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王心学(精华版)
高中历史:陆王心学
高中历史:陆王心学
史料一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象山先生全集》史料二(王阳明)进一步发展、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与程朱理学形成分庭抗礼之势……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发明本心”的思想,主张从“本心”入手去认识圣贤之心……以自己的内心为最高权威,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体现出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萌芽。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史料解读]
(1)史料一反映了陆九渊认为“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即可,实际上是主张用本心去体验天理。
解读史料时,要注意看史料的出处,从史料一的出处《象山先生全集》可以看出史料一是陆九渊的观点。
“满心而发”说明了陆九渊主张用本心去体验天理。
(2)史料二中“从‘本心’入手去认识圣贤之心”“以自己的内心为最高权威”“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反映了王阳明的主张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范畴。
[史料运用]
(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理学和心学在寻求“理”的方式上有何不同?二者在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
[提示]不同:“格物致知”和反省内心。
区别: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的主张是如何传承和发展儒学思想的。
[提示]继承了孟子的“性本善”思想,肯定了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说,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
第1 页共1 页。
陆王心学
陆说:“易简功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沉 浮。”朱不欢而散。
后陆游白鹿书院演《论语》,说:“君子 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大成功,君子尚 志。
陆与朱关于“无极而太极”的辩论。朱熹 说:“不言无极则太极同于一物,而不足 为万化根本;不言太极则无极沦于空寂, 而不能为亏化根本。”
陆氏兄弟反对无极而不反对太极,陆写信 说:“《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 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至理至矣,外此 岂更复有太极哉?”
王守仁认为王畿的四无是“顿悟”的路,最聪 明的人可以走,钱德洪的是“渐修”路,普通人都 可以走。
祝同学们:健康、幸福
永远……
陆认为心学是“减担发明本心”
由于心即理,则认识之源及认识的目 的皆在于“发明本心”。确信自己有尽善 尽美的本心是“立乎其大者”,这是种 “简易功夫”“经而寡失”。
正心的方法是“剥落”。认为程朱违 背了心即理的前提将天与人对立,方法上 反对“终日簸弄经语”的读书穷理法,提 出“减担”的格物法。
陆王心学
陆九渊的心学 王阳明的心学
陆九渊的心学
朱陆之争 “心即理” 心是宇宙,宇宙是心。 “发明本心”
(一)朱陆之争
朱熹认为理是天地之间最高主宰,认 识的目的是穷理,方法是格物,格物的主 要手段是“泛观博览”读圣人之书。先格 在物之理然后豁然贯通顿悟天理。陆认为 格物穷理太支离烦琐,用简易的“切已自 反”而发明本心。
所以大学之仁不同于墨子之兼爱:
“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 无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是个渐,所 以生生不息……墨氏兼爱无差等……便自 没了发端处,不抽芽便知得他无根,便不 是生生不息,安得谓之仁?”
2、关于“大学”之仁。《大学问》说:
陆王心学——精选推荐
陆九渊陆九渊⼼学相关书籍⼼学相关书籍陆王⼼学陆王⼼学⼀般指⼼学⼼学,作为儒学的⼀门学派。
最早可推溯⾃孟⼦,⽽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启其门径,⽽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
⾄明朝,由王守仁(号阳明,下⽂王阳明即此⼈)⾸度提出“⼼学”两字,并提出⼼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此⼼学开始有清晰⽽独⽴的学术脉络。
其中⼼学最著名者六⼈,据黄宗羲《明儒学案》载:“南中之名王⽒学者,阳明在时,王⼼齐、黄五岳、朱得之、戚南⽞、周道通、冯江南,其著也。
”⼼学⼼学⼼学简介⼼学最不同于其他儒学者,在于其强调⽣命的过程,中国的圣⼈学问开始“哲学化”,⽽有新儒家的诞⽣。
不过回归成圣的本来⾯⽬,这才是儒家能对混乱的世局与世⼈能展开的贡献。
《王阳明四句教》⽆善⽆恶⼼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良知是⼼之本体,⽆善⽆恶就是没有私⼼物欲的遮蔽的⼼,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善⽆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善⽆恶;当⼈们产⽣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善⽆恶,但却⾃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切学问,修养归结到⼀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的良知去⾏动。
但是有时候⼈的判断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格物也会误⼊歧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此时的⼼已经被私⼼和物欲遮蔽了,不是天理,这时就要反求诸⼰。
努⼒使⾃⼰的⼼回到⽆善⽆恶的状态。
回到⽆善⽆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
什么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颗没有私⼼物欲的⼼,⼼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
天理不是靠空谈的,是靠格物致知。
靠实践,靠⾃省 ,即“知⾏合⼀”。
⼼中有天理,⽆私⼼,就好⽐世间有规矩,有规律,有规矩就能丈量世间万物的⽅与圆。
陆王心学
判断以下材料各属于哪一思想流派?
1.我的灵明便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天地万物鬼神 心学 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万物鬼神了。 2.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理学 3.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 心学 便是知。 4.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 物之本也 。 理学 5.天下万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焉有一 理。 理学 6.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孺子入井, 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①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和谐的意 识; ②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 为理想不懈追求; ③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 的进步; ④实践意识: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 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郭巨,晋代隆虑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 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 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 母亲非常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却把仅有的 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因此深感不安,担心养这个孩 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 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 供养母亲。” 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 面写:“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 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从此, 郭巨不仅过上了好日子,而且“孝顺”的美名传遍天 下。
内容
同
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 实质 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扼杀人们的欲求,有助于专制统治,对塑 影响 造中华民族严格的道德性起积极作用.
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认识 天理是世界万物 心是世界万物本原, “理” 本原,先理后物,心外无物,理在心 理在物中 中 实现 内心反省 格物致知 异 “理” 存天理,灭人欲 存心去欲,知行合一 哲学 范畴
高考陆王心学知识点
高考陆王心学知识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支,陆王心学在高考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不仅如此,了解陆王心学的相关知识点对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观、道德观,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分别阐述高考陆王心学的知识点,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第一,仁心感恩。
陆王学派注重培养学生的仁心,即使是在高压的备考阶段,也不能忽略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
真诚地对待他人,为他人着想,不仅能传递正能量,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同时,感恩是心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我们要学会感激他人对我们的帮助和付出,无论是父母、老师还是朋友。
通过感恩,我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都对我们未来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第二,礼心尊重。
陆王心学提倡的礼心即尊重他人,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在高考备考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养成和他人友好沟通的习惯,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
即使在讨论问题时存在分歧,我们也应该保持冷静,尊重不同的观点,包容他人。
通过意识到每个个体的尊重和价值,我们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合作能力,这对于未来职场的发展非常重要。
第三,知心学习。
陆王心学强调学习应该注重内外结合,追求真知,追求对事物本质的理解。
在高考备考中,我们不能只追求卷面上的分数,而是要通过深入学习,真正理解所学知识的内涵,培养扎实的学科素养。
同时,学习也应该注重全面,涉及各个学科的学习,培养综合认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这将对我们未来的终身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四,义心奉献。
陆王心学中的义心即是指奉献他人,以利他为己。
无论是在备考阶段还是以后的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注重奉献他人,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高考虽然是一次个人的竞争,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他人的努力和付出,乐于帮助他人取得成功。
通过关注社会问题,参与公益活动,我们能够增加社会责任感,培养人文关怀意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第五,诚心诚信。
陆王心学中的诚心诚信强调诚实守信的高尚品质。
陆王心学的内容
陆王心学的内容
陆王心学,又称“陆心学”,是一种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历史悠久。
根据中国古代宗
教史学家杨宪益所著《风俗通义》的记载,它的哲学学说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齐,距今已
有2500多年。
传说陆绩先在齐国及西周朝代传播自己的哲学思想,后来由其子陆修传播
到东周朝代,以示尊重,被称为陆王心学。
当时,以陆绩为起源的哲学学说覆盖了整个齐国之地,与鲁学、荆轲学、后来的墨家
一起被学术界公认为“四大学”,也被部分古代哲学学者称之为“传统”。
由于陆绩具有
特殊的哲学思想,故陆王心的研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陆王心学主要从许多视角出发,借鉴和提炼了古今中外的诸子百家的思想,通过研究
和自我思考,得出了“兼采各家之所长、完善理学之主义”的结论。
陆王心学归纳认为,“曲则全”,“欲求完善,学不可止也”,他们着重于平衡自然、道德、律法、礼仪、文学和政治等方面的学习,其中讲究“有政为宗,有学为体;道往而止,法以合民,礼以治世,乐以娱众”的内容。
陆王心学的关注点广泛,它认为礼仪也可以算作一种文化哲学,提倡应当大量研究古书,传承古老的精神。
从后来开始,以历代大文豪为代表的毛遂自荐、项羽、木可,以及
战国时期的李斯、老子、庄子等重要历史人物,都在向他们学习他们的哲学思想和尊重他
们的思想。
结论:陆王心学是一种古老而又广泛的哲学思想。
它从许多方面出发,采用古今中外
的诸子百家的思想,提出要兼采各家之所长、完善理学之主义的哲学观点;同时着重于自然、道德、律法、礼仪、文学和政治等方面的学习,强调要大量研究古书,传承古老的精神。
它的内容涉猎广泛,对后世的学术界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哲学史-陆王心学
2.无极与太极:
• 陆九渊认为《太极图说》不是周敦颐写 的,他认为不应该“以无极字加于太极 之上”。他说:“《易大传》曰:易有太 极。圣人言有,今乃言无,何也?” (《与朱元晦》)
• 朱熹强调所谓“无极而太极”就是表示 “无形而有理”。他说:“周子所以谓之 无极,正以其无方所无形状,以为在无 物之前而未尝不立于有物之后,以为在 阴阳之外而未尝不行乎阴阳之中,以为 通贯全体无乎不在,则又初无声臭影响 之可言也。”(《答陆子静》)
陆王心学
第一节 陆九渊
• 陆九渊(1139-1192),字子静。 抚州金溪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 他从小就聪明好思。三、四岁时就 向父亲提出“天地何所之”。这样深 邃的哲学问题。七、八岁,“举止异 凡儿,见者敬之”。他读古书,见“宇宙”两
字, 别人解说道:“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 宙。”他顿然大悟说:“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 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夫所以害吾心者何也?欲也。欲之 多,则心之存者必寡,欲之寡,则心之 存者必多。故君子不患夫心之不存,而 患夫欲之不寡,欲去则心自存矣。然则 所以保吾心之良者,岂不在于去吾心之 害乎?”
——《养心莫善于寡欲》
1、道德修养的首要工夫乃是“发明本心”, 他所说的“本心”就是德性,亦即先天 的道德良知;
——《传习录》
2.心外无物: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 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 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 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 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 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 物。”
——《传习录》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天 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 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 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 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陆王心学(精华版)..
3.尊德性与道问学: 朱熹格物致知论中提出博学—积累—贯 通—推类的这样一条路径。朱熹认为才能感具 体的事物着手,通过分析研究,并与相似事物 作比较从中找到共同的东西,这样积累起来, 通过人的思维就可以明白万物的共同之理了。 朱熹所讲的博学,一是读书,二是认识具体事 物。 陆九渊就不同了,他认为人们的体人 途径,应该是“先发明之本心,而后使之博 览”。以至于在鹅湖之会上陆九渊提出“尧舜 之前有何书可读”。陆九渊认为只要明心见性 就可以了,读书无非是衬托而已。
1、“心即理”、“心理为一”是陆九渊与 朱熹的根本区别。 2、认为朱熹对于外在于人心之“理”的论 述是“床上叠床,屋下架屋”,完全是 多余的。
二、“剥落物欲”的修养方法
“天之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 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所贵乎学者,为欲穷此理,尽此心也。” ——《与李宰书》
“夫所以害吾心者何也?欲也。欲之 多,则心之存者必寡,欲之寡,则心之 存者必多。故君子不患夫心之不存,而 患夫欲之不寡,欲去则心自存矣。然则 所以保吾心之良者,岂不在于去吾心之 害乎?” ——《养心莫善于寡欲》
一、心外无理
1.心外无理: “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 只在身心上做。” ——《传习录》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 能尽。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 心外之理乎?爱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 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间有许多道理在,恐 亦不可不察。先生叹曰:此说之蔽久矣,岂一 语所能悟!今姑就所问者言之,且如事父,不 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 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 理?都只在此心。此即理也。” ——《传习录》
鹅湖之会上,陆九渊认为“先立乎 其大者”就是“此心”,“此心”终究 长久流传,并能发扬光大,认为朱熹的 “道心”是支离事业;朱熹则认为圣人 相传的“道统”就是“此心”,他的 “道学”就是传承这个“道统”的,认 为陆九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因曾 筑室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明 山阴人,生于余姚。28岁中进士,历 任知县、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吏部 主事、左佥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 王守仁确立了心学理论体系。提出“知 行合一”观,倡导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 的统一,强调“言行一致”,“笃实躬行” 的重要性。心学 的最终完成是“致良 知”说。这对破除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强调实践有巨大的作用和现实的意义,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个里 程碑。阳明哲学远播海内外,不仅在我国,而且在日本、朝鲜 及东南亚各国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著有《王阳明全集》。
第四讲、陆王心学
但仔细区分, 但仔细区分,知与行还是 有区别的。 知是行的主意, 有区别的。“知是行的主意, 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 王阳明的“ 行是知之成”。王阳明的“知 行合一” 行合一”思想又有一定的合理 因素。 食味之美恶, 因素。如“食味之美恶,必待 入口而后知” 路崎之险夷, 入口而后知”。“路崎之险夷, 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 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
陆九渊的认识论包含怀疑精神, 陆九渊的认识论包含怀疑精神, 反对权威和盲从,反对人云亦云, 反对权威和盲从,反对人云亦云, 主张自立、自重精神, 主张自立、自重精神,值得我们借 为学患亡疑,疑则有进” 鉴。“为学患亡疑,疑则有进”。 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 自力自重,不可随人脚跟, “自力自重,不可随人脚跟,学人 言语” 凡事看其理如何, 言语”,“凡事看其理如何,不要 看其人是谁” 看其人是谁”。
人人都有定盘针, 人人都有定盘针, 万化根缘总是心。 万化根缘总是心。 可笑从前颠倒见, 可笑从前颠倒见, 枝枝叶叶外头寻。 枝枝叶叶外头寻。 --------王守仁 --------王守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 的本体论 王阳明把人心看成是世界的 本源。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本源。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心外无理,心外无善” 心外无理,心外无善”。
“良知”是先天就有的一 良知” 良知 种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种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 而能,所谓良知也” 而能,所谓良知也”。
良知是人心中的天理, 良知是人心中的天理,是 天地万物的主宰。 天地万物的主宰。“良知是 造化的精灵。 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 生地,成鬼成帝, 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 出” 。
试述陆王心学的主要内容
陆王心学的主要内容1. 导言陆王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思想体系,由明代学者王守仁和陆九渊创立。
它强调人与天地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人性的完善和发展。
陆王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理解中国古代哲学和道德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2. 心性论在陆王心学中,心性论是核心概念之一。
它认为人的内在本质即“性”,而“心”则是性的表现和运作方式。
性本善,但受到外界环境和个人欲望的影响而产生恶行。
通过修养自己的心性,使其回归本善状态,实现道德完善。
3.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陆王心学的重要原则之一。
它强调知识与实践的统一,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只有通过实践来验证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才能真正实现道德完善。
4. 阐述天理天理是陆王心学中另一个核心概念。
它认为天地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和道理,人应当依照天理来行事。
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人们可以认识到天理的存在,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5. 父子关系陆王心学强调家庭伦理,尤其是父子关系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父亲应该是儿子道德修养的榜样,通过慈爱和严格要求来教育子女。
同时,儿子也应该尊敬父亲,并遵守家庭伦理的原则。
6. 社会治理陆王心学对社会治理也有一定的探讨。
他们认为,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建立在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上。
政府应该以身作则,以正义和仁爱来治理社会。
同时,个人也应该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
7. 自我完善与天命在陆王心学中,自我完善是每个人应该追求的目标之一。
通过修养心性、实践知行合一等方法,使得个人能够达到道德的完善。
同时,他们也强调个人与天命的关系,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命,应该在此基础上追求自我完善。
8. 影响与传承陆王心学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延续至今。
它对后世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陆王心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被广泛传承和研究。
结语陆王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它通过强调人与天地之间的和谐关系、心性修养、知行合一等原则来推动个人道德完善。
宋明理学(三)·陆王心学
宋明理学(三)·陆王心学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史称象山先生。
今有整理本《陆九渊集》。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号阳明。
著有《传习录》等,后人辑为《王文成公全书》。
(一)朱陆异同1.朱陆差异的不同概括传统学术认为朱陆差异代表了“道问学”与“尊德性”两条路线。
这一说法没有太多道理。
如陈来曾指出,朱熹的实践学说包括“主敬涵养”(性理)与“格物致知”(物理)两个层面。
因此,“故谓象山不十分注重道问学可,谓朱子不注重尊德性不可。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第217页)另外一种朱陆差异的说法是,朱学支离繁琐,陆学简易直截。
这一说法来自鹅湖之会中陆九渊的诗作,“简易功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
”首先,这一说法是站在陆学立场之上的,有尊己轻人的态度,不过却也很好地说明了陆学在哪些方面自觉地与朱学不同。
其次,“简易”与“支离”是理论形态的观感,及表不及里,需要进一步探究其实质内容何以“简易”。
冯友兰认为朱陆差异的核心在于“朱子言性即理,象山言心即理”(《中哲史·下》,第217页)。
张岱年先生观点近似,“朱谓性即理而心非即理,陆谓心即性即理” (《大纲》,第459页)。
从两人的文献看,朱熹言“性”与“心”互不偏废,陆九渊则聚焦于“心”而较少言“性”。
从性、心、理之间的关系入手,是探讨朱陆差异的不二法门。
2.朱熹的“心-性-理”在朱熹那里,“心”的含义,无非是知觉、灵明的意思,本身没有善恶倾向可言,其意义在于导向某种实有,包括外在的“物”与内在的“性”,“性”主禀赋、材质义,承载着有关是非善恶的价值。
朱熹的心性理论主要包括三个要点:1)继承张载、二程,将“性”区分为“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以解释人性的善恶、差异问题;2)继承程颐的“性即理也”,用“理”的话语重新表述孟子以来“性”的传统,“理性”其实就是“天命之性”、孟子所言“性善”之“性”,而“性理”则是天之所命于人的内容;3)继承张载的“心统性情”,将“性”与“情”纳入到“心”的知觉理论中,“心”之“未发-已发”与“性(未发)-情(已发)”呈现出匹配的关系。
西安铁一中 陆王心学精品
如何理解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 有善有恶意之动:人欲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 心就要在与人欲的斗争中决定是遵从善还是遵从恶。 知善知恶是良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 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通过“格物”(规范自身行为)达 到弃恶从善的目标,成为圣贤
肆、再读感受•王守仁心学思想
材料四 “是非之心,不滤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明明觉者也”(《大学 问》),“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 此”(《答陆原静书》)。“致良知,不假外求”, “若能向里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无处不是此道” (《王文成公全书》卷一)。
肆、抽象概括•心学主要思想
• 王守仁主要思想: • 1、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是第一位,物是第二
位)——世界观 • 2、致良知(达到心中固有的良知,并加以推广)——方法
论,核心思想,创新点 • 3、知行合一(以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 4、善恶观: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
肆、再读感受•王守仁心学思想
材料三 “知行如何分得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 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答顾东桥书》)。“今人学问, 只因知行分作两事,故有一念发动虽有不善,然却未曾 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 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 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 此是我立言宗旨”(《传习录》下)。
陆王心学高考知识点
陆王心学高考知识点陆王心学是一门涉及到人类内心、情感、道德、智慧等方面的学问,它的基本理念是通过修炼心境来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在高考中,掌握陆王心学的知识点,不仅有助于理解人性和情感相关的题目,还能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
下面,就让我来简要介绍一些与陆王心学相关的高考知识点。
一、人的情感和处理情感的能力在陆王心学中,情感被认为是人类最深沉、最神秘的一种力量。
它可以影响人的思维和行为,决定一个人的幸福和成功。
因此,高考中经常会涉及到情感的表达和处理。
例如,在语文和文学类的题目中,要求考生通过作品的情感描写、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来展示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陆王心学主张“格物致知”,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锤炼自己的心境,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高考中,考查的也经常是考生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解和思考。
例如,在语文和哲学类的题目中,要求考生分析作品中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或者通过哲学思考来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三、人的智慧和思维能力陆王心学主张修炼内心,提升自己的智慧和思维能力。
在高考中,也会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智慧。
例如,在语文和逻辑类的题目中,要求考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关系,或者通过推理和辩证思维来解决问题。
四、人与自然的关系陆王心学认为,人是自然之子,与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
在高考中,也会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
例如,在生物和地理类的题目中,要求考生理解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或者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保护措施等。
五、虚实之间的关系陆王心学主张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则,认为现实世界是有虚实之分的,并通过观察和思考来认识虚实之间的关系。
在高考中,也会考查对虚实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例如,在语文和艺术类的题目中,要求考生理解作品中的虚实表达和意象符号,或者通过绘画和摄影来表达自己的虚实观点。
综上所述,陆王心学的高考知识点涉及到人的情感和处理情感的能力、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的智慧和思维能力、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虚实之间的关系等方面。
【PPT】陆王心学
知行合一
知、行的特定涵义 知行本来合一
3、良知呈现如何可能
受先天气质、 受先天气质、后天习染局限的感情 突破先天气质、 突破先天气质、后天习染局限的觉情
4、陆王心学、程朱理学工夫论的差异 陆王心学、
陆王:本心、良知的呈现, 陆王:本心、良知的呈现,由小纯到大纯 程朱:破除气质、习气的遮蔽, 程朱:破除气质、习气的遮蔽,由不纯到纯
精神实体、道德创造实体,主体即本体: 精神实体、道德创造实体,主体即本体:道德主体性
2、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
从本体论上讲: 从本体论上讲:心即理 从体用关系论上讲:心外无物、 从体用关系论上讲: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本心对物、 本心对物、理
从认识论、价值论上讲:心外无物、 从认识论、价值论上讲: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二、工夫论
引言: 引言:儒家工夫论的三条进路
格物穷理:权法 格物穷理:权法——豁然贯通 居敬涵养:渐法——性修不二 居敬涵养:渐法 良知呈现:顿法——极限意识 良知呈现:顿法
1、陆九渊的发明本心
先立乎其大者 减的工夫、明心、 减的工夫、明心、复性
2、王守仁的致良知
致良知, 致良知,良知致
现成良知: 现成良知:顿悟 复性归寂: 复性归寂:涵养 正念头、事上磨练: 正念头、事上磨练:涵养
《王阳明全集》卷一《传习录上》:忠与孝 王阳明全集》卷一《传习录上》 之理,在君亲身上?在自己的心上? 之理,在君亲身上?在自己的心上?若在自 己心上,亦只是穷此心之理矣。 己心上,亦只是穷此心之理矣。 王阳明全集》卷二《传习录中·答罗整庵少 《王阳明全集》卷二《传习录中 答罗整庵少 宰书》 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 宰书》: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 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 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 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 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 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 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 者乎! 者乎!
中国哲学 陆王心学
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
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
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传
习录中· 答顾东桥书》)
2012-11-10 17
先儒解格物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格得?
且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今如何去格?纵格得草木 来,如何反来诚得自家意?(《传习录下》)
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东南 西北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杂说》)
心只是一个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
载圣贤之心,下而千百载复有一圣贤,其心亦只如
此。(《语录下》)
2012-11-10
6
(二)、 格物
陆九渊认为,世界的本源便是吾心,从这个基本前 提出发,他提出了一套所谓“简易”的修养方法。 他说:“天之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 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所贵乎学者,为欲穷 此理,尽此心也。”
(一)、心外无理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曰穷天下之理, 是犹析心与理而为二也。” (《答顾东桥书》)
“夫物理不外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耶”?(同上) “忠与孝之理,在君亲身上,在自己的心上?若在自 己心上,亦只是穷此心之理矣。”(《传习录上》)
2012-11-10 9
陆九渊不赞成朱熹所讲形上、形下的区别。
他说:“《大传》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又曰: 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已是形而上者, 况太极乎?”(《与朱元晦》)
朱熹指责陆九渊不懂“道器”的区别,“直
以阴阳为形而上者,则又昧于道器之分矣” (《答陆子静》)
2012-11-10 10
11 陆王心学
羅欽順:“夫性必有欲,非人也,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既曰天矣,其 可去乎?”(《困知記》三續)
陳確:“蓋天理皆從人欲而見,人欲正當處,即是理,
無欲又何理乎?”(《無欲作聖辨》) 陳確:“君子小人別辨太嚴,使小無站腳處,而國家之 禍始烈矣,自東漢諸君子始也。天理人欲分別太嚴,使 人欲無躲閃處,而身心之害百出矣,自有宋諸儒始也。” (《近言集》)
第二節 陸王心學
陸九淵(1139~1193),字子靜,江西撫州金溪
人。因講學於象山,人稱象山先生。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浙江余姚人。
因曾築室于會稽陽明洞,人稱陽明先生。
1.心即理
陸九淵:“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今來曰宙。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便是宇宙。千萬世之前,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 也。千萬世之後,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東南西
即是如何,只爲世人分心與理爲二,故便有許多
病痛。„„分心與理爲二,其流至於伯道之僞而
不自知。故我說個心即,要使知理是一個,便來
心上做工夫,不去襲義於外,便是王道理之真。
此我立言宗旨。”(《傳習錄》下)
2.知行合一
王陽明:“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傳習錄》上) 王陽明:“《大學》指個真知行與人看,說‘如好好色, 如惡惡臭’。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只見那好色時已 自好了,不是見了後立個心去好;聞惡臭屬知,惡惡臭屬
中)
王陽明:“心即理也,學者,學此心也;求者,求此心 也。”(《傳習錄》中)
王陽明:“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
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 假外求。”(《傳習錄》上)
王陽明:“性無不善,故知無不良。良知即是未發之中。”
陆王心学
1.南宋:陆九渊 名言:“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即是真理” (1)理是万物的本原 (2)理在心中;心就是理 心学开创者
鹅湖之会
2.明 王阳明(浙江人) 心学的集大成者
“破山中贼易, 破心中贼难。”
1、王阳明此语何意?在历史中找“破心中贼” 的例子? 2、结合自身如何理解此语?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
思想核心:“致良知”(获得理的方法)
致良知:克服私欲,回复良知—理
知行合一,遏止伪善Fra bibliotek审视宋明理学,历经了数百年的沧桑, 我们看到在礼教压制下哭泣的生命,我们 也看到了无数因追求气节品德而变得提拔 高大的灵魂。
面对理学,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课堂练习 1、从某种意义上说,理学和心学( ) A、内容上是相同的 B、本质上是一致的 C、观点上是一致的 D、存在时间相同 2.朱熹是宋代杰出的儒学宗师,下列有关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D. “天人感应”理论
1.镇压农民起义容易,控 • 镇压农民起义容易,控制人民思想难; 制人民思想难; • 焚书坑儒、八股取士是“破心中贼”; 2.焚书坑儒、八股取士是 • 排除外界干扰容易,排除内心不良杂念难。 “破心中贼”; 3.排除外界干扰容易,排 除内心不良杂念难
陆王心学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 吾一体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 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B
D
A.他认为儒家拥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利 B.他认为万物之理终归为一,这就是“太极”中的阴阳变化 C.他强调“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D.他最早把儒家思想发展为理学 3.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
C
A..天体运行法则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陆王心学
[键入文字]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陆王心学历史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陆王心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历史网。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陆王心学概述“陆王心学”是由儒家学者陆九渊、王阳明发展出来的心学的简称,或直接称“心学”;或有专门称为某哲学家的心学,如王守仁的“阳明心学”。
陆王心学一般认为肇始孟子、兴于程颢、发扬于陆九渊,由王守仁集其大成。
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虽有时同属宋明理学之下,但多有分歧,陆王心学往往被认为是儒家中的“格心派”(一称“主观唯心主义”),而程朱理学为”格物派”(一称“客观唯心主义”)。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陆王心学的主要观点陆九渊主张陆解说“宇宙”二字为:“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陆“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又倡‘心即理’说。
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往古来今,概莫能外。
”“认为治学的方法,主要是“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参见新华网江西频道陆九渊简介王守仁主张阳明学,通常又称作王学、心学,是由明代大儒王阳明发展的儒家理学。
元代以及明初以来流行的理学强调格物以穷理,王阳明强调“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从自己心里即可得到。
王阳明的主张为其学生们继承并发扬光大,其中又以泰州学派(又被称作左派王学)将其说法推向一个极端,认为由于理存在于心中,因此“人人可以成尧舜”,“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即使不是读书人的平民百姓、也可以成为圣人。
王学这种“心即理”看法的发展,也影响了明朝晚期思想中对于情欲的正面主张和看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乾道八年(1172)登进士第。在京师, “士争从之游,言论感发,闻而兴起者甚众”。 初调隆兴靖安县主簿,后改建宁崇安县。经人 荐任国子正,复除敕令所删定官。九渊当时名 望已高,每开讲席,学者群集,“户外屡满, 耆老扶杖观听”。他自号“象山翁”,学者尊 为“象山先生”。光宗即位,他被起用知荆门 军。当时荆门是南宋边地,有着重大的战略意 义;但是实际防务极差,连城墙也没有。他 “乃请于朝而城之。”经过他一年左右的认真 治理,“政行令修,民俗为变。”绍熙三年卒, 谥文安。
一、心外无理
1.心外无理: “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 只在身心上做。” ——《传习录》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 能尽。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 心外之理乎?爱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 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间有许多道理在,恐 亦不可不察。先生叹曰:此说之蔽久矣,岂一 语所能悟!今姑就所问者言之,且如事父,不 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 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 理?都只在此心。此即理也。” ——《传习录》
——《传习录》
• “致良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 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 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 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 • “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 物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 “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 “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 知行合一。
在宋儒看来,“真知”的观念虽然并不直 接包含行为,却包含了“必能行”这一性质。 宋儒这个思想是王守仁知行合一说的先导,他 认为“未有知而不能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 知”,正是把宋儒“真知必能行”的思想作为 起点。按知行的本来意义,知包含了必能行, 这是知行本体。在这个说法下,“晓得当孝弟 而不能孝弟”的人就不是知而不行,而根本被 认为是“未知”。王氏认为,就其本来意义, 知行是合一的,这个合一并不是说二者完全是 一回事,而是强调二者是不能割裂的,知行的 规定是互相包含的。
四、王门四句教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 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 物。” ——《传习录》
五、王守仁“心学”的矛盾 1、王守仁哲学力图纠正宋明以来程朱理学烦琐 与僵化的流弊,他洞察到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 实践性,将儒家封建道德建立在简易的哲学基 础上,使人人可行。 2、王守仁忽略客观的知识,只重视个人的道德 修养;在道德规范的形成上,又忽略了历史条 件的决定作用。 3、阳明后学更产生了“虚玄而荡,情识而肆”的 弊病,即任性废学,一切解脱。有些学者把王学 流弊视为明朝灭亡的原因。
3.尊德性与道问学: 朱熹格物致知论中提出博学—积累—贯 通—推类的这样一条路径。朱熹认为才能感具 体的事物着手,通过分析研究,并与相似事物 作比较从中找到共同的东西,这样积累起来, 通过人的思维就可以明白万物的共同之理了。 朱熹所讲的博学,一是读书,二是认识具体事 物。 陆九渊就不同了,他认为人们的体人 途径,应该是“先发明之本心,而后使之博 览”。以至于在鹅湖之会上陆九渊提出“尧舜 之前有何书可读”。陆九渊认为只要明心见性 就可以了,读书无非是衬托而已。
◆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
这个提法是批评那种“说知行做两个,亦 是要人见得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 的功夫”的主张,主张没有脱离行的独立的知 的功夫,也没有脱离知的独立的行的功夫。没 有什么独立的、先于行或与行割裂的知,要达 到知,就必须通过行。同时,行也不是一匹瞎 马狂奔,它有知作为指导。所以,行不能无主 意,故行不离知;知不能无手段,故知不离行。 知与行是不可分离的。
“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 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 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学射则必张弓挟矢, 引满中的;学书则必伸纸执笔,操觚染翰。 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 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 ——《答顾东桥书》
三、致良知
1.良知:
“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
所谓本然之良知也。”
2.心外无物: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 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 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 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 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 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 物。” ——《传习录》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 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 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 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 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传习录》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王守仁的学生曾问他,许多人知道对父当孝 对兄当弟,却不行孝行弟,知和行明明是分开的, 怎么说知行合一呢?王阳明说:“此已被私欲隔 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 不行只是未知。”(《传习录》)在宋儒的知行 讨论中,“真知”是一个较为常见的重要观念, 真知指真切之知,这个观念表示,真知者必然会 把他所了解的道德知识付诸行为,不会发生知而 不行的问题。反过来说,知而不行,表示还没有 达到“真知”。
第三章 陆王心学
第一节 陆九渊
• 陆九渊(1139-1192),字子静。 抚州金溪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 他从小就聪明好思。三、四岁时就 向父亲提出“天地何所之”。这样深 邃的哲学问题。七、八岁,“举止异 凡儿,见者敬之”。他读古书,见“宇宙”两字, 别人解说道:“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 宙。”他顿然大悟说:“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 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六、王门后学
以王守仁为代表并以其思想为宗旨而形成的学派, 称为阳明学派。王守仁的门人较著名者有:钱德洪、王 畿、王艮、聂豹、欧阳德、邹守益、罗洪先等,后来又 分化为不同派别。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按地域将阳 明学派分为浙中王门、江右王门、南中王门、楚中王门、 北方王门、粤闽王门、泰州学派等。同时,与阳明学有 理论渊源关系的还有:李贽、刘宗周、黄宗羲等。
一、心即理
“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 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 ——《与曾宅之书》 “塞天地一理耳。学者之所以学,欲 明此理耳。此理之大,岂有限量?” ——《与赵咏道书》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千 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 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 此理也;东南西北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 同此理也。” ——《杂说》
“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
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 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 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 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 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
——《传习录》
“夫物理不外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 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 物耶”?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 曰穷天下之理,是犹析心与理而为二 也。” ——《答顾东桥书》
二、知行合一
1.问题的提出: “问知行合一。先生曰:此须识我立言言 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 件,故有 一念猣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 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 人晓得 一念发动虚,便即是行了;猣动虚有不善,就 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 使那 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1、道德修养的首要工夫乃是“发明本心”, 他所说的“本心”就是德性,亦即先天 的道德良知; 2、陆九渊并不反对“穷理”强调工夫虽然 “易简”,却是“直截”。
三、朱陆之辩
1.性即理与心即理:
朱熹强调“性即理”,陆九渊强调“心 即理”。朱熹肯定事物不是在人的心中,而 “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理”是第一性 的。陆九渊则认为,事物之理本然的存在于人 心之中,“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因此心是 第一性的,“理”是离不开心的。
致良知,一方面是指人应扩充自己的良知, 扩充到最大限度;另一方面是指把良知所知实 在地付诸行为去,从内外两方面加强为善去恶 的道德实践。王守仁把良知与致良知纳入知行 关系,这个理论在出发点上也是强调人把良知 所知贯彻到行为实践,而因这个学说强调区分 良知与致知,于是王守仁就不能像“知而未行 只是未知”那样讲良知不致便不是良知。这样 一来,他在晚年虽仍提倡知行合一,但反复强 调的是良知人人本有,而不能致其良知。其重 点不再强调知行本体的合一,而是强调知行工 夫的合一,即知之必实行之。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 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 个行,已自有知在。” ——《传习录》上
“盖学之不能以无疑,则有问,问即学也, 即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思,思即学也,即 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辨,辨即学也,即行 也。辨即明矣,思即慎矣,问即审矣。学即能 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非谓学 问思辨之后而始措之于行也。” ——《传习录》
2.无极与太极: • 陆九渊认为《太极图说》不是周敦颐写 的,他认为不应该“以无极字加于太极 之上”。他说:“《易大传》曰:易有太 极。圣人言有,今乃言无,何也?” (《与朱元晦》)
• 朱熹强调所谓“无极而太极”就是表示 “无形而有理”。他说:“周子所以谓之 无极,正以其无方所无形状,以为在无 物之前而未尝不立于有物之后,以为在 阴阳之外而未尝不行乎阴阳之中,以为 通贯全体无乎不在,则又初无声臭影响 之可言也。”(《答陆子静》)
思考题
1、说明朱陆之争的主要内容。 2、如何理解王守仁的“心外无物”和“心外 无理”的思想? 3、试论王守仁心学体系中的自我否定因素。 4、评价陆王心学在宋明理学中的地位。
1、“心即理”、“心理为一”是陆九渊与 朱熹的根本区别。 2、认为朱熹对于外在于人心之“理”的论 述是“床上叠床,屋下架屋”,完全是 多余的。
二、“剥落物欲”的修养方法
“天之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 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所贵乎学者,为欲穷此理,尽此心也。” ——《与李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