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形考答案
2023年国家开放大学基础写作形考任务4答案
1.写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本的表现内容要求语言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我们称之为表达方式。
请结合不同的文体,选择文本,有所侧重地谈谈你对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不同表达方式的理解。
答:就文章的写作方法而言,主要有以下五种表达法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主要是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详情可参考词条记叙文。
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等具体特征描绘出来。
一般分为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
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法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
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形考三答案在以下两个文种中任选其一,进行写作练习
答:教材中“言之有文”中的“文”首先就是指文本写作中书面语言表达的基本特征:准确,畅达与简洁;然后就是指文本写作中书面语言表达的文采之美,包括:声韵美与辞藻美,感情美与理性美,朴素美与华丽美。
2.运用教材有关“言之有文”的相关理论解释,阅读文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对文本语言的准确、畅达、简洁等基本特征进行分析。
表达方式分析:文章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举例如下:叙述----“那就是七十年代末的一个暮冬,我到崂山顶峰的驻军观察哨采访。大雪后的崂山,峰若玉雕,石似晶铸。我与哨长挟石踏雪,拽枝腾挪,来到一向阳处的山坳。这里,我猛然发现,向阳的竹林边,竟有柔草如菌,毛茸茸,清翠翠,密匝匝,在这银色的世界里织出了一小片绿毯。”······
答:“言之有文”中的“文”首先就是指写作中书面语言表达的基本特征:准确、畅达与简洁,本文便具有这些基本特征,具体分析如下:
(1)本文语言准确严密,处处关照呼应本文语言的准确性表现在:对马克思逝世的痛惜与悼念,对她的斗争精神与崇高人格的赞美,评价马克思的伟大历史功绩以及对反动派的蔑视等,遣词用句都十分确切、明白。如第1段说明马克思逝世,用了“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她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第7段在评述马克思的斗争精神与实践活动时说“斗争就是她的生命要素。而她进行斗争的热烈、顽强与卓有成效,就是很少见的”;又如把创立国际工人协会说成就是马克思“全部活动的顶峰”“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为这一成果自豪”,第8段在赞扬 马克思的崇高人格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时,用了“嫉恨”“诬蔑”“驱逐”"诽谤”"诅咒”以及“尊敬、爱戴与悼念”,分别表明敌人与战友对她的不同态度。从语言的严密性来瞧,无论就是一句中的修饰与限制,还就是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过渡、承接与照应,都十分严谨、周密。例如第2段所写“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就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成为下文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评价马克思伟大贡献的一个总纲。第6段中“她作为科学家就就是这样。但就是这在她身上远不就是主要的。”前一句承接上一段最后一句话,概括第3~5段的内容,也与第2段中的“对于历史科学”相呼应;后一句开启下文,与第七段“马克思首先就是一个革命家”相连,并为从
2023年国家开放大学基础写作形考任务1答案
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答:教材中谈到的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内容和材料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材料的涵义:材料是写作者用来提炼和表现文本思想的那些事实现象,理论依据和各种数据。
二、材料的作用:1、在写作之前,材料是形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2、在写作之中,有效地选择材料是准确地表达思想的支柱。
三、材料的选择及要求:广义材料选择的要求:1、要选择感受深刻的材料;2、要选择内涵丰富的材料;3、要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
狭义材料的选择:1、材料要具有代表性;2、材料要具有思想启迪效果。
3、材料要具有可读性。
四、思想的涵义:即指通过文本写作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基本的意旨或倾向。
五、提炼思想的途径:其一、在尽可能全面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其二、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其三、在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
2、有人说“材料重在选择,思想重在提炼”,结合自己的写作或阅读经验,谈谈你对此所持看法。
答:磨合阶段是与自己的阅历。
经验磨合,去增加自己的实力,寻找真谛。
去和自己作斗争,和自己新的理念新的思想作斗争,一旦磨合成功。
你就会越来越成熟,思想就会与时俱进,富有哲理。
提炼与磨合的差别就在于提炼是旧思想的演变,而磨合是不断成熟的标志。
3、阅读散文《谢天》,谈谈典型材料的选用对文本思想的表达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答:读了台湾作家陈之藩的散文<<谢天>>有很多感想,这篇散文是一篇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情感散文。
作者从生活琐事入手,娓娓道来,由小及大,由浅入深,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的认知。
而在这一过程中,作者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对一些人物的言行描述,披露自己的心路历程,印证自己思想的升华。
从而产生一种艺术感染力,使读者产生共鸣,读后感到收获颇丰。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阅读与写作1》网考形考任务作业试题及答案2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阅读与写作〔1〕》网考形考任务作业试题及答案盗传必究考试说明:本课程考核采用构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形式。
构成性考核占课程综合成绩的50%,终结性考试占课程综合成绩的50%。
本课程考核实施"双及格〞要求,即终结性考试成绩和综合成绩须同时及格,课程的考核成绩方为及格。
形考任务一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试题1社会学阅读社会学阅读就是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阅读作品,研究具体作品与文章作者、社会环境的关系,从而开掘作品的时代意义、政治意义、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的阅读方法。
试题2文化学阅读文化学阅读就是用文化学的观点和方法通过文字语言解读作品的文化内涵,通过习俗制度透视作品的思想原那么,通过经济构造透视作品的价值观念,通过科学技术透视作品的哲学基础,通过文学艺术透视作品的审美趣味的阅读方法。
试题3语义学阅读语义学阅读就是以文本为基础,从字、词、句含义的释读入手,细致分析表达技巧,层层解剖内在的构造层次,全力开掘多方面主题内涵的阅读方法。
试题4领受美学领受美学就是以读者为中心,注重作品意义空白或不确定性,重视作品价值的两极组合。
试题5律诗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无比严格而得名。
常见的类型有五律和七律,一般有几个字说几言。
试题6寓言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试题7小说的文体特征答: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表达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展艺术概括,通过表达人的语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艺术的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试题8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和文献性答:论文的创造性是反映出作者对客观事物研究的独到理解和观点,其有着新理论、新设想、新方法、新定理,甚至能够调补某个领域的空白。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阅读与写作(1)》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阅读与写作(1)》形考作业参考答案形考一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题目1社会学阅读正确答案是:社会学阅读就是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阅读作品,研究具体作品与文章作者、社会环境的关系,从而发掘作品的时代意义、政治意义、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的阅读方法。
题目2文化学阅读正确答案是:文化学阅读就是用文化学的观点和方法通过文字语言解读作品的文化内涵,通过习俗制度透视作品的思想原则,通过经济结构透视作品的价值观念,通过科学技术透视作品的哲学基础,通过文学艺术透视作品的审美趣味的阅读方法。
题冃3语义学阅读正确答案是:语义学阅读就是以文本为基础,从字、词、句含义的释读入手,细致分析表达技巧,层层解剖内在的结构层次,全力开掘多方面主题内涵的阅读方法。
题冃4接受美学正确答案是:接受美学就是以读者为中心,注重作品意义空白或不确定性,重视作品价值的两极组合。
题目5律诗正确答案是: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载,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一般有几个字说几个言。
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俭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朝时期。
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
题目6寓言正确答案是:寓言是用比喻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载,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
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载题目7小说的文体特征正确答案是:以叙述和描写笔法为主,采用灵活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情节细腻完整地刻画人物性格;允许进行艺术虚构。
题目8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和文献性正确答案是:创造性:论文反映作者对客观事物研究的独到理解和观点,新埋论、新设想、新方法、新定理,甚至能够填补某个领域的空白。
文献性:学术论文可以长期保存,供检索和检阅,作为后人进行更深入研究、探讨时的借鉴,具有长期使用、参考的价值。
国家开放大学专科《阅读与写作》在线形考(形考任务1至4+大作业)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专科《阅读与写作》在线形考形考任务1至4+大作业试题及答案说明:资料整理于2024年6月;适用于国家开放大学专科学员一平台在线形考考试。
形考任务1 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9分,共18分)1.社会学阅读:社会学阅读就是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阅读作品,研究具体作品与文章作者、社会环境的关系,从而发掘作品的时代意义、政治意义、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的阅读方法.2 .律诗: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侄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其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3 .小说的文体特征?答: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的主要特点是:用艺术概括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一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对环境做具体描写.小说的人物是虚构的,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不同原型的某些特征加以综合熔铸而成的,因此比现实中的原型更为典型.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也可以通过其他人物的反应和态度进行侧面描写等等.小说不仅勾勒人物的轮廓,刻画其性格的一个或几个侧面,还要在情节的发展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发展和变化.小说的情节一般比较完整,往往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时前面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能显示生活中矛盾的发展过程.情节的巧妙安排对于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有着事要意义.小说中要具体描写环境。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两类.环境描写是为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服务的.自然环境描写在小说中表现较多,主要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当时的气氛.因此,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4 .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和文献性?答:论文的创造性是反映出作者对客观事物研究的独到理解和观点,其有着新理论、新设想、新方法、新定理,甚至能够调补某个领域的空白.创造性是科学论文的灵魂,核心和生命力之所在,也是评价科学论文价值的根本标准.文献性国旨一些学术论文可以长期保存,供检索和查阅,作为后人进行更深入研究、探讨时的借鉴.这种论文往往具有长期使用、参考的价值.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5 .运用诗歌的鉴常方法,解读李臼的诗《将进酒》.答:诗歌的基本特征是节奏和音韵美,强烈的抒情性丰富的艺术想象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李白的《将进酒》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从节奏和音韵的角度看,整散结合的句式使诗歌具有强烈而冷于变化的节奏,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茗成雪”等长句节奏舒缓,而“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杯莫停"等短句又使节奏变得急促有力.用韵上同中有变.全诗主要用Ui韵,但又不是一韵到底。
国开作业阅读与写作(2)-形考任务二(学习测验,8-10章,权重30%,需辅导教师评阅)19参考(含答案)
题目:阶段性学习测验:写作理论与实践思考(100分)。
答案:理论是指导行动的方针,实战中,唯有不断修正,以实际情况为前提,务实决策和切实行动,实现最有效的目标,才有真正的意义。
理论解决本质问题,是实践的眼睛,是实践的指导方针,理论体系的好坏,对实践走着非常大的影响。
比如企业投资,证券交易,写作等,均有相应的理论书籍,这些理论对实操有很大的影响。
理论是思考的基础,是实践的精髓,比如《孙子兵法》,他是用兵的经典著作,是历代军事家学习的理论作品。
故学习与研究专业理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理论与实践只有达到高度的融合,真正推动实际生活或工作的过程,才能产生实际的价值,否则只是纸上谈兵。
人生的方向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故学习的理论要有所针对性,不能人云亦云。
人生中,必须具备的相关理论应根据实践需要来决定选择,以做好主要工作或行动为中心,围绕核心点进行理论研究与学习,通过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在手段方法方面占有优势,进而达到相应的目标或是实现人生各个阶段的基本任务。
脱离实践验证的一切理论都是空洞的理论,是需要删除的内容。
经不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是有害的。
用理论来推动实践,用实践来修正或补充理论。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在“见到”的基础向前追寻我“原点”。
用理论指导实战,在实战中应用和提炼理论,在用其指导实战,如此不断循环,必将成为某一个特定领域的高手。
1。
国开电大阅读与写作(2)形考任务四参考答案
以上的努力已经把我的作文水平提高了好多好多。但是,超过张芷沅还得付出更大的努力。要学会观察、了解。最好懂得深入基层,注重过程。
我只有拿起一些名著了解方法。在这步中,我了解了许多作家。如:秦文君、李瑛、田汉、三毛、叶至诚、曹文轩等。我学会了他们的写作方法。更多的时间,我还是留在学校写作。了解同学的语气,了解同学的脾气,了解同学的习性。这都是很重要的。从小细节中写出大事情。如:郑萍军的口头禅:别吵,再吵我杀了你。女生都叫张芷沅家界。女生都管张婧瑜为金鱼。我们男生都叫王子浩为王瞾。这都是很重要的。
只有留心观察生活,发现事物的特点,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美的所在,才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感悟能力,写出蕴含丰富的文章。
二、通过阅读积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凡作文,须要胸中有万卷书的跟柢”。综观古今中外文学大师,能在文章中纵横捭阖,广征博引,显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博览、勤读。大文豪鲁迅说得好:“文章怎么做,我说不出,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新课程要求广泛阅读各类读物,并加以量化:“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书读多了,胸中列书万卷,视野随之开阔,在写作时,就会构思,就会遣词造句,语言就会如“万斛泉水,滔滔汩汩,不择而出”。
我在小荷上的前三十多篇作文。基本上没多高的水准。一、字数太短,二、文笔太烂,三、读得让自己都听不下去。正因为如此,所以我的作文在班上总是抬不起头。这时候,我开始奋斗了。首先,要多写。于是我给自己定了个目标,一年至少要写八十篇作文。要受到这样的磨练,就必须要有恒心,可我一点儿也不觉得苦。以后的日子,我隔三差五就在小荷上面发表文章。不管别人怎么说我,我只知道。让我懂得什么叫写作。然后,我更要感谢小荷。是它使我学会了写作。当然,也不要忘掉我的对手——张芷沅。是她让我懂得什么叫竞争,什么叫奋斗,什么叫追求。是她使我树立了写作的理想。超越她,是我最大的愿望。最后,还要感谢小荷上所有的会员,因为你们的作文,所以才有我的今天。衷心感谢你们。
国开电大阅读与写作(1)形考任务三参考答案
答案见后几页专题研讨(100分)(一)讨论题目1.谈谈你对学习本门课程的认识2.你对阅读与写作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3.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4.谈谈阅读与写作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5.你准备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这门课程?(二)要求1.从上述5个问题中选择其中2—3个题目发言。
2.不许照抄教材,否则为零分。
答案:3.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5.你准备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这门课程?答:有人认为素质教育理解为就是多搞些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多唱唱、跳跳、画画,就是少做作业、少考试。
这就引起了家长和社会的误会,认为素质教育是不抓学习,只让学生玩,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将来考不上大学,成不了才,耽误前程。
有些学校校长,甚至主管教育的领导心里也没有底,既不能抗拒中央的决策,又不能不顾社会、家长的压力,只好来一个“两手硬”,课堂里扎扎实实抓应试教育,课堂外热热闹闹搞素质教育。
有的还自鸣得意地说:在抓应试教育中落实素质教育。
我认为,素质教育并不是抓什么,不抓什么,应该是对一个人的品质、修养、能力的综合培养。
我的理解,素质教育应该包括以下几点:一个目标。
提高国民综合素质。
国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水平。
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正面临着国民素质急待提高的问题。
二个“全”字,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正如上面提到的,教育的目标是要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
既然是全体,就不能是少数。
作为教育,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就是要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促进人的发展。
这种发展决不仅仅是学会多少书本知识,考试中能得多少分的问题,而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
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我们已经不是生活在小农经济时代。
我们的孩子将来要面对的是现代化,是整个未来的世界。
教育应该为他们作好充分的准备。
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未来的世界怎么样?未来的经济怎么样?未来的科技怎么样?这一切都要靠他们自己去学习,自己去处理,自己去谋求发展。
形考三答案.在以下两个文种中任选其一,进行写作练习教学提纲
形考三答案.在以下两个文种中任选其一,进行写作练习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文”,这里的“文”包含多层次的内涵,请结合教材内容,作简要分析、梳理答:教材中“言之有文”中的“文”首先是指文本写作中书面语言表达的基本特征:准确,畅达和简洁;然后是指文本写作中书面语言表达的文采之美,包括:声韵美与辞藻美,感情美与理性美,朴素美与华丽美。
2.运用教材有关“言之有文”的相关理论解释,阅读文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对文本语言的准确、畅达、简洁等基本特征进行分析。
答:“言之有文”中的“文”首先是指写作中书面语言表达的基本特征:准确、畅达和简洁,本文便具有这些基本特征,具体分析如下:(1)本文语言准确严密,处处关照呼应本文语言的准确性表现在:对马克思逝世的痛惜与悼念,对他的斗争精神和崇高人格的赞美,评价马克思的伟大历史功绩以及对反动派的蔑视等,遣词用句都十分确切、明白。
如第1段说明马克思逝世,用了“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第7段在评述马克思的斗争精神和实践活动时说“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
而他进行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是很少见的”;又如把创立国际工人协会说成是马克思“全部活动的顶峰”“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为这一成果自豪”,第8段在赞扬马克思的崇高人格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时,用了“嫉恨”“诬蔑”“驱逐”"诽谤”"诅咒”以及“尊敬、爱戴和悼念”,分别表明敌人与战友对他的不同态度。
从语言的严密性来看,无论是一句中的修饰和限制,还是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过渡、承接和照应,都十分严谨、周密。
例如第2段所写“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成为下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评价马克思伟大贡献的一个总纲。
第6段中“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
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
”前一句承接上一段最后一句话,概括第3~5段的内容,也与第2段中的“对于历史科学”相呼应;后一句开启下文,与第七段“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相连,并为从实践方面介绍马克思的成就买下伏笔。
阅读与写作形成性考核册_社会学阅读名词解释[1]1
阅读和写作》作业1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社会学阅读(41页)社会学阅读就是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阅读作品,研究具体作品与文章作者、社会环境的关系,从而发掘作品的时代意义、政治意义、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的阅读方法。
2.文化学阅读(46页)文化学阅读就是用文化学的观点和方法通过文字语言解读作品的文化内涵,通过习俗制度透视作品的思想原则,通过经济结构透视作品的价值观念,通过科学技术透视作品的哲学基础,通过文学艺术透视作品的审美趣味的阅读方法。
3.语义学阅读(54页)语义学阅读就是以文本为基础,从字、词、句含义的释读入手,细致分析表达技巧,层层解剖内在的结构层次,全力开掘多方面主题内涵的阅读方法。
4.接受美学(58页)接受美学就是以读者为中心,注重作品意义空白或不确定性,重视作品价值的两极组合。
5.非线性网络思维(52页)所谓非线性网络思维是指读者在网络中阅读电脑文本时因个性差异而表现出来的迥然不同的思维形式。
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一体两面”(6页)所谓“一体两面”,说的是阅读与写作在语文学习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离开任何一方,语文学习就会倾斜和失衡。
因为阅读是为了写作,写作必须依靠阅读。
而阅读就是主体由外而内的吸收和重构,写作是肢体由内而外的倾吐与表现。
阅读越丰富,吸收和重构的信息越多,写作是倾吐和表现的东西也就越多。
所以说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一体两面”。
2.文体阅读的基本方法。
(1)把握不同文体的表达方法。
(2)辨别不同文体的结构类型。
(3)驾驭不同文体的语言体式。
(4)再现不同文体的主体形态。
3.文化学解读的主要方法(49——53)(1)通过文字语言解读作品的文化内涵。
(2)通过习俗制度透视作品的思想原则。
(3)通过经济结构透视作品的价值观念。
(4)通过科学技术透视作品的哲学基础。
(5)通过文学艺术透视作品的审美趣味。
4.接受美学阅读的基本特征(58——60)(1)以读者为中心。
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阅读与写作(1)》网考形考任务作业试题及答案1
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阅读与写作(1)》网考形考任务作业试题及答案 1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阅读与写作(1)》网考形考任务作业试题及答案盗传必究考试说明: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考核占课程综合成绩的50%,终结性考试占课程综合成绩的50%。
本课程考核实施“双及格”要求,即终结性考试成绩和综合成绩须同时及格,课程的考核成绩方为及格。
形考任务一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8 分)试题1社会学阅读①描述。
运用自己科学而独到的技术手段和研究法,客观而忠实地搜集、整理和记录各种社会现象的定量化或定性化的信息,人们可以借助这些真实可靠的社会信息获得对某一或某些社会现象乃至整体社会的感性认识。
②解释。
在一般性的描述之后,可借助社会学的概念范畴,对所获取的经验材料进行理论抽象,探讨社会现象形成、变化及发展的前因后果,达到对制约社会现象的主客观因素的理性认识。
③预测。
在描述和解释的前提下对已获取的社会信息的再处理。
描述和解释工作的完成从某种意义上说标志着各相关社会现象间相关程度的确定。
若能对发展相对更具规律性的社会现象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做出尽可能精确的测量,则与之相关的而且是人们意欲了解的社会现象的未来发展就可以相应得到大致的确定。
当然,由于社会现象之间极少有如自然现象之间那样的函数关系,所以,对社会现象的预测难以达到自然试题2文化学阅读运用自己科学而独到的技术手段和研究法,客观而忠实地搜集、整理和记录各种社会现象的定量化或定性化的信息,人们可以借助这些真实可靠的社会信息获得对某一或某些社会现象乃至整体社会的感性认识。
不同概念在接受理论中,文学文本和文学作品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1)文本是指作家创造的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的作品本身的自在状态;作品是指与读者构成对象性关系的东西,它已经突破了孤立的存在,融会了读者即审美主体的经验、情感和艺术趣味的审美对象。
(2)文本是以文字符号的形式储存着多种多样审美信息的硬载体;作品则是在具有鉴赏力读者的阅读中,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审美信息的软载体。
2019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形成任务2-6答案
形成任务2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序”,这一命题中的“序”主要是指什么?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答:“序”就是文本结构,结构就是文本内部的组织.构造,也是我们平常说的“谋篇布局”。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
”材中谈到的写作要“言之有序”指的是文本的结构安排问题.结构安排要做到“言之有序”,是由写作及接受活动中思维与表达所使用的基本工具,语言所具有的线性特征决定的。
因此,结构安排必须遵循写作的交流性质所要求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艺术手法.在具体的写作活动中,我们应当特别重视结构安排的主要环节,它包括层次与段落、过度与照应、开头与结尾。
2.文本的结构安排能否达到一定的审美要求,从而产生一定的审美效果,对于能否有效地实现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具有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
请结合自己的阅读或写作实践,谈谈你对“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的理解。
答:我认为,此观点我同意。
就一般写作而言,结构的审美效果更多地来源于文本的形式美,即结构安排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
而结构的审美效果是一条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结构安排应该做到完整匀称;(2)结构安排应该做到周严缜密;(3)结构安排应该做到错综变化。
3.层次和段落时结构安排的核心问题,层次安排好了,文本的结构框架就确定了。
阅读小说《大年初一没下雪》,谈谈小说围绕情感变化安排层次的艺术特征。
答:本文以作者的感情发展(以“我”对小女孩妇女从同情到关心再到惋惜的情感变化,即按照:冷漠- -一热情一一同情一一关心一牵挂)~为顺序来安排层次,作者对父女两每次不同的变化,都是直接围绕全文的思想我”为父女俩末能达到愿望而遗憾,也包含着“我”对父女俩的命运的关心和牵挂。
其中有部分插叙:交代了小姑娘的遭遇和病情、交代小姑娘看雪愿望的由来,使文章的思想内容自欺欺人得到了很好的表现,是使“我”后来感情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任务一、论述题(共3 道试题,共45 分.)1. 如何处理材料?答:材料的处理是指将文章所用的材料大体选好之后,即将写入文章时所做的一些技术处理工作,主要包括剪裁和组合。
剪裁指对材料的取舍、详略处理,取舍在上面“材料选择”中说过了,这里只谈详略处理。
一般来说,剪裁的原则是:对表现主题起主要作用的要详,起辅助作用的要略;复杂难懂的要详,简单明确的要略;新的、人所不知者要详,旧的、人所共知者要略;突出强调的要详,含畜委婉的要略。
组合是根据所选材料的相互关系,将它们合理地配合、组织起来,以增强文章整体效果的手段。
组合的规律为:材料要互相支持,而不互相排斥;材料之间要有密切联系,而不是简单的、表面的拼凑。
2. 表达有几种方法?你是怎样理解和运用表达技巧的?答:表达有五种方法: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
在写作实践中可以灵活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组合搭配。
1.直叙和曲叙。
这是一组对立的叙述技巧。
直叙就是直截了当的叙述方法,文章的写作目的、作者的立场观念、人物的思想性格乃至事件的内在意义等,都十分明显地袒露于个体的叙述之中。
曲叙和直叙不一样。
曲叙就是委婉曲折的叙述方法。
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立意等非常含蓄内在。
作者只是叙述一种事实,至于如何理解,就是读者的事了。
这种技巧使文章更耐琢磨、更有韵味。
2.实写与虚写。
它们也是一组对立的叙述技巧。
实写就是直接描述事实,下面表现人物,它可以给文章增添现实感和逼真感;虚写则是间接渲染,侧面暗示,它的作用是可以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窨,使文章更具含蓄之美。
实写和虚写常常组合使,相互补充,效果更佳,人们称之为“虚实相间”。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这五种基本表达手法在不同文体中虽各有所侧重,但在具体文章中,这五者却不是彼此孤立、截然分开的,而常常是互相交织、综合起来使用的。
3.谈谈文章修改的意义。
答:修改定稿对于文章及文章写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修改定稿可以保证和提高文章质量。
经过修改定稿,不仅会去掉文章的毛病,而且会大大改善作品,使文章更趋完善,从而保证和提高文章的质量。
第二、修改是提高写作技能的重要途径。
经过反复、多次的修改,作者的写作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第三、修改也是向读者负责。
文章是写给读者捍的,文章的价值也要通过读者阅读来实现,因此,好的作者应用拿给读者最上乘的成品,而决不把残次品、不成熟的作品拿给读者看。
二、作品题:(共1 道试题,共55 分。
)阅读《凝视崇高》一文,根据读后感的要求,写一篇800 字左右的认识或感受文章。
要求:1.主题明确,有自己要表达的基本思想观点。
2.思路清晰,全文要浑然一体。
3.材料充实,要力争真实经历的事情,而不拾人牙慧。
4.表达清楚,语言流畅。
5.议论要要素齐备。
读《凝视崇高》有感《凝视崇高》开头写道:文学浮动于金钱与卑微之中,躯体已被淹没,只剩下一颗苍老的头颅。
但苍老的头颅永远不会被淹没,因为它有思想。
思想改变行动,行动改变文学命运。
面对金钱,面对卑微,文学家们包括一切舞文弄墨的人该思想些什么呢?中国人爱追赶潮流。
一听说喇叭裤正流行,明儿一街的喇叭裤;一听说染金发时髦,明儿大街上全是金发俊男美女。
若再加上一旁有人鼓噪,就更加趋之若骛了。
那些鼓噪者是否该反思一下自己呢?若他们不是一味地迎合,而是适时地泼以冷水,那就不会把真理逼近谬误了。
我们的文学里有太多的卑微了。
这该也是一种鼓噪吧。
这些所谓的作家们,“写媚俗的文字,趋炎的文字,将大众欣赏的口味再向负面拉扯”.......作家毕淑敏的话不就是对那些借口“著书只为稻粱谋”的“作家”们的真实写照吗?在那些人的内心深处,有“崇高”的位置吗?生花妙笔把卑微刻划得淋漓尽致,不能说这些刻划没有正面的意义,不能说他们是为了迎合某些人的需要。
但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文学者,是否能多倡导社会的主流呢?是否能端出一盆温暖而清洁的水为人们荡涤自身的污垢呢?是否能给读者们一个阳光灿烂的世界呢?毕竟人是需要阳光来照亮前进的道路。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是平常人,可能这一生都不会有什么崇高的举动。
是的,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在朝九晚五中度过了春秋冬夏,都是在柴米油盐中早生了华发,似乎一生都与崇高无缘。
但这丝毫也不妨碍我们做一个崇高的人——只要我们怀着一颗崇高的心!崇高不一定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举动,崇高也可以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境界。
为什么有的人没有一颗崇高之心?是因为他在心中颠倒了崇高与卑微的位置:他们在权贵之下感到卑微,在弱者面前却深感“崇高”。
那么,是不是崇高的人就不应该有卑微的心理?不是的。
当一个人在高山大川之间感到了自己的卑微,在滚滚东逝的江水面前感到了自己的渺小,恰恰说明他是一个懂得什么是崇高的人。
让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崇高的人。
退一万步说,即使我们不敢说已经做到了崇高,至少我们可以凝视崇高,可以选择平凡——崇高的侧面是平凡。
04任务一、作品题(共1 道试题,共100 分。
)1. 写作实操,涵盖教材7 个单元。
根据所学单元内容,自选一种体裁练习写作一短文。
写作示范——记叙文:家乡的柑橘我的家乡XX 县XX 乡,盛产柑橘,远近闻名。
漫山遍野栽满了柑橘树。
家乡的柑橘树从春到秋都是美丽、诱人的。
春天,柑橘树长满雪白的小花,像天空中飘落焉的雪花那样美丽。
早晨我漫步在果园里,只觉得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滋润心肺,舒服极了。
夜里一阵风雨声,洒下白花遍地银。
橘花谢了,逐渐长成豆子般大小的橘果。
橘果橘叶都是绿油油的,若不留意,分辨不出哪是橘叶,哪是橘果。
夏天,橘果在微风中向过往行人点头致意。
由于果农精心料理,橘果越长越大,由绿变黄,黄得发亮,如盏盏惹人喜爱的小灯笼。
秋天,柑橘成熟了,村子里的人们忙着去果园采柑橘。
我也跟着爹爹妈妈到果园。
人们看着又大又黄的柑橘,满意地笑了。
我爬到树上,小心翼翼地剪着带果的橘枝。
不一会儿,人们挑着一筐筐橙黄的柑橘,带着喜悦,踏着欢快的步子,走出果园,让果香飘到四面八方。
我喜爱家乡的果园,更爱我的故乡。
02任务1、我谈人物传记的写作首先,传记的写作,要忠实历史,实事求是,再现传主的精神风貌。
写作传记不可有任何杜撰和写作者作者的主观臆断,要严格尊重历史,认真再现历史,给读者一个真实的传主。
其次,要掌握人物传记的结构特点。
概括人们常用的结构方式有几种:以时间为序、以空间为序或时空转换。
另外,语言表达不流于直白,要有文学色彩。
最后,文章要篇幅自由,重点突出,展示人物的丰厚内涵。
要求我们要抓住传主的人生重要之点,一斑而窥全豹,一目而尽显精神,少则数千字,多则数万言,同样可以再现人物的思想和精神风貌。
2、比较消息和通讯的异同相同点:在报道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时,都要求真实、典型和具有实效性。
不同点:第一、在篇幅上,消息一般都是简要地报道事实,篇幅较短,情节难以展开;通讯可以而且要求对内容作详细、深入的报道,篇幅较长。
第二,在表达方式上,消息多侧重于叙述和描写,不做议论和抒情;通讯则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可以自由灵活地穿插议论和抒情,灵活多变,生动自由。
第三,在人称称谓上,消息一般只用第三人称,以显示其客观真实,作者隐身其后;通讯则可以自由灵活地使用第一或第三人称的口吻表述,显得既真实又亲切。
第四,在语言上,消息比较朴素简洁,而通讯则比较生动形象。
第五,在时效上,消息较快,通讯相对较慢一些。
05任务1. 各小组自行确定所阅读文章的体裁和内容。
有组织地参观、阅读或观看一部电影或一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讨论后撰写鉴赏文章1篇(1000 字左右)看《李小龙传奇》有感最近看了李小龙传奇,深受其精神影响,他的爱国精神和永不言败的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向这位伟人学习的需要。
想看看大家对《李小龙传奇》有什么深刻体会已经在网络上看完一遍《李小龙传奇》,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观看有关李小龙的影视,感觉还是很不错的,不愧为“2008 最受人们欢迎的电视剧”,这是一部结合励志、爱国、人生哲理为主旋律的经典电视剧,全景再现了“李小龙短暂而又辉煌夺目的32 个年华”这部电视剧秉承了央视制作严谨和震撼大气的风格,李小龙的一生就是一部百转千回、荡气回肠的传奇,他让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在世界上有了声音和荣耀,让中国功夫再次激荡澎湃起来,他的敢做敢为和心中有国、国在心中的民族气节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甚至世界所有人学习。
最后回想中国在李小龙之后为什么没有美国做得好呢,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李小龙生前却是一个以宣传中国为己任的世界级中国明星,我们却近乎要把这个民族英雄忘记。
感觉<李小龙传奇>拍的挺平实的,也许导演就是想拍出很平实的李小龙,毕竟大家以前都看的是神坛上的李小龙,其中很多时候会情不自禁的感动和流点小泪,这次前六集至少我觉得拍的很具有生活感,觉得李小龙也是从很普通的中学生蜕变到后来的武学大师,看完后又难免会扼腕叹息,真是天妒英才。
这是让我们这些小辈们或者说升斗小民更近一步了解这个传奇人物—一代武打哲学宗师李小龙的最好电视剧,通过这部片子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对中国以及中国武术在世界风行的贡献,也不会忘记他做人坚持的信念和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我想这部电视剧想要表达的思想和宗旨和“黄飞鸿”差不多,就是:只要是你认为是值得的都不要轻易放弃,并马上付诸与实践;无论你身在何时何地都要警告自己是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中国人,而且做人要有自信做事更要脚踏实地,有梦想就有希望、就有未来,这就是伟大李小龙用短暂一生践行和告诫我们的人生哲理。
06任务讨论题目1.谈谈你对学习本门课程的认识。
2.你对阅读与写作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3.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4.谈谈阅读与写作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5.你准备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这门课程?要求1.从上述5个问题中选择其中2—3个题目发言;2.不许照抄教材,否则为零分。
自行参与讨论即可,但要围绕所给题目。
03任务一、论述题(共2 道试题,共30 分。
)1. 举例说明议论文的结构方式。
答:议论文常见的结构方式有总提分论式、分论总提式、并列式、对比式和递进式几种,它们有时相互交叉,产生出灵活多样的结构形态。
1、总提分论式,也称“总——分——总”式。
这样的结构方式是先总承题,继而分述,最后总括论点。
2、分论总提式,也称“中心插入”式。
这种结构方式就是中心论点为贯串全文的主线,其他部分都要紧紧地围绕主线,扣信中心,从而达到突出中心的目的。
3、递进式,也称“层层深入”式。
这种结构,可使文章随着对中心论点的逐层深入论述开始一层深似一层,逐层挖掘,显示出动人心魄的力度。
此外还有并列式、对比式等多种方式。
2. 结合个人实际谈谈教案的编写。
答: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一般由任课教师自己设计、编写的具体又可实际操作的教学进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