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木鼓歌》教案
小学音乐《木鼓歌》教案
小学音乐《木鼓歌》教案小学音乐《木鼓歌》教案教学内容:歌曲《木鼓歌》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唱歌使学生了解鼓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欢乐,激发学生对鼓乐文化的兴趣。
2、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达佤zu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3、熟练地演唱歌曲教材分析:木鼓是佤zu特有的一个鼓种,歌曲《木鼓歌》表现了佤zu人民欢乐歌舞的场面,佤zu人民唱起欢乐的《木鼓歌》,跳起轻快的佤zu 木鼓舞,尽情抒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歌曲为一段体,羽调式。
曲调明快、跳跃、具有舞蹈性节奏。
歌曲运用了很多重复的手法,衬词的使用也增添了佤zu民歌特有的味道。
歌曲表达了佤zu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及歌颂。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木鼓歌》,使学生加深对我国优秀鼓乐文化的了解,为歌曲加伴奏,采取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佤zu民歌风格的歌曲。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听辩音乐和观看实物导入新课,从而了解鼓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鼓文化的兴趣,创设欢快活泼的音乐课堂氛围;二是在唱歌教学中,以“听”为主,重在让学生体验感受音乐,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由表达中发挥自主性,提高音乐表现力;三是教学难点的突破,可在听唱交流中予以解决;四是利用课堂乐器教学,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让学生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提高视唱能力,并逐步掌握歌曲的旋律;五是为歌曲加伴奏,让学生从中体会“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力和无穷魅力,感受学习的乐趣并建立自信;六是让学生用“鼓”字组词,以此拓展学生的造词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听一听,这是什么乐器在演奏?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放录音《丰收锣鼓》的片段)学生积极回答:是鼓的声音,喜庆,热闹,震撼。
师:同学们,看一看,老师带来了什么鼓,教师拿出实物让学生看。
(军鼓、腰鼓、手鼓、堂鼓、铃鼓、拨浪鼓等)学生很感兴趣,师接着讲一讲:鼓是一种打击乐器,通过节奏的变换来表达情感,中国的鼓乐文化包罗万象,各地区的鼓文化不尽相同,极富魅力,鼓的种类有300余种。
木鼓歌-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木鼓歌-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唱出《木鼓歌》歌曲,了解民族乐器木鼓的构造和演奏方法。
2.过程与方法:了解旋律和节奏的基本知识,通过合唱和演奏等形式感受音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欣赏民族音乐,尊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木鼓歌》的旋律和节奏特点。
2.了解民族乐器木鼓的构造和演奏方法。
难点1.协调唱歌和演奏木鼓的动作。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放一首欢快的民族音乐,让学生跟随节奏摆动身体,做简单的运动热身。
2. 导入新课(10分钟)1.在黑板上画出民族乐器木鼓的样子,向学生介绍其构造和演奏方法。
2.播放《木鼓歌》的音乐录音,让学生听一遍,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
3. 合唱《木鼓歌》(20分钟)1.分发《木鼓歌》歌词和乐谱,带领学生一起唱歌,注意音准和语感。
2.分组让学生自己练习,然后进行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演唱得最好。
4. 演奏民族乐器木鼓(30分钟)1.展示民族乐器木鼓的样子和演奏方法,让学生观看并听老师演奏。
2.分组练习演奏,让学生分工合作,练习协作和领导力。
3.分组比赛,看哪个小组演奏得更好。
5. 总结(5分钟)请学生回答如下问题:1.你对《木鼓歌》的印象是什么?2.你觉得民族乐器木鼓难不难学?3.你对比赛的结果有什么感想?四、板书设计1.木鼓的构造和演奏方法2.《木鼓歌》的歌词和乐谱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活动较多,可以通过调整时间,让每个环节都充分发挥并加深学生的印象。
2.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音乐,可以加入一些民族舞蹈或绘画等视觉艺术元素,让学生更有感触。
3.本节课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较大,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去学习和探究,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热情和学习效率。
《木鼓歌》教学设计
《木鼓歌》教学设计篇一:《木鼓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音乐、舞蹈风格;认识佤族的打击乐器:木鼓;学唱会歌曲《木鼓歌》,并有感情演唱配以伴奏。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认识木鼓,能准确演唱歌曲。
2、能力目标:在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处能为歌曲加一定的节奏伴奏。
3、情感目标:感受歌曲风格特点,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佤族人民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乐器木鼓,准确演唱歌曲。
难点:旋律比较紧凑,多种节奏型变化多。
教学准备:书、多媒体课件、琴、小鼓锤教学过程:一、组织学生二、看图片导入:1、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舞蹈片段,回答这几个问题?(课件1——出示4个问题。
)2、观看片段。
3、回答问题。
(思考、讨论、回答)设计1:学生能回答,就让学生说说。
设计2:学生不知道,教师利用多媒体简单向学生介绍。
揭示课题:我们学习的歌曲是——《木鼓歌》,请齐读题目。
三、新授过程1、初听、感受歌曲,进一步了解佤族歌曲的风格。
(速度、节拍、调号)2、判断调号后,随教师的伴奏进行试唱歌谱:a用“啦”模唱旋律b、看谱听琴唱谱3、教师弹奏学生试唱词。
然后解决出现的乐句问题:如节奏:等。
4、根据范唱进行模唱5、完整听伴奏再演唱6、再根据范唱进行模唱。
(巩固速度、节拍)7、分组比赛(男女生组一组一段。
)8、进行评价。
(师生共评)9、为使歌曲表现的更加动听气氛热烈有激情,我们在四分休止符处,为歌曲加入简单的伴奏,怎么加伴奏?(同位间学生可以讨论试一下)拿道具鼓锤,集体清唱加鼓槌敲击伴奏。
五、总结:这节音乐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六、板书设计:(它有随意灵活性)篇二:木鼓歌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木鼓歌》并积极主动的参与音乐实践活动2学生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活动,用身边的材料即兴创编鼓点为歌曲伴奏,体验合作学习带来的愉快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木鼓歌》,并积极主动的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木鼓歌》教学设计
《木鼓歌》教学设计《木鼓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木鼓歌》。
学生能够了解佤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感受佤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学生能够掌握歌曲中的节奏、旋律和歌词,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演唱、模仿、创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和勤劳勇敢,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让学生体验音乐的快乐和美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团结、友爱、互助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木鼓歌》。
学生能够掌握歌曲中的节奏、旋律和歌词,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了解佤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感受佤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学生能够在演唱中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表现出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节奏、旋律等知识,让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了解。
讲解佤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文化内涵。
演示法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教师示范演奏乐器,让学生了解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法。
练习法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练习演唱歌曲,提高演唱技巧和表现力。
学生分组练习演奏乐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歌曲的情感和意境,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
1. ◦ ◦ ◦2. ◦ ◦ ◦3. ◦ ◦ ◦ 1. ◦ ◦ 2. ◦ ◦ 1. ◦ ◦ 2. ◦ ◦ 3. ◦ ◦4. ◦组织学生讨论佤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
创作法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创作自己的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风格和特点,创作自己的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艺术修养。
第二单元第三课时《木鼓歌》(教案)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还有待加强。有时候,学生可能会因为问题难度较大而陷入思考的困境,我需要更加耐心地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我要注意提问的方式,尽量让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开放性,激发学生的思维。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全面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创新、协作及表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歌曲学唱:《木鼓歌》的旋律和节奏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重点是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旋律,正确演唱每个音符和歌词,以及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
-木鼓文化:介绍木鼓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及其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强调学生对民族乐器的认识和尊重。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敲击木鼓的成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木鼓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木鼓歌》的基本概念。木鼓歌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形式,它将歌唱、敲击木鼓和舞蹈动作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它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少数民族的音乐智慧。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木鼓歌》在实际表演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传递快乐和团结的情感。
探究节奏感的《木鼓歌》教案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篇关于探究节奏感的教案,教案内容是《木鼓歌》。
这是一首很有节奏感的歌曲,让人不禁想要跟着节奏一起摇摆起来。
那么,让我们来一起探究这首歌曲,看看它是如何引导我们发现节奏感的。
一、教学目标1、了解《木鼓歌》这首歌曲的背景以及特点。
2、提高学生的节奏感,让学生能够认真地感受和表达音乐的节奏。
3、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中国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了解《木鼓歌》的背景《木鼓歌》是云南省景东县彝族同胞传唱已久的民歌。
该歌曲旋律流畅,旋律含蓄而又深沉,表现出了彝族同胞豪迈、朴实和开朗的性格特征。
该歌曲是彝族同胞在传播文化和交流感情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工具,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2、认识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听一段《木鼓歌》的旋律,让学生用手拍打出这首歌曲的拍子。
让学生一起唱起来,让他们感受这首歌曲流畅而平稳的拍子。
同时,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含义,通过学习歌曲的歌词,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体会这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
3、分析歌曲中的节奏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音乐的节奏感。
让他们在听歌的过程中,拍打出歌曲的节奏,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感。
同时,让学生也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基本的节奏模式,加强自己的节奏感。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木鼓歌》这首歌曲的背景。
第二步:听取歌曲前,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作曲者和歌词作者。
第三步:播放歌曲,让学生跟着歌曲的节奏拍打出拍子。
第四步:让学生唱这首歌曲,并分析歌曲中的节奏。
第五步:让学生认真理解歌曲中的含义,并通过音乐来表达出来。
第六步: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中国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四、教学效果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节奏,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同时,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能够了解到中国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
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
五、总结通过这份教案的学习,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几个方面的收获:一、了解了《木鼓歌》这首歌曲的背景和特点。
木鼓歌教案
木鼓歌教案木鼓歌教案教案目标:1. 学习木鼓的基本技巧和演奏方法;2. 学习常见的木鼓歌曲,培养对节奏和音乐的感觉;3. 培养集体协作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木鼓;2. 音乐播放器;3. 物体如书本等。
教学步骤:Step 1:介绍木鼓1. 引导学生观察木鼓的外观和结构;2. 介绍木鼓的发音原理和基本演奏技巧;3. 演示基本的击打和拍打方法。
Step 2:热身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流行歌曲;2. 引导学生用木鼓合奏这首歌曲的节奏部分;3. 让学生在小组之间交流并展示他们的演奏。
Step 3:学习木鼓歌曲1. 选择一首适合初学者的木鼓歌曲;2. 演示歌曲的节奏和演奏技巧;3. 引导学生跟随节奏和演奏技巧,逐步学习歌曲的每个部分;4.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练习并合奏整首歌曲;5. 让学生在教室中展示他们的演奏。
Step 4:创作木鼓节奏1. 引导学生用木鼓创作自己的节奏;2. 可以给学生发放物体如书本、铅笔等,让他们用这些东西和木鼓一起演奏;3. 引导学生用这些节奏和他们学过的木鼓技巧合奏一段小曲子;4. 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并展示他们的创作。
Step 5:总结和展示1. 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木鼓的体会和收获;2. 让学生在大班中展示他们学到的木鼓歌曲和创作;3. 奖励学生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
教学扩展活动:1. 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音乐学校或乐器制作工厂,增加他们对音乐和乐器制作的了解;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木鼓演奏比赛,给予奖励和鼓励。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学习木鼓的热情;2.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3.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
《木鼓歌》教学设计
《木鼓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木鼓的文化背景和意义,感受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2、引导学生学唱《木鼓歌》,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
3、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准确把握《木鼓歌》的节奏和旋律特点,能够流畅地演唱歌曲。
(2)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通过演唱传达出歌曲的内涵。
2、教学难点(1)歌曲中复杂的节奏型和音准的把握。
(2)如何引导学生在演唱中融入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木鼓的相关知识和歌曲的创作背景。
2、演示法:教师示范演唱,展示正确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少数民族敲木鼓庆祝节日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感受木鼓在少数民族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提问学生对视频中木鼓的印象,引导学生思考木鼓所代表的文化意义。
2、知识讲解(1)向学生介绍木鼓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在少数民族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讲解《木鼓歌》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所反映的少数民族生活场景和情感。
3、歌曲欣赏(1)播放《木鼓歌》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引导学生注意歌曲的速度、力度和情感变化,为后续的学唱做好准备。
4、学唱歌曲(1)教师逐句教唱歌曲,重点强调歌曲中的节奏型和音准问题。
(2)学生跟随教师的钢琴伴奏,轻声哼唱歌曲,熟悉歌曲的旋律。
(3)让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5、歌曲处理(1)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感表达,如欢快、激昂、自豪等,让学生在演唱中融入相应的情感。
(2)指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强弱变化、呼吸控制和声音的连贯性,使演唱更加生动、富有表现力。
6、拓展活动(1)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歌曲的表演,鼓励学生加入简单的舞蹈动作和表情,增强表演的感染力。
《木鼓歌》教学设计
《木鼓歌》教学设计《木鼓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木鼓歌》。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学生能够掌握歌曲中的基本节奏型和旋律特点,提高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模仿、演唱等方式,让学生逐步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通过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
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活动,让学生提高音乐表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让学生感受木鼓文化的独特魅力,了解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准确地演唱歌曲《木鼓歌》,把握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感。
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民族文化内涵,感受木鼓文化的独特魅力。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附点音符的演唱。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演唱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知识、节奏特点、旋律走向等,让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了解。
讲解演唱技巧,如发声方法、气息控制、音准把握等,帮助学生提高演唱水平。
2. 演示法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演唱风格和情感表达。
教师示范节奏、旋律的演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歌曲的音乐要素。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节奏、旋律的练习,巩固所学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让学生进行歌曲的演唱练习,提高演唱水平和表现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歌曲的情感表达、文化内涵等,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意义。
引导学生讨论演唱技巧和表现方法,让学生相互学习和提高。
5. 欣赏法让学生欣赏其他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拓宽音乐视野,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版本的《木鼓歌》,感受不同演唱者的风格和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木鼓演奏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木鼓的独特魅力。
提问学生对木鼓的了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木鼓歌-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木鼓歌-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演唱木鼓歌;2.能够通过演唱木鼓歌来感受中国民间音乐的魅力;3.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艺术修养;4.通过音乐的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演出能力。
教学准备1.果仁、缲花绳、木棍、钉子、小木块等;2.教师要准备PPT、教学视频等多媒体资源;3.要有听力测验的题目和练习打拍子的小游戏。
教学过程热身活动(10分钟)教师先让学生做简单的运动,如甩手、拉筋等,帮助学生放松身体,为后续的音乐活动做好准备。
学习节奏(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木鼓的来源、种类和演奏方法,并播放木鼓的演奏视频,让学生听、看木鼓的演奏,同时可以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演奏木鼓的节奏,并引导学生跟着节奏打拍子。
学生们可以用果仁、小木块等较方便的材料代替木鼓,跟着教师的指挥打击节奏,以让学生熟悉木鼓的节奏和节拍,并在学习木鼓的过程中掌握良好的节奏感。
学习歌曲(30分钟)1.教师向学生播放木鼓歌的MV,让学生听歌并理解其歌词意思、与故事相关的内容。
2.教师逐句为学生解析木鼓歌曲中的词汇,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3.让学生跟着音乐节奏一起合唱木鼓歌,着重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重心和节奏要素。
回答问题(20分钟)教师为学生出问答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记忆力。
可以用回答问题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对本歌曲、木鼓、乡土文化等方面的理解。
创作演唱(20分钟)1.为了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教师会给学生提供自编节拍的课堂时间以及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歌曲。
2.让学生们可以自主地选择他们喜欢的歌曲题材,比如风景、故事、动物、情感、家庭等,再配以编为自己的旋律和抒情的歌词,进行演唱。
总结(10分钟)在学生完成音乐教学活动的最后,可以让学生一起回顾整个活动过程,从音乐、节奏、歌词、汉文化等角度综合回顾强化学生学术文化知识和个人性格的修正。
教学评价教师需要在每节课结束后进行评价,以检查学生对音乐活动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木鼓歌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木鼓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认识木鼓,能准确熟练地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2、在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处能为歌曲加一定的节奏伴奏。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体验佤族人民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能以欢乐、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体验“拉木鼓”热闹的场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琴、各种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图片、音乐导入:1、教师利用图片、文字资料简单向学生介绍佤族。
2、了解木鼓,认识木鼓。
3、揭示课题:《木鼓歌》。
(设计意图:在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资源带领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并了解佤族这一少数民族,感受其民族的热情,并认识了解“木鼓”及他们盛大的节日“拉木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及兴趣。
)三、新授课1、初听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并谈一谈初听歌曲的感受,说一说其原因。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让学生通过初次感知聆听,体会歌曲欢快活跃、热烈的情绪,对歌曲形成整体感知。
)2、再听歌曲,听歌曲唱了些什么,体会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设计意图:再次聆听感受歌词的美,并通过对歌词的认知进一步体会歌曲情绪,感受佤族人民的热情,及拉木鼓时的盛大场面。
)3、第三遍听歌曲,轻声哼唱,用举手的方法找出歌曲最激动最热烈的地方。
(设计意图:通过小游戏在学生哼唱的同时,根据歌曲的节奏,力度等分析并找出歌曲情绪的变化最大一部分,为学唱歌曲及处理重难点做准备。
)4、学习歌曲(1)学习1—8小节2/4XXXX┃X0 ┃XXXX┃X0 ┃XXXX┃XXX┃XXXX┃X0 ┃观察节奏的整齐性,总结音乐的节奏和情绪特点,跟琴声学唱,启发学生用弹性的声音去表现这一部分的旋律。
节奏:疏松情绪:欢快、活泼(2)学唱9—12小节2/4X XXXX┃XX0┃2/4X XXXX┃XX0┃此部分加入了前八后十六的节奏音型,促使音乐情绪随之发生了变化,由于节奏变紧,情绪变得更加欢快。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木鼓歌》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木鼓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木鼓歌》是一首五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它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节奏明快,旋律优美。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的民间音乐文化,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歌曲难度适中,适合五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民族音乐的认识较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热爱我国的民间音乐文化。
2.学会演唱《木鼓歌》,并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培养学生合作演唱、演奏的能力,提高音乐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
2.重点:学会演唱《木鼓歌》,了解民间音乐文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音乐的魅力。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介绍、歌词、节奏、旋律等内容。
2.教学音频:播放《木鼓歌》原版歌曲。
3.教学乐器:木鼓、铃鼓等。
4.练习册:用于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介绍《木鼓歌》的背景、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播放《木鼓歌》原版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魅力。
3.操练(10分钟)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a.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b.学生分组演唱,互相纠正错误。
c.全体学生共同演唱,加强记忆。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用乐器伴奏演唱《木鼓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创作类似的民间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6.小结(3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练习册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木鼓歌》。
《木鼓歌》教学设计
《木鼓歌》教学设计《木鼓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木鼓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制作工艺,掌握木鼓的演奏技巧和节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演奏、创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木鼓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了解木鼓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制作工艺,掌握木鼓的演奏技巧和节奏。
2.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通过欣赏、演奏、创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授法:讲解木鼓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制作工艺,让学生对木鼓有初步的了解。
2. 欣赏法欣赏法:播放木鼓演奏的视频和音频,让学生感受木鼓的独特魅力。
3. 演示法演示法:教师亲自演奏木鼓,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木鼓的演奏技巧和节奏。
4. 练习法练习法:让学生分组练习木鼓的演奏技巧和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5. 创作法创作法:引导学生根据木鼓的节奏和旋律,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木鼓演奏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木鼓的独特魅力。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乐器吗?它有什么特点?引出课题:《木鼓歌》。
2. 讲授新课讲解木鼓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制作工艺。
播放木鼓演奏的视频和音频,让学生感受木鼓的独特魅力。
教师亲自演奏木鼓,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木鼓的演奏技巧和节奏。
让学生分组练习木鼓的演奏技巧和节奏,教师巡视指导。
3. 巩固练习让学生分组演奏木鼓,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教师对学生的演奏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木鼓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制作工艺,以及木鼓的演奏技巧和节奏。
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
5.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木鼓的演奏技巧和节奏。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二单元《木鼓歌》教案
今天在教授《木鼓歌》这一课时,我发现学生们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表现力有着不同程度的掌握。在课堂上,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有收获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通过提问导入新课,学生们对节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我觉得可以更加生活化,用更多有趣的例子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在讲授歌曲时,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高低音的把握不够准确,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音准训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木鼓歌》的基本概念、旋律、节奏以及它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音乐节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造音乐节奏。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二单元《木鼓歌》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二单元《木鼓歌》教案,本节课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熟悉《木鼓歌》的旋律与歌词,学会用简谱演唱。
2.了解《木鼓歌》的创作背景,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学习木鼓的基本节奏,并能用打击乐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仿演奏。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旨在让学生在掌握歌曲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音乐文化,提高音乐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木鼓歌》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提升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学唱《木鼓歌》,让学生感受旋律、节奏的美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培养音乐表现力:鼓励学生在演唱过程中表达歌曲情感,运用肢体语言展示音乐形象,提升音乐表现力。
《木鼓歌》教学设计
《木鼓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木鼓这一民族乐器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2、引导学生学唱《木鼓歌》,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
3、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文化意义。
(2)准确演唱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教学难点(1)掌握歌曲中的复杂节奏型。
(2)唱出歌曲中民族风格的韵味。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木鼓的相关知识和歌曲的背景。
2、演示法: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展示节奏的打法。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来掌握歌曲的演唱和节奏。
4、欣赏法:欣赏相关的音乐作品,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营造氛围。
(2)提问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木鼓歌。
2、知识讲解(1)介绍木鼓: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向学生展示木鼓的外形、制作材料和用途。
讲解木鼓在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象征意义。
(2)介绍歌曲背景:讲述《木鼓歌》所反映的民族生活场景和情感表达。
3、歌曲欣赏(1)播放《木鼓歌》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歌词,理解歌曲所传达的内容。
4、节奏学习(1)分析歌曲中的节奏特点,将复杂的节奏型进行拆分讲解。
(2)使用拍手、跺脚等方式,让学生练习节奏,感受节奏的强弱变化。
(1)教师逐句教唱歌曲的旋律,让学生跟随哼唱。
(2)注意纠正学生的音准和发声方法。
6、歌词演唱(1)学生加入歌词,完整演唱歌曲。
(2)针对演唱中出现的问题,如节奏不准确、歌词不清晰等,进行及时的纠正和指导。
7、情感表达(1)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如欢快、激昂等。
(2)鼓励学生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方式,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8、拓展与创新(1)分组让学生进行歌曲的创编,如加入和声、改变节奏等。
(2)每组展示创编成果,互相评价和学习。
9、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木鼓的知识、歌曲的演唱等。
五年级音乐教案 欣赏 木鼓歌-全国优质课一等奖
欣赏木鼓歌【教学目标】1.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体会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2.通过学生自主视唱部分乐谱、听辨部分旋律、听琴模唱、口型填词、指导学生体会歌曲情绪,感受歌曲风格、融入伴奏、更好地表现歌曲。
【教学重难点】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体会并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看图片,了解佤族—木鼓。
出示图片—木鼓导语:同学们好!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学生活动:观看并思考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引出佤族特有的打击乐器木鼓。
讨论:木鼓与我们常用的鼓有什么区别?(外形、材料、演奏姿势、音色)(二)学唱歌曲1.聆听歌曲《木鼓歌》(1)初听感受歌曲情绪(2)了解歌曲内容并为歌曲起名字学生活动:聆听、思考、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参与讨论。
2.演唱乐谱(1)听辨旋律并填空演唱可能出现的问题:音准、节奏演唱不准确:适当的放慢速度,进行听琴模唱、师生合作,解决难点。
(2)完整演唱乐谱3.熟悉歌词,演唱歌曲《木鼓歌》(1)聆听歌曲,关注歌谱词曲对位,并作口型填词。
(2)演唱歌曲第一段词4.填词演唱第二段(1)填词演唱第二段(2)结束句的演唱可能出现的问题:时值不准确。
解决:教师指导学生划拍演唱。
5.下滑音的演唱可能出现的问题:不认识下滑音记号,不了解演唱方法。
解决:教师对比演唱,请学生体会其演唱方法及特点。
6.完整演唱歌曲(三)拓展体验1.完整演唱歌曲,并为歌曲设计伴奏音型,用身边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1)设计伴奏音型(2)用身边的乐器——小凳子为歌曲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2.欣赏佤族舞蹈《阿佤人民唱新歌》,感受佤族舞蹈的韵律。
提问:舞蹈的歌曲和我们刚学的歌曲都提到了一个词,谁听到了?这个词有什么含义?了解江三木啰的含义:原意是公正、聪明的三木啰。
现在也当衬词,表达赞美、欢乐、友好的情绪。
3.其他少数民族鼓乐介绍教师模仿少数民族鼓乐的演奏,学生判断是哪个民族或地区的鼓乐。
第二单元第三《木鼓歌》(教案)2
人教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木鼓歌》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1、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本课的主要内容为学唱《木鼓歌》,通过看、听,让学生了解热情奔放的佤族音乐、舞蹈,在学唱歌曲时就能很快地掌握歌曲,整个课堂立即呈现出饱满的热情,课堂效果非常好!在解决歌曲的休止符这一难点时,通过学生用打击乐器加入休止符处,运用讨论法以引起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能力。
关注旋律的民族特性,使学生获得感知与创造音乐美的能力,在音乐情感的体验与抒发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还应让学生视觉听觉结合,同时获得信息,很快进入教材的意境去。
2、教材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中的演唱歌曲《木鼓歌》表现了佤族人民欢乐歌舞的动人场面,同时也抒发了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赞颂。
歌曲为一段体,羽调式。
曲调明快、跳跃,具有舞蹈性节奏。
八分附点节奏、十六分音符、八分休止符和四分休止符的运用,使得整首歌曲充满了抑扬顿挫。
歌曲中具有劳动特点的节奏,仿佛再现了劳动中一领众和的情景,充分显示了佤族人民豪爽、粗犷的性格。
歌曲运用了很多重复的手法,衬词的运用也突显了佤族民歌特有的味道。
调式的游移是佤族文化与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标志,演唱歌曲时如果能在歌曲休止的地方加入打击乐,并配以简单的舞步,会使演唱歌曲的气氛更加热烈。
3、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
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
音乐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对各种音乐要素、音乐体裁都比较了解。
能听辨一些常用的演奏乐器的音色,能视唱一些简单的乐谱等。
这些都为课堂内的新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4、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5、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6、学生用具:课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鼓歌
教学内容:
歌曲《木鼓歌》。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唱歌使学生了解鼓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欢乐,激发学生对鼓乐文化的兴趣。
2、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达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3、熟练地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
木鼓是佤族特有的一个鼓种,歌曲《木鼓歌》表现了佤族人民欢乐歌舞的场面,佤族人民唱起欢乐的《木鼓歌》,跳起轻快的佤族木鼓舞,尽情抒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歌曲为一段体,羽调式。
曲调明快、跳跃、具有舞蹈性节奏。
歌曲运用了很多重复的手法,衬词的使用也增添了佤族民歌特有的味道。
歌曲表达了佤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及歌颂。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木鼓歌》,使学生加深对我国优秀鼓乐文化的了解,为歌曲加伴奏,采取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佤族民歌风格的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听一听,这是什么乐器在演奏?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放录音《丰收锣鼓》的片段)
学生积极回答:是鼓的声音,喜庆,热闹,震撼。
师:同学们,看一看,老师带来了什么鼓,教师拿出实物让学生看。
(军鼓、腰鼓、手鼓、堂鼓、铃鼓、拨浪鼓等)
师接着讲一讲:鼓是一种打击乐器,通过节奏的变换来表达情感,中国的鼓乐文化包罗万象,各地区的鼓文化不尽相同,极富魅力,鼓的种类有300余种。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木鼓歌》,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32页。
二、新课:
1、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木鼓介绍:(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解)木鼓是佤族特有的一个鼓种,在佤族人民心目中,木鼓是通天神器,是最为尊贵和神圣的乐器,一是能驱邪和保佑村寨平安,二是用来报警,山寨发生火灾或遭受外来侵略时敲响木鼓报警,召集寨人应急,三是用来歌舞娱乐,佤族人民唱起欢乐的木鼓歌,跳起轻快的木鼓舞,尽情抒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赞美和追求。
[
3、学唱歌曲:采取听唱法。
学生听着录用磁带轻声学唱。
第一遍唱完教师讲解下滑音记号。
第二遍唱完老师提示结束句的换气。
再按照要求唱一遍,师敲鼓表扬。
4、视唱歌谱:
先采取自学的方法,借助课堂教学乐器口风琴掌握音准,学生自由练习然后,大家一起拍着节奏跟着老师的琴声唱歌谱两次,再集体齐奏两次,师请个别学生吹奏,其他学生轻轻拍节奏,师敲鼓表扬。
5、节奏训练:随音乐拍节奏。
练习节奏:
XXXX┃X0║┃XXXX┃X 0 ┃
注意节奏变化:
XXXX┃XXX┃XXXX┃X 0 ┃
XXXXX┃XX 0 ┃XXXXX┃XX 0 ┃
6、解决难点:采取听辩和比较的方法。
师:同学们,老师唱你们听一听,比一比哪种声音演唱能够表达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为什么?
老师范唱歌曲,一种用抒情的声音演唱,一种用欢快,活泼有弹性、跳跃的声音唱,让学生判断。
师:同学们都能说上,那好,请同学们试唱一遍好吗?学生很投入的演唱
师敲鼓表扬。
师:我们还可以为歌曲加伴奏,在休止符的地方,比如,师边唱边拍手。
还可以加入鼓为歌曲伴奏,请同学们尝试在歌曲有休止符的地方加入打击乐为歌曲伴奏,老师发各种鼓让同学
们设计伴奏的方式。
师弹琴,部分学生用鼓伴奏,其他同学演唱歌曲。
7、歌曲处理: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例如,老师弹琴女生唱歌词,男生加伴奏;
独唱,大家加伴奏;
一组唱歌词,一组伴奏,一组拍桌椅师敲鼓表扬。
三、游戏:开火车:
要求学生说出带有‘鼓’字的词语,字数不限但不能重复。
四、拓展:
课件播放鼓的图片欣赏,边看老师边讲解,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的鼓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五、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鼓的世界,初步了解到鼓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欢乐,这只是我们民族音乐宝库中的一朵小浪花,还有许多类别的鼓等待我们去挖掘、探索和继承、创新,让我们为中华民族的鼓文化而骄傲、自豪。
最后,请同学们敲起鼓,唱起木鼓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