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摘要】攻击性行为是幼儿问题行为极其重要的表现之一。这些幼儿问题行为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幼儿的成长发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民族素质的提高。因此本文就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做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关键词】幼儿攻击性行为;影响因素;预防方法

在《社会心理学》中,对攻击性行为下的定义是:攻击是以伤害某个想逃避此种伤害的个体为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为。[1]而幼儿攻击性行为,指的是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幼儿出现的身体上的进攻,言语上的攻击等侵犯性行为。主要表现为:打、踢、咬、大声叫嚷、叫喊名字、骂人、暴力、抢走别人的东西,等等。也可以是侵犯他人的财物(如用暴力抢走别人的东西,等等)。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妨碍幼儿健康人格构建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文就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做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1影响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有些攻击性强的儿童可能存在某些微小的基因缺陷。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在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中,遗传大约占50%,其余50%中有一部分是家长与孩子相互作用所致。而所谓遗传并不是父母把打人、骂人等一些具体的行为遗传给孩子,他们遗传给孩子的只是神经活动类型,比如情绪容易激动、兴奋性强、反应速度快等自然特征。这些具体的自然特征遇到合适的土壤,就会滋生出攻击性行为。从本质上讲,幼儿攻击的差别,虽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但后天环境与教育是攻击性产生及其强度的决定性因素。

在众多影响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因素中,心理因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多拉德认为,攻击性行为的起因是挫折,当一个人朝着特定的目标前进时,一旦受到阻碍,就会产生挫折感,而这种挫折感就在行为上表现为对人对物产生攻击性行为。

家庭是幼儿最主要的生活环境,家庭氛围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影响较大。在国内外,家庭暴力都是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当前,关于家庭冲突和暴力已经有研究表明: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与家庭教育模式有关。美国的两位心理学者拉尔德和帕特森观察了高攻击儿童的家庭中父母与儿童相互作用的模式。这些儿童是在家庭和学校都爱打斗、不服管教的孩子。所以说家长过分溺爱幼儿、过分要求幼儿、过分放任幼儿都是造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原因。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电脑几乎已经进入每一个家庭,而幼儿每天用于看电视、电脑的时间很多。电影、电视和电脑等多种媒介中的暴力事件会影响孩子,使他们由单纯模仿发展到有意攻击侵犯他人。班杜拉的社会学系理论认为,即使是年幼的儿童,也可以通过观看电影或者电视上的暴力行为,习得攻击他人的种种方式。目前,电视中所演的,像《奥特曼》之类的动画片中,人物解决问题的

方式就是进行暴力的攻击。幼儿们看得多了,无形中就会把他们树为学习的榜样,也就会认为暴力行为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如此一来,不自觉地增加了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2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危害

大量研究表明,较其他孩子而言,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与同伴的关系较差。许多受到攻击的小朋友会对其产生心理恐惧,在幼儿园内对其避而远之,甚至不愿上幼儿园,从而使得老师对家长的工作难做。此外,由于攻击性幼儿的行为容易引起事端,这就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秩序,老师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来解决矛盾。故而,很多老师对这样的孩子也感到头疼。而对于这些产生了攻击性行为的孩子来说,也会出现一些像人际关系紧张、社交困难、感觉孤独、离群索居等不良影响。更要引起人们重视的是,如果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及时加以干预、矫治。那么,这种孩子长大后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据资料表明,在青少年暴力犯罪的犯罪行为当中,70%的暴力少年犯在早年儿童期就被认定为有攻击性行为。因此,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幼儿的可塑性很强,家长和幼教工作者更应加强这方面的认识,尽早干预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控制与矫治。

3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应对策略

个体的攻击性行为是不可避免的,即使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这种现象也不可能彻底消失。无论是哪种原因造成的幼儿攻击性行为,其危害都很大,都会影响幼儿道德行为的发展。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但会对他人或集体造成危害,而且对其个体的健康发展也是很不利的,还会阻碍儿童社会性、个性和认知的发展。因此,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是很有必要的。

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之所以在解决冲突或人际交往中更多地运用攻击性的行为方式,不仅是因为他们所想到的解决冲突或进行沟通的方法的数量少于一般儿童,而且因为他们所想到的方法普遍带有攻击性倾向,这与他们所受到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在家庭中,家长应在幼儿所有的活动中表现出温暖、关怀和爱,而不仅仅是完成特定的职责。幼儿与家长间相互的方式是民主的、合作的,而非专制和放任的。如有的孩子平时生性懦弱,当小朋友欺负他,他也无法反击。家长见了就在教他:“谁打你,你就打他。”殊不知,这样的教育会让自己的孩子受到更多的伤害,而此时家长却指责老师没有看管好孩子,使教师工作不能很好地开展。事实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首先摆正自己的心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给孩子灌输正确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幼儿园内,教师应积极引导,将奖励与惩罚的措施并用,当孩子发生攻击性行为的时候,既不能一味地批评,又不能过于迁就,要及时明确地对幼儿亲社会、利他行为进行奖励,对侵犯、攻击性行为进行惩罚,并让幼儿明白受到奖励或惩罚的具体原因,从而减少其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要解决行为问题,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幼儿能够正确地知觉情境,是成功进行同伴交往的前提。从观察中不难发现,不管是攻击性儿童还是非攻击性儿童,当他们认为同伴是故意做出不友好行为时,他们更倾向于报复;当认为不是故意

时,则报复很少。也就是说,对交往对象行为原因的认知决定着随后的行为。而出现攻击行为的幼儿来说,就是未能对交往对象行为原因做出正确认知,以致做出报复伤害等攻击性行为。因此对儿童进行认知智能训练,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能有效地减少其攻击行为的发生。

综上所述,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起因是多方面的,它总是受到心理的、社会环境的、文化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幼儿在心理上和行为上难免出现一些不适症状,攻击性行为就成为这些不适症状的一种外在表现。家长或教师应该通过改变教育观念,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教会幼儿适当的宣泄方法,训练幼儿换位思考的移情能力,来正确引导和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培养幼儿健康良好的个性,让幼儿适应社会的发展,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只要拿出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采取有效策略,就一定会减少并消除幼儿攻击性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