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策出使印度、尼泊尔储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玄策出使印度、尼泊尔诸问题
2010年06月17日21:30:09 新疆哲学社会科学网
中印、中尼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在长达数千年的友好关系史上,公元7世纪是一个重要时期,在此期间,出现了一个杰出的政治使者——王玄策。
王玄策,洛阳人①,曾为融州黄水县令,后升为朝散大夫,因出使印度时曾被中天竺摩伽陀国的篡位者阿罗那顾(Arjuna)袭击而著名于史册。
但由于职位太低(朝散大夫,从五品),两《唐书》均未立传,故生卒年不详。
著有《中天竺行记》十卷,已佚。
现在只能根据中国古籍中散见的零星材料而考见其印度之行的一二事迹。
关于王玄策的出使经过,前人多有论述。
如:柳治征著《王玄策事辑》,刊于《学衡》第三十九期;冯承钧著《王玄策事辑》,发表于《清华学报》八卷一期;法国学者列维著《王玄策使印度记》,由冯承钧译为中文,收录在《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第七编,等等。
本文仅就几个有争议的问题,参考诸家论著,探讨如下。
一、关于王玄策出使印度的次数问题
王玄策出使印度的次数,有两说:一为二次,一为四次。
第一次,贞观十七年(643 年),李义表、王玄策出使印度、尼泊尔;第二次,贞观二十一年(647年),王玄策、蒋师仁出使印度②;第三次,显庆二年(657年),王玄策出使印度。
以上三次,学术界的看法基本一致。
至于是否有第四次出使印度事,学术界则意见分歧。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玄照传》记载:“后因唐使王玄策归乡表奏,言其(指玄照)实德,遂蒙降敕重诣西天,追玄照入京。
”“正月便到洛阳。
”“于时鳞德年中,驾幸东洛。
”列维据此认为王玄策曾第四次出使印度,时间在663—665年之间。
有些印度学者也同意这一观点。
冯承钧则认为:“上引之文,既说遂蒙降敕重诣西天,追玄照入京,好像玄策又有第四次之奉使。
上文又说麟德年中,驾幸东洛。
考《旧唐书》卷四,麟德二年(665),就有幸东都之文。
如此看来,又可证实玄策出使之事。
不过只有此一条孤证,而且玄照好像是一人归国。
又玄照重赴印度后,《传》有‘见唐使人引卢迦溢多于路相遇’一语,此使人似非玄策,则前追玄照入京者,恐亦非玄策本人。
所以我对于第四次奉使一说,未敢承认其是。
”③
义净赴印度系在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年),回国则在武周证圣元年(695年)。
关于《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日本学者桑山正进认为:“咸书于天授二年(691年)。
”按这时距麟德年间约30年,但记载含糊,而且仅此一条孤证,又无其它材料可补充,王玄策又无明显的理由再次出使,故第四次印度之行证据不足,当以冯承钧之说为是。
二、关于三次出使的有关年代问题
第一次出使《法苑珠林》卷二九记载:“粤以大唐贞观十七年三月内,爰发明诏,令使人朝散大夫卫尉寺丞上护军李义表、副使前融州黄水县令王玄策等,送婆罗门客还国。
其年十二月至摩伽陀国。
”
这次出使,走的是吐蕃、泥婆罗道。
《旧唐书•泥婆罗传》记载:“贞观中,卫尉丞李义表往使天竺,途经其国,(国王)那陵提婆见之大喜,与义表同出观阿耆婆沵池。
”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七日至王舍城(今印度比哈尔邦拉杰吉尔),遂登耆阇崛山,立碑。
④同年二月十一日,又立碑于摩诃菩提寺。
⑤碑中提到此行一共22人。
王玄策等回国,最迟是在贞观二十一年(647)。
⑥也有人认为是在贞观二十年(646)⑦。
第二次出使《旧唐书•天竺传》记载:“先是遣右率府长史王玄策使天竺,其四天竺国王咸遣使朝贡。
会中天竺王尸罗逸多(戒日王)死,国中大乱,其臣那伏帝阿罗那顺篡立,乃尽发胡兵以拒玄策。
玄策从骑三十人与胡御战,不敌,矢尽,悉被擒。
並并掠诸国贡献之物,玄策乃挺身宵遁,走至吐蕃,发精锐一千二百人,并泥婆罗国七千余骑,以从玄策。
玄策与副使蒋师仁率二国兵进至中天竺国城,连战三日,大破之。
”“阿罗那顺弃城而遁,师仁进擒获之。
”“俘阿罗那顺以归。
”
《旧唐书•太宗本纪》说,“(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庚子,右卫长史王玄策击帝那伏帝国,大破之,获其王阿罗那顺及王妃、子等。
”“吐蕃赞普击破中天竺国,遣仪献捷。
”
对于王玄策第二次出使印度的时间,一般认为是贞观二十一年(647),⑧但《新唐书》记此事为贞观二十二年(648),则是以献俘之事记之。
⑨但也有贞观二十年(646)王玄策出使印度的记载,如清王昶《金石萃编》卷一二三,清林侗《唐昭陵石刻考略》卷四。
关于646年王玄策出使事,外国学者也有持此看法的。
⑩但不知有何依据。
另一说为贞观二十二年出使,出使献俘在一年之中,而献俘在五月,看来时间不合。
王玄策第二次出使印度的时间应为贞观二十一年(647)。
关于第二次出使印度的归国时间,一般认为是在贞观二十二年(648),但也有人认为是在贞观二十三年(649)。
《法苑珠林》卷二九记载:“贞观二十三年,有使图写迹来。
”柳诒征据日本奈良药师寺佛迹碑关于大唐使人王玄策的记载,认为王玄策第二次出使印度,“其归国则在贞观二十三年,以日本碑文证《法苑珠林》,知其所谓有使图写迹来者,即王玄策也。
”(11)
《资治通鉴》卷一○○记载,“(贞观二十二年)王玄策之破天竺也,得方士那罗迩娑婆寐以归,自言有长生之术,太宗颇信之。
”
《旧唐书•天竺传》也认为王玄策归属是在贞观三十二年。
他第二次出使印度的归国日期,以贞观二十二年说为妥。
第三次出使《法苑珠林》卷十六引王玄策《西国行传》:“唐显庆二年(657),敕使王玄策等往西国,送佛袈裟于泥婆罗国西南,至颇罗度来村。
”又《法苑珠林》多次记载:“大唐显庆年中敕使王玄策因向印度过净名宅。
”“王使显庆四年至婆栗阇国。
”“大唐显庆五年九月二十七日,菩提寺寺主名戒龙,为汉使王玄策等设大会,使人已下各赠华{K22A720.jpg}十段,并食器。
”“至于十月一日,寺主及余众僧饯送使人。
”“大唐龙朔元年春初,使人王玄策从西国将来。
”(12)
王玄策第三次出使印度是在显庆二年(657),归国是在龙朔元年(661)。
有人认为王玄策第三次出使是在显庆三年,(13)是不对的。
三、关于尼泊尔国王那陵提婆
王玄策第二次出使印度,时遇戒日王死,受阿罗那顺袭击后,只身逃到西藏,从尼泊尔,吐蕃借兵打败篡位者,当时尼泊尔国王是谁呢?
《旧唐书•泥婆罗传》说:“贞观中,卫尉丞李义表往使天竺,途经其国,那陵提婆见之大喜。
”这是贞观十七年时事,当时的尼泊尔国王是那陵提婆,又据《旧唐书•天竺传》记载,王玄策等在中天竺遭到阿罗那顺袭击后,吐蕃、泥婆罗派援军随王玄策等击败阿罗那顺,这时的尼泊尔国王,据《中国人眼中的印度》一书称,仍然是那陵掘婆。
时间在贞观二十一年或二十二年(647年或848年)。
(14)
而《世界史编年手册》则认为,“647年,由王玄策率领的第二次中国使节在受到一个地方(蒂尔胡特,在巴特那北面?)上的僭位者袭击之后,从尼泊尔国王阿姆苏跋摩那里获得七千名军队,又从他的女婿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那里获得一千二百名军队,俘获了这个祸首,把他押解到长安去(648年)。
”(15)《亚细亚历史事典》也认为:“对印度出土的铜版文书的研究证明,在戒日王死后的混乱时期,发七千骑兵支援王玄策的尼泊尔国王是阿姆苏跋摩。
”(16)
也有人认为是在笈多时期。
如《北印度早期史》一书中说:“根据铭文,吉什奴。
笈多是阿姆苏跋摩的继承人,承认李查维王朝和希瓦•德瓦一世的继承人德鲁巴•德瓦的宗主权。
列维根据这项记载推论吉什奴•笈多的年代是混乱的,李查维王朝的统治被阿姆苏跋摩再一次重建。
吉什奴•笈多与阿姆苏跋摩没有什么关系,可能是阿希尔部族血统,他的名字的结尾——笈多可证明这一点。
就在他的时代,尼泊尔和吐蕃一起援助了中国使者王玄策,反对阿罗那顺——戒日王权力的篡夺者。
这个事件可能发生在647一650年之间的某个时候。
”(17)
这样,关于帮助王玄策打击阿罗那顺的尼泊尔国王是谁,就有了三种说法:(1)阿姆苏跋摩,(2)吉什奴•笈多或德鲁巴•德瓦,(3)那陵提婆。
公元7世纪尼泊尔王朝权力的更替,大体是这样的:希瓦•德瓦一世(Siva Dev I)死后,由他的女婿阿姆苏跋摩继位为尼泊尔国王。
阿姆苏跋摩死后由希瓦•德瓦一世的儿子乌达亚•德瓦二世(Udaya Dov II)继位,但被他的弟弟德鲁巴•德瓦(Dhruba Dev)废黜;而行政权力则落入吉什奴•笈多(Jishnu Gupta)手中,后为他的儿子毗湿奴•笈多(Vish—nu Gupta)继承。
乌达亚•德瓦二世的儿子纳伦德拉•德瓦(Narendra Dev)在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帮助下,打败毗湿奴•笈多,恢复了他的权力。
他死后由希瓦•德瓦二世(Siva DevⅡ)继位为尼泊尔国王。
那谁是647—648年时的尼泊尔国王呢?我认为是那陵提婆(Narendra Dev,又译作纳伦德拉•德瓦)。
阿姆苏跋摩在希瓦•德瓦一世死后,于公元606年成为尼泊尔国王。
(18)关于他在位的时间,
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他死于621年;有人认为他死于640年;(19)也有人认为他死于642年左右(20)。
学术界比较一致的意见是阿姆苏跋摩死于640年左右。
阿姆苏跋摩有一个女儿——布里库蒂(Bhrikuti)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她到达拉萨的时间是639年,(21)而阿姆苏跋摩死于女儿出嫁之后。
因此,阿姆苏跋摩在位时间约从公元606年到640年。
那陵提婆登王位是在640—642年之间。
因为《吐蕃历史文书》将此事记载在文成公主入藏之后,而李义表在贞观十七年(643)访问印度、尼泊尔时,“泥婆罗国王那陵提婆”曾热情款待。
(22)
《古代尼泊尔》一书指出:“毗湿奴•笈多的统治持续不久,在那陵提婆和他的同盟者的联合进攻下不得不退位。
这件事大约发生在640—642年。
”(23)
那陵提婆的统治,按《尼泊尔新史》的说法是从640—642开始,一直到他的卒年(683)(24)。
在此期间,他帮助过中国使臣王玄策。
《世界史编年手册》里所说的尼泊尔国王阿姆苏跋摩援助王玄策事,是不正确的。
而《中国人眼中的印度》一书,根据中国史书记载,说援助王玄策的是那陵提婆和松赞干布,这个说法是可信的。
《旧唐书•泥婆罗传》:“水徽二年,其工尸利那连陀罗又遣使朝贡。
”《古代尼泊尔》一书中认为这个尸利那连陀罗即那陵提婆的儿子(25)。
王忠则认为,《吐蕃历史文书》中所载“杀尼王儒那(Yu-sna),立纳日巴巴为王”事件中的纳日巴巴,《新唐书•泥婆罗传》作尸利那连陀罗,“永徽二年曾遣使入贡”。
(26)陈翰笙认为:“公元640年那陵提婆的父亲继承鸯输伐摩为尼泊尔国王,不久即为其弟儒那所杀。
那陵提婆提婆逃亡至西藏,依仗松赞干昔的武力杀了儒那而于643年克复王位。
”(注中讲:儒那即Yu-sua,或称Jisnu Gupta)(27)按sua,应为sna,排字似有误。
如果儒那是Jisnu Gupta(吉什奴•笈多)则不是那陵提婆的叔父,因为那陵提婆的叔父是德鲁巴•德瓦(Dhruba Dev),是李查维(Lichchhowi)家族的人,而吉什奴•笈多是阿希尔(Ahir)家族的人。
《旧唐书•泥婆罗传》记载:“那陵提婆之父,为其叔父所篡,那陵提婆逃难于外,吐蕃因而纳焉。
克复其位,遂羁属吐蕃。
”这里说得很明确,由吐蕃人帮助而夺回尼泊尔王位的国王是那陵提婆,《吐蕃历史文书》中的Na-ri-ba-ba(纳日巴巴)就是那陵提婆。
据《尼泊尔新史》记载,那陵提婆在位一直到683年,接替他的是希瓦•德瓦二世(Siva DevⅡ)(28),而《尼泊尔》一书认为希瓦•德瓦二世可能是那陵提婆的儿子。
(29)
据此可知,尸利那连陀罗不是那陵提婆的儿子,而是那陵提婆本人,可能是同一人名的不同音译。
四、王玄策与戒日王、阿罗那顺,拘摩罗王
王玄策先后三次山使印度,留下了一些事迹和传说。
如:他用笏量印度名僧净名(Vima-1akirti)故宅基址(方丈一词由此而来),建碑摩诃菩提寺,送佛袈裟等,但最著名的事迹是第二次出使印度时与阿罗那顺的冲突。
关于这个事件,学者议论纷纷。
有人认为:“中国第二次向印度派遣使节团的结果是:在中国使节之一王玄策的统率下,吐蕃和尼泊尔联军对印度进行了一次远征,用兵借口是:摩伽陀新王阿罗那顺曾下令袭击使臣王玄策。
阿罗那顺被执,押送唐都。
很明显,我们应当认为这次事件的发生是由于吐蕃封建主和中国封建主企图干涉印度各国的内争。
”(30)也有人认为:(戒日王)“以后,在王位中断时期,在戒日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内发生了一个奇怪的事件,外国作家们对这一事件如此重视,甚至把它说成是中国侵略印度。
喜马拉雅区域蒂尔胡特省的总督侮辱了中国使者王玄策,王玄策就说服了尼泊尔人和西藏人来帮助他。
尼泊尔人和西藏人进军蒂尔胡特,迦摩缕波国的鸠摩罗巴斯卡拉跋摩也帮助他们,惩罚了这位卤莽的总督。
某些历史学家们就将这件完全微不足道的事情夸张地说成了中国侵略印度。
”(31)
由于两种观点针锋相对,现在有必要对整个7世纪的中印关系作一简要回顾。
本文在一开始就说:公元7世纪是中国与印度、尼泊尔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求法高僧法显、玄奘、义净,有两个就生活在这一时期。
除了宗教往来外,政治关系也极其密切。
中天竺摩伽陀国戒日王与唐太宗之间,互派使节,往来频繁。
自贞观十五年(641)开始,一直到王玄策第二次出使印度,双方关系一直十分友好、密切。
戒日王死后,他的大臣阿罗那顺篡位,袭击中国使团,才使两国关系蒙上阴影。
阿罗那顺的强盗行为,受到正义的惩罚,正如唐太宗所说的:“若婆罗门不劫掠我使人,岂为俘虏耶?”(32)除吐蕃、泥婆罗发兵援助王玄策外,章求拔国亦发兵来助,(33)东天竺王尸鸠摩送牛马三万馈军,及弓、刀、宝缨络。
(34)这说明阿罗那顺的行为既为中国人民所痛恨,也为印度人民所不齿。
东天竺王尸鸩摩,就是曾与戒日王结盟的东印度迦摩缕波国(Kamarfupa)国王鸠摩罗巴斯卡拉跋摩(Kumara Bhaskaravarman)。
他对中国十分友好,曾热情款待过玄奘。
王玄策在中天竺时,“迦没路国献异物,并上地图,请老子像。
”(35)冯承钧曾经指出:“新旧唐书志有迦没路国(Kamarupa)童子王(Kumara)请老子像事。
观其文气,好象是648年第二次奉使时事。
其实不然,因为根据下引道宣在661至684年间所撰的《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丙中一文,可见此事是第一次奉使时事。
《唐书》的迦没路,就是《西域记》卷十的迦摩缕波,《新唐书》的尸鸠摩,同下文的童子王,就是《西域记》的婆塞羯罗伐摩(Bhaskaravarman)(此言日胄)、拘摩罗(Kumara)(此言童子),此国就在今日印度Assam 省中。
”
“《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丙云:‘贞观二十一年(847)已,西域使李义表还,奏称东天竺童子王所,未有佛法,外道宗盛。
臣已告云,支那大国未有佛教已前,旧有得圣人说经,在俗流布,但此文不来,若得闻者,必当信奉。
彼王言,卿还本国,译为梵言,我欲见之,必道越此徒,传通不晚。
登即下敕,令玄奘法师与诸道士对共译出,于时道士蔡晃、成英二人,李宗之望,自余锋颖三十余人,并集五通观,日别参议,详覆《道德》,奘乃句句披折,穷其义类,得其旨理,方为译之。
”(36)
天竺诸国和中国有如此友好密切的关系,在王玄策率领的中国使团受到袭击的情况下,帮助中国使团,反对戒日王权力的篡夺者,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王玄策第二次出使印度是在贞观二十一年(647)出发的。
戒日王死亡的具体时间,目前不
清楚。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四记载;“永徽之末,戒日果崩,印度饥荒并如所告,国家使人王玄策备见其事。
”而其它记载则说戒日王死于贞观年间。
现一般认为戒日王死于646年底或647年初。
(37)献俘在贞观二十二年(648)五月,中间相距并不长,可见没遇到什么大的抵抗。
这次冲突,对当时中印关系的发展也没产生什么重大影响。
显庆二年(657),王玄策第三次出使印度、尼泊尔。
乾封三年(668),五天竺皆派使臣入唐。
(38)咸亨三年(672),南天竺国各献方物。
(39)永淳元年(882),南天竺送方物入唐。
(40)天授二年(691),东天竺王摩罗枝摩、西天竺王尸罗逸多、南天竺王遮娄其拔罗婆、北天竺王娄其那那,中天竺王地婆西那,业遣使献方物。
(41)可见中印政治关系并没有因王玄策反击阿罗那顺而中断,而与戒日王时代一样友好密切。
附识:本文撰写过程生中曾得到多方鼎力协助,特此致谢。
注释
①唐义净《大唐酉域求法高僧传》卷下:“智弘律师者,洛阳人也。
即聘西域大使王玄策之侄也。
”(《大正藏》卷51,页8。
)可见王玄策是洛阳人。
②也有认为第二次出使年代为646或648年的。
详见后。
③见《王玄策事辑》。
《传》指《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玄照传》。
④⑤《法苑珠林》卷二十九。
⑥道宣《集古今佛道论衡》云;“贞观二十一年,西域使李义表还,奏……”
⑦冯承钧《王玄策事辑》疑王玄策还国是在646年。
季羡林《大唐西西域记校注》前言:贞观二十年(646年)王玄策归国,
⑧方豪《中西交通史》上册,第二篇,第十三章,第一节。
⑨列维在《王玄策使印度记》一文中认为:“王玄策归国后,于六四八年复以右卫率府长史名义使摩伽陀国。
”冯承钧在此加注:“《通考》作646年,译者按应以646年为是。
史作648年者,盖志其归年也。
”但冯承钧在《王玄策事辑》中则认为王玄策出使是在647年。
⑩V.D.马哈詹:《印度史》,第178页。
S.N.森:《中国人眼中的印度》,第50页。
V.A.史密斯:《早期印度史》,第366页。
(11)柳诒征:《王玄策事辑》。
(12)见《法苑珠林》卷四,二十九、三十九。
(13)日本《亚细亚历史事典》第2卷,第16页。
(14)S.N.森:前引书,第50页。
书中说西藏军队12000名,数目有误,实仅1200名。
(15)威廉•L•朗格编:《世界历史词典》,波斯顿,1986年,第355页。
(16)《亚细亚历史事典》第2卷,第16页。
(17)《北印度早期史》,第261页。
(18)阿姆苏跋摩从595年开始拥有权力,但正式继位是在希瓦•德瓦死后的606年,他死于621年。
见I.R.阿雅尔与T.
P.敦稚尔:《尼泊尔新史》,1975年第2版,第29—31页。
(19)P•兰敦:《尼泊尔》,1928年版第1卷,第23页。
(20)《早期印度史》,第380页。
(21)《尼泊尔》,第28页。
《牛津印度史》,1981年第4版第196页说,641年松赞干布娶中国和尼泊尔公主,文字有误,娶尼泊尔公主是在639年。
(22)见《旧唐书•泥婆罗传》。
(23)D.R.雷格米,《古代尼泊尔》,第158页。
(24)《尼泊尔新史》,第32页。
(25)《古代尼泊尔》,第158页。
(26)王忠;《新唐书吐蕃传笺证》第33页。
(27)陈翰笙:《古代中国与尼泊尔的文化交流》,《历史研究》1961年第2期。
(28)《尼泊尔新史》,第33页。
(29)《尼泊尔》,第29页。
(30)苏联《世界通史》中译本,第3卷上册,第30—31页。
(31)K.M.潘尼迦:《印度简史》中译本,第98—99页。
(32)《旧唐书•天竺传》。
(33)《新唐书•摩揭陀传》。
(34)《新唐书•天竺传》。
(35)《新唐书•天竺传》。
(36)冯承钧:《王玄策事辑》引《大正藏》卷52,386页。
(37)《牛津印度史》,第4版,1981年,第183页。
另,1960年版《大英百科全书》第11卷,第224页,《戒日王》条讲戒日王约606—848年在位,不准确.同书卷12,第160页,《印度古代史》条讲戒日王在位是606—647年,与中国史书记载相合。
(38)《新唐书•天竺传》。
(39)《册府之龟》外臣部•朝贡三。
(40)《新唐书•玄宗本记》
(41)《旧唐书•天竺传》。