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设计 精品
基于STC单片机的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基于STC单片机的温度检测系统设计摘要该文基于STC单片机,设计了一种温度检测系统。
该系统可以对环境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将实时温度数据显示在LCD屏幕上。
通过LM35传感器捕捉环境温度信号,并使用AD转换器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
单片机使用定时和中断技术实时采集温度数据,并将数据存储在EEPROM中,以便后续分析和处理。
该系统具有运行稳定,实时性高等优点。
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很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STC单片机、温度检测、LM35传感器、LCD显示屏1. 简介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单片机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物联网应用中。
温度检测系统是单片机应用的典型例子。
温度检测是工业生产、环境监测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重要技术之一。
目前,利用单片机实现温度检测系统已经成为研究和应用领域的热点之一。
本文基于STC单片机,设计了一种温度检测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LM35温度传感器、AD转换模块、单片机、EEPROM和LCD屏幕等部件组成。
该系统具有实时性强、运行稳定的特点,并能够对环境温度进行实时监测。
实验结果表明,该温度检测系统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 系统设计2.1 传感器该系统采用LM35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体积小、响应快、精度高等优点,是常用的温度传感器之一。
该传感器的输出电压随温度线性变化,可以轻松实现温度信号的检测。
LM35传感器输出电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式如下:Vout = (10mV/℃) T其中,Vout为输出电压,T为温度值。
2.2 AD转换模块为了将温度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需要使用AD转换器。
该系统采用了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AD转换模块。
该模块可以将LM35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成单片机可以处理的数字信号。
同时,为了保证转换精度,该系统采用了连续逼近法来实现AD转换。
2.3 单片机该系统采用STC89C52单片机,该单片机具有高速、易于编程、低功耗等优点。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与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与控制系统设计本设计基于单片机,实现了一个简单的温度测量与控制系统。
系统包括一个温度传感器、一个单片机以及一个加热器。
传感器测量环境温度并将数据传输给单片机,单片机根据设定的温度值控制加热器的开关状态,以保持环境温度在设定范围内。
1.系统硬件设计1.1温度传感器本设计采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它具有高精度、数字输出和一根数据线就可以进行通讯的特点。
传感器通过一根引脚连接到单片机,单片机通过引脚接收传感器发送的温度数据。
1.2单片机本设计选用常见的STC15W4K32S2单片机,它具有较好的性能和丰富的外设,能够满足本设计的需求。
单片机负责接收传感器数据、处理控制逻辑并控制加热器的开关。
1.3加热器加热器可以是一个简单的电热器件,其开关状态由单片机控制。
当环境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单片机关闭加热器;当环境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单片机打开加热器。
2.系统软件设计2.1温度测量单片机通过引脚接收传感器发送的温度数据。
传感器输出的温度数据是以16位二进制补码形式表示的,需要单片机进行转换成实际温度值。
通过一定的计算方法,单片机可以将二进制数据转换为摄氏温度值,并存储在内部变量中以供后续控制使用。
2.2温度控制单片机根据设定的目标温度值和传感器实际测得的温度值进行比较,决定加热器的开关状态。
如果环境温度低于设定值,单片机关闭加热器以增加环境温度;如果环境温度高于设定值,单片机打开加热器以降低环境温度。
2.3显示与人机交互为了方便用户查看系统运行状态,可以增加液晶显示屏或LED指示灯。
系统可以定时或根据用户操作显示当前温度值、目标温度值、加热器状态等信息,以便用户了解系统工作情况并进行交互操作。
3.系统工作流程系统工作流程如下:-单片机初始化,配置引脚和定时器等相关参数;-单片机不断轮询传感器,接收温度数据;-单片机将传感器数据转换成摄氏温度值;-单片机根据设定的目标温度值进行温度控制;-单片机根据控制结果调整加热器的状态;-如果存在人机交互需求,单片机将相关信息显示在屏幕上。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共3篇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共3篇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温度控制变得愈发重要。
在家庭、医院、实验室、生产车间等场合,温度控制都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设计思路本文所设计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主要由单片机、温度传感器、继电器和液晶屏幕等部件组成。
其中,温度传感器负责采集温度数据,单片机负责处理温度数据,并实现温度智能控制功能。
继电器用于控制加热设备的开关,液晶屏幕用于显示当前温度和系统状态等信息。
在实现温度智能控制功能时,本设计采用了PID控制算法。
PID控制算法是一种经典的控制算法,它基于目标值和当前值之间的误差来调节控制量,从而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
具体来说,PID控制器包含三个部分:比例控制器(P)用于对误差进行比例调节,积分控制器(I)用于消除误差的积累,微分控制器(D)用于抑制误差的未来变化趋势。
这三个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加权叠加后,作为继电器的控制信号,实现对加热设备的控制。
系统实现系统硬件设计在本设计中,我们选择了常见的AT89S52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
该单片机运行速度快、稳定性好,易于编程,并具有较强的扩展性。
为了方便用户调节温度参数和查看当前温度,我们还选用了4 * 20的液晶屏。
温度传感器采用LM35型温度传感器,具有高精度、线性输出特性,非常适用于本设计。
系统电路图如下所示:系统软件设计在单片机的程序设计中,我们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部分:1. 温度采集模块为了实现温度智能控制功能,我们首先需要获取当前的温度数据。
在本设计中,我们使用了AT89S52单片机的A/D转换功能,通过读取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模拟电压值,实现对温度的采集。
采集到的温度数据存储在单片机的内部存储器中,以供后续处理使用。
2. PID控制模块PID控制模块是本设计的核心模块,它实现了对温度的精确控制。
《2024年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范文

《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在现代工业控制领域,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至关重要。
为了满足不同场景下对温度精确控制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案。
该系统通过51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结合温度传感器与执行机构,实现了对环境温度的实时监测与精确控制。
二、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本系统以51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其具备成本低、开发简单、性能稳定等优点。
硬件部分主要包括51单片机、温度传感器、执行机构(如加热器、制冷器等)、电源模块等。
其中,温度传感器负责实时监测环境温度,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执行机构根据控制器的指令进行工作,以实现对环境温度的调节;电源模块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的供电。
2. 软件设计软件部分主要包括单片机程序与上位机监控软件。
单片机程序负责实时采集温度传感器的数据,根据设定的温度阈值,输出控制信号给执行机构,以实现对环境温度的精确控制。
上位机监控软件则负责与单片机进行通信,实时显示环境温度及控制状态,方便用户进行监控与操作。
三、系统实现1. 硬件连接将温度传感器、执行机构等硬件设备与51单片机进行连接。
具体连接方式根据硬件设备的接口类型而定,一般采用串口、并口或GPIO口进行连接。
连接完成后,需进行硬件设备的调试与测试,确保各部分正常工作。
2. 软件编程编写51单片机的程序,实现温度的实时采集、数据处理、控制输出等功能。
程序采用C语言编写,易于阅读与维护。
同时,需编写上位机监控软件,实现与单片机的通信、数据展示、控制指令发送等功能。
3. 系统调试在完成硬件连接与软件编程后,需对整个系统进行调试。
首先,对单片机程序进行调试,确保其能够正确采集温度数据、输出控制信号。
其次,对上位机监控软件进行调试,确保其能够与单片机正常通信、实时显示环境温度及控制状态。
最后,对整个系统进行联调,测试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试,本系统能够实现对环境温度的实时监测与精确控制。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监测系统设计与制作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监测系统设计与制作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等概念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而温度监测系统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监测系统不仅可以准确测量环境温度,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为人们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1. 系统整体设计本系统基于STM32F103C8T6单片机,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测量室内温度,通过数码管和LED灯提示温度状况。
在功耗方面,系统采用了待机模式,能够有效地降低功耗,从而延长系统使用寿命。
2. 系统硬件设计硬件设计主要包括温度传感器电路、单片机电路和数码管及LED灯电路。
其中,温度传感器电路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及其匹配电阻,单片机电路采用STM32F103C8T6单片机及其外设电路,数码管及LED灯电路则采用CD4511数码管译码器和LED灯。
3. 系统软件设计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单片机的程序设计和显示程序设计。
单片机的程序设计采用Keil uVision软件进行编写,并对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将温度值显示在数码管上,并通过LED灯提示温度高低状况。
显示程序设计则采用了7段数码管显示和LED灯提示两种方式,以便用户更加直观地了解室内温度情况。
4. 系统测试与实验为了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首先,在室内设定不同的温度值进行测试,并通过数码管和LED灯观察温度显示情况和高低状况。
其次,在不同电压、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测试,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和适用性。
最后,在不同功率和待机模式下测试系统的耗电量,以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能耗控制能力。
总之,基于单片机的温度监测系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稳定性,可以为人们提供准确可靠的温度数据,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节能优势,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温度监测系统方案。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温度控制系统是一种常见的自动控制系统,用于维持设定温度范围内的温度稳定。
本文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一、系统设计1.功能需求:(1)温度检测:获取环境温度数据。
(2)温度显示:将检测到的温度数据以数字方式显示。
(3)温度控制:通过控制输出信号,自动调节温度以维持设定温度范围内的稳定温度。
2.硬件设计:(1)单片机:选择适合的单片机,如51系列、AVR系列等,具有较强的计算和控制能力。
(2)温度传感器:选择适当的温度传感器,如DS18B20、LM35等,能够准确检测环境温度。
(3)显示屏:选择适当的数字显示屏,如LCD显示屏、数码管等,用于显示温度数据。
(4)执行机构: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执行机构,如继电器、风扇等,用于控制温度。
3.软件设计:(1)温度检测:通过单片机采集温度传感器的模拟信号,并通过数字转换获得温度数据。
(2)温度显示:将获取到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通过数字显示屏显示。
(3)温度控制:通过控制执行机构,如继电器等,根据温度数据的变化进行调节,将温度维持在设定范围内。
二、系统应用1.家居温控系统:家庭中的空调、暖气等设备可以通过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实现智能控制。
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内温度,并将温度数据显示在数字显示屏上。
通过设定温度阈值,当室内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系统控制空调或暖气进行启停,从而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和稳定。
这不仅提高了居住舒适度,还能节约能源。
2.工业过程控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一些特定的应用需要严格控制温度,以确保产品质量或生产过程的稳定。
通过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可以实时检测并控制生产环境的温度。
当温度超过或低于设定的阈值时,系统可以自动调整控制设备,如加热器、冷却器等,以实现温度的控制和稳定。
3.温室农业:温室农业需要确定性的环境温度来保证作物的生长。
通过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可以监测温室内的温度,并根据预设的温度范围,自动启停加热或降温设备,以维持温室内的稳定温度。
51单片机实时数字温度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

51单片机实时数字温度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温度监测与控制系统是现代工程中常见的一种自动化控制系统。
本文将针对51单片机实时数字温度监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一、系统设计需求本系统要求能够实时监测温度,并根据温度变化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具体的设计需求如下:1. 监测系统需要具备高精度的温度测量能力,能够实时监测温度值,并将数据显示在LCD屏幕上。
2. 系统需要能够实现对温度的控制,当温度超过设定的阈值时,系统能够自动控制风扇或加热器进行温度调节。
3. 系统需要具备可靠的报警功能,当温度超过安全范围时,系统能够及时发出声音或者闪烁警示灯。
4. 系统需要能够提供数据记录功能,将监测到的温度数据保存在存储器中,以便后续分析或查询。
二、系统设计方案基于上述设计需求,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案来设计51单片机实时数字温度监测与控制系统:1. 硬件设计:a) 使用一个温度传感器,如LM35,连接到单片机的模拟输入引脚,用于测量环境温度。
b) 连接一个LCD显示屏,用于实时显示温度数值、控制状态和警报信息。
c) 连接一个风扇或加热器,用于控制温度调节。
d) 连接一个蜂鸣器或警示灯,用于发出警报。
2. 软件设计:a) 使用C语言编程,搭配相应的开发工具,如Keil uVision等。
b) 通过模数转换器将LM35传感器读取的模拟温度值转换为数字温度值。
c) 使用定时器中断实现温度测量和控制的实时性。
d) 利用单片机的GPIO口来控制风扇或加热器的开关。
e) 当温度超过设定的阈值时,通过LCD屏幕显示警示信息,并触发警报器功能。
f) 使用存储器来记录温度数据,可选择EEPROM、SD卡等存储介质。
三、系统工作流程经过上述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该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1. 初始化:系统启动时,进行相关的初始化操作,包括引脚配置、定时器设置和显示屏初始化等。
2. 温度测量:定时器中断触发温度测量,将模拟温度值转换为数字温度值。
毕业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简介该文档旨在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该系统可以监测环境温度,并通过控制器来自动调节温度以达到预设的目标温度。
系统构成该温度控制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1. 温度传感器:用于感知环境温度的变化。
2. 单片机:作为控制中心,接收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并根据预设的目标温度进行控制。
3. 控制器:根据单片机的指令,控制加热器或制冷器来调节环境温度。
4. 显示器:用于显示当前环境温度和目标温度。
工作原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1. 温度传感器实时感知环境温度,并将数据传输给单片机。
2. 单片机收到传感器数据后,与预设的目标温度进行比较。
3. 如果当前环境温度低于目标温度,单片机将发送指令给控制器,要求控制器启动加热器以升高温度。
4. 如果当前环境温度高于目标温度,单片机将发送指令给控制器,要求控制器启动制冷器以降低温度。
5. 控制器接收到单片机的指令后,相应地控制加热器或制冷器的工作状态。
6. 当环境温度接近目标温度时,单片机将发送指令给控制器停止加热器或制冷器的工作。
7. 显示器实时显示当前环境温度和目标温度,以便用户监测和控制系统状态。
设计步骤以下是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步骤:1. 确定所需的温度范围和目标温度。
2. 选择适合的温度传感器,并将其连接到单片机的输入引脚。
3. 编写单片机的程序代码,包括读取传感器数据、与目标温度比较、控制加热器或制冷器的指令等。
4. 选择适合的控制器,并将其连接到单片机的输出引脚。
5. 编写控制器的程序代码,包括接收单片机指令、控制加热器或制冷器的工作状态等。
6. 将显示器连接到单片机,并编写相应的程序代码以实现温度显示功能。
7. 进行系统硬件和软件调试,确保各个组件能够正常工作。
8. 在实际环境中进行系统测试和优化。
总结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可以实现自动调节环境温度的功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应用前景。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调试,可以实现系统的稳定和准确性能。
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检测控制系统设计 精品

编号: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监测控制系统设计指导教师杨光军学生姓名李瑞涛学号200811705106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学单位德州学院机电工程系(盖章)二O一二年五月十日德州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德州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院(系):机电工程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012 年04月12日目录摘要 (1)1引言 (1)1.1课题背景 (1)1.2立题的目的和意义 (1)1.3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1.4本系统主要研究内容 (2)2系统总体设计 (2)2.1系统功能设计 (2)2.2系统设计原则 (2)2.3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3系统硬件设计 (5)3.1单片机系统设计 (5)3.2传感器的设计 (8)3.3液晶显示装置设计 (10)3.4光声报警系统与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 (12)4软件系统设计 (14)4.1初始化模块 (15)4.2温湿度检测模块 (15)4.3温湿度判断控制模块 (15)4.41602液晶显示模块 (16)4.5报警模块 (16)4.6系统整体软件程序 (16)总结 (16)参考文献: (16)谢辞 (16)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检测控制系统设计李瑞涛(德州学院机电系,山东德州253023)摘要:本文利用89C51单片机设计一个温室大棚的温湿度检测控制系统,对室内的温湿度进行检测控制并实时显示。
其中温湿度传感器采用AM230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通过89C51单片机的处理把温湿度值显示在1602液晶上。
并实时判断温湿度值是否满足设定的温湿度范围,若超出设定范围,通过89C51启动温湿度控制系统,达到恒温恒湿的目的。
关键字:89C51;AM2301;1602液晶显示;温湿度控制系统1 引言1.1 课题背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显著提高。
对植被也要求越来越严格,如何种植出品种优良的植物,一直是人们研究的话题。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控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控系统的设计在现代的工业领域和生活中,温度测控系统被广泛应用,以监测和控制温度。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控系统设计。
1.系统概述该系统的设计目标是能够测量和监控环境中的温度,并能自动调节温度以保持设定的温度。
该系统由传感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执行器模块组成。
2.传感器模块传感器模块用于测量环境中的温度。
在该系统中,我们可以使用温度传感器来实现温度测量。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热电阻等。
传感器模块将温度数据传输给数据处理模块。
3.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基于单片机来实现。
单片机通过接收传感器模块传输的温度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判断,并决定是否需要调节温度。
数据处理模块还可以设置一个温度阈值,当环境温度超过或低于该阈值时,触发执行器模块进行温度调节。
4.执行器模块执行器模块是用来调节环境温度的关键。
在该系统中,我们可以使用电热器或制冷器来调节温度。
执行器模块会根据数据处理模块的控制信号来决定是否打开或关闭电热器或制冷器,以达到设定的温度。
5.界面设计为了方便用户的操作和监控,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用户界面模块。
用户界面模块可以通过LCD显示屏展示当前环境温度和设定的温度,并提供一些按键用于设置温度阈值。
用户可以通过按键来设置温度阈值,同时可以看到当前温度和设定的温度。
6.系统工作流程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传感器模块测量环境温度,并将温度数据传输给数据处理模块。
-数据处理模块接收温度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判断。
-如果环境温度超过或低于设定的温度阈值,数据处理模块触发执行器模块进行温度调节。
-执行器模块根据数据处理模块的控制信号,打开或关闭电热器或制冷器,以调节环境温度。
-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界面模块设置温度阈值,同时可以实时监控当前温度和设定的温度。
7.系统优化为了进一步优化系统的性能,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引入PID控制算法,以提高温度的稳定性和控制精确度。
-添加温度报警功能,当环境温度超过一定范围时,触发警报。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温度检测在各个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实现对温度变化的准确监测和控制,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
二、系统概述本系统通过采集环境温度数据,并通过单片机进行处理和控制,实现对温度的实时监测和报警功能。
三、硬件设计3.1传感器选择在温度检测系统中,传感器是获取环境温度信息的关键部件。
本系统选择了精度高、稳定性好的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作为温度采集装置。
3.2单片机选择单片机是系统的核心控制部分,负责采集传感器数据、处理数据并输出相应信号。
为了满足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要求,本系统选择了常用的S T M32系列单片机作为控制器。
3.3电路设计基于上述选择的传感器和单片机,我们设计了相应的电路接口和连接方式,确保传感器能够正常采集数据,并将数据传输给单片机进行处理。
四、软件设计4.1系统架构本系统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和用户界面层。
每一层都有相应的功能模块,实现温度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显示。
4.2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通过定时中断方式,周期性地读取传感器数据,并通过计算得到温度值。
采集到的数据经过滤波和校正处理后,传递给用户界面层进行显示。
4.3用户界面为了方便用户操作和监测温度变化,系统设计了简洁直观的用户界面。
用户可以通过L CD显示屏上的菜单操作,查看温度数值和设置相关参数,同时系统还具备温度报警功能。
五、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5.1硬件测试在硬件实现完毕后,进行了必要的硬件测试。
通过测量不同环境下的温度,并与实际温度进行比对,验证了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2软件测试系统软件的测试主要包括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通过模拟实际使用场景,测试了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温度检测和报警功能是否正常。
六、总结与展望本文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
通过合理的硬件选型和软件设计,实现了对温度数据的实时监测和报警功能。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引言温度是物质热运动状态的一种反映。
在实际应用中,温度统一评价标准常以摄氏度为单位。
而高效监测温度的过程,需要借助相应的技术手段。
本文旨在通过使用单片机技术等相关电子学技术,设计一种可靠、精确的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
相关研究背景近年来,温度检测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单片机作为一种常用的嵌入式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温度检测与控制方面。
与传统的温度控制系统相比,使用单片机技术的温度控制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使用数字信号2.精度高3.温度波动小4.系统稳定性好5.扩展性强因此,在当今工业生产、生活、医疗等各方面,单片机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但是,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单片机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的特性和性能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本文旨在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一种适用于特定环境的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
计划研究内容本文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一、单片机温度检测系统1.掌握单片机的基本运作原理2.掌握单片机中涉及到的相关模块的使用方法3.设计基于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系统二、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1.在单片机温度检测系统基础上,探讨构建温度控制系统的方法2.设计基于继电器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三、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软件设计1.针对单片机的实际应用开展设计,确定系统所需的功能2.使用C语言等相关编程语言进行系统软件设计3.开发界面友好的操作界面,方便系统运行与维护计划使用的技术手段及设备清单1.采用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硬件平台2.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作为温度检测模块3.5V继电器作为温度控制输出端4.软件部分采用嵌入式C语言进行编程5.展示部分,使用LCD1602液晶屏、蓝牙等模块。
本文旨在通过应用单片机技术、数字温度传感器等电子学技术,设计出智能化的、高精度的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
本文将集成传感器,存储单元,数据处理以及控制单元,以便于界面友好。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引言: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许多领域中,温度控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例如,室内温度控制、工业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等等。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智能控制,提高控制精度,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一、系统设计原理系统设计的原理是通过传感器检测环境温度,并将温度值传递给单片机。
单片机根据设定的温度值和当前的温度值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执行器实现温度控制。
二、硬件设计1.传感器: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NTC热敏电阻和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
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传感器。
2. 单片机:常见的单片机有ATmega、PIC等。
选择单片机时需要考虑性能和接口的需求。
3.执行器:执行器可以是继电器、电机、气动元件等。
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执行器。
三、软件设计1.初始化:设置单片机的工作频率、引脚输入输出等。
2.温度读取:通过传感器读取环境温度,并将温度值存储到变量中。
3.设定温度:在系统中设置一个目标温度值,可以通过按键输入或者通过串口通信等方式进行设置。
4.温度控制:将设定温度和实际温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执行器的开关状态。
如果实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执行器关闭,反之打开。
5.显示:将实时温度和设定温度通过LCD或者LED等显示出来,方便用户直观判断当前状态。
四、系统优化1.控制算法优化:可以采用PID控制算法对温度进行控制,通过调节KP、KI、KD等参数来提高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2.能耗优化:根据实际需求,通过设置合理的控制策略来降低能耗。
例如,在温度达到目标设定值之后,可以将执行器关闭,避免过多能量的消耗。
3.系统可靠性:在系统设计中可以考虑加入故障检测和自动切换等功能,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总结: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可以实现智能温度控制,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硬件和软件的设计,通过合理的算法和控制策略来优化系统性能,提高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温度是影响环境舒适度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温度的控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正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温度控制的需求而设计和实现的。
二、系统设计与实现1. 系统硬件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主要由传感器、单片机、执行机构和人机界面四个模块构成。
(1)传感器模块:传感器模块负责实时感知环境的温度变化。
常用的温度传感器有热敏电阻、热电偶和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等。
在本系统中选用热敏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因为其价格低廉、稳定性好且易于使用。
(2)单片机模块:单片机模块是系统的核心控制部分,负责接收传感器传来的温度信号并进行相应的逻辑判断和控制操作。
在本系统中选用的单片机是AT89S52,它具有低功耗、高性能和易扩展的特点。
(3)执行机构模块:执行机构模块根据单片机的控制指令来调节环境的温度。
常用的执行机构有电磁阀、电动机和风扇等。
在本系统中选用电动阀门作为执行机构,通过开关控制电动阀门的开关状态以调节环境的温度。
(4)人机界面模块:人机界面模块用于与用户进行交互,显示当前温度和用户设定的目标温度。
在本系统中选用LCD液晶屏作为人机界面,因为其能够直观地显示文本和图标。
2. 系统软件设计系统软件设计主要包括温度采集、温度控制和人机交互三个部分。
(1)温度采集:在系统启动时,单片机通过与温度传感器进行通信,实时采集环境的温度数据。
采集到的数据经过处理、滤波和校准后,转换为数字信号供后续处理使用。
(2)温度控制:根据用户设置的目标温度,单片机通过比较当前温度和目标温度的差值,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执行机构的工作状态。
当温度超过目标温度时,单片机发送控制信号给执行机构,使其关闭电动阀门降低温度;当温度低于目标温度时,单片机发送控制信号给执行机构,使其打开电动阀门升高温度。
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控系统

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控系统,该系统能实时采集当前温度并显示,同时要求该系统能设定温度上下限,当所测温度超出*围时,进展报警。
设计目的:了解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根本原理、性能与应用。
熟悉单片机AT89C51工作方式和应用。
通过实验提高对单片机的认识。
掌握DS18B20的接口方法及其输入程序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将所学的单片机原理及检测技术的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课程设计,掌握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电路设计的根本方法和技术了解电路参数的计算方法。
课程设计的主要工作对系统的各个模块的各个功能进展深入分析和研究,在对课题所采用的的方案进展可行详细的研究后设计具体功能电路。
熟悉所选芯片的功能并完成具体电路设计对系统的最终指标进展测试,针对系统的缺乏,进展分析并提出一些改正方法。
DS18B20传感器介绍温度传感器的种类众多,在应用与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场合时DALLAS〔达拉斯〕公司生产的DS18B20温度传感器当仁不让。
超小的体积,超低的硬件开消,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附加功能强,使得DS18B20更受欢迎。
相比于模拟温度传感器,这种设计方法可以节省电路连接。
由于DS18B20采用单总线技术,因此可以在总线上连接多个DS18B20。
用DS18B20测温度无需外接A/D转换电路,其输出的温度值就是已经经过了A/D转换,已经是数字量了。
DS18B20测量精度高,精度为0.0625摄氏度,固有的测温分辨率为0.5℃,在一秒内把温度转化成数字,测得的温度值的存储在两个八位的RAM中,单片机直接从中读出数据转换成十进制就是温度,使用方便。
DS18B20的主要特征:– 全数字温度转换及输出。
– 先进的单总线数据通信。
– 最高12位分辨率,精度可达土0.5摄氏度。
– 12位分辨率时的最大工作周期为750毫秒。
– 可选择寄生工作方式。
– 检测温度*围为–55°C ~+125°C (–67°F ~+257°F)– 内置EEPROM,限温报警功能。
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温度检测系统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温度检测在农业、医疗、工业等领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二、设计原理本系统采用了传感器对温度进行检测,并通过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展示。
具体设计的原理如下:1.传感器选择:本系统选择了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作为温度检测元件。
该传感器可通过一根线进行数据传输,接线简单、方便且准确。
2.单片机选择:本系统采用了STC89C52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
该单片机具有较高的性能和稳定性,并且易于编程和操作。
3.电路设计:本系统采用了适当的电路设计,包括功率供应电路、A/D转换电路、显示电路等。
其中,功率供应电路采用稳压电源,以保证系统正常工作;A/D转换电路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模拟温度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便于单片机处理;显示电路通过数码管将检测到的温度进行显示。
4.程序设计:本系统通过单片机进行温度检测数据的处理和展示。
程序设计的主要任务包括温度数据的采集、数据的转换和显示、过温报警等。
三、系统功能1. 温度检测:本系统可以对环境中的温度进行连续监测,并实时显示在数码管上。
用户可以通过系统界面了解当前环境的温度情况。
2. 温度历史记录:本系统可以记录下过去一段时间内的温度变化,并通过存储介质进行保存。
用户可以通过界面查询历史温度数据,以便进行分析和比较。
3. 温度报警:根据设定的温度阈值,本系统可以进行温度报警。
当环境温度超过或低于设定的阈值时,系统将发出声音或亮起报警灯,提醒用户环境温度异常。
4. 远程监控:本系统可以与其他设备通过网络进行连接,实现远程监控。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等终端设备了解远程环境的温度情况。
四、系统实验与结果分析为了验证本系统的性能和准确性,我们进行了实验并分析了实验结果。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温度控制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和调节环境温度。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具有成本低、控制精度高、可靠性好等优点。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一、系统概述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由温度传感器、单片机、继电器和加热器等组成。
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环境温度,并将测得的温度值传输给单片机。
单片机通过读取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并根据预设的目标温度值进行比较和控制,从而控制继电器的开关状态,进而控制加热器的工作。
通过不断调整加热器的工作状态,使环境温度保持在预设的目标温度值附近。
二、硬件设计1.温度传感器:采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具有精度高、使用方便等特点。
2.单片机:选用STC89C52单片机,具有较高的性能和较大的存储容量。
3.继电器:用于控制加热器的通断。
4.加热器: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合适的加热装置。
三、软件设计1.温度采集:单片机通过引脚接口与温度传感器连接,通过读取温度传感器的数据,获取当前环境温度。
2.控制算法:单片机将获取到的环境温度与预设的目标温度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3.继电器控制:单片机通过引脚接口与继电器连接,通过控制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来控制加热器的通断。
4.显示与操作:可以通过液晶显示屏显示当前环境温度和目标温度值,并通过按键进行目标温度的设置。
四、系统特点1.精度高:采用高精度的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测量,通过单片机进行数字量化和计算处理,控制精度较高。
2.可靠性好:采用可靠性较高的单片机和继电器进行控制,系统稳定可靠。
3.灵活性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的参数设置,适应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温度控制要求。
五、应用范围六、总结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合理选择硬件设备和设计控制算法,可以实现对环境温度的精确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试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温度控制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家庭、工业还是环境控制都需要对温度进行精确的测量和控制。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环境温度的监测和调节,为我们提供一个舒适和安全的生活环境。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一、系统设计原理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主要由温度传感器、控制器、执行机构和显示装置四个部分组成。
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温度,并将检测值传输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判断环境温度是否符合设定值,如果不符合,则通过执行机构对温度进行调节。
同时,控制器还将温度信息实时显示在显示装置上,供用户进行观察和调节。
二、硬件设计在硬件设计方面,我们选择xxx型号的单片机作为控制器,并搭配xxx型号的温度传感器。
执行机构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加热或降温装置。
显示装置可以选择液晶显示屏或LED显示屏,实现实时温度显示。
三、软件设计1. 初始化设置:在系统启动时,进行单片机的初始化设置。
包括端口设置、时钟设置和参数初始化等。
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2. 温度测量: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读取环境温度值,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
根据具体传感器的特性,进行AD转换或其他信号处理,得到准确的温度数值。
3. 温度控制:将采集到的温度值和设定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需要对温度进行控制。
如果当前温度高于设定值,则启动降温装置;如果当前温度低于设定值,则启动加热装置。
通过控制执行机构对温度进行调节,保持环境温度稳定。
4. 温度显示:将实时测量到的温度值通过显示装置进行展示。
可以设置合适的界面,清晰地显示当前温度和设定温度,方便用户观察和调节。
四、系统实现经过上述设计,在电路板上将硬件部分进行连接和焊接。
然后,将软件设计好的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
通过适当的调试和测试,确保整个系统正常运行。
五、系统优化1. 精确度优化:通过校准传感器和采用更高精度的AD转换芯片,提高测量温度的精确度。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在许多工业和家庭应用中,温度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这就需要设计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
本文将介绍这种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包括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内容。
一、硬件设计:1.传感器:温度控制系统的核心是温度传感器,一种常用的温度传感器是DS18B20型号的数字温度传感器。
这种传感器能够以数字形式输出温度数据,能够与单片机直接通信。
2.单片机:我们选择一款适合的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
常见的单片机有8051、PIC系列和AVR等。
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单片机。
3.显示器:为了方便温度的实时显示,我们可以使用液晶显示器(LCD)或者7段LED显示器。
液晶显示器比较常见且易于操作,因此在这里我们选择使用液晶显示器。
4.继电器:温度控制系统需要具备控制外部设备的能力,因此需要添加继电器。
继电器可根据控制系统的需要打开或关闭其他设备,例如打开或关闭空调。
5.其他元件:设计中还需要其他一些元件如电位器、电阻、电容等,用于电路的调试和滤波。
二、软件设计:1.初始化配置:通过单片机的引脚配置,将温度传感器、显示器、继电器等与单片机进行连接。
配置单片机的时钟、IO口和其他必要参数。
2.温度读取:通过单片机的IO口进行温度传感器的读取,将数字温度数据转换为可读的格式。
根据具体单片机的编程语言和指令集,实现温度的读取和显示。
3.控制算法:根据预设的温度范围,设计控制算法。
当温度高于或低于设定的范围时,系统会通过继电器打开或关闭相应的设备。
4.数据存储:我们可以在控制系统中增加一个存储器,将温度数据进行存储。
这样,我们可以根据存储的温度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5.人机界面:为了方便用户的操作,我们可以添加一个人机界面。
通过按键或触摸屏,用户可以设置温度范围,并查看当前的设定和实际温度。
三、系统测试与调试在系统设计完成后,我们需要对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与控制系统毕业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与控制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需要对各中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中温度进行监测和控制。
采用单片机来对他们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本设计采用AT80S51作为主控制芯片。
80S51的接口电路有8255A、ADC0809。
8255A用于扩展LED显示器接口,ADC0809可作为信号转换器件。
其中温度控制电路是通过可控硅实现的。
双向可控硅管和加热丝串联接在交流220V,50HZ交流试点回路,在给定周期内,80S51只要改变可控硅管的接通时间便可改变加热丝功率,以达到调节温度的目的。
关键字控制电路/显示电路/温度传感器DESIGN OF TEMPERATURE CONTROLSYSTEM BASED ON SCMABSTRACTAlong with nat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people need to each heating furnace,the heat-treatment furnace,in the reactor and the boiler the temperature carry on the monitor and the control. Not only uses th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to come to them to control has the control to be convenient, simple and flexibility big and so on merits, moreover may enhance large scale is accused the temperatur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thus can big enhance the product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This design uses the AT80S51 as the main control chip. 80S51 interface circuit has 8255A, ADC0809 .8255A used to extend the LED display interface .ADC0809 can serve as signals change device. Among them,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circuit is through SCR adjustable dynamometer realize .The bidirectional silicon-controlled rectifier tube and the heater series connection in exchange 220V exchange city electricity return route, in assigns in the cycle, 80S51 so long as the change silicon-controlled rectifier tube puts through the time then to be possible to change the heater power, achieves the goal.KEY WORDS control circuit, display circuit, temperature sensor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温度的显示与控制系统设计摘要:本设计通过51单片机控制DS18B20芯片采集温度,并对采集温度进行分析,随后51单片机对不同温度范围进行判断并做出相应的措施,以此实现了一个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本设计的一个创新就是可以通过矩阵键盘对所需正常温度进行自由设置,增加本设计系统的灵活性。
此外,本设计都是采用C语言编写的。
仿真软件PROTEUS与Keil µVision2开发环境介绍1.1、PR0TEUS软件介绍(一)、该软件的特点:1、全部满足我们提出的单片机软件仿真系统的标准,并在同类产品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2、具有模拟电路仿真、数字电路仿真、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组成的系统的仿真、RS232 动态仿真、I2C 调试器、SPI 调试器、键盘和LCD系统仿真的功能;有各种虚拟仪器,如示波器、逻辑分析仪、信号发生器等。
3、目前支持的单片机类型有:68000 系列、8051 系列、A VR 系列、PIC12 系列、PIC16 系列、PIC18系列、Z80 系列、HC11 系列以及各种外围芯片。
④支持大量的存储器和外围芯片。
总之,该软件是一款集单片机和SPICE 分析于一身的仿真软件,功能极其强大,是其他任何一款软件不能相比的。
(二)、ISIS智能原理图输入系统ISIS是Preoteus系统的中心,具有控制原理图画图的超强的设计环境。
ISIS有以下特性:1、出版质量的原理图ISIS提供给用户图形外观,包括线宽、填充类型、字符等的全部控制,使用尸能够生成如杂志上看到的精美的原理图,画完图可以以图形文件输出,画图的外形由风格模板定义。
2、良好的用户界面IsIs有一个无连线方式,用户只需单击元件的引脚或者先前布好的线,就能实现布线此外,摆放、编辑、移动和删除操作能够直接用鼠标实现.无需去单击菜单或图标。
3.自动走线只要单击想要连接的两个引脚,就能简单地实现走线。
在特殊的位置需要布线时,使用者只需在中间的角落单击。
自动走线也能在元件移动的时候操作,自动解决相应连线。
节点能够自动布置和移除。
既节约了时间,又避免了其他可能的错误。
4.层次设计ISIS支持层次图设计,模块可画成标准元件,特殊的元件能够定义为通过电路图表示的模块,能够任意设定层次,模块可画成标准元件,在使用中可放置和删除端口的子电路模块。
5、总线支持ISIS提供的不仅是一根总线,还能用总线引脚定义元件和子电路。
因此,一个连线在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的32位的处理器总线可以用单一的线表示,节省绘图的时间和空间。
6.元件库ISIS的元件库包含8000个元件,有标准符号、三极管、二极管、热离子管、TTL CMOS、ECL、微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元件、PLD、模拟Ic和运算放大器。
7.可视封装工具原理图和PCB库元件的匹配是由封装工具简化的。
在原理图部分的引脚旁边将显示PCB的封装,并允许每个引脚名对应文本和图形的引脚号码。
8.复合元件ISIS的元件库表达方式有很多种,无论是单个元件、同态复合元件、异态复合元件,还是连接器,都可以在原理图上以独立引脚来表达,不用所有线都连到一个独立元件上。
9、元件特性设计中的每个元件都有一定数日的属性或特性。
某些特性控制软件的特定功能(如PCB封装或仿真)用户也可以添加自己的特性。
一旦库建立,就能提供默认值及特性定义。
特性定义提供大量的特性描述,当修改元件时,将显示在编辑区域内。
10、报告ISIS支持许多第三方网表格式,因此能为其他软件所使使用.设置元件清单后可以添加用户所需的元件属性,也可设置属性列以挑选一定数目的属性。
ERC报告可列出可能的连线错误,如末连接的输入、矛盾的输出及未标注的网络标号。
(三)、Proteus 6 Professional 界面简介安装完Proteus 后,运行ISIS 6 Professional,会出现以下窗口界面:1.原理图编辑窗口(The Editing Window):顾名思义,它是用来绘制原理图的。
蓝色方框内为可编辑区,元件要放到它里面。
注意,这个窗口是没有滚动条的,你可用预览窗口来改变原理图的可视范围。
2.预览窗口(The Overview Window):它可显示两个内容,一个是:当你在元件列表中选择一个元件时,它会显示该元件的预览图;另一个是,当你的鼠标焦点落在原理图编辑窗口时(即放置元件到原理图编辑窗口后或在原理图编辑窗口中点击鼠标后),它会显示整张原理图的缩略图,并会显示一个绿色的方框,绿色的方框里面的内容就是当前原理图窗口中显示的内容,因此,你可用鼠标在它上面点击来改变绿色的方框的位置,从而改变原理图的可视范围。
3.模型选择工具栏(Mode Selector Toolbar):主要模型(Main Modes):1* 选择元件(ponents)(默认选择的)2* 放置连接点3* 放置标签(用总线时会用到)4* 放置文本5* 用于绘制总线6* 用于放置子电路7* 用于即时编辑元件参数(先单击该图标再单击要修改的元件配件(Gadgets):1* 终端接口(terminals):有VCC、地、输出、输入等接口2* 器件引脚:用于绘制各种引脚3* 仿真图表(graph):用于各种分析,如Noise Analysis4* 录音机5* 信号发生器(generators)6* 电压探针:使用仿真图表时要用到7* 电流探针:使用仿真图表时要用到8* 虚拟仪表:有示波器等2D 图形(2D Graphics):1* 画各种直线2* 画各种方框3* 画各种圆4* 画各种圆弧5* 画各种多边形6* 画各种文本7* 画符号8* 画原点等4.元件列表(The Object Selector):用于挑选元件(ponents)、终端接口(terminals)、信号发生器(generators )、仿真图表(graph )等。
举例,当你选择“元件(ponents)”,单击“P”按钮会打开挑选元件对话框,选择了一个元件后(单击了“OK”后),该元件会在元件列表中显示,以后要用到该元件时,只需在元件列表中选择即可。
5.方向工具栏(Orientation Toolbar):旋转:旋转角度只能是90的整数倍。
翻转:完成水平翻转和垂直翻转。
使用方法:先右键单击元件,再点击(左击)相应的旋转图标6.仿真工具栏仿真控制按钮1* 运行2* 单步运行3* 暂停4* 停止(四)、操作简介1、绘制原理图:绘制原理图要在原理图编辑窗口中的蓝色方框内完成。
原理图编辑窗口的操作是不同于常用的WINDOWS 应用程序的,正确的操作是:用左键放置元件;右键选择元件;双击右键删除元件;右键拖选多个元件;先右键后左键编辑元件属性;先右键后左键拖动元件;连线用左键,删除用右键;改连接线:先右击连线,再左键拖动;中键放缩原理图。
2、定制自己的元件:有三个个实现途径,一是用PROTEUS VSM SDK 开发仿真模型,并制作元件;另一个是在已有的元件基础上进行改造,比如把元件改为bus 接口的;还有一个是利用已制作好(别人的)的元件,我们可以到网上下载一些新元件并把它们添加到自己的元件库里面。
由于我没有PROTEUS VSMSDK,所以我只介绍后两个。
3、Sub-Circuits 应用:用一个子电路可以把部分电路封装起来,这样可以节省原理图窗口的空间。
1.2、Keil µVision2软件介绍Keil软件是目前最流行开发MCS-51系列单片机的软件。
Keil提供包括C编译器、宏汇编、连接器、库管理和一个功能强大的仿真调试器等在内的完整开发方案,通过一个集成开发环境µVisiion2将这些部分组合在一起。
Keil uVision2是Keil Software公司出品的51系列兼容C语言软件开发系统,使用接近于传统的语法来开发,与相比,在功能上、结构性、可读性、可维护性上有明显的优势,因而易学易用,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项目开发周期,他还能嵌入,您可以在关键的位置嵌入,使程序达到接近于汇编的工作效率。
KEILC51标准C为8051微控制器的提供了C语言环境,同时保留了代码高效,快速的特点。
C51的功能不断增强,使你可以更加贴近CPU本身,及其它的衍生产品。
C51已被完全集成到uVision2的中,这个集成开发环境包含:,,,,调试器。
uVision2 IDE可为它们提供单一而灵活的开发环境。
Keil C51软件提供丰富的和功能强大的集成开发调试工具,全Windows界面,使您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学会使用keil c51来开发您的应用程序。
另外重要的一点,只要看一下编译后生成的代码,就能体会到Keil C51生成的效率非常之高,多数语句生成的汇编代码很紧凑,容易理解。
在开发大型软件时更能体现高级语言的优势。
二、设计基本原理本设计通过51单片机对DS18B20和LCD1602两款外设芯片进行驱动与控制,以此来实现系统功能。
、51单片机原理及管教功能1、简介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FPEROM—Fla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俗称。
的可擦除可以反复擦除100次。
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
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89C2051是它的一种精简版本。
89C单片机为很多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
2、结构特点8位CPU;片内振荡器和;32根I/O线;外部存贮器寻址范围ROM、RAM64K;2个16位的/计数器;5个,两个;全双工;布尔处理器;3、管脚说明VCC:供电电压。
GND:接地。
P0口:P0口为一个8位漏级开路双向I/O口,每脚可吸收8TTL门电流。
当P1口的管脚第一次写1时,被定义为输入。
P0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89C51引脚图地址的低八位。
在FIASH编程时,P0 口作为输入口,当FIASH进行校验时,P0输出原码,此时P0外部必须被拉高。
P1口:P1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门电流。
P1口管脚写入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
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作为低八位地址接收。
P2口:P2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2口被写“1”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
并因此作为输入时,P2口的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
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