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生态规划-1

合集下载

城市绿化景观规划与生态建设方案

城市绿化景观规划与生态建设方案

城市绿化景观规划与生态建设方案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绿化景观规划和生态建设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绿化景观规划和生态建设旨在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环境,促进生态平衡。

本文将探讨城市绿化景观规划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案。

一、城市绿化景观规划的重要性城市绿化景观规划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城市绿化景观规划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绿化景观,可以增加城市的氧气供应,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其次,城市绿化景观规划可以改善城市的水环境。

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通过建设湖泊、河流和水系,增加城市的水体面积,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水环境,提供更多的水资源,增强城市的生态系统功能。

此外,城市绿化景观规划还可以增加城市的生物多样性。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建筑和道路建设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绿化景观,可以为城市提供更多的生态空间,吸引各种鸟类、昆虫和动物栖息繁衍,增加城市的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二、生态建设方案1. 建设城市公园和绿地城市公园和绿地是城市绿化景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城市公园和绿地,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

在公园和绿地中,可以种植各种树木和花草,打造美丽的景观,提供清新的空气和宜人的环境。

2. 建设生态景观带生态景观带是城市绿化景观规划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生态景观带,可以将城市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生态保护区、休闲娱乐区、农田区等。

在生态景观带中,可以种植各种植物,修建小溪和湖泊,打造自然景观,提供人们接触自然的机会,增加城市的生态系统功能。

3. 推广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是城市绿化景观规划的创新手段。

通过在建筑物的屋顶和立面上种植植物,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过程中所遭受的环境问题日益增多,城市生态建设问题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应运而生,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是以生态的角度来对城市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规划和设计,旨在实现自然与城市、环境与人类的和谐共生。

下面将从如何进行生态景观规划及设计、应用案例以及生态景观规划的价值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如何进行生态景观规划及设计1. 确定生态规划主题首先,需要明确生态规划的主题,即确定规划的目的和内容。

如:城市公园、山区旅游区、湿地公园等。

对不同类型的生态规划要根据特定的环境和应用目标,明确规划内容与涉及的生态因素。

2. 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估生态环境调查和评估是进行生态景观规划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收集和分析城市的历史、自然、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信息,了解规划区生态现状,辨别规划中需要考虑的环境问题,为规划的科学性基础性打下基础。

3. 生态设计原则生态景观设计是针对所处城市环境、生态环境等条件,从自然生态、文化历史、科学性、审美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设计。

合理的生态景观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生态原则,即应将规划和设计过程当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已“生态”为目标,实现生态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2)可持续性原则,即应将规划和设计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资源、能源等问题,都考虑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3)审美原则,即应在保障生态和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优化城市环境的景观和美学价值。

4. 设计方案及实施设计方案是生态景观规划和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设计和规划的思路和原则转化为可实现性的具体方案。

设计方案主要包括具体的设计细节、实施方案和项目进度控制。

实施需要针对具体设计和规划方案,选择和实施适宜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以达到规划目标。

如:木质地板铺设、草坪及植被布置、钢结构建筑搭建等。

二、应用案例从目前的生态景观规划的实践论证来看,国内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案例比较成熟。

生态城市规划中的景观规划

生态城市规划中的景观规划

浅谈生态城市规划中的景观规划【摘要】景观规划作为生态城市中的一项重要规划,笔者认为要做好景观规划,可以从狭义上的景观规划以及城市大地规划这两个主要的方面来探讨。

【关键词】生态城市;景观规划;原则1.绪论近些年来,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其中的生态景观规划更是受到热议。

良好的景观规划建设应将生态理念以及城市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将生态学原理以及规律应用到实际的城市规划中,在已有城市规划建设中侧重于生态城市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如下笔者首先对景观规划的内涵及原则进行阐述。

2.生态城市的景观规划2.1 景观规划的内涵景观规划主要是对自然、地理以及生态等实体的研究,综合了人与自然的格局及发展过程。

景观经其的功能以及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来表现出其的异质性,进而形成多种景观特色。

所以合理科学构建生态城市的景观生态空间结构,维持各种景观要素在功能以及结构上的多样性,规划建设出富有地区特色以及风情的生态城市景观,将景观的美学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生产功效等充分发挥出来,是现阶段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1]。

2.2 生态城市的景观规划原则:生态城市的景观规划原则主要有两点:(1)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要使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协调发展,就是要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依据各个城市进行宏观理性的调控以及规划,使当地城市用地的规模以及城市人口的规模日趋合理,并结合生态学原理对人居环境进行改造,避免盲目修建广场地铁以及高楼大厦等。

(2)合理布局城市规划体系原则。

除了要合理建设生态城市之外,我们还要做到城市规划的体系原则达到合理性的布局。

不仅要遵循区域协调科学发展的要求,还要以城市中心为基础来布局城镇,从而能确定该区域内的各城镇的地位、等级以及规模、职能等的分工,促使中心城市走向繁荣发展,促进区域生态的平衡发展,并辐射带动各城镇以及农村的繁荣发展[2]。

3.有何合理实施生态城市的景观规划在景观的三元理论中[3],把景观分成三方面,即(1)景观视觉感受方面:主要是视觉上对全部自然和人工形态的感受的一种规划设计,也就是狭义上的景观设计;(2)生态环境资源方面:包括对地形、光照、气候以及动植物等相关自然资源的一种在内分析、调查以及评估、规划,也就是大地景观的规划设计;(3)人类的行为和其有关的艺术层面以及文化历史,例如园林中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风土民情以及历史文化等和人的精神世界相关的文明,也就是精神的景观规划设计。

01-景观生态规划原理

01-景观生态规划原理

人造(人文)景观系统—— 藕合在自然景观系统之上的人文活动及遗迹,历史 的延续与文脉的继承。 整体人文生态系统—— 在特定自然景观系统的基础上,经过人们的理解和 认识,产生独特的利用方式,形成天人合一自然-人文复 合系统。
景观生态规划的三大理念 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 结合地方性设计(Design with place) 和谐健康的设计(Design for health living) Figure 1-1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发展过程
3.2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后期发展及代表人物 麦克哈格( McHarg, 1969), 编著了《设计结合自然》,开创性研究自然过程 引导土地开发的机制,并探讨生态规划的方法。
R.伯顿.利顿 ( R.Burton Litton)等人, 拟定了美国一项重要的新法律《国家环境政策法案》, 进而提出了视觉影响评估系统。 Figure 4-1 景观生态规划的代表人物
景观生态规划原理
理论与原则
案例分析: 背景、问题、规划、反馈、评价
研究途径: 普通生态、场地生态、景观生态及时空尺度 参考书目:景观生态规划原理,王云才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参考书:
傅伯杰, 陈利顶, 马克明, 王仰麟等. 2001.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 北京: 科学出版社 邬建国. 2000. 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R.Forman, M. Godron著, 肖笃宁等译. 1990. 景观生态学.北京: 科学出版社 肖笃宁. 1991. 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及应用.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
2. 1 景观规划设计的内涵 传统研究范围:风景保护区、城市公园、 住宅社区、乡间庄园、滨水空间。 现代研究范围:宏观与微观尺度上的空间环 境整体营造,社会理想与生态原则领域的实践

生态城市规划中景观设计的原则

生态城市规划中景观设计的原则

生态城市规划中景观设计的原则1.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景观设计应重视保护城市内外的自然生态系统,增加绿色空间,并采用多样的植被和栖息地类型,以提供适合不同生物物种生存的环境。

例如,可以设置湿地、森林、草地等多样的生态区域,以增加植物和动物的多样性。

2.水资源保护原则:景观设计应注重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

可以通过建设湖泊、河流和水田等水体,提供自然水循环和净化功能,促进水资源的保护和恢复。

3.循环利用原则:景观设计应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可以采用生态池塘和湿地等景观设计,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采用生态廊道和垂直绿化等设计,增加城市植被覆盖率,促进空气净化和气候调节。

4.社区互动原则:景观设计应注重社区居民的互动和参与,提供人与自然之间的连结。

可以设置休闲设施和运动场所,促进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设置庭院和公园等休闲空间,增加社区居民的活动区域。

5.可持续发展原则:景观设计应注重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

可以采用自然材料和可再生能源等设计,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采用可回收和可再利用的材料,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影响。

6.灾害防控原则:景观设计应考虑城市自然灾害的防控,提高城市的生态抵抗力。

可以采用防护设施和绿色基础设施,减轻自然灾害对城市的影响;设置相应的疏散通道和避难设施,保障居民的安全。

7.文化传承原则:景观设计应注重城市的文化传承和历史遗产的保护。

可以设计文化广场和纪念碑等,弘扬城市的文化和传统;保护和修复历史建筑和古迹,增加城市的历史魅力和吸引力。

8.生态评估原则:景观设计应进行生态评估,评估设计方案的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

可以评估景观设计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和空气质量的改善等,为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生态城市规划中景观设计的原则涵盖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保护、循环利用、社区互动、可持续发展、灾害防控、文化传承和生态评估等方面,旨在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居民提供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城市更新中的景观生态规划探讨

城市更新中的景观生态规划探讨

城市更新中的景观生态规划探讨城市更新是指对老旧城区进行综合整治,并提升城市功能、环境、形象和居住品质。

景观生态规划是城市更新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旨在通过合理的地域布局、绿化带规划和景观建设,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提升。

在城市更新中,景观生态规划的核心思想是以生态为导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传统的城市开发模式往往以经济效益和建筑规模为重点,忽视了对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的保护。

随着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城市更新也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景观生态规划注重保护和恢复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

城市更新过程中,要对现有绿化带、湿地、河道等自然要素进行保护,并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恢复和重建自然生态系统。

在河道修复工程中,可以通过恢复河道自然状态、增加湿地和沿岸绿化等手段,提升河道生态功能,改善水质和空气质量。

景观生态规划也注重提升城市景观的生态价值。

在城市更新中,可以通过建设公园、广场和绿化带等,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的绿色空间比例。

这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提供了城市内部的自然景观,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景观生态规划还注重促进城市的生态多样性。

在城市更新中,可以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物种,增加植物的多样性,为生物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

景观生态规划也要考虑到鸟类、昆虫等生物在城市中的生活和迁徙,提供合适的食物和栖息地。

在景观生态规划中,要注重科学评估和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需要通过环境评估和生态调查,了解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状况,明确保护和恢复的重点区域和目标。

要综合考虑城市更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确定可行的规划方案。

要加强规划的实施和监测,确保规划目标能够得到落实和持续改善。

城市更新中的景观生态规划是为了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提升。

它要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提升景观生态价值和促进生态多样性。

景观生态规划还需要科学评估和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生态城市规划中景观规划设计

生态城市规划中景观规划设计

浅谈生态城市规划中的景观规划设计摘要:景观规划设计是生态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城市环境、发挥生态效益、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要素以及手法三个方面对生态城市规划中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浅谈。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规划;景观规划;生态景观设计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但是与此同时,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而在生态城市规划中利用景观规划设计,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为人们营造一个亲近自然、舒适、美观的生活环境,以促进城市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城市规划中景观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景观规划设计原则是进行设计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形成最佳设计方案的必备条件。

在生态城市规划中应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相互协调与发展,充分体现人性化与生态化的完美结合,因此,景观规划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以人为本原则景观规划的实质就是为人们服务,以满足人们不同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

所以,景观设计的首要原则应是以人为本,将人的需求作为设计的出发点来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居环境。

(二)生态原则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剧了自然生态景观的退化,所以,生态景观设计应遵循生态原则以解决这一日益严峻的问题,着重保护环境敏感区与自然景观,增加绿化空间,让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共处。

(三)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城市本身的特色、风土民情、历史文化等因素设计具有城市风格、识别性强、鲜明特色的景观,注重多选用乡土材料。

(四)美观原则景观是一种从刺激人们视觉感受,进而触及人们心理感受的实体,所以在设计时不但要考虑其生态价值,更要考虑其美学价值,体现景观独具的美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五)多样性原则在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运用多种处理手法,合理选择与配置植物种类,力求形成种群丰富、功能健全的生态系统,使景观具有多样性、层次感。

景观生态规划方案

景观生态规划方案

景观生态规划方案1. 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人们的过度开发和利用资源等原因,往往会带来许多不可逆转的环境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规划方案应运而生。

景观生态规划方案是指为城市中的公共空间、绿地等区域进行的规划和设计,以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提高城市空气质量等方面为目标的规划方案。

本文将介绍景观生态规划方案的基本原理、实施步骤以及相关的设计原则。

2. 原则景观生态规划方案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2.1 自然性原则景观设计必须依据地形、水文、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的情况,尽量保持地形自然,使植物的生长、栽培、保护和砍伐等自然因素尽可能地接近自然状态。

2.2 生态性原则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各种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等因素,以便达到保护、改善和恢复城市生态环境的目标。

2.3 人本性原则景观设计必须充分体现人的需求和情感上的满足,同时以人为本,整个设计应该符合文化、历史、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求。

2.4 适应性原则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长期和复杂性,明确当前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以便规划设计具有足够的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3. 实施步骤3.1 调查研究首先需要对城市的环境、地形、水文、气候、土壤以及自然、历史、文化等资源进行全面调查,深入了解城市的发展状况,明确规划需求。

3.2 规划设计在全面了解城市资源状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方案,充分考虑自然、生态和人文因素,并制定合理的实施计划。

3.3 实施施工规划设计通过后,需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实施施工,包括城市绿化、废弃场地的改造、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水源涵养和保育等。

3.4 监测评估规划设计和实施施工结束后,需要进行持续的监测评估工作,以确保规划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城市公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公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

浅析城市公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城市人居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城市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其生态维护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就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进行论述,从而为做好城市公园景观规划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城市公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s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cultural life level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to the city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however the city as a people to survive the space, the ecological maintenance increasingly attention by people. this paper ecological park city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is discussed, and thus to make urban park landscape planning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work.key words: the city park; ecological landscape; planning; design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前言随着社会建设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日益需要经常性的休闲健身活动来平衡身心,享受自然生态的环境,懂得养生和保持健康的体魄。

建设生态城市已经为世人认可并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途径,因此重新审视之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论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摘要:文章研究方向主要是从生态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性为出发点,来探讨生态公园在现代城市中的应用,并分析广州火炉山森林公园的规划现状,来阐述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关键词: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0 引言城市公园,是供城市公众使用的园林,为“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户外科普、文体及健身活动,向全社会开放,有较完善的设施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绿地”。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对休闲娱乐有了更多的需求。

在工作之余,去公园散步、娱乐、运动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一个功能齐全而独具特色的休闲文化公园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文明进步水平和对人的需求的满足程度。

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设施,很多情况下人们甚至会以一个城市公园数量的多少来作为该城市生态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

因此,开发生态公园在现代化城市中具有重要意义。

1 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1.1 地方性原则应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吸取当地人的经验。

应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这些自然过程包括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将这些因素结合到设计中,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运行。

设计应就地取材,当地植物和建材的使用,是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乡土树种适于在当地生长,管理和维护成本低,因此应尽量保护和利用地带性物种,地方性原则也是一种适应性原理,自然景观有其自身和谐、稳定的结构和功能,人为地设计必须适合其原有状态,使人为引入的景观元素带来的负作用最小,以保证整体景观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1.2 整体性原则城市公园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应当注重保持其发展的整体性,景观规划要从城市的整体出发,以城市的空间目标与生态目标为依据,考虑公园建设在什么位置、建设成什么性质和多大的规模,采用适宜的景观规划方式,从宏观上真正发挥城市公园景观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塑造城市形象、优化城市空间的作用。

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生态规划

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生态规划

浅谈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居住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对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应该看到,当前情况下,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内城市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之一,因此,结合我国当前情况进行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我重视。

关键词:城市生态规划;生态景观;绿地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城市的发展,是人类进化的必然结果,尤其工业革命之后的城市化进程,更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条件。

但工业发展导致了人口从乡村到城市的流动,一方面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支持,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各种污染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

因此,早在 1898年,英国知名社会经济学家、社会环境规划师 e.howard 就根据当时英国城市发展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

他认为,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和田园间应该形成某种特殊的”默契”,从而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必要的支持。

而这点在我国专家学者中同样得到了认同: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也提出建设”山水城市”的构想,就是建造一个宜于居住、利于人们一切的活动、有益于健康成长的、生态平衡、环境优美的城市。

一定程度上来说,城市规划和景观生态规划已经成为当前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使城市人文景观符合生态学意义,更是城市规划过程中的主流方向。

1 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基本原则(一) 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不仅体现在经济上,对城市及城市景观生态进行规划,同样需要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资源,共享和谐。

(二) 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环境的进步和发展,最终体验者为整个社会群体,所以,必须重视人的需求,创造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三) 敏感区特殊对待原则:根据环境资源的分布情况,将环境敏感区进一步划分为资源生产敏感区和天然灾害敏感区等。

这些地区由于自身的特殊属性,要求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得到特殊的重视。

生态城市的景观规划

生态城市的景观规划

生态城市的景观规划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城市的景观规划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生态城市的景观规划。

一、整体规划生态城市的景观规划需要从整体出发,注重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首先,应该明确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文化背景,制定出合理的景观规划方案。

其次,应该注重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充分利用现有的绿地、水体等自然资源,构建一个绿色、环保、宜居的城市环境。

二、生态保护生态保护是生态城市景观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规划过程中,应该注重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同时,应该加强对城市内河、湖泊等水体的治理和保护,提高水体的水质和生态环境质量。

此外,还应该加强对城市垃圾的分类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三、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生态城市景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规划过程中,应该注重对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建设,包括节能、节水、节地、环保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应该加强对绿色建筑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提高绿色建筑的质量和性能。

此外,还应该加强对绿色建筑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和绿色生活理念。

四、公共空间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

在生态城市景观规划中,应该注重对公共空间的设计和建设,包括公园、广场、步行街等场所。

在设计中应该注重自然与人工的结合,注重绿化、水体、文化等多种元素的融合,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公共空间。

五、景观元素生态城市的景观规划应该注重景观元素的合理搭配和运用,包括植被、水体、地形、建筑等元素。

在植被方面,应该注重对本地植被的保护和利用,同时引进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植物,构建一个多样化的植被体系。

在水体方面,应该加强对水体的治理和保护,同时利用水体打造优美的景观效果。

在地形方面,应该注重对自然地形的保留和利用,同时进行适当的改造和利用,打造一个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的地形景观。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生态景观设计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生态景观设计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生态景观设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生态景观设计是当代城市发展的热门话题之一。

在过去几十年里,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导致了城市绿地的剧烈减少。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意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指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将绿地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引入和配置绿地资源,达到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和提供公共服务设施的目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意义在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营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首要目标是保护生态环境。

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土地开发和资源消耗,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通过科学规划城市绿地系统,可以有效地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增加绿地面积,保持生态平衡,减少城市的环境压力。

其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可以改善城市生活环境。

城市中的绿地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增加人们的精神文化享受。

同时,绿地还可以起到调节城市气候、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的作用,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最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可以提供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

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可以设置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设施,为城市居民提供便利的服务。

这不仅可以促进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二、生态景观设计的原则生态景观设计是指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上,对绿地进行景观化设计,以营造生态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景观。

生态景观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设计成果符合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首先,生态景观设计要注重生态功能。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绿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作用,合理选择植物和构筑物,打造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增加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其次,生态景观设计要注重社会效益。

设计师应以人为本,满足城市居民对休闲、娱乐和文化等需求,提供适宜的活动场所和公共服务设施。

生态园林城市景观规划方案

生态园林城市景观规划方案

生态园林城市景观规划的方案探析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促使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水平也得以迅速提升,同时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人民的居环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随之而来的是指导城市建设的思想,生态城市的建设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必经之路,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它。

本文将针对城市景观规划方案的问题,对城市景观做以下分析介绍:城市景观的生态概念分析、设计原则介绍、设计思路讨论和结语。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思路;城市往往是高密度的人类聚居地,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扩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一方面,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便更渴望享受田园式的景观;另一方面,城市的加速发展,又使得这一愿望被破坏掉。

我国园林景观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但是现代园林景观研究历史却只有区区的几十年时间。

因此,我国园林景观的发展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一、城市景观的生态概念分析从景观生态学这个角度来看, 生态系统是城市景观设计的主要对象,人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由于受到人的作用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属性被迫改变,其物理环境结构和物质能量流都发生了迅速的变化,系统的自然调节净化机能受到巨大破坏。

因此,城市是典型的以人类为主的景观,是一种不断自由动态变化的特殊景观,其自发的过程是人工景观要素的扩大。

二、设计原则介绍(1)整体优化原则——城市景观是城市中—系列生态系统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整体,设计中应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和研究,达到整体最佳状态,实现优化利用。

(2)异质性原则——景观空间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是景观生态规划的重原则。

(3)多样性原则——生态系统内结构和物种多样性有利于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4)景观个性原则——每个景观都具有其与生俱来的特性。

(5)生态关系协调共生原则——指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之上,实现人与自然共生。

景观生态规划方案

景观生态规划方案

景观生态规划方案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景观生态规划方案就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景观生态规划方案的相关内容,包括规划的目标、原则、方法和实施步骤等。

规划目标景观生态规划方案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具体来说,景观生态规划方案需要实现以下目标:•保护和提升环境质量:通过景观设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通过增加绿化面积和提高绿化质量,增强城市的生态价值。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规划,将城市生态和经济发展有机融合,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规划原则景观生态规划方案需要遵循以下原则:•自然性原则:尽可能地保持自然景观的原始状态,尽量减少人工干预。

•功能性原则:根据不同的场所功能和需求,科学合理地规划景观空间。

•系统性原则:将不同景观要素有机组合,形成生态系统,实现生态平衡。

•可持续性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的和谐发展。

规划方法景观生态规划方案的实施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法:•场地分析法:先对现有地形、气候和植被等进行分析,然后进行空间规划设计。

•生态廊道法:通过连通不同的生态节点,形成生态廊道,增加城市的景观生态价值。

•生态工程法:依据生态工程原理,通过人工植被、生物工程等方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空间组合法:将不同的景观元素合理组合,形成多样化的景观空间,并使其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

规划步骤景观生态规划方案的实施需要经过以下步骤:•调查与分析:对当前生态环境、自然要素和社会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为后续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目标确定:根据调查和分析结果,明确景观生态规划方案的主要目标和要求。

•方案设计:根据目标要求,设计出符合规划原则和方法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案,同时针对不同的场所,进行差异化设计。

•意见征集:将设计好的方案进行公开展示和宣传,征集公众、专家和政府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的方法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的方法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的方法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的方法在做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时,人与自然的纽带是设计师在设计时首要考虑的问题,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用。

1、人与自然的纽带设计在做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时,人与自然的纽带是设计师在设计时首要考虑的问题。

立体绿化能较好地解决建筑用地与绿化面积的矛盾,加强建筑物与景观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

设计时要充分利用空间,如阳台绿化、垂直绿化,屋顶花园等手法给人造成接近大自然的感觉,让高层的市民生活在绿色的氛围里,与地面建立愉快的视觉联系,同时可避免来自低层部分屋面反射的眩光和太阳的辐射热,具有柔和、丰富的有生命力的效果。

2、结合水体进行设计水产生的流动跌落,不仅增加空气湿度,增加负离子浓度、调节气温,而且从视觉上给人以美感,满足人们的'亲水需求,使人们心理上得到了回归自然的满足和欢悦。

如居住区靠近河道,可充分发挥河道的生态作用,保护河道。

在硬质景观设计中如能巧妙地在驳岸的形式、材质上做文章,通过河道的宽窄和形态控制水流速度,制造急流、缓流、静水,形成动静结合、错落有致,自然与人工交融的水景,再辅以灯光、喷泉、绿化、栏杆等装饰,则可形成区内多视线、全天候的标志景观。

大型水面,还要兼顾交通、娱乐的种种需要。

以开挖水渠及缓坡之土方,堆叠地形,分隔空间,减少土方运量,引导雨水沿着起伏地形渗透、流淌,最后流入景观水系。

3、处理好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景观特别重视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如形状和大小、密度和容量、连接和隔断、区位和层序等,如同它们所含有的物质和自然资源质量一样重要。

如城市景观规划要注意合理安排城市空间格局,相对集中开敞空间。

建筑空间要疏密相间;在人工环境中努力显现自然;增加景观的视觉多样性;保护环境敏感区和推进绿色空间体系建设。

城市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

城市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

城市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一、城市景观规划的重要性城市景观的规划是为了提升城市的美感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面貌逐渐变得单调而缺乏生机。

城市景观规划的目标是通过合理设计和布局,创造出多样化且与城市环境融为一体的景观,提供居民身心愉悦与寄托的空间。

城市景观规划需要考虑城市的特点,包括地形、气候、文化等因素。

规划师需要通过充分了解城市的特点和需求,提出可行的规划方案,以实现城市景观与城市环境的协调。

二、生态修复的意义与方法城市景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旨在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生态修复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生态修复的方法多样,可以包括植被恢复、水体净化、湿地建设等手段。

通过恢复植被,可以提高城市的气候条件、净化空气和吸收雨水。

同时,湿地建设可以改善城市的水质,并提供各种濒临灭绝的物种的生存环境。

三、城市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的案例分享1.纽约高线公园纽约高线公园是一个成功的城市景观规划和生态修复项目的典范。

过去,高线铁路废弃了很多年,成为了一个废弃且荒芜的地方。

然而,通过城市景观规划和生态修复的努力,这片区域被改造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公园,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和居民。

高线公园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城市的需求和自然环境。

公园中种植了丰富多样的植物,不仅美化了城市景观,还改善了空气质量。

此外,公园还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为居民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的空间。

2.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是一个以生态修复为核心的城市景观规划项目。

花园的设计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创建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

这个项目利用了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设计理念,创造了一个生态友好的城市公园。

滨海湾花园的设计不仅注重美观,还注重生态平衡。

花园中的植物具有适应该地区气候的特性,能够有效地吸收雨水和净化空气。

此外,花园还设有雨水收集系统和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

四、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挑战随着人类对城市环境的需求不断增加,城市景观规划和生态修复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目标、内容及原则-林业论文-农学论文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目标、内容及原则-林业论文-农学论文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目标、内容及原则-林业论文-农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城市绿地景观生态规划是在以城市绿地景观结构和格局的调查和分析的结果基础上结合景观生态学的相关原理,将城市绿地景观空间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将城市绿地景观中的各个要素如景观斑块、景观廊道等合理布局在城市建筑周围,对以城市建筑为基质的环境优化设计,提高城市建筑中绿地的数量及规模,使其空间结构得到改善,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营造优良的城市生活空间,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1]。

为了更能够以体现城市绿地景观生态规划的具体目标为主要目的,在城市绿地景观生态规划过程中,其绿地景观生态规划的具体目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城市绿地不但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健康场所,它还是创造优良生活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场所,同时它还可以有效降低社会犯罪率[2]。

研究发现有效改善与提高城市环境状况的方法,除了控制具有污染源的一些工程措施外,合理规划建设高质量的城市绿地景观也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之一。

城市绿地的不断增加使城市中的人们更有机会走进自然,与自然亲密接触,还能为城市中的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在优良的环境中进行身体锻炼、交友和休憩等活动,能使市民树立并保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促进居民之间的交往、交流,这种良好的环境对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是相当有意义的。

因此,本文对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提供参考。

1 城市绿地景观生态规划目标1.1 优化城市绿地空间,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城市绿地景观生态规划建设的最主要目的是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城市空气污染、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城市热岛效应控制等问题成为生态规划建设的主要议题。

城市绿地是城市环境改善和维护生态稳态的主要构成要素,它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重要部分,通过合理的城市绿地结构和格局的生态规划,可提高城市生态系统中各种因素的效能,使植物、微生物和其他的生存环境物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其整体功能得到提高,从而让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持续、稳定、高效的发展。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实例(三个实例)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实例(三个实例)

实例一沧州市景观生态格局规划一现状景观生态格局分析1 生态格局概况通过对1995、2000、2005三个年份TM影像的解译,得到各年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

1995-2000年,沧州市城镇规模总体扩张较小,比较显著的是在东部临海地区工矿用地的增加较多,以及在现港城地区出现建设用地;而林地面积有所减少,且区域零散分布;盐碱地得到一定程度的利用和改善,主要是用做一般农田,以及部分用于城镇建设;部分滩涂湿地资源开始出现退化现象。

总体而言,沧州市属于生态良好地区,但由于重度盐碱化等各方面原因,东西部覆被条件存在明显差异,其景观格局有一定的改善空间,主要是中部耕地和草地类型过于集中,降低了生态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度,属于脆弱生态系统;东部地区虽有南大港、管养场、杨埕等众多湿地资源,而景观格局未成体系。

因此,需构建适合沧州市本底条件的生态安全格局。

沧州景观生态格局呈现明显的人工化较重、分布较为广泛的态势。

在今后的生态格局构建中,开发过程应注重提高质量而非数量;生态建设同样应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有序地扩大数量。

图9 沧州市1995年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图10 沧州市2000年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图11 沧州市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土地利用现状将于2006年12月底解译完成)2景观生态指数计算根据沧州市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和遥感影象图,作了景观格局指数测算,针对本市实际情况选取以下指数进行测算和分析:(一)景观异质性指数可采用类型图数据,通过斑块的组成和配置来研究。

具体选用的指标有:多样性指数:是指景观元素或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以及随时间变化方面的多样性,它反映了绿地景观类型的丰富度和复杂度。

Shannon多样性指数SDI=-∑[Piln(Pi)],每一斑块类型所占景观总面积的比例乘以其对数,然后求和,取负值;均匀度指数:该指数反映景观中各斑块在面积上分布的不均匀程度,表明景观各组成成分分配得越均匀。

SEI= SDI/ SDImax =-∑[Piln(Pi)]/ln(n),当SEI趋近于1 时,景观斑块分布的均匀度也趋于最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
• “伊甸园” 构想: 伊甸园” 构想: 对于沙漠中居民, 对于沙漠中居民, “她”是“绿洲和 果树, 果树,流淌的溪 水”;猎人的梦中 天堂是“ 天堂是“广阔的林 圣经” 地”;在“圣经” 诗篇中, 诗篇中,牧人寻找 的是“绿色的草地, 的是“绿色的草地, 平静的水面和一只 牧羊” 牧羊”。
1.1.2 市民公园运动以后的发展历程
市民公园运动之后, 市民公园运动之后,公园规划建设指导思想无根 本性更新。其具有三大功能:美学,社会和生态功能。 本性更新。其具有三大功能:美学,社会和生态功能。
欧洲德国市民公园运动之后的公园建设倾向 表2. 欧洲德国市民公园运动之后的公园建设倾向
表1. 西方园林艺术发展历程
13—14世纪:寺庙园林,围墙,药用植物,装饰品,缀花草地等。 13 14世纪:寺庙园林,围墙,药用植物,装饰品,缀花草地等。 14世纪 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 艺术性, 对称性,围护性, 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 艺术性, 对称性,围护性,具 世纪 有水体,岩洞,台地和植物材料。 有水体,岩洞,台地和植物材料。 18世纪: garden(法国 法国) 具有花饰,形式规整。 18世纪:Barock garden(法国), 具有花饰,形式规整。 世纪 18世纪末:Rokoko garden(意大利和荷兰),规则和夸张性景色逐渐向 garden(意大利和荷兰 意大利和荷兰) 18世纪末: 世纪末 自然风景园过渡。 自然风景园过渡。 19世纪:自然风景园(英国) 近乎自然景观,加一些小点缀。 19世纪:自然风景园(英国), 近乎自然景观,加一些小点缀。 世纪 19世纪末:市民公园,开放性的公园,自然风致,新的, 19世纪末:市民公园,开放性的公园,自然风致,新的,市民性的点缀 世纪末 小品。 小品。 20世纪初:人民公园(美国) 开放性,实用性,具有游戏和运动设施, 20世纪初:人民公园(美国),开放性,实用性,具有游戏和运动设施, 世纪初 植物景观较好。 植物景观较好。
• 崭新的专业体系, 30余年的历史, 经验和文献相对缺乏。 崭新的专业体系, 30余年的历史 经验和文献相对缺乏。 余年的历史, • 专业范畴: 自然保护,休憩活动,休憩设施建设,环境承载能 专业范畴: 自然保护,休憩活动,休憩设施建设, 力和环境保护规划。 力和环境保护规划。 • 相关专业:生态学,设计学,历史学,政治,法律, 经济等。 相关专业:生态学,设计学,历史学,政治,法律, 经济等。 • 源于传统的规划:园林规划,城市艺术,环境艺术。以及自然环 源于传统的规划:园林规划,城市艺术,环境艺术。 境研究等新领域。 境研究等新领域。 • 历史发展核心:人—自然(矛盾)关系发展史 历史发展核心: 自然(矛盾) 自然 • 历史回顾的意义:寻求启示。 历史回顾的意义:寻求启示。

二十一世纪议程 环境和城市的关系

生态科学和规划设计的关系 普通市民和专业人员的关系 课程教学目标: 介绍国 外设计思想, 对照规划建设 建设现 课程教学目标: 介绍国内外设计思想, 对照规划建设现 寻求启示。 状。寻求启示。 参考书目
参考期刊和参考书目
• • • • • • • • • • • 城市规 规划师 中国园林 风景园林
• 80年代以后:宅旁绿地和自然 80年代以后: 年代以后 公园。 公园。由市民团体和自然保护 组织发起,利用野生植被, 组织发起,利用野生植被,形 成自然体验。 成自然体验。 • 80年代末90年代初: 后现代 80年代末90年代初 年代末90年代初: 公园设施。 公园设施。 具有历史性和几 何性要素(如水盆, 何性要素(如水盆,豪华的铺 以及方格形植物种植) 装,以及方格形植物种植)。
30年代:帝国园林展。扩建原有园林设施,设置游行广场。 30年代:帝国园林展。扩建原有园林设施,设置游行广场。 年代 50年代:废墟公园,瓦砾处理和植物种植。 50年代:废墟公园,瓦砾处理和植物种植。 年代 60年代:社区休闲公园。丰富的休闲活动设施, 如游泳池, 60年代:社区休闲公园。丰富的休闲活动设施, 如游泳池, Minigolf, 年代 青少年活动设施等。 青少年活动设施等。 70年代: 私人休闲公园。 位于城市边缘, 具有吸引力的活动设施。 70年代: 私人休闲公园。 位于城市边缘, 具有吸引力的活动设施。 年代 私人汽车可达。 私人汽车可达。 70年代: 住区绿色空间。卫星城镇普遍绿化,包括楼宇间, 70年代: 住区绿色空间。卫星城镇普遍绿化,包括楼宇间,广场和停车 年代 草地和灌木丛较多。 场。草地和灌木丛较多。 50年代以后: 园林展。极高的观赏性和代表性。高效的使用性。 50年代以后: 园林展。极高的观赏性和代表性。高效的使用性。美化 年代以后 城市。展示园林艺术。 城市。展示园林艺术。
园林之始: 伊甸园” 世界井然有序, 园林之始:“伊甸园”。世界井然有序,人与自 然和睦相处。随着时间演进,人类逐渐征服自然。 然和睦相处。随着时间演进,人类逐渐征服自然。
•19世纪以前, “伊甸园” 只是富人和权贵的财产。 19世纪以前, 伊甸园” 只是富人和权贵的财产。 19世纪以前
• 德国最早的私家园林 于 794年开始种植果树 年开始种植果树、 794年开始种植果树、蔬 菜,药草和观赏性植物等 开始种植月季, (开始种植月季,做为药 ),建设相应的设施 建设相应的设施。 草),建设相应的设施。
1.1.1 庭园和市民公园
在中世纪以及文艺复 兴时期, 兴时期,植物收集来 源于对自然的兴趣。 源于对自然的兴趣。 驾驭自然的力量, 驾驭自然的力量, BarockBarock-garden 为 典型—豪华 规整, 豪华, 典型 豪华, 规整, 对称。 对称。
自然风景园产生新的“理想自然理念” 景色内涵丰富 情感充沛。 景色内涵丰富, 自然风景园产生新的“理想自然理念”—景色内涵丰富,情感充沛。
工业化时期, 工业化时期,园林 形式愈加浪漫: 形式愈加浪漫:人 们涌出城市, 们涌出城市, 向 往自然的, 往自然的,乡村的 生活空间。 生活空间。 19世纪, 19世纪,市民公园 世纪 在城市快速发展时 期成长起来。 期成长起来。是市 民意识解放的结果, 民意识解放的结果, 市民荣誉感和 市民荣誉感和城市 经济的产物。 经济的产物。 Stowe landscape garden
相关法律和规范
• • • • • • • •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相关规定 城市环境科学 城乡规划法 风景名胜区条例 建筑法 环境保护法 森林保护法 城市规划和园林规划规范
1. 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
1 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 2 城市开放空间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 自然保护的发展
1.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 1.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
市民公园标志自然意识的觉醒。 市民公园标志自然意识的觉醒。 “人们自觉或不 自觉的意识到:绿地作为一种工具,昭示着人民对权利 自觉的意识到:绿地作为一种工具, 的抗争和维护。公园建设就是范例”。 的抗争和维护。公园建设就是范例”
1.1.2 市民公园运动
• 背景:工业化的后果—环境 背景:工业化的后果 环境 问题, 问题,无产阶级的困苦和饥 饿。 • 19世纪后半叶,美国的 19世纪后半叶, 世纪后半叶 Friedrich law Olmsted 在 New York 第一次设计建设 Park。 了 Central Park。其满足 了休憩娱乐需求, 了休憩娱乐需求,抛弃人工 雕饰,与居民住区道路通达。 雕饰,与居民住区道路通达。 入口标志明显。 入口标志明显。 • 其实质为:新的社会概念, 其实质为:新的社会概念, 新的自然理念,注重区位要 新的自然理念, 素和植物群落社会学要素。 素和植物群落社会学要素。
景观生态规划讲义 景观生态规划讲义
王洪涛
目 录
绪论 1.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 1.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 2.景观规划和生态性城市发展 2.景观规划和生态性城市发展 3.城市景观调查与评价 3.城市景观调查与评价 4.城市景观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4.城市景观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5.环境和景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5.环境和景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80年代以后:娱乐及体验公园。 80年代以后:娱乐及体验公园。 80年代以后 私人公园继续发展。 Disneyland, 私人公园继续发展。如Disneyland, 以日本和美国最为著名。 以日本和美国最为著名。
1.2 城市开放空间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 城市和乡村在许多人眼里是一种对立矛盾。 城市和乡村在许多人眼里是一种对立矛盾。 对立矛盾 • 园林设施,以及“理想城市模型”形成解决这一矛盾的钥匙。 园林设施,以及“理想城市模型”形成解决这一矛盾的钥匙。 • 以下是一些城市发展理论: 以下是一些城市发展理论:
十八世纪城市发展和“理想城市” 1.2.2 十八世纪城市发展和“理想城市”方案
• “理想城市”方案的先驱: Claude-Nicolas Ledoux(1736-1806), 理想城市”方案的先驱: ClaudeLedoux(1736-1806), Owen(1771-1858), Fourier(1772-1837)等 Robert Owen(1771-1858),Charles Fourier(1772-1837)等。 • “理想城市”方案:具有一定的绿色和开放空间。城市和自然相互渗透, 理想城市”方案:具有一定的绿色和开放空间。城市和自然相互渗透, 城市卫生得到改善。林荫道和开放公园为全体居民服务。城市生长由绿带 城市卫生得到改善。林荫道和开放公园为全体居民服务。 加以限制,而不是城墙。绿带还具有食品生产功能。 加以限制,而不是城墙。绿带还具有食品生产功能。通过城市建设进行社 会改良。 会改良。 • Marx 和 Engels 的见解:通过新的城市形式解决城市问题。建设积极的 的见解:通过新的城市形式解决城市问题。 开放空间。阳光和空间在城市中心再现。 开放空间。阳光和空间在城市中心再现。
中世纪的城市发展和“乌托帮” 1.2.1 中世纪的城市发展和“乌托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