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开题报告


热电偶把测量的温度信号转换成弱电压信号,经过信号放大电路,
放大后的信号输入到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入主机(单片机),
并送往外接显示电路,主机对水温和设定温度进行比较后,如果越限
则软件触发用单片机的P1口控制报警系统输出控制脉冲,该控制脉冲
与单稳态同步触发器输出的同步脉冲送入控制门(与非门),门电路
5.毕业设计(论文)进程安排
起讫日期设计(论文)各阶段工作内容备 注: • 3月7日~3月20日查资料,并阅读相关文献 • 3月21日~4月3日撰写课题的开题报告,翻译文献或文章 • 4月4日~4月24日确定测量与控制方案,选择元器件型号 • 4月25日~5月22日电路设计,画出电路原理图和PCB图 • 5月23日~5月29日测量与控制程序设计 • 5月30日~6月12日完善课题,整理资料,编写论文,绘图,准备答辩
课件 • 6月13日~6月24日撰写论文并准备答辩
• 研究方案简述:
简单的说,大的框架就是输入,控制和输出三个部分:输入就是指温 度传感器,可以是模拟量的电阻、热敏电阻,程序根据实际使用而定, 原理就是根据测量温度值与设置值的比较来判定输出量的开或者关。 控制方面,使用KEIL C51软件,用C语言进行编码,对单片机温度控 制系统进行编码,以达到控制的地步,利用ATMEL系列单片机对单片 机进行温度的汇编程序,控制温度的范围从而来控制实现自动温控。 输出开关量,一般是继电器输出,控制加热或者制冷等设备的开启, 可以实验箱上进行。
地热、空调器、电加热器等各种家庭室温测量及工业设备温度测量场
合。但温度是一个模拟量,如果采用适当的技术和元件,将模拟的温
度量转化为数字量虽不困难,但电路较复杂,成本较高。
2.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要求

(完整word版)基于单片机数字温度计开题报告

(完整word版)基于单片机数字温度计开题报告
6. 研究(设计)课题特色
此次的多功能数字温度计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数字温度计,它明显改善了数字温度计的性能,包括温度采集的速度和测量精度大幅度提高,测量温度的范围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如果继续提高测量精度,可以直接作为工业测温仪器使用,由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新研制的DS18B20型高分辨力智能温度传感器,能输出12位二进制数据,其分辨力高达0.0625℃,测温精度为±0.1℃。随着单片机、温度传感器和数码管显示驱动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要实现更加高的精度、显示速率快的数字温度计将很快能够实现。
4.课题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生产过程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对各种信息参数的准确度和精确度的要求都有了几何级的增长,而如何准确而又迅速的获得这些参数,就需要受制于现代信息基础的发展水平。在三大信息信息采集(即传感器技术)、信息传输(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中,传感器属于信息技术的前沿尖端产品,尤其是数字温度传感器技术,在我国各领域已经应用的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领域,与人民的生活和环境的温度息息相关
2.课题背景
单片机自问世以来,性能不断提高和完善,其资源又能满足很多应用场合的需要,加之单片机具有集成度高、功能强、速度快、体积小、功耗低、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因此,在工业控制、智能仪器仪表、数据采集和处理、通信系统、高级计算器、家用电器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并且正在逐步取代现有的多片微机应用系统。单片机的潜力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特别是当前用CMOS工艺制成的各种单片机,由于功耗低,使用的温度范围大,抗干扰能力强,能满足一些特殊要求的应用场合,更加扩大了单片机的应用范围,也进一步促使单片机性能的发展。而现在的单片机在农业上页有了很多的应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片机控制无疑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它所给人带来的方便也是不可否定的,其中数字温度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人们对它的要求越来越高,要为现代人工作、科研、生活、提供更好的更方便的设施就需要从数单片机技术入手,一切向着数字化控制,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

基于单片机的水温控制系统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水温控制系统开题报告

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温度是工业控制中的主要被控参数之一,特别是在冶金、化工、建材、食品、机械石油等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温度控制系统不仅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中,而且还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工业中,电站锅炉和供热锅炉大量存在,且大多数锅炉处于能耗高、浪费大和环境污染等生产状态,采用温度控制系统就能提高热效率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

在农业上,温室大棚采用温度控制系统,对于温度的有效控制,不仅可以节省资源而且还可以保证农作物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可以利用温度控制系统去控制洗澡水的温度等,以此来方便人们的生活。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产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

现代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温度检测和控制迅速发展,温度控制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目前,单片机控制器用于从生活工具到工业应用的各个领域。

国内外温度控制系统也发展迅速,并在智能化、自适应、参数自整定等方面取得成果。

目前社会上温度控制大多采用智能调节器,国产调节器分辨率和精度较低,温度控制效果不是很理想,但价格便宜,国外调节器分辨率和精度较高,价格较贵。

日本、美国、德国、瑞典等技术领先,都生产出了一批商品化的、性能优异的温度控制器及仪器仪表.并在各行业广泛应用。

从市场角度看,如果我国的大中型企业将温度控制系统引入生产,可以降低消耗,控制成本,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嵌入式温度控制系统符合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的要求,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政策,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现今,应用比较成熟的如电力脱硫设备中,主控制器在主蒸汽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已经达到了世界前进水平。

如今,在微电子行业中。

温度控制系统也越来越重要,如单晶炉、神经网络系统的控制。

因此。

温度控制系统经济前景非常广泛,我国的高新精尖行业研究其应用的意义更是更加重大。

开题报告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监测系统

开题报告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监测系统

开题报告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监测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监测系统一、研究背景和意义1、研究背景近年来,温度的检测在理论上发展比较成熟,但在实际测量和控制中,如何保证快速实时地对温度进行采样,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并能对所测温度场进行较精确的控制,仍然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温度测控技术包括温度测量技术和温度控制技术两个方面。

在温度的测量技术中,接触式测温发展较早,这种测量方法的优点是:简单、可靠、低廉、测量精度较高,一般能够测得真实温度;但由于检测元件热惯性的影响,响应时间较长,对热容量小的物体难以实现精确的测量,并且该方法不适宜于对腐蚀性介质测温,不能用于超高温测量,难于测量运动物体的温度。

另外的非接触式测温方法是通过对辐射能量的检测来实现温度测量的方法,其优点是:不破坏被测温场,可以测量热容量小的物体,适于测量运动物体的温度,还可以测量区域的温度分布,响应速度较快。

但也存在测量误差较大,仪表指示值一般仅代表物体表观温度,测温装置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等缺点。

因此,在实际的温度测量中,要根据具体的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在满足测量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投入。

温度控制技术按照控制目标的不同可分为两类:动态温度跟踪与恒值温度控制。

动态温度跟踪实现的控制目标是使被控对象的温度值按预先设定好的曲线进行变化。

在工业生产中很多场合需要实现这一控制目标,如在发酵过程控制,化工生产中的化学反应温度控制,冶金工厂中燃烧炉中的温度控制等;恒值温度控制的目的是使被控对象的温度恒定在某一给定数值上,且要求其波动幅度(即稳态误差)不能超过某允许值。

本文所讨论的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就是要实现对温控箱的恒值温度控制要求,故以下仅对恒值温度控制进行讨论。

而过发展更是比我过发展成熟的多,因此我们更要奋发向上,努力提高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水平。

2、目的意义随着控制理论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工业控制器的适应能力增强和高度智能化正逐步成为现实。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水温控制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水温控制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
【1】张毅刚.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李广弟.单片机基础[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
【3】王勇 .叶敦范.《基于AT89S51的便携式实时温度检测仪》
【4】余孟尝.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杨素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设计(研究)思想
本文所要研究的课题是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水温控制系统的设计,主要是介绍了对水箱温度的显示,实现了温度的实时显示及控制。水箱水温控制部分,提出了用DS18B20、STC89C52单片机及LCD的硬件电路完成对水温的实时检测及显示,而炉内温度控制部分,由DS18B20检测炉内温度,用中值滤波的方法取一个值存入程序存取器内部一个单元作为最后检测信号,并在LCD中显示。控制器是用STC89C52单片机,用设定的算法对检测信号和设定值的差值进行调节后输出PWM控制信号给执行机构,去调节电阻炉的加热功率,从而控制炉内温度。它具有微型化、低功耗、高性能、抗干扰能力强、易配微处理器等优点,特别适合于构成多点的温度测控系统,可直接将温度转化成串行数字信号供微机处理,而且每片DS18B20都有唯一的产品号,可以一并存入其ROM中,以便在构成大型温度测控系统时在单线上挂接任意多个DS18S20芯片。从DS18S20读出或写入DS18S20信息仅需要一根口线,其读写及其温度变换功率来源于数据总线,该总线本身也可以向所挂接的DS18B20供电,而且不需要额外电源。同时DS18B20能提供九位温度读数,它无需任何外围硬件即可方便地构成温度检测系统。而且利用本次的设计主要实现温度测试,温度显示,温度门限设定,超过设定的门限值时自动启动加热装置等功能。而且还要以单片机为主机,使温度传感器通过一根口线与单片机相连接,再加上温度控制部分和人机对话部分来共同实现温度的监测与控制。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单片机为我们改变了什么?纵观我们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导弹的导航装置,到飞机上各种仪表的控制,从计算机的网络通讯与数据传输,到工业自动化过程的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以及我们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各种智能IC卡、电子宠物等,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

以前没有单片机时,这些东西也能做,但是智能使用复杂的模拟电路,然而这样做出来的产品不仅体积大,而且成本高,并且由于长期使用,元器件不断老化,控制的精度自然也会达不到标准。

在单片机产生后,我们就将控制这些东西变成智能化,我们智能需要在单片机外围接一点简单的接口电路,核心部分只是由人为的写入程序来完成。

这样产品的体积变小,成本也降低,长期使用也不会担心精度达不到了。

据统计,我国的单片机年容量已达3亿片,且每年以大约20%的速度增长,但相对于世界市场我国的占有率还不到1%。

特别是沿海地区的玩具厂等生产产品多数用到单片机,并不断地辐射向内地。

所以,单片机在我国是有着广阔的前景的。

目前,测温控温系统得到快速的发展,国外的测量控制系统已经成熟,产品也较多。

近两年,国内也出现了许多高精度的温度控制系统产品,但相对于用户来说,价格还是偏高。

而由于竞争越来越激烈,现在企业发展的趋势是如何最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寻求性能可靠、价格低廉,且应用广泛的元器件是生产过程的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像本设计这种控制简单、精度较高、价格低廉的控制系统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所以学好单片机技术也十分重要。

温度是日常生活、工业、医学、环境保护、化工、石油等领域最常遇到的一个物理量。

而且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需要对工业生产中有关温度系统进行控制,如钢铁冶炼过程需要对刚出炉的钢铁进行热处理,塑料的定型及各种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中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和精确控制。

而有很多领域的温度可能较高或较低,现场也会较复杂,有时人无法靠近或现场无需人力来监控。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单片机技术已经成为各种智能控制系统的核心。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从简单的温度监测到复杂的温度控制,通过对单片机技术的灵活运用,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以及实现一定的智能化操作。

二、温度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温度控制系统是利用各种传感器检测环境温度,通过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并利用执行器对环境温度进行调节的系统。

温度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环境温度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准确调节加热或降温装置,使环境温度保持在设定的范围内。

三、基于单片机的温度监测系统设计在温度控制系统中,温度监测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我们可以使用单片机搭建一个简单的温度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获取环境温度,并将数据传输给单片机进行实时监测和显示。

这里可以采用LM35温度传感器,并通过单片机的模拟输入引脚来获取温度数据。

通过LED数码管或LCD屏幕,实现对环境温度的实时显示。

还可以设置温度报警功能,一旦温度超出设定范围,系统会自动报警,提醒用户及时处理。

四、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在温度监测系统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设计出一个温度控制系统。

通过对温度控制器的灵活配置,实现对加热或降温设备的精确控制。

在这个系统中,单片机不仅需要实现对环境温度的实时监测,还需要根据监测到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单片机可以控制风扇或空调进行降温操作;当环境温度过低时,单片机可以控制加热设备进行加热操作。

这种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对环境温度的精确控制,还可以节省能源,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通过对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的探讨,我对单片机在智能控制领域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单片机不仅可以实现简单的温度监测,还可以实现复杂的温度控制,通过对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和单片机的运算处理,实现对环境温度的精确控制。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引言温度是物质热运动状态的一种反映。

在实际应用中,温度统一评价标准常以摄氏度为单位。

而高效监测温度的过程,需要借助相应的技术手段。

本文旨在通过使用单片机技术等相关电子学技术,设计一种可靠、精确的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

相关研究背景近年来,温度检测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单片机作为一种常用的嵌入式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温度检测与控制方面。

与传统的温度控制系统相比,使用单片机技术的温度控制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使用数字信号2.精度高3.温度波动小4.系统稳定性好5.扩展性强因此,在当今工业生产、生活、医疗等各方面,单片机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但是,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单片机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的特性和性能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本文旨在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一种适用于特定环境的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

计划研究内容本文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一、单片机温度检测系统1.掌握单片机的基本运作原理2.掌握单片机中涉及到的相关模块的使用方法3.设计基于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系统二、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1.在单片机温度检测系统基础上,探讨构建温度控制系统的方法2.设计基于继电器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三、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软件设计1.针对单片机的实际应用开展设计,确定系统所需的功能2.使用C语言等相关编程语言进行系统软件设计3.开发界面友好的操作界面,方便系统运行与维护计划使用的技术手段及设备清单1.采用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硬件平台2.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作为温度检测模块3.5V继电器作为温度控制输出端4.软件部分采用嵌入式C语言进行编程5.展示部分,使用LCD1602液晶屏、蓝牙等模块。

本文旨在通过应用单片机技术、数字温度传感器等电子学技术,设计出智能化的、高精度的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

本文将集成传感器,存储单元,数据处理以及控制单元,以便于界面友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中医学院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基于单片机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设计
院系:信息技术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2010级计科班
学号:2010180042
学生姓名:郭文珠
指导教师:谢志豪
2013年11月13日
一、立题依据(包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现状):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这次毕业设计选题的目的主要是让我们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与生活当中,掌握系统总体设计的流程,方案的论证,选择,实施与完善。

通过对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制作、控制、测试的全过程,提高对单片机的认识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初步培养在完成工程项目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要求,培养自己的研发能力,提高自己的查阅资料,语言表达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温度控制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工业生产中都有分厂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更多方面对温度控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单片机进行温度的调节就具备很高的可靠性[1]。

国内外现状
国外对温度控制技术研究较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

先是采用模拟式的组合仪表,采集现场信息并行指进示、记录和控制。

80年代末出现了分布式控制系统[2]。

目前正开发和研制计算机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的多因子综合控制系统。

现在世界各国的温度测控技术发展很快,一些国家在实现自动化的基础上正向着完全自动化、无人化的方向发展[3]。

我国对于温度测控技术的研究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

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在吸收发达国家温度测控技术的基础上,才掌握了温度室内微机控制技术,该技术仅限于对温度的单项环境因子的控制。

我国温度测控设施计算机应用,在总体上正从消化吸收、简单应用阶段向实用化、综合性应用阶段过渡和发展[4]。

在技术上,以单片机控制的单参数单回路系统居多,尚无真正意义上的多参数综合控制系统,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我国温度测量控制现状还远远没有达到工厂化的程度,生产实际中仍然有许多问题困扰着我们,存在着装备配套能力差,产业化程度低,环境控制水平落后,软硬件资源不能共享可靠性差等缺点[5]。

在今后的温控系统的研究中会趋于智能化,集成化,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更准确,更加稳定可靠。

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计划解决的具体问题或实现的基本功能,研究中的重难点分析、实用性及创新性分析,预期达到的成果等。

不得低于800字):
计划实现的基本功能
温度控制系统主要是完成温度信号采集、处理、显示等功能[6]。


计叙述了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包括硬件的设计以
及软件的设计,该系统在硬件设计上主要是通过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
采集,把温度转成变化的电压,然后由放大器将信号放大,通过转化器
将模拟电压信号转化为对应的数字温度信号电压。

温度控制系统将温度
传感器检测到的实际温度进行转换,送入单片机中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得
出偏差,对此偏差值控制进行修正,从而实现对温度的控制[7]。

其硬件设
计中最为核的器件是单片机,一方面控制转换器实现模拟信号到数字信
号的转换,另一方面,将采集到的数字温度电压值经处理得到相应的温
度值,送到LED显示器,以数字形式显示测量的温度。

整个系统的软件
编程就是通过编程对单片机实现其控制功能[8]。

研究中的重难点分析
在系统设计之初,首先要规划系统的内容以及要实现的功能,然后
设计电路。

在系统设计时还应考虑设计系统需要的程序代码。

在设计中比较困难的是设计电路图,此电路图要实现系统的要求,
要能够达到系统的需要,要能够实现温度检测,转化,信号传送,信处
理等等功能。

在硬件设计方面分为2步:首先设计电路图,然后焊接电路。

只要设计好了电路图,并用软件测试电路图是否能运行成功,硬件
部分也就基本做好了。

实用性与创新性分析
二十一世纪是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电子技术、微型单片机技
术的应用更是空前广泛,伴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不断发展,需要对各
种参数进行温度测量,因此温度一词在生产生活之中出现的频率日益增多,与之相对应的,温度控制和测量也成为了生活生产中频繁使用的词语,同时它们在各行各业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农业中,用于保
证蔬菜大棚的恒温保产等[9]。

单片机以其功能强、体积小、可靠性高、造价低和开发周期短等优
点,成为自动化和各个测控领域中必不可少且广泛应用的器件,尤其在
日常生活中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10]。

采用单片机对温度采集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组态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
被控数据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11]。

预期达到的成果
电路制作成功导入程序后,实现各个功能,能够对温度进行检测并
在LED显示器上显示出来,并且能够对温度进行控制。

三、研究方法与实验条件(包括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分析,项目实施
中的实验条件分析,项目应用环境和系统测试环境分析等。

不得低于600字):
研究内容
熟悉和掌握单片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温度测控系统的工作原
理;掌握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实际程序的设
计和调试,逐步掌握模块化程序的设计方法和调试技术;了解开发单片
机应用系统的全过程;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完成
研究论文的撰写方法和过程。

研究方法
使用SWK 51A实验板对单片机进行大致的了解,温度测控系统的工
作需要画出电路图,采用protel99进行电路图的绘制以及模拟测控工作。

查询相关资料,了解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的研究意义、目的以及
要达到的效果。

进行课题的考查,广泛阅读和查找相关参考文献,并对
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消化,结合课题分析研究,并写出开题报告和总体设
计方案。

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试与控制系统的设计应
该怎么做,从哪方面着手做,需要做什么准备。

3.做出功能分析,做出详细计划。

4.在熟悉课题内容的情况下,准确计算出各种所需元器件,画出电
路图,通过软件仿真和测试各种性能。

5.查找资料,写出设计此系统需要的程序。

6.焊接电路并制作出成品导入程序,对系统进行测试,在以上过程
中要注意信息的记录。

7.整理各阶段的设计记录文档,写出论文。

实验环境
设计该系统需要用SWK 51A实验板来了解单片机,用热敏元件与导
线等等焊接电路,用protel99软件进行电路图的绘制测试。

测试环境
在焊接电路之前要对电路图进行模拟测试,需要用到protel 99软
件来测试电路图是否成功。

焊接完成后,把程序导入硬件中,来测试焊
接好的电路是否能够进行温度检测与温度控制。

四、研究计划与进度安排:
2013.11.06——2013.11.15 熟悉设计系统,收集相关资料,完成
开题报告
2013.11.16——2013.12.15 对系统进行可行性研究及需求分析
2013.12.16——2014.01.15 进行系统的设计,开始设计电路图
2014.01.16——2014.03.30 完成电路设计,写出需要的程序,焊
接电路,对设计进行测试
2014.03.31——2014.04.10 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2014.04.11——2014.04.30 毕业设计初稿的设计修改
2014.04.31——2014.05.18 正式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指撰写开题报告所参考的学术文献,不得低于10篇。

参考文献为近三年内发表的文献,在引用处标明,并按照引用顺序排序,参考文献的格式应符合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格式。

):
[1]胡朝.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商场现代化, 2010(14):195.
[2]洪志刚,杜维玲,井娥林.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73-74
[3]郑锋.51单片机典型应用开发范例大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15-16
[4]李伟龙.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J].河南科技,2013(11):97
[5]李铁.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J].微型机与应用,2010(24):29-30
[6]卢思祺. MCS-51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J]. 科技致富向导,2013(17):25
[7]丁敏.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J].科技信息,2012(13):88-89
[8]马丽丽,高鑫.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检测系统硬件设计[J].现代仪器,2012(3):18-19
[9]吕俊亚.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仿真,2012(7):231
[10]蒙楠.基于单片机的PID温度控制系统设计[J].轻工科技,2013(6):91
[11]关健成,何碧霞.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检测系统设计[J]. 自动化应用,2010(10):64-66
六、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七、院系意见:
盖章: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