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云图分析基础及应用

合集下载

卫星云图数据解析算法研究

卫星云图数据解析算法研究

卫星云图数据解析算法研究一、引言卫星云图数据解析算法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可以对卫星获取的云图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提取出有关云的各项参数及特征。

通过对云图数据进行解析,可以为气象预报、气候研究、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对卫星云图数据解析算法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改进方案。

二、卫星云图数据解析算法基础1. 卫星云图数据结构卫星云图数据一般以数值形式存储,每个像素代表一个云图数据点。

通常有红、绿、蓝三个通道表示云图的不同层次和参数。

数据点的取值范围根据具体卫星制式而定,一般是0-255。

2. 卫星云图数据预处理在进行数据解析之前,需要对卫星云图数据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包括去噪、校正、增强等步骤,以提高数据质量和解析效果。

三、常见卫星云图数据解析算法1. 阈值分割算法阈值分割算法是一种简单常用的云图数据解析算法。

通过设置阈值,将云图数据点分为云和非云两类。

这种算法快速且容易实现,但对云的形态信息不敏感,容易受到云的遮挡和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2. 纹理分析算法纹理分析算法基于云的纹理特征进行数据解析。

通过对云图数据进行纹理特征提取和纹理分类,可以实现对云的形态和结构的描述。

但该算法对云图数据的分析效果受到纹理特征的选择和提取方法的影响。

3. 光谱分析算法光谱分析算法是基于云图数据的光谱特征进行解析的方法。

通过对云图数据的红、绿、蓝三个通道进行光谱分析,可以获得云的光谱信息,从而实现对云的分类和特征提取。

光谱分析算法对云的物理性质具有较好的描述能力,但在处理大规模云图数据时,计算量较大,算法复杂度高。

四、卫星云图数据解析算法改进方案1. 整合多种算法通过整合阈值分割、纹理分析和光谱分析等多种算法,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算法的优势,提高云图数据解析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例如,可以先进行阈值分割得到初步结果,然后在此基础上应用纹理和光谱分析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和特征提取。

2. 引入机器学习方法机器学习方法在数据解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卫星气象学课件:第5章 卫星云图分析基础0-1

卫星气象学课件:第5章 卫星云图分析基础0-1
5、微波(MV)图像,即地气系统在微波段(1mm~10cm; 3~300GHz)发射及散射辐射的图像,微波的频率范围较宽, 常用的有19、22、37、85GHz等频率的水平和垂直极化通 道,业务上常用的微波图像大多是由多通道组合反演得到的 产品图像
卫星云图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1) 区分不同通道的云图,即是可见光还是红外云图?
27
表5.1是各种云和地面目标物体的反照率,
可见:
①水面的反照率最低,厚的积雨云最大; ②积雪与云的反照率十分接近,所以仅从可见 光云图上的色调难以区别云和积雪; ③薄卷云与晴天积云、沙地的反照率也很接近, 也不易区别它们。
太阳耀斑区
水体反照率小在云图 上呈黑色。但是,如果太 阳光从水面单向反射到卫 星仪器内,在可见光云图 上会出现一片色调较浅的 区域,或是小而明亮的区, 这些区称做太阳耀斑区; 它表明水面有微波或水面 平静。
可见光图像的黑白程度表示地球和大气中各种云对可 见的太阳光的反射辐射强度(主要决定于物体的反射 率),故其观测原理与照相原理相似。
较黑色调代表低亮度(低反照率辐射强度)
较亮色调……
L
L ()
E ()sun
其中Eλ(∞)是入射大气顶的辐射,通常可以当作定值, ρL(λ)地面反照率,μsun是太阳天顶角的余弦。
太阳高度角对可见光云图上色调的影响
太阳高度角对可见光云图上色调的影响
太阳高度角对可见光云图上色调的影响
太阳高度角对可见光云图上色调的影响
青海湖
L
CR A
D T
1975年8月14日9:00(UTC)的可见光图像
可见光云图解释中存在的问题
1 区分云与地面雪盖:都较为白亮,容易混淆
…因此关于地表状况的地理知识在云图解释中极其重要。 山脉上覆盖的积雪在黑色无雪的山谷衬托下表现出白色 和树枝状。另外,与云不同,地面雪盖是准静止的,利 用动画显示的图像可以区分

高德地图算法优化及其实践应用

高德地图算法优化及其实践应用

高德地图算法优化及其实践应用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巨头、创业公司纷纷涌入用车市场。

作为汽车导航市场的领头羊,高德地图一直在不断优化自己的算法,使得其在市场上拥有了广泛的用户基础。

本文从高德地图的算法优化和实践应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高德地图算法优化1. 实时路况预测算法高德地图借助卫星云图、气象数据等多元数据,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交通状态评估算法,将实时交通状态数据与实时路况建模算法紧密结合。

目前,高德地图能够通过复杂的计算模型及交通数据挖掘,实时更新道路状态信息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2. 即时路线算法高德地图的即时路线算法最大的特点在于其精准。

该算法从即时交通数据、历史交通数据以及城市道路特征三个方面入手,通过算法不断迭代,不断生成更加精准的路线。

同时,该算法也能够自动分析交通拥堵情况,从而选择最佳的路线。

高德地图一直在不断优化该算法,并且同步更新适用于多平台的算法。

3. 费用预估算法在目的地确定后,高德地图的费用预估算法被用来估算行车费用,并为用户提供优化路线建议。

该算法考虑了车的燃油消耗、车速、公路收费情况、路线长度和交通流量等因素。

通过对汽车行驶数据和路况数据的综合分析,该算法不断优化,从而保证用户得到的最优路线建议。

二、高德地图实践应用1. 实时路况展示基于高德地图强大的算法和数据支持,用户能够通过高德地图的实时路况展示功能,直观地了解自己行驶路线的实时交通情况。

同时,该功能还可以提醒用户需要避开的路段,方便用户的出行。

2. 商品推荐服务高德地图为用户提供针对性的服务,让用户能够在出行的同时,获得更加便捷的购物和用餐体验。

基于高德地图海量的用户行为数据和算法模型,其可为用户提供高度个性化的商品推荐服务,让用户能够在实时路线规划的过程中,更便捷地获取到自己需要的商品信息。

3. 虚拟现实导航高德地图还在尝试新的技术并进行实践应用。

近期,其推出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导航功能,不仅能够实现更精准、更清晰的语音导航,还可以灵活选择目的地和路线、随意改变导航视角、展开模拟导航等实用功能。

卫星云图与天气预报-初中地理知识

卫星云图与天气预报-初中地理知识

卫星云图与天气预报【知识点的认识】由气象卫星自上而下观测到的地球上的云层覆盖和地表面特征的图象.各种不同尺度天气系统的云区和各种不同的地表特征,在这种图象上都有其特定的色调、范围大小和分布形式.利用卫星云图可以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确定它们的位置,估计其强度和发展趋势,为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提供依据.在海洋、沙漠、高原等大片缺少气象观测台站的地区,卫星云图所提供的资料,弥补了常规探测资料的不足,这对提高预报准确率起了重要作用.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从史前人类就已经开始对天气进行预测来相应地安排其工作与生活(比如农业生产、军事行动等等).现在的天气预报主要是使用收集大量的数据(气温、湿度、风向和风速、气压等等),然后使用目前对大气过程的认识(气象学)来确定未来空气变化.由于大气过程的混乱以及现在科学并没有最终透彻地了解大气过程,因此天气预报总是有一定误差的.【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卫星云图与天气预报的认识,基础知识,难度不大,题型较简单,注意识图.例 1:(2013•齐齐哈尔)在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A.陆地B.海洋C.云区D.高原分析: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等.解答:在卫星云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内容.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黄色表示沙尘暴.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看卫星云图的能力.只有了解卫星云图上各种颜色的含义,才能看懂卫星云图.例 2:某日,小华同学收听到关于第二天的天气预报:多云转阴,气温 2℃~6℃,降水概率 20%.第二天()A.下雨的可能性不大B.下雨的可能性大C.不可能下雨D.绝对有雨分析:降水概率指的是今天这个城市下雨的可能性是百分之多少.解答:降水概率预报一般情况是:晴,概率 0%为不可能出现降水,晴转阴概率 10%﹣20%之间降水的可能性很小,多云、零星降水或局部有降水,概率在 30%﹣50%之间时有机会出现降水,降水概率在 60%﹣70%之间降水的可能性比较大,大于等于 80%时,降水的可能性很大,概率 100%则肯定会出现降水.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降水概率的概念.【解题思路点拔】解题关键是熟记卫星云图与天气预报的概念及其特点.。

卫星基础知识

卫星基础知识

(2)、地球同步卫星轨道 地球同步卫星轨道是卫星轨道的倾角等于0°,赤道平面与轨道 平面重合,则卫星在赤道上空运行,并且卫星的周期等于地球自转 周期(23小 时56分04秒),其旋转方向相同,这样的轨道称做地球同 步卫星轨道。从地面上看,轨道上的卫星好象静止在天空某一地 方 不动似的,所以又叫做静止卫星轨道。这样的卫 星称静止卫星。 1)、 地球同步轨道的实现 A 、理想的静止卫星轨道:实现理想的静止卫星轨道 必须满足下述 条件: ① 卫星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即同向运行, ② 卫星轨道倾角为0°,即赤道平面与轨道平面完全重合, ③ 轨道偏心率e为0,即轨道是圆形的, ④ 周期为23小时56分04秒。 静止卫星的高度可以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算得:
P48photo极轨扫描.avi
太阳同步轨道的优缺点 太阳同步轨道的优点有:①由于太阳同步轨道近似为圆形,轨道 预告、接收和资料定位都很方便;②有利于资料的处理和使用;③ 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可以观测全球,尤其是可以观测两极地区;④在 观测时有合适的照明,可以得到充足的太阳能。 太阳同步轨道的缺点是:①可以取得全球资料,但观测间隔长, 对某—地区,一颗卫星在红外波段取得两次资料; ②观测次数少, 不利于分析变化快,生命短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③相邻两条轨道 的资料不是同一时刻,这对资料 的利用不利。
③时间分辨率:指卫星对某一观测区域进行一次观测的时间间隔 。静止气象卫星对固定区域每隔半小时进行一次观测,具有很高的 时间分辨率。
3)、卫星蚀和太阳干扰 ①卫星蚀:大家知道,当太阳,月亮和地球依次排列在 一条直线 上时,太阳被月亮挡住,就出现日蚀,当太阳,地球和月亮处于一 条直线时,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区,就发生月蚀。人造卫星也会发 生这种情况,若太阳,地球和人造卫星在一条直线上时,人造卫星 进入地球阴影区,就出现卫星蚀。 如下图所示,静止卫星位于赤造 平面内,所以静止卫星的卫星蚀蚀出现在春分和秋分前后的一段时 间内,卫星星下点地区正好处于午夜时分,在春分和秋分这两天卫 星蚀的时间最长,达72 分钟之久,卫星蚀可连续出现45天。 在卫 星蚀出现期间,人造卫星上的太阳电池不能工作,所以用蓄电池供 电,因此卫星必须带上大的蓄电池,才不会使卫星工作停止。有时 供电不足时,仍要停止某些观测项目或作某些调整,处在卫星蚀期 间,因卫星中没有热量输入,卫星星体的温度下降,使得其体积收 缩,以致自旋速率加大。 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也出现卫星蚀。卫星蚀的时间长短, 决定于 卫星高度和卫星经过各地的地方时时间。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2课时)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2课时)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2课时)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多变的天气”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

天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它是自然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天气知识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天气现象,认识到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为后续气候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关注生活的意识。

(二)教材内容结构教材首先从日常生活中的天气现象入手,通过不同的图片和实例展示天气的多样性,接着介绍了天气的概念、特点以及天气预报相关知识,包括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常见的天气符号等。

同时,还强调了关注天气预报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等内容。

二、学情分析(一)知识基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雨天、阴天等有了初步的感知,但对于天气的科学概念、天气要素的准确描述以及天气变化的原因等知识缺乏系统的认识。

(二)认知能力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直观、生动的事物比较感兴趣,但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好奇心,能够通过观察图片、实例等方式获取信息,但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学习特点学生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和求知欲,喜欢参与课堂活动。

但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对知识的记忆较为短暂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说出天气的概念,区分天气与气候的差异。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够看懂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举例说明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各种天气现象的图片和资料,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天气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增强学生关注天气、保护环境的意识。

气象技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

气象技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

气象技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涵盖了交通、能源、水利等众多领域。

在这一过程中,气象技术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和设计基础设施,还能在建设和运营阶段提供关键的保障,降低风险,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首先,气象技术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十分显著。

道路、桥梁、铁路和机场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都受到气象条件的直接影响。

在规划阶段,气象数据可以帮助确定最佳的路线和位置。

比如,在山区修建道路时,需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强风、暴雨、泥石流等气象灾害,通过分析长期的气象资料,选择相对安全的路线,减少自然灾害对道路的破坏。

对于桥梁建设,特别是大跨度桥梁,风荷载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

准确的气象观测和预测能够提供详细的风速和风向信息,确保桥梁的结构设计能够承受极端风况的考验。

在机场建设中,气象条件更是至关重要。

跑道的方向和长度需要根据当地的盛行风向和风速来确定,以确保飞机能够在各种气象条件下安全起降。

此外,气象雷达和卫星云图等技术可以帮助机场实时监测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航班的调度和运行提供决策依据,保障旅客的出行安全和航班的正常运营。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也离不开气象技术的支持。

太阳能和风能是当前发展迅速的清洁能源,但它们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都受到气象条件的制约。

在太阳能电站的建设中,需要对当地的日照时间、太阳辐射强度等气象参数进行详细的评估,以确定最佳的安装位置和角度,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

对于风力发电场,准确的风速和风向预测对于风机的布局和选型至关重要。

通过气象模型和数据分析,可以评估不同地区的风能资源,选择风况良好的地点建设风电场,同时还能根据短期的气象预报,优化风力发电的调度,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此外,水电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也与气象密切相关。

水库的蓄水和放水计划需要考虑到上游的降水情况和来水量,气象预报可以帮助提前做好水资源的调配,确保水电的稳定供应,同时避免洪涝灾害的发生。

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实际天气事件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天气系统的作用。
-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直观展示气象图表和卫星云图,帮助学生理解天气系统。
-创设情境,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天气播报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设计探究性学习任务,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对天气系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选取一个感兴趣的天气系统,如台风、暴雨等,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天气变化等方式,深入了解其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和影响范围。要求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小论文,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2.利用气象图表和卫星云图,分析近期的天气变化,尝试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测。将分析过程和预测结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详细解释气象图表、卫星云图等工具的使用方法,指导学生如何识别和分析天气系统。
4.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天气系统在我国的主要影响,如台风、寒潮等。
5.强调天气预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培养环保意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天气系统进行深入研究。
2.各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总结所选天气系统的特点、影响范围及预测方法。
4.对学生的练习成果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给予改进建议。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特点、影响。
2.强调天气预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醒学生关注气候变化,提高环保意识。
3.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天气系统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图画》教案优秀6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图画》教案优秀6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图画》教案优秀6篇《天气变化》教学设计1一、课程标准: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课程标准分析:(1)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并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这是本节要达到的教学目的,也是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

(2)本节课有很强的实践性,要对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予以重视,能运用天气图分析天气状况,主要从:气温、气压、湿度(包括降水)、风等方面分析天气系统的特点,综合出各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进一步明确天气系统移动前后的天气变化。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

本章内容是紧扣住大气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来讲的,各节内容联系紧密,环环相扣。

前面已近介绍了大气的组成、分布、热力状况以及大气的运动等方面的知识,为本节课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本课在前面的基础上,密切联系实际,来讲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从而使学生学会识读简易天气图,听懂广播、电视等的天气预� 本课涉及到一些具体的天气实例也为后面学习气象翟海的学习做了铺垫。

学情分析:(略)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气团、锋面、锋线、锋、冷、暖锋、准静止锋、高、低气压、气旋、反气旋的概念。

2、学生能够举例分析出某个天气系统的形成原因及其气流特点,总结出各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通过实际的案例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天气变化与不同天气系统之间的关系和天气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在阅读等值线图和简易天气图的基础上能够识别出锋、低压、高压、气旋、反气旋等常见天气系统并绘制冷暖峰示意图。

2、运用列表比较法使学生归纳出各天气系统的形成原因、特点以及影响的异同。

3、会运用简易天气形势图分析各地天气系统及天气变化趋势。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通过对常见天气系统的学习和对各种天气系统形成、变化规律的认识,逐步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第五章 卫星云图分析基础(2) (NXPowerLite)

第五章   卫星云图分析基础(2) (NXPowerLite)
第五章 卫星云图分析基础
(2)
三、中云(高层云、高积云)
在卫星云图上,由于卫星无法将高积云与高层云区别开来,一般将 高积云与高层云统称为中云。中云是与天气尺度系统相联系的一 种云系.
它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结构和范围:表现为一大片,范围可达20000—200000km2,可以
是涡旋状、带状、线状和逗点状。 色调和纹理:
④范围大小:层云(雾)的范围相差很大,所以不能根 据层云(雾)的范围判别它。
层云(雾)一般出现于冷高压后部,或低压前部,或 冷锋前方等天气系统的有关处,这些地方存有暖湿空 气在冷表面上平流。此外,冬季中高纬地区地表的辐 射冷却也有助于层云(雾)的形成。例:图5-18,图519。
六、卫星云图上各类云的共存
3.积云和层积云 在卫星云图上,积云和层积云会同时出现。由发 展,但受到高空下沉气流的作用,抑制其发展的结果。
4.层积云和层云
在可见光云图上,经常可以见到层积云逐渐向层云 过渡的情况,也就是层积云单体逐渐变小,然后连成 一片,呈现层云的特征。
①纹理:由于大多数层云与雾是在稳定大气(逆温) 条件下,暖湿空气平流到冷的表面上形成的,层云 与雾的云顶高度均匀,所以其纹理光滑均匀;
②色调:在可见光云图上层云(雾)的色调从灰色到白色,这决定
于云的厚度和稠密程度,雾越厚、越浓,色调越白。如果层云 (雾)超过300m,则层云(雾)表现为很白色调。在红外云图上, 层云(雾)表现成色调较暗的均匀云区。由于层云(雾)的高度低, 其色调随季节和纬度而变。如果层云(雾)顶的温度与地面温度相 近,则在红外图上就无法辨别层云和雾,这时要区别是否有层云 (雾),则看其是否出现象河流、山脉等地表特征。有时白天的红
图5.17是同一时刻的可见光和红外图,图中给出了红外云图上 我国陆地上的积云浓积云(C1、C2)和积雨云(A、B)。

《校园气象观测及天气分析和预报》教案

《校园气象观测及天气分析和预报》教案

《校园气象观测及天气分析和预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象观测的基本方法和原理,掌握一些基本的气象观测工具和技能。

2. 培养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气象资料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报。

3. 增强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气象观测的基本方法和原理2. 气象观测工具的使用和维护3. 天气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方法4. 天气预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5. 气象灾害的识别和应对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气象观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气象观测工具的使用和维护。

2.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气象观测工具,展示气象观测的过程和结果。

3.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天气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气象观测和预报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气象观测工具: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风速计等。

2. 气象资料:天气预报、气象图表等。

3. 教学场地:校园内的气象观测站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天气预报引入气象观测和预报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气象观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气象观测工具的使用和维护。

3. 演示:进行气象观测工具的实际操作,展示气象观测的过程和结果。

4. 观察:引导学生观察天气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5.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气象观测和预报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6. 总结: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相关的气象观测和预报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评估方式:通过学生的气象观测报告、天气预报作品和课堂参与度来进行评估。

2. 评估内容:气象观测工具的使用技巧、天气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3. 评估标准:能够熟练操作气象观测工具,准确记录和分析天气数据;能够根据气象资料制作清晰的天气预报;在团队活动中能够积极合作,提出合理的预报意见。

遥感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完整)

遥感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完整)

遥感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一遥感的定义遥感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科学及综合性探测技术。

二遥感的基本原理自然界的任何物体本身都具有发射、吸收、反射以及折射电磁波的能力,遥感是利用传感器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地面目标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通过电磁波所传递的信息来识别目标,从而达到探测目标物的目的。

三遥感的物理基础(一)电磁波电磁波是遥感技术的重要物理理论基础。

1、电磁波的性质:具有波的性质和粒子的性质(波粒二相性)2、波长越短(频率越高),能量越高。

3、电磁波谱电磁波几个主要的分段:宇宙射线、伽玛射线、X射线、紫外、可见光、红外(近、中、远)、微波、无线电波。

遥感常用的电磁波段主要是近紫外、可见光、红外、微波紫外: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0.01~0.38um辐射的总称,主要源于太阳辐射。

由于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被吸收,只有0.3~0.38um波长的光能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且散射严重。

由于大气层中臭氧对紫外线的强烈吸收与散射作用,紫外遥感通常在2000m 高度以下的范围进行。

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遥感常用的可见光是蓝波段(0.45um附近)、绿波段(0.55um附近)和红波段(0.65um附近)红外,红外线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0.7um至1mm之间,遥感常用的在0.7um-100mm微波,波长在0.1毫米~1米之间的电磁波。

微波波段具有一些特殊的特性:①受大气层中云、雾的散射影响小,穿透性好,不受光照等条件限制,白天、晚上均可进行地物微波成像,因此能全天候的遥感。

②微波遥感可以对云层、地表植被、松散沙层和干燥冰雪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微波越长,穿透能力越强。

4、黑体辐射定律辐射出射度:在单位时间内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发出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能量的总和。

黑体:如果一个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又能全部发射,则该物体是绝对黑体。

地面天气图分析课件

地面天气图分析课件

长期天气预报
总结词
长期天气预报主要关注未来一个月至一年的时间尺度, 地面天气图提供了关于气候变化的重要线索。
详细描述
长期天气预报关注未来一个月至一年的时间尺度,主要 预测气候变化的趋势和模式。地面天气图上的数据和演 变趋势提供了关于大气环流、季风、洋流等气候系统的 信息,这些系统对长期天气预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 析这些数据,气象学家可以预测未来气候的变化趋势, 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 的挑战和机遇。
雷达回波图与地面天气பைடு நூலகம்的比较
总结词
雷达回波图和地面天气图在气象预报中 各有其独特的应用和优势,但它们所依 赖的观测技术和应用范围有所不同。
VS
详细描述
雷达回波图通过观测降水粒子的反射回波 ,提供关于降水强度、分布和移动方向的 信息,对于短时强降水、冰雹等强对流天 气的监测和预警非常有效。而地面天气图 则更注重地面上的气象要素和它们之间的 关系,提供更具体和细致的预报信息。
01
02
03
04
数据采集
通过气象观测站获取实时气象 数据。
数据处理
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整理, 包括数据筛选、格式转换等。
数据可视化
将处理后的数据绘制成图表, 包括等压线、天气现象符号等

图表标注
添加必要的图表标注,如观测 时间、观测站名称等。
02
地面天气图分析基础
气象要素分析
气温
分析气温的分布和变化,判断 冷暖空气的活动和强度。
精细化
地面天气图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不 断提升,能够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气象 服务。
地面天气图的未来展望
更高精度
更广覆盖范围
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未来地面天气图的 数据精度将进一步提高,能够更准确地反 映气象变化。

卫星数据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天气

卫星数据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天气

卫星数据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天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天气预报越来越精准。

而卫星数据的广泛应用对于天气预测的准确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卫星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分析三个方面来探讨卫星数据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天气。

一、卫星数据的获取卫星数据的获取是天气预报的第一步。

卫星是从上空拍摄地球的影像,将影像数据传输到地面站,再进行分析处理,以提供居民们所需的各种信息。

获取卫星数据的一种方法是使用可见光和红外线的影像,它可以帮助探测大气层的水汽含量,从而进行气象变化的预测。

此外,卫星数据的获取也包括海洋卫星、气象卫星和地球观测卫星等。

海洋卫星可以用于监测海洋温度、海洋流动、浮游生物数量等,这些也是天气预测的关键要素。

气象卫星主要用于气象成像,获取全球范围内的气象信息。

地球观测卫星则主要用于研究大气层变化与环境污染等问题,可以提供物质交换、大气组成、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数据。

二、卫星数据的处理获取到卫星数据后,需要对其进行处理。

卫星数据的处理包括数据的格式转换和校正、数据质量的控制和管理等。

这些处理过程将卫星数据转化为人们可以理解和使用的数据,为下一步的分析打下基础。

从卫星数据中提取出各种天气要素是处理卫星数据的重点。

这些要素包括温度、湿度、风速和降雨量等。

我们通过运用卫星云图上的云量、云高、云厚等信息,可以预测下雨的时间和地点。

卫星数据中的温度、湿度等信息则可以协助我们预测天气变化的趋势。

三、卫星数据的分析卫星数据的分析是进行天气预测的重要方法之一。

卫星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对天气变量进行分析,从而预测出未来的气象情况。

这种分析工作需要在建立科学的分析模型基础上开展。

卫星数据的分析包括多种方法,如物理分析、统计学分析、人工智能分析等。

其中,人工智能分析也成为了当前趋势。

利用机器学习可以对卫星数据进行智能分析,挖掘隐藏在数据中的预测能力。

卫星数据的分析还可以协助我们识别天气灾害风险。

预警系统、气象服务系统等,从卫星数据的分析中获得实时的气象条件,有助于减少灾害损失。

气象部门个人工作实习总结6篇

气象部门个人工作实习总结6篇

气象部门个人工作实习总结6篇篇1一、实习背景及目的为了提高个人在气象部门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相结合的能力,我在XX市气象局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

实习期间,我深入了解了气象观测、预报、服务等方面的业务流程,积极参与实际工作,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实习工作的总结。

二、实习内容1. 气象观测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气象观测工作,包括天气现象、云量、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气压等要素的观测和记录。

学习使用了多种观测仪器,掌握了气象观测的基本技能。

同时,了解了观测数据的处理与质量控制流程,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天气预报我跟随预报员学习天气预报的制作和发布流程。

通过卫星云图、雷达图像、数值天气预报产品等资料的分析,了解天气系统的演变和趋势。

学习使用天气预报软件,掌握天气预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参与天气预报的讨论和会商,提高了对天气形势的判断能力。

3. 气象服务在气象服务方面,我参与了公众天气预报的编写和发布工作,了解如何将复杂的天气信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达给公众。

同时,参与农业、林业、水利等行业的气象服务,学习如何将气象信息应用于各行各业,提供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产品。

三、实习收获1. 提高了专业技能通过实习,我掌握了气象观测、预报、服务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学习了多种观测仪器和预报软件的使用方法,了解了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流程。

2. 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事一起完成了许多工作,学会了如何与同事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3. 拓宽了视野通过实习,我了解了气象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和业务流程,对气象行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也拓宽了视野,了解了国内外气象发展的最新动态和趋势。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1. 存在问题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

同时,对于复杂天气形势的判断能力也需要加强。

2. 建议建议加强实习生与正式员工的交流,增加实习生的实际操作机会。

天气变化教学设计精选6篇

天气变化教学设计精选6篇

天气变化教学设计精选6篇《天气变化》教学设计1课标要求:1、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与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教材分析:本节由三部分内容组成: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案例———台风、寒潮及其危害。

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这两部分的内容都是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如:气团(冷气团、暖气团)、锋(锋面、锋线)、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等等,然后再说明受这些天气系统的影响,会带来怎样的天气或天气会有怎样的变化过程。

最后都安排有一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又突出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在学习本节时已是10月中旬,此时本地可能会出现冷锋天气或高压控制下的晴朗天气,学习时可以根据当时的天气状况适当调整学习的顺序。

两个案例——台风、寒潮,是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带来的两个天气实例,它们属于自然灾害中的气象灾害,它们的发生机制和规律与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息息相关。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⑴从图片和简易图中,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锋的概念与分类;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⑴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2、过程与方法:⑴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⑴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⑴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天气的形成和变化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锋面系统。

(锋面系统:一是要区别冷暖锋的成因,二是要掌握锋面两侧的气压、温度、湿度、风和天气差异)2、低压、高压系统。

(要掌握其成因、气压特征、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四个方面。

)教学难点:1、冷、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关于小学科学白云的知识点

关于小学科学白云的知识点

关于小学科学白云的知识点一、知识概述《白云》①基本定义:白云就是在天空中能看到的白色的像棉花团一样的东西,它们是由水汽凝结成的小水滴或者小冰晶组成的。

比如说,咱们烧水的时候冒出来的白色水汽,云就有点像那些水汽聚集在一起的样子,只不过云在天上,而且大多是被空气给托起来的。

②重要程度:在小学科学里,白云是了解天气和水循环的重要部分。

明白白云怎么来的,可以帮助小朋友们更好地理解大自然中天气现象的产生。

③前置知识:要知道一些水的基本性质,比如水会蒸发变成水汽,水汽是看不见的。

有了这个知识基础,才能理解白云是怎么由水汽形成的。

④应用价值:在气象观测方面,白云的形状、高度等能给气象学家提供一些天气变化的线索。

在生活中,抬头看看云,也能大概判断会不会下雨等天气情况。

像农民伯伯有时候就会根据云的样子来推测要不要提前给农田做好防护,防止下雨把农作物冲坏。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白云这个知识点属于气象学范畴,在小学科学有关大自然现象的板块里。

它和水的循环这个大的知识体系有联系,是水在大气中一种可见的聚集形式。

②关联知识:和水汽、降水、大气压强等知识都有关联。

比如说,水汽充足才容易形成云,云里的小水滴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降水。

大气压强也会影响云的高低和形状,这些知识点就像是一张网里互相连着的线。

③重难点分析:重难点在于理解白云是水汽和小冰晶的混合物。

要理解水汽怎么从液态的水、地面的水变成天上的云,这个过程有点抽象,得靠想象和类比。

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点难。

关键是要把家里看得到的水的蒸发现象跟天上的云联系起来想象。

④考点分析:在考试中可能会让区分不同类型的云对应的天气,比如哪种云可能要下雨。

有可能是选择题或者让简单画画某种云的形状然后回答它对应什么天气,比较基础简单。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白云由无数的小水滴或者小冰晶组成。

小水滴就是水的很小很小的珠子样子,小冰晶就像小冰块,不过非常非常小。

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太轻了,所以能在空气中飘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报 就 显得 更 加重 要 ,然 而 靠传 统 经验 预报 方法 准 确
预 报 气 温 难 度 很 大 。 为 了 切 实 提 高 气 温 预 报 的 准 确
率 ,对本 地 气温 变 化 的 主要 影 响 因素进 行 分 析 ,选 择
优越 的精选 因子方案 ,运用 统计预报方法建立优化 的
要参数 见 表 1 。

表 1
风云二号的 0 2批 星 扫 描 辐射 计 主 要 参 数
2 卫星 图像 分 析 基 础
21 可见光 云 图 .
由于 可见 光云 图上物 像 的色 调决 定 于物 体 的反 照
率和太阳高度角 ,红外云图上物像的色调决定于物体
的温 度 ,因此 , 比较 这两 种 云 图 ,外 貌 上有 些 相差 很 大 ,有 些 十分相 似 。
23 水 汽 图 .
可 见 光云 图是 气象 卫 星通 过 可见 光 波段 ( 般是 一 05 . m . ~07 )探 测 获得 的资 料 。不 同的地 表 、海 洋等 在可 见光 波段 有 不 同的特 征 ,可 见光 云 图的探 测值 为
反照率 。可 见光 资料 只能 在 白天使 用 。 可 见光 云 图是 卫 星扫 描 辐射 仪在 可 见光 谱 段测 量 来 自地 面 和云 面 反射 的 太 阳辐 射 ,并将 接 收到 的 地面 目标 物反 射太 阳辐射 转换 为 图像 ,卫 星接 收到 的 辐射
越大 ,用 越 白的 色调 表示 ,接 收 到 的辐 射 越小 ,用越 暗 的色调表 示 。 在 可见 光 云 图上 ,物 像 的色 调决 定 于反 射 太 阳辐
大气 中云的信息 以及热带地区大尺度环流系统分布的
信息 。这 些 信息 揭 示 了大 气 中赤 道 辐合 带 、副热 带 高
压 等 大尺 度 环流 的中期 振 荡 ,是 中期 天气 预 报 的有 力
工具 。
了我 国西部 以及 西 亚 、印 度 洋 上 的 大 范 围资 料 空 白 ,
对 天气 预报 有 十分重要 的意义 。
[ 黄 嘉佑 . 象统 计分 析 与预报 方 法【 】北京 :气 象 出版社 , 5 】 气 M.
2 H. 00D
[ 孔玉寿. 6 】 现代天气预报技术【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 0 . M. 05
§ f4 I 3
21 年第 3 00 期
所提 供 的大气 中 、高 层水 汽 输送 情 况对 于 我 国暴 雨形 成 的分析有 着重 要 的意义 。 风云二 号气 象卫 星 的主要 任 务是 :
图 1 可 变 因子 逐 步 回归 方 法 主 要 流 程
【] 3施能. 气象科研 与预报 中的多元分析方法【 ]北京 :气 象出版 M.
社 . 】9 . 9 5
指导 预报 基 础上 建立 的 可变 因子逐 步 回归方 程 中 ,数 值 预报 和上 级气 温指 导 预报 起 着关 键 作用 。 由于本 地
风 云二号气象卫星每小 时提供一次 云图 ,在需要 的 时候还 可进行加 密观测 。这种高频 次 的云 图资料 ,可以
风 云 二号 气 象卫 星 在 亚洲 地 区第 一 次 提供 了水 汽 图 ,水 汽 输送 是 大气 中产生 暴 雨 的基 本 条 件 。水 汽 图 大 于最 低 气温 平 均绝 对误 差 。在 天气 较 平 稳 时 的气 温
【] 4杨位钦 ,顾岚. 时间序列分析与动态建模【 ]北京 :北 京理 工 M.
大 学 出版 社 , 18 . 96
日 最高气温变化受太 阳辐射 、降水状况 、温度平流等
的影 响非 常 显著 , 日最 高气 温 的变 化 幅度 大 于 日最 低
气温 变化 幅 度 ,因此 ,最高 气 温 的预 报平 均 绝 对误 差
1 风 云 二 号 卫星 简 介
我 国风 云二 号 气 象卫 星定 位 于 东 经 1 5 赤 道 上 0。 空 ,它提供 了以 我 国中部 经度 为 中心 的三 分 之一 个 地 球 范 围 内每小 时一 次 的云 图资料 。这些 云 图资料 填 补
有效地监视暴 雨 、台风等 中小尺度灾 害性 天气系统 。 风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号气 象 卫 星射 的 长波 辐射 资 料 ,提 供 了

青 海 斟技
数据 。

播 放 展宽数 字 云 图 、低分 辨率 云 图和天气 图 。
风 云二 号 的 0 2批 星 装 载 了 多通 道 可 见 光 红 外 自
获取 可 见光 、红外 云 图和水 汽 图。 收 集 来 自海 洋 漂 浮 站 、无 人 自动气 象 站 的 观测
旋 扫 描辐 射计 ,包 含 1 可 见光 和 4个 红 外通道 ,主 个
青海斟技
21 年第 3 00 期
卫星云 图分析基础及应 用
石秀 云
( 青海省 格 尔木 市 气象局 ,青海

格 尔木
8 0 ) 0 0 1 6
要 :本文概述 了气象卫星提供的可见光云图 、红外 云图 、水汽图各 自的特点 ,以及 卫星云图识别云 的六个判据
和卫星云 图上几类云或云 与天气 现象( 地表) 的区别 ,分析表 明各种卫 星云图资料在 中期 天气 预报 、短期 天气预报 、强对 流天气预报中有着重要 的意义 。 关键词 :卫星云图;图像分析 ;云 的识别 ;应用
气 温 预报 方程 是一 条有 效 途径 。
参考 文献 :
【] 乾 根 ,林 锦 瑞 ,寿 绍 文 . 气学 原理 和 方 法 [ . 京 :气 象 1 朱 天 MI北 出 版社 ,1 8 . 91
[】 国材. 星气 象数据广播接 收系统培训教 材[ . 2章 卫 M】北京 :气象
出版 社 ,2 0 . 01
预 报效 果优 于转 折 性天 气状 况 下的 预报效 果 。
5 小 结
柴 达木 盆地 南 缘 与 暖湿 气 流 隔绝 ,年 降水 量 只有 4 0~5mm,蒸 发 量 却 在 2 0mm 左 右 ,极 度 干 旱 的 0 50
气候 环 境使 得 降水 预 报 的实 际 意义 大 打 折扣 ,气 温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