相近的信息,把它们放在一起发现,这些信息好象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汽车的运动,今天我们就要开始学习机械运动 二、课题展开 1、机械运动 [讨论1]:什么是机械运动? 物体在空间位置随时间发生的变化的现象。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讨论2]:运动可以分为拿几种呢? 直线与曲线运动;匀速和变速运动;单向和往复运动;平面和空间运动…… 2、质点 [讨论3]:从图1—4中你看的清楚汽车吗?我们有必要知道汽车的形状和大小吗?生活中我们在研究运动的时候有时是不需要知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的,比如你从家里到学校需要多少时间?是不需要区分你哪只脚先迈进学校的。你还能举出其它的例子吗? 质点:在某些条件下,把整个物体看作一个有质量的点,这种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讨论4:从刚才大家所举的这些例子中能否找到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呢? 1)物体的大小与形状与所研究的问题无关 2)物体的大小与形状比运动的线度小的多 3)物体作平动(物体上各点运动情况相同) [讨论5]:下面几种情况能否看成质点? 1)乒乓比赛中的弧旋球 2)赛车比赛冲线的时刻 3)我做在巨大的摩天轮里 4)地球绕太阳公转 [讨论6]:数学中的点与物理中的点有什么区别? 1)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2)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的近似,这也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4)一个物体能否被看作质点,取决于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即使是同一个物体,在研究的问题不同时,有的情况下可以看作质点,而有的情况可能不可以看作质点.

质点时间位移练习题图文稿

质点时间位移练习题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质点、时间、位移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关于质点的概念,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细小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 B、任何静止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 C、在研究某一问题是,一个物体可以视为质点,那么在研究另一个问题时, 该物体也一定可视为质点。 D、一个物体可否视为质点,要看所研究问题的具体情况而定。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B、研究旋转效应的足球,可把足球看作质点 C、在太空中进行飞船对接的宇航员观察该飞船,可把飞船看作质点 D、从地球上的控制中心跟踪观察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可把飞船看作质点 3.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A.跳水冠军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 B.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C.奥运会冠军邢慧娜在万米长跑中 D.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中 4、一个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回到出发点,在此过程中,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出现的最大值 分别是 A、2πR,2πR? B、0,2πR C、2R,2R D、2πR,2R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5s内时就是指5s末? B、在5s内就是指5s初到5s末 C、在5s内就是指从4s末到5s末这1s时间 D、第5s内就是指从4s末到 5s末这1s时间 6、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A. 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列车于13:35从天津发车 B. 某人用15s跑完l00m C.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h开播 D. 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7、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 )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C、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 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位移不可能为零 8、所示,物体沿半径为R的半圆弧线由A运动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A、0,0 B、4R,由A→C,4R C、4R,由A→C,2πR D、4πR,由A→C,4R 9、从3m高处落下,被地板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那么,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 大小分别是 ( )

沪科版物理高一上1A质点位移和时间教案1

资源信息表

第一章 A 质点、位移和时间 执教:上海市松江二中金媛 一、教学任务分析 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学生已在初中学习过有关机械运动、参照物、速度等物理概念,并学习过一些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基本知识,这些都是学习本节内容所必需的。 根据对实例的分析、比较,当实际物体与其运动之间满足一定条件时,可将实际物体简化为一个点,且不影响对问题的研究,从而建立质点模型。 根据实例分析,引人位移的概念。介绍标量和矢量,并通过实例的分析、比较,理解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和联系。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应用比值定义的方法,得出速度定义及计算公式。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速度公式,得出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本节内容是在初中物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匀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特别是其中所应用的一些科学方法,为后续的匀变速运动、牛顿运动定律乃至整个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可以看作质点。 (2)知道矢量和标量,理解位移和路程、时间和时刻。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基本特征。 (4)知道应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理解速度的概念。 (5)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的分析和讨论过程,感受比较和分析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通过质点概念的引入过程,感受物理学中建立模型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机械运动与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广泛联,了解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 (2)通过导学部分交通安全热点问题的讨论和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学习,感悟生活中不能违反科学规律,提高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质点、位移、时间和速度概念的建立。 (2)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定义和位移公式。 难点:(1)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和联系。 (2)速度的概念。

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时间和位移 要点梳理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时间和位移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质点、参考系、时间和位移等基本概念 2、清楚相似物理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要点梳理】 要点一:质点 要点诠释: 1、提出问题 “嫦娥一号”卫星为立方体,两侧太阳能电池帆板最大跨度达18。1m,重2350 kg,近观相当庞大,但相对苍茫宇宙空间又是如此渺小,出现在指挥荧光屏上也仅是一个光点,科学工作者在研究其运行位置、飞行速度和轨道等问题时,有没有必要考虑其大小和形状?(没有必要)实际研究中会采取一种怎样的科学模型呢?(质点) 2、质点 ①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②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 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可视物体为质点。如:地球很大,但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的大小就变成次要因素,我们完全可以把地球当作质点看待。当然,在研究地球自转时,就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了。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的运动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但研究火车过桥的时间时就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了。研究跑步运动员速度时,可以把运动员看为质点,但研究运动员姿势、姿态时不能看为质点(如:跳水运动、体操等)。 当研究的问题不明确时,可遵循分析问题的习惯:一般来说当物体上各个点的运动情况都相同时,可用物体上—个点的运动代替整个物体的运动,研究其运动性质时,可将它视为质点;做转动的物体,当研究其细微特征时不能将其视为质点;但是当物体有转动,且因转动而引起的差异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忽略时,物体也可视为质点。 注意:物体的大小不是判断物体能否作为质点的依据,比如细菌很小,但是现在要解剖细菌,此时研究的是细菌的自身,所以,不能把它看为质点。 ③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 3、质点的物理意义 实际存在的物体都有一定的形状和大小,有质量而无大小的点是不存在的,那么定义和研究质点的意义何在?

案例质点和位移

案例1 质点和位移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内容与地位 在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的内容标准中涉及本节的内容有“通过对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和“理解位移、…”等。由于质点是高中物理的入门知识,因此不仅要求学生认识质点,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质点的学习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位移是物体位置的变化,是运动学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是后续学习速度、功等概念的基础。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从物理现象中抽象出质点这一物理模型的过程,从而真正理解质点及其研究方法。要通过问题阐述引入位移的必要性、位移与路程的区别、位移与位置的联系,让学生真正理解位移的概念。 2、教学目标 (1)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认识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知道这种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它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知道它是矢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知道位移的公式表示法;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理解位移——时间图象的意义。 (3)通过经历从物理现象中抽象出质点模型的过程,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4)通过对位移和位移——时间图象的学习,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5)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通过对新知识的研究,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乐趣。 3、教学重点、难点: 质点的概念、理想化模型的方法、位移的概念和表述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对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二、案例设计 (一)位移的教学 1、位移概念的引入 教师在引导学生简要复习位置概念之后指出,要研究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就必须来研究如何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为简单起见,要先研究如何描述一个点的位置变化。 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路程概念之后,通过对实例的讨论说明路程不能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路程与位置变化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为了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必须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就叫做位移,位移即是物体位置的变化,通常用符号S来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起点至终点的直线距离,位移的方向从起点指向终点。 2、位移的表述 (1)文字表述 教师:(用PPT幻灯片打出)有一点P在水平面上沿直线先向东后向西运动,在该直线上建有由西向东的一维坐标系,若测得在各个时刻点P的位置坐标如下表所示,你能求出点P在3秒内、第3秒内、6秒内和第6秒内的位移和路程吗,若能求,请求出其结果;若不

2。时间和位移练习题

1.2时间和位移练习题 1)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相同,则它们的位移的大小也一定相同 B.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同,但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可能相同 C.一个物体在某一运动中,位移大小可能大于所通过的路程 D.若物体做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2)如图甲,一根细长的弹簧系着一个小球,放在光滑的桌面上,手握小球把弹簧拉长,放手后小球便左右来回运动,B为小球向右到达的最远位置,小球向右经过中间位置O时开始计时,其经过各点的时刻如图乙所示。若测得OA=OC=7cm,AB=3cm,则自0时刻开始:( ABCD ) A.0.2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7cm,方向向右,经过的路程是7cm B.0.6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7cm,方向向右,经过的路程是13cm C.0.8s 内小球发生的位移是0,经过的路程是20cm D.1.0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7cm,方向向左,经过的路程是27cm 3)关于质点运动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的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B.路程就是质点运动时实际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C.任何质点只要做直线运动,其位移的大小就和路程相等 D.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因而位移不可能和路程相等 4)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就是路程B.位移的大小永远不等于路程 C.若物体作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D.位移是矢量,有大小而无方向,路程是标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5)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就是质点运动的方向 B.路程是标量,也是位移的大小 C.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其位移的大小 D.位移的数值一定不会比路程大 6)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和路程的大小总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B.位移描述的是直线运动,路程描述的是曲线运动 C.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路径 D.运动物体的路程总大于位移 7)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是不变的 C.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都相同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速度方向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8)关于质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线代表质点运动的轨迹 B.图线的长度代表质点的路程 C.图象是一条直线,其长度表示质点的位移大小,每一点代表质点的位置 D.利用s-t图象可知质点任意时间内的位移,发生任意位移所用的时间 9)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沿同一条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由图可知() A.质点A前2s内的位移是1m B.质点B第1s内的位移是2m C.质点A、B在8s内的位移大小相等 D.质点A、B在4s末相遇

高中物理备课参考 质点、位移和时间

A 质点、位移和时间 学习目标 1.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可以看作质点。 2.知道矢量和标量,理解位移和路程、时间和时刻。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基本特征。 4.知道应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理解速度的概念。 5.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知识详解 知识点一:质点 1.质点就是没有大小,没有形状,只具有物体质量的点。 2.质点的概念是一种科学的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3.将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大体可归为两类: (1)运动物体的大小跟它在运动过程中所涉及的空间范围相比很小时,可将物体作为质点处理。例:在铁路上长距离运行的火车,远航的飞机、轮船、绕太阳运动的地球等。 (2)运动物体上各个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时(这种运动叫平动),可以拿物体上的某一点的运动来代替整个物体的运动,将物体看成是质点。例:沿斜面下滑的木块。 例: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作质点的是() A.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是多少 B.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上不同区域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C. 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D. 正在进行花样滑冰的运动员 答案:A 解析:物体是否能视为质点不能仅仅以它的大小和形状来确定,关键要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与所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关。A 选项中,地球可以看成一个质点,因为地球的大小和形状与它绕大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无关;B 选项中,地球不能视为质点,因为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球上不同地区季节的变化、昼夜的长短变化是不同的,如果把地球看成一个点,在一点上怎么能区分不同地区呢?C 选项中,很显然硬币的形状与研究问题关系非常密切,硬币不能看成质点;D 选项中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优美的动作被人所欣赏,不能当作质点。知识点二:参考系 参考系 1.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2.运动具有相对性: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其观察结果会有不同.运动轨迹,速度,运动方向都会不同。 3.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只有选择同一参考系,比较才有意义。 4.在没有特别指明参考系时,通常是以地面为参考系。 5.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但具体选取时应使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尽量简洁、方便。

质点时间位移练习题

质点时间位移练习题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质点、时间、位移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关于质点的概念,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细小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 B、任何静止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 C、在研究某一问题是,一个物体可以视为质点,那么在研究另一个问题时,该物体也一定可视 为质点。 D、一个物体可否视为质点,要看所研究问题的具体情况而定。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B、研究旋转效应的足球,可把足球看作质点 C、在太空中进行飞船对接的宇航员观察该飞船,可把飞船看作质点 D、从地球上的控制中心跟踪观察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可把飞船看作质点 3.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A.跳水冠军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 B.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C.奥运会冠军邢慧娜在万米长跑中 D.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中 4、一个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回到出发点,在此过程中,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出现的最大值 分别是 A、2πR,2πR B、0,2πR C、2R,2R D、2πR,2R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5s内时就是指5s末 B、在5s内就是指5s初到5s末 C、在5s内就是指从4s末到5s末这1s时间 D、第5s内就是指从4s末到5s末这1s时间 6、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A. 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列车于13:35从天津发车 B. 某人用15s跑完l00m C.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h开播 D. 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7、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 )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C、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 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位移不可能为零 8、所示,物体沿半径为R的半圆弧线由A运动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A、0,0 B、4R,由A→C,4R C、4R,由A→C,2πR D、4πR,由A→C,4R 9、从3m高处落下,被地板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那么,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 ) A、4m,3m B、3m,1m C、3m,2m D、4m,2m 二、双项选择 10.关于参考系的选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物体的运动,不需选择参考系 B、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参考系是可以任意选取的 C、实际选参考系时,应本着便于观测和使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的原则来进行,如在研究地 面上的运动时,常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其他物体做参考系 D、参考系必须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不动的其它物体 11、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的运动方向 B.路程是标量,路程即位移的大小 C.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D.位移大小不会比路程大

质点时间位移练习题

质点时间位移练习题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质点、时间、位移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关于质点的概念,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细小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 B、任何静止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 C、在研究某一问题是,一个物体可以视为质点,那么在研究另一个问题时,该物体也一定可视 为质点。 D、一个物体可否视为质点,要看所研究问题的具体情况而定。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B、研究旋转效应的足球,可把足球看作质点 C、在太空中进行飞船对接的宇航员观察该飞船,可把飞船看作质点 D、从地球上的控制中心跟踪观察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可把飞船看作质点 3.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A.跳水冠军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 B.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C.奥运会冠军邢慧娜在万米长跑中 D.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中 4、一个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回到出发点,在此过程中,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出现的最大值 分别是 A、2πR,2πR B、0,2πR C、2R,2R D、2πR,2R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5s内时就是指5s末 B、在5s内就是指5s初到5s末 C、在5s内就是指从4s末到5s末这1s时间 D、第5s内就是指从4s末到5s末这1s时间 6、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A. 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列车于13:35从天津发车 B. 某人用15s跑完l00m C.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h开播 D. 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7、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 )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C、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 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位移不可能为零 8、所示,物体沿半径为R的半圆弧线由A运动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A、0,0 B、4R,由A→C,4R C、4R,由A→C,2πR D、4πR,由A→C,4R 9、从3m高处落下,被地板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那么,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 ) A、4m,3m B、3m,1m C、3m,2m D、4m,2m 二、双项选择 10.关于参考系的选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物体的运动,不需选择参考系 B、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参考系是可以任意选取的 C、实际选参考系时,应本着便于观测和使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的原则来进行,如在研究地 面上的运动时,常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其他物体做参考系 D、参考系必须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不动的其它物体 11、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的运动方向 B.路程是标量,路程即位移的大小 C.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D.位移大小不会比路程大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同步练习题(质点、位移时间、加速度)

高中物理必修一练习1 质点 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物体B.行驶中汽车的车轮在研究汽车的运动时 C.无论物体的大小,在机械运动中都可以看作质点D.质点是对物体的科学抽象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 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 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 忽略不计,就可以看成质点。 D. 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3.在下列物体的运动中,可视作质点的物体有() A. 从北京开往广州的一列火车 B. 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 C.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航天飞机 D.表演精彩芭蕾舞的演员 4.下列物体中,不能看作质点的是() A.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途中,与上海距离时的火车 B.研究航天飞机相对地球的飞行周期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 C.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 D.比较两辆行驶中的车的快慢 5、在下列运动员中,可以看成质点的是: A、百米冲刺时的运动员 B、在高台跳水的运动员 C、马拉松长跑的运动员 D、表演艺术体操的运动员 6.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B.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跟物体间距离相比甚小时,就可以看成质点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7. 下列关于质点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以把太阳看做质点 B.研究爱地球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做质点 C.研究地球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做质点 D.计算一列火车从南京开往北京的途中通过一座桥所用的时间时,火车可以看做质点 时间和时刻 1.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下列理解,哪些是正确的?() A.时刻就是一瞬间,即一段很短的时间间隔 B.不同时刻反映的是不同事件发生的顺序先后 C.时间间隔确切地说就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反映的是某一事件发生的持续程度 D.一段时间间隔包含无数个时刻,所以把多个时刻加到一起就是时间间隔 2.下列选项中表示时刻的是() A.刘翔110米跨栏用时12.29s

质点时间位移练习测试题

质点、时间、位移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关于质点的概念,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细小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 B、任何静止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 C、在研究某一问题是,一个物体可以视为质点,那么在研究另一个问题时,该物体也一定可视为 质点。 D、一个物体可否视为质点,要看所研究问题的具体情况而定。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B、研究旋转效应的足球,可把足球看作质点 C、在太空中进行飞船对接的宇航员观察该飞船,可把飞船看作质点 D、从地球上的控制中心跟踪观察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可把飞船看作质点 3.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A.跳水冠军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 B.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C.奥运会冠军邢慧娜在万米长跑中D.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中 4、一个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回到出发点,在此过程中,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出现的最大值 分别是 A、2πR,2πR???? B、0,2πR??????? C、2R,2R??????? D、2πR,2R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5s内时就是指5s末??????? B、在5s内就是指5s初到5s末? C、在5s内就是指从4s末到5s末这1s时间 D、第5s内就是指从4s末到5s末这1s时间 6、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A.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列车于13:35从天津发车 B.某人用15s跑完l00m 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h开播 D.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7、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C、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 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位移不可能为零 8、所示,物体沿半径为R的半圆弧线由A运动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A、0,0 B、4R,由A→C,4R C、4R,由A→C,2πR?? D、4πR??,由A→C,4R 9、从3m高处落下,被地板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那么,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A、4m,3m B、3m,1m C、3m,2m D、4m,2m 二、双项选择 10.关于参考系的选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物体的运动,不需选择参考系 B、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参考系是可以任意选取的 C、实际选参考系时,应本着便于观测和使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的原则来进行,如在研究地面 上的运动时,常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其他物体做参考系 D、参考系必须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不动的其它物体 11、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的运动方向 B.路程是标量,路程即位移的大小 C.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D.位移大小不会比路程大

初中物理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时间和位移知识梳理

初中物理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时间和位移知识 梳理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质点、参考系、时间和位移等基本概念 2、清楚相似物理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要点梳理】 要点一、质点 要点诠释: 1.提出问题 “嫦娥一号”卫星为立方体,两侧太阳能电池帆板最大跨度达18.1m,重2350 kg,近观相当庞大,但相对苍茫宇宙空间又是如此渺小,出现在指挥荧光屏上也仅是一个光点,科学工作者在研究其运行位置、飞行速度和轨道等问题时,有没有必要考虑其大小和形状?(没有必要)实际研究中会采取一种怎样的科学模型呢?(质点) 2.质点 ①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②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 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可视物体为质点.如:地球很大,但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的大小就变成次要因素,我们完全可以把地球当作质点看待.当然,在研究地球自转时,就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了.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的运动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但研究火车过桥的时间时就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了. 当研究的问题不明确时,可遵循分析问题的习惯:一般来说当物体上各个点的运动情况都相同时,可用物体上—个点的运动代替整个物体的运动,研究其运动性质时,可将它视为质点;做转动的物体,当研究其细微特征时不能将其视为质点;但是当物体有转动,且因转动而引起的差异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忽略时,物体也可视为质点. 此外物体的大小不是判断物体能否作为质点的依据. ③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 3.质点的物理意义 实际存在的物体都有一定的形状和大小,有质量而无大小的点是不存在的,那么定义和研究质点的意义何在? 质点是一个理想的物理模型,尽管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但它是实际物体的一种近似,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进行的科学抽象,它突出了事物的主要特征,抓住了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使所研究的复杂问题得到了简化. 在物理学的研究中,“理想模型”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引入“理想模型”,可以使问题的处理大为简化而又不会发生大的偏差,在现实世界中,有许多实际的事物与这种“理想模型”十分接近,在一定条件下,作为一种近似,可以把实际事物当作“理想模型”来处理,即可以将研究“理想模型”的结果直接地应用于实际事物.例如: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时,由于地球的直径(约1.3×104km)比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约1.5×108km)小得多,地球上各点相对于太阳的运动可以看做是相同的,即地球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直接把地球当作一个“质点”来处理. 要点二、参考系 要点诠释: 1.提出问题

速度与时间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习题测验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练习题1 1?如图2.1.4所示给出的几个图像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体静止的是_____ ,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______ ,表示物 体做匀减速直线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2.1.5,物体甲做______ 运动,加速度为,物体乙做 ____________ 运动,加速度为 ________ ,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图像如图2.1.6所示,质点1s末的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 S,在0~1s 内质点做_____ 运动,加速度是_______ m s2 3 4。在1s ~ 3s内,质点的速度变化是_ m s , 加速度是_____ m s2,在3s~4s内,质点做____________ 运动,加速度是_______ m s2,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物体运动的V t图像如图2.1.7所示,则:0~2s内物体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动,加 速度是______ m s2, 2s ~ 4s内物体做__________ 运动;加速度是______ m s24s~ 6s 内物体做________ 运动,加速度是_______ m s2。物体在t 1s时速度大小为m s , 在t 5s时速度大小为m s,这两次速度方向_________________ 。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练习题1参考答案: 2 匀加速直线,1 m s2,匀减速直线, 3 1,匀加速直线 4 m s2, 6m s , 4 匀加速直线,2 m s2,匀速直线运动, 相同 运动的是图中交点A表示 O s 图 2.1.5 _ _____ ,表示物 图 2.1.7

高一质点 位移 练习题

顶兴学校高一(1)班物理试题 质点时间位移 一、选择题 1、甲、乙两辆汽车均以相同速度行驶.有关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两辆汽车均向东行驶,若以甲为参考系,乙是静止的 B.如观察结果是两辆车均静止,参考系可以是第三辆车 C.如果以在甲车中一走动的人为参考系,乙车仍是静止的 D.如甲车突然刹车停下,乙车向东行驶,以乙车为参考系,甲车向西行驶 1.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 ) A.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 B.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晚8时在广州开幕 C.刘翔创造了13.09秒的110米栏的较好成绩 D.我国航天员翟志刚在“神七”飞船外完成了历时20分钟的太空行走 2.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也可以称为2 s内 B.t2~t3表示时间,称为第3 s内 C.t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 s内或第2 s内 D.t n-1~t n表示时间,称为第(n-1) s内 3.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轻小的物体、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做质点 B.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C.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跟物体间距离相比甚小时,就可以看成质点D.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无关的或次要的因素,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4、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不能被看成质点的是() A.研究绕地球飞行时航天飞机的轨道B.研究飞行中直升飞机上的螺旋桨的转动情况C.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时间D.计算在传送带上输送的工件数量E.游乐场中,坐在翻滚过山车中的小孩F.确定太空中的宇宙飞船位置 G.研究门的转动H.研究正在将货物吊起的起重机的受力情况5.(2011年南昌高一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的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B.路程就是质点运动时实际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C.路程和位移的大小相等的运动一定是单向直线运动

质点、位移和时间

第1讲 A单元质点、位移和时间 知识点1 基本概念 1.机械运动: 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mechanical motion ) ,简称为运动.如:车辆的行驶,机器的运转是机械运动;树叶摇摆,雄鹰振翅也是机械运动;河水流动、风(空气的流动)等等,位置发生变化,都是机械运动. 2.质点: (1)质点的定义:不考虑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这时,我们突出“物休具有质量”这一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nass point ) .于是,对实际物体运动的描述,就转化成对质点运动的描述.它是运动物体的理想化模型。注意:质量不可忽略。 (2)哪些情况可以看做质点: ①运动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都相同,那么它任何一点的运动都可以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 ②物体之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即可忽略形状和大小,而看做质点。(比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即可看成质点,而研究地球自转时就不能看成质点) (3)一个物体能否看作质点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个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一定要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要看其大小、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起的作用而定.例如: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往上海,在计算运行时间的时候,可以忽略列车的长度,把它视为质点:但是同样这列火车要计算它通过黄河铁路大桥所需时间时,则必须考虑列车的长度,不可把列车视为质点. 3.时刻和时间: (1)时刻指的是某一________,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确定的________表示,对应的运动量是位置、瞬时速度、瞬时加速度; (2)时间是两个________间的一段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________表示,对应的运动量是位移、平均速度、速度变化量; (3)在课本和资料中常见到一些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表述,对这些表述要能正确理解.如:第 2s 末、 2s 时(即第 2s 末)、第 3s 初(也为第 2s末)等均为时刻;4s内(0至第4s 末)、第4s(第3s末至4s 末)、第2s至第4s内(第2s末至4s末)等均为时间. 4.路程和位移 在初中的课本中我们就己经知道,路程(path)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一般来说,当物体从某一点 A 运动到另一点 B 时,尽管可能沿不同的轨迹,走过不同的路程,但位置的变动是相同的.在物理学中用一个叫做位移(displacement)的物理量来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我们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用这条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这样的物理量叫矢量(vector),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这样的物理量叫标量(sealar)。 5.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________的物体叫做参考系,通常以地面和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例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时间和位移 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知识点梳理 )巩固练习 重点题型( 常考知识点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质点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就是一个体积很小的球 B、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 C、质点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只是一种“理想模型” D、大的物体有时也可以视为质点 2、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时间表示较长的过程,时刻表示较短的过程 B、时刻对应质点的位置,时间对应质点的位移和路程 C、1m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 D、9点开会,开了2h,11点散会,其中9点和11点指时刻,2h指时间 3、(2015山东菏泽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央电视台每天晚上7点开始播报新闻联播,这里的“晚上7点”表示的是时间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考系 C、研究“歼11”飞机在空中飞行的轨迹时,可以把飞机看成质点 D、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4、(2015湖南师大附中期末)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考系的选择必须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B、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考系 C、参考系就是不动的物体 D、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 5、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 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D、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比甲、乙都慢 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便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子弹.飞行员能抓到子弹,是因为()

第一章 (教案)质点、位移和时间

第一章质点、位移和时间 一、教学任务分析 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学生已在初中学习过有关机械运动、参照物、速度等物理概念,并学习过一些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基本知识,这些都是学习本节内容所必需的。 根据对实例的分析、比较,当实际物体与其运动之间满足一定条件时,可将实际物体简化为一个点,且不影响对问题的研究,从而建立质点模型。 根据实例分析,引人位移的概念。介绍标量和矢量,并通过实例的分析、比较,理解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和联系。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应用比值定义的方法,得出速度定义及计算公式。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速度公式,得出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本节内容是在初中物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匀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特别是其中所应用的一些科学方法,为后续的匀变速运动、牛顿运动定律乃至整个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可以看作质点。 (2)知道矢量和标量,理解位移和路程、时间和时刻。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基本特征。 (4)知道应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理解速度的概念。 (5)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的分析和讨论过程,感受比较和分析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通过质点概念的引入过程,感受物理学中建立模型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机械运动与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广泛联,了解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 (2)通过导学部分交通安全热点问题的讨论和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学习,感悟生活中不能违反科学规律,提高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质点、位移、时间和速度概念的建立。 (2)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定义和位移公式。 难点:(1)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和联系。 (2)速度的概念。 四、教学资源: “及时停车”演示装置(课本图1-3)、课本上的图片、一段交通录像、有关位移和路程、时

质点和位移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质点和位移知识点归纳及 练习 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质点和位移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可视为质点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可以把物体当作质点。 ②作平动的物体由于各点的运动情况相同,可以选物体任意一个点的运动来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可以当作质点处理。 1、.关于质点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体积小就可以视为质点 B.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其大小与形状可以不考虑时,可视为质点 C.物体各部分运动情况相同,在研究其运动规律时,可视为质点 D.上述说法均不正确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万吨巨轮在大海中航行,研究巨轮所处的地理位置时,巨轮可看作质点B.无论什么物体,也不论什么运动,只要以地面为参考系,就能将其看成质点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将地球看成质点 D.正在进行高低杆表演的运动员,可将运动员看做质点 3、在下列各物体中,可以视为质点的物体有() A、参加百米赛跑的运动员 B、表演精彩动作的芭蕾舞演员 C、研究子弹穿过薄纸的时间时,子弹可以当做质点 D、研究正在自转的月球上各个位置的运动 4.研究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哪些可看作质点 ( )

A.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铁桥所需时间 B.研究汽车车轮的点如何运动时的车轮C.被扔出去的铅球D.比较两辆汽车运动的快慢 位移和路程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路程是标量,与路径有关。 “某一段时间内路程为零”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静止。 位移:表示物体的位置变化,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线段的长短表示位移的大小,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位移的大小与路径无关,仅由初末位置决 定,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某一段时间内路程为零”不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 静止。 注意:①由于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所以位移永远不可能和路程相等,但是,位移的大小有可能和路程相等,只有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的时候,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 程, ▕位移▏≦路程 ②位移的正负不表示大小,只表示方向,因此,比较两个位移大小时,只比 较两个位移的绝对值 1.关于路程和位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的路程不同,但位移可能相同 B.物体沿某一直线运动,那么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C.物体的位移为零,说明物体没有运动 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以后,位移必定发生变化 2、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的大小和路程总相等,但位移是矢量,有方向,而路程是标量,无方 向 B.位移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路程用来描述曲线运动 C.位移取决于物体的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物体实际运动的路径 D.位移和路程是一回事 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沿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路程总是相等的 B、质点沿不同的路径由A到达B,路程可能不同,而位移一定相同 C、质点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