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哲学的在场与经济学的立场_面向共_省略_学与哲学对话_全国学术研讨会述评_卜祥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的在场与经济学的立场
———“面向共同未来:经济学与哲学对话”全国学术研讨会述评
卜祥记张飞岸[1]
为了推动跨学科的沟通合作,在不同学科的交叉互动和视界融合中寻找更加富有现实解释力与思想创造性的学术生长点,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推出了“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学术前沿系列对话”。2008年夏季召开的“面对共同未来:经济学与哲学对话”全国学术研讨会,是系列对话的第二场,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哲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改革开放30年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把经济学这门号称社会科学中的“数学”的基础学科推到了前所未有的显学地位。为了与这一显学地位相适应,中国的经济学研究主动顺应了19世纪以来西方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化”的历史潮流,经历了一个“去政治化”的发展过程。中国经济学去政治化”的过程在把政治经济学边缘化的同时,也把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定位在超价值、超现实的基础之上。这一超价值、超现实的自我定位一方面帮助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回避了来自社会各界的道德追问;另一方面,也使经济学自身在这种远离道德、远离大众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解释现实的能力。解释力丧失的背后是立场的错位和价值的缺失,而对立场的审视和价值的追问,使经济学和哲学之间的对话成为未来学科发展必不可少的环。
哲学,作为最古老的一门学科,是社会科学的源头和基础。哲学要想在与各个学科的互动中继续发挥主导性作用,就必须使自身从书斋回归社会,从理论回归现实。改革开放30年,与经济学“去政治化”过程相伴随的,是哲学的“去价值化”过程。如果说经济学“去政治化”带来的仅仅是解释力的丧失,那么哲学的“去价值化”则意味着哲学的死亡。失去了价值维度的哲学,表面上可以在实证主义的光环下找到暂时的栖身之所,但事实上,在向实证主义靠拢的过程中,哲学已因为价值理性的缺失而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在科学尚未发达的年代,哲学可以作为百科全书充当各个领域的统帅;然而,在科学已经获得超乎想象成就的当代,哲学如果为迎合科学的趣味而使自身向实证主义、分析哲学退守,那哲学就会逐渐从退守发展到退场,甚至最终被其他学科完全取代。
在一个科学统治人学、物质统治精神的时代,无论对于经济学还是哲学而言,追问立场和价值都是非常重要、甚至必要的,因为正是这种追问使我们能够在物欲横流中看到精神匮乏,在物的发展中看到人的异化,在批判现实中发现超越现实的可能性。正是基于对立场的坚持和价值的坚守,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位著名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才共聚一堂,一起就我国哲学和经济学在未来所要面临的重大问题展开对话。尽管对话本身并不一定能够完全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但经过这次对话,大家均意识到学科壁垒对于经济学和哲学的发展而言都是必须被打破的桎梏。现实社会的发展是各个领域彼此互动的结果,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依赖各个学科之间的广泛交流,开放的事业需要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社会科学。
一、打破学科壁垒,推进理论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逐步进入了一个复杂的社会转型时期,凸显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30多年来,在为解决这些重大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支撑方面,哲学与经济学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着哲学与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在哲学与经济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哲学研究中西方话语系统影响较大,欧式研究方法和逻辑颇受重视,常常沉醉于抽象的思辨,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追问不够,有分量的学术成果较少;而经济学时常陷入对具体问题的纯粹技术层面的实证分析,对其自身深层次理论问题关注不够,理论经济学跨学科研究十分薄弱。因此,加强哲学与经济学的对话,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当下最令人感到困惑的问题是,火热的改革开放实践所带来的重大社会变革对理论的强烈需求,与哲学在某种程度上的“非在场性”和日益计量化或数学化的经济学的实证性及理论视域的狭隘性,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貌合神离的哲学与经济学的关系相
[1]作者卜祥记,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海200433);张飞岸,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马克思主义理论编辑室编辑(北京100720)。
互隔离的原因究竟何在?如何打破学科壁垒,使哲学抛弃抽象的思辨而成为“在场性”的哲学,使在场性经济学成为“有大众立场”的经济学,并在此基础
上进一步推进哲学与经济学的理论创新?这正是专家们首先提出并试图解决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陈先达教授从经济学与哲学的关系角度探讨了加强学科对话的必要性。陈先达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要求我们必须在加强哲学对话的同时,走出哲学对话。所谓加强哲学对话是指要加强马哲、西哲与中哲之间的对话,与此同时,还要使哲学走出自身的学科界限,积极开展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在这种跨学科的交流中,哲学与经济学之间的对话尤其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其关系到作为完整科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存在与发展空间问题。仅停留于哲学领域的对话是概念与概念、思想与思想的对话;哲学与经济学的对话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思想与现实的对话。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困境就在于哲学对经济学的漠视。可以断言,没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理论支撑,就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当今中国的现实问题,必须要有经济学的视野,一个不懂得经济学的哲学家就不可能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做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分析和判断。没有经济学理论的支撑,哲学将会永远浮在社会的表层,不能进入社会的深处,从而使自身不断陷于空论之中。同样,一个不懂得或不承认历史唯物主义的经济学家也不可能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更不可能成为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当前中国的经济学最缺乏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当然有自己的特有范畴和分析方法,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最根本的指导原则应该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无法相信一个不承认社会经济形态理论,不承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反对辩证思维方法的经济学家,能成为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来说,背离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只能是缘木求鱼。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不存在哲学与经济学的矛盾,不存在哲学思维方法与经济学理论的分裂。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而言,最大的危险来自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蔑视。当代中国的经济学研究不能排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指导,那种完全倒向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有害的。只有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济学家才能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的各种经济现象给予正确的分析。市场经济问题,不单纯是经济学的问题;不能把市场经济单纯看作是资源与劳动力的配置问题,它还是一个哲学问题。所有市场经济的特点都是人与人关系的物化,市场经济必然影响到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整个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