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骑士文学与和中国武侠小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文化学期论文
西方骑士文学与中国武侠小说比较
摘要:中国的武侠小说和欧洲的骑士文学,都是带有尚武色彩的文化产物。
骑
士文学是欧洲骑士制度和基督文化相结合的产物,骑士是忠于封建君主和基督教义的,而武侠小说则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为标准,其行为是超越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之上的。
骑士文学和武侠小说在相似的外貌下也展示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形态,本文通过历史、思想内容、行为动机、行侠环境、武功招数和对外女人的态度等方面对骑士文学和武侠小说进行比较,从而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异同。
反映不同民族的性格特点和民族精神。
关键字:骑士文学武侠小说骑士侠士文化民族精神
武侠文学和骑士文学分别作为中西方世界所特有带有尚武色彩的的文化产物,二者虽然具有不同的社会性质和文化精神,但相似的外貌下也蕴涵着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形态和民族精神。
在不同的民族文化及民族性格特点下的西方骑士和中国侠士,虽然都有尚武精神,却在历史、思想内容、行为动机、行侠环境、武功招数和对待女人的态度等方面有着诸多不同,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骑士文学和武侠小说进行比较,通过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武侠文学和骑士文学的比较,帮助我们了解中西方世界文化的异同,从而更好的进行文化交流。
从历史角度来说,骑士文学是欧洲骑士制度和基督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上层统治者意识的体现,骑士制度的兴亡直接决定了骑士文学的兴亡。
骑士制度作为一种特殊教育,分为侍童、保卫、骑士三个阶段。
骑士是由武士演化而来的,他们在7、8岁的时候就被送到贵族家当侍童,伺候主人,学习礼仪和文化知识,主人会训练他们骑马、剑术和游泳等体育项目和军事技能,而护卫阶段要伺候男女主人并随同作战,骑士阶段授予称号,举行仪式并接受象征性的武器,至此才算是真正的骑士。
骑士构成了欧洲所谓的“骑士精神”,有着优雅的贵族气质,注重礼节和行为举止以及个人身份和荣誉。
骑士精神对欧洲的民族性格的塑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骑士制度的兴亡直接决定了骑士文学的兴亡。
内容上,骑士文学是一种封建世俗文学,它是骑士精神的具体反映,12—13世纪在法国最为繁荣,骑士文学分为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两种,骑士抒情诗歌颂了骑士对贵妇的崇拜和爱恋,它专注于浪漫的爱情和高雅优美的言行,是中世纪骑士文学的主要内容和基调。
骑士抒情诗以《破晓歌》为代表,英雄史诗以《罗兰之歌》为代表;骑士文学则主要是文人或宫廷诗人写骑士进行冒险和传奇幻想的故事为主。
而中国的武侠文学却经历了不同的三大历程:产生、发展、蜕变。
产生于战国时期的“士”,经过发展演变成了纯粹的文学,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君主集权统治,社会政治武侠文学的统治时间比较长,主要以传奇、公案和说唱艺术为主要形式。
元末明初产生了第一部长篇武侠小说《水浒传》,明清以后也出现了大量的武侠小说,武侠文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武侠小说的蜕变开始于“新武侠文学”,出现了“新武侠文学”三大宗师:金庸、古龙、梁羽生。
其中,金庸作为“新武侠文学”的掌门人,不但完成了“旧武侠文学”向“新武侠文学”的蜕变,而且将整个武侠文学推向文学的历史最高峰,最终实现了对武侠文学的蜕变。
从思想和精神层面上看,骑士和侠士都表现出了正义与邪恶的冲突,都体现着正义战胜邪恶的规律,然而中西方对于正义和邪恶的定义却存在着差异,西方的骑士文学中,以政治和宗教的利益为重,骑士必须忠于封建君主和基督宗教,背叛君主和基督教义的都是反叛的行为,是骑士所要铲除的。
所以骑士的忠君、护教、行侠是建立在封建伦理道德和基督教义之下的,他们不但是封建君主统治下的武力阶层,其自身也属于封建统治者。
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正义”,但这种被基督教义所武装的骑士精神却不得不承认他们是统治者的工具。
而中国的武侠小说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作为标准的,中国的侠士,没有明确的宗教信仰,通常也不具备显赫的社会地位,不具有骑士的贵族气息,无法进入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有时甚至是以刺客的角色出名,也许正是因为他们本身“低下”的地位,所以他们更亲近与百姓,崇尚自由,缺乏法律观念,常常以个人眼光打量社会,即使像郭靖那样的大侠,也没有一官半职,而陆小凤、楚留香这样的侠士也不妥协于统治者,他们洒脱自由,随心所欲。
认为一切欺压百姓恃强凌弱的行为都是邪恶的,因此他们常常打抱不平,伸张正义。
精神方面,侠士看重正义,而骑士看重忠诚;侠士精神重视名声,而骑士精神重视个人荣誉;侠士精神信仰正义,而骑士精神信仰宗教;侠士精神重视同性之间的友谊,而骑士精神却重视典雅爱情。
这两种精神的不同之处影响了各自的文化,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
中国的侠士精神,包含了儒道墨法家各种精神,相对于骑士精神更加博大精深,侠士不被世俗拘束,不为生计所困,同样不受封建统治者的约束,浪迹天涯,武功超群,追求自我但不自私自利,有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
其行为是超越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之上的。
从行为动机来看,骑士和侠士都是敢于冒险,英勇无畏的,他们的行为动机虽不大相同,。
骑士的行为来自于阶级地位、骑士职责和宗教情绪,以及对某妇人的爱情。
他们的行为有着很大的功利性,往往抱着建功立业,加官进爵的想法。
而中国侠士的行为则是出于侠义精神和良知以及对社会的不满,很大程度上不具有功利性。
即使在是否功利上不同,但他们却都是忠君爱国的,中国侠士往往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化险为夷,帮助清官为皇帝办案,为民除害,如《包公案》里的展昭就是如此。
中国武侠小说的核心精神就是侠义精神,在《水浒传》中英雄人物总是惩恶扬善、除暴安良、劫富济贫,不追求功名利禄,却把同情心和正义感体现得淋漓尽致。
西方的骑士同样也是以忠君为信条,但却更重视个人荣誉,比如在《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里,骑士们想要占领150人的大圆桌上的一席之位,就必须要讲诉自己的英雄事迹,周围听的人觉得他够得上英雄的称号才能有资格入座。
获得骑士称号必须接受训词,作为骑士对自己职责和义务的承诺。
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柯德就是这样一个想要把维护正义、锄强扶弱作为自己的职责,从而成为骑士的人。
虽然那个时候骑士精神已不合时宜,但却能够感受得到为成为骑士将生死置之度外的骑士精神。
对于行侠环境来说,骑士和侠士艰苦跋涉、风餐露宿,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然而一般骑士所面临的环境都是比较神秘的,而侠士则大多处于现实社会中。
骑士冒险的环境一般都比较神秘,比如古老不见天日的森林、迷宫般的城堡、有妖怪的山洞、妖艳的美女等等,其对手也往往是老虎、毒蛇、吃人的妖怪等。
面对恐怖的环境和凶恶的对手,骑士们勇敢搏斗,在有魔力的头盔、戒指或剑的帮助下取得胜利。
所以堂吉诃德才会把乡村客店当做城堡,把老板当做寨主,硬要老板封他为骑士,还把羊群当做军队,冲上去厮杀,把旋转的风车当做巨人,冲上去和它大战一场。
这些都是骑士冒险的环境,才会使得堂吉诃德将路上遇到的场
景幻想成为骑士面临的环境,在思想上认为自己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骑士。
相比之下,中国中的侠士则是在表现人世间生活的现实社会中进行的,比如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武松打虎、夜闹桃花村这些不是有现实的场景,就是通过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来反映他们生活的环境。
作品中的都市、烟柳画桥、商店酒楼都使得侠士行侠仗义的武侠世界更加可靠。
关于武功的细节描写方面,虽然文学作品中都歌颂了骑士和侠士的英雄气概及他们出色的功夫,武功也成为他们必不可少的条件,但西方的骑士文学并未就武功进行具体描写,只是在骑士与骑士或者骑士与人的决斗中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
他们的武功无招无式,描写简单,也没有能成为骑士文学中浓墨重彩的部分。
而武功的招数在中国的武侠小说中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描写的生动细腻、新颖奇特,而且精彩纷呈。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就有很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招数,段誉的六脉神剑、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杨过的黯然销魂掌、周伯通的左右互搏术等等,这些招数形象逼真,符合武术原理,使得侠士在与邪恶势力搏斗的时候更加细腻逼真,紧张激动从而更加吸引人。
中国武侠小说中的绝妙武功,不是情节之外的多余,也不是作家炫耀自己的文笔与才华,而是构成小说的有机部分,不仅突出了小说中的人物性格,还增加了作品的吸引力,丰富了作品内容。
在对待妇女态度方面骑士与武士却截然不同,西方的骑士文学中,骑士与贵妇人的爱情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骑士传奇里那些英雄,甚至有点像中国剑侠小说里的“采花大盗”,使得我们这些看惯武侠小说的人难以理解,骑士不仅与有夫之妇在一起,甚至可以毫无尊严的在自己心爱的女人面前下跪……这与中国的武侠小说截然不同,因为爱情是骑士文学里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骑士行动的动力。
骑士以能为心爱的贵妇人效忠而感到无上荣耀。
如在《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里,主人公兰斯洛特在跟别人比武的时候,完全按桂内维尔饿眼神行事,要他进就进,退就退,行动完全被一个女人所左右;在《奥迦桑和尼柯莱》中,骑士奥迦桑爱上了女奴尼柯莱,遭到父亲反对,他为了爱情甚至忘了保家卫国的骑士责任。
可以说,爱情成了骑士文学有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中国的侠士们就大相径庭了,中国的武侠小说中的侠士通常对女性漠不关心,主张英雄不近女色,剑客们一般不结婚,即使没有妻室也不恋女色,只有到了晚清出现了“英雄儿女型”小说后,才打破这种观点。
受儒家道德思想影响的中国古代武侠小说一般排斥女性,不涉及言情,他们鄙视登徒浪子,严惩采花大盗。
《水浒传》中甚至歧视女性,把女性都塑造成了心肠歹毒的红颜祸水,如武植死于潘金莲之手,武松也因女人作怪而遇难,宋江三次遇难,两次都是因为女人,史进被妓女出卖坐牢……可以说女性大多都是坏人。
而这种情况直到《儿女英雄传》中才被打破,这个时候也会在表现侠士英雄气概的时候有了儿女情长,但这种范围仍然以封建伦理道德为前提,只表现了儿女情长和道德贞操而已。
西方的骑士传奇里,骑士对待女人态度很谦卑,有时也包含着某种虚伪,对待女人也是他重视个人荣誉的一个方面,对于风度,他们注重的是表面而不是内涵。
后期的武侠小说也逐渐有了妇女的形象,且武侠小说里的美人不但外貌美,心地善良,而且善解人意,大多成为了侠士的知己挚友,侠士的爱情往往荡气回肠,刻骨铭心,感天动地。
这一点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表现的最为深刻,郭靖和黄蓉、杨过和小龙女、张无忌和赵敏,每一对侠士与侠女的爱情都为人们所称赞。
至此,武侠文学里也出现了爱情浓郁的悲喜情绪,也从另一方面刻画侠士的性格特点。
增强了小说的吸引力。
骑士文学可以说是欧洲君主专制和基督教义的主流文学形态,是属于社会上
层阶级的贵族文学,而武侠文学是一种纯粹的民间文化,是民间文学的产物,即使在封建社会统治下仍然不受束缚,有着自身反叛的特点。
植根于民间,是一种大众文化。
虽然无法进入主流文化,却也拥有较高的民间地位。
在东西方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中国武侠小说和欧洲骑士文学都各放异彩。
中国武侠小说塑造平民百姓崇拜的精神偶像,而骑士文学则是骑士制度与基督教精神结合的产物,他们都是尚武精神的表现,作为人类共有的文化,他们虽然有共同的一面,但因植根于不同的土壤,他们又存在着极大的差异,骑士文学早已经消失,武侠小说历经风雨也有了新的发展。
无论是骑士文学还是武侠小说,都是各国文化历史长河中的宝贵财富,了解不同的尚武文化,对我们了解他国文化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我们也要从骑士文学的消失中的得到启发和教训,发扬和传承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精髓,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