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习题

合集下载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复习题一、填空题1、在我国环境标准体系中,其构成是七类两级。

七类标准是指: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基础标准、环境保护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环境仪器设备标准和污染报警标准;两级是指国家级和地方级。

2、在污染源的调查中,最为基本的方法是社会调查法,在具体的调查过程中,又可分为详查和普查两种方法。

3、在污染源的调查中,污染物排放量的确定是调查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确定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即物料衡算法、实测法和排毒系数法。

4、在环境质量评价中,既考虑分指数的平均值,又考虑分指数的最大值的评价的方法有两种,它们分别是上海大气质量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

5、环境质量评价按照评价时间分为:过去评价、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按照法律层面上分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6、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为:污水量、水质复杂程度、水域规模、水质要求7、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选择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

用污染物的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及该污染物的地面质量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作为判据。

8、AERMOD模式适用于评价范围小于等于50km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

ADMS-EIA模式适用于评价范围小于等于50km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

CALPUFF模式适用于评价范围大于等于50km的一级评价项目,以及复杂风场下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

9、植被群落的重要值等于:相对密度(RD%)、相对频度(RF%)和相对盖度(RC%)之和。

10、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中,噪声污染防治对策应该考虑从声源上降低噪声和从噪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两个环节。

二、名词解释1、环境质量评价:对环境质量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标准给予定性与定量的说明。

2、社会调查法:通常指深入到工厂、企业、学校和党政机关进行访问等各种类型座谈会的调查方法。

3、最佳实用技术:体现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治理技术。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集及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集及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复习题集和答案填空题:1、环境标准的分类:(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2、需要环评的规划种类:(综合性)(指导性)。

3、生态多样性含义:(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是世界环境保护的核心问题。

4、生态环境影响识别要点:(影响因素的识别)(影响对象的识别)(影响效应识别)。

(注意主体和受体识别的内容)5、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数学模型法)(物理模型法)(类比调查法)(专业判断法)。

6、大气自净能力:是指由于大气自身的运动而使大气污染物输送、稀释扩散,从而起到对大气的净化作用,包括(平流输送)、(湍流扩散)和(清除)等机制。

7、清洁生产定义: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及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消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8、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及制度。

9、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告表由(具有相应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机构)编制。

10、三个阶段:(建设阶段)(运营阶段)(服务期满后或退役期)。

11、生态系统的定义:指生命系统及非生命(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及功能的系统,它是生态影响评价的基本对象。

生态系统最重要的运行过程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以和(调节反馈)的调控过程。

12、评价因子的筛选在(影响识别的)基础上得到的。

13、(水)和(湍流)是影响大气扩散能力的主要动力因子。

(热力因子)14、大气总量控制因子:(SO2)(烟尘)(工业粉尘)。

15、噪声根据辐射特性和其传播距离分类:点声源、线声源、面声源16、水污染物根据其性质分类:(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酸碱污染物)(废热);按生产和进入环境的方式分为(点源)和(面源)。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习题及答案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习题及答案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在未来的城市绿化建设中,制定的城市发展规划应该是可行的、()。

A、全面的B、超前的C、科学的D、完善的正确答案:C2、一般来说,城市的绿化体现在城市的绿化率、人均绿地占有量和O三个方面。

A、绿地建设水平B、绿地面积C、绿地种类D、绿地调节功能正确答案:A3、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资源子系统包括回收指标、消耗指标和OoA、循环指标B、利用指标C、再生指标D、治理指标正确答案:D4、生态承载力受到环境制约、人类愚智制约和()。

A、人口性别比例制约B、人口年龄制约C、人口分布制约D、人口密度制约正确答案:D5、对于某个绿地中优势种和亚优势种的分析采用的主要分析方法是()。

A、层次分析法B、专家评估法C、成分分析法D、主成分分析法正确答案:D6、采用无人机、遥感、卫星定位的方式对城市生态进行研究体现了城市生态与环境学中()。

A、数理模型被广泛应用B、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的结合C、新技术的应用D、资料统计与观察相结合正确答案:C7、我国目前的老龄化特征是发展速度快、性别比例不均衡、地区分布不均衡和()。

A^超前性B、滞后性C、前瞻性D、不稳定性正确答案:B8、环境与周围景观协调一致、相得益彰的阶段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阶段。

A、彩化B、生态化C、艺术化D、绿化正确答案:C9、下列不属于影响广场绿化因素的是()。

A、原有自然环境B、经济效益C、广场性质D、政策正确答案:B10、规划设计的重要性体现在设计一定要有文化特点、设计一定要有可行性和()。

A、体现一定的对象和目标B、具有一定经济效益C、具有生态功能D、注重经济成本正确答案:B11、城市风景、风貌、建筑特色属于城市环境中的()。

A、生态环境B、美学环境C、物理环境D、社会环境正确答案:B12、被人类活动改变了的自然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被称为()。

A、人工环境B、自然环境C、社会环境D、次生环境正确答案:D13、经济学观点认为()是城市经济组织的基础。

环境影响评价评价作业习题

环境影响评价评价作业习题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集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知识名词解释:环境环境质量环境容量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估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思考题:1环境的基本特性2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3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依据4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及其发展历程5环境标准的作用6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的发展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应当包括的内容8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名词解释: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环境影响分类筛选评价工作等级思考题:1环境影响评价程序遵循的原则2环境影响分类筛选的具体内容3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4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5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编写的主要内容6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方法与内容7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原则?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要点第三章工程分析与环境影响识别名词解释:类比法物料衡算法资料复用法两本帐三本帐无组织排放非正常工况环境影响识别思考题:1工程分析的作用和目的2污染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工作内容3非污染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工作内容4如何进行水平衡分析5环保措施方案分析的基本内容6环境影响识别工作的基本内容有哪些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识别应考虑哪些方面的内容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程度判断的标准9简述环境敏感区的法规规定及具体所指10以新带老污染物削减量的计算第四章水环境影响评价名词解释:水体自净横向混合混合过程段完全混合所需距离思考题:1污染物排入水体后的混合机理是什么2点源完全混合模型及其适应条件3拟建工业项目对地面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4河流一维稳态水质模型及其适应条件5S-P模型的物理学含义及其适应条件6水环境影响的监测断面设置的原则7水环境影响的预测点和预测时期是如何确定的8水污染复杂程度的划分方法9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10常用的消除和减轻拟建项目对地表水污染的措施第五章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名词解释:污染系数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大气扩散模式风速高度指数地面轴线浓度无组织排放复杂风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风向玫瑰图思考题:1大气污染源的分类2烟气抬升高度计算方法3地面轴线浓度计算方法4大气污染源调查的主要内容及主要调查方法5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主要目的6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主要内容7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的原则与方法8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确定的原则与方法9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关于监测方法与监测制度的规定10不同评价级别时大气污染源调查的主要内容第六章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名词解释:土壤退化土壤环境背景值思考题:1土壤质量分类所适应的范围2土壤环境影响识别应该考虑哪些方面3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土壤污染监测包括哪些内容4土壤环境质量影响预测一般采用哪些方法5工业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识别6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识别7农业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识别8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识别9石油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识别10保护土壤环境防治土壤污染应采取那些主要对策措施第七章声环境影响评价名词解释:噪声环境噪声环境噪声污染等效连续A声级(Leq)思考题:1环境噪声的基本特征与影响2环境噪声的有关物理量和评价量3噪声级的能量迭加原理4噪声源的传播衰减原理5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本任务6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7典型工程声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内容8环境影响报告书噪声评价专题内容设置9消除和减轻拟建项目噪声污染的对策有哪些?第八章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名词解释: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思考题:1简述固体废弃物特点2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环境影响3城市固废和农业固废的主要类型4固体废弃物废环评的特点第九章环境容量、清洁生产及公众参与名词解释:环境容量A-P值法清洁生产公众参与思考题:1环境容量概念的影响因子2清洁生产指标选取的原则3清洁生产分析指标的类型4建设项目清洁生产分析程序和内容5信息公开的内容与方式6征求公众意见的形式及要求第十章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与环境风险评价名词解释:自然资源生物量生态因子异质性连通程度环境风险环境风险识别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思考题: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原则和依据2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的主要内容3交通类、水库和水坝、采矿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4举例说明开发、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可逆影响和不可逆影响;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5举例说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方法6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重点第十一章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名词解释: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思考题:1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2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专题如何设置3区域污染源分析的主要因子与开发区污染源分析的基本原则4开发区污染源估算方法5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的主要内容6区域环境影响预测的主要工作内容7从哪几方面分析区域环境目标的可达性8主要的区域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第十二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名词解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思考题: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与具体要求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环境评价 习题大全答案

环境评价 习题大全答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什么是灰箱数学模型,建立该类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如何? 灰箱模型即半机理模型。在应用质量平衡法建立环境数学模型的过程中 ,几乎每个模型都包含一个或多个待定参数,这些待定参数一般无法 由过程机理来确定。通常采用经验系数来定量说明。经验系数的确定则要借助于以往的观测数据或实验结果。
观测数 据组Ⅰ
模型结 构选择
7.
写出模糊评价法确定环境质量归类的模糊集运算方法。
运算模型之一:M1(∩,∪)
bj=∪(ai∩rij)= Max(Min(a1,r1j)....Min(am,rmj))( j=1,2,...n ) 运算模型之二:M2( *,∪) bj=∪(ai*rij)= Max(a1*r1j,...am*rmj)(j=1,2,...n)
9.
如图湖泊箱式模型是一个完全混合反应器,流进湖泊的污水排放量 Qp=2400 m3/d, 流出湖泊的水量 Qh=1400 m3/d;污染物进湖泊的负 荷量 W0 =5240g/d,湖中污染物现状浓度 C0=0.45 mg/L,流进湖泊的污水排放浓度 Cp =2.8mg/L;湖水现体积=15.3×104 m3。对于守恒物 质(惰性物质),经历时间为 0.5d;计算: (1)本时间段进入湖中污染物的质量; W0 (2)本时间段因随出水流出,湖中污染物减少的质量; (3)湖水体积变化了多少 m3? Qp,Cp S V,C0 Qh,Ch (4)本时间段末湖中污染物现状浓度; (5)如果将历时写作dt,忽略湖水体积变化推导描述浓度的微分方程。 Q,C0
1
8.
使用模糊评价法运算法则,运算模型之二:M2( *,∪),根据 R 和 A’ 求 B。
0 0 0.33 0.67 0 0 0 0 0.18 0.82 0 0 0 0.42 0.58 0 0 0 0 0 0 0.1 0.9 0 0 0 0 0.2 0.8 0 R 0 0 0 0.6 0.4 0 0 0 0.7 0.3 0 0 0 0 0 0 0.61 0.39 0 0.5 0.5 0 0 0 0 0.4 0.6 0 0 0

环境影响评价练习题考试试题及答案(4套)

环境影响评价练习题考试试题及答案(4套)

《环境影响评价》练习题一、不定项选择题1.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有()A.判断功能B.预测功能C.选择功能D.导向功能E.完善功能2.无组织排放源的确定方法有()A.物料衡算法B.类比法C.反推法D.示踪法E.遥感法3.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有()A.工程概况B.施工规范C.生态环境影响源强分析D.主要污染物排放量E.替代方案4.生态影响评价工程分析技术特点有()A.工程组成完全B.重点工程明确C.全过程分析D.污染源分析E.其他分析5.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有()A.现场实测法B.物料衡算法C.经验估算法D.收集资料法E.遥感方法6.P-T法判别大气稳定度的方法论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A.地面风速B.日照量C.云量D.混合层高度E.逆温层厚度7.常见的不利气象条件有()A.静风B.小风C.逆温D.熏烟E.海陆风8.环境影响识别的一般技术考虑方面有()A.项目的特性B.项目涉及的当地环境特性及环境保护要求C.识别主要的环境敏感区和环境敏感目标D.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识别环境影响E.突出对重要的或社会关注的环境要素的识别9.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依据和选择方法有()A.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B.结合当地大气污染状况C.该建设项目等标排放量Pi 值较大的污染物D.在评价区内已经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E.列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物10.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预测中计算日平均浓度的方法有()A.保证率法B.典型日法C.换算法D.联合频率法E.点源叠加法11.影响烟气抬升高度的因子有()A.烟气本身的性质B.周围大气的性质C.下垫面地形及粗糙度D.源强E.取样时间12.预测地表水水质变化的方法有()A.数学模式法B.物理模型法C.类比分析法D.专业判断法E.其他方法13.河流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包括()A.公式计算和经验值估算B.室内模拟实验测定C.现场实测D.水质数学模型优化法E.拟合曲线法1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包括的指标有()A.生态学评估指标B.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C.政策与战略评估指标D.环境保护法规和资源保护法规评估指标E.经济价值损益和得失评估指标F.社会文化评估指标15.危险废物具有的特性是()A.腐蚀性B.急性毒性C.浸出毒性D.反应性E.传染性F.放射性16.清洁生产分析指标的选取原则有()A.从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考虑B.体现污染预防为主的原则C.容易量化D.满足政策法规要求并符合行业发展趋势E.方便环境监督管理17.清洁生产分析的方法有()A.指标对比法B.分值评定法C.指标评价法D.类比调查法E.专业判断法18.大气污染的常规控制技术有()A.洁净燃烧技术B.烟气的高烟囱排放技术C.烟(粉)尘污染净化技术D.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E.活性污泥法19.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必须要满足的要求有()A.符合达标排放的要求B.符合相关环保要求C.技术上可行,通过技术改造可以实现达标排放D.方便环境监督管理E.节约环保设施运转开支20.如果采用连续点源高斯模式,计算某稳定度下排气筒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的地面轴线1小时平均浓度,必要的输入参数有()A.排气筒几何高度和抬升高度B . 污染物单位时间排放量C . 排气筒出口处的风速D . 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联合频率E . 该稳定度下的大气扩散参数例 1: 一河段的上游 来水 COD Cr (p)=14.5mg/L ,Q P =8.7m3/s ; 污水排放源强 COD Cr (E)=58mg/L ,Q E =1.0m 3/s 。

张从版环境评价习题

张从版环境评价习题

张从版环境评价习题环境评价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环境评价概述》一、概念1.环境质量2.环境评价3.环境标准4.环境质量标准5.污染物排放标准二、填空题1.环境质量的价值包括(经济)、(健康)、(生态)和(文化)。

2.环境评价的对象是(环境质量和价值)。

3.按照评价的时间,环境评价分为(过去)、(现状)和(影响)。

4.世界上第一个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国家法律中肯定下来的国家是(美国)。

5.东欧与前苏联的环境评价主要侧重于(河流)和(地理)。

6.我国的环境评价经历了(尝试)、(探索)、(发展)和(评价)四个阶段。

7.环境质量指数的基本形式是( p=c/s )。

三、简答题1.环境评价的意义。

2.环境质量指数的作用。

答:环境质量指数评价的主要步骤。

收集整理环境数据和资料;确定评价的要素和影子;指数的选用与综合;质量分级4.简述专家评价法。

5、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构成是怎样的?6、某监测点数据如下(单位是mg/L),请用单项水质标准指数对其进行评价,BOD COD DO Cd Cr Cu As 石油酚15 10 9第二章《环境评价信息的获取》一、概念1.特尔斐法2.专家二、简答题1.污染源调查的意义。

掌握污染源的类型、数量和分布情况了解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确定区域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提出污染治理和控制措施2.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公式。

3.环境背景值的含义。

4.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

收集资料;现场测量;摇杆发5.如何制定环境质量监测方案?确定检测项目;确定检测范围;确定检测周期;确定监测点位6.大气监测项目有哪些?7.特尔斐法环境预测和价值判断的过程。

8.大气监测频率9.地面水监测频率。

10.土壤监测的布点方法三、计算题1.某地区建有化工厂、纺织厂和家用电器厂,其污水排放量与污染物监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试确定该地区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

项目化工厂纺织厂家用电器厂评价标准(mg/l )污水量(万m 3/a) CODcr(mg/L)560 428 76 10 悬浮物(mg/L)62 25 75 50 挥发酚(mg/L)六价铬(mg/L)2.在某河的源头处采集的10个样品数据(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如下表,据此计算水环境背景值。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一、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概论1、“十五”期间6个主要污染控制指标:烟尘、SO2、氨氮、COD、工业粉尘、工业固体废弃物。

2、环境分类:⑴大气环境、⑵水环境、⑶土壤环境、⑷生态环境。

3、环境容量:指对一定地区根据其自然净化能力,在特定的污染源布局和结构的条件下,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允许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

4、环境的基本特征:⑴整体性与区域性、⑵变动性与稳定性、⑶资源性与价值性。

5、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除污染影响外主要是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而导致其质量下降,包括结构恶化和功能降低。

6、环境影响: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效应。

7、环境影响的类别(按来源):⑴直接影响与人类活动同时同地⑵间接影响与人类活动推迟较远⑶累积影响8、环境影响评价(法):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9、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⑴可明确开发建设者的环境责任及规定应采取的行动,⑵可为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提出环保要求和建议,⑶可为环境管理者提供对建设项目实施有效管理的科学依据。

10、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别:⑴环境质量评价、⑵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估、⑶环境影响后评估。

11、环境影响后评估:可以认为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延续,是在开发建设活动实施后,对环境的实际影响程度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检查对减少环境影响的落实程度和实施效果,验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正确可靠性。

12、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⑴判断功能、⑵预测功能、⑶选择功能、⑷导向功能。

13、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⑴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

⑵指导环境保护设计,强化环境管理。

⑶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

⑷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

14、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基础:环境监测技术、污染物扩散规律、环境质量对人体健康影响、自然界自净能力。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答案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答案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评估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的方法。

它是一种重要的环境管理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城市规划、工业建设、农业发展等。

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我们需要回答一系列习题,以确定环境影响的程度和可能的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环境影响评价习题及其答案。

习题一: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答案: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评估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的方法。

它通过收集、分析和评估各种环境因素,以预测和评估特定项目或活动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习题二: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什么?答案: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在决策过程中提供科学依据,以减少或避免环境影响,保护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它还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和管理环境风险,促进社会的参与和透明度。

习题三:环境影响评价的步骤有哪些?答案:环境影响评价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项目描述:对项目的性质、规模、位置等进行详细描述。

2. 环境基线调查: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估。

3. 环境影响预测:根据项目的性质和规模,预测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4. 环境影响评估:评估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的程度和重要性。

5. 环境管理措施:提出减少或避免环境影响的措施和建议。

6. 监测和审查:对项目实施后的环境影响进行监测和审查。

习题四:环境影响评价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答案:环境影响评价的影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质、土壤、水体、生物多样性等。

2. 社会经济环境:包括人口、就业、土地利用、交通、资源利用等。

3. 生态系统服务:包括水源保护、土壤保持、气候调节、自然景观等。

4. 环境法规和政策:包括环境保护法、土地规划法、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等。

习题五: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有哪些?答案: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包括:1. 现场调查和采样:对项目周边环境进行实地调查和采样,以获取真实的环境数据。

2. 模型和模拟:使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来预测和评估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评价复习题加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评价复习题加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题加答案1、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体系中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之间、综合性标准与行业性标准间是何种关系?执行上地方环境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跨行业综合性排放标准(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排放标准(如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

即有行业性排放标准的执行行业排放标准,没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执行综合排放标准。

2、我国环境标准体系有哪些组成?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和环境保护部标准。

国家环境标准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控制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

地方环境标准包括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3、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及作用?A(I)具有法律强制性;(2)纳入基本建设程序;(3)对建设项目和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4)分类管理;(5)评价资格实行审核认定制;(6)公众参与制度;(7)跟踪评价和后评价B(I)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

(2)指导环境保护设计。

(3)为区域的杜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

(4)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

4、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环境敏感区有哪些?(1)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2)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涧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3)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5、以固定声源为主的建设项目,如何确定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①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建设项目边界向外200m为评价范围;②二级、三级评价范围可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和相邻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及敏感目标等实际情况适当缩小。

环评复习题

环评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

2.环境质量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方法确定一个区域内EQ状况、预测EQ变化趋势和评价人类行为对环境影响的一门学科3.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各种环境要素(如大气、水、土壤等)中的污染物或污染因子所规定的允许含量和要求。

4.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根据环境质量要求,结合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对污染源排入环境的污染物和产生的有害因子所做的控制标准。

5.污染源是指能够产生环境污染物的场所、设备和装置6.污染物因子:以不适当的浓度、数量、速率、形态和途径进入、作用于环境系统并对其产生污染或破坏的任何物质(能量)称为环境污染物因子,简称污染物因子。

7.环境影响评价:在人们采取对环境有影响的行动之前,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识别、预测和评价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影响,按照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事先制定出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就能较适当地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这种做法叫做环境影响评价,它是一项技术。

8.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对人类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与预测,并提出减少影响或改善生态环境的策略和措施。

9.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就是指在规划编制阶段,对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预防或者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过程。

二、简答题1.、环境标准的作用1)、环境标准是制定环境规划和环境计划的主要依据;2)、环境标准是环境评价的准绳;3)、环境标准是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4)、环境标准是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2、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特点1)、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对象侧重于开发建设活动。

2)、被法律确认,执行具有强制性。

3)、纳入基本建设程序,是计划管理的重要内容。

4)、强化了环境保护设施配套制度的落实。

环境评价教程 计算题

环境评价教程 计算题

生态评价课上所留习题3-4已知某一高架连续点源,在沿轴线地面最大浓度模式中,σy=σz=0.07,ū=5.0m/s,排烟有效源高He=180m,排烟量为4.1×10∧4m³/h,排烟中SO2浓度为1000㎝3/m³,试问该高架点源在轴线上最大浓度为多少?【解】:先求出在排烟4.1×10∧4m³/h中的SO2的量,即Q=(4.1×10∧4/3600)(103/106)=1.139×10-2㎡/s由于平均风速ū=5.0m/s,He=180m,σz/σy=1.00,根据C(x,0,0)=Q/(πuσyσz)-1exp[-He2/(2σz2)]将σy=σz代入上式,并令əC/əσz=0,即可得到出现轴线最大浓度点的σz值;(σz)max=He/√2.并将之带人上式的,地面轴线最大浓度为Cmax=2Q/(πeuHe2)×σz/σy=(2)(1.130×10-2)/(3.14)(2.72)(5.1)(1802)=0.016×10﹣6=0.016(cm3/m3)3-5位于北纬40°,东经120°的某城市远郊区(丘陵)有一火力发电厂,烟囱高度H=120m,烟囱排放口的直径D=1.5m,排放SO2的源强Q=800kg/h,排气温度Ts=413K,烟气出口Vs=18m/s。

8月中旬某日17点(北京时间),云量5/4,气温303K,地面10m高处的风速2.8m/s。

试求:(1)地面轴线最大浓度及其出现距离;(2)地面轴线1500m处的浓度。

【解】1、确定稳定度σ=[0.006918-0.39912cosØ0﹢0.070257sinØ0-0.006758cos2Ø0-0.006758cos2Ø0+0.000907sin2Ø0-0.002697cos3Ø0+0.001480sin3Ø0]180/π=14°由下式计算太阳高度角h0=arcsin[sin40°sin14°+cos40°cos(15×17+120-300)]=20.36°根据h0=20.36°及云量5/4,查表得太阳辐射等级为﹢1;根据太阳辐射等级及地面风速2.8m/s,查表得党史的大气稳定度为C类。

环境影响评价练习题库+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练习题库+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练习题库+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直接排放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时,当受纳水体为河流时,不受回水影响的河段,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位于排放口下游,与排放口的距离应小于( )。

A、1B、2C、1D、500正确答案:B2、沿程横断面均匀混合,非持久性污染物适用于河流数学模型中的有( )。

A、纵向一维模型B、平面二维C、河网模型D、零维模型正确答案:A3、某建设项目SO2、NOx及 VOCs排放量分别为170t/a、430t/a、1600t/a,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因子为()。

A、SO2,NOx,VOCs,PM2.5B、SO2,C、SO2,D、SO2,E、SO2+NOx>500t/a,要预测二次PM2.5正确答案:A4、土壤现状监测中,柱状样监测点监测深度为10m,通常应采( )个样。

A、5个B、6个C、8个D、7个正确答案:A5、入海口、近海岸二级评价可布设( )的取样断面。

A、1-3B、7-9C、3-5D、5-7正确答案:C6、室内有两个噪声源,同时工作时总声压级为73 dB,当其中一个声源停止工作时,测得室内声压级为72 dB,另一声源的声压级是( )dB。

A、62B、67C、78D、66正确答案:D7、若评价时间不够,河流一级评价至少应调查( )。

A、平水期和枯水期B、丰水期和平水期C、丰水期和枯水期D、丰水期正确答案:C8、评价范围内环境噪声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状况B、受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情况C、土地利用现状D、厂界或边界的噪声级及超标状况正确答案:C9、涉及盐化影响的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减轻土壤盐化常见措施有( )。

A、提升地下水位B、降低地下水位C、离子交换D、药剂处置正确答案:B10、直接排放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时,当受纳水体为IV, V类水域,安全余量按照不低于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点位)处环境质量标准的( )确定。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及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及答案

最新环境影响评价习题、试题一、名词解释5×4分1.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及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估计。

2.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指在某一区域环境范围内,为了达到预定的环境目标,通过一定的方式,核定主要污染物的环境最大允许负荷(近似于环境容量),并以此进行合理分配,最终确定区域范围内各污染物允许的污染排放量。

3.环境质量指数:是指在环境质量研究中,依据某种环境标准,用某种计算方法,求出的简明、概括地描述和评价环境质量的数值。

4.污染源评价:是以判别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为目的的评价。

污染源评价以污染源调查为基础,是制定区域污染控制规划和污染源治理规划的依据。

5.环境基准:是指环境中污染物对特定对象(人或其他生物等)不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的最大剂量(无作用剂量)或浓度。

6.环境要素:也称作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7、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政活活动和社会活动)导致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效应。

环境影响概念包括人类活动动对环境的作用和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两个层次。

8、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将环境因素置于重大宏观经济决策链的前端,通过对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的分析,对各类重大开发、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等提出更为合理的战略安排,从而达到在开发建设活动源头预防环境问题的目的。

9、区域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和硬顶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区域环境功能不朝恶化方向转变的条件下,区域环境系统所能承受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即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与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适宜程度。

10.环境标准: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做的规定。

11.污染因子:是指任何物质(能量)以不适当的浓度数量、速度、形态和途径进入、作用于环境系统并对环境生态系统产生污染或破坏的物质(能量)则称为污染因子,12.噪声:各种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音的无规则杂乱组合称为噪声13.环境影响预测:在对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推测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变化的情况14.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A. 确定项目是否可行
- B. 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 C. 制定环境保护措施
- D. 以上都是
答案:B
2. 环境影响评价的三个阶段包括:
- A. 初步评估、详细评估、后评估
- B. 初步设计、详细设计、施工设计
- C. 初步规划、详细规划、实施规划
- D. 初步分析、详细分析、结果分析
答案:A
二、判断题
1. 环境影响评价只关注项目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正确
- 错误
答案:错误
2. 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在项目实施前完成。

- 正确
- 错误
答案:正确
三、简答题
1. 简述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程序。

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程序通常包括:项目识别、筛选、初步评估、详细评估、报告编制、审查、批准、监测和后评估等步骤。

2. 环境影响评价中,如何确定环境敏感区?
答案:
确定环境敏感区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生态敏感性、生物多样性、人类活动影响、文化遗产价值、以及区域环境承载力等。

四、案例分析题
某工业园区计划建设一座化工厂,该厂主要生产化学品。

请分析该化工厂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答案:
该化工厂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预防措施可能包括: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建立废水处理设施、安装空气净化设备、实施噪音控制措施、以及制定应急预案等。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习题答案应根据具体的习题内容和要求来制定。

环境影响评价考试知识点整理题目与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考试知识点整理题目与答案

环评复习题一、单选1.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依据是(D)A.环境功能的不同B.环境范围的大小C.环境要素的不同D.环境要素的形成2. 首创“三同时”制度的国家是(D)A.美国B. 日本C.德国D.中国3.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B)A.环境影响报告书B.环境影响报告表C.环境影响分析表D.环境影响登记表4.环境噪声具有的特点是(C)A.易评估性和暂时性B.分散性和持续性C.无形性和多发性D.危害大和复杂性5.首创“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是(A)A.美国B. 日本C.德国D.中国6.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实现水污染达标排放仍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体,可以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的(D)A.限期治理制度B.排污许可制度C.浓度控制制度D.总量控制制度7.不属于环境概念范畴的是(C)A.大气B.矿藏C.野生动物D.自然保护区8.环境影响报告书经(C),计划部门方可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A.批准前B.批准过程中C.批准后D.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后9.下列环境因素中,不属于环境敏感区范围的是(D)A.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系统C.人口密集区、文教区、党政机关集中办公地点D.城市规划中的工业企业10.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对其主持完成的(A)承担相应责任A.环境影响评价相关工作的技术文件B.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C.环境保护调查报告D.环境保护验收申请表二、多选1.复杂地形系指(ABCD)A. 山区B.丘陵C.沿海D.大中城市的城区E.平原2.项目实施过程各阶段拟预测的水质参数应根据(ABCD)筛选和确定A.工程分析 B环境现状 C评价等级 D当地的环境要求3.目前使用较多的水环境预测方法有(ABCD)A 数学模式法 B物理模型法 C类比调查法 D专业判断法4.在拟定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时,应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和下列优先顺序(ABCDE)A.预防措施B.最小化措施C.减量化措施D.修复补救措施E.重建措施5.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ABCDE)A.居住区B.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C.文化区D.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E.特定工业区6.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其中III类主要适用于(AB)A.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B.鱼虾类越冬场、泗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C.工业用水区D.农业用水区7.《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标准适用于(ABC)混杂区A.居住B.商业C.工业D.文教机关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排入(ABC)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A,GB3838中IV类水域。

环境影响评价题库

环境影响评价题库

环境影响评价期末考试试卷 命题人(签字) 审题人(签字) 年 月 日 一、单项选择题(将答案填写于下面的表格中,共10题,每题1分,合计10分) 1、大气污染物中粒径小于( )的污染物可划为气态污染物。

A 、15μm B 、10μm C 、12μm D 、20μm 2、根据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挥发酚、氨氮等十项指标丰、平、枯水期水质达标率为( )。

A 、80% B 、90% C 、100% D 、95% 3、根据水域的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将水域分为( )类。

A 、三类 B 、四类 C 、五类 D 、六类 4、某燃煤电厂,年消耗煤量100万吨,燃煤含硫量0.98%,可燃硫占全硫量88%,脱硫设施除硫效果45%,则二氧化硫产生量为( )。

A 、984.47t/a B 、8624t/a C 、4743.2t/a D 、541.46t/a 5、点声源随传播距离增加而衰减,当传播距离增加一倍时,噪声衰减( )。

A 、1dB B 、5dB C 、6dB D 、2dB 6、大、中型河流,在排水口下游3~5km 处有一取水口,在混合过程段应用( )。

A 、零维模型 B 、一维模型 C 、二维模型 7、娱乐区的后面是学校,则娱乐区执行的噪声标准限值为( )。

A 、昼间55dB ,夜间45dB B 、昼间60dB ,夜间50dB C 、昼间50dB ,夜间40dB D 、昼间65dB ,夜间55dB 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称的环境敏感区的包括( )。

A 、工鱼场 B 、重要的湿地 C 、城市中的绿地 D 、植物园 9、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要求有公众参与的是( )。

A 、环境影响报告书 B 、环境影响报告表 C 、篇章或说明 D 、环境影响登记表 10、以下哪个不是土壤的特征( )。

A 、具有肥力 B 、具有缓冲 C 、具有净化功能 D 、不容易被破坏性 二、不定选择题(将答案填写于下面的表格中,共10题,每题3分,合计30分) ( 密 封 线 内 不 答 题 )……………………………………密………………………………………………封………………………………………线…………………………………1、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居民厨房含油烟废气
C.周边道路汽车排放的尾气 D.地下车库废气
9.营运期的噪声污染源有( )。
A.商铺 B.泵房 C.周边道路汽车 D.柴油发电机
10.营运期的固体废弃物来源有( )。
A.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垃圾
B.废弃施工材料
C.居民生活垃圾 D.扬尘
第五章 作 业
1、某一石油精炼厂投产后,将会自 He=60m 处排放 8×104mg/s 的 SO2,Hs=50m,预测在距
项目
测量结果 项目
测量结果
氨氮
0.20 铅
0.003
硝酸盐
6.0 氟
挥发性酚 类
0.003 镉

0.0004 硫酸盐
1.0
0.002
300

总硬度
0.007 氯化物
195
450 大肠杆菌 群(个/L)
20
第四章作业 1、下图是一个电厂的水量平衡图,试分析: (1)锅炉、汽轮机部分;
(2)间接冷却水部分;
(3)全厂的水平衡关系。
2、案例分析
住宅小区建设:
某住宅小区建设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 2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4 万平方米,总投
资 3 亿元人民币。小区北面靠近交通主干道,区内现状用地多为已平整地,局部有水塘,有
少量临时搭盖;区内北部为村庄,现状人口 110 人。该小区设计定位为一个具有舒适居住质
6.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于( )。
A.周边居民倾倒的垃圾 B.建设过程中多余的砖瓦
C.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D.山体开挖产生的弃土
7.营运期的水污染源有( )。
A.附近河流上游排放的污水 B.暴雨带来的含酸水
C.居民生活污水
D.公共设施等排放的污水
8.营运期的大气污染源有( )。
A.附属柴油发电机废气
2、某建设项目投产后,拟向河水中排放易降解有机污染物,其污水的 BOD5 浓度为 120mg/L, 污水流量 2m3/s,河水流量 24m3/s,流速 3m/s。预测对河流下游 2km 处河断面 BOD5 浓度的 贡献。已知该河段耗氧系数 k1=0.3/d。
3、河流起始断面在某一拟建项目排污口以下一定距离。在该断面,污水的浓度分布已经比 较均匀,河断面平均流速 1.12m/s。假设有以下一组数据:起始河断面 BOD5 浓度 18mg/L, 测 BOD5 取样时河水水温下的河水饱和溶解氧=10.71 mg/L,河水溶解氧浓度=9.8 mg/L,预 测起始河断面下游 8km 处河断面的氧亏值 Dt 及溶解氧 O2t,并已知该 8km 长河段的 k1=3.13/d, k2=9.38/d,上下河断面水温相同。
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识别首先应选择(D) A.列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物 B.评价区内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 C.该项目排放量较大的污染物 D.该项目等标排放量较大的污染物 3、岸边有高烟囱排放时发生的岸边熏烟污染一般发生在( B ) A.陆地温度和水温一样的时候 B.陆地温度比水温高很多的时候 C.陆地气压比水面气压高很多的时候 D.陆地温度比水温低很多的时候 4、高斯模式适用的范围和条件是(ABD)
B 15 μm
C 20 μm
D 100 μm
第六章作业
1、一均匀河段,有含 BOD 的废水流入,废水流量为 0.15 m3/s,BOD 浓度为 500mg/L,河水
的平均流速为 20km/d,河流流量为 5.5m3/s,BOD 背景浓度为 10 mg/L,BOD 的衰减系数 k=2/d,
纵向弥散系数 Ex= 1 km2/d,试求下游 1km 处的河水中 BOD 的浓度。
C. 中性
D. 缺条件,无法判断
总云量/低云
夜间
太阳高度角( h0 )

≤15º
15º~35º
35º~65º
>65º
≤4/≤4
-2
-1
+1
+2
+3
5~7/≤4
-1
0
+1
+2
+3
≥8/≤4
-1
0
0
+1
+1
≥5/5~7
0
0
0
0
+1
≥8/≥8
0
0
0
0
0
太阳辐射等级
地面风速,
+3
+2
+1
0
-1
-2
m/s
≤1.9
A.地面风速
B. 云量
C.混合层高度
D.太阳高度角
7、 用 P.S 法判断大气稳定度时,如某地的云量为 9/8,则大气稳定度为(B )
A. 不稳定
B. 中性
C. 弱不稳定 D.缺条件,无法判断
8、用 P.S 法判断大气稳定度时,如某地 U10=7m/s,
则大气稳定度为(C )
A. 强不稳定 B. 不稳定
地面 10m 高处风速为 4m/s,大气稳定度为 D 级时,该排气筒下风向 500 处,距排气筒的平
均风向轴线水平距离 50m 处的一个地面点所增加的 SO2 浓度值。
2、拟建一电厂的 He=150m,排放源强为 151000mg/s 的 SO2,预测投产后在 D 级大气稳定度 时,排气筒上出口的风速 4m/s 的条件下,排气筒对正下风向取样 30min 最大地面浓度的贡 献是多少?并预最大地面浓度点离排气筒的距离。 (γ1=0.146669,γ2=0.400167,α1=0.888723,α2=0.632023)
第三章 作 业 1、某水库水质检测结果(各监测点实测浓度平均值,单位:mg/L)为:氟化物 0.56,氰化 物 0.001,酚 0.001,汞 0.0001,铬 0.005,砷 0.004,按渔业水质标准评价该水库水质,查渔 业水质标准 6 种污染物标准分别为:≦1.0,≦0.005,≦0.005,≦0.0005,≦0.1,≦0.05。分 别用:
①简单迭加法;
②迭加均数法;
③加权迭加均数法(重金属污染物权重为 0.3,其它 4 种污染物权重各为 0.1);
④平均值和最大值的平方和均方根法;
⑤几何均值法。五种方法计算该水库水体的分指数。
2、某区域大气污染源调查后得到如下数据:
企业名称 有害物质排放量(吨/年)
珲春发电厂 化学纤维浆厂
造纸厂 市化工厂 龙井发电厂
5、在某城区以边长 1524m 的正方形区域进行排放 SO2 编目,每一区域的排放量估计为 6000mg/s,假设 E 类大气稳定度,南风,风速 2.5m/s,区内源的平均有效高度为 20m,预测 该区在其北面相邻区域中心的 SO2 浓度是多少?
6、拟建一南北走向的高速公路,预计在运行高峰期汽车流量 8000 辆/h,平均速度 50km/h, 每辆车的总碳氢化合物排放率为 25mg/s,预测在 D 类大气稳定度,风速 4m/s 时,风向 270 度,对公路下风向 300m 处的总碳氢化合物浓度贡献。
课堂练习 4 1、处于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的沿海某工程,通过工程分析初步核算该工程 的 SO2 排放量为 150kg/h,据此判断该工程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等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SO2 一小时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为 0.50mg/m3)。若该工程的 SO2 源强增大 10 倍,其评价 等级应为几级?
4、预测上例中 tc、xc 和 Dc。
A
A~B
B
D
E
F
2~2.9
A~B
B
C
D
E
F
3~4.9
B
B~C
C
D
D
E
5~5.9
C
C~D
D
D
D
D
≥6
D
D
D
D
D
D
9、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扩散参数确定与(BC)有关。
A.混合层高度
B. 稳定度等级
C.下风向距离
D.地面风速
10、计算线源模式中的道路汽车尾气总源强时需要的参数有(C)
A.道路汽车类型总数
B.某类型汽车尾气的综合排放因子
B. SO2
C. N2
D. C02
4.扬尘主要的来源有( )。
A.山体开挖装卸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
B.管网布设路面开挖产生的扬尘
C.运输车辆造成的道路扬尘
D.施工垃圾的堆放及装卸过程产生的扬尘
5.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主要来自于( )。
A.暴雨产生的径流
B.施工产生的污水
C.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D.河流倒灌夹带泥沙
A.污染物质在空间按正态分布
B.污染源源强使连续均匀的
C.扩散参数是下风距离的函数
D.风速是均匀稳定的
E.大于下风距离 10km 以外的范围
5、关于烟气热释放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E)
A.与现场大气压成正比
B.与实际排烟率成正比
C.与下风距离成正比
D.与风速成反比
E.与烟温(绝对温度)成反比
6、用 P.S 法确定大气稳定度等级时,首先计算太阳辐射等级数所需参数为( BD )
C.某类型汽车的车流量
D.道路长度
11、计算面源扩散模式时,导则规定的平原城区面源的划分为(BC)
A.排气筒高度不高于 50m
B.排气筒高度不高于 40m
C.排放量小于 0.04t/h 的排放源
D.排放量小于 0.05t/h 的排放源
12、当粒径大于 时,其地面浓度建议按倾斜烟云模式计算
(B )
A 10 μm
CO 224.71 384.88 312.80 30.87 111.38
(2)区域主要污染工厂是什么?
(3)区域主要污染物是什么? 评价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的日平均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