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巴赫《恰空》之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巴赫《恰空》之美-音乐论文

试析巴赫《恰空》之美

韩艺[1]

[内容提要] 约翰· 塞巴斯蒂安· 巴赫《为小提琴而作的六首无伴奏奏鸣曲与组曲》(BWV1001—1006),是小提琴艺术最宝贵的文献。其中的第二组曲的末篇d 小调《恰空》,是整部作品中规模最为长大、语汇最为丰富、情感最为深沉、技巧最具难度的点睛之笔,被誉为小提琴音乐的《圣经》(旧约)。本文旨在通过形式上的体裁结构、表现上的演奏处理与意境上的情感诉求,探寻巴赫《恰空》之美。

[关键词]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小提琴《/ 恰空》

中图分类号:J6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36(2014)04-0204-4

[1]作者简介:韩艺(1972~)女,沈阳音乐学院管弦学科讲师。

如真如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所赞誉的那样,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 1750)是“大海”,那么,《为小提琴而作的六首无伴奏奏鸣曲与组曲》(BWV1001—1006)便是汲取海之精华淬炼而成的一颗明珠——巴赫赋予小提琴这一歌唱性、旋律性乐器以几乎不可完成的对位技巧,将它的独奏变幻出可媲美重奏、管风琴甚至管弦乐队的复调意味与感染力,缔造了一部小提琴音乐的《圣经》(旧约),将它的艺术成就推向了高度完美而几近不可超越的境界。[2]

在这部作品中,巴赫遵循古钢琴组曲的传统,采用“阿列曼德”(Allemande)、“库朗特”(Courante)、“萨拉班德”(Sarabande)和“吉

1

格”(Gigue)四首典型的舞曲形式,并在其中规模最大的第二组曲“帕蒂塔”(Partita, BWV1001)的末篇,加入了一首d 小调《恰空》(Chaconne of Partita No.2 in d minor),使它成为整部作品中规模最为长大、语汇最为丰富、情感最为深沉、技巧最具难度的点睛之笔。本文旨在通过对这首《恰空》在体裁、结构织体、音乐材料与演奏技法等方面的分析,感受小提琴技术与艺术之美,并试图深入巴赫虔诚、内敛、缜密而富于哲理性思考的情感世界。

一、形式之美——体裁结构

(一)体裁

恰空(Chaconne、Chacona、Ciaccona)是一种三拍子的巴洛克舞曲,其音乐主题属于一种连续性的变奏曲形式。有关恰空最早的文献出现在奥昆多(Mateo Rosas de Oquendo)的诗歌中,它源于拉丁美洲,是17 世纪早期流行于西班牙的一种舞蹈歌曲,随后传入意大利,为舞曲伴奏的和声进行转变成为低音旋律,并以运用类似于帕萨卡利亚(Passagalia) 的手法风行巴洛克时期的整个欧洲——不同之处在于恰空最初的和声形态为Ⅰ——Ⅴ——Ⅵ——Ⅴ,而当时的帕萨卡利亚则为Ⅰ——Ⅳ——Ⅴ——Ⅰ。

这时期恰空在不同国家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在意大利的恰空变奏曲中,低音会由和声模式的进行转为旋律性的低音线条,其它低音则通过变化发展而来;下行的四度音程和弦就是来自于变化发展的低音进行,且也有可能来自于帕萨卡利亚的发展原则——最明显的特点是为其音乐保持小调。此时的作曲家除了会在作品中创作出带有一连串与帕萨卡利亚发展模式截然不同的恰空低音外,还会为每一乐句选取一个创作原则,如故意结束在主(T)或属(D)音上。

但在通常情况下,一部作品中的所有乐句会结束于同一和弦。另外,17 世纪下半叶,恰空的低音形式也出现在声乐作品中,这一时期正是意大利声乐恰空发展的一个高潮;同时许多器乐合奏形式的恰空作品也屡屡出现,一些是带有固定低音的,另一些是带有变化低音的,尽管大部分的此类作品保持在单一调性上,但也出现了一些转调的作品。

17 世纪前半叶,西班牙风格的恰空传入法国,在那里它发展成为速度更慢、更庄严的形式,这种曲式结构随后传入英国和德国。

在德国,意大利和法国风格的恰空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恰空与帕萨卡利亚作品(1675-1750)的黄金时期。大部分德国恰空音乐为管风琴、羽管键琴或管弦乐作品,小提琴和琉特琴作品只占少数。此类作品可为一部独立的恰空主体作品,也可以是一部组曲或是奏鸣曲的一个乐章,或者与前奏曲或赋格组合出现。这与巴赫的创作背景基本一致,他以这首常被单独演奏的d 小调《恰空》,证明了小提琴的独奏也可以完成键盘类乐器或管弦乐队般的复杂织体与复调思维。

(二)曲式

巴赫在这首《恰空》中,以节奏的模进构成了8 小节的旋律主体,随后展开了30 次的变奏,并根据恰空Ⅰ——Ⅴ——Ⅵ——Ⅴ的和声进行,构成了不断循环的符合这一程式的低音旋律线条。

作曲家运用同主音大小调的方式将这首庞大的变奏曲组织起来,全曲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132 小节)为d 小调,从主题开始至第15 变奏,为乐曲的核心部分;第二部分(133-208 小节)转入D大调,从第16 变奏至第24 变奏,将乐曲推向发展的高潮;第三部分(209-257 小节)又回到了d 小调,用最后6 个变奏对第一部分的主要材料进行再现,全曲结束。

3

巴赫为小提琴挑选了一个极具挑战难度的体裁,凭借严谨的和声思维与复调思维,以恰空传统的和声进行为主题的展示与大量变奏的展开搭建了框架,在横向上推动了旋律线条尤其是低音部分的流动,在纵向上丰满了和弦的构成与功能,为全曲在形式上构建了类似于建筑般立体、牢固、充满空间光影变幻的恢弘美感。

二、表现之美——演奏分析

巴赫在《恰空》中,尝试着为小提琴的演奏艺术寻求一条超越时代、超越工艺、超越技术之路,他将以往贯彻在键盘乐器上的创作思维投射在小提琴上,并彻底改变了当时人们对它的认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它的属性,从而将它的演奏与内涵推向了前所未有甚至至今无法超越的高度与深度。

(一)第一部分

乐曲伊始,巴赫并未在手稿中明确速度,经过演奏家们的长期实践,它一般被处理成行板(Aadante)或庄严地(Grave)速度。全曲的主题(1-8 小节)为d 小调,3/4 拍,由4+4 两个平行、稳定的乐句组成,且后一句是对前一句的变化性重复(谱例1)。这种8 小节的段落结构模式在整部作品中贯彻始终,只是在第15 变奏后加入了4 小节的扩充,以结束第一部分,启示第二部分。

在节奏上,上方声部在三拍子的框架中刻意加长第二拍,并多采用4 音符的节奏型,突出了演奏的重音在第二拍上。旋律以d小调属音向上的五度跳进开始,随即转为下行,使得主题的陈诉饱含庄严雄浑、深沉悲壮的情绪风格。同时,连续的柱式和弦层层推进,三和弦与七和弦的交替在协和与不协和、稳定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