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归纳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是以总体方式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论体系,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哲学与科学

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史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此,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体系都不能回避的问题,它们必须按照各自的方式作出自己的回答,并以此为起点和中心来展开和解决哲学的其他问题。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近代形成了以培根、霍布斯、洛克为代表的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以拉美特利、狄德罗、霍尔巴赫、爱尔维修为代表的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以及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19世纪德国唯物主义。从总体上看,它们都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在此阶段,西方哲学侧重予认识论研究,并且形成了表征人的感性和理性矛盾的经验论与唯理论两种思潮及其冲突,如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和贝克莱、休谟的唯心主义经验论的对立,斯宾诺莎的唯物主义唯理论和笛卡尔、莱布尼茨的唯心主义唯理论的对立等。

物质:“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的物质定义是对各种“实物的总和”而作的“总和的抽象”,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运动:“运动”是标志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运动就其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是由物质自身内部的矛盾性引起的。运动同物质一样,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按照恩格斯依据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对物质运动的划分,物质运动可以归结为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社会的五种基本运动形式。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和有条件的。

时间: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其特点是一维性,即不可逆性。

时间和空间一起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因而具有客观性。

空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其特点是三维性。

空间和时间一起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因而具有客观性。

劳动:劳动是专属于人和人类社会的范畴。劳动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其根本标志在于制造工具。

劳动是人的本质的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一种物质实践。

另外,劳动还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意识:从本质上说,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的主观映像。意识是由物质派生的现象,意识产生的根源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意识具有主观性。意识就其反映的形式来说是主观的,就其反映的对象和内容来说则是客观的。

意识具有独特的功能,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具体表现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及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为现实,从而改变世界,、创造世界。

从意识的具体内容看,意识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

从意识的自觉程度看,意识可划分为潜意识与显意识。

从意识的发展角度看,意识又可区分为传统意识、现实意识和未来意识。

从意识活动的指向性看,意识又可以区分为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

实践:指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间的对象性活动。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具有三个特征: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有三种基本形式是:生产实践、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践。另外,实践还具有理性结构和社会结构。

主体:从人的活动的视角去考察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出现了主体和客体两个哲学范畴。一般来说,主体指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实践活动的主体,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具有能力结构和社会结构。从社会构成来看,实践的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人主体、集体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

客体:从人的活动的视角去考察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出现了主体和客体两个哲学范畴。一般来说,客体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活动中的客体,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是进入主体对象性活动领域,并同主体发生功能性关系,或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具有不以主体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客体也是历史的范畴,具有与人的历史活动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类型:自然形式的客体、社会形式的客体和精神形式的客体。

主体对象化: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即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向客体的渗透和转化,故也称为主体客体化。

客体非对象化: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也就是客体向主体的渗透和转化,故也称为客体主体化。

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的总和。包括了意识活动的过程和意识活动的成果即意识活动过程所创造的观念。

客观世界:“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人的意识活动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和。从内容上看,包括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

社会有机体:是囊括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总体性范畴,指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所构成的整体。

社会有机体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具有自我意识,具有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

基本构成有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

精神生产:就是“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是创造系统化、理论化的精神产品的生产。

精神生产最初直接与物质生产交织在一起,是人们之间物质生活的直接产物,尔后成为“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

精神生产在整个社会生产中处于枢纽地位,是社会有机体维系各种关系的控制器。

社会交往活动的特征(14年)

生产力:生产力就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即劳动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从哲学上看,生产力是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现实关系。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有: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另外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智能性因素。生产力具有属人性、客观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特征。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经济关系。从静态看,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构成。从动态看,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生产关系的本质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和历史性。

个性:人的个性则是指属于个人特殊品质的思想、感情、行为和自我意识的方式,是人的社会类特性、普遍社会本质的个别形式。人的个性表现在个体的唯一性和个体的独特性。社会的人的个性形成于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的过程之中。个性的基本内核;从要素的构成上讲,个性是其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综合作用的总和:;从本质上讲,个性即其人。个性是人的完整性的尺度。

人的个性化:即个人逐步形成作为自己特殊品质的思想、感情、行为和自我意识的方式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有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之中才能进行。

人的价值: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所规定的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或意义。人的价值可以分为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的个人价值。

人的社会价值:是人对社会的积极的、肯定性的作用和奉献,是人在社会中体现的对于社会的意义,即人对于社会的价值,或者说,人的社会价值就是个人的创造活动对于社会需要的满足。

人的个人价值:创造物的价值这种创造价值的活动对个人自己需要的满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