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在电气自动化专业中的教学应用
基于CIPP理论的中职工学一体化课程评价的实践研究——以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为例
基于CIPP理论的中职工学一体化课程评价的实践研究——以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为例伍国杰庞广信(广西工业技师学院)摘要:科学规范地进行工学一体化课程评价是有效推动中职学校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课题组基于CIPP理论,通过专家研讨和问卷调查法,将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评价等四个一级指标,细分为15个二级指标和32个三级指标,使用AHP评价方法确定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课程的指标权重,构建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从教师自评、专家评价、结果反馈与改进等三个步骤实施课程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反馈并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实现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CIPP理论;工学一体化课程;课程评价体系;中职学校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4)05-0049-05202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人社部发〔2021〕86号),提出在全国技工学校大力推进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加大工学一体化课程建设力度,力争到“十四五”末实现“百千万”目标。
工学一体化课程在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属于必修核心课程,在整个专业教学过程占有重要地位。
该类课程基于工作过程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律,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1]。
工学一体化课程评价是深化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
如何针对工学一体化课程的特点构建行之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是保障工学一体化课程有效实施的关键。
一、CIPP评价理论的内涵及其作用CIPP是背景(Context)、输入(Input)、过程(Pro⁃cess)、成果(Product)的英文首字母缩写。
CIPP评价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美国学者斯塔弗尔比姆(D.L.Stuffiebeam)提出,他认为,课程评价不应局限于评价目标达到的程度,课程评价应该是一种过程,旨在描述、取得及提供有用的资料,为判断各种课程计划、课程方案服务[2]。
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探索
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作者:霍志卿来源:《职业·中旬》2013年第04期摘要:怎样打造出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基本功过硬,能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较强操作技能和技巧,并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性技能型人才,是技师学院的教师一直探索的问题。
本文重点阐述电气自动化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内涵和实施的方法、意义和应把握的环节。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专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一、一体化教学的内涵一体化教学是以培养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以及知识技能型人才为目的,通过整合教学大纲、课程、师资、教材、教学设备和教辅材料等教学资源,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训操作教学融为一体的教育教学形式。
目前,一体化教学在实际运用中有两种形式,即课程一体化教学和教师一体化教学。
二、一体化教学的实施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助者。
(2)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教师要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信赖、喜欢的老师,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3)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严谨活泼的课堂氛围。
教师必须相信学生有潜在的尝试能力,对学生的探索活动要充满信心,循循善诱。
要创设师生关系融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老师既是师长,也是最可亲近、可以交心的朋友。
2.注重教学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认知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演讲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2)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紧密结合。
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善于在操作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
(3)爱护学生,因材施教。
要力求把教学搞“实”、搞“活”。
所谓“实”,就是讲究实际效果,把教学大纲化为具体的要求,落实到教和学上,对每课时的教学计划逐项落实。
高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探析
工作研究—116—高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探析杨 妮(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凯里 556000)《电力电子技术》是电气及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
在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可以在基本知识方面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比如在电子转换、驱动等理论知识方面,为今后的职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过去的《电力电子技术》教学主要由教师进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单调,而且与实际知识联系弱,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低。
在这样的授课环境中,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提升。
为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电力电子技术》在教学方法与资源、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与研究。
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原则。
选择这种教学方法是因为高职学生对实践学习的兴趣大于对理论学习的兴趣。
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积极性。
1高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现状传统的电气工程教学缺点众多。
,一方面教学内容的设计不到位,这样落后的教学设计滞后于实际的发展,不适合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传统的高职学校模式是一种以单一的教师对话和听学生说话为主,辅以板书和多媒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其次,实践与理论脱节。
《电力电子技术》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目前高职院校中,电气工程实践教学仍以示范为主。
2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2.1课程内容设计 在该高职院校所在地附近寻找与该专业相关的厂家和大型企业,跟他们协商进行校企合作,对企业的专业部门进行走访了解,决定实地实操的地点和方案,对企业里一些典型的实践案例进行内容阅读和实操方法的分析,然后针对高职院校里学生所学的专业做一个专业汇总报告,之后制成ppt 形式,把工作目标转换成学习目标。
相应的学习任务在课程标准中体现了学习过程中“教、学、做”的具体内容,。
每个学习项目都分为几个子项目,从入门到了解再到深入。
整个学习过程将以基本知识点为主线,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搜索信息、分析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贯穿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学习完成电路、分析周期、调试电路、测试周期、执行bug 修复等维护技巧,进行一般电路计算和设备选型,逐步提高学习能力和实操能力。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PLC课程中的应用
iI 中信。。 H—NN-Tc l9 国息年期cs 毛。。。. ii 科z第 — 。。Ntz 99 ll 技。z NN N。 Ac cG 。。 e HYM t cA A
D :1 .99 ji n 10 - 9 2 2 1 .0 18 OI 0 3 6 / . s .0 1 8 7 .0 0 2 .3 s
出实用性 ,突 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与生
学生 接线遇到的 问题 .总结 出现的故障 , 讨论 出解决办法。 2 2 学的内容 :学 生 自学 . () 1定时 器的应用: 绝对时间法和相对
时 间法 。
过程 由传统 的教 师死板地教 、学生被动地 学 的过程转变 为在教师的引导 、指导 下 ,
资格证书和P C L 程序设计师资格证书的核
心课程 ,它是 学生毕业就业的 坚实基础 , 对学 生受益面大 ,影响非常深远。该课程 还是学习 自动控制 系统 、机 电一体化技术 等课程 的基础 ,学好这门课将使后续课程
取得 很好 的教 学 效 果 。
2 1 教的 内容 :教师讲授 . () 1定时器的原理及基本使用方法。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 P C课程中的应用 L
许广彬 淮 南联 合 大学机 电 系 2 2 3 5 08
摘_ 0 蓍
J ¨
_ 舔
《PLC应用技术》一体化教学方案设计
《PLC应用技术》一体化教学方案设计一、方案背景近年来,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PLC已经成为了工业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适应当今工业控制需求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学科已经成为了不少高校的必修课程。
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教学内容与实际控制场景相脱离、教学理论过于单一等等,导致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不强。
因此,在现代教学模式下,应根据氛围营造、学生参与度、教师引导度等等指标进行深入探究和创新。
二、目标与任务1、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PLC基础理论和其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使其能够应对变化多端的生产现状,为其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任务本方案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基础理论:通过讲解PLC的电气特性、基本电路、PLC的常见输入输出信号、PLC内部的编程方法等等内容,为后续的实验与工程控制打下基础。
•实践教学:设计实现电机控制、工业自动化流水线控制、物流储存控制等实际案例,强化学生对PLC在实际操作中的掌握能力。
•学生自主探究:设置课外实践与自学考核,以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与能力培养。
三、教学设计1、教学模式本方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模式上将主要采用“理论-实践-综合实验”相结合,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能力,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同时也侧重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操作,加强对PLC在各种实际场景下的运用。
2、教学内容针对PLC应用技术的教学内容进行详细分析,设计如下模块:•PLC基础理论–PLC系统及构成–PLC的输入输出信号–PLC内部地址与程序–PLC编程体系结构•PLC实际应用技术–工业自动化流水线的控制–物流储存控制–自动化产品装配线控制–等实际场景案例3、教学手段•实验室教学:配备丰富的实验设备、工业控制器、控制面板等,以BridgeHMI等多种工业现场控制软件为基础进行现场教学。
•课外实践:通过开展PLC的大型应用工程实践、工业现场调试、调试工具和软件使用等实践项目,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贡献与示范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贡献与示范一、电气专业一体化教学情况概述人社部在2009年发布了《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全国30所技工院校率先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
至此打开了一体化教学改革之路,之后在2010年又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57号),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校企合作,积极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
2012年人社部又相继发布了《关于印发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试行)的通知》(人社厅发[2012]30号)和《关于扩大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函[2012]397号),新增加了94所技工院校参与了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工作。
我院电气专业2012年起作为人社部试点专业,2018年立项四川省首批示范专业后,通过大胆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其建设的经验值得兄弟学校借鉴,特此成文。
二、电气自动化专业一体化教学取得的成效I.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硬件设施建设电气自动化专业拥有电工电子实训基地,面积达3000平方米。
包括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室、电力拖动实训室、照明线路安装与检修实训室、机电设备维修实训室、电子技术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PCB实训室、P1.C实训室、SMT实训室、工业自动化实训室等16个标准化专业实训室,拥有200余台套设备,能同时满足400人以上的培训要求。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具备丰富的专业教学资源和齐备的专业配套培训设备,拥有满足上述培训规模的实训设备,主要包含照明线路工作台20套、电气控制安装柜20套、机床控制实训台20套、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实训系统1套、印刷电路板生产线I条、传感系统综合实验装置1套、过程控制工程实训装置1套、光机电一体化系统10套、单片机技术实训装置30套、可编程控制器实验系统30套,专业仪器仪表300余台套。
专业设备配置完全符合国家标准,主要培训设备已达到省内一流、国内先进水平。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的核心驱动力。
为了满足这一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我们制定了一套针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出具备扎实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基础、强烈的工程意识、良好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他们将能够在电气自动化领域从事设计、开发、维护和管理工作,为国家的工业发展做出贡献。
二、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课:包括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工程制图与CAD 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工程意识。
2、专业核心课:包括电路理论、电机与拖动、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等,使学生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3、专业方向课: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职业规划,提供电力传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系统分析等方向的专业课程,让学生深入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4、实践环节:包括金工实习、电子实习、电气控制技术实习等,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我们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实训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职业规划与就业导向我们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职业规划指导,包括简历撰写、面试技巧、职场礼仪等方面的培训,帮助学生顺利融入职场。
同时,我们与多家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到最前沿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并为他们的未来就业提供导向。
五、师资力量我们的教师团队由经验丰富的教授、高级工程师和行业专家组成,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六、教学资源我们拥有先进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配备了各种电气自动化设备和软件,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需求。
同时,我们与多家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七、培养模式我们采用“理论+实践+创新”的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的结合,鼓励和支持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
专业建设M AJOR93OCCUPATION2014 06摘 要: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体化教学改革是转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文通过对一体化教学改革意义的描述,采用实例描述一体化教学过程和方法,阐述对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改革 综合职业能力 工作任务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文/范文宇近年来,很多技工院校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行了一体化教学。
2008年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成为笔者所在学院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12年9月该专业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一体化改革试点专业。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此,笔者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意义一体化课程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
进入21世纪,现代企业采用了新的管理和生产方式,以达到提高质量,更新技术,降低成本,贴近客户的目的,这就要求企业员工不仅能够胜任工作岗位,还要具备自我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灵活应对不可预见的情况。
由此可见,现代企业需要的是综合职业能力强的员工,而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但是从学校教学角度而言,教师往往会将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形成区别看待,因为教师很多时候关注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并不关注学生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形成。
传统的系统化课程也只是将社会、技术与个人机械地联系在一起,把学习看成一个学习书本的过程,忽视了工作的整体性,忽视了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关系,不能达到学习的迁移性。
传统的技能培训缺乏整体化链接的综合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因此无法获得对综合职业能力形成过程极为重要的工作经验和“背景意识”。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以《电工学》课程为例
教 学 做 一 体 化 模 式 在 教 学Fra bibliotek巾 的 应 用
以 《 电工 学》课程 为例
◇镇 江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吴 建 仲 志燕
木
摘 要 : 分析 《 电 工 学 》课 程 的 教 学现 状 ,提 出 “ 教 学做 一 体 化 ” 教 学模 式 , 并 对 该 教 学模 式 的 教 学理 念 、教 学 实
1 . 教学方 式单一 。 《 电 工 学 》 课 程 是 一 门 理 论 联 系 实 际 、实 践 性 与 实 验 性 很 强 的 课 程 。该 课 程 概 念 抽 象 ,公 式
较 多 , 又 与 专 业 课 和 电 工 类 实 际 工 作 结 合 紧 密 。 在 教 学 方 式 上 ,一 人 讲 众 人 听 仍是 主要 授 课 方 式 ,无 非 就 是 教 师 讲 ,
方 式 来 激 发 学 生 的 兴 趣 、提 高 学 生 学 习 的积 极 性 ,变 得 尤
为 重 要 。 而 且 ,对 于 高 职 高 专 的 学 生 ,不 仅 需 要 掌 握 基 本
理 论 ,更 重 要 的是 要 求 其 具 备 一 定 的 动 手 能 力 。显 然 ,对 于 这 样 的 教 学 目标 。传 统 的 以 课 堂 教 学 为 主 的 教 学 方 式 是
施 过 程 进 行 阐述 , 最后 论 证 了 “ 教 学做 一体 化 ”教 学模 式 应 用 于 《 电 工 学》 课 程 的 改 革 成 效 。
关 键 词 : 电 工 学 ;教 学做 一 体 化 ;教 学模 式
中 图 分 类 号 :G 7 1 2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1 — 0 5 6 8 ( 2 0 1 4 ) 0 5 — 0 0 7 7 — 0 2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电气控制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已远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 的需要 ,改革现有 的教学方法和手
段 ,融 “ 、学 、做 ”为 一 体 。 教
在教 高[0 6 1 号文就 《 20 ] 6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 高高等职业 教育教学质量 的若干意见》 中指 出高等职业教育作 为高等教 育发展 中的一个类型 ,肩负着培养面 向生产 、建设、服 务和 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的使命 。传统 的课堂教学模 式
问边 引导并添加线路和元件 ,控制 线路实现 由闸刀控制 到点 动 ,由点动到长动 ,由无过载保护 的长 动到带过 载保护 的长 动 , 由单 向运 转 到 正 反 向运 转 , 由无 互 锁 的 正 反转 到有 电气 互锁 的正反转 ,由只有 电气互锁 的正反转到有机械 电气双重 互锁正 反转控制 电路 ,由手动控制 的正反转 到 自动往返 的控
( )运 用 “ 、学 、做一体 化 ”教学模 式 的依 据 一 教
“ 一体化 ”教学法 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 ,是打破传
统 的理 论 课 、实 验 课 和 实 训 课 的 界 限 ,将 课 程 的理 论 教 学 、
实践教学 、生产 、技术服务融于一体 ,教学环节相对集 中, 由 同一 教 师 主 讲 ,教 学 场 所 直 接 安 排 在 实 训 室 或 实 训 车 间 , 来完成某个教学 目标和教学任务 。学生做 中学 ,学 中做 ,理 论和实践交替进行 ,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 ,而是 理 中有实,实中有理 ,突 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 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根据 电气 自 动 化 专 业 的就 业 岗位 群 、 考 证 需 要 及 能 力 要 求 ,确 定 该 专 业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摘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才是关键,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资源,而技能型人才是人才队伍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体化教学改革是改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着力点,同时也是促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主要应对措施。
本文首先概述了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情况,进而分析了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诸多不足,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法,进一步探究了一体化教学改革。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维修;一体化前言: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下,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和维修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备受教育工作者关注。
所以,提出了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要求,以学生为重心,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围绕专业能力培养目标,科学安排教学活动,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进行有效融合,更有利于岗位要求和能力培养之间的顺利对接,进而为社会、国家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
所以,应进一步提出了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和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应对措施。
1.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综合课程概述1)一体化课程拥有的特征如下:在企业工作任务分析和国家职业标准基础上,要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根据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内在结构和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合理开展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进而促进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一体化。
2)当代学生,应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额职业道德观念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
另外,学生需要拥有以下专业能力:能够掌握和实际测量较为复杂的电气控制原理图;科学运用电工工具,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万用表、电桥等常用电工仪表;合理安装复杂的机械设备配电箱,同时对整台设备进行适当调试;能拆卸交流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和各式各样的电动机;能够独立完成典型电子电路的焊接,同时进行相应测试。
2.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护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在传统教学中,实训课程和理论课程是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和维修专业课程的主要分类,且二者需要分段执行,在实际教学上各成体系。
任中职电气自动化专业中外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
注重教 学组 织 与管理
专业 特 点 ,我 们 的学 生 毕 业 后 ,绝 大 多 数 从事 电气
设 备 的 维 护 工 作 ,所 以,要 侧 重 于 调 试 和 故 障排 除 能力 的训 练和 培养 。
教 师 是 教 学 过 程 的 组 织 者 ,应 充 分 发 挥 主 导作 用。 “ 理 实一 体 化 ”教 学 要 求 教 师 不 仅 有 丰 富 的专
1 7
2 O 1 3年 5月 中
职 业教育 l 专 ) l l 缓 棼 没
学 生 在 课 堂 上 进 行 实 际操 作 ,这 时教 师 要 特 别 加 强 课 堂 管 理 ,要 让 学 生 养 成 严 谨 的科 学态 度 。在 教 学
过 程 中教 师 应 严 抓 课 堂纪 律 ,加 强 学生 的教 育 和 管
业 知 识 ,而 且 要 具 备 熟 练 的 操 作 技 能 。教 师 不 光 要 明确 专 业 课 题 的要 求 、重 点 、 难 点 ,而 且 要 选 择 合
“ 理 实一 体 化 ” 教学 , 主要 是注 重 学 生实 践 操作 能 力 的 培 养 ,所 以, 教 师 不 能代 替 学 生 操 作 , 一定 要 让 学 生 自 己完成 。有 时 ,学 生 找 不 出 电路 的 故 障
四 、对 学生 进行 分层 教学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要 因材 施 教 ,教师 要 根 据 学 生 各 自的个 性特 点 、学 习情 况进 行 分类 ,并 有 针对 性 地 开 展 教 学 。有 的 学 生聪 明, 但 贪玩 、个 性 散 漫 ,这
样 的学 生 就 需 要 我们 对 他 施 加 压 力 ,进 行 正 确 的 引 导 和督 促 ,端 正其 学 习态度 ,有 时可 以采 用激 将法 , 让其 独 立 地 完 成 。有 的学 生 相 对 来 说 天 资稍 差 ,动
一体化教学在电气自动化专业中的教学应用
一体化教学在电气自动化专业中的教学应用一体化教学通过整合不同的学科知识,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
电气自动化专业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电路、控制、计算机等,在传统教学中这些学科往往是分散的,学生无法将其联系起来。
而一体化教学通过设计综合性的学习任务,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体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电气自动化是一个实践性强的学科,传统教学模式侧重于传授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际操作的训练。
一体化教学通过设计实践性的任务,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实际应用所学的知识。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室实践,设计和搭建一个简单的自动控制系统,从而掌握控制系统的原理和设计方法。
一体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电气自动化专业需要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将学生培养成知识的接受者,缺少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一体化教学通过设计开放性的课程任务,让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与其他同学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一体化教学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都是不同的,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将学生统一安排在一起学习,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而一体化教学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
一体化教学在电气自动化专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整合学科知识、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可以更好地满足当代学生对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的需求,培养出更加优秀的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
浅谈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上的运用
浅谈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上的运用摘要】本文将以实际生活引出任务的方法,在一体化实训中完成具体教学,引导学生模拟真实的场景工作。
利用学校所配备的资源库展示工作方法、过程与结果,让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到自己在项目中的表现以及项目最后的结果。
在系统化的项目活动中解决要求,参照实际任务,确保学生获得技能成长。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教学方法;中职教育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2-149-01前言中职教育为我国输送着许多社会中坚力量,每一个行业都有中职毕业生的身影。
一体化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效果十分突出。
一体化教学就是对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结合,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和学科体系限制。
这种教学做法能够顺利解决理论实践脱节问题,减少理论与实践中的重叠部分,展现教学直观性价值。
完成高素质人才有效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以中职教育作为分析对象,讨论中职教育使用一体化教学的方式。
希望能够让中职教育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参照学生特征构建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中职教育需要将职业岗位群需求作为参照对象,制定相应的培养思路、培养方案。
要重视学生素质结构、能力、知识培养,全面提高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1]。
关于岗位群方向模块设置,要站在专业需求,明确专业模块结合点和方向,要合理、科学设置课程。
将学科设置为多种课程、多个模块。
不同模块根据专业不同,设置各种各样的专业课题。
以汽车中的电器模块为例,设置大系统课题,参照国家对技能要求、专业技术实用性需要,将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电器结构、检测、维修和故障诊断知识整合到一起后,综合讲解知识点。
要有机结合能力和知识,要减少重复、避免脱节现象发生[2]。
此外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实物,将原本枯燥的理论过程变成实际和理论相统一的一体化教学思路,完成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体现实践验证理论、理论指导实践要求。
要创建良性记忆、理解循环,处理好知识链接要求[3]。
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
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发布时间:2023-07-18T07:09:52.160Z 来源:《教育学》2023年5月总第320期作者:宋晓栋[导读]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是人社部专业目录当中开设比较早的一个专业,也是各个技工院校、技师学院非常核心的一个专业。
青岛市技师学院山东青岛266000摘要: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是人社部专业目录当中开设比较早的一个专业,也是各个技工院校、技师学院非常核心的一个专业。
所以构建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成为各个院校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改革任务。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要深化一体化课程改革,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的开发、实训环境的建设,开展校企合作,完善课程评价体系,促进本专业的一体化深入开展。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体系一、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行业分析随着工业4.0以及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规划,经济发展逐步全球化,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不断进入中国,这些企业起点高、技术新,有大量的设备需要用到电气自动化控制方面知识。
与此同时,很多大中型企业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以加大竞争力,进行技术改造,也引进先进设备,电气自动化的设备越来越多,PLC控制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变频技术、计算机集散控制技术(DCS)、微电子技术等新知识在各行各业中特别是在工业岗位中用得越来越多,原来这些岗位的人员只懂得传统的控制,故在未来的五至十年内急需大量高层次、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去充实这些岗位,以满足和适应不断增长新技术的需要,这样就需要大量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二.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及确立核心专业课程本专业电气自动化企业、行业岗位进行调研,通过调研了解企业用人机制、人才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等,进行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等综合分析。
基于云班课的“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摘要]为解决电子技术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出现的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形式单一和教学实施管理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云班课的“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该方法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和虚拟仿真实训平台融入其中,通过在理、实教学环节衔接过程中增加模拟接线等虚拟仿真任务,利用云班课实施“无纸化”教学管理,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加强师生互动,方便教学实施管理过程与综合教学评价完美展现。
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具有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减轻教师教学管理负担的优势,同时改善了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关键词]高职院校;“理虚实”一体化教学;电子技术[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3)36-0114-04基于云班课的“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①钟昆,徐嘉伟,吴蓉(宁夏工业职业学院,宁夏银川750021)电子技术课程是高职工学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属于电子信息与电气控制类核心课程的前导课程,其内容是介绍电子学方面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实际应用等。
理论方面,课程重在提高学生对常用电子器件的应用能力和电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能力。
实践方面,课程重在培养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的实验方法和测试技能。
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应增强学生对电子电路的实践与测试能力。
电子技术虽然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但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点,同时还具有承前启后和能力顺承辅助的作用,这将为后续学习变频器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等专业技术课程提供知识和技能的储备。
因此,如何有效提升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效果引起了广泛关注。
一、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电子技术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为“重原理、轻实践;重基础知识、轻实际应用;重卷面考试、轻综合考核”。
对高职学生来说,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培养下,无法达成课程标准要求的培养目标,无法满足后续专业技术课程的能力要求,甚至无法适应岗位的能力需求。
《电气控制技术及PLC》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基于工学一体化教学背景下
《电气控制技术及PLC》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基于工学一体化教学背景下摘要:《电气控制技术及 PLC》是高职院校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内容涵盖了电气控制技术和 PLC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本文将在工学一体化教学背景下,针对《电气控制技术及 PLC》课程思政教学研究进行分析和阐述,本文以 PLC应用课程为例,在介绍了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电气控制技术及PLC》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方法和融入路径,最后从实践环节对课程思政融入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气控制技术及PLC》;课程思政;工学一体化引言《电气控制技术及 PLC》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特别是要提高学生对工程实践和新技术、新工艺的认识水平,提高学生在工业自动化生产实践中的能力。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点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下功夫,要让广大青年学子做到有理想、有担当。
课程思政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一项重要举措。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青年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程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是整个课程建设的方向,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实现知识、技能、素质三个方面的培养和提升[1]。
根据《电气控制技术及 PLC》课程特点,可以将其课程目标总结为三个方面:第一是知识目标,即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PLC相关技术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第二是能力目标,即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各种典型 PLC应用案例进行分析和解决;第三是素质目标,即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相应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在进行教学改革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方面分析,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2]。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9年第1期【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
在当前宏观就业形势下,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开展大学生职业素养发展战略研究,改变知识技能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之间以及知识理论教育和实践能力教育之间失衡的状态,着力培养在校大学生爱岗敬业、团队合作、踏实勤奋的职业精神,对于提升其就业能力以及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素养,路径一、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概述职业素养就是指个体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素养,是个体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涵盖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信念、职业态度、职业作风、职业习惯等,职业素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证明,缺少职业素养教育的高等教育不是真正的高等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连年扩招,每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屡创新高,大学生难找工作一度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但是,现实情况表明,只要学生自身综合素质过硬,都能顺利实现就业。
现实表明,大学毕业生的自身综合素质在用人单位对其一系列要求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在其综合素质组成部分中,职业素养显得更为重要,为社会培养有较高职业素养的毕业生,是各个高校的重要责任和使命,提升自身职业素养,也是大学生面对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而必须努力完成的课程和任务。
二、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现状(一)重视就业目标的实现,轻视职业素养的提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连年扩招,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过渡到了大众化阶段,面对着每年数以百万计的高校毕业生,各高校都在努力提升各自就业率,教育主管部门也是把就业率作为衡量一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不得不承认,高校扩招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专门人才,也满足了广大有志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然而,面对新时代的中国,我们不仅仅需要数以千万计的掌握知识技能的专门人才,更需要具备踏实勤奋、爱岗敬业等较高职业精神和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各高校在努力培养学生技能,提高就业率的同时,务必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从长远考虑,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体化教学在电气自动化专业中的教学应用
电气自动化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需要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才能有效提高专业水平和操作水准。
因此,教师在一体化的教育模式下,開展电气自动化学科的教学活动,应转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感念,进行教育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基于此,文章针对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理论和实践脱节问题,就一体化教学理念融入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实践的意义和应用进行了思考和探究。
标签:一体化教学;电气自动化;教学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工业的不断发展使电气自动化技术方面的人才市场有着相当大的潜力。
由于电气自动化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新兴学科,涉及的计算机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硬件与软件智能连接技术多个领域,因此通过一体化的创新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让学生把各个学科的知识点融合在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框架内,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而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教学应用的普及,更是对一体化的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一体化教学概念及其应用于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的意义
分析一体化教学是指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既要涉及理论知识,也要包括实践操作,以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所学理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将企业真实的生产标准和任务与学校教育对接,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与社会的真实需要一致,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并掌握将来就业所需要的实际操作技能。
电气自动化是电气信息领域的高新技术,实践性很强,课程涉及计算机、机械工程,小到一个零件的生产、大到国防工业,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各行各业都有它的身影。
当今社会对电气自动化领域的高端人才需求极大,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技术人才是当前要务。
将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电气自动化教学,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促进学生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国家建设和企业发展培养出电气自动化领域的“精兵强将”。
二、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工作现存问题分析
1.学生学习遇到的问题
一方面电气自动化专业涉及的学科比较广泛,理论知识相对比较难易理解,再加上课程学习时间有限,课外高校的生活比较丰富,导致很多学生对该专业的学习有畏难情绪,导致学习兴趣不足;另一方面很多学生误以为电气自动化只需要掌握设备实操就能够满足日后的工作要求,导致其没有学习的动力。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并不浓厚,这样使得即使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再先进,而学生却没有一个主动配合的意愿,那就不可能产生应有的教学效果。
2.老师教学遇到的问题
一是现有的专业教材内容对学生的要求与技师学院当前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因为专业教材内容注重的是理论知识对学生整个专业体系的构造,而技师学院对该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以实操为主,理论为辅,主要强调学生的适应社会工作需要的应用能力,这种理念的偏差让老师在教学中不好平衡和把握教学效果。
二是一直以来技师学院老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尤其是课堂“填鸭式”的一言堂授课方式,即时是在一体化教学新模式下,对于一些无法创新教学方法的老师而言,也只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无法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效率大大降低;最后是当前的技师学院教育制度仍然是唯成绩论的应试教育制度,对老师教学的考核看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不是其综合能力,这就使得老师在教学中不敢过于注重应用技术的教育,从而限制了学生电气自动化专业全面能力的提升。
三、一体化教学在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1.“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实践的主导者,直接决定教学活动的最终实效,是教育领域永远也无法绕开的话题。
针对现实存在的电气一体化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的现状,应大力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使其在一体化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1.1走出去。
学校应该在制度及课程安排上科学施策,鼓励校内的电气一体化教师走出去,到相关企业的生产一线去参观、在各个岗位上亲身实践,拓展自己在各专业领域和环节的实践经验。
教师也应该把握机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身其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和本专业教学实践相对照,反复打磨,将在企业一线积累的实践经验转化为课堂上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
1.2请进来。
将电气自动化领域的专家和相关知名企业的优秀工作者请进大学校园、请上电气自动化的课堂,是快速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措施。
这一过程中,积极有效地与之进行沟通交流,就专业问题和教学经验互相切磋探讨,科学合理地对他们的待遇问题和时间安排统筹安排,都是必不可少的。
2.改革教学模式
专科院校的电气自动化学科具有较强的独特性,要求学生具备动手操作的能力。
因此,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化,教师开展电气自动化的教学活动时,应改革教学模式,打破以往教学理念的束缚,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能够满足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更好的开展工作。
教师在改革教学模式时,应将学生所需的岗位技能与专业的基础知识,进行有效融合,从而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成为一名高素质的电气工程师。
专业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基础课程包括自动化仪表组装、维修、调试和电气维修等。
对于这些课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改革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促使学生能够掌握有效的专业技能,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以科技信息为理论基础,实现理论操作相结合一体化教学
在电气自动化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该立足于科技信息本身,强化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学生拥有过硬的理论知识,才能在实际操作中减少操作错误,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是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的关系,虽然我们一直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但也不能忽略强化理论概念的作用,不脱离技术理论的实践练习才是有效的教学手段。
因此,在电气自动化一体化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时,采用多元化的理论知识输出形式进行教学,比如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的形式,为学生创设多感官刺激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对技术理论的理解由静态变动态,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纳和理解,活化学生的技术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或者教师可以通过使用电气自动化器材模型,让学生进行模拟操作,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为以后的实践教学打下良好基础,实现理论操作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分组探究式学习,让学生之间通过自由交流,互通有无,在交流过程中互相答疑解惑,以此开发学生学习电气自动化知识的自主性,使电气自动化一体化教学方式的效率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总结
在教学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下,开展电气自动化的教学活动,应努力培养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以及其自身的认知能力。
所以,学校要加强信息化硬件与软件设施的投入力度,老师要通过培训学习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方可适应新时代下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廖镇勋,王珏.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才智,2015(17):90.
[2]谢忠志.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3(9):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